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可拆除最后的金融防線
——我對《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余云輝
任何主權國家在制定金融開放政策的時候,皆不可忽視兩大金融常識:
第一,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紙幣時代,紙幣代替了金屬貨幣。紙幣不僅具備傳統金屬貨幣的“五大職能”,而且具備了紙幣的資本化職能、資源配置職能和財富分配職能。這意味著:任何外國紙幣進入本國金融體系,皆可轉化為食利性資本、皆可參與本國的財富分配、皆可干擾本國的資源配置和產業升級。
第二,紙幣仍然保持著貨幣循環的基本特征,一國紙幣的起點,終將成為紙幣循環的終點。外國紙幣進入本國金融系統兌換為本國貨幣,當這些外國貨幣在履行資本化職能、資源配置職能、財富分配職能并完成大幅增值之后,最終仍然要回流到紙幣發行的起點,從而產生外幣離境的沖擊。外國貨幣回流將造成對本國外匯儲備的沖擊和國內經濟流動性的沖擊,甚至引發金融危機和社會危機。
在強勢的國外紙幣流入本國金融體系的第一個階段,可以形成本國流動性充裕和經濟繁榮;在強勢的國外紙幣流出本國金融體系的第二階段,必然造成本國流動性緊縮和經濟金融危機,甚至出現社會危機和政治動蕩。南美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當下中國經濟的困境,都是發生在美元紙幣的回流階段。
因此,所有主權國家(金融殖民地國家和地區除外)出于保護本國經濟和金融的目的,都會修筑金融長城,實施資本項目管理,避免外國紙幣在本國泛濫和進退所形成的金融海嘯和金融沖擊。所謂“資本項目管理”或“資本項目管制”,通俗地說,就是節制和控制外國紙幣在本國的資本化和食利化,節制和控制外國紙幣在本國參與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美國是資本項目管理最嚴格的國家,美國的資本項目迄今為止沒有對人民幣等貨幣開放。美國的資本項目主要是對海外美元開放,而對歐盟和日本等盟國的開放也是極其有限的。我們能否想象一下:中國的投資機構能不能拿7.3億人民幣到美聯儲換取1億美元在美國購買債券、股票和進行衍生品投資?事實上,不要說拿人民幣跟美聯儲兌換1億美元,即使拿人民幣向美聯儲兌換1美元也辦不到。要到美國投資,必須拿美元來,其它國家紙幣,拒不接受;即使拿美元來,還要看你美元的來源是否正當?你想買什么?債券隨便買;股票有限量,控股權可不行;高科技企業不能隨便碰。美國不對其它國家貨幣開放資本項目,這并不影響美國成為金融大國和金融強國,相反,資本項目的嚴格管制是美國成為金融大國和金融強國的制度前提,美國的資本項目和資本市場只服務于美國發行于全球的美元紙幣。
中國不是要成為“金融強國”嗎?那么,中國就應該學習美國,加強資本項目的管理:中國資本項目只對海外人民幣開放,拒絕美國等任何其它國家的紙幣兌換成為人民幣而進入中國金融系統;對于進入中國進行投資的海外人民幣也要審查其來源,比如,貨幣互換的人民幣只能用于國際貿易結算,而不能進行資本項下的投資;進入中國金融系統的海外人民幣可以購買一切人民幣債券,但是,購買股票和金融衍生品將有所限制,控股上市公司和其它影響國計民生的項目必須接受國家安全審查,等等。這才是主權國家正確的金融行為。相反,目前發布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忽視了紙幣的資本化職能、財富分配職能和資源配置職能,忽視了紙幣的循環規律,隱藏著潛在的顛覆性的金融漏洞。此項規定一旦實施,最終將削弱中國的貨幣主權即幣權,進而導致國家政治和經濟的重大損失。
在現代國家中,政權、軍權和幣權(即基礎貨幣發行權)的三權之間,存在著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復雜關系,并構成了三位一體的主權國家之核心權力。政權和軍權為幣權的壟斷性提供背書,反過來,幣權又服務于政權的鞏固和軍權的強大。政權、軍權和幣權,是三位一體的權力整體,換句話說,沒有政權和軍權,就沒有幣權:同理,喪失幣權,必然喪失政權和軍權。從這個角度看,削弱一個國家的幣權,就可以削弱國家的政權和軍權。這部《征求意見稿》于無聲處,劍指中國幣權,欲斷金融脊梁,可謂穩、準、狠。
《征求意見稿》第四章第十二條,“合格投資者可自主選擇匯入幣種展開境內證券期貨投資。合格投資者匯入外幣進行投資的,可根據投資計劃等,及時通知托管人直接將投資所需外幣資金結匯并劃入其與外幣專用賬戶相對應的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合格投資者匯入人民幣進行投資的,可根據投資計劃等,將投資所需的境外人民幣資金直接匯入其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
根據上述內容,我們可以做如下解讀:
第一,“境外合格投資者可自主選擇匯入幣種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這意味著幣種的選擇權在境外投資者手中。理論上,這種不加任何前提約束的金融條款,意味著境外投資者可以拿任何國家的紙幣到中國兌換人民幣進行證券期貨投資。根據此項規定,比如,津巴布韋可以印刷十萬億津巴布韋幣與人民幣進行兌換然后開展證券投資,其它國家都可以如法炮制。在此,我們的問題是,這是中國央行的本意嗎?有關部門可以接受這些貨幣嗎?如果中國央行和外匯管理局不能接受此類幣種,那么,出臺這樣“可自主選擇匯入幣種”的金融規定,究竟屬于金融常識不及格還是屬于語文寫作不及格?
第二,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外幣用于兌換人民幣的數量不受限制。如果“可自主選擇匯入幣種”不包含津巴布韋等小國紙幣而僅僅包括美國等金融強國的紙幣,那么,這里將引出另外一個問題:境外金融大國的紙幣是否可以無限量地兌換人民幣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答案是肯定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取消了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RQFII)投資額度、本金鎖定期、資金匯出的資本管制。前不久,有關部門公開發布文章《穩步推進外匯領域高水平開放 不斷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指出,“持續提升跨境證券投資便利化水平。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資金匯出比例、本金鎖定期、投資額度等要求,擴大QFII投資范圍,拓寬QFII/RQFII通過境內外匯市場進行風險管理渠道”。這一切將意味著,中國徹底拆除了本國金融長城,中國的資本項目完全對美元紙幣開放,美元紙幣可以無限量地兌換成人民幣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然后任意購買中國境內的股票、債券、各種金融衍生品,可以購買企業股權、各類資源和資產,可以把美元紙幣轉為中國的優質資產。美國華爾街的大小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抄底十多年來始終爬行在3000點附近的中國資本市場為美元紙幣做資產背書。持續量化寬松的美元紙幣可以借助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完成美元紙幣在中國的資本化和食利化,并借助美元紙幣的人民幣外衣直接參與中國的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
利用美元紙幣就可以在中國兌換人民幣然后購買股票、債券、資源、礦產、房產、土地、企業股權。這才是真正的無本生意,這才是華爾街的最高金融境界,這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通過掌控中國的幣權而最終達到掏空中國經濟、瓦解中國的政權和軍權的目的。
在境外投資者匯入外幣不設數量與額度限制的情況下,境外美元紙幣可以進入中國1千億美元,也可以進入1萬億美元,甚至可以進入10萬億美元。隨著境外紙幣在華資本化,可以帶來人民幣流動性泛濫,從而帶來資本市場的快速上漲并形成巨大的資產泡沫。五年之后,或者十年之后,進入中國的美元資本完成了大幅增值,需要退出中國市場,這時候中國是否可以拿出比當初美元進入中國時多出數倍的外匯儲備來兌付美元的流出呢?當然,外匯儲備不足以應對資本流出,可以通過本幣大幅貶值或者賴賬來應付擠兌,那就屬于金融危機和國家破產了。這正是美元金融戰需要達到的目的。資本的流出階段,才是國家經濟金融最危險的階段。《征求意見稿》擬定者是否考慮過廢除資本項目管制之后在資本流出階段給中國經濟金融所造成的風險呢?
上文還宣稱,“目前,已超過90%的資本項目實現不同程度的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取得積極進展。”這意味著中國90%以上的資本項目對美元紙幣開放了,換句話說,美元紙幣可以通過上述資本項目進入中國兌換成為人民幣,實現美元紙幣在華的資本化和食利化。這不是值得炫耀的政績,而是巨大的錯誤。我們可否反過來問問:美國有哪個資本項目對中國的人民幣開放?有哪個資本項目允許中國機構投資者用人民幣紙幣到美聯儲去兌換美元,然后在美國市場進行投資,實現人民幣紙幣在美國完成資本化和食利化?人民幣紙幣可否披上美元的馬甲在美國市場上購買美國資產和股權?如果美國的資本項目只對海外美元開放而不對人民幣等其它國家紙幣開放,那么,中國的資本項目為什么要對美元等紙幣開放?境外投資者可自主選擇匯入幣種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的合理性在哪里?金融領域對等開放的原則體現在哪里?你們難道不知道這種單向的資本項目開放等同于切開中國的經濟金融動脈,最終將流盡中國經濟體最后一滴血嗎?
金融強國可以作為中國金融發展的目標,但必須謹慎使用這個概念。金融是經濟的統治力量,是財富的分配手段,是切蛋糕的刀具,而不是玩具。金融強國的基礎是經濟強國、科技強國和軍事強國。金融強國必然參與全球財富分配和全球資源配置。金融強國的貨幣必須是全球結算貨幣和全球儲備貨幣;金融強國的資本市場必然面向全球,但只接受全球流通的本國貨幣,而不接受其它國家的紙幣。世界各國為了獲取金融強國的貨幣,必須拿出商品、資源、技術和股權來換取,而不能拿印刷的紙幣去兌換。
在世界叢林規則里,不掌握金融霸權就不可能成為金融強國,而金融霸權無不建立在經濟霸權、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的基礎之上。一個沒有金融霸權甚至沒有貨幣主權的國家,高談闊論建設金融強國,極可能違背金融的審慎性原則,犯金融大躍進的錯誤,最終落入國際資本預設好的陷阱。經濟強國、科技強國、軍事強國是金融強國的基礎。成為金融強國,沒有可投機的捷徑可走。中國金融要行穩致遠,就千萬不能熱衷高喊金融強國的口號,違背金融的審慎性原則,大搞“金融洋躍進”;千萬不能把國際金融舞臺當作國際脫衣舞舞臺,不要認為脫光衣服全面開放、全面放開資本項目,讓世界各國紙幣都可以涌入中國買買買,就可以一夜之間成為金融強國。這樣做我們不可能成為金融強國,而是會成為國際金融小丑,最終掉進國際金融陷阱,葬送中國經濟的未來。
正確的思路是:應該讓國家貨幣發行權即幣權,服務于中國的政權和軍權,其中,重點是,基礎貨幣發行不與外匯儲備掛鉤,形成獨立自主的人民幣發行機制;通過人民幣資本化制度,完善國內金融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讓國家金融體系扎扎實實地服務于經濟強國、科技強國和軍事強國的建設目標;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能源、大宗商品、軍火貿易以及中國商品進出口貿易結算中的運用,美元不應該繼續成為中國聯系世界的貨幣橋梁,人民幣應該成為中國聯系世界的貨幣橋梁;讓人民幣成為受歡迎的貨幣,主動創造人民幣的國際需求,把中國資本項目開放限定于僅對海外人民幣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和資本項目開放應該服務于境外人民幣的投資需求;美元、歐元、日元、津巴布韋元等外國貨幣想加入中國資本市場,必須到國際市場上購買人民幣,并以此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堅決取締海外人民幣離岸中心,人民幣中心必須建在中國本土的金融中心;允許“一帶一路”國家以資源和企業股權做抵押,在中國資本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以此向世界各地提供充足的人民幣供給。總之,人民幣必須為中國人民服務,必須為“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服務,必須為一切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事業而努力奮斗的國家和人民服務,而不是為華爾街和美聯儲及其背后的國際資本利益集團服務。
最后,建議《征求意見稿》第四章第十二條做如下修改:“合格投資者只允許選擇通過境外市場購得的人民幣展開境內證券期貨投資。合格投資者不得以匯入的外幣進行投資的。合格投資者匯入人民幣進行投資的,可根據投資計劃等,將投資所需的境外人民幣資金直接匯入其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
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
(作者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鄭州大學當代資本主義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