密切關注朝鮮經濟復興的機會
商務部研究院 梅新育
毫無疑問﹐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對中國的四天非正式訪問是2010年8月末東北亞區域內最大的國際新聞﹐在區域之外﹑大洋彼岸也引起了廣泛關注。自從3月26日天安號事件以來﹐東北亞區域風云跌宕﹐當今世界對峙雙方兵力兵器最密集的朝鮮半島和周邊海域劍拔弩張﹐從密集軍演到高調部署射程1500公里﹑覆蓋中國京滬等數十個大城市的玄武~3C遠程巡航導彈﹐到李明博提議開征“統一稅”﹐再到8月16~26日美韓聯合軍演首次加入假設韓國統一部官員接管平壤政權內容﹐……美韓方面的一系列不理智行為將危機推向激化﹐也讓中朝人民再次深切感受到何謂唇亡齒寒﹐戶破堂危﹔盡管有西方及親西方勢力持續大規模開展妖魔化朝鮮宣傳灌輸﹐中國民間對維護和發展中朝特殊關系的支持率仍直線上升。[1] 從2000年5月首次以朝鮮最高領導人身份訪華至今﹐金正日十年訪華六次﹐2010年時隔三個月便兩度訪華﹐頻度空前﹔訪華時間是在朝鮮勞動黨全國代表會議召開前夕﹔金正日為訪華而撇下了去平壤“撈人”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我國最高領導人罕見地在外省城市會見來訪外國領導人﹐令人聯想起“郊迎”的中國古典禮儀﹔……這一切都表明了這次訪問何其不同尋常。金正日訪華剛剛回國﹐沈陽軍區司令員張又俠中將就率團訪朝﹐被視為朝鮮政壇二號人物的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接見了他們﹐并就中朝關系和中朝兩軍交往作出了積極的表態。那么﹐從這一切我們可以得出什么推論﹖
一﹑中朝兩國關系將保持穩固并傳承下去
首要的推論是中朝關系的穩固性再次得到了確認﹐而且必將傳承下去﹐中國將繼續是朝鮮最可靠的友邦﹐中國東北邊境乃至整個環渤海區域都不會面臨國際局勢劇變的壓力﹐更不會因此而打亂該區域的重大經濟建設計劃。東北和環渤海區域的國內外投資者們﹐你們可以放心大膽實施你們的投資經營計劃﹐和平和秩序是有保證的。至遲從隋唐以來﹐半島局勢就開始納入中原王朝的核心利益﹐地緣政治基本原理和千百年來的歷史教訓無時不在告誡中國人﹐中國必須在朝鮮半島擁有一個毗鄰友邦。國內外普遍認為﹐即將召開的朝鮮勞動黨全國代表大會將決定朝鮮權力交接的基本布局﹔而在2010年5月﹑8月金正日兩次訪華中﹐根據中朝雙方官方媒體報道﹐雙方領導人都提到了中朝傳統友誼世代相傳。
金正日2010年5月訪華時﹐胡錦濤主席提出了加強中朝合作五點建議﹐其中第四點是“擴大人文交流。雙方要深化文化﹑教育﹑體育等各領域交流特別是青少年交往﹐使中朝傳統友誼世代相傳”。金正日總書記則表示﹐“由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自締造和精心培育的朝中傳統友誼經受了時代風雨的考驗﹐不會因時間推移和世代交替而發生變化﹔……朝鮮黨和政府始終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把握朝中關系﹐決心把一個不斷鞏固和發展的朝中關系傳承下去”。
在這一次訪華時﹐金正日和朝鮮方面再一次強調了中朝友誼的歷史淵源和傳承。根據新華社報道﹐在兩國領導人會談中﹐金正日表示﹐“中國東北地區是朝中友誼的發源地。通過這次訪問我們再次深刻感受到﹐兩國老一輩革命家親手締造的朝中傳統友誼彌足珍貴。當前要加強雙方各領域各部門以及邊境省道友好交流合作﹐重視兩國青少年交流學習﹐推動朝中傳統友誼不斷向前發展”。而在訪問結束后﹐朝中社公布的朝方感謝信息也明確表示﹐“朝中友誼……深深珍藏在兩國人民心間﹐經受住了歷史的所有考驗”。
更引起外界關注的是﹐金永南在接見張又俠中將率領的沈陽軍區代表團時﹐表示﹕“今后朝方將為鞏固和發展朝中兩國各領域交流與合作﹑加強兩軍友好合作關系作出不懈努力。”
二﹑中朝經貿將迎來進一步深化擴大的機遇
第二個推論是中朝經貿將迎來進一步深化擴大的機遇。這一機遇首先表現在雙方最高領導層對此的強調。胡錦濤主席在金正日2010年5月訪華時提出的加強中朝合作五點建議中﹐第三點是“深化經貿合作。雙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就深化經貿合作進行認真探討”。金正日的響應是﹕“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朝方歡迎中國企業到朝鮮投資﹐積極提升朝中務實合作層次和水平。”
這一次訪華時﹐根據官方媒體公布的信息﹐雙方最高領導人都比上一次更加強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經濟合作。胡錦濤提出的第二點建議是“推進經貿合作。擴大和深化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中方愿同朝方本著政府主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努力發展經貿合作”。并強調﹐堅定不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一條基本經驗。發展經濟既要靠自力更生﹐也離不開對外合作。這是順應時代潮流﹑加快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中方尊重和支持朝方為維護穩定﹑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采取的積極舉措。金正日則對胡錦濤主席的意見表示贊同﹐并表示﹐朝鮮當前致力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希望加強同中方的交流合作。再考慮到金正日此行參觀考察的一系列工農業和交通項目﹐考慮到此次有多名朝鮮地方黨政領導隨行﹐我們不難從中看到兩國領導人深化擴大雙邊經貿合作的意愿。
中朝經貿之所以將迎來進一步深化擴大的機遇﹐還因為朝鮮已經走出了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可望迎來經濟復興。由于面臨重重封鎖和強大軍事壓力的朝鮮難以如同和平環境國家那樣無所顧忌全面公開統計信息﹐也由于統計體系不同﹐外界缺乏可比的朝鮮經濟統計數據﹐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尚難直接得知朝鮮宏觀經濟走勢的具體情況﹐但根據某些側面跡象﹐我們可以得出上述判斷。
一般說來﹐一國經濟增長提速也意味著進口提速﹐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因為此時該國對進口技術裝備﹑原料﹑能源的需求都會增多﹔而在困難時期﹐由于國際支付手段短缺﹐一國會盡可能壓縮進口﹐拋售黃金儲備﹐萬不得已之時還會被迫倒賬﹐如同我國1981年1月公開宣布無力執行1978年已簽約的一批大型成套設備引進項目那樣﹐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在國際市場信用蒙受重創。而作為朝鮮最大﹑最可靠﹑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朝貿易在相當程度上可以代表朝鮮對外貿易的總體形勢。考察中朝貿易﹐可以發現﹐2002~2009年間﹐中朝貿易額和中國對朝鮮出口(即朝鮮從中國進口)增速高于我國貿易總額和出口總額增速。2002~2009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從6207.66億美元上升至22075.35億美元﹐增長256%﹐同期中朝貿易額從7.3851億美元上升至26.8077億美元﹐增長263%﹔中國出口總額從3255.96億美元上升至12016.12億美元﹐增長269%﹐同期中國對朝出口從4.6771億美元上升至18.8774億美元﹐增長304%。特別是2007年以來﹐中國對朝鮮出口(即朝鮮從中國進口)和從朝鮮進口增長均快于全球貿易額增幅﹐在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時期﹐降幅也小于中國外貿和全球貿易總額降幅﹐根據這些跡象﹐可以判斷朝鮮經濟正在提速﹕
2007年﹐中國對朝出口增長13.0%﹐進口增長24.7%﹔
2008年﹐中國對朝出口增長46.0%(當年中國出口總額增長17.2%)﹐進口增長30.2%(當年中國進口總額增長18.5%)﹔
2009年﹐中國對朝出口下降7.1%(當年中國出口總額下降16.0%)﹐進口增長4.3%(當年中國進口總額下降11.2%)﹔
2010年1~6月﹐中國對朝出口增長24.9%﹐進口下降4.8%﹔1~7月﹐對朝出口增長29.6%﹐進口增長7.7%。7月份以來﹐無論是對朝出口還是自朝進口均呈提速態勢。
在某些政府管理廢弛﹑地下經濟份額巨大的國家﹐走私可以發展到極其巨大的規模﹐以至于官方貿易數據喪失反映真實貿易狀況的功能。但顯然中國和朝鮮均不在此列﹐兩國之間的走私貿易盡管存在﹐但還不至于發展到顯著影響官方貿易數據準確性的程度。
在理論上﹐大規模援助和捐贈會扭曲貿易數據反映一國宏觀經濟走勢的能力﹐因為如果進口猛增不過是因為經濟困難而接受了更多的援助和捐贈的話﹐那么這種進口猛增就不是經濟增長提速的反映﹐而是相反。根據《海關統計》﹐我國無償援助和捐贈總額相當小﹐2010年1~6月無償援助和捐贈物資出口合計1.58億美元﹐前七個月合計1.81億美元﹐對朝鮮的援助和捐贈又是其中一部分﹐還不至于根本扭曲中朝貿易數據﹐根據朝鮮從中國進口判斷其國內自主需求和宏觀經濟走勢的方法大體上還是可靠的。如表~1所示﹐即使將2002年以來每年中國對外援助﹑捐贈出口全部算到朝鮮名下﹐在這種假設的極端情況下﹐以下結論依然成立﹕2007年以來中國對朝鮮出口增長快于全球貿易額增幅﹐在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時期﹐降幅也小于中國外貿和全球貿易總額降幅。
表~1﹕2000年至2010年1~7月中朝貿易 (單位﹕億美元)
年份 |
中朝貿易 |
對朝出口 |
自朝進口 |
假設援助出口全部給予朝鮮的極端情況 | |||||
中朝貿易總額 |
增幅(%) |
對朝出口額 |
增幅(%) |
自朝進口額 |
增幅(%) |
當年援助出口總額 |
假設對朝出口額 |
增幅(%) | |
2000 |
|
|
|
|
|
|
0.9385 |
|
|
2001 |
|
|
|
|
|
|
2.0467 |
|
|
2002 |
7.3851 |
– 0.2 |
4.6771 |
– 18.4 |
2.7080 |
62.4 |
1.6014 |
3.0757 |
|
2003 |
10.2293 |
38.6 |
6.2758 |
34.2 |
3.9535 |
46.1 |
0.8656 |
5.4102 |
75.9 |
2004 |
13.8521 |
35.4 |
7.9950 |
27.4 |
5.8570 |
48.1 |
1.8659 |
6.1291 |
13.3 |
2005 |
15.8034 |
14.1 |
10.8118 |
35.2 |
4.9916 |
– 14.8 |
|
|
|
2006 |
17.0015 |
7.6 |
12.3237 |
14.0 |
4.6778 |
– 6.3 |
2.1126 |
10.2111 |
|
2007 |
19.7592 |
16.2 |
13.9259 |
13.0 |
5.8333 |
24.7 |
2.0091 |
11.9168 |
16.7 |
2008 |
27.9255 |
41.3 |
20.3247 |
46.0 |
7.6008 |
30.2 |
2.3252 |
17.9995 |
51.0 |
2009 |
26.8077 |
– 4.0 |
18.8771 |
– 7.1 |
7.9303 |
4.3 |
2.9844 |
15.8931 |
– 11.7 |
2010.1~7 |
16.4765 |
22.3 |
11.6179 |
29.6 |
4.8585 |
7.7 |
1.8122 |
9.8057 |
|
注釋﹕1﹑在《海關統計》中“進出口商品貿易方式總值表”上﹐援助和捐贈表現在以下兩個項目﹕“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以及“其它捐贈物資”﹐其中后者截至2007年為“其它境外捐贈物資”項目﹐且進口為零。這兩個項目下的出口即一國對外援助和捐贈﹐進口即接受外部援助和捐贈。本表中“當年援助出口總額”即上述兩項目之和﹐“假設對朝出口額”指的是在假設當年我國對外援助出口全部是援助朝鮮的極端情況下﹐從出口總額中剔除援助額后的中國對朝正常貿易出口額。2﹑本表計算采用了四舍五入。
數據來源﹕《海關統計》歷年來有關數據。
進一步考察朝鮮居民生活。2010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陳馮富珍在朝鮮首都平壤并未看到營養不良問題的明顯跡象﹔而且﹐與以前不同﹐這一年多以來﹐我們從國內外媒體上陸續看到了一系列關于朝鮮普通居民如何追趕時尚之類的報道。由于這是一個高度平均主義的國家﹐既然出現了相當大面積的追趕時尚現象﹐那么﹐可以判斷﹐這個國家經濟已經走出了最困難階段﹐即使還沒有完全步入快速增長軌道﹐至少也應該是接近經濟復興起點了。盡管當前的水災給朝鮮帶來了不少損失﹐但不至于動搖一個以工業為主國家的經濟全局。
中朝經貿深化擴大的機遇還表現在朝鮮2009年下半年以來在經濟體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且表現出了進一步改革的意愿。如金正日2009年12月視察羅先市后表示“應以進攻的態度開展對外活動﹐繼續拓展對外市場領域”﹐[2] 隨后﹐羅先特區開放步伐明顯提速﹐且升級為特別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開展對朝經貿的體制障礙可望明顯減少。
朝鮮在經濟體制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當屬其黨和政府工作重心調整的表現。包括筆者在內﹐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喜歡看到鄰國開發核武器﹔但我們也需要看到﹐先軍政治﹑航天技術和核開發本身并不是朝鮮決策者的目的﹐而是藉以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放棄武力顛覆和吞并﹑轉而同朝鮮開展正常和平互利的經濟政治交往的手段。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外部軍事政治安全保障提高之后﹐朝鮮黨和政府工作重心必然逐漸轉向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盡管這個漸進過程會一波三折。
三﹑不可低估朝鮮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
盡管目前對朝貿易在中國外貿總額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但地緣和戰略決定了我們不能將朝鮮與那些對華貿易額相當的國家等量齊觀。同時﹐我們也不要因為朝鮮這些年遭遇的經濟困難而低估這個國家的經濟潛力﹐特別是不要低估這個國家發展開放經濟的潛力。朝鮮這些年的經濟困難并非主動閉關鎖國所致﹐而是暴露了開放經濟和石油農業的風險。朝鮮原來相當深入地參與了原來的社會主義陣營國際分工﹐也因此而受益不淺﹐多年保持著比中國更高的生活水平﹐某些工業比中國更先進﹐農業比中國更現代化。
在工業方面﹐朝鮮著名的咸興二八維尼綸廠于1961年投產﹐到1970年化纖就占紡織品70%以上﹔而中國直到1963年才與日本倉敷人造絲株式會社簽約引進維尼綸成套設備﹐1967年北京維尼綸廠投產﹐但產量規模長期比不過朝鮮同行。1984年5月7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參觀咸興二八維尼綸聯合企業時﹐就很贊賞朝鮮化纖工業取得的成就﹐表示在化纖工業方面中國要向朝鮮學習。[3] 直到1980年代末﹐筆者的同學中還有人被派往朝鮮留學﹐學習輕工專業。
在農業方面﹐根據中國學者溫鐵軍(曾被聯合國請到朝鮮擔任農業顧問)提供的數據﹐到1980年代﹐朝鮮已經裝備了六萬臺拖拉機﹐從而全面實現了農業機械化﹐70%的人口城市化﹐糧食人均八百斤﹐年收入人均九百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2009年我國總人口13.3474億人中﹐城鎮人口6.2186億人﹐城市化人口比重46.6%﹐[4] 尚未達到朝鮮30年前的水平。正是基于較高的發展水平﹐1945年朝鮮半島南北分裂以來第一次正式物資交往就是1984年朝鮮援助韓國﹐當時朝鮮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遭受水災的韓國提供了五萬石大米(一石大米=59.2公斤)﹑50萬米布匹﹑十萬噸水泥和一些藥品等救災物資。由于蘇聯東歐劇變﹐朝鮮原來參與的國際分工體系崩潰﹐這個國家才陷入如此經濟危機。特別是建立在石油基礎上的農業現代化使得朝鮮人丟掉了傳統的農業技術﹐一旦蘇聯東歐劇變導致其外部石油來源大部分斷絕﹐朝鮮農業頓時陷入全面困境﹐饑荒蔓延。
盡管如此﹐在嚴峻軍事威脅下經歷了近20年經濟沖擊和封鎖而仍未發生大規模動亂﹐反而在航天和核技術開發方面取得了相當進展﹐這一事實本身就表明了朝鮮社會的凝聚力﹐也顯示了這個國家在度過難關﹑實現與西方大國關系正常化之后具有經濟復興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朝鮮的人力資源基礎相當不錯﹐這是一個繼承了上千年儒家文化和社會主義國家重視普及教育和醫療衛生保障雙重傳統的國家﹐一貫重視教育﹐實行免費教育制度。與世界其它主要共產主義政黨黨旗不同﹐朝鮮勞動黨黨旗除了有象征工人和農民的錘子鐮刀之外﹐中間還多了一支毛筆﹐充分顯示了朝鮮勞動黨對知識分子和科學文化的重視。即使在嚴重經濟困難之際﹐朝鮮仍然盡力在教育和醫療保障兩個方面維護其人力資源﹐以至于2010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陳馮富珍訪問朝鮮后稱朝鮮醫療部門人力資源充沛﹐衛生體系可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羨慕﹐國民可以得到全面的醫療保健服務﹐其免疫接種及婦幼服務工作尤受稱贊。與此同時﹐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已經讓我們看到了朝鮮人民頑強拼搏的精神﹐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靈魂﹐也是目前西方大吹大擂的某些熱門新興市場國民所缺乏的質量。加上朝鮮政府擁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待到朝鮮徹底度過經濟危機﹑國際環境正常化之后﹐這個教育普及﹑人民勤奮守紀﹑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完全有可能成為外向型制造業領域的一支強勁新軍。
事實上﹐中國和韓國企業向朝鮮企業分包加工業務已有數年﹐朝鮮政府方面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這項潛在優勢并力圖發揚﹐在2010年9月2日的長春第四屆東北亞經貿合作高層論壇上﹐朝方代表﹑貿易省副相具本泰表示將把羅先經濟貿易區建設成為世界性加工貿易區和轉口貿易區﹐就表明了這一點。是與這支潛在的外向型制造業新軍攜手共進實現互利﹐還是坐視其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取決于我們自己。
四﹑積極及早參與朝鮮經濟復興
有鑒于此﹐我們如能早日介入朝鮮經濟復興﹐雖然要承擔較多不確定性﹐但可望得到較多機會﹐否則就會噬臍莫及了。開辟新市場是經濟學大師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筆下“創新”的重要形式之一﹐又從來就是高收益的源泉﹔無論是改革開放早期進入大陸的港商﹐還是蘇聯東歐劇變后最早闖蕩俄羅斯的中國“倒爺”﹐他們的經歷莫不說明了這一點。在“中國制造”已經覆蓋幾乎整個地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寄希望于引進中國投資之際﹐朝鮮正是一個潛力較強而尚待開發的新市場。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在規劃發展策略時需要前瞻﹐而不是被動地隨大流﹐須知任何人更信任的都是與其“共苦”者而不是“同甘”之輩。
我們不要以為美國政府和主流輿論每天對朝鮮惡語相向美國企業就不會探索門路打開朝鮮市場﹐美國政府就不會試探與朝鮮改善關系。實際上﹐從美國前總統卡特1994年﹑2010年兩度訪朝﹐到2010年3月天安號事件發生后美國一些專家試圖訪問朝鮮﹐美國內部始終存在主張與朝鮮開展接觸﹑交流而不是對峙的勢力﹐朝鮮也一直對西方游客開放﹐某些做法還顯得相當“體貼”。中國學者熊蕾2010年訪朝時﹐她所乘高麗航空公司北京至平壤航班滿員﹐除了她那一團中國人和個別朝鮮人﹐都是西方游客﹐其中不少美國人。而且﹐為了讓這些通過正常途徑到朝鮮旅游的美國人回國后免于麻煩﹐朝鮮方面特地給他們另紙簽證﹐以免在他們的護照上留下前往“敵對國家”的痕跡。[5] 中國與朝鮮關系進一步緊密﹐中朝經貿進一步深化擴大﹐朝鮮經濟基本面繼續改善﹐將促使美國等西方大國邁出對朝擴大接觸﹑交流的步伐﹐從而進一步改善朝鮮的外部環境﹐進一步提高開發朝鮮市場未來成功的概率。天安號事件后美國政府阻止了美國專家的訪朝要求﹐金正日2010年8月訪華后卻批準一個由美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從9月18日起訪問朝鮮六天﹐與朝鮮官員討論兩國“民間”經濟合作和人道主義援助﹐代表團成員包括朝鮮問題全國委員會負責人卡琳‧李和加利福尼亞大學全球沖突與合作研究所主任蘇珊‧舍克等人。與此同時﹐也只有不斷給中朝友誼充實新的內容﹐中朝友誼才能不斷鞏固發展。
如果我們及早介入朝鮮經濟復興打下堅實基礎﹐未來西方認識到無法武力顛覆朝鮮而不得不承認現實與朝鮮關系正常化時﹐他們的企業也需要依托中國才能開拓朝鮮市場。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和自己的地緣﹑人緣優勢﹐當年美國和整個西方陣營對新中國實施全面貿易封鎖﹐結果造就了霍英東等一批香港大亨﹐希望現在是中國企業家而不是別國企業家成為朝鮮的霍英東。早在戰爭年代﹐達能就與共產黨根據地建立了商業往來﹔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對中國實施全面貿易禁運時﹐達能已故老板老里布就不止一次訪華﹐并見到了毛主席﹑周總理﹐身為法國知名攝影師的老里布之弟馬克‧里布所攝毛主席照片還成為西方名作﹔……有了提前幾十年布局建立網絡的這一切﹐才有了后來達能在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的強大勢力﹐中國企業界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呢﹖
目前已經進入朝鮮尋找商機的投資者可能有80%是中國人﹔通鋼以70億元拿下朝鮮茂山鐵礦50年開采權已經令日本商界眼紅﹔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向朝鮮分包加工合同﹐以至于天安號事件后韓國政府通過禁止韓國企業向朝鮮發放分包加工合同來給朝鮮制造經濟困難的企圖落空﹔……這一切都表明了中朝經貿的良好基礎和中國企業的開拓精神﹐我們要做的是為這種開拓精神創造更好環境。
根據我國和朝鮮的經濟規劃布局﹐在參與朝鮮經濟復興時﹐我國企業宜優先選擇東北為基地﹐此次黨委領導與金正日隨行訪華的黃海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可能會有較多商業機會﹐天然良港羅津~先鋒更有望成為未來吉林﹑乃至整個東北東部的出海口和加工貿易基地而大放光芒。由于清末喪失了烏蘇里江以東領土和出海口﹐朝鮮的港口對東北經濟社會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盡管我們也可以開發利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港口﹐但只有同時開發利用朝鮮港口﹐才能打消俄羅斯某些勢力拒中國投資于門外或漫天要價的心態。
[1] 在環球網所作網上投票中﹐82%的投票網民選擇支持中朝特殊關系﹐只有18%認為中朝關系應該是普通國家間關系 — 作者注。
[2]《環球時報》2010年9月3日第2版。
[3]《人民日報》1984年5月8日。
[4]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10》﹐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年﹐第13頁。
[5] 熊蕾﹕〈我們不知道的朝鮮之二 — 在制裁中生存發展〉﹐中國網專家博客2010年9月18日(http://blog.china.com.cn/xionglei/art/4767573.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