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防局召開慶祝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62周年紀念大會
10月31日上午,北京市民防局舉行慶祝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62周年暨北京民防志愿者匯報演練大會。
防空警報鳴響聲拉開了序幕。民防志愿者、移動指揮通信設備和應急救援車輛分別進行了匯報演練。這次活動的主題為“戰時防空、急時應急、平時服務”。
1950年10月31日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日,設立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日的目的是提高公眾防空襲和防災應急意識,加強公眾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意識。
150名民防志愿者現場進行了快速充氣、應急照明使用,擔架救護等演練。50多輛民防移動指揮通信設備和應急救援車輛整齊排列,并進行了匯報演練和功能展示。
參加匯報演練的民防志愿者來自不同的職業,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年齡最大的已有五十歲,剛剛接受了為期一周的應急培訓,課程內容涉及民防應急指揮、通訊聯絡、自救互救、裝備器械、心理援助等方面,這是我市開展的第一期民防志愿者骨干培訓。現在,全市民防系統共有340支民防志愿者隊伍約1萬2千多在冊民防志愿者,同時還有9支民防特種應急救援隊、19支人防工程事故應急搶險隊,7種24支市級人防專業隊,并配備了搶險救援裝備器材。
今后市民防局將培訓工作向基層延伸,爭取3-5年內將民防志愿者應急培訓覆蓋到全體民防志愿者,為我市群眾民防組織開展群眾自我防護培訓骨干力量,填補群眾志愿組織在人民防空、公共安全宣傳教育、應急救援方面的空白。
市民防局負責人表示,今后準備建設三種不同類型的志愿者隊伍,第一種是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志愿隊伍,第二種是由各區縣街道社區和農村組建的,具有一定自救互救能力志愿者隊伍,第三種是民間群眾性的志愿救援組織。同時我們還要利用人防工程建立一個民防志愿者之家,為我們志愿者提供服務。
新中國人民防空發展史
自1950年在全國范圍開始建立人民防空體制,新中國人民防空至今已經走過50多年光輝歷程,經歷了創建、恢復再建、應急建設和全面發展、調整改革、全面協調發展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建階段(1950—1958年)
從1950年10月成立中央人民防空籌備委員會,到1958年9月撤消全國各級人民防空機構,為人民防空工作的初創時期。這個時期的人民防空工作呈現出由迅速建立到暫停的大起大落的特點。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頒布《關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決定》。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人民防空委員會。
1953年,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確定了“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方針,確定建立人民防空領導機構,構筑人民防空工程設施,建設人民防空警報系統。
第二階段:恢復再建階段(1959—1968年)
從1958年9月撤消各級人民防空機構到1968年,為人民防空工作恢復再建階段。這個時期的人民防空工作再一次出現迅速恢復再建到文化大革命受沖擊的大起大落的狀況。
1965年,中央人民防空委員會正式恢復,并召開了中央人民防空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回顧了我國人防工作的狀況,研究了當前的形勢和人民防空工作的方針、任務。
第三階段:應急建設和全面發展階段(1969—1978年)
1969—1978年,是人民防空事業由應急建設轉入全面發展時期。這個時期對人民防空管理體制作了調整,由公安部移交軍隊管理,形成了軍政雙重領導體制,并由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先后擔任全國人民防空領導小組組長。
1971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領導下,召開第二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總結了人民防空工作的經驗教訓。
1978年,召開第三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確立了“全面規劃、突出重點、平戰結合、質量第一”的建設方針。
第四階段:調整改革階段(1979—2000年)
1981年,召開全國人民防空工作座談會,貫徹調整方針。
1984年,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條例》,對人民防空工程的維護管理作了明確規定。
1996年,國家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2000年,召開第四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確立了“廣泛動員、扎實建設、嚴密防護、力保潛力”的指導思想。
第五階段:全面協調發展階段(2001年至今)
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第四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審議的《關于加強人民防空工作的決定》,確定了新世紀人民防空建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要求。
2005年,經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第五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會議總結了“十五”期間人民防空工作,研究確立了新世紀新階段人民防空建設的指導思想,提出“大力推進人防建設由機械化條件下的防空襲準備向信息化條件下的防空襲準備轉變,由單一的人防體制逐步向防空防災結合的民防體制轉變,由傳統的以行政命令為主的管理模式向現代的依法管理模式轉變。”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在北京召開。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中央領導接見了會議代表,溫家寶、郭伯雄、梁光烈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會議認真總結了“十一五”人民防空建設的成就、經驗,部署了“十二五”人民防空建設發展和改革的戰略任務,討論修改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推進人民防空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修正案草案)和《全國人防空建設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中國人民防空簡史
發布日期:2011-05-05 信息來源:深圳市應急辦
中國的人民防空始于1934年。日本侵略者進攻上海,飛機轟炸造成了很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當時的國民政府在南京及諸省的一些大城市成立了防空司令部,有的縣市還成立了防空指揮所,鄉鎮設立對空監視哨。1935年下半年,在南京組織了一次全民性的人民防空演習。由于國民黨政府動員民眾相當有限,除少數幾個城市外,絕大多數城市的防空處于無組織的狀態,一般平民根本不懂防空知識,民防體系徒有形式。1940年后,日軍集中在華空軍的主要力量,不分晝夜地對當時的“陪都”—重慶進行了大規模轟炸,重慶市的房屋被毀一半以上,市民死亡21000多人。尤其是1941年6月5日晚,日軍轟炸重慶,住在校場口十八梯天然隧道附近的居民,紛紛涌進這個長不到百米的山洞,洞內人數超過了正常容量的十幾倍,洞門關閉后空氣不流通,致使萬余名平民窒息而死,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大隧道慘案”。
我軍自1927年8月1日誕生后,一貫重視人民防空活動。
1932年4月10日,紅軍在福建龍巖地區用機槍擊傷一架國民黨軍用飛機,這是我軍有史以來第一次擊傷敵機。
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部成立了防空科。隨后成立防空訓練隊,培訓防空人員。當時訓練隊有12個排。這是我國最早的防空部隊。
1933年12月15日,毛澤東同志在《長岡鄉調查》中提出群眾防空間題。要求蘇區各鄉建立防空防毒委員會,以指導群眾的防空工作,并就防空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飛機來了不要亂跑;挖(防)飛機洞,可以幾家合挖一個;遇毒瓦斯用濕毛巾等方法封鼻;每村一個號炮所(發空襲警報)。這是我黨領導下的蘇維埃政府首次作出的人民防空指示。
1948年8月9日,中央軍委針對一些城市相繼解放,國民黨空軍的空襲日益增多的形勢,提出了城市要地實行“積極防空”的方針。明確規定:解放區各大城市及各軍區司令部駐地,均應設防空司令部,負責組織和督促進行各種有關防空工作。
1949年4月,為了保衛北平,華北軍區成立了平津衛戍區防空司令部,由聶榮臻任司令員。4月23日南京解放,隨即組建南京防空司令部。7月初在上海淞滬警備司令部成立了上海防空處。此后,在相繼解放的沿海一些主要城市成立了防空指揮部,對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主要大城市和主要工業區,開始增強防空力量。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了《發展人民防空工作的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建立人民防空組織。
1951年1月,中央各部設立人防組織。在沈陽、大連等36個內地和沿海大、中城市開展人民防空工作,并成立人民防空領導機構,修建人民防空工事,建立防空襲警報設施。
1969年,毛澤東同志號召全國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以應付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為了加強全國人民防空的組織領導,成立了全國人民防空領導小組,周恩來總理親自擔任組長。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規定了人民防空的任務、方針和政策,全國各大區、省(市、自治區)和主要城市都調整和健全了人民防空領導機構和組織。各級人民防空委員會下設辦公機構,承辦日常工作。政府的有關部門、重點城市的街道和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也都建立有相應的機構或編派專職人員,對本單位的人民防空工作實施領導、規劃和督促檢查。
1981年,全國人民防空領導小組改稱為人民防空委員會。各地人民防空工作有了相當大的發展。1984年7月20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發布了《人民防空條例》,使我國的人民防空更趨完善和規范化。
1996年10月29日,中國人民防空的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問世。隨后,各省、市也相應制定了適合本地區情況的實施辦法和條例,使人民防空建設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