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諸君讀到此句時,是否感到有點凌亂。夫子在說些什么?不僅大家迷茫,就是古人也一樣迷茫。我們來看一下前輩們的注解。
對于這句話的理解,《論語注疏》坐了三方面的解釋。
一是對本句進行總體上的概括,“此章勉人為君子也”。認為“不重章”就是勉勵大家要做一位君子的意思。
二是陳述先賢們對“固”的兩種解釋。一種是孔安國的說法,認為“固,蔽也” ,言君子當須敦重,若不敦重,則無威嚴。又當學先王之道,以致博聞強識,則不固蔽也。另一種解釋是說“固,謂堅固”, 言人不能敦重,既無威嚴,學又不能堅固,識其道理也,明須敦重也。 對于“固”字,選什么意思,是有爭議的。
三是對“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的解釋。原文如下:“主忠信”者,主猶親也。言凡所親狎,皆須有忠信者也。“無友不如己者”,言無得以忠信不如己者為友也。“過則勿憚改”者,勿,無也;憚猶難也。言人誰無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茍有過,無得難於改也。認為“主”是親近的意思。親近有“忠信”的人,不要與“忠信不如已”的人交朋友,有錯誤就要不怕困難,勇于改正。
多么完美的解釋。可是,當我們把句子中的雙重否定都去掉,“君子,重則威,不學則固,主忠信。友如已者,過則勿憚改”,會發現《 論語注疏》的解釋,并沒有觸及句子的核心。它的解釋是那么蒼白無力,言語間有一種輕浮,有一種狂傲。這是夫子的境界嗎?
大家千萬不要理解錯了,好像我在鼓動大家不要去讀《論語注疏》,正相反,《論語注疏》是先輩們互相交流彼此心中《論語》的成果,不廢一家之言,對我們認識《論語》非常有幫助。同時,在其言語中還保存了大量的引文,有些都成了逸文,這對我們重新認識我們的古代文學,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她好比基石,她好比肩膀,沒有她的鋪墊,我們哪能走到今天,沒有她的頂扛,我們哪能看得高遠。入進去,出得來,才能做到“青出去藍而勝于藍”呀!總之,讀《論語》,必讀《論語注疏》。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此句的斷法同原文不同。我說一下我的理由:“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的主語都是“君子”,故為一句;“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的主語是“者”,同前句異,故又為一句。
這句話中,夫子到底在說些什么?且聽我汩汩道來。
我們先來看"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這句。
一提到“君子”二字,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仁、義、禮、智、信”,會想到“松、竹、梅”。在《左傳》中,君子更是道德與智慧的化身,“君子”是與“仲尼”平起平坐的。對“君子”的另一面大家可能有點陌生。翻開《詩經》,我們查找一下“君子”,如“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又如“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可見,君子是統治者的代名詞。《說文》云:“君,尊也”;《說文解字注》云:“尊,或從寸,有法度者也”;這些都是統治者的主要特征。
《說文》云:“重,厚也。厚,山陵之厚也。”像山脈一樣,寬廣博大亦高聳入云。《詩經·衛風·淇奧》是這樣形容君子的:“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壁,寬兮綽兮,猗(yǐ)重較兮。”君子不僅在外形上要看起來“寬綽”,而且自身要有一定的分量。這種分量不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改變而改變,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時序上,它將是永恒的。這種分量是什么?我說不出來,但我知道,它是夫子一直在追尋的東西。
《說文》云:“威,姑也。姑,夫母也。”《說文解字》云:“姑也,引申為有威可畏。”像媳婦的婆婆那樣,有威嚴,讓人畏懼,讓人敬畏。《左傳》中有這么一句話,讓我們對“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宗邑無主則民不威,疆場無主則啟戎心。”一個國都如果沒有君主,人民就會沒有敬畏之心;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君主,就會有戰亂的危險。從中可以知道,“威”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統治的一種手段。君子為什么要這么“重”呢?那是君子想要有“威”,有“威”之后,就可以用之于民,就可以維護本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的安全了。
君子不重則不威,夫子的這句話對統治者來說,真的沒留情面。對“敏于事,慎于言”的夫子來說,能說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而那層“糊窗紙”,就要由我們來戳破。作為統治階層的君子,地位俸祿本來就很高了,卻從來不知道自重,非要做一些“下賤”的事,來有辱自己的身份。這樣,你還怎么樣在人民面前樹立起誠信和威望呢?這樣,你還將怎樣統治你的臣民呢?“不重則不威”的傻事,君子是不能做的。君子能做什么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說文》云:“固,四塞也。塞,隔也;隔,障也。”當一個國家四邊都有屏障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安全了。可當一個人的視覺,聽覺,心靈與思想都被阻隔的時候,難免會做出“不重則不威”的事來。君子要沖破這種閉塞的環境,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學”,學什么?“后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郁郁乎文哉。”學習周朝的文化,主要是向周文王(一文)、周武王(一質)學習。君子只有學習才會“明”,才會避免做出“不重則不威”的傻事來。君子學習的榜樣,會幫助大家理解“君子”的本義。君子就是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在《論語》中,君子的含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君子含義的變化也是代表夫子思想的變化。
你我之“不學則固”,可能會影響一個人或一輩人,但君子之“不學則固”將會影響一個時代,一個國家。“怎么樣提高統治階級自身的文化修養?”這個問題將比“怎么樣提高被統治階級的文化修養?”這個問題,重要得多得多。歷史一次次證明給我們看,一個國家的沒落,是先從統治階級的文化沒落開始。過去的,在今天還在愈演。
《說文》云:“鐙中火,主也。”正在燃燒的一盞燈,稱為“主”。別小看這盞其貌不揚的燈,它的存在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有一盞容器,二是要有燃燒的芯,三還要不能熄滅。它總是蹲坐在最黑暗的地方,忙碌著;脆弱的,一口氣就能熄滅;如豆的燈火,卻能驅趕黑暗,給大家帶來溫暖。這就是“主”,本義是名詞;但在此句中是處在謂語位置,做動詞使用。“主”的這種動詞用法,在《左傳》中也有,如“民主偷必死”。
“忠,敬也。信,誠也。”這種解釋,可能太平面了。《左傳》云:“《風》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葦》、《泂(jiǒng)酌》,昭忠信也。”這四首詩可以幫助我們更形象地理解“忠信”。敬事而信,對上不能不忠,對下不能不信。“忠信”與“德”還有密切的關系。《左傳》又云:“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讓,德之基也。”有“德”能做什么?《左傳》又云:“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君子主忠信,必有德,說來說去又回到統治者身上來了。
這句話,是對統治者進行約束的,告誡君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勉人為君子”實在不敢茍同。
我們再來看"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
“沒有朋友不像我這樣,有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這樣的解釋不知是在恭維自己,還是在恭維朋友。人與群分之后,夫子又告訴大家“有教無類”,夫子是在測試我們的智商嗎?知錯就改,這種最基本的行為準則,爹媽就教育了,夫子可以休息了。
夫子究竟想說什么?繼續往下看。
“無友不如已”是“者”的定語,是修飾和限定“者”的。這種結構常見于《左傳》,如“憾而能眕者,鮮矣”;又如“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
《說文》云:“如,從隨也。”“如”字的本意是遵從,依照。這種用法常見于《左傳》,如“且人之欲善,誰不如我”;又如“我不如子,子以君免,我請止”。
“無友不如已”的意思是“沒有朋友不遵從我”,也就是說大家都聽我的。這是什么特征?《謚法》云:“從之成群曰君。”這是統治者的特征。“無友不如已者”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君子”。
《說文》云:“憚,忌難也。忌,憎惡也。”憚的本義不光有懼怕的意思,還含有憎惡之意。所以會有《詩經·綿蠻》云:“豈敢憚行,畏不能趨。”這里為什么要用“憚”呢?你我之輩有錯,改就是了,還有什么憎惡,還有什么懼怕的嗎?關鍵看是誰犯錯誤,這里犯錯誤的人是“沒有朋友不遵從我”的君子,是統治階級。
把這句話正過來講,意思是“君子,過則憚改。”揭示了統治階級的本質,憎恨并害怕更改自身的錯誤。時間過去很久了,時代也進步了,可是統治階級的這種本質是一點也沒有變。
整句:做一位統治階級的君子,要符合三個標準;一是不做卑賤而有損自己威信威嚴的事;二是要學習,就不會愚昧;三是對上天要忠敬,對百姓要誠信。做一位人人都尊崇的統治者,就要勇敢的面對現實,不要憎恨改正過錯,也不要懼怕改正過錯。
講到這里,困擾我多年的一個問題,漸漸清晰。為什么先秦時期,夫子的思想還處九流之末;而漢后,又一躍成為正統思想,并延續二千多年;近代又被打倒?原本是約束統治階級的“金箍”,經過夫子弟子的不斷努力,終于把它送給了被統治階級,還教會“老統”念“緊箍咒”。經過二千多年的訓練,被統治階級都變成了“君子”, “老統”還是“過則憚改”的“老統”。后來,“君子”覺醒了,把“金箍”給扔了。現在“緊箍咒”還在,可“金箍”沒有人再愿意帶了。
夫子死后,魯哀公在悼詞中說:“尼父,毋自律!”仲尼師父,不要再遵循法度,自加約束了,快歇一歇吧!你歇一歇,我也好放松放松!
希望我的解釋,能對你理解《論語》有所幫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