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七六年,可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殤之年。在這一年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周總理、朱老總和毛主席,竟然先后離世。
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主要參與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是中華民族的保護神。
毛主席,姓毛,譜名澤東,表字潤之。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主席出生于湖南省湘潭縣的韶山沖。毛主席的名和表字加在一起的含義,就是澤被東方,潤澤萬眾。
朱老總是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唯一總司令。朱老總和周總理,構成了毛主席的左膀右臂。
朱老總,姓朱,譜名代珍,一九○九年投考云南陸軍講武堂時,改名為朱建德,后又改為朱德。朱老總的表字,為玉階。一八八六年十二月一日,朱老總在四川省儀隴縣的家鄉出生。出生后,按族譜排序,朱老總被取名代珍,后又取表字玉階。玉階,就是金鑲玉砌的臺階,也就是通往權力和富貴這個殿堂之路。以玉階兩個字做為人的表字,就是期望此人日后能夠走上通往權力和富貴這個殿堂之路。
從一九二八年四月井岡山會師開始,毛主席和朱老總攜手并肩而共同奮斗了四十八年。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和朱老總不僅為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而且也更是起了牢不可破的戰友情誼。
雖然年長毛主席七歲,但是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朱老總卻不僅始終視毛主席為自己的領袖,而且更是堅定地忠于自己的領袖。一九七六年元旦,報紙、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公開發表了毛主席填于六十年代初的兩首詞。盡管在病榻上,但是朱老總聽到之后,卻感慨萬千,隨即便賦下《喜讀主席詞》兩首詩:
一
昔上井岡山,革命得搖籃。
千流歸大海,奔騰涌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
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無產者必勝,領袖砥柱堅。
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東西燃。
而今勢更旺,能不憶當年?
風雷興未艾,快馬再加鞭。
全黨團結緊,險峰敢登攀。
二
鯤鵬九萬里,直上云海顛。
偉哉大宇宙,壯志充其間。
可笑蓬間雀,稱霸欲吞天。
倏爾控于地,仙閣化為煙。
文革號炮響,帝修心膽寒。
春風化紅雨,新枝壯且繁。
老中青一體,路線共瞻前。
階級斗爭綱,綱舉目豁然。
掌握辯證法,統一宇宙觀。
真心搞馬列,地覆又天翻。
一九七六年二月
稍后,《詩刊》雜志也想發表同樣為詩詞大家的朱老總的詩詞。朱老總便把這兩首詩交給了《詩刊》雜志,并為之作了這樣的引說:“毛主席詞二首發表,聆、讀再三,欣然不寐。吟詠有感,草成二首。詩刊索句,因以付之。”(原載《詩刊》一九七六年第二、三期,《人民日報》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轉載。)
周總理、朱老總和毛主席逝世之后不久,為了改變毛主席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而順利地推進改革開放,因而有些人便開始了有目的、有組織、有步驟的對毛主席進行否定。當初,這些人主要是采用抬高周總理而貶低毛主席的手法。而近年來,這些人又抬出了朱老總,來對毛主席進行矮化、丑化、甚至是妖魔化。于是象《朱德:不可替代的總司令》、《朱德軍政雙優,教毛澤東打仗》、《朱德發明十六字訣游擊戰術》和《假若沒有朱德,毛澤東有可能成為土匪》這樣的文章,開始紛紛出現在了主流媒體或是互聯網上。
說“朱德軍政雙優教毛澤東打仗”或“朱德發明十六訣游擊戰術”,如果僅從表面上看,似乎還真的有點道理。與只是讀過師范學校的毛主席不同,朱老總不僅畢竟是從晚晴和民國時期的“三大著名軍校”之一的云南講武堂畢業的,而且其軍事生涯,也更是比毛主席要早得多。只是上述的這些觀點或是結論,終究是嚴重地有違了歷史。特別是文章的作者不僅自己不懂邏輯,而且還更自以為是地以為別人也不懂邏輯。因此上述這些觀點或是結論,純粹就是連一點邏輯都沒有的胡說八道。
朱老總與毛主席,初識于一九二八年的四月二十八日。而地點,就在毛主席創建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范圍內的寧岡縣礱市的龍江書院。
一九二七年九月,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的余部七百余人,來到了井岡山。到達井岡山地區不久,毛主席就充分運用統一戰線這個法寶,成功地把王佐和袁文才領導的兩支綠林武裝,改造成了人民的武裝。這兩支部隊,先是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朱毛會師后,又編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三十二團。
毛主席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創建之初力量還十分弱小的情況下,不僅能在井岡山地區立足,而且還更是得到了發展壯大并還建立了革命政權。這除了毛主席為這支軍隊所確立的“黨指揮槍”的原則和為其注入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外,還更得益于當時的毛主席,就已經掌握并能夠充分運用統一戰線和游擊戰爭這兩個法寶。
從到井岡山地區開始,通過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到一九二八年二月,毛主席率領的“秋收起義”的隊伍不僅在井岡山地區站穩了腳跟并得到了發展壯大,而且還更是相繼建立了茶陵、遂川、寧岡等幾個縣級的工農兵政權。而就是由于毛主席不僅能夠締造中國工農紅軍,而且還更是能夠創建工農革命政權,開創革命根據地,從而使紅軍有了一個能夠遮風擋雨、吃飯穿衣、療傷休息的家。所以無家可歸的朱老總,這才千里迢迢地來到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師”。因此,說朱老總首創了游擊戰爭的“十六字訣”,說朱老總教毛主席打仗,這不是開歷史的玩笑嗎。
從朱毛兩支隊伍會師強大各自戰斗經歷和會師的地點來看,游擊戰爭的“十六字訣”,絕非是朱老總首創。然而虛有朱老總的歷史功績并虛無毛主席歷史功績的那些人為了證明游擊戰爭“十六字訣”的確為朱老總首創,于是又搬出了根本就無稽可靠的一段話:“一九二五年,朱老總在蘇聯莫斯科郊外莫洛霍夫卡村秘密軍事訓練班擔任學員隊長和軍事輔導教員時,就提出‘部隊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拖隊伍上山。’”
這樣的說法,如果只是被那些江湖上的文化混混或是漢奸文人所引用也就罷了,可是目前非常著名的黨史軍事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學府的國防大學教授、戰略學博士生導師和戰略研究所所長的金一南少將在其所著的《苦難輝煌》以及根據該書改編的系列講座中也這樣反復引用,這就令人非常費解了。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是古代那些起義的農民萬變不離其宗的戰術。《射雕英雄傳》里郭靖的那個惜字如金的四師傅更是這樣告訴過郭靖:“打不過,逃”。而“必要時拖隊伍上山”去當個山大王的想法與做法,在小說《水滸傳》里,更比比皆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和“必要時拖隊伍上山”,與蘊含了戰略進攻和戰略退卻這種高度戰略智慧的游擊戰爭“十六字訣”,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相同之處。因而用“部隊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拖隊伍上山”這句話來證明是游擊戰爭“十六字訣”產生的源頭,純屬是狗帶嚼子,胡勒。
當年中國革命的燎原之勢,當然絕不是源于一次“秋收起義”;中國的名山大川,更不是只有一座井岡山。朱老總和陳毅等人率領“南昌起義”余部參加“湘南暴動”最初地點的湖南省宜章縣境內,不僅就分布著五嶺之一騎田嶺的主峰二尖峰和莽山的主峰猛石坑等海拔超過一千米的高山一百五十多座,而且還座座地勢險要,山高林密,是開展游擊戰的絕佳去處。當“湘南暴動”失敗而到了敵人重兵圍來的“必要時”,朱老總的確是想到了拖隊伍上山。只不過朱老總沒有就近上宜章縣境內的任何一座高山,而是千里迢迢,攜男帶女,拖家帶口地上了井岡山。
朱老總率部到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師時,其麾下不僅有“南昌起義”余部這支能征慣戰之師,而且更有“湘南暴動”后組建起來的近萬人的農軍。這樣的力量,不用說打游擊戰。對當時戰斗力不是很強的湘粵軍閥的部隊來說,打運動戰,都是綽綽有余的。
一九二八年三月,為了支援“湘南暴動”,湘南特委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在開除了毛主席的黨籍(實為開除出中央政治局)的同時,還強令毛主席率部去攻占湖南汝城。三月十二日,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由江西寧岡出發,來到湖南。離開寧岡之后,毛主席率部途經湖南酃縣的下關、沔渡并打垮了當地的挨戶團。十四日,毛主席在率部消滅了駐酃縣縣城的敵軍一個營之后,攻克了酃縣縣城。十八日,毛主席率部來到酃縣中村。在這里,毛主席一方面讓革命軍的指戰員們分成小組深入到群眾之中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農兵政權,從而開始了井岡山斗爭時期的第一場土地重新分配。另一方面,毛主席又集中對全軍指戰員進行了系統的政治思想教育。
過了一個星期左右,當毛主席得知“湘南暴動”的農軍和朱德所部準備向東轉移并正遭受敵人追擊的消息后,立即兵分兩路前去接應。一路以第二團為右翼,由何長工、袁文才率領,經龍溪、滁口、舊市,向湖南資興、郴州方向前進,相機阻止尾追“湘南暴動”的部隊和朱德所部之敵;另一路以第一團為左翼,由毛主席親自率領,向湖南桂東、汝城方向進軍,阻擊由粵北前來追擊之敵,掩護湘南起義部隊向井岡山轉移。同時,毛主席又派毛澤覃率特務連前往耒陽,去和朱老總取得聯系。
三月二十八日,毛主席率第一團抵達湖南桂東縣四都。二十九日,毛主席率部擊垮了桂東縣挨戶團。三十日率部到達桂東縣的沙田圩并在此暫停了下來,八天后,毛主席又率部經寒嶺界南下汝城。而就是在短短八天的時間里,毛主席不僅在此制定出并宣布了后來被稱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紀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而且還更是組建了中共桂東縣委員會和創建了桂東縣工農兵政權以及擴大了地方武裝,特別是在全縣的范圍內,還進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改革。
四月七日,毛主席率部由汝城田莊圩出發,然后經水口、徑口,進入土橋,駐黃家村。八日,攻占了汝城縣城。九日,毛主席率部繼續與敵激戰并隨即撤出戰斗返回田莊圩。十日,由田莊圩入南洞,然后進入湖南資興縣龍溪洞。十一日,在龍溪洞與蕭克率領的宜章縣獨立營會合。十七日,率部在湖南酃縣呂公坳、水口擊潰了當地挨戶團。十八日,在酃縣城西接龍橋一帶擊潰尾追朱老總、陳毅所部之敵張敬兮團。十九日,率部進入酃縣縣城。二十日,率一團在酃縣縣城附近的接龍橋與敵人吳尚第八軍的一個團和茶陵的挨戶團進行激烈戰斗,把敵人打得狼狽逃往茶陵。而毛主席則率一團由酃縣開始,一直乘勝追擊到了茶陵。四月二十四日,毛主席派人去指示何長工,讓他率二團先去寧岡的礱市做好兩軍會師的準備工作。二十八日,在徹底打垮了追擊“湘南暴動”的農軍和朱老總所部的敵軍之后,毛主席回到了寧岡縣的礱市。于是,這便有了兩軍的會師。
在完成了三河壩阻擊任務之后,朱老總和周士第等人正準備率部南下追趕主力,但此時卻得知了“南昌起義”的主力部隊已經被打敗而主要領導人也四散奔逃的消息。為了躲避敵人的追剿,于是這支部隊只好漫無目的地穿行在贛南的群山萬壑之中,而當部隊到達一個名叫天心圩的地方時,不僅部隊只剩下了八百多人,而且領導人走的也只剩下了朱老總和陳毅及王爾琢三個人。而就在這剩下的八百多人也將徹底潰散的時候,朱老總勇敢地站了出來對大家進行了動員。
在朱老總的鼓動下,這支隊伍終于穩定了下來。當時,朱老總在云南講武堂時的同學,時任國民黨軍第十六軍軍長的范石生正率部駐防在湘粵兩省的交界處。為了躲避敵人的追剿,朱老總想到了可以率部藏匿到范石生的部隊中。于是在和范石生取得聯系并得到了范石生的答應后,朱老總化名王楷,率部藏匿到了范石生的部隊中。
一九二八年初,蔣介石得知了有一股“南昌起義”的余部被范石生所收編,于是便命令范石生把這支部隊收拾掉。念在老同學的情分上,范石生盡管沒有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但也不敢繼續收藏朱老總和這支部隊。于是范石生在給了朱老總一些補充之后,讓朱老總率部自行離開。
在被迫離了開范石生所部之后,一九二八年一月底,朱老總帶領“南昌起義”的余部來到了湖南省的宜章縣,在當地的共產黨員胡少海的協助下,朱老總帶領所部以“智取宜章城”的方式,打響了“湘南暴動”的第一槍,從而揭開了“湘南暴動”的序幕。
三月二十九日,在湘、粵敵人的兩面夾擊下,“湘南暴動”的農軍和朱德所部被迫撤離了湘南地區,開始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轉移。三十日,朱老總率領“南昌起義”的余部和一部分農軍,由湖南耒陽縣鰲山廟向安仁縣華王廟進發。三十一日,離開華王廟,兵分兩路攻打安仁縣城。四月一日,進駐安仁縣城。四月五日,朱老總率部隊由安仁縣城出發,經羅山蘇古騎、狐貍沖、神州河、樟橋,進入茶陵湖口圩,隨后又到達酃縣沔渡并在此等候陳毅率領的郴縣縣委機關干部和湘南特委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宜章縣農軍和郴縣農軍的第三團。四月八日,陳毅率領的郴縣縣委機關干部和湘南特委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宜章縣農軍和郴縣農軍的第三團共四千人左右,經鯉魚江、木銀橋,到達資興縣城,然后向東進發。由于隊伍非常龐大,其中既有白發的老翁,又有小腳的老嫗和許多拖兒帶女的婦女,所以行軍速度非常慢,有時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加上還要和追擊的敵人進行戰斗,因此直到四月二十二日,這才到達酃縣的沔渡。之后,這支拖家帶口、扶老攜幼的隊伍在毛主席率部的掩護下,順利地到達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同當時所有的革命者一樣,朱老總走上革命道路,也有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朱老總能夠走上革命道路,當然是值得我們這些后輩學習與欽佩的。朱老總所所創立的那些革命業績,更是可歌可泣的。但是如果違背歷史事實地去過度美化,毫無事實依據的美化,特別是編造歷史事實的美化,那就不僅不是美化,而是變成對朱老總的丑化了。
以往有些人在歌頌朱老總的時候,總是說朱老總為了尋求救國救民之路,這才拋棄了高官厚祿,這才“脫下了皮鞋換草鞋”。對這一說法,就連朱老總的嫡孫朱和平將軍,也深信不疑。
二○一五年三月在出席“兩會”期間,朱老總的嫡孫,全國政協委員、空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朱和平少將就反腐敗的問題在接受《京華時報》的記者張靈的采訪時這樣說到:“爺爺早年在云南投身革命,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等,成為一代滇軍名將。而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一系列戰爭后已陷入軍閥混戰,老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家與國之間,爺爺選擇了后者,毅然決定放棄高官厚祿尋求新的救國救民之路,去德國尋求共產主義真理和黨的組織。爺爺后來的這段革命經歷為祖傳的家風注入了信仰的元素,就是‘以德樹人’。”
朱老總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前,不僅確實曾經擔任過云南陸軍憲兵司令以及云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昆明市的警察廳長等高官,而且還更是被授予過少將(或說為準將)的軍銜。但只是這時朱老總所擔任的高官和所被授予的少將軍銜,不過不僅就是局促在西南一隅的云南土軍閥手下的“土官”和“土少將”,而且還更是由“云南倒唐”之后當政只有一年多的顧品珍,任命及授予的。
一九二○年年底,駐川的滇軍不僅被川軍所打敗,而且就連駐川的滇軍第二軍軍長趙又新,也被打死了。駐川滇軍被川軍打敗后,駐川滇軍的第一軍軍長顧品珍在收攏了第二軍的殘部金漢鼎和朱老總等人后,決意回云南推倒唐繼堯。一九二一年二月初,顧品珍率倒唐軍逼近了昆明,而此時昆明卻兵力空虛。無奈之下,唐繼堯只好在二月八日通電下野并隨即逃往了香港。
倒唐成功后,顧品珍擔任了滇軍的總司令和云南省省長。而后論功行賞,朱老總被顧品珍任命為云南陸軍憲兵司令并授予少君軍銜。一九二二年一月,又改任云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昆明市的警察廳長。然而僅僅兩個月之后,唐繼堯便又卷土重來,
一九二二年三月,云南的政局再一次出現了動蕩。上一年逃往香港的“云南土皇帝”唐繼堯趁一部分滇軍奉孫中山之命揮戈北伐之,率領效忠自己的那一部分滇軍卷土重來反攻昆明。由于顧品珍很快陣亡,于是唐繼堯重掌了云南的軍政大權。唐繼堯一回昆明,立刻就下令搜捕效忠顧品珍的滇軍將領。
唐繼堯不僅是朱老總和金漢鼎等人的老上司,而且還更是朱老總和金漢鼎等人在云南講武堂就讀時的授業恩師。朱老總和金漢鼎等人追隨顧品珍驅逐唐繼堯的做法,按照我國舊的道德標準,就是欺師滅祖,實屬大逆不道,是不可饒恕的行為。于是三月十七日,唐繼堯對朱老總和金漢鼎等人發出了通緝令。無奈之下,朱老總、金漢鼎、劉云峰、唐淮源等一行人,只得帶領著二百六十多名官兵邊打邊撤逃離了昆明。
逃出昆明之后,朱老總一行準備逃往緬甸,但半途由于遭到倒向了唐繼堯的楚雄駐軍司令華封歌的截殺。于是朱老總一行又被迫沿著川滇的騾馬古商道北上逃往四川。在夜經鹽豐桃花山時,朱老總一行又突然遭普小洪的土匪武裝的襲擊,人員死傷大半。朱老總左臂也被流彈擊傷。歷盡艱險,奔波數日,為了加快逃跑的速度,金漢鼎、朱老總和唐淮源一行,脫下皮鞋換上了草鞋,在經過了大姚、姚安、中和、永興、灰壩、紅石巖、太平場等地之后,終于在三月二十一日,到達了金沙江南岸的陶家渡。而此時,朱老總一行,卻只剩下六名軍官、十一個士兵和四匹戰馬了。
自經陶家渡過江逃離了云南后,朱老總先是逃回了四川的家中藏匿。待形式稍有好轉之后,朱老總和金漢鼎、唐淮源等人到上海,前去投靠孫中山。而此時的孫中山,也剛好由于陳炯明趕出了廣東而沒有立足之地。見有幾位滇軍軍官前來投靠,便想收為己用。于是孫中山馬上拿出他那一貫的手段,提出由他拿出十萬銀元,讓朱老總和金漢鼎、唐淮源三人帶錢返回云南,收買滇軍的將領推翻唐繼堯,從而為他打出一塊地盤來。對孫中山的這個設想和提議,對軍閥混戰早已厭倦了的朱老總沒有同意。于是朱老總又轉而投奔了共產黨。但由于陳獨秀嫌棄朱老總是舊軍人出身,因而只是送給了朱老總幾部宣傳共產主義的書籍,便將朱老總打發了出去。最后,朱老總到法國的巴黎又追到了德國的柏林,直到追上了張申府和周恩來等人,這才終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不管是虛有周總理的歷史功績也好,還是虛有朱老總的歷史功績也罷,其目的都是為了虛無毛主席為中國人民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歷史功績。三十多年來,“歷史虛有主義者”和歷史虛無主義者們一道,掀起了一股股的歷史虛無主義逆流。這些人就是要通過虛無毛澤東的歷史功績,來否定毛澤東思想,來否定毛澤東,來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來否定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所以,只要否定了毛澤東思想,只要否定了毛澤東,那么中國共產黨不用說執政,就連其存在,都將失去歷史的合法性。
“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歷史。特別是中華民族的現代歷史,只能圍繞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而展開。而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正確,則全部是來自于毛澤東。一個民族的歷史,是這個民族的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先輩們留下的歷史足跡中,后人不僅能夠從中吸取到強大的精神力量,而且還更是能夠找到通往未來的正確方向。所以只有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才能產生正確的價值觀。而正確的歷史觀,只有是在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真實、客觀的記述、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才能產生。然而三十多年來由于某些人有目的、有意識地對中國革命歷史的顛倒,已經造成了了歷史觀的錯亂。而歷史觀的錯亂,又造成了價值觀的被徹底顛倒。就是由于歷史觀的錯亂而導致的價值觀被徹底顛倒,因而這才造成了當前我國文化生態的被徹底、全面的破壞。而象我國目前這樣的文化生態,不僅不可能陶冶出象毛主席所說的“一個高尚的、一個純粹的、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一個有益于人民的”那樣的人,反而還只能熏染出一代又一代卑鄙齷齪的、庸俗下流的、虛偽自私的、損人利己的、禍國殃民的人。因此,目前這樣的文化生態,絕不可能引領我們中華民族走向未來。所以,被顛倒的中國革命歷史,必須要重新顛倒回來,從而還周總理和朱老總不僅是毛主席終生最親密的戰友,而且還更是毛主席的左輔右弼這樣的歷史本來面目。
在艱苦又殘酷的革命生涯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并貢獻了自己六位親人的生命這才挽救了中華民族,這才拯救了中國勞苦大眾,毛主席真的實現了自己名、字中的“澤被東方,潤澤萬眾”這一期許;而自從走上革命道路、特別是自從走上了毛主席所開辟的中國革命唯一的正確道路之后,朱老總開始心悅誠服地追隨毛這些轉戰南北、披荊斬棘,從而為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貢獻出了他的全部,因而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朱老總,又跟隨著毛主席,一步一步登地上了天安門城樓。這道臺階,盡管通往的是為人民服務之路而不是通往權力的殿堂。但是這道臺階,卻還真的就是用玉石鋪就的。
——謹以此文紀念毛主席和朱老總逝世四十周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