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的俄美戰爭
2008-09-17 天外來1 中華網論壇
俄羅斯不論在科學技術上,工藝裝備上,水平均低于西方國家,對于精密工業設備需要進口。甚至于生活消費品,俄羅斯國產的更不能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在這些方面,俄羅斯沒有參與國際競爭的本錢。但俄羅斯是能源強國,近年石油天然氣出口占其出口商品總額的60%以上,石油銷售收入是俄羅斯主要經濟來源。今后若干年內,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來推動的現實將無法改變,能源經濟是俄羅斯的命脈,俄羅斯需要石油經濟的收入來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把握石油天然氣的市場環境是俄羅斯能否重新步入其大國夢想的關鍵環節。
20世紀70年代中期,基辛格成功使美元與石油“掛鉤”以來。美國的經濟主體也是石油,美國獨家發行的美元,能夠作為世界貨幣,其背后的物質基礎是石油,美國的投行業、證券業……等繁榮的金融經濟背后是對“石油美元”的巨大的依賴,甚至其強勁消費市場也是建立在石油美元之上的,正是美元的這種特殊地位支撐著美國的經濟機器。無法想象,美國人如果失去了美元的這種特殊地位,其國內經濟或走向何方,其經濟會是怎樣一種景象。正是美元的特殊地位,讓美國經濟具有了世界性。我們說,美國經濟繁榮景象是建立在印刷美元的印刷機上的。但,這種經濟特點能否延續,是建立在能否對石油資源的有效控制的基礎上的。
俄羅斯和美國的經濟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結構,這兩個大國的經濟基礎重疊,不具有互補性,美俄之間天生就會為主導能源市場而爭奪。
在已經探明的石油分布來看,北美的儲量為272億桶,拉美為1164億桶,東歐為883億桶,西歐為184億桶,中東為7359億桶,非洲為1055億桶,亞太地區為459億桶。探明儲量最高的5個國家依次為:沙特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33億桶;伊拉克,1150億桶;科威特,990億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978億桶,俄羅斯的石油儲量450億桶左右。雖然每個地區都有石油,但石油主產區集中在南美、俄羅斯、中東、非洲部分國家。然而北美、歐洲塊、東亞及南亞是石油純進口區。
從數據上看,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占據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大國博弈就從這里開始。
二戰以后,隨著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法國、英國退出中東,美國順利成章的接管了這個地區。當然,英法的離去,也宣告歐洲大陸從此失去了主導世界的機會。冷戰期間,在前蘇聯強大的意識形態及軍事攻勢下,美國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和能力獨營中東。但是美國通過在中東扶持親美政府或在中東制造對抗(如兩伊戰爭),勉強控制著中東的局面,保證了石油的供應。在這個時期美國還成功的使石油和美元掛鉤,美國經濟機器也因此綁在了石油上,但對產油區控制的不徹底威脅著美國經濟,這始終是美國精英階層的一塊心病。
冷戰結束后,華約解散,蘇聯解體,猛然間,美國一超獨大。在獨聯體國家(包括俄羅斯)因解體而處于身體虛弱之際,美國人就迫不及待的于1991年降兵中東。雖然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是美國降兵中東的導火索,(有人說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是美國默許了的,當時美伊之間還是盟友),但美國出兵中東的思想基礎仍然是為保證對中東石油控制權。
但1991年美國沒能實現屯兵中東,隨著俄羅斯的復蘇,中東局勢的復雜化,中東開始有了俄羅斯的影子,面對北極熊那雙貪婪的眼睛,美國人難道不后怕?眼看著中東石油就要失控,美國于是于2003年再次大舉進兵伊拉克,以求徹底控制中東石油流向。
顯然美國第二次中東戰爭所作的準備工作要周到的多,為預防中國和俄羅斯介入伊拉克戰爭。美國在中國周邊經營了臺灣問題,阿富汗反恐戰爭,朝核問題。在獨聯體內部經營了“顏色革命”。使中俄兩國為自己的地緣安全形勢疲于奔命,為美國自身在伊拉克的行動尋找交換籌碼。事實證明,美國成功的占據了伊拉克。顯然,美國的胃口不是僅僅只想控制伊拉克,而是徹底控制整個中東的命運。
伊拉克戰爭后,伊朗覺醒為美國的中東戰略注入了不確定因素,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沖突有一觸即發之勢,我們不能說伊朗沒有抵御美國入侵的能力。但俄羅斯具有介入中東的地緣優勢,俄羅斯介入伊朗只需突破格魯吉亞或阿塞拜疆或從里海通過。這對于俄羅斯來說是不是一件難事,正是俄羅斯對伊朗的這種潛在支持,給美國投鼠忌器。
另一個方面,俄羅斯具有能源優勢,長期以來,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有極強的依賴性,這種經濟的互補性使俄羅斯和歐洲各得其所,互相促進。當然這會有效的加強俄羅斯和歐洲大陸聯系,在經濟上容易形成共生。俄羅斯的能源戰略強化了其對周邊國家和歐洲大陸國家的影響力,客觀上削弱了美國的影響力。因此切割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系成了美國的又一重要戰略。
俄羅斯已經被美國逼得走投無路,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反擊是必然的。薩卡什維利 2008年8月7日舉兵進入南奧和阿布哈茲為俄羅斯的反擊提供了機會。俄羅斯借此機會出兵打擊了格魯吉亞。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表明,俄事實 上保留了在美國打擊伊朗時介入的權利,保留武力解決戰略爭端的手段。這為美國武力解決伊朗問題敲了個警鐘。美國在獨聯體國家的動作與其說是為了這些國家的發展和安全,倒不如把這些國家當成了馬前卒,替死鬼。俄羅斯此舉,對一些國家的警示作用將在一段時間后顯示。
美國向來將南美板塊當作自家后院,多少年來,南美洲穩定的為美國輸送能源。曾幾何時,南美洲開始和美國口角不斷,但局勢還算穩定。但因美國駐波大使格德伯格涉嫌鼓勵分裂,并參與保守派反對勢力從事的陰謀活動而發生變化。玻利維亞驅逐了美國大使,緊接著,委內瑞拉也驅逐良美國大使以聲援,實際上,在南美洲,包括巴西在內的國家都對玻利維亞進行了道義的支持,看來美國在南美的信譽已然掃地。這個事件 發生在俄羅斯和委內瑞拉聯合軍演之時,這次俄委軍演,層次之高,令人嘆為觀止,出動了包括T-160和核動力巡洋艦等重型戰略武器,超過中俄聯合軍演層次。如此看來,俄羅斯和美國的博弈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隱隱有冷戰氣氛。這對美國的全球能源戰略絕對是一個遏制。
但這次出現的美俄之間的問題,和美蘇之間的冷戰沒有多大相似性。這次美俄間的博弈更重實效,那就是都想重塑世界能源新格局,都想抓住石油資源這個現代經濟的生命線,俄美都是想掌握石油定價權。俄羅斯的強勢出擊,南美倒戈,中東不確定形勢加劇,使美元的物質基礎石油出現變數,美國經濟面臨結構變化。隨著世界經濟越來越依賴石油,相關國家控制石油的意愿就會愈強烈,甚至發生一次世界性的石油戰爭,從目前俄美間緊張局勢來看,俄美戰爭呼之欲出。
不管美國或俄國,在實現自身戰略,軍事力量總是關鍵的一環。呵呵,誰不怕大棒啊!可以這樣說,中國目前在獲取石油資源上,還沒有主動性。在軍事上,相對于美國和俄羅斯,中國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石油生命線。中國軍隊遠程投放能力極差,在俄美咄咄逼人的能源戰略面前,中國和歐洲一樣,只能寄希望于世界市場的平穩。在今后的發展中,有一只為國家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軍隊是極其必要的的。這只軍隊不僅僅需要保護自己的石油生命線,甚至必要時還要具有保護自己合作伙伴的能力。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中國的未來仍然是渺茫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