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未來戰爭不是單純的軍事戰爭,而是金融、科技、糧食、能源、生物、供應鏈、太空、網絡、輿論、外交、軍事等領域的全面立體混合戰爭。其中,糧食自主、能源自主、科技自主和金融自主,是中國能夠戰勝一切外敵、立足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俄羅斯敢于對抗北約東擴,主動出擊,其物質底氣來自于糧食、能源和核武器,而“盧布起義”和金融自主則是建立于能源輸出能力之上。當中國再次要被逐步排斥于戰后美英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并被美國及其北約鎖定為未來主要戰略對手和立體打擊對象的情況下,中國應該把“打贏立體混合戰、確保國家整體安全”作為未來的國家綱領,引領中國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意識形態建設。
不謀未來,就沒有未來。經濟建設要為未來的生存、發展與安全而布局,旗幟鮮明地把反霸權、反侵略、打贏全面立體戰爭作為未來各項建設的重要指標。GDP增長指標、財政稅收指標、引進外資指標、進出口貿易指標等一系列經濟數量指標,都應該讓位于是否有利于實現糧食自主、能源自主、科技自主和金融自主的經濟質量指標。
一、關于糧食自主的建議
中國是糧食、油料和飼料的凈進口國。種糧農民老齡化,土地撂荒嚴重。城鎮居民缺乏家庭屯糧的設施,農村農民也不再擁有屯糧三年、備戰備荒的傳統。許多農村家庭已經不種糧。傳統的家庭糧倉沒了,城鄉超市成了主要的糧油供應點。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瘟疫和海上封鎖,以及重要糧食儲備庫被轟炸等情況,物流中斷,超市斷供,很可能發生大范圍的饑荒。因此,中國糧食生產和儲備體系的建設必須做好戰時備份。國家、企業和家庭都必須為確保糧食自主自足的極端狀況做好準備。只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才能在未來立體混合戰中,在吃飯問題上不出亂子。
和平時期,日常家庭糧食保障可以依靠基于遠距離運輸系統的集中生產、集中儲備、集中批發銷售。戰爭期間,能源供應緊張,運輸可能中斷,和平時期的糧食保障系統無法適應戰時生活要求。為了建立糧食自主自足的戰時備份系統,需要依靠群眾力量,走群眾路線,避免政府包攬一切的單打獨斗,努力打造政府、企業、家庭全面參與的緊急狀態下的糧食自主自足保障系統。具體措施是:
(1)鼓勵發展有機農業,對有機糧食實行高價收購政策,以此提高農民收入,吸引年輕人從事有機農業生產,并把有機農業列入大健康產業。依靠化肥、農藥、除草劑、膨脹劑、催熟劑生產的農產品不屬于健康產品。化學農業會帶來人口、環境、醫療負擔等一系列問題。
(2)農村鄉鎮村的基層組織應該把撂荒土地收回集體村鎮統一管理。把農民和土地重新組織起來,同時,把城鄉農產品的需求端也組織起來。需求端的組織化更加重要。由國家資本主導和扶持,一方面從農產品的供給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另一方面從農副產品的需求端,對接城鎮的企業、學校、機關和廠礦的食堂。鼓勵城市企事業單位在就近農村建設有機糧食的生產基地,并建設小型糧倉,尤其應該鼓勵利用撂荒土地開墾和建設有機糧食基地。糧食及其它農產品主要提供給內部食堂和員工家庭,構成員工福利,保障食品安全。糧食生產基地的生產性支出由企業和個人分擔。企業支出部分可以抵稅。
(3)把各地重建的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吸納城市勞動力的蓄水池,實現城鄉青年的充分就業。國際環境變化和外向型經濟轉型必然產生大量結構性失業。重建農業集體組織,增加農村就業成為必然的選擇。有機農業拒絕了農藥、化肥、除草劑和生長激素,需要大量農業勞動力,可以提供大量的農業就業崗位。生產基地的勞動力可以是當地農民,也可以是企業員工和機關干部,以此,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建立起勞動力的可雙向就業的流動通道,讓城市企事業單位和城鎮居民可以與特定的鄉村集體土地聯系在一起。鼓勵城鄉青年到農村集體合作組織參加生產勞動,參與有機農業生產;規定報考公務員的大學生必須首先擁有三年以上農村生產勞動的經歷;黨政機關干部應該規定每年定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全社會應該樹立熱愛自然、熱愛土地、熱愛農業的觀念。把有機農業作為健康產業。黨政機關干部應該帶頭參加農業勞動,城市青年和大學生應該踴躍參加農業勞動。這是增強黨政干部和年輕一代勞動意識和身體素質、減少腫瘤癌癥和心腦血管的發病概率和醫療負擔的主要措施。
城市企事業單位到農村建設自主自足的糧食基地和小型糧倉,有利于形成小型化的“海綿型”儲備體系,有利于解決土地撂荒問題,有利于形成城鄉勞動力的雙向流動,有利于解決城市就業困難而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戰爭狀態下城市人口迅速向農村轉移。這是一種新型的城鄉經濟共同體模式,讓每一個城市家庭都可以與一塊特定的農村土地直接聯系起來,讓城市反哺鄉村,讓非農產業反哺農業產業,讓市民也能成為農民,從此,城里人不再擔心非常時期會沒飯吃。
福建古田縣藍田書院自2014年開始嘗試建立“微型城鄉經濟共同體模式”,由全國各地112個家庭與13位農民共同成立“杉洋傳統農耕社”,每戶每月出資700元,聘請當地農民開墾撂荒土地200多畝,用于種植有機稻谷和其它有機農產品,每月加工稻谷,郵寄大米和其它農產品,并修建了一處小型糧庫。由于平時家庭有囤積農耕社稻米,50多戶參加糧食眾籌的上海家庭在本次疫情期間沒有出現糧食短缺餓肚子問題。杉洋傳統農耕社實踐意義在于:復墾了撂荒土地,提高了農民收入,修建了小型糧庫,保障了一百多個家庭的有機糧食供給,建立了城市居民與土地之間的直接聯系,并為城市孩子提供了農業實踐的基地。如果全國大部分大中型企業都參與牽頭建設不同規模的“城鄉經濟共同體”,那么,農村土地撂荒、勞動力短缺、糧食安全以及戰時城市人口疏散等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二、關于發展戰時自主自足能源的建議
如果海外的石油和煤炭遭到禁運,天然氣管道和電網被破壞,目前城市居民靠什么能源取暖和做飯?在東部沿海和南方地區的城市和鄉鎮,冬季取暖問題不突出,但是目前城鄉居民煮飯能源問題并沒有預案。儲能電池可以短期應急,但是數量有限、用時有限,因此,能夠滿足戰時自主自足要求的本土能源只能來自于煤炭。
由于煤炭直接燃燒會產生嚴重污染,而且城鄉家庭已經不再擁有燒煤取暖和做飯的燃具灶具,因此,只有煤制甲醇可以充當戰時自主自足的清潔能源。國內以煤制甲醇為能源的燃燒技術與設備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甲醇可以作為新型清潔能源已經在諸多領域得到應用。國家應該像發展太陽能、風能、核能一樣,大力發展煤制甲醇這一清潔能源。
根據中國甲醇協會提供的信息,以福建大為能源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幾年前已經攻克了甲醇燃燒不充分、燃燒效率低、排放超標等世界難題,使得甲醇在不添加任何其它添加劑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充分高效的燃燒,最高火焰溫度可以達到1800°以上。大為能源已經可以規模化生產各類不同應用場景的甲醇燃燒設備,比如廚房灶具、農村取暖爐具、煙草烘干設備、陶瓷燒制設備、鍋爐燃燒設備等。福建德化順美陶瓷生產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就是用大為的甲醇燃燒設備燒制的。這說明中國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已經實現了甲醇從化工原料向清潔能源的轉化和升級。
與天然氣相比,甲醇燃料屬于液態清潔燃料,易燃但不易爆,便于運輸、儲存和安全使用,不僅碳排放比天然氣減少一半,而且國內甲醇生產成本遠低于進口天然氣的市場價格。使用甲醇的性價比高于進口天然氣。國內一些生產企業已經啟用甲醇和天然氣的“雙燃料系統”,根據甲醇和天然氣價格高低,選擇使用較低成本的燃燒系統。
中國煤炭資源豐富,煤制甲醇技術和甲醇燃燒技術已經成熟,因此,應該把甲醇上升為戰時自主自足的戰略性能源。具體建議如下:
(1)把甲醇列入清潔能源目錄和國家儲備能源目錄。
(2)由于甲醇生產只需劣質煤,不需要優質煤,因此,可以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百萬噸以上的大型甲醇生產企業,把煤炭轉化為甲醇。
(3)到海外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建設大型甲醇生產企業,把當地的煤炭、天然氣、石油氣轉化為甲醇運回中國儲備起來。
外匯順差應該轉化為可儲備的能源與資源,而不應該是美國國債。
(4)戰爭期間,由于天然氣和電力的供應系統易遭破壞,而且天然氣和電力無法儲存,因此,各類食堂和餐飲機構應該把甲醇作為非常時期的應急燃料,并做適當儲備,平時可以與能源和燃料并用,或者完全使用甲醇燃料。在餐飲領域使用甲醇燃料比用電和液化氣更便宜。
(5)十萬人以上的城鎮應該建設足夠當地居民六個月以上使用的甲醇儲備罐區。俄羅斯在五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都建設了戰時能源儲備設施。這一點值得中國學習。
根據城市和縣城不同的人口規模,建設不同規模的糧庫、油庫和甲醇燃料庫,備戰備荒,應該成為各級政府新基建的重要內容。
如果大部分食堂、餐飲機構和城市家庭背后都有對應的糧食合作社、小型糧倉和甲醇燃料儲罐,而不是完全依賴易遭導彈襲擊的大型糧食儲備設施和能源儲備設施,那么,我們就可以避免現代城市系統的脆弱,就不必擔心戰時的饑荒與混亂,就敢于與敵人打一場持久戰。只有充分備戰,才能不怕戰爭;只有不怕戰爭,才不會被戰爭打垮。
三、關于科技自主
科技戰屬于混合立體戰的一個重要類別。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和科技戰之后,中國猛然發現存在諸多卡脖子的科技短板。造成中國科技短板的各種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存在“四大不足”,即,認識不足、組織不足、投入不足、市場保護不足。
認識不足主要表現在某些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科學領域缺乏前瞻性的預判和布局,或者認為,對于國外已有的專利、軟件、設備、材料、核心元器件,可以依托全球產業鏈分工,購買使用,無需自主研發和生產。
組織不足主要是指某些重大的科研攻關與生產工藝項目缺乏可以統籌政府政策力量、科研協作力量、生產定點落地力量、金融支持力量、市場推廣力量即“五大力量”的牽頭機構。這類重大項目和高科技產品如果缺乏上述“五大力量”的合力支持,比如芯片、大飛機、工業軟件、高端科學儀器等,以現有單個企業和科研單位的有限力量很難完成。中國雖然擁有舉國體制的優勢,但是,如果在某些重大科研項目上缺乏調動舉國體制優勢的牽頭機構和牽頭人,調動不了上述“五大力量”,那么,舉國體制優勢就難以發揮出來。原子彈可以爆炸成功,而運十大飛機卻在試飛成功后遭下馬,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牽頭機構和組織者的重要性。
認識不足和組織不足必然導致人財物的投入不足。高科技產品需要提前布局、持續投入、市場應用并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升級換代。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市場保護不足是指面對進口高科技產品的沖擊,國家科技發展政策沒有對國內同類產品生產給予必要的、有組織的保護。市場經濟意味著:沒有市場就沒有經濟,就沒有本土高科技產品的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國家科技政策應該包括科技市場保護政策。
為了克服認識不足、組織不足、投入不足和市場保護不足所造成的科技短板和卡脖子問題,建議如下:
第一,有組織地建立有關科學前沿、技術前沿和產業前沿的的全球情報網,緊盯發達國家最新科技動態和產業前沿動態,制定趕超計劃。
第二,把加強科學技術的基礎研究落實到實處:(1)增加基礎研究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增加基礎學科研究人員編制,不能再出現基礎學科畢業的博士找不到工作而去應聘街道辦事員和城管的情況;(2)對于進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工作的年輕研究人員,其婚后買房給予十年至二十年免除還本付息,此項費用由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支付;(3)不得把創收逐利目的導入基礎研究領域,讓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安心于基礎理論研究,避免出現基礎研究領域人才流失和青黃不接。
第三,在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領域,成立專業化的工程院,比如,中國農業工程院、中國新能源工程院、中國半導體工程院、中國軟件工程院、中國儀器裝備工程院、中國航空航天工程院、中國船舶工程院、中國生物工程院、中國新材料工程院等等。
國家專業型工程院的主要職責是充當不同專業領域國家科技發展的引領者、組織者和資源保障者。
(1)國家專業型工程院負責制定本領域的科技攻關計劃和項目立項,引領國家相關政府政策、全國各類科研力量和各地企業生產研發資源向相關領域聚焦和集中。
(2)國家專業型工程院是相關領域科技發展的組織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本質上是“社會主義有組織的市場經濟”。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攻關是既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也是社會主義科技發展的特色。國家專業型工程院可以研究和建議有關專業領域科技發展政策和行業保護政策,推動政府立法和政策支持;可以把全國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實驗室和企業科技人員,包括現有具體研究領域的國家工程院院士,納入專業型工程院的編制,接受雙重領導,或直接調入專業型工程院工作,實現全國相關科研力量和資源的統籌安排和協同攻關;可以在生產企業和科技成果應用單位聯合設立研究所或實驗室,開展從研究到應用的全過程聯合攻關和測試,實現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的三結合。專業型工程院要即可上達中央政府,又可深入田間、車間。每一個國家專業型工程院都應該指定一位中央委員以上的領導人作為政府聯絡員。兩彈一星的成功離不開聶帥的掛帥。
(3)國家專業型工程院應該是政策資源、科研資源和資金資源的提供者和保障者。國家專業型工程院可以協調政府政策,可以組織全國科研資源和企業資源聯合攻關,可以向納入本系統的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和科研人員提供科研經費支持。國家通過各個專項科技發展的財政預算,為各類專業型工程院提供項目研究支持;同時,國家通過設立不同的大型產業投資基金,為各類高科技項目的產業化提供資本支持。
在人才政策方面,對于進入國家專業型工程院大體系內工作的年輕科技人員,婚后買房可以享受10-20年的房貸本息免除。奴隸沒有自由,因此沒有創意,房奴也一樣。中國需要一次像解放黑奴一樣解放房奴。解放房奴可以首先從科技領域開始。年輕的科技人員不能帶著房奴的鐐銬,承受著科研和房貸的雙重壓力。
各地房地產開發商不得炸樓保價,資金鏈出問題的開發商由政府接管,房子直接轉變為年輕人的廉租房。為了鼓勵城鄉青年結婚生育,居住廉租房的年輕人生育第三胎之后,可以把這部分廉租房贈送他們。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經濟發展政策,必須首先解決城鄉年輕人包括年輕科技人才不敢結婚、不敢生子、養不起后代的“斷子絕孫”現狀。
第四、建立高科技產品的市場保護制度,同時設立“替代進口特別稅”。科技領域的政策支持和產業保護非常重要。政府應該規定:對于被外國政府納入貿易戰和科技戰的卡脖子產品和技術,一旦被國內研究攻克,國家將給予該類技術和產品至少20年的市場保護期,即,20年內不許國外同類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銷售;對于可能被卡脖子的設備、軟件、元器件等,國內相關用戶必須在采購國外產品的同時,也要采購相關國內產品進行雙重備份;或者在購買國外設備、軟件、重要元器件的同時,必須繳納一筆“國產替代特別稅”,以此設立替代進口專項資金,用于替代進口產品的研究和補貼。
四、關于金融自主的建議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金融是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的工具,主導著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金融主權由基礎貨幣發行權、匯率定價權和資產定價權組成,并構成了市場經濟的頂層權力。向國內私人資本和國際壟斷資本開放金融領域,允許美元紙幣兌換人民幣并進入國內金融市場,就是把資源配置權和財富分配權交給了私人資本和國際壟斷資本,就是削弱國家的金融權利和金融自主性。近年來,中國經濟金融領域各種亂象的根源在于此。面對美國對華的全方位的立體式圍剿,中國金融制度和金融體系必須進行全面調整,做到“不懼封鎖、不懼制裁、不懼凍結、不懼戰爭”。如果沒有實現“四不懼”目標,中國的經濟金融體系都將是脆弱的。
只有做到“有糧食、有能源、有就業”和“不懼封鎖、不懼制裁、不懼凍結、不懼戰爭”,即“三有四不懼”,中國才能敢于亮劍,完成統一大業、實現民族復興。為此,在經濟金融領域應該著手開展以下工作:
第一,中國經濟金融必須盡快擺脫對美元的依賴,無論國內經濟還是對外經濟,必須加快“去美元化”。“去美元化”意味著中國經濟不再需要天量的美元外匯儲備,可以降低各類被美國綁架的美元資產。在國內“去美元化”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加快清退國內資本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中的美元資本,停止國內企業發行美元債券和海外上市,降低美元儲備;在對外經濟領域“去美元化”方面,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結算和貨幣互換,國內金融市場加快對海外人民幣開放,增加盧布等資源出口國的貨幣作為中國外匯儲備;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歐盟國家簽訂“金融及資產反凍結條約”;減少對那些拒簽“金融及資產反凍結條約”國家的經濟金融往來。
第二,在國內美元資本退出、美元儲備降低、央行被動回籠人民幣基礎貨幣(國內美元資本退出,會產生人民幣回籠)的同時,央行應該通過國內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大量投放貨幣,以對沖美元資本退出所形成的貨幣緊縮。人民幣基礎貨幣的發行之錨應該從鎖定美元外匯儲備轉向鎖定人民幣資產(包括國內股票資產和債券資產)。在美國把中國列為首要戰略對手并展開立體式圍剿的歷史階段,美國不再是中國的朋友,美元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毒藥。只有實現人民幣基礎貨幣發行與美元儲備徹底脫鉤,才能從根本上擺脫中國經濟金融的現有困境。
中國國內經濟問題主要表現為:工業產能過剩,同時城鄉消費不足;城市就業困難,同時農村就業不足;住房建筑過剩甚至爛尾,同時大多數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結婚成家;短平快項目過度競爭,同時基礎性高科技項目投資不足;各地政府財政來源單一,入不敷出,困難重重,但吃財政飯的人員太多,而創造社會財富的勞動崗位不足以實現充分就業;當下城鄉失業率偏高,但未來勞動力供給會斷崖式下降。這一系列社會經濟矛盾,通過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之間的協同與配合,完全可以解決,其中,正確的金融政策應該發揮主導性作用:
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銀行間市場清退美元資本的同時,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和股票指數上漲目標,央行通過購買股票和債券的方式,加大投放人民幣基礎貨幣,把股票指數推向合適的高度,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資能力和股票投資者的消費能力。資本市場不僅可以刺激生產,而且可以刺激消費,從而為中國經濟提供發展的動力。中國商業銀行系統應該從傳統的以房地產為主要的貸款抵押品的模式轉向以二級市場股票為主要貸款抵押品的模式,讓商業銀行的資金可以走出銀行體系,服務于實體經濟。
人民幣基礎貨幣的發行,通過放棄美國美元之錨而選擇中國資產(股票和債券等)作為貨幣錨定物,借助國內資本市場完成人民幣資本化,是人民幣回歸以人民利益為中心、以中國利益為中心、以解決中國經濟金融問題為中心的一場貨幣政策革命。如果中國不進行這場貨幣政策革命,那么,房地產企業財務危機、地方政府財政危機和國際循環轉化為國內循環為主的產業轉型危機,都將無法得到解決。
主權貨幣可以解決核心技術攻關和“卡脖子”問題。央企投資平臺可以發起設立有關高科技產業發展基金,央行通過認購基金,實現人民幣資本化,解決科技攻關的資本來源問題。
主權貨幣可以解決“三農”問題。通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和各類國家資本主導的農業合作組織,把土地和農民重新組織起來,推動城鄉青年到農村就業和創業;同時把機構、學校、企業、軍隊等農產品需求端組織起來,完成農產品供給端與農產品需求端的有效組織和對接;鼓勵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提高優質農產品的價格。中央和地方的投資平臺公司可以設立農業發展基金,完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物流服務體系和保險服務體系,央行可以通過認購債券和注資參股的方式實現人民幣的資本化,解決農業發展的資本來源問題。
主權貨幣可以解決房地產企業、大型金融機構、大型實體企業的財務爆雷問題。市場經濟制度下的企業財務危機本質上都屬于商品生產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無論全面的經濟危機還是局部的經濟危機,解決危機的鑰匙都在于對這部分經濟體開展果斷的社會主義改造,即注入國家資本,優化資產負債表,完成國家資本的控股和接管。對于各類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財務爆雷問題,可以通過設立企業紓困基金和發行地方政府紓困債券,央行通過認購基金和購買債券的方式,實行人民幣資本化,協助各級政府完成對該類企業的注資和國有化改造。
在現代信用制度下,主權貨幣屬于紙幣。主權貨幣資本化就是紙幣的資本化。紙幣的資本化就是以紙幣換資產,哪怕這類資本是爛尾樓和一堆破銅爛鐵,那也比紙幣值錢,更何況有些高科技投資基金有可能孵化出華為、龍芯、寧德時代一樣的偉大企業。美元是以世界為舞臺,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美元紙幣的資本化;人民幣應該以中國為舞臺,在中國范圍內實現人民幣的資本化,并排斥美元紙幣在中國的資本化和食利化。應該把美國高盛之類的國際資本大鱷趕出中國不良資產市場。中國的經濟問題可以通過中國主權貨幣的資本化來解決,不需要美國的主權貨幣在中國土地上取代中國主權貨幣來實現其資本化和食利化。一切以美國主權貨幣替代中國主權貨幣來實現資本化和食利化的對外金融開放政策,都屬于削弱中國貨幣主權的賣國行為;一切允許成立外資控股的金融機構的政策,比如允許成立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商業銀行等對外開放政策,等同于允許外資控股的金融機構按照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逐利性和侵略性來參與中國的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都違背了中國金融的人民性原則、國家性原則和黨管金融的原則。一切放棄主體性原則的對外開放政策都屬于賣國行為,必須及時糾正。
第三,以金融市場為中心,建立社會主義有組織的市場經濟體系。在市場經濟制度下,金融市場是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的樞紐。開放金融市場就是讓渡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的權力。在社會主義有組織市場經濟制度下,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職能必須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解決宏觀經濟結構性問題。在中國,金融市場不存在所謂“中性”,而必須體現人民性、國家性和黨性。中國金融是人民的金融、國家主導的金融、黨領導下的金融。一切國內私人資本和國際壟斷資本都必須接受中國金融的人民性、國家性和黨性之前提,而不得凌駕其上。金融市場是市場經濟體系的核心,但只有充分體現人民性、國家性和黨性的金融市場,才能成為社會主義有組織市場經濟體系的核心,才能成為合理配置資源和公平分配財富的樞紐。
主權貨幣借助金融市場,可以解決宏觀經濟的一切結構性問題。這是人民幣作為主權貨幣應有的職能,也是人民幣作為主權貨幣的最大秘密。借助金融市場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運行機制,人民幣基礎貨幣既可以轉化為企業和政府的流動資金,也可以轉變為企業和政府的投資性資本金,從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企業和政府的信用,讓梗阻的產供銷環節重新運轉起來。
主權貨幣是主權國家政治經濟意志的載體,貨幣不存在“中性”。西方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中性理論僅僅是一個十分膚淺的理論陷阱,卻讓國內金融界高層一群西方經濟學的信徒們陷得很深。從其理論本身而言,貨幣中性理論只局限于描述社會再生產流通環節中的貨幣與商品價格的關系,而完全忽視了貨幣(紙幣)經由資本市場而完成資本化之后的生產職能和分配職能。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貨幣不僅具有交易職能,而且還有生產職能和分配職能。美元是美國掠奪全球財富的金融工具,這是全球公認的金融事實。西方金融理論家鼓吹貨幣中性理論的目的在于鼓吹央行獨立,讓所謂“貨幣中性”高于主權貨幣的人民性、國家性和黨性。央行獨立意味著主權貨幣發行機制獨立于政府意志和國家戰略,最終實現國際貨幣和國際資本對金融開放國家的貨幣與金融的控制。西方貨幣中性理論是一劑滅國毒藥。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人民銀行法》首次出現于1993年(那是一個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想和貨幣中性理論風靡中國的年代);為什么《人民銀行法》頒布之后,人民幣主權貨幣的發行逐步被美元綁架,美元儲備成為事實上的人民幣發行之錨,并由此導致一系列產業與金融的問題。
從1993年至今,三十年即將過去,河西又該轉向河東,東風需要壓倒西風。中國主權貨幣和中國金融制度,需要重新找回人民性、國家性和黨性。因此,只有保持和強化資本項目管制,讓匯率機制成為保護國民財富而不是輸出國民財富的工具,逐步推進人民幣發行與美元脫鉤,建立人民幣資本化的金融制度和市場機制,重新掌控國家的基礎貨幣發行權、匯率定價權和資產定價權,并深刻理解此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才能維護中國的貨幣主權和金融主權并實現金融自主和經濟自主,才能使中國金融市場成為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結構性問題的鑰匙,而不是積累和制造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地下火山。
五、結束語
人類的工業化和信息化大大縮小了國家之間的時空距離,地球成了地球村,全球因此也步入了戰國時代。國家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每個國家用以控制資源的核心權力之間的競爭。國家核心權力是什么?國家核心權力由哪些具體的權力構成?這些具體的國家權力是否被滲透、被侵蝕、被操縱?上述問題的理論認識和實踐趨勢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全球競爭中的成敗存亡。
國家核心權力是指一個國家可以組織和調動一切資源服務于國家意志、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的終極權力。國家核心權力作為一個整體、由相互影響的三大具體的權力組成,即政權、軍權和貨幣發行權。政權、軍權和貨幣發行權的“三權合一”,組成國家核心權力的有機整體。
戴高樂將軍在二戰的廢墟上把法國迅速發展成為西方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和軍事強國,他把自己的施政綱領概括為三個方面:國家、軍隊與貨幣,而不是產業私有化和金融國際化。戴高樂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把貨幣發行權提高到與政權和軍權同等重要地位、并將其成功應用于產業振興實踐的政治家。戴高樂下臺之后,法國迅速沒落并淪為“破產國家”,其失敗的根源在于以貨幣發行權為核心的貨幣主權、金融主權、經濟主權旁落于西方金融集團。在國際舞臺上,如果喪失了“貨幣”,那么,“國家”和“軍隊”就只有象征性意義了。這就是今日之法國。以史為鑒,以人為鑒。法國二戰之后的興與衰,構成了正反兩面完整的鏡子。
美國將中國列為全球戰略對手,并發動其全球盟友“去中國化”,重構美國全球產業鏈,逐步與中國實現脫鉤,以期徹底削弱中國,所有這一切都是為最終在軍事上打垮中國做精心的準備。中華民族的巨輪又將迎來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最危險時刻。為此,我們必須像重視國家的政權和軍隊的軍權一樣,重視基礎貨幣發行權,把貨幣發行權上升到政權和軍權的同等地位上,并用好貨幣發行權,解決地方債務問題和產業發展問題。即,利用貨幣發行權,通過央行認購“特別國債”等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債務危機,解決經濟社會的穩定問題;圍繞國家經濟安全和自主保障體系安全,通過央行認購“能源發展基金”、“糧食發展基金”、“科技發展基金”、“股票市場發展基金”等方式,推動能源自主、糧食自主、科技自主和資本市場定價權自主,鎖定上述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解決新時期的經濟增長與社會就業問題,進而打造一個不怕打仗、安全穩定、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自主保障體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