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有人提出中國的龍應譯成 Loong,同時將西方的 Dragon 音譯為“拽根”,如此才能體現中國龍與西方龍的本質區別。常以“龍的傳人”自詡的中國人,為何如此抵觸西方的“拽根”?
古希臘神話中的毒龍
與農耕文明下保佑百姓風調雨順的龍王不同,西方龍是海洋文明下興風作雨、噴火食人的怪獸,常在地中海東部、古希臘、斯堪的納維亞、不列顛群島等地出沒,如果非要對應中國上古時期的怪獸,倒是更接近于《山海經》記述的九頭蛇軀怪獸“相柳”。在諸如《魔戒》《冰與火之歌》等西方文學作品中,龍的形象邪惡,體型龐大,身背尖刺,牙齒鋒利,能噴出強烈的火焰。十七世紀時,歐洲一種能噴火的短滑膛槍還被稱作 Dragon,配有此槍的人叫 Dragoon(龍騎兵)。
Dragon 一詞源自古希臘語“darkon”,是“看,看守”的意思。Dragon 是人神共同的對立面,象征著遠古時代人與自然、與野獸的對抗,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就曾用神箭射死過一條巨龍皮松(Python)。
《圣喬治和龍》(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意大利畫家丁托列托(1518-1594)繪,油畫,身騎白馬的圣喬治左手拿著白底紅十字盾牌,右手用長矛刺死毒龍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被描述為一種體型巨大且長著翅膀的蜥蜴,能噴火,頭似駱駝,耳朵后面是高聳的犄角,脖子很長,腿很粗壯,有著鷹一般的爪子和長長的尾巴。除了兇猛殘暴,它們貪婪,喜歡儲藏財富,盡可能收集成堆的錢幣、寶石和魔法物品。
西方中世紀的藝術作品中,地獄之門常被描繪成怪獸的嘴,口腔內有火焰燃燒。罰入地獄的人被扔進怪獸的嘴,接受火的懲罰。這樣的意象,源于《圣經》對龍的比喻,噴火的龍就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電影《霍比特人3 :五軍之戰》劇照,圖中的巨龍史矛革是電影中的最大反派,它要奪取王國的寶藏并且毀滅整個中土世界
貪婪殘暴的野獸,噴火魔鬼的化身,西方龍的意涵已經負面到塵埃里,成為西方文學巨匠表達惡意、厭煩的完美素材。
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有一段愛德蒙語:“我的父親跟我的母親在巨龍星的尾巴底下交媾,我又是在大熊星底下出世,所以我就是個粗暴而好色的家伙。”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當朱麗葉得知表哥被羅密歐殺死時說:“花一樣的面龐里藏著蛇一般的心!哪一條惡龍曾經棲息在這清雅的洞府里?”
狄更斯在《艱難時世》中諷刺斯巴塞太太:“走來走去的市鎮上的人們都看得見她坐在那兒,卻把她看作這銀行的惡龍,在看守著那座礦山的寶藏。”
中國龍在西方的異化
龍在中國人心中是至高神圣的,在十九世紀前的西方人眼中也是如此。歐洲知識界的心目中,中國人是“高貴的異教徒”,中國龍代表著中華帝國至高無上的皇權,在倫敦,繡有龍鳳圖案的中國刺繡服裝被視為最尊貴且時尚的服裝。1687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夫子》一書中載有孔子畫像,畫面上方配了一幅“雙龍戲珠”圖案。此后三百年間,這張酷似歐洲哲人的孔子像,連同兩條粗糙的戲珠龍,被各種有關中國的著作一再翻印。
1735年,編寫《中華帝國全志》的杜赫德明確地將龍升格為“中國人的國家象征”。
自從《華英字典》出版,直至 1898年,漢英、英漢類詞典都延續了馬禮遜的誤譯。這一段時間,正伴隨著西方國家的不斷崛起與中國的不斷衰落,對應著“龍”的 dragon 在西方政治漫畫中身軀龐大,性情殘暴,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受盡戲謔。排華運動時期英美兩國流傳著“辮子龍”。
《黃蜂》和《精靈》是當時表現排華主題最為突出的漫畫雜志,1879年至 1882年之間,《黃蜂》刊載了多幅將華人畫作惡龍的漫畫作品,其中較早的一幅《多頭吸血鬼——徹底地打擊》中,一位白人女勞工騎著駿馬,手持長矛,狠狠地扎入一條長著四個腦袋的吸血龍的其中一顆頭上,這顆頭上正好寫著“中國人的詛咒”。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侵華后,歐美各國生產了大量針對此事的屠龍漫畫。
西方諷刺漫畫《黃禍》,約 1910年,左側張開大口的龍,代表著被西方丑化的中國,名為“歐洲”的船上各色人等戒備森嚴
在一幅叫作《復仇者》的漫畫中,“復仇者”是一個翅膀上寫著“文明”的天使,“黃禍”是一條中國龍。畫面上,手持長矛的天使正模擬“圣喬治屠龍”的經典場景,擊殺所謂象征落后勢力的中國惡龍。
其間,法德兩國發行了大量此類主題的紀念明信片。在德國明信片《列強征服中國》中,列強士兵全都被畫成了圣喬治的模樣,個個騎白馬,著錦衣,腳裹護甲,手執長矛,招招刺在巨龍身上。中國龍形象在西方的不斷異化,足可見一個單詞背后國力衰弱的殘酷現實。
1985年,中美兩國學者在編撰中文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時,就“龍”的條目展開過爭論,最終在百科全書第五卷的第 367頁上,我們會看見“龍”有兩個獨立條目,其一是“龍 dragon”;其二是“龍 loong(dragon)”,特別將東方尤其是中國龍進行了大量解釋。
《美國百科全書》也回顧了古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中的惡龍,對它們與中國龍形象之間存在的種種差異進行了細致區分。美國奇幻大師勒奎恩在其著作《地海傳奇》中也不斷強調龍是一種擁有智慧的、友好的、和善的神獸。無論如何,這樣的改觀令人欣喜。
(參考資料:鄭振鐸:《希臘神話與英雄傳說》;施愛東:《19世紀西方漫畫中的中國元素》;魏玉奇、李娟編譯:《圣經名篇精選》;朱珺:《文化隱喻視角下的中國龍與西方 Dragon》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