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國主義論(提綱)——金融掠奪是資本輸出的最高階段
半二十八畫生
第一部分:總綱
一、總的思路
從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現實出發,以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為指導,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走到了不但無法解決“壟斷同與之并存的自由競爭的矛盾”,而且日益依靠“金融資本的龐大 ‘業務 ’(以及巨額利潤)”,從傳統、一般資本輸出到金融掠奪(分離達到了極大的程度)的發展來挽救失敗的命運,加劇了“同自由市場上 ‘誠實的 ’買賣的矛盾”,“資本主義的一般特性,就是資本的占有同資本在生產中的運用相分離,貨幣資本同工業資本或者說生產資本相分離,全靠貨幣資本的收入為生的食利者同企業家及一切直接參與運用資本的人相分離”,“金融資本的統治,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時候,這種分離達到了極大的程度。金融資本對其它一切形式的資本的優勢,意味著食利者和金融寡頭占統治地位,意味著少數擁有金融‘實力’的國家處于和其余一切國家不同的特殊地位”, “資本主義的某些基本特性開始轉化成自己的對立面”,帝國主義所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垂死的資本主義”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
比如,澳大利亞社會主義平等黨總書記尼克•比姆斯在題為《資本主義的世界危機和社會主義的前景展望》的報告中就認為,在“二戰”之后的繁榮期,美國金融資本取得利潤的主要形式是向工業和其他商業銀行發放貸款以及按照3-6模式(即家庭存款利息3%、家庭貸款利息6%。——譯者注)發放家庭貸款。也就是說,在剩余價值的生產和金融資本對部分剩余價值的占有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直接對應關系。而現在卻是完全不同的機制。金融資本的利潤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資產凈值的改變取得的,因此,金融資本的利潤似乎并不涉及剩余價值的直接占有。
是什么導致了這一改變呢?簡言之,就是20世紀70年代利潤率的下降和80年代經濟復蘇的失敗。換句話說,資本主義經濟的下降趨勢不僅帶來了工業結構的變遷和對工人階級的攻勢,也帶來了金融資本的重新調整。(據《環球視野》摘2008年第11期《國外理論動態》)
二、金融掠奪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特征
1、列寧指出,對自由競爭占完全統治地位的舊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是商品輸出。對壟斷占統治地位的最新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則是資本輸出。至于這一過程進行到了怎樣的程度,可以根據發行各種有價證券的統計材料來判斷。
——擬結合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現實特點,除根據發行各種有價證券(虛擬貨幣資本)的統計材料外,考慮應增加貨幣匯率(非虛擬資本)方面的統計材料,以及整個資本市場的統計資料。
2、列寧指出,作為金融資本主要業務之一的有價證券發行業,贏利極大,對于金融寡頭的發展和鞏固起著重大的作用。
在工業高漲時期,金融資本獲得巨額利潤,而在衰落時期,小企業和不穩固的企業紛紛倒閉,大銀行就“參與”賤價收買這些企業,或者“參與”有利可圖的“整理”和“改組”。
拿發展得很快的大城市近郊的土地來做投機生意,也是金融資本的一種特別盈利的業務。
歐洲的教授和善良的資產者一向裝腔作勢地對之表示痛心疾首的“美國風氣”,在金融資本時代簡直成了各國各大城市流行的風氣。
壟斷既然已經形成,而且操縱著幾十億資本,它就絕對不可避免地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去,而不管政治制度或其它任何“細節”如何。
——金融資本這四方面的主要業務,仍然存在,擬對其新的變化,即這四方面的業務都更加服從服務于金融掠奪的要求略作分析。
A、在過去二、三十年里,美國,英國和其他地方的資產階級的投資行為遠離于為大多數普通人民所需要的實際生產活動、商品生產和服務。他們無論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中國和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都著眼于金融部門尋求更高的盈利性。20世紀80年代工人階級的失敗,以及隨之于后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政權的崩潰,使得資產階級得以加強剝削工人階級,特別是在不發達世界的新殖民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制度作為一個整體變得越來越具有寄生性。資產階級,特別是那些以盎格魯-美國模式運作的資產階級,在債務史無前例的增長的基礎上維持著相對較高的增長水平。在1980年,全球債務大約相當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但是,自此以后,全球債務已經膨脹到超過全球GDP的3.5倍。全球金融資產與全球年產出的比率由1980年的109%飆升至2005年的316%,金融更多地以交易為目的。與此同時,作為為利潤而進行交易的渠道的金融資本主義獲得了大約所有資本家的利潤的三分之一。
B、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開幕,就在當天,A股大跌,《反熱錢戰爭:中國人財富保衛方略》一書作者張庭賓這樣認為,熱錢做空中國,已經“圖窮匕現”了。
張庭賓寫道:熱錢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們就是要制造中國金融市場的恐慌,讓投資者徹底失去對中國股市、樓市乃至中國宏觀經濟的信心,摧毀中國金融主力機構和市場調控者的威信,從而徹底掌握A股的“做底”權力——即底部在哪里由它們決定!2500點,2000點,甚至更低,它不再由中國資本主力說了算,而由熱錢說了算。股市如此,樓市如此(顯然,張庭賓遺忘了外匯市場),中國企業大面積“休克”也如此。即熱錢最終擁有操控中國資產價格的低谷與高峰的能力。
這意味著什么呢?巨大的利益。假如現在中國約1.4萬億美元的熱錢本金及收益(具體測算方法見該書),其中1萬億美元本金在未來短期內集中離境,另外4000億美元熱錢的大部分退出經濟流通和金融系統,以現金鈔票的方式堆進倉庫。則:1.本金撤離,熱錢已經收回全部成本;2.倘若超過萬億美元熱錢退出流通,則相當于中國短期內增加了以10萬億元人民幣計的股票、樓房等資產供應,股票、樓價和中國企業的資產價格將下跌。而只有當手中掌握了巨額現金的留守熱錢開始買入的時候,其底部才能形成(在這里,張庭賓先生顯然忽視了另一種更現實的可能,就是熱錢迫使中國付出一大筆“贖金”,即所謂救市資金成本之后,完成直接的金融掠奪后形成所謂的底部)。即如果姑息熱錢,它們完全可能以低于現在更低的價格廉價購買中國資產。3.當其大規模收購中國資產后,國外的巨量熱錢再次回流,如國內熱錢會師,再拉一輪洶涌驚人的資產大泡沫,其以比現在價格還低價格收購的資產,再通過上市等手段,賣出比現在貴5倍、10倍,甚至50倍的價格。屆時他們再操控輿論于新一輪的資產泡沫高峰將它們賣給中國老百姓!
因此,8月8日的A股大跌,它已經不僅僅是挑戰“維穩”,而是熱錢在爭奪控制中國經濟和金融周期的市場主導權。
——我們不是熱錢的參謀長,因此對熱錢做空中國圖窮匕現與否不能做出精確的預測。但是,張庭賓先生的描述,卻無疑揭示了金融資本的主要業務更加服從服務于金融掠奪的要求這一實質其具體過程和操作手法。
3、金融危機是金融帝國在掠奪發展中國家財富中產生的,又是“一些國家剝削另一些國家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08頁)。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由于經濟占世界第一位,其貨幣美元在世界上占有特殊地位。美元成為世界商品交易的主要結算工具和主要貯藏手段。自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美國政府可以隨意開動印刷機印刷美元,而不受約束。它通過印刷一張張紙幣,就可以取得世界的物質財富。美元每年印刷量按15%以上的速度增長。它通過操縱美元幣值,改變進出口產品和外債的價格比值,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嚴重受損。它通過貯藏手段,吸收資本,使全球資本的2/3流入自己囊中。它通過發行國債和各種債券,吸收投資,又通過降低美元幣值,使別國的投資縮水;利用別國資金再轉為資本輸出,獲取超額利潤。而當它內部發生危機的時候,又可以通過操縱美元將危機轉嫁出去。亞洲、俄國、巴西、墨西哥等地區和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是在美國金融家和政客一手操縱下形成的。這次金融危機由美國一手造成,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也跟著遭受巨大損失。
有人認為,現今的帝國主義體制是由美國一個國家主導的,該國并不是一個資本輸出大國,而是一個資本輸入大國,因此,帝國主義體制與列寧主義的認識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種流于表面、并不正確的觀點。不錯,美國的外債已經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5%;美國還吸納了世界資本輸入量的約60%,而世界資本輸入量的約37%是來自發展中國家。全球經濟失衡狀態使美國有條件扮演世界銀行家的角色,將源于亞洲和石油輸出國的剩余資本吸引到美國來。但是,美國必須繼而讓這些資本進入外圍的新興市場,形成資本環流: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從1970年代初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增加一倍,1982年提高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這一時期,墨西哥、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四國的債務占第三世界總債務的近75%。1990年代,美國面臨資本凈流出問題,上述格局直到1996年才有變化,而同時新興市場再一次經歷資本流動的大量涌進。事實上,1973年以后的私人資本流動格局有一個有趣的特點,那就是每逢危機到來,流入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流動就停下來,而流入美國的資本卻大量增加;當私人資本流動恢復流向新興市場之后,美國便會發生資本外流。這表明兩個方向的流動是此消彼長、相互沖銷的。1987—1998年這十年間,新興市場經歷資本大量流入多達44次,開放先進的經濟體經歷9次,這些資本流入有超過三分之一因為貨幣危機或突然逆轉而戛然中止。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又經歷了一次私人資本流入的浪潮,2002年資本流入為1520億美元,2006年底增加至5600多億美元。韓國的經歷很能說明這種機制。1990年代,迫于七國集團國家和國內利益集團的壓力,韓國推行金融自由化。一時間,短期資本如潮水般涌進韓國,從1993年120億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670億美元。韓國經濟過熱以及隨之而來的財政壓力最終觸發了1997年的大危機。韓國政府瀕臨違約困境,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救助。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的附加條件之一,韓國還要進一步推動新自由主義改革,改革韓國的金融機構和工業機構,進一步向外國資本開放。韓國股市成為“外國投資者的賭場”,2004年,外國人掌握了韓國股票的43%,韓國銀行資本的39%;而且,在資本主義全球化時代,美國所吸納的資本,從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資本主義強國的角度來看,也是資本輸出。
——擬對這種歷史過程進行具體分析。通過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阿根廷金融危機為典型的拉美新自由主義經濟圈經濟繁榮破滅、亞洲金融風暴和當前美國金融危機等標志性事件,較為具體地分析金融掠奪的過程。論證從傳統、一般資本輸出發展為金融掠奪及其掠奪權的分配爭奪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特征。
三、對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論的批駁
4、列寧指出,在金融資本時代,私人壟斷組織和國家壟斷組織是交織在一起的,實際上這兩種壟斷組織都不過是最大的壟斷者之間為瓜分世界而進行的帝國主義斗爭中的一些環節而已。
——擬對當代私人壟斷組織和國家壟斷組織的交織狀況進行較具體的分析,論證列寧這一觀點仍然有效,從而為駁斥當前盛行的所謂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論奠定基礎。
最新例證:美國和歐盟等國家在金融危機爆發后,紛紛把銀行和一些大企業“國有化”。如2008年9月7日,美國政府宣布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接管陷入困境的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根據接管方案,美國財政部將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資,并收購相關優先股;兩大機構的首席執行官被限令離職,政府相關監管機構接管兩大機構的日常業務,同時任命新領導人。雖然此舉打著“保護市場和納稅人”的旗號,但是絲毫掩蓋不了國家壟斷組織和私人壟斷組織交織在一起,維護金融資本統治的實質。
5、列寧指出,似乎金融資本的統治是在削弱世界經濟內部的不平衡和矛盾,其實金融資本的統治是在加劇這種不平衡和矛盾。
金融資本和托拉斯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世界經濟各個部分在發展速度上的差異。
——擬對當代“世界經濟內部的不平衡和矛盾”和“世界經濟各個部分在發展速度上的差異”與金融掠奪的關系進行比較具體的分析,論證列寧的觀點仍然有效,從而繼續駁斥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論。比如,由金融資本流向決定的所謂世界經濟火車頭、拉動點的不斷出現和消失,從“東亞四小龍”到日本泡沫經濟、美國網絡經濟泡沫、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四國”的更替,反映出“不平衡和矛盾”、“發展速度上的差異”的加劇。
6、列寧指出,如果以為這一腐朽趨勢排除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那就錯了。不,在帝國主義時代,某些工業部門,某些資產階級階層,某些國家,不同程度地時而表現出這種趨勢,時而又表現出那種趨勢。整個說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順便說一句,這也說明馬克思主義、列寧從來就不是以庸俗生產力標準來判斷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而是以反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生產關系內部矛盾成熟度來判斷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詳見筆者《所有制與經濟運行形式矛盾的成熟度是判斷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標準——經濟運行形式論綱要》一文),但是這種發展不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這種不平衡還特別表現在某些資本最雄厚的國家(英國)的腐朽上面。
——擬通過對二戰后美元金融霸主位逐步確立,以及從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以來的數次瘋狂金融掠奪,對原社會主義國家的新瓜分即將完畢,金融掠奪走到盡頭這一過程進行較具體分析,比如,次貸危機以來暴露出美國經濟衰退,美元金融霸主地位即將坍塌,論證列寧“這種發展不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這種不平衡還特別表現在某些資本最雄厚的國家(英國)的腐朽上面”觀點仍然有效,駁斥資本主義垂而不死論。
四、對瓜分世界的分析
7、列寧指出,輸出資本的國家已經把世界瓜分了,那是就瓜分一詞的轉義而言的。但是,金融資本還導致對世界的直接的瓜分。
——擬對蘇東劇變、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后,出現的輸出資本的新形勢進行較具體分析,即瓜分一詞進一步轉義為金融掠奪權的分配和爭奪。并分析當前中國面臨的金融風險,即可能成為瓜分對象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對這種瓜分完成后,再次出現金融資本對世界的“直接的瓜分”的可能性以及社會主義運動復興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比如,尼共(毛)領導人普拉昌達認為,“過去十年,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出現了大衰退。金融資本控制了工業資本,而金融資本又主要由美國人通過像“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的組織來控制。金融資本的壟斷和它的無限制的集中導致了不平等的工資分配、不平衡的發展和失業,并且極大地加劇了貧富之間的差距。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資本集中極大地提高了帝國主義經濟部門的生產力,但需求和市場不但沒有同步增長,而且事實上,由于發展和分配的不平等而受到更大限制。由于帝國主義經濟制度的這個內在邏輯,帝國主義各派別之間為了占領市場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沖突。
今天的伊拉克戰爭證明了這一觀點,它標志著世界形勢的重大轉折和變化。由于美元作為國際性的兌換媒介,美國人正在肆意地印刷美元,以掩蓋其超過50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歐洲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控制了幾乎一半的美國通貨,如果他們用其他的兌換媒介代替美元,可以肯定,這將摧毀依靠獲得廉價融資才得以維持的美國國內經濟。實際上,美國的大公司和銀行的倒閉正是由此而引發的。目前,歐元的持續發展對未來的美元構成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從2000年至今,伊拉克已經通過歐元進行石油交易。委內瑞拉從一開始就在這樣做。許多帝國主義國家在緩慢地將它們的外匯存款由美元轉換為歐元。許多依附于美國的國家也開始顯示出用歐元通貨來儲備它們有限的外匯存款的興趣。此外,過去7年中,石油生產國開始限制美國的石油公司來開發其石油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歐元統治了世界石油市場,而美元被拋在后面(這個跡象已經開始顯現),這將會摧毀美國經濟,并將導致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終結。因此,客觀地說,甚至在“9•11”事件發生之前,美國的經濟統治地位已經危機重重。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生產過剩和有限市場之間矛盾的表現,北約成員國之間發生沖突是十分自然的。因而,為了保證其經濟霸權,美帝國主義除了動用給它帶來超級大國地位的強大的軍事力量來發動戰爭以外,別無其他選擇。”(《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歷史任務》作者:[尼泊爾]普拉昌達 《國外理論動態》第8期 袁群安 曉敏 摘譯)
五、結論
列寧指出,帝國主義就是貨幣資本大量聚集于少數國家。這就是帝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寄生性的實質。
——從傳統、一般資本輸出發展到金融掠奪,說明帝國主義的腐朽、寄生性已達到垂死前最后一跳的程度。
第二部分:金融掠奪的歷史趨勢和實際過程
一、 金融資本的新變化和歷史趨勢
A、金融資本的新變化。
由于維持布雷頓森林體系將意味著引發事實上的長期性的衰退,并將嚴格地限制美國的國際支出。為力圖維持美國的主導地位,尼克松1971年將美元與黃金脫鉤。雖然歐洲會反對新的體系,但它們將不得不接受美元,因為還不存在其他可以運作為國際貨幣的通貨。
固定匯率關系的結束,帶來國家金融管制的結束和全球金融市場不可抑制地上升到當今的地位:它使甚至最強國或國家集團的經濟也相形見絀。從20世紀70-80年代開始,金融商品的貿易異軍突起。人們知道,“金融資本”一詞早在20世紀初已經出現,希法亭(Hilferding)、霍布森(Hobson)和列寧都曾對這一現象作了理論分析。但在1913年,即使在資本出口國中,對外直接投資只占國民產值的9%,直到1950年也只占10.1%。這些國家的輸出資金總額1900年僅占世界出口總額的2.3%。如今我們看見全球化擊敗了地方主義,投機商戰勝了企業管理者,金融家征服了生產者。金融資本的存量和流量今非昔比。
20年前的經濟體制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成為歷史。我們正目睹20世紀中期的資本主義向全球金融資本主義轉變。許多新進展來自美國,而且這些進展越來越全球化。隨之而來的不僅是新的經濟活動和新的財富,還有新的社會和政治格局。
首先,無論是真實貨幣資本,還是虛擬貨幣資本,金融規模都迅速擴大。據聯合國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在世界24萬億美元投資中,金融投資占85%,約為21萬億美元,直接投資只有3萬億美元。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數字顯示,全球金融資產與全球年產出的比率由1980年的109%飆升至2005年的316%。
其次,金融更多地以交易為目的。1980年,銀行存款占各類金融資產的42%。截至2005年,這個比例降至27%。資本市場越來越多地發揮著媒介作用。銀行體系則由商業銀行業務轉向投資銀行業務。
第三,從傳統的債券、股票、商品和外匯(需要指出的是,商品和外匯本身不屬于虛擬資本的范圍)派生出一大批復雜的新金融產品。由此產生了“衍生金融工具”,其中眾所周知的有期權、期貨和掉期。
第四,出現了新的市場參與者,尤其是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據估計,對沖基金的數量已經由1990年的610家增至2007年第一季度的9575家。所管理的資產總額達1.6萬億美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募資規模在2006年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684家基金共籌集了4,320億美元的資金。國際清算銀行估計,衍生品市場的價值已達到紅200萬億美元,約6倍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價值。
第五,金融資本越來越趨于全球化。高收入國家居民擁有的國際金融資產和債務與總的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由1970年的50%升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100%,2004年又升至 330%。
金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不僅體現在資產的性質上,也體現在市場參與者身上。大銀行在全球各地開展業務。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日益朝這個方向發展。
第六、世界范圍的私有化運動對股票市場產生猛烈的刺激,在購并浪潮的推動下,企業本身已成為一種普通的商品。金融運行風險本身(如匯率期權等金融衍生物)也加入了商品的行列。跨國外匯炒作與證券交易在金融市場平分秋色。
就美國而言,2007年美國的金融、保險、房地產、出租和租賃業的增加值已經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5還多,如果加上政府支出、藝術、教育等非生產性的增加值,幾乎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而制造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7%(見表1)。
表~1:美國主要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980—2007年 (%)
資料來源:BEA Industry Economic Account(http://www.bea.gov/industry/gpotables/ gpo_action.cfm)。
就法國而言,正規股市的成交額1996年已達7.73萬億法郎,遠遠超過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6.49萬億法郎)。
B、金融資本的歷史趨勢
在當代,資本的金錢“價值”形式在資本的增殖過程中逐漸占據主導和統治的地位。總體來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壟斷資本面對的是一個長期停滯、雜以危機的局面。西方國家經濟年均實際增長率,50年代為4.1%,60年代為5.1%,70年代為2.1%,80年代為2.7%,90年代2.8%。面對生產相對過剩的局面,面對資本過剩與勞動力過剩(失業率很高)同時并存的格局,大資本家在國內找不到一個資本快速增殖的投資途徑,轉而通過全球化的方式,以新自由主義為進攻武器,向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國家轉移資本,實現金融資本的全球擴張。
戰后繁榮時期的生產擴大不僅毀滅了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還帶來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再次出現。1970~1990年,七大工業國的工業利潤率比1950~1970年期間降低了40%,1990年比1973年降低了27%,比1965年低了45%。亞洲雖然在70、80年代有較高利潤,但總的趨勢一樣是下降。
表-2:工業的平均凈利潤率(%)
1963~1971年 1972~1980年 1981~1990年
南韓 39.7 27.7 16.9
日本 48.2 22.9 14.4
美國 28.4 17.4 12.6
歐洲 16.4 12.7 13.4
(來源:"International Socialism" No.78, 41頁。)
資本主義從1974年到1975年的衰退中恢復過來了,但利潤率卻未能回到戰后繁榮時期的水平。對利潤率的持續壓力引起 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滯脹現象(高失業率和高通脹),并引起生產過程本身的影響深遠的變化。存在一個截然的不同:盡管廣泛地應用了新的和大規模的效率更高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并未享有一個再生產擴大的時期。
相反,作為整體的世界經濟卻以增長緩慢和停滯為特征。1990年代前5年,在泰國面臨衰退、歐洲出現低增長而日本股票市場崩潰和地價出現泡沫時,不斷上升的增長主要源于“亞洲經濟奇跡”。在1997—1998年的亞洲危機之后,美國經濟成了另一個增長的主要來源。但是,這種增長仍然是美國力推金融化全球化趨勢的資本積累模式的結果。這種經濟金融化全球化的發展,確實曾幫助美國走出了“滯脹”困境,在80年底中期開始了利潤率回升,并在90年代實現了所謂“新經濟”繁榮。其特征是:第一,在將一般制造業轉移到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同時,通過金融資本的積累和經營來刺激消費需求,以拉動投資和大規模商品進口,維持美國和世界經濟一定程度的增長,并從中獲取高額金融利潤與工業利潤。第二,一般制造業向國外轉移,不僅在國外特別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獲得高額投資回報;在國內也加劇了對工人階級的壓力而有利于壓低實際工資;同時通過大量進口廉價工業品而保持了國內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第三,對于國內制造業萎縮和大量進口工業品所造成的巨額國際收支逆差和財政赤字,借助美元不受黃金約束的準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殊霸權地位,通過發行美元紙幣來支付,再依靠大量出售國庫券向國外借入美元來平衡收支。長時期的美元貶值趨勢則使美國可以在實際上賴掉一部分債務。這就在美國“形成了新自由主義時期一種新型的經濟結構,一方面是實業生產大規模地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造成國內生產疲軟,居民消費充當了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另一邊是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和寬松的金融政策環境吸引著國際資本的流入,助長了金融市場的膨脹。”(王旭琰:“新自由主義全球資本積累結構與美國金融危機”,《海派經濟學》第24輯,第112頁。) 憑借并不斷鞏固金融霸權地位的這種美國積累模式,實際上占有和利用了全球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原材料資源乃至資本資源,從中攫取高額金融利潤和工業利潤。需要指出的是,金融霸權的建立和鞏固,同樣深深植根于對美國本國人民、無產階級的金融掠奪。隨著金融化的發展,大企業日益依靠資本市場籌措資本,商業銀行作為企業信用中介的功能下降,便轉而將個人收入作為利潤源泉,大力推行個人收入的金融化,首先是住房的金融化,包括對那些工人階級中較貧窮的一部分人發放次級房屋抵押貸款。(考斯達斯·拉帕維查斯:“金融化了的資本主義:危機和金融掠奪”,《政治經濟學評論》2009年第1輯) 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金融業的證券化發展則大大助長了個人收入的金融化趨勢,形成日趨膨脹的房地產泡沫。這種金融膨脹不但刺激了居民的住房消費,還通過房屋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居民可以依靠房屋市場價格超過房屋按揭金額的凈值申請貸款用于消費或投資。房地產價格上升與證券市場價格上升一樣,它所形成的財富效應使居民敢于大規模舉債以擴大個人消費。所以與金融化相伴而行的,必然是居民儲蓄率的下降和債務的急劇增長。這種現象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所謂“新經濟”繁榮時期已經出現,在當時股市異常飆升的刺激下,儲蓄率從1992年的8.7%狂落到2000年第一季度的0.3%;同時家庭借貸則急劇上升,在1993-1999年期間家庭債務占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達94.2%。(R·布倫納:“繁榮與泡沫”,《新左派評論》2000年11-12月號,第26頁;R·潑林:“克林頓經濟學的剖析”,《新左派評論》2000年5-6月號,第33頁) 2001年信息技術泡沫破滅以后,房地產泡沫開始膨脹,債務消費的狂熱再起。美國個人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從2002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0.4%。(考斯達斯·拉帕維查斯:“金融化了的資本主義:危機和金融掠奪”,《政治經濟學評論》2009年第1輯,第33頁)在2000-2007年的短短八年,非農業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務余額猛增116%,其中1到4口之家的房屋抵押貸款債務占到3/4以上;同時期消費信貸債務余額也增長了47%。而這八年間,實際GDP的增長不過區區的17%;雇員平均每周實際收入的增長更是微不足道的2.1%。(計算根據:《美國總統經濟報告》2009年,統計附錄,第374、376、284、340頁)所以實際情況是,美國通過金融化全球化所推動的債務擴張,刺激了表面旺盛的個人消費支出,進而帶動了商品進口和國內供給的增長。巨額個人債務的增長,又鞏固著美國的國際金融霸權地位。由于美國的經濟規模和進口規模十分巨大,結果必然加劇美國乃至全球性的生產過剩,使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更趨尖銳化。由金融債務驅動的消費過度掩蓋著實際的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在金融化全球化條件下,看美國的生產過剩不能僅看其國內的工業產出,還應該包括巨額的產品進口;同樣,看美國的需求不足也不能僅看由債務支撐的個人消費支出。這種缺乏實際收入增長作后盾而單純由金融泡沫刺激起來的債務消費是極端虛弱的,一旦金融泡沫破滅,債務消費銳減,供給與需求的尖銳矛盾立即顯現,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爆發便成為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問題在于,美國的積累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與消費的深層矛盾,反而加劇了全球性的生產過剩和積累過剩。這種生產過剩從2007-20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中美國、歐洲和日本工業生產與實體經濟的全面下降中反映出來。
回顧近二、三十年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的世界經濟,與其說來自如戰后繁榮時期那樣的利潤擴大,不如說來自持續輸出資本,注入資金,加強世界經濟各個部分在發展速度上的差異,加劇世界經濟內部的不平衡和矛盾,然后在經濟危機時期以“經濟泡沫破裂” 和挽救金融市場為幌子進行金融掠奪的循環。在世界所有地區,金融資本的需要正在摧毀舊的生產和經濟組織形式。馬克思已經指出,資本尋求克服利潤率持續下降趨勢的辦法之一是瘋狂的金融冒險和直接犯罪。談到這里,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會躍然眼前,但它們只是大量強盜性金融資本中的兩個而已。更為著名和影響廣泛的例子有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1992年英國金融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阿根廷金融風暴和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等。
不妨稍微詳細地回顧一下這種全球泡沫式循環的過程。美聯儲對1987年股票市場崩潰的反應是擰開金融籠頭。影響之一是造成了日本的股票和地價泡沫,1990年代早期最終破滅,將日本送進一個至今還未恢復過來的通貨緊縮和停滯的時期。
1994年,美聯儲在實行了簡單的貨幣政策之后力求緊縮銀根。這導致了美國的債券市場危機。流動資金的注入極大地促進了證券市場,推動了格林斯潘所謂的“非理性繁榮”。
1997年到l998年的亞洲危機推進了美國金融市場,因為資本要尋求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但是,在1998年9月到10月,那些資金被抽離出時,引發長期資本管理基金的危機,美國注入了30億美元進行緊急援助,才避免了一次金融災難。2001年,美聯儲以進一步地降低利率來應對股票市場下滑。但這只不過進一步制造泡沫。美國的凈外債(NIIP)已從1997年的 3600億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2.65萬億美元,到2004年估計上升到3.3萬億美元。這相當于美國近24%的國內生產總值。
這種薩默斯所稱的建立在金融掠奪掠基礎上的“金融恐怖平衡”過程將會在資本主義體制內結束嗎?最新的事實證明不能。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次貸危機,2007年8月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進入2008年秋,以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相繼被收購或倒閉為標志,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了。在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那些健忘者,與馬克思1857年12月22日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第5202號上發表的《歐洲的金融危機》中指出的“漢堡發生倒閉的事對于那些以為目前的危機是用紙幣人為地哄抬價格造成的富于想像力的人,是一個有力的回答”一樣,紐約和美國其他城市發生房價下降的事,對于那些以為目前的危機是虛擬資本(如大量金融衍生品)人為地制造財富泡沫造成的富于想象力的人,是一個有力的回答。總之,在真實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尚未完全展開之前(除非上帝讓資本主義世界比1929年金融危機更幸運,否則,誰也無法能保證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危機不再重現),資本主義又陷入一場以“經濟泡沫破裂”和挽救金融市場為名的金融掠奪戰中。因此,整個說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但是這種發展不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這種不平衡還特別表現在某些資本最雄厚的國家的腐朽上面,以致使人類面臨這樣的抉擇:要么過渡到社會主義,要么一連幾年、甚至幾十年地經受為勉強維持資本主義金融掠奪體系而進行的危機循環。
事實上,美國資本主義追求全球支配權的動力源于世界經濟內在的矛盾,這些矛盾已徹底地粉碎了舊的秩序。應該看到,這不是一個美國的問題,而是體現了進入金融掠奪階段的資本主義作為一個整體已走進了歷史的困境。
誠然,美國資本主義曾具有的巨大優勢證明是維持世界資本主義秩序的最重要的客觀因素。但同時,資產階級也極大地依賴于工人階層領導層的背叛。這意味著,工人階級必須以社會革命解決“帝國主義的復雜情況”,并為以社會主義方式重組全球經濟而努力奮斗。我們將面臨一個新的大規模社會和階級斗爭的時代,一個新的革命的時期。
二、金融掠奪的實際過程
1980年代以來,金融危機一起接著一起,一起大過一起。 1985年,《廣場協議》逼迫想說“不”的日本金融改革開放,1989~1991年日本金融危機,從此不再經濟持續增長和政局高度穩定。“1990年7月,八個歐盟成員國完全取消了資本管制。”1992~1993年歐洲金融危機,“法蘭西銀行和德國聯邦銀行攜手投入了三千億美元用來保護歐洲貨幣體系”,遭金融家譏笑“用一只水桶和一塊抹布去對付密西西比河水泛濫。”諾貝爾獎獲得者墨頓·米勒總結:“1992年9月及1993年6月,這些中央銀行賠的錢足夠你們以及世界私營風險管理業中的其他人使用20年了。”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席卷南美,泰國在IMF和世界銀行的壓力下開放資本賬戶,1997~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氣憤地說道:“我們努力了40年才發展起來的經濟,突然被人憑著數十億美元的投機和見不得人的手法,在短短幾個星期內便毀于一旦。”
與此同時,美國(廢除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帶領全球金融一體自由化,各類金融產品創新層出不窮,各類金融機構賺得缽滿盆豐,美元霸權如日中天,索羅斯呼風喚雨,對沖基金興風作浪,作多點石成金,拋空所向披靡,打了英鎊打泰銖,屢戰屢勝。比如,1985年9月22日,紐約廣場飯店舉行美、英、德、法、日五國財長會議。這是日本泡沫經濟一個重要的背景事件。五國財長會后發表聲明,決定聯合行動,有秩序地使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該項聲明被稱作“廣場協議”。不少著述認為,“廣場協議”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是導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的一個重要因素。到1987年末,日元升幅為43.5%,日經平均股價由1989年末的38915.87日元下降到1990年末的23848.71日元,跌幅達38.7%。
1992年的英國。英國為保持歐洲統一匯率機制,英鎊高估。國際熱錢趁機大量拋售英鎊,買入德國馬克,最終致英國耗盡2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并被迫將英鎊貶值15%,同時退出統一匯率機制。而國際熱錢從中凈賺約20億美元。
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機爆發。外資抽逃,導致墨西哥外匯儲備2天內減少40億美元,匯率3天暴跌42.17%,股市2個月暴跌47.94%。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是政府宣布比索一次性貶值15%,比索遭到熱錢拋售。而此前,墨西哥為對抗通貨膨脹,采取了比索高估的策略,并由此導致出口少進口多,外匯儲備大量減少。為維持收支平衡,墨西哥又大量吸引外資進入,其中70%投資于短期證券。由此危機爆發。
1997年,熱錢沖擊波又從泰國引爆。泰國1992年開始全面取消資本管制,熱錢進出無阻。為吸引外資,又采取固定匯率制度,使本幣高估。同時又不得不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貿易逆差,進而導致外債增加。而一旦外資大量流出,外匯儲備不足,必然導致本幣貶值。國際熱錢正是看到這一點,先大量借泰銖,然后拋售,使泰銖大幅貶值,然后就可以用少量美元償還,從中漁利。泰國經濟由此遭到重擊。56家銀行被擠垮,泰銖貶值60%,股市狂瀉70%,投機資本在幾天之內就從泰國掠走40億美元。金融危機隨即席卷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地區、韓國、印尼和日本,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還專門譴責過索羅斯等金融大鱷,指出這場金融危機至少給東南亞地區造成2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只是香港地區由于有內地強大外匯儲備的支持,維持住了固定匯率,才挫敗了國際炒家,使熱錢以虧損約20億美元收場。
當阿根廷金融風暴來臨時,企業和民眾為了躲避金融風險,紛紛將手中的阿根廷比索轉換成美元,存入花旗銀行等外資銀行的本地機構,仿佛這樣就能確保自己財產的安全,但后來爆發的金融危機卻證明其實不然,外資銀行不僅沒有成為安全的避難所,反而通過大規模的資本外逃和洗錢活動,令阿根廷民眾蒙受了慘痛的財產損失。阿根廷爆發金融危機之后,阿根廷警方在聯邦法院的命令授權下,于2002年1月16日,對外資銀行進行了三十多起突擊搜查,搜查重點針對一些著名西方跨國大銀行,包括美國的花旗銀行、波士頓銀行,英國的匯豐銀行以及西班牙、法國的銀行等等。阿根廷聯邦法院和議會進行的調查表明,這些外資銀行涉嫌違法的濫用資金和資本外逃,將阿根廷民眾三百億美元存款轉移海外,其中一件特別可疑的資本外逃案件,發生在2001年11月末,有385輛裝甲卡車將數十億巨額美金,通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際機場運往美國,還有大量資金通過其他較小的國際機場,運往的烏拉圭和巴拉圭等其他國家,這些國家一般都金融監管松弛,屬于著名的全球金融洗錢中心。
阿根廷議員馬里奧曾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指出,前經濟部長卡瓦略在美國的支持下,作出了類似殖民地的貨幣局制度安排,西方財團同阿根廷的少數的富翁勾結,通過高利率的外債、國債等形式進行掠奪,金融開放和外資銀行提供了資本外逃渠道,十年來向海外輸出了一千三百多億美元財富。阿根廷議會還向美國參議院調查委員會,提供了一個花旗銀行涉嫌洗錢證據的文件,指出花旗銀行曾幫助阿根廷腐敗官僚,包括前總統梅內姆的政界、財界密友,通過洗錢將大量資金轉移海外賬戶。
墨頓·米勒進行這樣的理論概括:“金融衍生工具最令人恐怖的地方就是財富的轉移。”
通過圖表,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對沖基金平均收益群峰高聳,恰好先后對應日本、歐洲、南美、亞洲的金融危機。(見圖~l)。
圖~1:全球對沖基金年平均收益,1990~2008年 (%)
注:對沖基金1990年610項,2000年3873項,2008年6月10294項。2008年的虧損數據截至8月底。其中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資產凈值增長,1989年31.6%,1990年29.6%,1991年高達53.4%,1992年高達68.6%,1993年更高達72%。資料來源:Hedge Fund Research:“HFRI Fund Weighted Composite Index”。
長此以往20年以來,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物質生產向發展中國家大搬家,金融市場錢買錢、錢生錢的貨幣經濟拔地而起。
下面還有關于金融掠奪的主戰場之一——外匯交易的詳細描述。英國《今日社會主義》刊登的《全球經濟投機活動泛濫成災》(編輯 Lynn Walsh譯者:余治國 來源: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一文這樣描述投機活動泛濫:一個測量標準是外匯交易(FX)的急劇增長。2004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BIS)出版了第6本三年一出的外匯及其衍生品交易活動的觀察報告。(BIS 出版社發布于 2004年9月28日,www.bis.org) 傳統外匯交易市場在2004年4月平均每日全球交易量上升到1.9萬億美元,以現行匯率計算比2001年4月上漲57%,以不變匯率計算則上漲36%。
另一個測量標準是匯率衍生品交易,衍生品是類似證券的復雜的工具,主要為了交易股份、債券、貨幣、遠期、期權、掉期等等。衍生品交易也急劇增加。銀行所賣的衍生品(所謂的場外交易衍生品)交易量,2004年4月平均每天增長到1.2萬億美元,以現行匯率計算比2001年4月上漲112%,以不變匯率計算則上漲77%。
1990年代的十年間,投機性活動有了一個巨大而連續不斷的增長,全球化(主要是基于一小撮亞洲國家)加速,美國主導的泡沫經濟膨脹。BIS全球外匯交易市場交易量的數字顯示, 每日平均交易量(以2004年匯率計算),從1989年4月的6,500億美元增長到1998年的4月的15,900億美元。(BIS每季評論,2004年12月,P68)
然而,貨幣交易流通加速卻在1998-2001年被打斷,那段時間日平均交易量從15,900億美元下降到13,800億美元。BIS將下降部分歸因于歐元的啟動和主要銀行程度不斷加深的資本集中,BIS認為這降低了外匯需求,尤其在歐洲更是為明顯。然而,交易下降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是1997-199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亞洲國家的貨幣混亂與下跌,俄羅斯債務市場的倒塌,美國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的接近崩潰。同時,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也急劇降低。銀行、金融機構和富人們都暫時減少了高風險投資活動。此外,1997-1998年的危機之后緊接著就是結束于2000年的股票交易泡沫的崩潰。
自2001年以來,外匯交易市場又迎來了新的投機熱潮。2000年的股票交易崩潰之后,大投資者再也不能通過股票[譯者注:原文equities,指非固定收益證券]交易來賺大錢了。同時,低利率,尤其是美國的低利率(國際資本的涌入讓美聯儲將基礎利率降低到1%),壓低了債券市場交易的獲利能力。于是,越來越多的投機者轉而去買賣貨幣來獲利。
另外,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不再與黃金保持固定匯率的美元的發行權利益,是令其他國家艷羨的“致富”手段,當然,這種手段絲毫也沒有改變貨幣的本質(“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紙幣已達到這些渠道所能吸收貨幣的飽和程度,明天紙幣就會因商品流通發生變動而泛濫開來。一切限度都消失了。不過,如果紙幣超過了自己的限度,即超過了能夠流通的同名的金幣量,那末,即使不談有信用掃地的危險,它在商品世界畢竟只是代表由商品世界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那個金量,即它所能代表的那個金量。”《資本論》第一卷),而是表現出一種徹頭徹尾的“銀行家的高尚的道德品質”(《資本論》第三卷)——貨幣發行權掠奪。
關于這一點,我們先回顧一下馬克思的理論描述——倫敦的最大資本勢力,當然是英格蘭銀行。但它的半國家機關的地位,使它不可能用這樣粗暴的方式,來顯示它的統治力量。盡管如此,它還是清楚地知道要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來牟取私利,特別是從1844年銀行法公布以來。
英格蘭銀行有14553000鎊資本,此外還支配著大約300萬鎊“結余”即尚未分配的利潤,以及政府在稅收等名義下收入的全部貨幣,這些貨幣必須存入英格蘭銀行,直到需用的時候才提取。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存款(平時大約有3000萬鎊)和沒有準備金而發行的銀行券的數目,我們就會覺得紐馬奇的下述估計還是比較適中的,他說(銀行法,1857年第1889號):“我相信,經常在(倫敦)貨幣市場上使用的基金總額大約有12000萬鎊,在這12000萬鎊中,英格蘭銀行支配著很大一部分,大約15—20%。”
英格蘭銀行不用庫內的金屬貯藏作準備金而發行銀行券時,它創造了一些價值符號,對它來說,它們不僅是流通手段,而且還按沒有準備金的銀行券的票面總額,形成了追加的——雖然是虛擬的——資本。并且這一追加的資本,會為它提供追加的利潤。——銀行法,1857年,威爾遜問紐馬奇:(第1563號)“銀行本行的銀行券流通,即保留在公眾手中的平均數額,是該行有效資本的一種追加,是不是?——一點不錯。”——(第1564號)“所以,銀行從這個流通得到的全部利潤,都是從信用產生,而不是從它實際握有的資本產生的嗎?——一點不錯。”
當然,這對發行銀行券的私人銀行來說也是適用的。紐馬奇在他的回答(第1866—1868號)中認為,這些銀行所發行的全部銀行券的三分之二(對其余的三分之一,這些銀行必須持有金屬準備)是“同額資本的創造”,因為這個數額的硬幣被節約下來了。銀行家的利潤,也許不會因此就比其他資本家的利潤更大。事實仍然是,他們從硬幣的這種國民節約中獲得了利潤。國民節約表現為私人的利潤,這件事絲毫也沒有使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感到震驚,因為利潤本來就是對國民勞動的占有。例如,還有什么比1797年至1817年的英格蘭銀行的下述做法更荒謬的嗎?它的銀行券只是因為國家的支持才具有信用;它能把這些銀行券由紙變為貨幣,然后貸給國家,也是國家給與它的權力;但是它卻要國家,也就是公眾以國債利息的形式對這種權力付給報酬。(《資本論》第三卷)
現在,再來看在當代令其他國家央行艷羨的美元發行利益,就不難發現,這不過是除了不用金屬儲備發行銀行券以外,還不用金屬儲備直接發行鈔票而已。美元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仍然維持著主要儲備貨幣、主要結算和支付手段的霸主地位,與歐元(前期為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英鎊和日元相比仍然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美國憑借美元發行權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的方式包括:比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更無節制地不用金屬儲備發行美元紙幣換取他國的商品、勞務和實物資源;通過美元貶值,導致國外債權的縮水和美國債務的減輕;以及規避匯率風險,獲得風險規避的成本節約等。當然,如果美元紙幣超過了自己的限度,隨時有信用掃地的危險。
而且,像“英格蘭銀行的權力,在它對市場利息率的調節上顯示出來”(《資本論》第三卷)一樣,美聯儲的權力,也在它對市場利息率的調節上顯示出來,并且總是獲得巨額利潤。
當然,這對發行貨幣的其他國家央行來說也是適用的,只存在收益與美聯儲的數額差異。
第三部分:關于虛擬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信用
一、 關于虛擬資本積累
虛擬資本積累的國際化、全球化是當代資本輸出一個顯著的發展。股票市場、證券交易所、信貸市場等迅速發展,使虛擬資本有了巨大的施展舞臺。投到債券上的資本,比如國債,它代表的現實資本很快就使用掉了,但是國債資本卻能夠長久存在并且進入資本買賣。各類股票和證券的流通以及在市場上的名義價值量與它最初所代表的現實資本幾乎毫無關系。對于股票和證券這類資產,人們按照它未來預期帶來的收益,并根據市場利率來想象它們所代表的是一定貨幣價值額的資本。現實資本的運作、控制和管理都直接交給職業經理人,而現實資本的所有權證書(股票、證券等)則被金融資本寄生階級根據市場、利率、預期想象來買賣炒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賭博。虛擬資本可以被市場炒作以致泡沫化,變得異常龐大,遠遠超過現實資本的規模。尤其是1980年代以來,出現一股證券化的潮流,各類金融衍生品及衍生工具得到飛速的發展,任何未來的現金流都被證券化而想象成虛擬資本,如在美國次級貸款基礎上發展起來的MBS,CDO,CDS,CDS平方等等,它們壘起來的規模以百萬億美元計,參與虛擬資本市場投機賭博游戲的新近又加入進來各種投資基金、投資銀行、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等。
現在全球商品和勞務的交易額只占虛擬資本交易額的不到百分之一。虛擬資本是以現實資本作為基礎,但它的發展卻已嚴重脫離現實資本。比如在目前,現實資本主要是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世界工廠中運作和沉淀,而虛擬資本則主要是在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帝國里運動和集中。這些世界工廠國家貢獻自己的資源環境和廉價勞動力,現實資本運動過程中創造大量利潤,流入到以華爾街為代表的虛擬資本市場。以美國為首的金融資本在歷次的他國金融危機中,也卷走了以商業機密掩蓋的巨額財富,同時有巨額的避險資本涌入美國虛擬資本市場。
虛擬經濟的超常發展鼓勵了投機,導致大量資本從事非生產性投資,也加大了經濟的波動,增加了經濟的脆弱性。當代金融危機,從現象上看,往往是信用經濟規模與投資規模迅速膨脹,虛擬經濟借助信用投資和金融衍生品工具等金融杠桿而成倍數放大的,遠遠背離了實體經濟的運行模式,并且遠遠超出了實體經濟的承載能力和理性預期。因此,很多人認為金融危機或曰貨幣信用危機,貨幣和信用因素是周期性經濟危機的主要或唯一根源。19世紀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如馬歇爾、約翰•穆勒等人曾把經濟危機說成是高漲階段過渡信用膨脹引起的,是一種偶然的暫時的現象。霍特理1937年發表的《資本與就業》就斷言“經濟周期和危機是一種純貨幣現象,資本主義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完全是由于銀行體系交替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高漲階段后期銀行體系被迫緊縮信用,是爆發危機的唯一原因。”霍特理的這一理論,是用危機中的某些表面現象來掩蓋危機中的真正原因。盡管貨幣信用因素對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和危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信用的擴張和收縮不過是經濟周期變化的征候,而決不是它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認為,虛擬資本本身沒有價值,虛擬資本積累本身并不創造價值,這種輸出具有掠奪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剩余價值和剩余勞動的同一,為資本的積累提供了一個質的界限:這個界限取決于總工作日、生產力和人口(可以同時剝削的工作日數目由人口限定)在各個時期的發展水平。相反地,如果剩余價值在利息這個沒有概念的形式上來理解,那末,界限就只是量的界限,資本的積累就會超出任何想象。”這說明,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積累(虛擬經濟)并不能使資本主義超越剩余價值和剩余勞動的同一為資本的積累提供的質的界限,當代頻繁發生的金融危機和泡沫經濟循環,也一再地證實了馬克思的論斷。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為,導致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生產過剩。導致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指出:生產過剩的危機,是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必然要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以及生產無限擴大趨勢和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為了說明這一點,有必要介紹一下馬克思主義關于虛擬資本的基本理論。
1、虛擬資本的實質是索取權形成價格
因為生息資本總的說來是各種顛倒錯亂形式之母,……人們把虛擬資本的形成叫作資本化。人們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復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把它算作是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資本會提供的收入,這樣就把這個收入資本化了;例如,在年收入=100鎊,利息率=5%時,100鎊就是2000鎊的年利息,這2000鎊現在就看成是每年有權取得100鎊的法律證書的資本價值。對這個所有權證書的買者來說,這100鎊年收入實際代表他所投資本的5%的利息。因此,和資本現實增殖過程的一切聯系就徹底消滅干凈了。資本是一個自行增殖的自動機的觀念就牢固地樹立起來了。
即使在債券——有價證券——不象國債那樣代表純粹幻想的資本的地方,這種證券的資本價值也純粹是幻想的。我們上面已經講過,信用制度怎樣創造了一種聯合的資本。這種證券就是代表這種資本的所有權證書。鐵路、采礦、輪船等公司的股票是代表現實資本,也就是代表在這些企業中投入的并執行職能的資本,或者說,代表股東預付的、以便在這些企業中作為資本來用的貨幣額。這里決不排除股票也只是一種欺詐的東西。但是,這個資本不能有雙重存在:一次是作為所有權證書即股票的資本價值,另一次是作為在這些企業中實際已經投入或將要投入的資本。它只存在于后一種形式,股票只是對這個資本所實現的剩余價值的相應部分的所有權證書。A可以把這個證書賣給B,B可以把它賣給C。這樣的交易并不會改變事情的本質。這時,A或B把他的證書轉化為資本,而C把他的資本轉化為一張單純的對股份資本預期可得的剩余價值的所有權證書。
這些所有權證書——不僅是國家證券,而且是股票——的價值的獨立運動,加深了這種假象,好象除了它們可能有權索取的資本或權益之外,它們還構成現實資本。這就是說,它們已經成為商品,而這些商品的價格有獨特的運動和決定方法。它們的市場價值,在現實資本的價值不發生變化(即使它的價值已增殖)時,會和它們的名義價值具有不同的決定方法。
……
在一切進行資本主義生產的國家,巨額的所謂生息資本或貨幣資本(moneyed capital)都采取這種形式。貨幣資本的積累,大部分不外是對生產的索取權的積累,是這種索取權的市場價格即幻想資本價值的積累。(《資本論》第三卷)
2、虛擬資本積累表現為奪取資本財產的原始方法
馬克思主義認為,作為紙制復本,這些證券只是幻想的,它們的價值額的漲落,和它們有權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價值變動完全無關,盡管它們可以作為商品來買賣,因而可以作為資本價值來流通。它們的價值額,也就是,它們在證券交易所內的行情,在利息率的下降與貨幣資本特有的運動無關,而單純是利潤率趨向下降的結果時,會隨著利息率的下降而必然出現上漲的趨勢,所以,單是由于這個原因,這個想象的財富,按照它的原來具有一定的名義價值的每個組成部分的價值表現來說,也會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進程中擴大起來。……
由這種所有權證書的價格變動而造成的盈虧,以及這種證書在鐵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質來說,越來越成為賭博的結果。賭博已經代替勞動,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現為奪取資本財產的原始方法。這種想象的貨幣財產,不僅構成私人貨幣財產的很大的部分,并且正如我們講過的,也構成銀行家資本的很大的部分。
……因為整個信用制度的驚人的擴大,總之,全部信用,都被他們當作自己的私有資本來利用。這些人總是以貨幣的形式或對貨幣的直接索取權的形式占有資本和收入。這類人的財產的積累,可以按極不同于現實積累的方向進行,不過在任何場合下都證明,他們握有現實積累的很大一部分。(《資本論》第三卷)
二、關于資本主義信用膨脹
二戰以后造成資本主義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信用和商業信用的惡性膨脹,比如,美國政府發行了大量的債券,中國就是巨額美國國債的持有者;美國的地方政府、企業也發行債券;為了刺激人們消費,金融機構還運用各種手段貸款給群眾,2006年美國的家庭負債已經高達12.8萬億,為稅后總收入的140%。2007年第4季度,美國家庭的債務已經達到他們稅后總收入的140%,一個家庭年收入的14.3%用于還債(引自《天文數字的美國家庭的債務》)。從全國看,美國年國內生產總值才14萬億,但是總債務已高達53億,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好幾倍。
但是,商業和銀行信用總是圍繞著職能資本的運動進行的,并不能超越職能資本運動的質的制約。“隨著信用的擴張,也會助長買空賣空和投機交易,這一切都會加深市場的盲目性和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使虛假的需求所造成的表面繁榮掩蓋著商品滯銷的真相,從而加深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銀行信用激化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加深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政治經濟學辭典》上第554、555頁)。關于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象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 “接著而來的信用欺詐證明,這種過剩資本的應用,并沒有什么實際的障礙。唯一的障礙,是由于資本增殖的規律,由于資本作為資本能夠增殖的界限而產生的”,“如果說信用制度表現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那只是因為按性質來說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在這里被強化到了極限。它所以會被強化,是因為很大一部分社會資本為社會資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這種人辦起事來和那種親自執行職能、小心謹慎地權衡其私人資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這不過表明: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對立性質基礎上的資本增殖,只容許現實的自由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限度,因而,它事實上為生產造成了一種內在的但不斷被信用制度打破的束縛和限制。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加強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種要素”,“在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都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對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會出現。所以乍看起來,好像整個危機只表現為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 而且,事實上問題只是在于匯票能否兌換為貨幣。但是這種匯集多數是代表現實買賣的,而這種現實買賣的擴大遠遠超過社會需要的限度這一事實,歸根到底是整個危機的基礎”。
馬克思還指出,危機,“這全部人為的使再生產過程猛烈擴大的體系,當然不會因為有一家象英格蘭銀行這樣的銀行,用它的紙券,給一切投機者以他們所缺少的資本,并把全部已經跌價的商品按原來的名義價值購買進來,就可以醫治好。并且,在這里,一切都以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在這個紙券的世界里,現實價格和它的現實要素不會在任何地方表現出來。表現出來的只是金銀條塊、硬幣、銀行券、匯票、有價證券。在全國金融中心,例如倫敦,這種顛倒表現得尤為明顯。”(《資本論》第三卷)顯然,今天美聯儲或其他任何資本主義國家央行大發紙券也不能醫治好危機;而且,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的膨脹,往往助長買空賣空和投機交易,加劇金融掠奪。關于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指出,“貨幣資本家階級也增長起來;第一,退出營業的資本家即食利者的人數和財富增加了;第二,信用制度更發展了,因此,銀行家、貸款人、金融家等等的人數也增加了……這幫賭棍就繁殖起來”。今天,“這幫賭棍”更是儼然成為世界和秩序的主宰者。
第四部分、總的結論
資本輸出是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當代資本主義的最新特征就是從一般、傳統的資本輸出發展到金融掠奪式資本輸出。
—————————————————————————————————————————
附一:中國當前面臨的金融掠奪風險
自暢銷書《貨幣戰爭》面世以來,狼來了的呼聲不斷,央視《經濟信息聯播》2008年05月10日又報道,在跨境資本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熱錢”。 “熱錢”是一種國際游資,它通過各種渠道在國際上快進快出,尋求短期回報,并給各國經濟帶來沖擊。隨著經濟的發展,熱錢在中國的流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
目前,熱錢進入中國的渠道最主要的有幾種,一是通過地下錢莊,二是假借貿易往來,比如進口高報價,出口低報價,三是以外商直接投資名義進入,但其實并不進入生產領域,而是進入匯市、股市、樓市等。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說:“之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熱錢,它肯定不進入生產性領域,而進入交易性投機性的領域。”
由于熱錢往往來路不明,因此對熱錢最簡單的估算方法,就是新增的外匯儲備,減去因為貿易順差進來的錢,再減去外商直接投資進來的錢,其他說不清的部分通常被認為是熱錢。今年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增加1539億美元,貿易順差414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274億美元,這意味著一季度進入中國的熱錢已經超過851億美元,此外還不排除有部分熱錢通過貿易或直接投資的渠道進入。在2007年,這一數字是1170億美元,也就是說,今年一季度流入的熱錢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7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61.3%,在兩稅合一,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外商直接投資不降反升,熱錢加速涌入不言自明。
據專家估算,到今年年底,涌入中國的熱錢規模累計將達到6500億美元左右,堪比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前熱錢流入當地的水平。
毫無疑問,熱錢為逐利而來。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4%,目前中美存款利率分別為4.14%和2%,利差為2.14%,因此即便熱錢只在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無風險套利,理論上年收益率最少也在8%以上,而如果投資股市房市可能獲益更多。(圖版入)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2002到2007年,流入我國的長線投機資金逐年遞增,6年累計為5418.14億美元。(圖版出)專家估算,到今年和明年底,國內熱錢累計規模很可能突破6500億美元和8000億美元。而且2002到2007年,投機性資金流入占當年GDP的比例約為4%,累計總量占2007年GDP的16%,這一比例已經超過1997、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前的情形。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說:“我們可以把它和東亞金融危機做一個比較,從1990年到1996年,7年的時間,每年大概流入到東亞的熱錢,占東亞地區當年GDP的3%左右,一直累計到1997年的時候,流入東亞的資金占到東亞地區GDP的大約14%,從1998年開始,這些資金陸續撤離東亞,一直花了5年時間,基本流出。 ”
2002至2007年長線投機資金流入情況
2002年 326.44億美元
2003年 650.44億美元
2004年 938.00億美元
2005年 973.84億美元
2006年 1145.96億美元
2007年 1383.44億美元
————————
參考文獻:
1、《管理資本主義向金融資本主義轉變》,作者:馬丁•沃爾夫,來源:《經濟導報》
2、《嚴防熱錢全身而退》 來源:2008年05月10日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3、《日本泡沫經濟探源》作者:張舒英,來源:《求是》
4、《帝國主義的歷史性衰落與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澳]尼克•比姆斯 著 林小芳 摘譯 來源:2005年第9期《國外理論動態》
5、《金融壟斷資本主義》讓-克洛特•德羅奈著 譯 者 張慧君來源:《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6、《丟失金融主權中國將重新淪為半殖民地》作者:楊毛,來源:烏有之鄉網
7、《世界經濟大破裂,資本主義金融體系接近崩潰》,《今日社會主義》2008年10月社論,來源:烏有之鄉網
8、《“百年一遇”的繁榮與危機——再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者:中信泰富政治暨經濟研究部 王小強 來源:烏有之鄉網
9、《馬克思經濟學視域中的金融全球化》作者:李其慶 來源:中央編譯局,據烏有之鄉網
10、《資本主義風雨飄搖四面楚歌——評美國金融危機》(下)作者:鐘關平 來源:環球視野網
11、《美元霸權:美國掠奪他國財富的重要手段》作者:程恩富 王中保 夏暉 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12、《金融·帝國主義·美元霸權》作者:拉瑪·巴蘇德范(《環球視野》刊摘)
13、《關于當前全球金融——經濟危機的幾點看法》,高峰,來源:中國政治經濟學教育科研網
http://www.cpeer.org/shell/main?appHandler=cencms&pageHandler=metainfo&id=ABC00000000000004604
2009年12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