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是全球糧食、燃料和水危機的罪魁禍首
米歇爾•喬蘇多夫斯基 魏文編譯
“自由市場”隱蔽的糖彈正在殺死我們的孩子。這種謀殺行動是沒有事先策劃的,是在紐約和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里通過計算機安排的交易方式不同的工具,在那里決定全球大米、小麥和玉米的價格。
貧窮不僅是在國家的范圍內政策失敗的結果。在不同的國家人們正在同時貧困化,這如同是一種全球市場機制的結果。少數全球性的金融機構和公司通過操縱市場有能力決定全世界數億人的生活水平。
我們處在當代歷史上最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的十字路口。全球的貧困化進程從80年代的債務危機就開始了,已到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性的階段,它導致世界上所有發展中的地區饑餓的爆發。有許多復雜的特點隱藏著全球的經濟危機,這與金融市場、生產的下降、國家機構的停滯、被利潤推動的戰爭經濟的快速發展都有關系。在這種分析中談得少的是全球經濟的重組如何必然影響生活的三個基本需求:糧食、水和燃料。
提供糧食、水和燃料對文明社會是一種先決條件:它們對人類的生存是必要的因素。最近幾年,這三種變量物質的價格在全球范圍內大幅度上漲,帶來經濟和社會的破壞性后果。這三種重要的消費商品實際上決定著地球上社會經濟生活的繁衍,但它們在少數全球性的公司和機構控制下。
不論是國家還是國際組織(經常被說成是“國際社會”)都是為全球資本主義不受束縛的利益服務的。主要的政府間機構包括聯合國、布里頓糧食機構、世界貿易組織對世界新秩序進行擔保,它們得到公司的保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已經放棄它調控關鍵的經濟變數和確保對人民最低限度支持的歷史作用。
抗議糧食和汽油價格上漲的運動已經在世界各地區同時爆發。在海地、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印度、孟加拉條件特別艱難。在索馬里糧食和燃料價格的上漲已把全國推向一種大規模饑餓的境地,還加上嚴重缺水。在埃塞俄比亞也出現了類似的嚴重形勢。其他受到漲價影響而失去對糧食價格控制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利比利亞、埃及、蘇丹、莫桑比克、津巴布韋、肯尼亞、厄里特尼亞,一個長長的貧窮國家的名單……更不必說在外國軍事占領下的國家如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勒斯坦。
解除調控
糧食、水和燃料的供應已經不再是政府或政府間機構調控或干預以減緩貧困或避免饑餓爆炸的目標。在公司理事會的辦公室關閉大門之后,數百萬人的命運被操縱,成為利潤推動的議程的一部分。由于這些強勢的經濟因素通過一種表面上中性的和“看不見的”市場機制運作,它們安排好的糧食、燃料和水的價格上漲對社會破壞性的影響被輕易地排除了,被說成是供求衡量的結果。
全球社會經濟危機的性質
在很大程度上被官方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搞亂了的“糧食危機”和“石油危機”是有勢力的經濟主角對市場價值投機操縱的結果。這并不是糧食、燃料和水相互分離和不同的“危機”,而是一個全球社會經濟重組的進程。
這三種重要資源大幅度漲價不是偶然的。在這三個變數中包括基本糧食的價格,生產和消費用水的價格,燃料的價格,都成為市場有意和同時操縱的一個進程的目標。糧食危機的中心是基本糧食的價格日益上漲,并與燃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相結合。由于在世界范圍內一個將水資源私有化運動的結果,水的價格也急驟上漲,而水是工農業生產、社會基礎設施、公共衛生和家庭消費的重要資源。
我們正面臨著一種巨大的社會經濟的動蕩,一場全球的危機,其特點是水、糧食和燃料之間的三角關系:三個基本的變數作為整體影響到人類生存的方式。具體地說,這些資源價格的上漲使居民貧困化,破壞人類的生活。此外,在世界范圍內生活水平的停滯發生在一個戰爭的時代。它與軍事的議程緊密相連。在中東的戰爭與控制石油和水的資源有直接的關系。
盡管目前水還不是一種在國際上進行貿易的原料,沒有采取石油和基本糧食交易的同樣方式,但也是市場通過水的私有化進行操縱的目標。
在封閉的大門后面進行交易的經濟和金融機構是:華爾街主要的銀行和金融公司,包括在原料市場(包括石油市場和糧食市場)上發揮一種直接的作用的投機機構; 英國和美國大型石油公司,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切佛龍-特薩科、殼牌;生物技術和農產品交易集團公司,它們擁有關于種子和農業原材料的知識產權。生物技術公司公司在紐約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是重要的角色; 大型自來水公司包括蘇埃斯、維奧利亞、貝奇特-聯合公用,它們卷入廣泛的世界水資源的私有化; 英國和美國的軍工企業,包括美國五大防務承包公司(洛克希德?馬丁、雷神、諾斯羅普?格魯門、波音和通用動力),它們與英國航空系統公司結成聯盟,組成一支超級強大的力量,與華爾街、大型石油公司、農產品交易集團及生物技術公司緊密聯合。
石油價格的泡沫
在紐約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全球石油價格的變動與石油生產的成本沒有任何關系。原油價格的飆升不是石油短缺的結果。估計在中東每桶石油的成本不超過5美元。在加拿大的阿爾貝塔從含瀝青的沙地開采一桶石油的成本約30美元左右。現在原油的價格達到每桶120美元以上。市場上石油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是投機炒作的結果。
石油是制造業、農業和服務業經濟的生產的組成部分。燃料價格的上漲在世界主要的地區造成數十萬家中小企業的破產,削弱國內和國際貿易的渠道以至使其癱瘓。在零售部門更高的汽油成本導致地方范圍內經濟的消失,增加工業的集中,使經濟權力更多地集中到全球性的公司手里。燃料的漲價對城市交通系統、學校和醫院、卡車運輸、國際船運、航空運輸、旅游、娛樂和大部分公共服務業產生消極的影響。
通貨膨脹
燃料價格的漲價引發一個更廣泛的通貨膨脹的進程,結果壓縮了實際的購買力,隨之減少消費的需求。社會上所有更多的階層都受到影響,包括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
這些價格的變動是由原料的市場決定的。在所有主要的原料市場上這是基金指數、期貨的投機交易的結果,包括倫敦的大陸間交易和紐約與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大幅度漲價是燃料、糧食或水短缺的結果。
這種全球經濟的混亂狀況是人為的。國家的經濟政策和金融政策被私人公司的利益所控制。投機的商業不是調控政策的目標。經濟的衰退有助于財富的形成,加強一小撮全球性的公司的勢力。
學者恩達爾認為,每桶原油128美元的價格中至少60%來自沒有受到控制的投機基金、銀行、金融集團控制的期貨投機,它們利用倫敦大陸間交換期貨交易所、紐約的商品交易所、銀行間貿易進行操縱。政府對期貨的調控由商品期貨貿易委員會負責,這種調控允許投機商在紐約商品交易所購買原油期貨合同,必須支付合同價值的6%。對現在每桶128美元的價格來說,這就意味著一個商人只必須支付每桶8美元。其余120美元可以要求貸款。這種做法有助于推動價格上升到野蠻的不現實的水平,補償銀行高風險貸款和其他普通居民遭遇的災難給銀行造成的損失。在原油投機市場上其他的角色還有戈德曼?薩齊、摩根斯坦利、英國石油公司、法國銀行集團總公司、美國最大的美洲銀行和瑞士的水星銀行等。英國石油公司控制著設在倫敦的國際石油交易所,那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期貨交易所之一。主要的股東是戈德曼?薩齊、摩根斯坦利。摩根斯坦利是國際石油交易所石油投機市場上主要的機構股東之一。而法國的銀行集團總公司與美洲銀行及德國德意志銀行參與傳播謠言,目的是提高石油價格。
糧食價格猛漲
全球糧食危機的特點是基本糧食的價格大幅度上漲,這已導致全世界數百萬人走向饑餓和長期絕對貧困。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谷物的基本糧食的價格從2007年3月以來已經上漲了88%.在3年的時間里小麥的價格上漲了181%。最近3個月大米的價格上漲了50%。在5年的時間里大米的價格上漲了兩倍,即從2003年的每噸600美元上漲到2008年5月的每噸1800美元。泰國質量好的大米5年前每噸賣198美元,一年前上漲到323美元,2008年4月又上漲到每噸1000美元。在本國的市場上漲價的幅度更大,在海地一口袋50公斤的大米的市場價格在今年3月底一周內翻了一番。糧價對全世界每天生活費不到2美元的26億人來說,這樣的漲幅是災難性的,他們要花60-80%的收入購買糧食,有數億人沒有足夠的錢吃飯。
谷物市場上主要的角色是嘉吉和阿塞爾?達尼埃爾?米蘭達(ADM)。這兩家大公司控制著全球谷物市場的大部分。它們也參與紐約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期貨投機交易。在美國嘉吉等3家大公司控制著全部玉米出口的81%和全部大豆出口的65%.
農業改革的歷史背景
從80年代初起,在債務危機發生的同時,對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的新自由主義改革的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農業。最近25年在發展中國家糧食的種植是不穩定的,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強加的“改革”的破壞。
美國、加拿大和歐盟剩余谷物的傾銷造成地方農民經濟被破壞和糧食自給自足的消失。同時這一進程的結果對西方農業交易的富商有利,這是發展中國家進口糧食的后果,它們已經不能生產自己的糧食。這種原來就存在的大范圍貧困的歷史條件因最近谷物的漲價而加劇和嚴重了,在某些情況下基本糧食的零售價格上漲了一僧。糧食價格的上漲還因為將玉米用于生產乙醇而加劇。2007年玉米的產量約123.2億法內格(千量),其中32億法內格(千量)用于生產乙醇。在美國生產的玉米近40%用于生產乙醇。
遺傳改變的種子
在1995年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同時,發生了全球農業結構另一個歷史性的變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協議的規定,保障大的糧商有不受限制滲入發展中國家種子市場的自由。對作物的品種為了國際農產品加工的利益獲得專門的“知識產權”也促成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一小批掌握生物技術的商家在“人道主義援助計劃”的框架內,將種子強賣給農民。比如在埃塞俄比亞跨國公司(OMG)的種子銷售給貧窮的農民,以便在嚴重的干旱之后恢復棉花的生產。OMG的種子種下以后,有了一季收成。但隨后農民發現如果不向ADM和其他的公司付專利費,它們的種子不能再種。
后來農民發現,這些種子只能在使用農產品交易生物技術公司生產和銷售的農業原材料如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時,才能收獲。完整的農民經濟被縮減后從屬于農產品交易的集團。
打破農業的周期
由于普遍采用OMG生物技術公司的種子,從1萬年前開始建立的農業的歷史和農業結構發生了個重要的過渡。在本國種子站種子在村莊范圍內的再生產由于使用改變遺傳的種子已經被解散。農業的周期被打破,原來農民保存他們的有機種子,再種植以后獲得下一季收成。這種模式被破壞了,這必然造成饑餓。在一個個國家使農民經濟的消失擴大到世界范圍內。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一致看法
在2008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關于糧食危機的羅馬首腦會議上,政治家和經濟分析人士都為對自由市場的一致看法互相擁抱:饑餓的爆發被說成是常見的供求關系和氣候因素的結果,這在負責任的政治家的控制之外。解決辦法只能在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的支持下對受影響的地區提供緊急援助。不要干涉市場力量的相互作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專家的意見”被全球谷物生產的數據所駁斥:糧農組織預測世界的糧食生產2008年將創造一個紀錄。與它的手冊本身的解釋相矛盾,世界銀行預計世界油價將繼續高企,盡管它估計將越來越多地供應基本的糧食。糧農組織和世界銀行都不認為由國家調控基本食品的價格是一種選擇。美國最有威望的大學的經濟部門也確實是這樣說的。與此同時,在本國范圍內農場門口的價格只夠生產的成本,這使農民的經濟破產。
水的私有化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水危機的嚴重性被大大低估了,全世界有10億人(世界總人口的15%)不能得到干凈的水,每天有6000名兒童死于與臟水有關的感染。少數全球性的公司正在得到公共用水服務和污水處理的控制權和所有權。蘇埃斯和維奧利亞兩家公司控制著全世界私有化的飲水系統近70%.在世界銀行的保護下,飲用水的私有化使安全的自來水公共銷售系統處于停滯狀態:世界銀行通過它向政府提供貸款的控制計劃為提供用水的公司的利益服務,它提出的清楚的條件是使水的供應私有化。在印度的運行模式就很明顯,忽視水資源的開發,采取世界銀行提出預算緊縮的措施,這是一場“資源的危機”,使現存的水系統受到破壞。
與此同時,瓶裝水市場已被一小撮公司吸收,包括可品可樂、達能、雀巢、百事可樂。這些公司與供應水的公司密切合作,它們與農產品交易-生物技術公司有聯系,參與食品工業。可口可樂買下一個市的飲用水設施,然后倒賣給零售商。在美國估計40%的瓶裝水來自飲用水。在印度可口可樂已使地下水枯竭,破壞當地的社區:“全印度的社區都生活在可口可樂瓶裝廠附近,它們嚴重缺水,這是可口可樂大規模開采地下水的共同資源的直接結果。水井已經干涸,抽水的人工泵已不起作用。各項研究包括印度地下水中心委員會的一項研究都確認地下水的嚴重枯竭”。
在挖掘更深的水井開采地下水的共同資源時,發現水有氣味,一種特別的味道。可口可樂不加區別地將工廠的廢水排放到附近的鄉村,有時排放到河里,包括當地的岡杰斯河。結果是地下水和土地也遭到污染。公共衛生當局在水井和人工水泵周圍放置告示牌,通告社區那里的水不適合人消費……
包括印度政府在內的一些機構進行的試驗表明,可口可樂的產品含有高濃度的致病物質,結果印度的議會禁止在它的咖啡館里出售可口可樂。但是,可口可樂不僅在印度繼續出售含有毒素的飲料(這在美國和歐洲是從來不能出售的),而且還向印度市場輸入新的產品。似乎這還不夠,它還向印度人出售含有DDT和其他致病物質的飲料,可口可樂最后的瓶裝廠之一在印度的巴利亞,位于一個地下水受到砷嚴重污染的地區。
在發展中國家,燃料價格的上漲增加了家族團伙的瓶裝水的成本,它們支持水資源的私有化。在水私有化進展最大的階段,私人公司得到湖泊與河流的實際所有權。在美索不達米亞不僅是它廣泛的石油資源被侵占,兩條河(底格里斯河與埃富拉特斯河)的河谷有大量的水儲備。
最后的評論
我們面臨的是一種復雜的和經濟權力集中的情況,這里操縱市場的工具對數以億計的人的生活有直接的影響。糧食、水和燃料的價格在全球范圍內不是由國家政府的政策決定的。這三種重要原料的價格漲價是“經濟戰”的一種工具,是通過期貨交易所的“自由市場”去實現的。糧食、水和燃料價格的上漲在非常現實的意義上通過“餓死人”的辦法實現“消滅窮人”。“自由市場”的糖彈在殺害我們的孩子。屠殺的活動是以一種冷漠的方式策劃的,通過在原料交易所由電腦安排的交易進行的,交易所里決定全球大米、小麥和玉米的價格。
“美國關于人口增長和未來的委員會”
但是,我們不僅面對市場的觀念。在世界各地饑餓的爆發是糧食和燃料的價格飆升入云的結果,它們具有廣泛戰略的和地緣政治的內容。美國前總統尼克松1969年在其任期開始時說,“他相信人口過多將嚴重威脅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當時尼克松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指示各政府機構共同開展“一項對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在國外的安全和利益的影響的研究”。
1970年3月,美國國會建立了一個關于人口增長和美國的未來委員會。委員會不是一個常見的任務機構,它由美國國際開發署、國務院、農業部的代表和中央情報局、五角大樓的負責人組成。它的目標不是幫助發展中國家,而是限制世界人口,目的是服務于美國的戰略利益和國家安全。委員會認為控制人口是一項確保對美國投資者有一個穩定和安全的環境,以及為了能夠占有發展中國家的礦業資源和石油。1974年這個委員會完成了它的工作,提出一份題為“國家安全200研究備忘錄: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安全和對外利益的影響”,文件發給某些部長和機構的負責人,供他們研究和評論。1975年11月,福特總統簽署了這份報告和它的建議。
基辛格確實讓人們明白在國家安全200備忘錄的框架內,饑餓、疾病和戰爭的復發對控制人口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工具。盡管該備忘錄由于明顯的原因沒有認為制造饑餓有一種清楚的政治作用,但是它讓人們明白饑餓的發生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對人口過多提供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
隨之而來的是,那些存在大范圍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國家面對著令人傷心的短缺的前景,如果某個國家在未來年份改善糧食的消費,那將是采取一項重要的糧食援助的金融計劃的結果,更快地擴大國內的糧食生產,減少人口的增長,或是將這三個因素結合起來。更糟糕的是,一系列災難性的收成可能使其中一些國家因饑餓變成為馬爾薩斯主義的典型事例,影響到數百萬人。
盡管外部援助可能繼續提供,以便在短期內用于對付緊急的情況,這是因饑餓而大規模死亡帶來的威脅,問題更大。如果援助的捐贈國準備提供大規模糧食援助,其類型符合長期的在連續的基礎上的進口計劃,情況可能緩解。從更長的時期來說,減少人口增長的速度顯然能夠減輕災難……
在極端的情況下,人口的壓力會導致地區性的饑餓,因為糧食而發生混亂,破壞社會秩序,這些條件對于系統地勘探礦藏或是為開發礦藏所需要的長期投資是不利的。除非能夠滿足某種起碼的民眾改善物質生活的愿望,除非這種接近和開發能說服政府和人民在國際經濟秩序的這個方面包含有為了他們的某些內容,就不會發生饑餓,否則就有可能使對外國公司的轉讓被征用,或是受到專斷的干預。不論是通過政府的行動,勞工沖突,破壞或是民眾的騷亂,必要材料沒有問題的流通都將處于危險境地。
盡管人口的壓力顯然不是唯一卷入的因素,在人口緩慢增長或零增長的條件下,這類落空會小得多。關于糧食供應作為“國家權力的一個工具”的作用,它可能被用來實現戰略利益,報告最后提出了兩個關鍵的問題:1,自己提供這些糧食資源應當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將糧食看作是國家權力的工具嗎?我們必須選擇能夠對誰援助嗎?如果是這樣,與人口有關系的努力應當是一個提供某種援助的準則嗎?2,美國準備接受糧食的定量分配以便援助那些不能或不愿意控制人口增長的國家嗎?基辛格說過,“控制石油,你將控制國家; 控制糧食,你將控制人”。
(《環球視野》摘譯自2008年6月10日西班牙《起義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