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2012年1月
在日本商社的“作梗”下,中廣核集團一起普通的海外鈾業企業收購遭遇重重阻力,日本商社“系統化”的優勢再次閃現。
2011年12月8日,中廣核旗下鈾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向在倫敦上市的澳洲礦業公司卡拉哈里(Kalahari Minerals)發出收購要約,報價合計6.32億英鎊。據外媒報道,卡拉哈里稱已同意接受中國國有企業廣東核電集團的收購方案。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中廣核就曾向該公司發出收購要約并達成協議,當時的報價總值達到7.56億英鎊。但其后由于受到福島核事故的影響,英國收購委員會發出了3個月的收購禁令,直到今年10月左右,才重啟談判。
盡管這次受挫的收購行動看上去像是一種政府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事件中,日本的綜合商社實際上扮演了幕后推手。
收購遇阻
2011年3月5日,中廣核向卡拉哈里提出收購建議,擬以7.56億英鎊的現金收購其部分股權。中廣核對其估價為每股2.9英鎊,較3月4日卡拉哈里的收盤價溢價11%,較3月4日之前6個月的平均收盤價溢價約38%。
卡拉哈里是倫交所上市公司,持有澳大利亞一家鈾礦勘探公司Extract Resources(以下簡稱ER)42.79%的股份,以及North River Resources Plc 44.9%的股份。而ER在納米比亞擁有儲量可觀鈾礦資源,包括全球第四大鈾礦Husab項目100%的權益,其鈾308總資源量16.67萬噸。中廣核此次收購正是瞄準此資源收益。
本來這只是一起普通的企業收購,然而日本富士財團旗下的綜合商社伊藤忠商事早在2010年3月就收購了卡拉哈里15%的股權,而這項價值85億日元的收購使得伊藤忠商事擁有了羅辛南鈾礦6%的股權。
根據澳大利亞的相關規定,如果成功收購卡拉哈里,中廣核必須向澳鈾發出二次收購建議,若投資者收購上市公司股份超過20%,必須履行全面收購義務。
因此在3月6日,中廣核發布收購消息的第二天,ER當即要求中廣鈾把針對其第一大股東卡拉哈里的收購提議擴大至其他股東。而這一舉動進一步放大了澳大利亞力拓和日本伊藤忠商事在該收購事件中的發言權。
ER的獨立董事甚至表示,計劃向澳大利亞政府監管部建議,以阻止中廣核入股其母公司卡拉哈瑞礦業的申請獲批。
外界都熟知澳大利亞力拓和必和必拓等礦業巨頭控制著全球幾乎80%的鐵礦石貿易,卻很少知道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的奧林匹克壩礦是世界上已探明儲量最大的鈾礦。
中國一直從哈薩克斯坦和加拿大進口鈾原料以滿足國內核反應堆的燃料需求,而下一個重點開拓的鈾原料海外供應地是澳大利亞,因為全球38%可低成本開采的已探明鈾儲量處于該國。
但是,澳大利亞卻是日本財團資源布局最深入的國家之一。
澳大利亞近期要開發的兩座鈾礦分別是必和必拓的伊里利項目和米加公司的湖梅特蘭項目。其中,湖梅特蘭項目是由伊藤忠商事、關西電力公司和加拿大一家鈾礦公司合資開發。預計2014年投產的伊里利項目也活躍著日本人的身影。
此外,力拓也在2008年7月以4.95億美元價格出售Kintyre鈾礦項目給由三菱商事和加拿大鈾生產商CamecoCorp組成的合資企業。
日本財團通過大量的合資企業和交換持股的方式不斷加強與鈾礦生產企業之間的聯系,很多項目都由多家企業聯合開發,不僅擴大了影響面,降低了風險,更重要的是造成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最終牢牢控制住鈾礦開發的主導權。
相比之下,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在海外就顯得格外孤單。
2010年初,福島核泄露引發了全球核危機,由于擔心鈾礦需求下降,國際市場鈾礦交易冷淡,國際現貨鈾礦價暴跌,鈾礦企業的估值也普遍下降。
中廣核隨即表示正在與卡拉哈里進行新的談判,要對交易價值進行重估。5月初,中廣核鈾業發布聲明,重新評價這次現金收購,表示通過與卡拉哈里討論之后,鑒于日本福島核危機爆發后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雙方同意把每股價格下調到270便士,總值約7億英鎊。
雖然收購雙方達成共識,但這一調價遭到英國并購委員會執行小組的否定,認為盡管全球核電行業短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廣核不能下調其對卡拉哈里的收購報價,這種做法不符合“重組并購城市法案”的要求。
根據這一法案,邀約一方如沒有在條款中提出保留下調收購價格的權利,那么在提出要約之后不得下調收購價格。
對此,中廣核鈾業表示,根據英并購委的裁決,該公司不再希望依據3月份宣布的條件提起收購,放棄了這項已獲卡拉哈里董事會推薦的現金收購提議。
根據中廣核鈾業和卡拉哈里的協議,中廣核鈾業撤銷要約則要犧牲一定的保證金,即便只是1%的比例,也要在750萬英鎊左右。
“中廣核鈾業是暫時不收購,但保留繼續提出要約的權利。”從中廣核鈾業5月11日所登出的公告看,中廣核并未完全放棄收購卡拉哈里。
隨著2011年6月7日ER提高納米比亞Husab鈾礦項目的1-5區的資源估算量,再次確立了Husab作為世界最大鈾礦資源以及最好的未開發鈾礦藏之一的地位。
自2010年8月以來,該公司的全球資源總量已增加了33%,1-5區的推斷資源量提高了18%,達到1.3億八氧化三鈾。
該公司將繼續實施廣泛勘探,進一步檢測此項目的潛力。而如此巨大的蛋糕對于中廣核來說,充滿著誘惑力,但重啟收購卻隱患重重。
日本財團的“森林”
在中廣核的收購過程中可以看到,隱藏在世界鈾礦產業背后的日本財團逐漸浮出水面。
作為日本富士財團的核心企業,伊藤忠商事有一個獨有的名字——綜合商社。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控制商權無疑是最重要的,而商權的控制無疑需要情報的獲得,日本情報能力最強的就是集貿易、金融、信息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商社,它們的情報搜集、加工處理和傳遞能力堪稱世界第一。
所謂情報就是在商流與物流之中所產生的一種信息流,而真正的情報來自于商品的交換,在交換的過程中發現商機。
在日本人的觀念里,做生意的本質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這又包括:數量上的不對稱、質量上的不對稱和速度上的不對稱。從這一點來看,綜合商社就是一個情報局,無論在上游資源端的控制或下游銷售端的構建上都是為情報流通服務的。
在日本,各大財團的綜合商社,被稱為“產業組織者”,在財團內金融資本的支持下,帶領各大關聯制造企業協同進軍海外,集團式進攻,通過上游資源開采,中游物流運輸,以及下游的裝備制造,一舉拿下整條產業鏈,最終控制商權。
商權在手中了,上游的鈾礦資源自然也就被牢牢地抓住,再有人想進來,已經非常困難了,或者說,得付出極大的代價。
而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信息上的不暢,加上政策引導不力,便是一次次失去最佳時機的主因。中國政府的智囊在大學的學者中,而日本政府的智囊在財團的商人中間,商人憑借敏銳的嗅覺可以最快地作出市場上的判斷。
日本各大財團之間有各種的交流會,同時日本商界實際上可以影響政治,包括知名的組織“經團聯”,還有各種俱樂部的形式。日本實際上是由政商兩界人士之間在這種場合進行交流,而中國和日本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政府的智庫是誰的問題,也就是說中國政府的大腦實際上是在學校教書的學者那里。
從中廣核的收購中可以看到,自始至終都是中廣核一家中國企業在戰斗,而日本則正好相反,日本從來不會單打獨斗。在綜合商社的協調下,日本各大企業就像是一個樹林,好比在三井財團體系中不光是有東芝這棵大樹,還有豐田這樣的另外一棵大樹,甚至還有圍繞這些大樹的中小企業是灌木和小草,構成了一個森林體系,一個生態環境。
這樣再把中廣核這樣的企業引到森林中來,完全是在日本財團的掌控之中,結果顯然可想而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