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上任以來首次就中美關系公開發表演講,稱其將進一步深化中美兩國貿易聯系,并致力于緩解兩國的緊張關系。但他又聲稱,“中國通過網絡竊取商業機密對美國國家安全是一個威脅”,還警告“華盛頓會繼續對北京施壓”(見環球時報2014年6月28日)。
在5月19日美國司法部以所謂網絡竊密為由起訴5名中國軍官,美國網絡安全公司10日發表報告稱,位于上海的解放軍總參謀部一部隊,從2007年起便攻擊歐美日等國家機構和防務承包商的網絡,目的是加快中國衛星和太空項目的發展。對美國最新指控,中國強烈反駁,稱美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黑客帝國”(見中國網2014年6月13日)。
人們都注意到,以往中國在應對美國方面關于黑客的指責,一般都只是使用不滿或強烈不滿等詞語。而今,中國外交部首次給美國帶上了“黑客帝國”的帽子,這就十分令人注目。
關于美國是“黑客帝國”的觀點不是中國的專利,近年來已先后在諸多的國際媒體出現。只不過,中國此次也敢于拿來罷了。假若分析美國黑客對各國的攻擊情況便不能看出,美國 是“黑客帝國”是名副其實。此前,美國司法部曾起訴5名中國軍官為網絡黑客,除了重復2013年2月19日《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解放軍黑客組織肅屬于總部設于上海浦東一棟12層建筑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外,沒有任何下文。而對美媒的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諷稱,美方此說法既不專業也與事實不符。
人們知道,2013年西方媒體曝光一個斯諾登事件后至今已達1年。美國司法部曾矢言要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捕斯諾登。然而,至現在,斯諾登在俄羅斯依然蕭灑地源源不斷地曝光美國“棱鏡門”丑聞,令美國形象大損,引發世界關注與指責。假若要丟顏面的話, 美國司法機構在斯諾登問題上才是最大輸家。
令人回味的是,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10日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同工愛德華·斯諾登的泄密行為是“一項重要的貢獻”,這或許是斯諾登在美國獲得的最高認可。這是斯諾登事件以來,美國高層出現的對斯諾登事件首次正面肯定。這說明,斯諾登揭開了美國“棱鏡門”的問題,也為“黑客帝國”提供了確鑿證據。但是,面對斯諾登事件和世界潮水般對美國的指責,美國不但不反思、道歉,反而指責中國,此次起訴中國5名軍官為網絡黑客,這就令人再次看到了“賊喊捉賊”的新版本。從2010年奧巴馬政府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2011年2月公布的《國家軍事戰略》、到2011年5月公布《網絡空間國際戰略》、2012年公布的《維持美國的全球地位:21世紀的防務重點》,始終貫穿著網絡威懾理論。明鏡周刊稱,美國的監控目標還包括數位中國前任國家領導人和多個政府部門及銀行。斯諾登此前的爆料稱,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個人通信也在美國的監控之下。據《紐約時報》稱,斯諾登曝光的一份NSA2010年的文件顯示,在國安局一個代號為“攻擊巨人”的行動中,華為反而是美國間諜行動的目標之一。這一行動起始于2007年,最初目標在于尋找華為與中國軍方存在關系的證據。大約3年后,隸屬于國安局的“獲得特定情報行動辦公室”終于發現了一種侵入華為公司總部服務器的辦法,并竊取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通信記錄等信息。
按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19日至5月18日,2077個位于美國的木馬或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直接控制了中國境內118萬主機。而該中心同期監測發現,135臺位于美國的主機承載563個針對中國境內網站的釣魚網站,造成網絡欺詐侵害事件1.4萬次,既有商業竊密,也有網絡欺詐。此外,中國機構還發現今年3月19日至5月18日,2016個位于美國的IP對中國境內1754個網站植入后門,涉及后門攻擊事件達5.7萬次。而在2013年同期數據,美國又同樣第一。因此,中方稱美方此舉是“賊喊捉賊”不是虛言。面對中方有理有據的反駁,鮮見美國作出令人信服的回應。
客觀而言,黑客不僅在攻擊美國,也攻擊中國。因此,對黑客,中方的態度歷來都是堅決抵制的。對于美國企業學校等機構受黑客入侵,應進行調查,更應與包括中方在內的國家進行溝通,而不能把這些不加分析一切歸咎于中國。更不能由此主觀武斷地認定中國5軍官就是網絡黑客的后臺。美方如此舉動,既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引發中國的反感。
那么,美國為何置事實與現實不顧,非要炒作中國5軍官支持黑客那樣虛之又虛的消息?非要不斷地攻擊中國網絡威脅?這個手法其實都緊緊圍繞一個宗旨:為美國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服務。試圖以此轉移國內公眾對美國執政當局的指責。但這一手法實在太陳舊了,很難奏效。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美國就是一個“黑客帝國”,我們切不可對那個國家抱什么幻想,應有進一步的行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