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周邊看中國:韓國 《東亞史》教科書中的當代中國形象
摘要:在中國周邊國家中,韓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韓國歷史教科書反觀中國是我們認識自身的一條有意義的途徑。因為歷史教科書是一個社會的支配性話語系統,更是一國對他國主流認知的反映。韓國歷史教科書,特別是 《高中東亞史》將當代中國描述成一個內戰導致分裂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缺乏政治自由的社會主義國家、歪曲歷史的國家、外交上咄咄逼人的國家,也是韓國日益依賴但難以信任的鄰居。韓國歷史教科書涉華敘述存在選材有失客觀、側重刻畫負面形象等諸多問題,這不利于韓國青少年正確理解中國。中國需要深入系統地研究韓國歷史教科書,探索通過中韓人文交流機制、公共外交等方式,推動改善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鞏固中韓人文紐帶。
一、為何選擇“從韓國看中國”
中韓建交22年來,雙邊貿易和人員往來規模都達到了空前水平,但兩國政治互信和民間友好卻沒有跟進,尤其是韓國對中國存在嚴重的“認識赤字”①。各項調查顯示,最近幾年中韓民間討厭對方的比例大大高于喜歡對方的比例,而且呈現出擴大趨勢。其部分原因在于,雙方在政治安全、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認識不一致或存在誤解。特別是,韓國青少年對中國的負面認知達到了令人憂慮的程度②。韓國著名作家趙廷來甚至斷言,在韓國青年心目中,中國仍然是一個“貧窮、無知的國家”③。
正因如此,韓國總統樸槿惠將其2013年6月對中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命名為“心信之旅”。訪問期間,中韓兩國領導人多次提及加強人文交流與合作事宜。在首腦會談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雙方一致認為,今后發展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首要基本原則是提高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重點加強兩國人文紐帶①。2013年11月19日,中韓兩國正式成立了副外長級的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
筆者認為,在中韓人文領域的合作中教育交流是重要組成部分,而教育交流則不能忽視歷史教科書的交流,因為它在深化相互理解和強化感情紐帶方面發揮著深遠的作用。不僅如此,透過韓國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中國的敘述,可以了解韓國主流社會是如何認知中國的,從而為中國制定周邊外交政策提供有力的根據。
基于這種判斷,本文希望通過對韓國歷史教科書中有關當代中國的話語分析,了解韓國主流社會的對華認知,以及韓國青少年從這種敘述中看到了何種中國形象,這種歷史敘述的背后動機又是什么。本文選擇“當代中國形象”作為研究內容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因為這是直接影響今日兩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現實問題,二是因為目前國內有關韓國歷史教科書的研究不多,且主要涉及的是教材編寫特色或時空跨度很大的宏觀研究②。即便是韓國學者對其歷史教科書中涉及中國的研究也主要關注的是近現代以前的部分③。
為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擬以韓國高中階段的歷史教材,即兩個版本的《東亞史》教科書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以五個版本的《世界史》和一個版本的《韓國史》為參照④。因為在韓國歷史教科書中,中國史主要分布于《東亞史》和《世界史》中,但由于中國的地緣地位和中韓兩國歷史上的密切、特殊關系,《韓國史》中也涉及到不少中國的內容。選擇《東亞史》為主要研究對象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東亞史》是在東亞國家合作迅猛的大勢下于2012年開設的新課程,能夠反映韓國國內對華認知的最新動向;二是《東亞史》主要講述中國、朝鮮、韓國、日本和越南等為數不多的東亞國家,有關中國的敘述多于《韓國史》和《世界史》,能夠全面而集中地反映韓國的對華認知;三是國內學界尚未開展對《東亞史》教科書的研究。本文將在概述歷史教科書的研究意義和韓國的歷史教育沿革之后,考察《東亞史》教科書的單元構成和涉及當代中國的敘述及其表達的對華認知,其后評價韓國歷史教科書中有關當代中國的敘述,最后提出幾點建議。本文主要以文獻調查和文本解讀為主,也會評價涉華內容的史料、解說、地圖、照片和插圖等學習資料。
二、韓國的歷史教育體系變遷
絕大部分國家都非常重視歷史教育,因為歷史教育是塑造民族國家身份認同和培養國民歸屬感的重要途徑。作為歷史教育的主要載體之一,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就成了一項國家級事業而備受重視。
1.歷史教科書的意義。首先,教科書是由政府直接組織人員編寫,或者是在國家的指導下間接編寫的,總體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意志。其次,涉外歷史教科書是一國學界主流研究成果的濃縮,反映了該國學界在一定時段內對他國的認知。因此,分析歷史教科書所敘述的內容,并進一步分析其傳達的信息所包含的價值觀念,對解釋一個社會的支配理論來說是一個重要途徑①,也可透視一國主流階層對他國、對歷史上的雙邊關系等國際問題的認知②。此外,歷史教科書是國家進行中學歷史教育的基本工具,通過歷史教育可以加強青少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外國教科書對中國歷史的敘述構筑起關于中國歷史的基石,塑造著外國青少年對中國社會的理解與認識④。因此,通過對一個國家歷史科教科書的分析,可以了解這個國家希望向本國學生傳遞他國的何種形象,進而預測這些學生將來如何認識這個國家。
2.韓國歷史教育的變遷。韓國歷史教育學者也認為,決定在學校推行歷史教育本身就是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過程和特征,是國家非常有意圖的決定和判斷。因為歷史教育涉及國家的身份,是一個價值問題⑤。正是基于對歷史教育的這種共識,韓國從1894年的“甲午改革”之后就開始了近代制度化的歷史教育。當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喚醒民族主體意識,開發接受開化文明的文化能力⑥。
1945年朝鮮半島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這同時也標志著其歷史教育迎來重大轉折⑦。不過,由于仍受美國軍事占領的影響,當時韓國歷史教育的目標被確定為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能力與公民品行,為促進社會和國家發展做好準備。1955年韓國首次公布了教育課程,國史成為學校歷史教育的必修課。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伴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韓國歷史教育的重點也轉向強調國家主義、“反共”和“近代化”,同時重視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傳統,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002年韓國進行了第七次教育課程改革,歷史課歸入社會科。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生都要接受歷史知識的教育,但小學階段的歷史知識與社會科的其他知識完全融合,進入初中以后才有獨立的歷史課程。在中學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韓國史知識,其目的也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⑧。
中韓圍繞高句麗歷史歸屬的爭論發生后,韓國教育部于2005年5月出臺了“強化歷史教育方案”。2007年韓國政府再次對教育課程進行了部分修訂,強調韓國史與世界史之間的聯系問題。東亞地區無疑是聯系韓國與世界的橋梁,所以韓國決定在高中新開設《東亞史》選修課。
2009年12月和2011年8月修訂的教育課程明確規定在高中階段同時開設韓國史、東亞史和世界史課程⑨。
3.《東亞史》教科書涉華敘述的結構。依據韓國教育部的指示,韓國官方智囊“東北亞歷史財團”2010年為教科書編者和教師編寫了一套說明科目性質和內容的資料集。2012年天才教育出版社和教學社分別組織編寫的高中《東亞史》教材正式出版。如前所述,由于兩個版本都是根據教育部的編纂方針編寫的,所以教科書的內容大同小異,只有個別地方摻入了出版社和編寫者的意圖和傾向。
與之前的《韓國史》和《世界史》等歷史教科書不同,《東亞史》沒有單純按照時代順序編寫,而是在時代變遷的大框架之下,圍繞社會變化的主題展開敘述。全書分成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則由該時期最重要的或最突出的4—5個主題組成,并努力按照外交、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均衡敘述。
《東亞史》對當代中國的敘述主要體現在第六單元“今日東亞”部分。第六單元由五個主題組成,分別是戰后問題的處理與恢復邦交、冷戰與戰爭、經濟增長與區域內貿易發展、民主化和社會變化、東亞矛盾與和解。以天才教育版的《東亞史》為例,“今日東亞”部分總共36頁,占全書正文的14%。其中,照片和圖片78張,涉及中國的20張,占總數的26%;文字內容比較分散,很難進行量化,但基本維持著中國、日本、越南等國內容的均衡。
三、《東亞史》教科書中的當代中國形象
韓國《東亞史》等歷史教科書通過文本敘述、照片、地圖、年表和史料等方式,從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等多個方面介紹了當代中國,從而在韓國中學生腦海中塑造了一個復雜的當代中國形象①。
1.一個分裂的國家。《東亞史》教科書給讀者留下的當代中國的第一印象是“分裂的中國”。關于分裂的原因,教科書認為是美國在冷戰爆發后全力支持國民黨政權打內戰,但國民黨政權腐敗無能,最后敗退臺灣所致②。中共原計劃繼續武力統一中國,但因1950年出兵朝鮮而失去了占領臺灣的機會。教科書還花了較多文字、圖片介紹中國的統一問題,并評價稱,1997年和1999年接連從英國和葡萄牙手中收復香港和澳門主權,顯示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強國③。
個別教科書還另辟“探究活動”欄目,介紹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關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要求學生們思考兩岸各自的統一方案。韓國歷史教科書如此重視介紹中國的分裂和統一問題,反映出韓國羨慕中國在推進統一大業進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也希望從中借鑒經驗的復雜心態。因為韓國也處于南北分裂狀態,并且也在致力于推進半島統一,但南北關系卻始終處在緊張的對峙中,而兩岸關系卻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不過,教科書稱中國正在努力加速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吸收統一”臺灣。這顯然曲解了一國兩制的含義。因為在韓國語中,“吸收統一”意指不同體制的兩個國家進行統一時,一方的體制完全轉變成另一方的體制而實現的統一。此外,韓國所有歷史教科書一直并列使用“中國”和“臺灣”這種表述方式,如“臺灣對中國的投資”等。這無形中誤導學生們以為臺灣是國際社會承認的獨立主權國家。
2.世界第二大經貿強國。兩本《東亞史》教科書都比較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并配以標注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的中國地圖等幫助學生直觀理解。
《東亞史》教科書介紹說,經歷了大躍進的挫折之后,中國開始解散人民公社,轉向改革開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指導下引導個人和企業自由競爭,設立經濟特區,從發達國家吸引資金。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開放的速度進一步加快,每年保持近10%的經濟增長速度。201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世界史》教科書也以插圖和各國經濟增長率對比圖表的形式展示了改革開放取得的顯著成就,如上海浦東的繁榮景象、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時鳥巢上空的煙花盛況等。各本教科書都將改革開放的功績歸于“小巨人鄧小平”。
應該說,教科書對中國經濟形象的描述最為正面,而且援引的資料都比較新,做到了“以發展的眼光看中國”。不過,絕大部分教科書也對改革開放的成就進行了稀釋處理,如強調經濟發展導致黨員和官僚濫用特權和腐敗蔓延等。
3.缺乏政治自由的社會主義國家。韓國各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都非常突出地稱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并且在行文過程中使用“中共”、“共產化”、“共產軍”、“共產黨”等詞匯。由于韓國幾十年來堅持反共教育,所以前述詞匯在韓語語境中帶有強烈的貶義。實際上,在中韓建交之前,韓國國內一直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共”。因此,在這種語境中建構的中國政治形象自然不會正面。
韓國歷史教科書介紹說,中共掌權以來持續通過動員民眾的方式開展思想斗爭。金星出版社的《世界史》稱,中國共產黨發動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導致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數萬名藝術家、知識分子被奪去生命,引起社會、政治、經濟的極大混亂①。毛澤東去世后,中共正式宣布文革是一場錯誤的運動。鄧小平掌權之后在經濟方面采取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制度,但政治上仍然維持共產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獨占權力。教科書一般都重點配圖介紹天安門事件,稱中國鎮壓了學生示威,不承認民主主義的政治改革。教科書還稱,最近藏族、維族與漢族發生流血沖突,少數民族問題也與日俱增。
總體來看,教科書對中國政治形象的介紹過于負面,而對中國政治制度取得的進步評價不足,缺乏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介紹,從而導致韓國人至今仍將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視為洪水猛獸。
4.工業化陣痛的社會。同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相比,教科書對中國社會的介紹偏少,大多數都是點到為止,且側重于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天才教育的《東亞史》稱,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推進,中國農村地區人口開始流向城市。
目前農村地區人口占50%左右,但“留守老人家庭”和核心家庭的比例比城市還高。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公共交通、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網絡日益發達,這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化。但城市化速度過快,導致出現住房不足、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雖然中國通過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遏制了人口膨脹,但卻導致今天憂慮出生率過低、人口減少的情況發生。教科書預測,中國50年之內可能進入老齡化社會。
5.咄咄逼人的崛起外交。由于韓國是美國在東亞的重要盟國,而朝鮮則與中國保持著傳統友好關系,朝韓又處于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態,所以《東亞史》在介紹中國外交時難免受意識形態和冷戰思維的影響。教科書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斷絕了與朝鮮之外所有東亞國家間的外交關系,形成了中國、蘇聯和美國對立的格局。今天的東亞外交關系仍然建立在冷戰時期的競爭格局之上,因為美國的影響力仍然十分強大,但中國快速崛起,從而形成了中美競爭體系以及中俄朝三角對陣美日韓三角的格局。
雖然教科書稱中國的發展為“和平崛起”,但在選材上卻帶有很強的偏頗性,給人留下并不“和平”的印象。教科書稱,中日兩國正在爭奪東亞共同體的主導權,兩國還在釣魚島問題上存在糾紛。2010年9月發生日本在釣魚島抓捕中國漁船事件后,中國采取了禁止出口稀土的反制措施,并且爆發了全國性的反日示威,迫使日本釋放了漁船。教科書還稱,1970年代南海海域發現石油和天然氣之后,中國武力占領了越南控制下的西沙群島,導致領土紛爭正式展開。
教科書如此選擇和敘述反映出韓國對中國存在的憂慮。因為中韓之間也有海洋劃界問題,其中的蘇巖礁管轄權爭論已多次引發兩國民眾情緒對立,而韓國的對華經濟依賴度更是超過了20%。韓國擔憂中國有朝一日也會利用韓國經濟上的弱點來處理中韓之間存在的問題。當然,韓國歷史教科書并未提及,也不會承認兩國在蘇巖礁管轄權歸屬問題上存在爭論,因為韓國已經在蘇巖礁上搭建了科研平臺。
6.歪曲歷史的國家。韓國教科書將中國刻畫成了與日本一樣歪曲歷史的國家,稱中國政府重新解讀滿洲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從而導致中韓之間的歷史糾紛進入高潮。教學社的《東亞史》用一頁的份量詳細介紹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東北三省2002年聯合主持的為期五年的“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簡稱“東北工程”),稱中國開展“東北工程”的目的是將邊境地區內發生的歷史都納入中國歷史中,特別是將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一帶活動的古朝鮮、高句麗和渤海國等的歷史也都歸為中國史。教科書還恣意分析說,這是因為中國需要主張與朝鮮領土存在某種因果聯系,以便在朝鮮崩潰之后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①。中韓圍繞歷史問題的爭論在2005年前后曾一度導致兩國政府間關系嚴重惡化,直至今日仍是困擾兩國關系的敏感問題。如果中韓歷史認知矛盾不進行妥善解決,很有可能演變為現實問題②。
7.相互理解有待深化的鄰居。《東亞史》教科書并未集中介紹中韓雙邊關系,而是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章節里。教科書一方面強調中韓關系有很重要的基礎,如地理上接近、悠久的交流史、同屬漢字文化圈等,并主張這些優勢有助于深化相互理解和經濟合作,例如,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資對象國,韓國也是中國的第四大出口國;另一方面,教科書卻沒有提及中韓建交以來雙邊政治關系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這顯然與教科書以冷戰視角看待中韓關系和東亞局勢有關。畢竟,兩國之間有過兵戎相見的不幸歷史,還存在對立的歷史觀。
教科書稱,中國和蘇聯在朝鮮戰爭中向朝鮮提供了大規模的軍事援助。韓軍和聯合國軍通過仁川登陸逆轉了戰局,并將兵力推進到了鴨綠江邊。但由于中國派軍參戰,導致戰況再次變化。正如韓國學者所說,歷史教科書中最容易引起爭議的部分是有關與周邊國家發生戰爭或侵略等事件的敘述。受害國一般傾向于強調記述這種事實,而加害國一般都會模糊處理這種事件。這都表現出歷史認識的局限性③。顯然,這種局限性在《東亞史》教科書上也有突出表現。也就是說,韓國教科書強調中國出兵阻礙了韓國實現國家統一,而中國更側重于美國入侵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
總體來看,在以《東亞史》為代表的韓國歷史教科書中,當代中國是一個分裂的、內部孕育眾多問題的經濟強國,是一個外交上咄咄逼人、政治制度上與韓國格格不入的大國,是韓國日益依賴而又需要繼續深化理解的國家。
四、對韓國涉華當代史教育的評價
韓國《東亞史》課程的開設弱化了之前以《韓國史》為中心的歷史教育模式,有利于增進學生對周邊國家的理解,培養具有區域思維的“東亞人”。但《東亞史》沒能真正擺脫以韓國為中心的視角,其積極影響仍然有限。
首先,《東亞史》涉及中國的內容相對增加。相比《世界史》和《韓國史》教科書而言,《東亞史》大幅增加了介紹中國的內容,而且資料非常新,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了解中國。與十年前的歷史教育相比,這一點顯然具有更加積極的意義。在2006年前后,韓國高中教科書中與中國有關的內容除了第二外國語的《中國語》之外,只有世界史教科書中的中國部分,而且中國近現代史的比重很小,不足以理解當代中國①。不過,《東亞史》對中國的介紹仍然不夠,很多方面沒有涉及,如當代中國文化、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和外交等。相比之下,教學社的《世界史》卻還在有限的篇幅內介紹了中國和印度發表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②。飛上教育的《韓國史》介紹了日益提升的中國地位,并將2009年的G20峰會評價為G2峰會③。
其次,《東亞史》教科書過度渲染中韓歷史糾紛。對于歷史的解讀不僅是當前的問題,也是影響未來對外關系的原初性問題④。《東亞史》增加了介紹中國的內容,但最為突出的卻是中韓歷史糾紛部分。這與韓國推出《東亞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即應對韓日、中韓歷史糾紛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⑤。實際上,《東亞史》教科書所依據的編寫大綱和相關資料是由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制定的,而該財團正是韓國官方為應對韓日、中韓歷史爭論而設立的。因此,即便《東亞史》有著培養東亞人的良好初衷,但在這種歷史教育方針指導下,青少年只會愈加錯誤理解中韓歷史爭論,從而激化韓國國內已經存在的部分反華情緒和廣泛存在的對華負面認知。韓國學者也認為,由于中國推進“東北工程”,韓國社會對中國的警惕心理增強,并且將中華主義視為傳統時代對韓民族威壓感的象征⑥。
第三,過度渲染中國的負面形象。雖然《東亞史》教科書總體上注重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量的平衡,但在選材上卻偏重負面內容,尤其是在政治領域最為嚴重。例如,在介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同時,強調大躍進造成的混亂背景和改革帶來的腐敗、政治自由化和城市病等問題;在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完全無視其特色何在,而是強調中國一黨專政、壓制自由和少數民族等;在敘述中國外交時,側重于中國支持周邊國家的戰爭,動用武力和制裁解決領土糾紛。這與半島分裂以來韓國的反共教育傳統有著密切的關系,也與作為“他者”的韓國可以毫不隱諱地敘述中國的負面情況有關。如果韓國歷史教科書在此問題上不進行改善,必然直接影響青少年全面認識中國當代史,并影響在此基礎上建構正面、完整的當代中國形象,不利于中韓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建立。
第四,《東亞史》的積極影響有限。雖然《東亞史》有不少積極的地方,但這些積極面仍難以抗衡其他歷史教科書的負面敘述。因為《東亞史》目前還只是高中選修課程,其普及面不如《韓國史》和《世界史》⑦,而這兩門歷史課不僅涉及當代中國的內容較少,且以負面為主,如天才教育出版社的《世界史》僅用一頁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變化,重點是文革期間的混亂⑧。theText出版的《世界史》對改革開放的介紹只有一句話,其余內容全是負面情況⑨。教學社的《世界史》側重介紹大躍進和文革造成的損失。飛上教育的《韓國史》相對比較均衡,但也涉及不少大躍進、經濟調整和整頓、文化大革命、通貨膨脹、腐敗、貧富差距等內容。此外,《韓國史》還將古代中國描述成一個侵略古朝鮮、高句麗、高麗和朝鮮等歷朝歷代的敵國①,這也足以抵消《東亞史》中對當代中國的積極敘述。
第六,韓國社會的對華負面認知強化了教科書的負面教育。一般來說,每個公民的歷史教育大致都有三個途徑: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今天的學生已不僅僅在學校學習歷史知識,而且也通過各種媒介學習,諸如電影、電視、報紙、漫畫、小說、互聯網等。這些媒體對大眾歷史認識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學校的歷史教育,特別是歷史劇的影響不可小覷②。然而,韓國影視劇中大量充斥著丑化中國、歪曲歷史的內容。此外,各種大眾性的歷史讀物、歷史博物館的展覽等也都在歷史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韓國的歷史讀物也充滿著對中國的負面敘述③。因此,韓國社會對中國的負面刻畫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有關中國的負面教育。
五、幾點建議
歷史服務于未來。歷史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培養理解和接受他者文化的能力。如果說中韓關系中的人文紐帶是兩國學術和青少年交流,那么教科書,尤其是歷史教科書就是連接學術和青少年的紐帶。中韓兩國能否通過深化人文紐帶來構建互信,重要的一點就是正確對待歷史教科書問題。
第一,中國學界需要強化對韓國歷史教科書的系統研究。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國需要準確把握韓國的對華認知,進而制定符合實情的外交政策,其中一條捷徑就是了解韓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實際上,韓國政府和學界很早就開始對中國歷史教科書展開系統研究,且成果非常豐富④。雖然最近幾年中國學界、出版界對外國教科書的研究日益增加,特別是隨著中韓有關歷史和文化起源問題的爭論爆發后,中國學界也開始關注韓國歷史教科書。但總體來看,不僅研究數量有限,且研究的深度和速度都跟不上韓國教科書的更新步伐。
第二,在中韓官方和民間的交流中,歷史教科書也應該成為關注的重點議題之一。從雙邊關系的角度來講,歷史教科書的交流比青少年交流更加重要。因為歷史教科書反映了國家意志,其影響面更大、更深遠。中韓之間很早就有教科書方面的交流,但多限于出版社之間。中國需要借助中韓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機制提出歷史教科書交流議題,共同評估各自歷史教科書中涉及對方的敘述問題,糾正其中的錯誤之處。韓國這些年一直通過公共外交這種形式改善韓國形象,包括要求其他國家修改教科書中錯誤、落后的涉韓敘述問題。如果中韓政府和學界持續進行這種交流和共同研究,歷史教科書就不是雙方歷史矛盾的發源地,而是構建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導游圖。韓國學者也認為,為促使歷史教科書在增進中韓相互理解與和解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必要檢視本國教科書中有關對方的友好、正面的記述⑤。
第三,定期邀請韓國歷史教科書相關人員訪華。韓國涉華歷史教科書的出爐有眾多人員參與,主要包括相關出版社的編輯、教科書的編寫人員、教科書審定人員,以及像東北亞歷史財團等為教科書編寫提供資料和指導的人員,還包括在一線承擔講授任務的中小學歷史教師、教育電視臺(EBS)的歷史講師及教輔材料編寫人員等。實際上,《東亞史》開設之前,韓國有關方面就已經多次組織相關教師到中國、日本等國參觀調查。因此,中國可以通過教育部門或民間機構更多地邀請上述人員訪華參觀或研修,資助他們從事相關研究,讓他們更多地、全面地了解中國。
第四,從公共外交的角度全面改善中國在韓國的形象。韓國歷史教科書有關中國的負面敘述是韓國主流學界、輿論界、出版界、政府對華認知的綜合反映。因此,改變韓國教科書的敘述更需要跳開教科書本身,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廣的視野入手。中國一方面需要通過使領館、中韓媒體、意見領袖、中資企業、留學生、游客、民間團體等做好對韓傳播、樹立良好形象,同時也需要通過相關部門要求韓國教科書增加有關中國的內容份量,尤其是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正面描述,構建一個更客觀、完整的中國形象,還可以邀請更多的青少年到中國參觀,見識一個真實的中國。
第五,中國政府需要鼓勵兩國學界繼續就中韓存有爭議的歷史問題進行研究。韓國歷史教科書將中國描繪成歪曲歷史的國家的根源在于“東北工程”。雖然該“東北工程”已經結項,但兩國之間的歷史爭論并未得到化解,其負面影響還在持續發酵,并且隨時可能浮出水面。如果中韓歷史爭論不畫上句號,不管是韓國歷史教科書,還是大眾媒體、歷史學者、歷史教師都將持續負面勾畫中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