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文章 > 投稿專區

新時代、蘇聯初期和列寧功績

周承友 · 2024-06-03 · 來源:作者投稿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概述列寧主義形成和重要內容及其一般性,科學評價列寧歷史地位。

                                                                               新時代、蘇聯初期和列寧功績

周承友

 

摘要:簡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歷史新時代的特征與到來,客觀全面地回顧和梳理蘇聯初期的主要歷史活動,得出:新經濟政策近乎處在經濟發展的“十字路口”。概述列寧主義形成和重要內容及其一般性,科學評價列寧歷史地位。

關鍵詞:新時代  十月革命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列寧主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和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標志著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的完全到來。對于新時代的到來,恩格斯是有所暗示的,如恩格斯在整理《資本論》第三卷第27章時指出:一些新的產業經營的形式發展起來了。這些形式代表著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競爭已經為壟斷所代替,并且已經最令人鼓舞地為將來由整個社會即全民族來實行剝奪做好了準備。 作為新時代特征之一的帝國主義這一概念雖然不是列寧提出來的,但列寧對新時代的帝國主義的本質特征、內在矛盾、歷史地位及走向等給予了科學地揭示和預測。列寧在1916年《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指出:帝國主義是發展到壟斷組織和金融資本的統治已經確立、資本輸出具有突出意義、國際托拉斯開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已把世界全部領土瓜分完畢這一階段的資本主義。” 這就揭示了資本帝國主義的根本特征: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資本主義,其高度集中的壟斷資本統治內涵至少包括缺一不可的兩面:一是國內工業化之上高度集中的壟斷資本統治;二是由資本輸出(包括軍備輸出)而展現的國際壟斷和國際瓜分(霸權主義或國際壟斷和國際瓜分是古近現代任何帝國所不可缺少的共同特征)。列寧的帝國主義論還提出了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前夜等論斷。對此,可具體參見徐偉軒和吳海江[1]、朱亞坤[2]等人的論述。當然,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并沒有結束真理。

所謂時代,就是歷史發展本質的一種概括,就是某一歷史時期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及其發展的基本結構、態勢和階級(主體)力量對比的特點與走向的反映。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它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和無產階級的基本走向。新時代到來和發展的近一半功勞可歸屬于俄國,是由蘇俄或蘇聯造就的,蘇俄或蘇聯是新時代的首位重要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是新時代的開端。十月革命后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實施及蘇俄與國際社會的互動等都是蘇聯初期的重要歷史活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728日-19181111日,參戰雙方是以德、奧為主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核心的協約國,參戰國家達30多個,主戰場始終在歐洲。戰爭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英、法得到削弱,形成了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標志的新的國際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它是一場軍事上的巨大沖突,并帶來了多個國家地區的巨大損失和國內外多方面矛盾的加劇。其中,俄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落后的協約國,軍隊遭到重創,許多土地被德軍占領,食物供給匱乏,工廠關門倒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整個俄國陷入嚴重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危機中,俄國成為各種矛盾的集合點,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由此可見,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為俄國等多個國家爆發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客觀條件和時機。正是在蘇俄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下,戰后歐洲掀起一場革命風暴,歐美亞多國出現了工人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當然,因為第二國際內部社會民主黨大都背叛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支持本國政府進行戰爭,那里出現的無產階級革命也失敗了。“一戰”以后,資本主義世界又發生了19201921年經濟危機。

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標志著它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并且其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發展,同時外國資本大量涌入,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也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俄國社會化大生產、資本主義和無產階級都有了相當程度的具有全國性重要影響甚至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機器大生產廣泛推行,重工業技術進步、迅猛發展,輕工業也廣泛發展,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的占比已超過農業,大企業大產業和壟斷資本占居國民經濟主導地位。由于資本主義在俄國發展的不平衡性,工業主要分布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巴庫、南俄、中部工業區和波羅的海沿岸等大城市和工業中心,而且工人大多集中在工廠、礦山、鐵路等部門的大企業中。20世紀初500人以上的664個大企業(占全國工廠總數的4%)集中了80萬工人。到了一戰爆發的1914年,俄國的工人也有300多萬,占總人口的比例雖然并不高,但是由于俄國工業高度集中,形成了龐大而緊密的團體,這些緊密的工人團體能比較快速的形成組織力和戰斗力,并影響全國,早在1902年的罷工和政治示威中,俄國無產階級就已表現出它是一支在解放斗爭中起先鋒作用和領導作用的獨立的政治力量。同時,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發展成熟了,它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以1916年《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為標志的列寧主義的形成和成熟。但另一方面,俄國明顯落后于西方帝國主義國家,仍然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農奴制改革不徹底,封建殘余勢力強大,沙皇專制制度存在,沙皇為開辟國外市場,熱衷于對外侵略擴張,俄國帝國主義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特點,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發展不強,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和激化,階級斗爭運動和革命活動接連不斷。特別是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組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二月革命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那時,布爾什維克黨的影響并不占優勢,在革命后成立的革命政權工兵蘇維埃農民蘇維埃領導成員中,布爾什維克只占少數。但隨后,以列寧的《四月提綱》為代表,布爾什維克黨制定和公布了正確的革命斗爭路線和策略,適應了時勢發展和民心需要,并積極在工兵農中做疏解工作。“七月事件”,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三屆)的白色恐怖統治,參戰中國內社會矛盾危機的繼續存在,8月底在布爾什維克等領導下粉碎了首都的反革命叛亂。這些活動教育著人民,帶來了布爾什維克的影響迅速擴大,工兵農和蘇維埃大都轉向布爾什維克,革命主體力量壯大成熟??傊绞赂锩埃韲鵁o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基本前提和客觀條件具備;革命發生時機得當,即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資產階級統治無能的時候(包括國外資本主義干涉力量缺少或不足之時);革命發生的領導核心和主體力量壯大成熟。所以,俄歷19171025日(公歷117日)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必然爆發和勝利。對此相關的具體認識,可參見趙士國[3]、張廣翔和周嘉瀅[4]、鄧沛勇[5]等人的論述。

十月革命的必然,包括革命發生的必然和革命勝利的必然。1917年十月革命在推翻舊政權的同時,立即展開建立和鞏固新政權的工作:如在政治上,立即組成新的中央蘇維埃政權政府,發布《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等一系列文告法令政令,宣布舊政權被推翻,要求并幫助各地建立新蘇維埃政權;經濟上,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 土地國有化,分配給農民耕種,建立少量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對私營企業實行工人監督,發展生產力;軍事上,組建紅軍和紅海軍;外交上,頒布《和平法令》,倡導民族自決權,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等。到1918年春,十月革命取得初步勝利。其中,一種重大活動是,19181月“立憲會議”解散和隨后新憲法的制定。俄國立憲會議問題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執政時期“遺留”下來的有關國家的民主議政建政問題。在十月革命后,立憲會議選舉照舊于19171112日舉行,選舉結果為:俄國社會革命黨以明顯的選票優勢勝于布爾什維克黨。諸多研究結果表明,布爾什維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線士兵的廣泛支持,而俄國社會革命黨則獲得來自鄉村地區農民的大量選票,最終以明顯優勢勝出,這說明,工人和士兵是蘇維埃政權的支柱,而農民是小資產階級。對這次選舉還可以作多方面的分析和判別,并指出其存在的諸多不足,如革命后新蘇維埃政權建立,社會危機消退,群眾關注重點變化,必然影響選情,但前述選舉中各黨派的支持力量的不同已經表明了各黨派的階級特性。191815日立憲會議召開,它拒絕討論和通過列寧起草的《被剝削勞動人民宣言》,而該《宣言》是蘇維埃的憲法基礎并公開“宣布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于是,立憲會議被解散。由此可見,解散立憲會議的決斷就是鞏固和捍衛工人階級蘇維埃政權的必然結果,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民主,革命時期的民主運用必須特別謹慎。那個十月革命前后關于是否或如何組成“清一色社會黨人政府”問題,其實質也是攸關蘇維埃政權存在的階級斗爭性問題。對此,可參閱馮婉玲[6]、尹彥[7]等人的論述。解散立憲會議之后,憲法制定問題隨即提起。1918 7 10 日在第五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這個1918年《蘇俄憲法》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基本制度,如政治上的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專政、權力運行的議行合一或民主集中制(蘇維埃制度)、財產實行公有(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制、民族聯邦制等,它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反映了過渡時期的特點,確定了其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發展方向目標。對此,可詳見王志華[8]等人關于蘇聯憲法史的闡述。

十月革命的勝利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但有些人見于十月革命前后革命的某些非社會主義內容和方面所及,就否定十月革命的社會主義性質,那是完全錯誤的。就此,我們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科學統一。所謂革命,是指事物發展的根本性變革,是事物從舊質向新質的飛躍,社會革命一般是指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革,即由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落后的社會制度,是改變舊的社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過程。資本主義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主要是推翻封建主或封建地主階級和封建主義而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主要是推翻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革命。也就是說,革命前的社會性質和革命的對象任務的主導性方面決定著革命的基本類型。如前所述,十月革命前,俄國就是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其社會性質的主要方面是資本主義性質;十月革命的首要對象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由此,十月革命前俄國社會的資本主義社會性質(盡管它還存在濃重的封建主義和封建地主階級),十月革命直接的首要的對象任務是資產階級、并奪取其國家政權(盡管其民主革命的任務內容還沒有基本完成),這兩點就決定了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對此,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者列寧是第一個給予其科學界定的,如191711月,列寧在《關于黨的任務的提綱+目前形勢》中,第一條即提出:“承認10 25日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19171213日,他《在全俄鐵路工人非常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又說:“工人、農民和士兵所完成的十月革命,毫無疑問,是社會主義革命”。可以說,正是列寧對十月革命的革命性質和目標的科學界定決定了他對待立憲會議的基本態度。關于十月革命的性質問題,還可參見楊榮剛[9]等人的論述。同時,從前面關于社會革命或社會主義革命的科學內涵可知,社會革命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兩大方面的變革。通常所指的蘇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主要是指其社會主義革命的上層建筑方面變革的內涵,即主要從資產階級那里奪取國家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或工農民主專政新政權,同時沒收少量的攸關國計民生的大企業而國有化,也含有民主革命的內容。照理,十月革命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整內容,一般包括從資產階級那里奪取國家政權開始,到整個國家社會經濟上私有制經濟和小生產大都改造為公有制經濟和大生產(聯合勞動)之時的所有重要事項,同時內涵其社會思想文化和國家意識形態方面的馬克思主義改造。由此可知,俄國十月革命的內涵至多可以延伸到1936年蘇聯社會主義社會及其制度的基本建立。

俄國十月革命是20世紀俄國歷史上最重大的革命和歷史事件,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劃時代和里程碑式的偉大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開創了在帝國主義體系薄弱環節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道路,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想和運動到現實制度的巨大飛躍,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的傳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發展;開辟了人類歷史從資本主義時代向社會主義時代發展的轉折和新紀元,開啟了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新階段,改變了20 世紀的世界格局。這說明,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第二次最大的進步性突破(第一次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此,可參見劉璐[10]、秦正為[11]、嚴書翰[12]、張科[13]等人的論述。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十月革命剛剛勝利之后的特殊時期的特定政策,其主要功績是保衛和鞏固了蘇維埃政權。19183月十月革命剛剛獲得初步勝利,正開始把國家工作重點轉向社會經濟建設和管理上,發展工業化,并向社會主義逐步過渡,如通過“計算與監督”方式過渡。不久,就被迫進入國內戰爭時期。為了粉碎國外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武裝叛亂,開始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余糧收集制;禁止私人貿易,私營批發機構收歸國有,實行配給制,由國家和合作社執行;實行工業全部國有化,推行總管理局制,內戰基本結束后,中小企業也實行國有化;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在企業內部,主要實行集體管理,1920年三四月開始大面推行一長制。在三年國內戰爭的大部分時間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施,用“沖擊”的辦法,統籌調節社會的生產和分配,凝聚了全民之力,成功捍衛了蘇維埃國家的存在,同時也出現了“政社合一(即國家直接干預社會)、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雛形和干部委任制的廣泛推行等。當192010月后國內戰爭基本結束,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實行,就不適應社會新的發展需要。隨著其后期帶來的個別社會危機的出現,俄共(布)即時改變了其政策??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正面意義是主要的,值得肯定。對此,可參見辛燕[14]、謝麗娟[15]等人的論述。當然,在此期間,還加強了國家建設等。如1920年年底和21年年初俄與烏等五國締結和平條約,1922926日列寧在給政治局委員的致函中提出了建立蘇聯的想法,19221230日全蘇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建立蘇聯的宣言和條約,決定成立蘇聯。

新經濟政策代替“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首先是為了解除剛出現的個別社會危機,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因而必須實行退卻,但又不是完全的退卻,是退卻與前進的統一。新經濟政策從19213月開始實施,主要內容包括: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給予農民經營自由和周轉自由;恢復私人自由貿易和大力發展商業;支持私人小工業企業發展,允許私人經濟存在,將沒收的小企業歸還原業主或租給私人企業家和合作社經營;以租讓制、合營公司、租賃制、代銷代購、合作社等多形式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體制,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國營企業的經濟核算制(近乎商業化原則),廢除平均主義的實物供給制(對勞動者實行物質利益原則,實行勞動工資制)。實行初期,黨內對此發生激烈的爭論,實行一年后經濟社會發展恢復成效明顯。新經濟政策時期,除實行適當的經濟上的分權,還加強了集中編制計劃的工作。由此,如何確定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和歷史地位?則攸關各方,攸關著對蘇聯蘇共和列寧、斯大林評價的走向??偟恼f來,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和定位,應當由歷史事實決定,而不是任人打扮的。歷史事實表明(由它的內容決定,包含列寧的界定):新經濟政策是“退卻”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或間接過渡”的合體,它相對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而言,是“復舊”——讓資本主義等私有經濟、小農經濟、國營工業繼續存在發展和“立新”——允許商品經濟存在發展、改變國營企業國有經濟運行機制體制等的合體,新經濟政策近乎處在經濟發展的“十字路口”(盡管其前進方向有明示)。關于新經濟政策問題,還可參見李開國[16]、李述森[17]、夏克強[18]等人的論述。與此同時,1921黨的“十大”決定實行“工人民主制”,排除委任制,實行普遍選舉制、報告制和監督制等,但實際改善成效不大。

蘇俄生存于國際社會之中,必然與國際社會發生關系。當然,外交是內政的繼續,外交服務于內政,并與內政相輔相成。蘇俄的第一個外交活動就是由全俄工兵蘇維埃代表大會頒布第一個外交文件——《和平法令》?!斗睢肥紫日较蛞磺薪粦饑腿嗣裉嶙h立即就締結公正的、民主的、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問題進行談判,同時,揭露帝國主義列強進行掠奪性戰爭的罪行,向各國人民呼吁,特別向英法德三國的工人呼吁,“幫助蘇維埃國家把和平事業以及使被剝削勞動群眾擺脫一切奴役和一切剝削的事業有效地進行到底”。19183月蘇俄與德國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標志著蘇維埃俄國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蘇維埃政府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在國內戰爭時期,還粉碎了國外武裝干涉。192010月蘇俄與波蘭草簽和約,19213月正式簽署和約。19213月起蘇俄與英國等多個西方國家簽訂貿易協定192111月起蘇俄與美國資本家等國外資本和企業簽訂多個租讓合同或租讓條約。19242月起蘇俄與英國等多個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偟恼f來,從十月革命的革命性外交開始,經過1920蘇波約到1921年蘇英貿易協定簽訂的外交轉折時期,形成了蘇俄或蘇聯具有雙重性特點的外交,實現了蘇聯外交上的階級利益與民族利益的結合,革命性外交和有限和平共處的結合。對此,可參見李宗樓[19]、祁跡[20]、李晗[21]等人的論述。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互動,是社會主義國家外交的一個重要乃至主要的構成部分。19183月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會將蘇俄外交路線具體表述為?:“首先支持先進國家的社會主義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支持一切國家特別是殖民地和附屬國的民主革命運動。” 蘇俄至1919 年很少對國外政府提照會,而更多是發表告工人群眾的呼吁書??梢?,蘇俄革命外交的重要性。19183月布爾什維克改名俄共(布),與此同時,國外新型無產階級政治組織——共產黨組織等逐漸形成,俄共(布)中央首先發出建議成立共產國際的電報,得到國外共產黨的響應,19193月初召開共產國際“一大”,宣告“共產國際”成立。它是一個比較集中的國際性政黨組織,總部設在蘇俄莫斯科。它的“一大”和20年“二大”,制定《共產國際行動綱領》,加強組織建設,反對機會主義,支持歐洲革命和指導各國共產黨建立發展,形成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政策。216月“三大”及22年“四大”,制定相關斗爭策略,提出爭取工人階級大多數,到群眾中去,建立統一戰線問題等。四次代表大會,列寧都親自參加并作報告或指示。總之,共產國際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大力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對此,可參見周尚文[22]、宮玉濤[23]等人的論述。

綜上所述,俄國十月革命和蘇俄蘇聯初期的國家發展實踐首次實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由資本主義舊世界到社會主義新世界的“破舊立新”。十月革命是打破資本主義舊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的勝利相當艱難,值到新經濟政策實施的頭年才基本好轉。1918年春,正式開始實施向社會主義過渡,不久,就被迫進入國內戰爭時期,但經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及其直接過渡實踐,新經濟政策及其間接過渡實踐等,建立社會主義新世界已經有了一種實在的依稀可見的新社會輪廓(當然它深受國家安全環境和落后歷史條件的影響)。俄國十月革命及蘇聯初期的的歷史發展主要是在列寧的帶領下實現的,隨著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破舊立新”的歷史實踐開創,馬克思主義也就發展到列寧主義階段。

列寧,1870422日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城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家庭。長兄是革命的民主義者,1887年以謀殺沙皇罪被處死。同年列寧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讀書,三個月后因參加學生運動被開除,旋又被捕流放,從此開始,列寧潛心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漢諾夫的著作。1889年列寧在薩馬拉建立起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同時深入農村社會,調查研究俄國農民問題,這標志著列寧初步轉向馬克思主義。1891年列寧與彼得堡的馬克思主義者建立了聯系,后參加了當地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小組,不久成為其領導人。列寧從1893年起先后寫作一系列文章,組織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捍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批判民粹派和“合法馬克思主義者”,提出爭取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斗爭問題,揭示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特點,批判“經濟派”,提出系統的新型的建黨學說等。1903年布爾什維克主義誕生標志著列寧主義的開端1902《怎么辦?》是其理論原點)。以其1905年《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一文為憑證,列寧剖析了俄國社會各階級狀況,論述了無產階級必須掌握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權,領導農民等小資產階級在俄國走工農民主專政的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系統研究馬克思主義,批判第二國際修正主義機會主義及其在俄國的變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后寫作《論歐洲聯邦的口號》和《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根據資本主義發展實際和國際形勢發展變化,認為19世紀末20 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已經進入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其發展的不平衡性、腐朽性和垂死性決定這一階段必然向新社會形態——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個別國家首先勝利的論斷。1916年《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列寧主義形成或成熟的標志。因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基本揭示了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突破性的解答了無產階級革命道路問題,從而科學系統地解決了新時代的實踐和理論提出的主要問題。在十月革命中,列寧主義得到實踐的檢驗,證實了其科學性。關于列寧主義形成標志及其帝國主義論的重要意義問題,可參見姜桂石[24]、孫來斌[25]、劉旺旺和代依晴[26]、吳文杰[27]、戴圣鵬[28]等人的論述。1916年以后,特別是在蘇俄或蘇聯建國初期,在蘇俄向社會主義過渡和建設中,列寧主義取得了明顯的進一步發展的重大成果。但值到列寧晚年,列寧在建立建設新世界——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形態方面還沒有獲得特別重大的完善性的飛躍。例如,在建立科學社會主義社會的“三大課題”上還沒有大眉目:即對于公有制經濟或社會主義與商品經濟關系問題,在新經濟政策時期于實踐中破題了,但在理論上還未入正題;在公有制經濟的民主勞動方面還沒有破題;在社會主義國家社會體制機制的民主化法治化方面還沒有總體上的協同進步,如在其黨政關系、國家權力來源及其權力分離制約、黨政機構人員進出任職革命性(最高)保障的民主化法治化方面還沒有其良性(正負)構架。這些都是由歷史條件決定的。關于列寧直至其晚年的社會主義社會特征觀建設觀等思想和列寧主義發展階段的問題,可參見林鋒和林秀琴[29]、智效和[30]、崔晨驍[31]、楊瑩瑩[32]、徐昕[33]、饒旭鵬和裴雯[34]等人的論述。

列寧主義是什么?如何概述列寧主義?列寧逝世以后,有關“列寧主義”的爭論并未結束且持續至今。但無論如何,列寧主義的概述,至少要包含三點:列寧主義的簡要定義(它的本質內涵及其與歷史實踐時代的關系),它有哪些重要內容,并且能反映作為歷史人物——列寧與其先(后)他人行為思想的重要區別或不同。這里,將繼續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基本方面概述列寧主義的重要內容,當然大都只能是提示性的。簡單地說,列寧主義是在俄國現實化的馬克思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列寧主義的基本內容:(1)、以《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卡爾·馬克思》、《哲學筆記》和《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為代表而表現的哲學思想。(2)、帝國主義理論(包含其經濟學、唯物史觀、全球體系等思想)。(3)、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包括其執政黨)建設理論。(4)、落后國家的和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如民主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一國首先勝利”等)理論。(5)、國家和新的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建設理論(如工農民主專政、國內民族關系、黨政組織體制建設、防復辟等)。(6)、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等向社會主義直接和間接的過渡理論或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理論,新的合作社制度和新國家與社會主義社會新特征理論。如在小農經濟小生產還占相當地位等落后國家可以通過生產合作社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路徑。(7)、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和文化教育建設理論。(8)、共產國際、民族殖民地和對外經濟、政治、文化交往等國際關系理論。如帝國主義與民族和殖民地的國際體系論。這八項內容的第一項,指示的是列寧的哲學思想,包含列寧的物質觀、實踐觀、認識論、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觀(即矛盾的對立統一學說)等,具體可參見仰海峰[35]、王東[36]等人的論述。第二項主要是指列寧的政治經濟學,即列寧的帝國主義論,還包括前述列寧新經濟政策中國有企業國有經濟的建構思想。后六項都屬于列寧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主要是從經濟、政治、文化、外交四層面說明列寧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包括其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特征方面的內涵,具體可參見李盼[37]、王菲[38]等人的論述。從總體上說,對列寧主義的認識是可多樣的,如楊謙和朱炳元[39]、維克多•德米特里耶維奇•科馬羅夫[40]、陳紅和姜波[41]、劉明明[42]、韓洪政[43]等人各自陳述了對列寧主義的不同認識。但必須明確,列寧主義的內涵和一些重要內容應當是歷史的既定的客觀的。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實踐和歷史時代發展經驗的總結,具有一般性,它只會隨著無產階級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變化而顯示其一般性程度的變化,只要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沒有完成,共產主義社會沒有實現,列寧主義就不會過時。

上述一系列歷史實踐和理論表明:列寧是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蘇聯的主要締造者、奠基者,打破資本主義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世界的第一個和偉大的實踐探路者,并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列寧主義階段,列寧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人物,列寧是世界歷史上的杰出人物。這是從歷史的客觀事實出發,站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立場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所得出的科學結論。對此,還可參見李燕[44]、劉淑春和鄭振東[45]等人的論述。斯大林繼續了列寧的事業,建立和開闊了社會主義新世界。至于后來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變質和復辟,那主要是因為早期社會主義社會成長的特殊和幼稚(如它成長在落后社會歷史條件下,其國家生存威脅短期內難以基本解除,幼稚征主要表現在其社會發展的形式及體制機制方面存在著僵化不變和不足或者是發展不成熟)。

 

注釋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6497頁。

《列寧專題文集 論資本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頁。

列寧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頁。

列寧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頁。

《列寧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頁。

《列寧全集》第1版第27卷第144頁。

 

參考文獻

[1]  徐偉軒 吳海江:《恩格斯晚年對資本主義變化的認識及其時代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4期。

[2]  朱亞坤:《列寧和布哈林關于帝國主義理論之比較》,《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1年第6期。

[3]  趙士國:《論十月革命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因素》,《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第3.

[4]  張廣翔  周嘉瀅:《百年以來的中國俄國史研究》,《史學月刊》2015年第11期。

[5]  鄧沛勇:《俄國現代化的趕超型特征探究(18611917)》,《西伯利亞研究》2024年第1期。

[6]  馮婉玲:《俄國立憲會議的主要爭議評析》,《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年第1期。

[7]  尹彥:《十月革命前的三次大爭論》,《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8]  王志華:《蘇維埃憲法的歷史命運》,《法治現代化研究》2017年第5期。

[9]  楊榮剛:《近年來國內學者關于十月革命研究綜述》,《理論視野》2017年第5期。

[10]  劉璐:《淺析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歷程中的地位》,《世紀橋2016年第9期。

[11]  秦正為:《關于十月革命爭論的歷史回顧與當代思考》,《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12]  嚴書翰:《開辟人類歷史和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新紀元》,《黨建研究》2018年第3期。

[13]  張科:《對十月革命合理性及其延展歷史意義的把握》,《創造》2024年第4期。

[14]  辛燕:《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淺說》,《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15]  謝麗娟:《對于前蘇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思考》,《商業文化》2011年第10期。

[16]  李開國:《蘇聯國營企業產權制度的三次改革》,《現代法學》199001期。

[17]  李述森:《論學界對蘇俄新經濟政策的“過度”解讀》,《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11期。

[18]  夏克強:《新世紀以來中國學界對蘇聯新經濟政策研究述評》,《科學社會主義》2023年第1期。

[19]  李宗樓:《列寧的外交思想和蘇俄的對外政策》,《徐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

[20]  祁跡:《試析蘇聯(蘇俄)早期的雙重外交》,《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21]  李晗:《列寧外交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20225月。

[22]  周尚文:《關于共產國際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研究述評》,《探索與爭鳴》198701期。

[23]  宮玉濤:《列寧在共產國際早期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0年第2期。

[24]  姜桂石:《列寧主義及其形成的標志》,《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8902期。

[25]  孫來斌:《列寧帝國主義論之價值澄明的三重維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年第3期。

[26]  劉旺旺和代依晴:《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發展道路的鮮明觀點—————兼論學界關于列寧十月革命思想的分歧》,《黨政研究》2023年第2期。

[27]  吳文杰:《回顧與反思:國內列寧帝國主義論研究》,《理論觀察》2023年第09期。

[28]  戴圣鵬《列寧帝國主義論:俄國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與理論支撐》,《湖北社會科學》2024年第1期。

[29]  林鋒 林秀琴:《國內外學術界的列寧晚年社會主義觀研究綜述》,《馬克思主義研究》2002年第1期。

[30]  智效和:《列寧是否改變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政治學研究》2002年第2期。

[31]  崔晨驍:《列寧晚年改革思想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23月。

[32]  楊瑩瑩:《列寧晚年政治體制改革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25月。

[33]  徐昕:《試論列寧主義的誕生標志和發展階段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198403期。

[34]  饒旭鵬 裴雯:《列寧主義的歷史演進及其時代意義》,《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

[35]  仰海峰:《列寧哲學思想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10期。

[36]  王東:《列寧主義的哲學創新》,《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0年第5期。

[37]  李盼:《列寧社會主義思想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5月。

[38]  王菲:《列寧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天津商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6月。

[39]  楊謙 朱炳元:《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豐富和發展——列寧主義分編介紹》,《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年第10期。

[40]  維克多•德米特里耶維奇•科馬羅夫:《列寧主義的來源和結構》,《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20年第1期。

[41]  陳紅 姜波:《對西方“列寧學”批判的批判》,《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1年第1期。

[42]  劉明明:《列寧歪曲了馬克思的思想嗎?——基于國外學者對馬克思與列寧思想關系不同視點的分析》,《貴州社會科學》2021年第7期。

[43]  韓洪政:《列寧主義及其時代價值評析》,《西部學刊》2022年第01期。

[44]  李燕:《對列寧評價的不同立場與方法分析》,《文化軟實力2020年第3期;李燕:《俄羅斯“列寧回歸”現象的思考》,《文化軟實力2024年第1.

[45]  劉淑春和鄭振東:《對歷史偉人的評價需站在歷史的高度》,《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2年第4期。

 

202461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元龍:胡漢三回來了,毛主席和紅軍沒回來,怎么辦?
  2. 歐洲金靴|我們就認毛主席
  3. 井岡山觀心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一處闡述,如何看待
  4. 反潮流少年英雄黃帥
  5. 美國大兵抹油開溜 “臺毒”分子無處遁逃
  6. 金融戰的新動向
  7. 誰在給中國電影工業釘上棺材板?
  8. 雙石|放心不下的毛澤東沒有理由不相信“徐陳”的滿滿信心
  9. 永遠的懷念:目光短淺者理解不了他的偉大!
  10. 生也不能,死也不能的黨志軍:神圣法律秩序的仁慈凌遲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真不要臉!這么明目張膽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社會“新四害”,已嚴重影響老百姓生活,很多人還未察覺
  5. 變著花樣收費,老百姓何時能喘口氣?
  6. 現在上班,真的有種當漢奸的體驗
  7. 張志坤|毛主席晚年心境為何蒼涼
  8. “白卷英雄”張鐵生既是毛澤東時代也是后毛澤東時代的英雄
  9. 王老板還能幸運幾時
  10. 那場無產階級文化革命在經濟戰線的斗爭是什么?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
  3. 【燃燒】誰把老實人逼瘋了?年輕人的憤怒之火怎么燃起來的
  4. 鶴崗市公安局局長會場指揮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長
  5.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6. 王泰?。狐h建以掙大錢為目的,就是政治投機
  7. 誰敢說愿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8.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9. 富得流油,跌得粉碎
  10. 孔慶東:賈平凹的病相
  1. 毛主席的一張罕見照片
  2. 李慶科逝世 | 國產萬噸輪與洋奴哲學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談談俄烏沖突問題——左翼能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什么?
  5. 你長大了想干什么?祖國的花朵這樣說!
  6. 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