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丁國嶺:毛澤東思想與文化革命

丁國嶺 · 2012-01-0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說明:本連載文章是我以前貼出的系列文章《也談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新生形態》、《中華民族新生的陣痛——文革》、《肯定文革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文革是毛澤東思想的自然延伸》等文章的總結和深化。原計劃將關于文革的反思融合于《荀子的思想》的連載文章中去,但在我醞釀《荀子的思想》的過程中,覺得這樣很難突出對文革的理論反思這個重點,而且由于對文革反思巨大的現實意義,所以改變了原來的計劃,遂有此連載文章的出籠。

一、說說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出于《漢書·河間獻王劉》一文,作為哲學范疇,是毛澤東在延安抗大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提出來的。長期以來,人們把主席的“實事求是”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表達,這嚴重局限了我們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視野。

馬克思告訴我們,人的意識是有社會性的,任何人的個體意識的發生都是在社會意識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完成的。毛澤東是生活在中國這個綿延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的,這個綿延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固有的文明,自然對毛澤東的思想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毛澤東幼年就讀于私塾,是先接觸中國傳統的東西,然后才接觸了馬克思主義;而且毛澤東對中國的文、史、哲的研讀是廣博而精深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而當我們對“實事求是”這四個字作出上述的理解時,物質、意識的思維框架就已經確立,中國哲學對毛澤東思想的影響也就被排除了。近代中國歷史是中國災難深重的歷史,也是東、西方思想沖擊、交會的歷史。在東、西方思想的交會中,馬克思主義以其固有的理論優勢,契入了中國思想發展的歷史長河。固然,我們不能排除馬克思主義對于主席思想的影響,但我們更應該把主席的思想放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沖突、整合的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中理解毛澤東思想,理解毛澤東思想的靈魂和核心的“實事求是”。

人們對實事求是的解釋通常是把“實”或者“事實”與物質對等,把“求”與意識對等,把是理解為事物的內在本質,把實事求是看作是物質決定意識的中國化表達。固然,從表面上看,這是解釋得通的。但當我們這樣理解實事求是的時候,已經把毛澤東思想局限在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中了,就已經把中國傳統哲學對主席思想的影響排除在外了,是無法理解主席在哲學發展中的巨大貢獻的。


先來說說“求是”中的“是”。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西方,自然地沿襲了西方哲學進行思維的一般方式,即:從自然科學的認識成果中概括和提煉出一般的世界模型,建立主觀世界圖景,在對整個客觀世界進行一般性描述的基礎上,展開其進一步的哲學思考,即使馬克思也承認能量守恒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對創立辨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支撐作用。在中國傳統哲學的歷史發展中,也存在從自然科學的的認識成果中概括和提煉一般的世界模型,然后進行理論思考的思維方式。但在中國哲學的發展中,這樣的思維方式被中國傳統哲學所否定。在中國傳統哲學否定與馬克思類似的思維方式的過程中,中國古人提出了“是”這個哲學范疇,并把是、彼之指看作整個哲學思維得以產生的前提和基礎,毛澤東提出如何“求是”的命題,顯然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哲學命題。

    在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中,名、實關系的爭論可以追溯到管子,從管子開始,名、實關系的爭論就是中國哲學思維中的一個重要話題。春秋戰國時期,名、實關系的爭論逐漸形成了以惠施和公孫龍為代表的兩家不同的名家思潮,惠施和公孫龍關于名、實關系觀點的分歧,本質上依然是墨、儒兩家思想在名、實關系問題上的延伸。惠施強調合異而入同,以人們對自然事物的認識為基礎,試圖通過概括人們對自然事物的認識成果,抽象出自然物質世界的整體認識作為對名、實關系問題進行討論的基礎,論證了“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墨家“兼愛”思想。據說,當一個叫黃繚的人問他“天地所以不墜”的道理和“風雨雷霆”所以產生的原因時,他馬上“不辭而應,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說而不休,多而無已。”,可以說非常生動地說明了惠施思維的一般方法。惠施回答的具體內容已經失傳,但從莊子對惠施的評價可以佐證惠施思考的一般方法:從自然科學認識中概括出對世界的一般性理解,以“歷物之意”作為討論名實關系的基礎。莊子評價惠施的思想說惠施“弱于德,強于物。”、“散于萬物而不厭,卒以善辯為名。”、“逐萬物而不知反。”,也可以從側面證明惠施進行哲學思考的一般方法:在概括自然科學認識成果的基礎上,對世界進行一般性的描述;在完成對世界的一般性描述后展開進一步的哲學思考。
  • 丁國嶺2007-07-13 17:15:42 [舉報]

        對于惠施的思維方式所存在的弊端莊子曾做出深刻的揭露,莊子是從三個方面批判惠施的理論思維方式的。第一,相對于人的存在而言,物質世界是一個無限的世界,以人所感知了的、有限的對物質世界的認識為基礎,抽象出對物質世界的一般性認識,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因此,這樣的思維方式必然導致人們認識的迷亂,無法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其未生之時;以其至小而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其次,就算是我們可以以人們有限的、對物質世界的認識為基礎,抽象出對物質世界的一般性認識,但我們認識事物還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故異便,此勢之有也。”以一個范圍非常小的參照背景,來認識范圍非常大的事物,是不可能對對象獲得全面認識的;以一個范圍非常大的參照背景來認識一個非常小的事物,那么由于其非常地小,我們也是不可能獲得對該事物的正確認識的。第三,當我們采用這樣的思維方式時,總是有某一個人來概括和抽象人類對自然物質世界的認識,然后提出對世界的一般性理解的。任何一個人的存在相對于人類而言,都是非常有限的,他也不可能對人們當時已經獲得的、對自然事物的認識全部認識;以個人所掌握的當時人們獲得的對自然事物的認識為基礎,抽象出來的對世界的一般性理解,也是有問題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人們已經有的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掌握無限的、人們已經有的知識,這是很有問題的。然而,以自己掌握了的、人們已經有了的知識為基礎,抽象出來一般性的知識則更是有問題的了。莊子對惠施所堅持的思維方法的責難,可以說切中了惠施思考問題的根本弊端,是這樣的思維方式無法逾越的障礙。也正是莊子提出的問題擊中了這樣的思維方式的要害,是這樣的思維方式無法逾越的障礙,所以在莊子之后,惠施的思維方式淡出了中國哲學。
  • 丁國嶺2007-07-13 17:16:31 [舉報]

        與惠施不同的另一個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孫龍,中國哲學在公孫龍思想的基礎上,經過莊子、荀子的努力,最終建立了不需要對世界做一般性描述即可展開其理論思考的哲學思維方式,克服了從自然科學知識中概括一般性的世界圖景并以此為其理論思考起點的思維方式所存在的根本不足。與惠施合異入同的思維方式不同,公孫龍則強調別同為異。公孫龍別同為異是以對“指”的強調為基礎的,公孫龍對“指”的強調集中地體現在公孫龍的《指物論》中。公孫龍指出,我們對于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是以我們對該事物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為前提的,“天下無指而物不可謂,指也;不可謂指者非指也。”天下萬物如果沒有“指”,我們是不可能獲得關于某物的任何認識的;我們所指的東西總是具體的,我們不能否定我們指認的事物的具體性,對一般性的強調則否定了我們所指的具體。另一方面,事物又不單單是我們所指的那個具體事物,它又是一般的,沒有我們所指認的那個具體事物,事物還是事物自身,“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非。”

       公孫龍雖然提出了“指”這個哲學范疇,但公孫龍所言的“指”并沒有區分彼、是;在沒有區分彼與是的情況下,強調“指”,必然陷入矛盾之見,無力自拔。莊子深刻指出了公孫龍不分彼、是的情況下對指的強調可能導致的矛盾性,說“萬物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之無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在對公孫龍思維成果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莊子提出“萬物莫不相與為彼是”,“指”必然是以彼、是的區分為基礎的,糾正了公孫龍的思維缺陷,“知不知是非(彼)之境,而猶欲觀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虻負山,商   弛河也,必不勝任矣。”在克服了公孫龍的思維缺陷后,莊子全面論述了是、彼之指、把認識對象從無限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的重要性,把是、彼之指看作是我們對對象認識發生的必要前提,當然也是哲學認識得以發生的前提。不進行是、彼之指,就展開思考,除非哲學沒有任何研究對象;然而,如果哲學沒有研究對象,哲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 丁國嶺2007-07-13 17:17:10 [舉報]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莊子》)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不是“是”,就是“彼”,從“彼”來看“是”是什么,“是”是不可能知道;只有從“是”來看“彼”。在與彼的聯系中,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是”和什么是“彼”。盡管人們不能離開對是與彼的指認來認識是和彼,但這樣的認識方法必然導致從“是”來認識“彼”,從“彼”來認識“是”,導致“是”或者“彼”的自身規定因應于對方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喪失了自身規定性。所以圣人雖然也承認“是”、“彼”的指認對于我們正確思考的重要性,但卻是從“是”與“彼”所構成的變化整體來認識“是”的;從“是”與“彼”所構成的變動的整體與“是”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認識“是”,同樣地也是以把 “是”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為前提的。
  • 丁國嶺2007-07-13 17:18:03 [舉報]

        莊子之前的思想家雖然沒有完成指認哲學研究對象對于哲學思考重要性的理論論證,但是在他們的理論思考過程中也已經自覺地堅持著這樣的思維原則。

       在儒、道之前的管子已經朦朧地意識到把哲學研究對象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對于理論思考的重要性。管子指出,道作為一個泛泛的稱謂是沒有具體所指的,它的具體內容總是和人的具體密切相關的,要回答道的具體內容就必須首先明確我們的研究對象,“夫道者虛設,其人在則通,其人亡則塞者也。”。“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并進一步指出,對于任何對象,如果不首先完成這個“指”的過程,那么“非茲是無以理人,非茲是無以生財。”并第一次把人作為哲學思考的研究對象——“是”,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說“人,不可不務也,此天下之極也。”
    儒家思想典籍《論語》中“學而時習之”是個沒有主語的句子,表明這個思考是在已經完成了對主語這個“是”的指認之后開始的;在已經完成了對“是”的指認基礎上,以對“是”的指認為中心,區分為遠和近(有朋自遠方來),區分為己和人。《道德經》言:“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是以圣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易經》畫卦而后有辭,圣教異人而立說,經書因人而說有,都充分表明了中國傳統哲學對于指認是、彼的強調和重視。
  • 丁國嶺2007-07-13 17:19:38 [舉報]

        將人作為哲學的研究對象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對于哲學思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哲學之所以能夠產生和存在,是因為有人的存在;沒有人,也就無所謂人的哲學。人的存在不僅是哲學存在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所有哲學思考的最終歸宿。把人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作為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基礎,保證了我們的哲學思考始終是圍繞著人而展開的,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宗教神學產生的可能。后期道家之所以走上了宗教歸宿,是因為莊子脫離人的發展過程抽象地來理解對研究對象的指認導致的,“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這樣的指認實際上否定我們進行指認的現實物質世界和自身基礎的虛指,莊周陷入莊周夢蝶思維困惑也就成為其合乎邏輯的結論。

        其次,物質世界的存在是無限的和連續的,從人這個角度看,物質世界有兩大組成部分,一部分是有人存在于其中、活動于其中的物質世界,一部分是尚還沒有和人存在與發展聯系起來的物質世界。明晰了人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之后,能夠進入哲學思維理論視野的物質世界也只能是有人存在并活動于其中的物質世界,哲學的理論視域就可以被牢固地鎖定為人和人的對象性表達的物質世界所構成的整體,而不可能是其他。哲學理論視域的鎖定,把那些還沒有進入人的活動范圍的物質世界自然地屏蔽在了人們理論思維之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避免了哲學成為空談,保證了哲學思考始終是圍繞著人的實踐展開過程而進行的。
  • 丁國嶺2007-07-13 17:21:22 [舉報]

       西方哲學從其早期就已經舍棄了對哲學研究對象指認的必要,并提出了“普遍的是”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有一門學問研究作為‘是’的‘是’以及那些由它自身屬于它的特性。其它各種特殊的學問卻并不是這樣,因為它們沒有任何一種是研究作為普遍的‘是’的是的,它們只是截取‘是’的某個部分,研究這個部分的屬性,例如數學就是這樣做的。”西方哲學對普遍的“是”的關注掩蓋了是、彼之指在哲學思維上的必要,西方哲學也就沿著概括自然科學知識、抽象一般的世界觀這個錯誤道路發展起來。西方哲學這個舍棄能夠保持下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任何人從其具有了主體意識的孩提時代起,就已經自發地完成了自身這個“是”與非自身的“彼”的區分。西方哲學是以人的自然形態矛盾運動為支撐發展起來的,則是西方哲學這樣的思維方式一直得不到糾正的根本的、更為重要的原因。

         
  • 丁國嶺2007-07-13 17:21:51 [舉報]


    今天看,舍棄這個指認過程對于人們正確地進行哲學思考所產生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這樣的舍棄使哲學思考脫離人的發展成為可能,成為宗教神學在理論思考上存在的溫床;中世紀哲學淪為論證上帝存在的工具,成為宗教神學的奴婢,這是非常自然的。即使在今天,盡管西方文明經歷了文藝復興的對宗教神學的否定,西方哲學依然無力擺脫宗教的陰影。另一方面,這樣的舍棄卻給西方哲學的思考埋下了不可克服的思維障礙,不得不把人和整個物質世界做兩分的理論處理;只有把人的認識對象和人的認識做兩分處理,然后其理論思考才有得以展開的可能。“萬物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把人的認識對象和人的認識做兩分的處理,就已經扭曲了人在自然物質世界存在的實際情況;以這樣的思維方式認識人,也是不可能獲得對人的正確認識的。在其理論思維的展開中,把具有屬人性的意識從人身上剝離出來,加以絕對化使之具有了本不具有的與物質世界相提并論的資格;然后把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思維的起點。把物質和意識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從哲學思維的起點上,已經包含了不可克服的邏輯錯誤:無論對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做怎樣的回答,都不可能保證其哲學思考進一步展開的科學性。舍棄對是、彼指認而展開哲學思考,是導致西方哲學唯物和唯心主義兩分的哲學思考的理論根源。最后,看不到是、彼之指是哲學認識得以發生的前提,完成研究對象的指認即不可能,西方哲學不得不繼續其概括自然科學認識成果、提煉對世界的一般性理解、然后進行哲學思考,形成思維過程的死循環,無力自拔。西方哲學不以是、彼之指作為其理論思考的前提,也使西方哲學始終無法完成哲學研究對象的理論固定,不能就哲學的研究對象達成一致,不同的哲學派別對哲學的研究對象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導致其哲學思維也無法形成一致的看法,不可能完成哲學的科學化。
  • 丁國嶺2007-07-13 17:22:39 [舉報]

        莊子盡管克服了公孫龍脫離是、彼的區分強調“指”的不足,但莊子的思想卻有發展成為宗教的可能。是、彼要素的確定是隨著是要素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不是確定不移的;莊子雖然強調是、彼之指是哲學認識發生的前提,但莊子把是、彼要素的不確定性扭曲成了是、彼要素確定的隨意性,并因是、彼要素確定的隨意性而否定了是、彼要素自身規定的固有性,去異入同而強調萬物齊一,否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的存在。荀子在莊子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克服了莊子對是、彼要素不確定性理解為是、彼要素確定的隨意性的錯誤,把是、彼要素的確定有機地統一于是要素的發展過程,奠定了中國哲學擺脫宗教影響的牢固基礎。

         “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道歸是矣。《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而節之也;《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頌》之所以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畢是矣。”,“仁者仁此也,義者分此也,節者死生此也,忠者敦慎此也。”。莊子因為是、彼之指的不確定性,否認了對是、彼確定的必要,進而否認了“學”的思想從本質上是錯誤的。荀子在強調了哲學思考必然是以是要素的指認為開端的基礎上,指出方于其人而后習君子之說,“君子也者而好也,其人也;其人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資盜糧,借賊兵也。”,“學莫便乎近其人。”如果脫離確定的是要素,那么“學”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脫離了是要素的確定,學就失去了糾正是要素發展、使之復合于道的意義,“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哦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脫離了是要素的確定,學者必將失去貫穿于“學”主線和基礎,“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君子不與。”荀子強調,“仁者,仁此也;義者,分此者也;節者,死生此者也;忠者,淳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備矣;備而不矜,一自善也,謂之圣。”。

       荀子強調指出,對是要素的指認必須與“時”結合起來、必須與彼要素的聯系結合起來、必須與是彼要素的統一體結合起來,“不時宜,不敬交,不歡欣,雖指,非禮也。”脫離了是要素的發展過程,脫離 “時”、“交”、“歡欣”隨意確定是要素,是錯誤的,“物其指也,唯其偕也。”
  • 丁國嶺2007-07-13 17:23:21 [舉報]

        荀子在理論上指出是、彼之指與是要素發展過程的不可分割后,進一步指出,莊子所杜撰的大聲之樂、天樂是不存在的;是要素的固有本質必然會在是、彼要素的相互作用表現出來,不存在不表現于是、彼要素相互作用中的本質;盡管在某一時間,其本質未能表現于是、彼之間的矛盾作用中,但從其發展的整體過程來看,是不存在這樣的現象的,“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另一方面,在是、彼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是、彼要素之間呈現出來的這樣或那樣的關系,也必然有其自身的矛盾基礎,“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蛀。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  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在強調了是要素的確定對于哲學思考的重要性之后,在莊子對惠施思維方式批判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惠施通過對自然科學的認識的概括、先提煉出一般的世界觀,而后對人進行分析的錯誤思維方式,“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學,老身長子,而與愚者若一,猶不知錯,夫是之妄人。”并用“步道”的比喻說明了這樣的思維方式本質上的錯誤。從人們走路的道理看,路總是一步步地走,進入人們視野中的外部世界也隨著人的一步步的走,而發生變化;脫離了人一步一步的走動,空談人所看到的景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經過公孫龍、莊子和荀子的思想努力,從自然科學的認識成果中概括一般的世界觀、方法論,然后對人進行分析的西方哲學思維方式,在中國哲學的發展中徹底被淘汰。中國哲學不從自然科學中概括主觀世界模型的認識,它以是、彼之指為基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學理論,從而與西方哲學徹底區分開來。
  • 丁國嶺2007-07-13 17:23:54 [舉報]

        主席“實事求是”命題的提出內在地肯定是、彼之指為其理論思考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哲學命題,而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命題。主席“求是”思維方向的明確,標志著主席的思想已經徹底克服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方式的弊端,突破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框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框架所無法容納的。局限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來理解主席的思想,必然是削足適履的自戕,這樣的理解也必然窘息毛澤東思想巨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在明確了“求是”的思維方向后,主席“實事求是”的命題又回答了該怎樣“求是”這個問題。中國傳統哲學在明確了“求是”的思維方向后,對于如何“求是”儒、釋、道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回答。主席從“事實”中去“求是”的“求是”方法,把馬克思物質決定意識的理論認識融合進了中國哲學對如何“求是”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搭建起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進一步融合的理論橋梁。
  • 丁國嶺2007-07-13 17:24:53 [舉報]

        孟子儒學以人之不忍人之心為基礎,論證了儒學理論,強調“是”本質的內在性。與強調人的本質的內在性相一致,孟子強調求之于“心”的“求是”路線,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如其鄉’。惟心之謂與!”當我們看到貫穿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后,再來看孟子的思想,孟子性善論的儒學學說,有否定人的群形態矛盾存在的理論必然;當具體到如何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時,孟子儒學也不可能正確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內容,“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  焉;胸中不正,則眸子  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哉!”;孟子性善說所固有的理論缺陷,使以孟子心性儒學為基礎的理學、心學,也不可能找到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的正確方法,孟子心性儒學至王陽明的心學發展至極至,演化成了“以心捉心”的內心游戲。
  • 丁國嶺2007-07-13 17:25:19 [舉報]


    在中國哲學發展中,莊子第一個揭露了孟子性善說的根本弊端,指出了孟子思想中的矛盾性。孟子一方面宣揚性善、一方面又宣揚圣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的思維矛盾的必要和必然。莊子認為,如果人性是善的,人的群形態矛盾將根本不可能存在。“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耶?其亂而后治之與?天下均治之為愿,而何計以有虞氏為!”天下太平虞、舜才去治理呢?還是天下動亂才去治理呢?既然人性是善的,人與人就不會有矛盾,又何必需要虞、舜為國君呢?所以孟子主張的仁政說純粹是無稽之談,不僅不能夠治理好天下,反而會誤導人們對人性的認識、導致人性的迷失,給天下帶來災難,仁政是“夫子亂人之性也。”的根源。盡管莊子是以孔子和老子的對話來闡述仁義不是人的本性的,但這里的孔子是代指,是指孟子。因為孔子并沒有對人性是什么做過回答,而且莊子對孔子的崇敬多次在《莊子》中表漏出來,再加上莊子以“寓言”、“重言”說理的風格和人的意識的社會性,所以實際上莊子在這里批判的是孟子的思想。莊子雖然洞察了孟子的思維混亂,但莊子則把是、彼之指的不確定性錯誤理解為是、彼之指的隨意性,堅持萬物齊一的認識,徹底地否定了人的本質的確定性,“呼我為牛則為牛,呼我為馬則為馬”,提出了“為是不用而寄諸庸。”的命題,于“虛”中求“是”。莊子的思想經過玄學思潮的過度,轉化為“萬物獨化于玄冥”的神秘主義,并進一步走上了宗教的歸宿。與莊子扭曲是、彼之指的不確定性而否定是要素內容的確定性不同,佛家則因“是”聯系的普遍性和發展的條件性,而否定了“是”固有內容的真實性,以物為“空”,于“空”中求“是”。
  • 丁國嶺2007-07-13 17:26:01 [舉報]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已經覺察了中國傳統哲學的這些不足,分別批判了孟子和佛、老的思想認識,試圖建立新的哲學體系,探索“求是”的新方法。王夫之批判孟子儒學說:“若乍見孺子入井而怵惕惻隱,乃梏亡之余僅見于情耳,其存不常,其門不啟,或用不逮乎體,或體隨用而流,乃孟子之權辭。”在王夫之看來,孟子儒學根本不能觸及人的群形態矛盾這個基本問題,“其存不常,其門不啟。”,孟子儒學的結果割裂人的發展與人的本質關系,“或用不逮乎體,或體隨用而流。”對于莊子、佛家的思想,王夫之認為他們在思維開始的時候,是可能觸及人的群形態矛盾這個基本問題的,然而在進一步的展開中則否定和脫離了人的群形態矛盾這個基本問題,依然無法結合“是”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過程正確地“求是”,“佛、老之初,皆立體而廢用。用既廢,則體亦無實。故其既也,體不立而一因乎用。莊生所謂‘寄諸庸’,釋氏所謂‘行起解滅’是也。”
    王夫之在洞察了心性儒學和道家、佛家思想的弊端后,提出需要從“實”中來認識“是”的思想,試圖克服中國傳統哲學已有的“求是”方法的錯誤。“太虛,一實也。故曰‘誠者天之道也’。用者,皆其體也,故曰‘誠之者人之道也’。”王夫之認為人的群形態矛盾其內容是確定的、是“實”,認識和依據“實”來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問題,就是人道,“誠之者人之道也。”王夫之以對“太虛,一實也。”的規定為基礎,批判孟子的“求是”方法說:“恃一端之意知以天下嘗試之,強通其所不通,則私。”,提出“君子誠意,誠意者,實其意也,實體之謂也。”應該使我們的意識符合于“實”,而不是玩什么“將心捉心”的求其“放心”的游戲,“‘天下何思何慮’,則天下之有無,非思慮之所能起滅,明矣,妄者猶惑焉。”。接著王夫之又批判了莊子于虛中“求是”的認識,說“意虛則受邪。忽然與物感通,物投于未始有之中,斯受之矣。”,針對于虛中求是的認識,王夫之提出“誠其意者,意實則邪無所容也。”,強調人們“求是”的認識必須符合于“實”。
  • 丁國嶺2007-07-13 17:26:22 [舉報]


    盡管王夫之對心性儒學和道、佛思想的批判是深刻,但王夫之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心性儒學的影響,仍然強調“圣人之心”在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君子不器’,而謂圣人之心如鏡空衡平,可乎!(鏡)明其如日乎,繼明以照于四方也;(衡)平其如水乎,維心享行險而不失其信也。”。主席強調從“事實”中“求是”,作為一個哲學命題提出,無疑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從中國哲學發展這個角度看,“實事求是”命題的提出,明顯是王夫之思維成果的自然接續和延伸,不同于從“心”來求“是”的儒學、從“虛”來求“是”的道學和從“空”中來求“是”的佛學。有“實”未必有人,有其事則必有其人;反過來,有其人也必有其事。主席“實事求是”命題的提出,強調從“實事”中求“是”,徹底擺脫了心性儒學的影響,是對“夫圣人以四海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者也,必知其情,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的思想認識在更高理論形態基礎上的回歸。主席“實事求是”命題的提出,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有機地融合進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中,為中國傳統哲學熔鑄馬克思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如果我們把主席的思想僅僅局限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中理解,我們是無法理解主席對于融合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融合東西方哲學所做出的巨大理論貢獻的,無法理解主席對于中國哲學發展所做出的巨大理論貢獻的。
  • 丁國嶺2007-07-13 17:27:04 [舉報]

          二     說說實踐論
       《實踐論》是主席關于認識論的重要哲學著作,《實踐論》是主席明確了從“事實”中“求是”的哲學思維方向的理論必然:體現“是”之本質的事實當然是存在于“是”的發展過程中的,掌握這些事實并進而正確認識和把握“是”自然離不開“是”的發展過程——實踐。 

        在這篇文章中主席提出:無論是具體的人,還是對于人類社會整體來說,其認識的發生和形成是不能脫離其發展過程來理解的,“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實踐的觀點是辨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在強調了認識對于實踐的依賴性和實踐對于認識的基礎性后,主席在這篇文章里更進一步提出,認識產生于人的發展過程、并服務于人的發展,不為實踐服務的認識是沒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辨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么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說來,還只說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么這種理論再好也沒有意義的。”
  • 丁國嶺2007-07-13 17:27:49 [舉報]

        中國傳統哲學是把是、彼之指看做其哲學思維的起點的,中國哲學在指認是、彼的時候,則是把人指認為“是”,并圍繞人這個“是”的發展來展開其哲學思考的,中國哲學從管子完成了對人的哲學指認之后,其哲學思考始終是圍繞著這個“是”展開的。

        管子指出,道作為一個泛泛的稱謂是沒有任何內容的,道的具體內容是隨著我們所關注對象的確定才確定。任何關于對象的認識都是以把它從無限連續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為前提的,哲學認識的發生同樣地也是以把哲學研究對象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為開端的;否則,除非哲學沒有研究對象,但沒有研究對象的學問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夫道者虛設,其人在則通,其人亡則塞者也。”。管子指出,對于任何對象,如果不首先完成這個“指”的過程,那么“非茲是無以理人,非茲是無以生財。”并第一次把人作為哲學思考的“是”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說“人,不可不務也,此天下之極也。”。人們要獲得對自身的認識,必然是通過“是”來完成的,“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 

        在管子之后,受墨家思想的沖擊,中國哲學中出現了否定是、彼之指對于哲學思維重要意義的思潮,形成了以惠施為代表的試圖先完成對物質世界的一般性把握,然后進行理論思考思維方式。這樣的思維方式否定了是、彼之指,自然也無法鎖定哲學思維的研究對象——人,最終導致惠施的思維“逐萬物而不知反。”莊子通過對惠施思想的批判,再次肯定了是、彼之指對于哲學思考的重要性。由于在管子就已經完成了哲學研究對象的指認,把人看做哲學研究唯一對象,因此與莊子確立是、彼之指作為哲學思維的起點相伴隨,人也就成為中國哲學研究的唯一對象被中國哲學確定下來,“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中國哲學研究對象的確定和一貫,奠定了華夏文明綿延不絕的理論基礎,也保證了中國哲學的思考始終是圍繞它所指認的“是”——人的發展過程展開的,是以人的實踐活動為基礎的。
  • 丁國嶺2007-07-13 17:29:18 [舉報]

         無論我們所指認的任何事物都是處于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之中的,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把該事物指認出來,是哲學思維展開的前提。僅僅把對象指認出來,并不等于我們已經可以認識對象了;因為這個時候對象還是以自在的形態存在,還沒有進入我們的主觀上來,我們還需要把我們所指認的對象轉移到我們的主觀上來,我們才可能展開對我們的指認對象的認識活動。當中國傳統哲學完成對對象的指認之后,把對象向主觀上轉移的過程中,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發現,任何一個我們所指認的對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自然物質世界中的,總是和一定的其他事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所謂拔出蘿卜帶起泥,“萬物莫不相遇為彼是。”;要獲得對我們指認的對象的全面認識,就不能割裂與我們所指認的“是”有機聯系的其他事物——“彼”,“物其指也,唯其偕也。”與“是”有聯系的“彼”是多個的,而不是單一的,“萬物莫不相遇為彼是”。為了保證我們在向主觀上轉移我們所指認的“是”的過程中,不扭曲“是”在自然物質世界中的真實,中國傳統哲學建立了“五行”哲學模型,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模型,把我們所指認的任何一個“是”和與這個“是”有聯系的、多個的“彼”轉移到主觀上來。通過對“是”與“彼”的觀察,確定是、彼在是、彼的整體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在金、木、水、火、土標志五種不同性質的事物中,找到我們指認的事物所對應的位置(或對應于金,或對應于木,或對應于水,或對應于火,或對應于土)。當我們完成了這樣的對應后,我們的思維就把我們所指認的“是”在不扭曲其在自然物質世界中存在本真的情況下,轉移到了我們的主觀上來。在此之后,我們才具有對“是”進行進一步認識的可能。
  • 丁國嶺2007-07-13 17:30:03 [舉報]

        當我們把我們所指認的對象通過五行的理論模型轉移到主觀上之后,在金、木、水、火、土的相互作用中,在對我們所指認的“是”與各個“彼”的相互作用中,通過判定我們所指認的“是”或居于陽或居于陰的相互關系的認識和綜合,我們也就完成了對該事物的認識。“一”為隱,二、五為顯,陰、陽之二加一為三,五行之五加一為六,八卦之爻為三、六十四卦之爻為六,易與陰陽、五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易、陰陽、五行的綜合運用,我們就可以預見該事物以該事物為基礎的、在是彼要素相互作用中的可能發展狀況。以我們對該事物可能發展的判斷為基礎,通過對自身發展的調整,在肯定彼發展獨立性的前提下對彼要素發展進行干預,避免我們不想“是”出現的發展結果,促成我們想要“是”出現的發展結果。我們對“是”的認識來源于“是”的發展過程,最終又回到“是”的發展過程,其落腳點和出發點都是“是”的發展——實踐。

         中國哲學是把他所指認的“是”——人,和人所面對的物質世界整體轉移到主觀上來而展開其哲學思考的,所以中國哲學的思考無需將人和人所處的對象世界進行兩分,始終是把人理解為他所面對的物質世界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展開對人的考察的,“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邪”,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人一犯人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天冶,惡乎往而不可哉?”因此,在人和人所面對的物質世界之間,不需要對之進行兩分的處理;具體到人,也是把人和人的意識看做不可分割的整體存在,不能把人和人的意識兩分。因此中國哲學中的天、人關系問題,是不能夠用西方哲學中的物質、意識關系問題取代的。用物質、意識的關系問題看中國哲學,一開始就錯了,這也注定西方哲學無力理解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面對遠遠超越其理論思維水平的中國哲學,唯有扭曲和否定而已,這也注定我們不可能以西方哲學為基礎熔鑄中國傳統哲學,只能以中國哲學自身來理解和說明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想,以中國傳統哲學為基礎熔鑄西方哲學。
  • 丁國嶺2007-07-13 17:30:32 [舉報]

    中國傳統哲學在把它所指認的研究對象向主觀上轉移的過程中,對“彼”的確定是緊緊圍繞著“是”的,這又保證了中國傳統哲學在認識展開的過程中,其理論思考始終是圍繞著中國哲學所指認的“是”——人而展開的,才不至于發生哲學研究對象的迷失。當作為主觀的哲學研究偏離其研究對象——人的時候,中國哲學總是能夠及時地把它的研究對象再次確立起來,這也是后來中國哲學能夠擺脫佛教的影響,以理學的形式再次出現的原因。馬克思主義通過概括自然科學知識提煉其一般的世界觀、然后展開哲學思考,也是有可能導致哲學研究對象的迷失的,即如莊子所言的“逐于萬物而不知反”;同樣地,當中國傳統哲學面對馬克思主義時,迅速做出反應,主席以“實事求是”的命題再次明晰了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避免了哲學研究對象的迷失,保證了我們的哲學思考始終是圍繞人的發展而展開的思考,有力地反對了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把實踐的觀點看作是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 丁國嶺2007-07-13 17:31:10 [舉報]

       中國傳統哲學在向主觀上轉移其指認對象的時候,發現“是”與和“是”有關的“彼”所構成的整體依然是整個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的一個具體的“是”。以我們所指認的對象為中心,中國哲學又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層次性。最早揭示“是”(也就是人)存在的層次性的思想家是春秋時期的管子,管子對人的層次性的揭示,架起了人的微觀和宏觀之間相互過度的理論橋梁。

       管子指出,社會整體的層次結構是社會整體固有的,是不能夠抹殺的,“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因此,處理人的發展問題必須因循于社會所固有的層次結構,“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社會層次結構的存在并不否定不同層次上的、由人構成的系統的開放性,“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基于對社會固有的層次結構的認識,管子提出:“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有聞道而好為之家者,一家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之鄉者,一鄉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之國者,一國之人也。有聞道好為之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定萬物者,天地之配也。”管子對人的層次性認識不僅被后來的儒家所繼承,成為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被道家所繼承。老子解釋自己是如何認識到道的時候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也?以此。”
  • 丁國嶺2007-07-13 17:31:52 [舉報]

        管子看到了人存在的層次性,架構起對人認識時的微觀、宏觀相互過渡的橋梁,把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論模型同它的研究對象緊密結合起來了,但管子應用這個模型對人進行分析時,其思想是散亂的,不成體系的;既有豐富的儒家的思想內容,同時也有豐富的道家的思想內容。以管子對人存在層次性的揭示為基礎,中國傳統哲學從不同的側面圍繞它的研究對象——人展開的探討,產生了從人與物的相互作用這個角度來認識人的墨家思想、以人與人的相互作用這個角度認識人的儒、道思想;儒家從是、彼(人)的矛盾作用這個角度對人進行了分析,道家從是與是彼(人)所構成的系統整體的相互作用這個角度對人進行了分析。但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墨家,他們的思考是始終圍繞著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人而展開的,始終沒有脫離對人的關注。

        在管子對人存在層次性揭示的基礎上,孔子提出了“命”的范疇,標志“是”與和“是”有直接聯系的“彼”所構成的系統體。孔子提出“命”的范疇,克服了在孔子之前僅僅用“天”來標志“是”所處的系統產生的不嚴謹,克服了用天、人這一組范疇分析人可能產生的弊端,用天標志“是”所處的宏觀的、間接的系統,用“命”標志“是”所處的直接的、微觀的系統,天、命合稱與人相對,構成中國傳統哲學對其對象進行認識和分析的基本范疇工具。西方哲學是首先完成對世界一般性描述作為其思考的開端的,因此西方哲學是無法從哲學高度揭示人存在的層次性,并把人存在的層次性結合到對人進行的認識和分析中的;西方哲學不具有這樣的理論能力,卻反而由于中國哲學對于人的固有層次性的強調,而把中國哲學片面理解為西方的倫理學,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正是因為中國哲學有標志人所處的微觀環境的范疇——命,所以中國哲學的理論思考既可以擴而大之到宏觀的層面上,同時也可以具而體之到微觀的層面上。無論是就人類社會的宏觀而言,還是對具體的、現實生活的人而言,認識始終不脫離其發展的具體過程,“學而時習之”,不脫離其“生產和階級斗爭”的實踐。
  • 丁國嶺2007-07-13 17:32:25 [舉報]

    中國哲學在完成了對其研究對象的主觀轉移后,合乎邏輯地把與“是”有聯系的“彼”看作是“是”的對象性表達。一方面強調是要素發展的自身獨立性,“誠者,自誠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另一方面,中國哲學對“是”的認識是在“彼”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下、在“是”、“彼”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所以在強調“是”之發展的同時,也同時強調“彼”的發展,“誠者,非自誠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是”的發展過程就是把是、彼的存在和發展有機統一于自身的過程,“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以人的存在為參照,物質世界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有人活動與其中的物質世界;一部分是沒有人活動于其中的物質世界。中國哲學對人所處的物質世界進行這樣的理論處理,自然地把沒有人活動與其中、與人的活動毫無關系的物質世界排除出哲學的理論視野,保證了進入哲學視野中的物質世界是有人活動于其中的物質世界,是與人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的物質世界。宋儒程顥用一個中醫的比喻生動地說明了中國傳統哲學是如何處理人和人所面對的這個世界的,“醫書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醫書上說“手足痿痹為不仁。”是最能說明中國哲學所理解的人與人面對的世界之間的關系了。中國哲學存在宏觀、微觀之間相互過度的橋梁的,所以程顥接著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孔子之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是為了讓人們就每一個具體的“是”來認識“仁”,使“仁”有真實的“體”,而不是懸空的存在。正因為中國哲學存在宏觀、微觀相互過度的理論橋梁,所以無論就宏觀層面說,還是就主觀層面說,都保證了人的發展過程——實踐對于認識的基礎性地位。因此,實踐的觀點不僅是主席實事求是思想的自然延伸,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時代表達。實踐是“是”的發展過程,辯證法是“是”發展變化的辯證法,以“是”為基礎,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法有機地統一于人的存在和發展的動態過程中。
  • 丁國嶺2007-07-13 17:33:14 [舉報]

    在《實踐論》中,主席關于實踐對于認識的基礎性論述來源于中國傳統哲學,同時主席對實踐的理解又不同于中國傳統哲學。中國傳統哲學所理解的實踐是以“知至”、“誠意”、“正心”為基礎的實踐,其“至知”的“格物”是脫離是、彼要素相互作用過程即實踐而來的“知”。中國傳統哲學所強調的實踐是以“陳繩墨于曲直”、“懸衡器于輕重”的“立心”為前提和基礎的,只要我們不把主席的實踐脫離是、彼要素相互作用的實事這個思想基礎,主席實踐論對于中國傳統哲學的超越是顯而易見的。主席的實踐論是以實事求是為思想基礎的,實事求是是不脫離“是”的發展過程——實踐的,主席的思想徹底擺脫了孟子心性儒學的窠臼,標志著中國傳統哲學發展過程中新的理論形態的形成。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無論是道家的“損之又損”而合于道,還是儒家的“克己復禮”而合于仁,都非常強調是要素的自我否定對于是要素發展的重要意義。中國傳統哲學強調是要素的自我否定,在是要素的發展中非常強調是要素的自我制約,忽視了對象性制約在是要素發展中的作用。與這樣的思想認識相一致,中國歷史發展也忽視了對象性制約的系統機制的建設,中國歷史是在對象性制約缺位的情況下發展開來的。在系統的是、彼要素矛盾作用中陰、陽分化的實際存在,和陽在是、彼要素矛盾作用中的主導作用和支配地位,實際地形成了陰的對象性制約機制而沒有陽的對象性制約機制。陰的對象性制約機制的存在和陽的對象性制約機制的缺位,最終導致了陰、陽發展不平衡的不斷積累而破壞系統的整體平衡,表現為社會矛盾激化而發生動蕩。主席洞察了中國歷史治亂循環的深層次原因,一方面肯定系統中要素陰、陽地位的分化,肯定陽在是、彼要素的矛盾作用中的主導作用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主席擺脫了心性儒學的影響,所以主席在肯定自我否定、自我制約的同時,更強調陽的對象性制約機制存在的必然和必要,反對教育救國論。
  • 丁國嶺2007-07-13 17:38:03 [舉報]

                  三   說說矛盾論
        主席《矛盾論》的主要目的依然如《實踐論》一般,重心是強調矛盾的特殊性,批判那些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關于這個問題(即矛盾的普遍性問題)只需要用很少的話就可以說明白;而關于矛盾的特殊性問題,則還有很多的同志,特別是教條主義者弄不清楚。他們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他們也不了解研究當前具體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對于我們指導革命實踐的發展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因此,關于矛盾的特殊性問題應該著重地加以研究,并用足夠的篇幅加以說明。”

        應該說,當我們明了中國哲學對是、彼之指的強調和在主觀上固定其指認的研究對象的過程,就完全可以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了;同時,任何一個我們指認的對象又都是具體的存在,其矛盾內容就是具體的,進入哲學理論視野的矛盾就是普遍與特殊的統一。《矛盾論》是主席的“實事求是”和《實踐論》的自然結果,對此不做詳細解說。當我們明確了主席確立的“求是”的思維方向以及中國哲學是把“是”指認為人的,也就不難理解主席的思考實際上是圍繞著人的矛盾運動而展開的。接下來,我們著重說說中國傳統哲學對人的矛盾性的認識,以說明主席的《矛盾論》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有機聯系。
  • 丁國嶺2007-07-13 17:38:35 [舉報]

    中國傳統哲學把人從無限連續的物質世界中指認出來,毫無疑問,中國哲學關心的是人這個特殊的“物”的具體矛盾作用。中國傳統哲學在主觀上固定人,是將人這個“是”和與“是”有關的“彼”一起轉移到主觀上來的,是將人這個“是”放在與“彼”的矛盾作用中、放在與“是”“彼”所構成的系統整體的相互作用中來展開對人的進一步認識的。因此,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任何一個我們所指認的“是”都是矛盾的存在物,他既是“是”自身,同時又是系統中的一個“是”;“是”作為系統中的一個要素,既有其要素的規定性,同時又有其系統的規定性,人是要素規定和系統規定的對立統一體,具體的人則是具體的要素規定內容與系統規定內容的對立統一體。在中國傳統哲學中,用“利”標志是要素的要素規定內容,用“仁”標志是要素的系統規定內容,把人理解為利和仁、要素規定和系統規定的對立統一體。

        我國古代哲學把人理解為要素規定和系統規定的對立統一體,與馬克思把人理解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對立統一體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把人理解為要素規定和系統規定的對立統一是在我國哲學所建立起來的對人的分析模式中考察人所得出的結論,它內在地肯定系統的層次性,避免了把人直接放在整個社會中去界定的缺陷,包含著宏觀、微觀相互過度的理論橋梁。要素所處的系統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間接系統是多層次的、復雜的,不單單是社會整體;直接系統是多向的,不單單是因為生產而結合起來的系統。如果我們把人理解為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的統一體,我們在分析人的時候,將失去宏觀、微觀之間相互過度的理論橋梁。
  • 丁國嶺2007-07-13 17:39:09 [舉報]

    人矛盾規定的普遍性不僅表現在不同方向上的矛盾性、不同方面上的矛盾性,人矛盾規定的普遍性還表現在人矛盾內容存在狀態的矛盾性,人矛盾規定存在狀態是內在與外在的有機統一,也是人這一物質體與其他物質體區別開來的標志。正是由于人矛盾規定是內在與外在的有機統一,才有“道不遠人”、“人能弘道,而非道弘人”的結論。人的矛盾存在既是內在的,也是外在的,人實際的存在和發展狀態是人矛盾內容內在與外在的對立與統一,理解人的發展要把人矛盾存在的內在與外在有機統一起來去理解,既需要從對象性的角度去理解,又需要從要素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只有將人矛盾規定的內在與外在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才可以真正認識人。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中庸
  • 丁國嶺2007-07-13 17:39:43 [舉報]

    如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的,“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的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的場合則為普遍性。”圍繞人的存在而發生的矛盾作用相對于自然物質世界而言,它是具體的矛盾作用。我們進一步對人的矛盾作用進行分析時,人的矛盾作用又是一般的;要獲得對人的矛盾作用的正確認識,還必須對人的具體存在形態的矛盾作用進行認識。在中國傳統哲學發展中,第一個清晰地提出需要區分人與人的具體存在形態,并進而對具體人的存在形態進行認識的思想家是公孫龍。

    公孫龍是名家中不同于惠施的思想家,今天我們多從邏輯學的意義去理解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這不符合公孫龍本來的意義。公孫龍提出“白馬非馬”的觀點,主要是為了給儒學尋找邏輯上的依據,從公孫龍與孔穿的對話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公孫龍立“白馬非馬”之論的本來意義。在公孫龍之前,儒、墨兩家以人的群形態矛盾與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人的不同矛盾為側重所發生的爭論,是公孫龍提出“白馬非馬”之論的思維背景。
  • 丁國嶺2007-07-13 17:40:32 [舉報]

    孔穿是孔子之葉,想從公孫龍為師,但卻要求公孫龍先放棄白馬非馬論,才可以師從公孫龍。公孫龍說:肯定白馬這個“馬”的具體存在形態和“馬”這個一般是不同的,和孔子肯定“楚人”這一人的具體存在形態與“人”這個一般的思想本質是一致的;只有肯定了白馬非馬,我們也才可以以同樣的理由肯定“楚人”非“人”。“且白馬非馬,乃仲尼之所取。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矣,以射蛟兕于云夢之圃。而喪其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聞之曰:‘楚王仁義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異楚人于所謂人。夫是仲尼異楚人于所謂人,而非龍異白馬于所謂馬,悖。先生修儒術,而非仲尼之所取。”
    告子與孟子曾經發生過一場爭論,這個爭論也能從側面說明惠施與公孫龍的區別本質上是儒、墨思維路線在名、實關系問題上的延伸。在孟子與告子的爭論中,告子提出“生之謂性。”孟子說:“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告子說:是這樣的,“然”。孟子繼續詢問告子說:“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告子說:是這樣的,“然”。孟子抓住了告子思維上的漏洞說:“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通過告子和孟子之間的爭論,我們可以看出,孟子性善說能夠成立,是以“白羽之白,非白雪之白;白雪之白,非白之白。”為其邏輯依據的;公孫龍離堅白之說,為孟子性善說進行了輔助的論證,維護了儒學的思想存在。
  • 丁國嶺2007-07-13 17:41:31 [舉報]

    公孫龍指出,肯定人的具體存在形態與人這個一般概念的不同是孔子所堅持的,白馬非馬如同楚人非人的道理,他們是一致的;孔穿習儒,而否定白馬非馬是與儒學的基本精神不一致的。正是在公孫龍肯定人不同存在形態和人之間的不同的基礎上,莊子才提出了關于人的生命形態、群形態和自然形態三種存在形態的區分;正是在莊子區分了人的三種存在形態的基礎上,荀子才有可能完成論證人的群形態矛盾是人的主要矛盾的理論任務。公孫龍白馬非馬的觀點,為肯定人的具體存在形態與人的不同奠定了理論基礎,它的理論意義是非常巨大的。當我們肯定人的具體存在形態與人是不同的觀點后,那么我們也必然不能接受以對人的共性的回答(人性善或惡)為基礎,展開的對人的分析——因為任何人都是人的一種具體存在形態,而不單單是“人”的一般。公孫龍區分人與人的具體存在形態,與后來列寧區分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存在形態具有同樣重要的理論意義,對把人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中國哲學后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公孫龍提出人的具體存在形態與人的一般是不同的認識后,莊子第一次明確地將人分為三種存在形態。“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壘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  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萬,人處一焉。”,這是莊子對人的自然存在形態的揭示;“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這是莊子對人的群存在形態的揭示。莊子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人的生命存在形態,但養生是莊子思想有機的組成部分,養生的內容實際上是莊子對于人的生命存在形態的揭示。莊子雖然區分了人的生命存在形態、群存在形態和自然存在形態,但由于莊子把是、彼之指的不確定性錯誤地理解為是、彼之指的隨意性,強調萬物齊一的觀點,對人的群形態矛盾方面,提出了著名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觀點,否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在人的自然形態矛盾方面,提出“山無蹊梁,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雀之巢可攀緣而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的觀點,否定了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

  • 丁國嶺2007-07-13 17:42:56 [舉報]

        荀子在繼承莊子對人的不同存在形態進行區分的基礎上,承認了人的不同存在形態所發生的矛盾作用。從人的自然存在形態看,“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人與其他萬物共處于一個整體中但又各自不同,沒有任何事物是本來就可以與人完全統一的,這是必然的,因此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發生也是自然的。從人的群存在形態看,“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肯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荀子在肯定了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和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后,更進一步指出,人的群形態矛盾和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是貫穿于人存在、發展的始末的,荀子是通過子貢與孔子的對話來闡明他的這個觀點的。

        子貢問于孔子曰:“賜倦于學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詩》云:‘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然則賜愿息事親。”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賜爾類。’事親難,事親焉可息哉!”“然則賜也愿息事妻子。”孔子曰:“《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難,妻子焉可息哉!”“然則賜也愿息事于朋友。”孔子曰:“《詩》云:‘朋友攸攝,攝于威儀。’朋友難,朋友焉可息!”

        在上面這段對話中,荀子強調只要人存在,就必然存在和發生者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

        (子貢曰)“然則賜愿息事耕。”孔子曰:“《詩》云:‘晝爾于茅,宵爾索陶,亟其成屋,其始播五谷。’耕難,耕焉可息哉!”

        在這段對話中,荀子強調只要人存在,就必然存在和發生著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

         “然則賜無息乎?”孔子曰:“望其壙,皋如也,顛如也,鬲如也,此則知所息矣。”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息焉。”

       在這段對話中,荀子更進一步指出,除非人死了,才不會有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和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
  • 丁國嶺2007-07-13 17:43:46 [舉報]

    荀子在肯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和人的自然形態矛盾存在相對于人的存在而言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之后,更進一步指出:人的群形態矛盾是人的主要矛盾,人的自然形態矛盾是人的次要矛盾;只要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處理好了,那么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自然會處理好,墨子把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看做人的主要矛盾是對人的錯誤理解。“墨子之言,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荀子認為,人作為類的存在,能夠從物質世界的演化和發展中形成和出現,自然物質世界就有足夠的維持其存在和發展的系統因素;人只要能夠順應物質世界演化的自然規律,人的自然形態矛盾自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然后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然后葷菜百疏以澤量;然后六畜禽獸一而剸車;黿、鼉、魚、鱉、鰍、鳣以時別,一而成群;然后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后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食養者,不可勝數也。夫天地之生萬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

        在否定了墨子把人的自然形態矛盾看作人的主要矛盾之后,荀子認為人的群形態矛盾才是人的主要矛盾,提出“天下之公患,亂傷之也。”,并把墨子思想看作是導致人的群形態矛盾不能正確處理、社會動蕩不安的思想根源。“胡不嘗試相與求亂之者誰也?我以墨子之‘非樂’也使天下亂,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荀子認為如果人的群形態矛盾得不到正確處理,人的自然形態矛盾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若是,則萬物失宜,事變失應,上失天時,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燒若焦,墨子雖為之衣褐帶索,嚽菽飲水,惡能足之乎?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正是由于墨子的思想沒有抓住人的主要矛盾,“伐其本,竭其源”,所以“墨術誠行則天下尚儉而彌貧,非斗而日爭,勞苦頓萃而愈無功,湫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 
  • 丁國嶺2007-07-13 17:44:15 [舉報]

    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人是矛盾的存在物,貫穿人發展過程始終是人的發展與其固有矛盾的相互統一,這一點是永恒不變的,“天不變,道亦不變。”;具體存在形態的人,其固有矛盾規定內容則是隨著其發展而變化的,我們所處理的總是具體存在形態的人的矛盾,因此我們也必須因應于具體存在形態的人的固有矛盾的變化,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人的固有矛盾內容與其發展變化的統一,“可與共學,未可以適道;可與適道,未可以立;可以立,未可以權。”因此中國傳統哲學又非常強調“時”的概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物其有矣,唯其時矣。”,“禮者,時為大,順次之。”,“君子行不貴茍難,說不貴茍察,唯其當之為貴。”,“先于時者殺無赦,違于時者殺無赦。”中國傳統哲學關于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論述,關于“權”、“時”的概念的強調,都非常生動地體現在主席的《矛盾論》中。當我們明晰了作為哲學的“是”就是“人”后,主席的《矛盾論》實際上中國傳統哲學關于人的矛盾性認識的理論總結。

  • 丁國嶺2007-07-13 17:44:45 [舉報]

    中國傳統哲學無論就人的一般性來說,還是就人的具體存在形態來說,都充分而深刻地認識到了人的矛盾性;但中國傳統哲學試圖把人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結合起來進行思考的時候,卻無法理解其矛盾性,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有機聯系,這突出地體現在中國傳統哲學對人的認識和分析總是以對人性這個一般性問題的回答為其邏輯起點的。主席關于矛盾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的認識,架構起了中國傳統哲學關于人的一般性與人的特殊性的矛盾認識相互聯系起來的理論橋梁,為克服中國傳統哲學割裂人的一般性與特殊性地認識人的思維弊端奠定了理論基礎。

        人的本性或者說人的本質是什么,是伴隨人類開始哲學思考就開始追問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問題,是一個從問題一提出。任何具體存在的人,他既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人,也是一個具體意義上的人。在“人的本質或者人的本性是什么”這個設問中的“人”其含義,是就人的一般存在形態而言的。正是因為這里“人”的含義是一般意義的,所以這個設問本身割裂了人一般和具體的統一,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割裂了人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因此也決定了以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可能正確說明人存在的真實情況。中、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都說明了這樣的設問對我們正確認識人帶來的麻煩。

  • 丁國嶺2007-07-13 17:46:00 [舉報]

    在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中,孔子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第一次提出了人性問題。孔子提出這個問題,但并沒有具體回答,相近的“人性”是什么。在孔子之后的孟子第一次把人性理解為善,孟子對人性問題的回答,很快就受到了莊子的質疑。莊子第一次明確指出是、彼之指和是、彼的理論固定是哲學思考的前提和基礎(見拙作〈是、彼之指,哲學之始〉),孟子道性善否認了對是、彼指認和理論固定的必要。莊子在明確了是、彼之指和是、彼的理論固定對于正確認識人性的重要性之后,進一步指出孟子道性善之基礎的“四心”從本質上說,是“待而然”的范疇,而人性作為人的共性是不應該屬于“待而然”范疇中的。因此,孟子對人性問題的回答也不可能是正確的。荀子接受了莊子對“四心”說的批判,認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孟子的性善說經過莊子的批判,而過度為荀子的性惡論。

        
  • 丁國嶺2007-07-13 17:46:30 [舉報]


    莊子對孟子的批判,雖然對孟子的思維是非常有力的批判,但莊子的這個批判并沒有觸及“人的本性是什么”這個設問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再加上莊子扭曲是、彼之指的變動性為隨意性,強調萬物齊同的觀點,反而更強化了“人的本性是什么”這個設問本身的存在意義。荀子盡管繼承了莊子對孟子性善說的批判,提出了性惡論,但荀子依然是以對人的本性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作為對人分析的邏輯起點的。在中國哲學發展的進一步展開中,中國化的佛教汲取了佛教因緣說的思想,以佛性和人性為論題,試圖結合人的具體性來回答人性是什么的時候,由于“人的本性是什么”這個設問本身的問題,最終卻否定人的現實性、否認人們的世俗生活,用西天樂土的彼岸世界取代了現實世界。經過佛教試圖以因緣說為基礎,結合人的具體性探討人性的理論努力,宋儒已經朦朧意識到“人性是什么”這個設問所存在的問題,說:“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以不謂之性也。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從宋儒關于“‘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已不是性也。”的論述看,宋儒已經朦朧地意識到“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質是什么”這個設問本身的問題;從“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以不謂之性也。”,宋儒則沒有擺脫“人的本性或本質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理論能力。宋儒之所以無力擺脫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在繼承佛教的思想時,并沒有克服佛教“一即多,多即一”的思想認識,提出“月印萬川”的“理一分殊”的觀點,把矛盾的特殊性等同于矛盾的一般性,否定了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之間的不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依然不能理解人固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機聯系,在肯定是要素系統規定內在性的同時,否定了其要素規定的自身固有性,把人理解為“天之仁人”和“人之仁天仁萬物”的統一體,“天之使人甘食悅色,天之仁也;天之人,非人之仁也。天有以仁人,人亦有仁天仁萬物。恃天之仁而違其仁,去禽獸不遠。”王夫之依然是以對人的共性的認識為基礎而展開論述的,沒有能力擺脫“人的本性是什么或人的本質是什么”這個設問,對正確認識人所產生的理論干擾。
  • 丁國嶺2007-07-13 17:47:02 [舉報]

    中國哲學的發展過程生動地說明了“人性是什么”或者“人的本質是什么”這個設問所存在的問題和這個設問對我們正確思維所產生的巨大干擾,西方哲學的發展歷史也同樣說明了這樣的設問所存在的問題。對“人的本質是什么”在馬克思之前,抽象的人性論總是從人的共性和一般性來回答這個問題的,馬克思從人的社會性出發,看到人的存在總是具體的和現實的,試圖將人的具體性和現實性綜合起來考察人。當馬克思觸及到“人的本質是什么”這個設問時,也不得不割裂開人的普遍性和人的具體性來進行回答:在人的共性和一般性上,把人看作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對立統一體,把勞動看作人的類本質;在人的現實性和具體性上,則把人理解為社會關系的綜合,在理論上無法實現人固有矛盾內容普遍與特殊的有機統一。
  • 丁國嶺2007-07-13 17:47:30 [舉報]

    人的本性或者人的本質是什么這個設問是有問題的,但并不等于這個設問所針對的問題是不存在的。中外哲學家都未能躲避開這個問題,卻恰恰說明了這個設問所針對的問題對于哲學思考的重要性和對這樣的設問所針對的問題思考的恒久性。那么對于這個設問所針對的、我們的思考不能回避的問題,我們該怎樣發出我們的設問呢?當我們完成了是、彼的指認(主席的實事求是)和是、彼的理論固定(主席的實踐論)之后開始我們的哲學思考時,不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機聯系,我們正確的發問方式自然應該是:是要素的本質或者本性是什么。思考是人的思考,指認自然也是人在指認,“是要素”自然是指人;是要素既然是我們已經指認出來的人,因此“是要素”的含義自然也是具體的和現實的,“是要素的本質或者本性是什么”的設問它內在地包含了人的一般性和具體性、普遍性和現實性的有機統一。正確地提出問題是我們正確地進行思考的前提,也是我們正確回答問題的前提;我們只有糾正以往人們哲學思考中錯誤的發問方式,超越人的本性或者人的本質是什么這樣的發問方式,才能保證哲學思維的正確展開,才可能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人類的思考上帝才不會和不敢發笑。主席提出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則為我們正確地提出問題奠定了理論基礎。
  • 丁國嶺2007-07-13 17:48:34 [舉報]

    主席提出關于矛盾存在普遍性的觀點,有力的支撐了中國傳統哲學關于人的群形態矛盾普遍性的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這個概念的提出不僅是中國哲學的自然延伸,也是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自然延伸,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相互融合的結果。從普遍聯系的角度看,人不僅與自然事物發生著聯系,同時人也與其他的人發生著聯系;不僅存在人與自然物的對立統一作用,同時也存在人與人的對立統一作用。無論是人自然形態的矛盾作用,還是人群形態的矛盾作用,相對于人的存在而言其存在都是普遍的和永恒的。只有人與自然事物的矛盾作用,而沒有人與人的矛盾作用,是不可想象的,是違背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原則的。任何矛盾都是事物自身固有的矛盾作用,人與人的群形態矛盾同樣也是人自身所固有的,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是從屬的或者派生的,是違背唯物論的基本原則的。當我們看到人的群形態矛盾相對于人的存在而言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后,我們也就不難說清楚大同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不同了。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和孔子的大同社會,人們普遍認為他們是一回事情,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和孔子的大同社會是形似而神異。盡管從表象上看,共產主義和大同社會都沒有人類社會內部的對象性矛盾作用,孔子的大同社會是在肯定禮所反映的多樣的人的差別的基礎上,以人們正確處理了人類社會內部矛盾(人的群形態矛盾)為基礎和前提的。共產主義是一個沒有人類社會內部矛盾作用的社會,是以否認人類社會內部矛盾作用為前提和基礎的。大同社會在承認人的群形態矛盾并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基礎上,使人的群形態矛盾內化為人的自覺,所以從表象上看,二者相似,而從本質上看,二者是不同的。荀子關于“學”的論述,能清楚地說明這一點,荀子認為關于“學”,如果從表象上看是可以有終結的,但如果從本質上看則是永遠沒有終結的,只不過“學”的過程已經內化了而已,“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 丁國嶺2007-07-13 17:49:08 [舉報]

    大同社會與共產主義構思理論基礎的不同決定了二者的本質不同。共產主義是建立在否認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存在基礎上的構思,是建立在對人的錯誤認識基礎上的,因而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大同社會則是肯定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的自身固有性的基礎上,以正確地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為基礎的社會構思,它是以對人的群形態矛盾內容的正確認識為前提、以對人的群形態矛盾問題的正確處理為基礎的,因而只要我們正確處理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也就可能實現了大同社會。“圣人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只有實事求是地正確處理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大同社會才有可能成為現實;任何否認和抹殺人的群形態矛盾的理論,不僅不能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反而只能加劇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對立,這樣的所謂的“和諧”實際上是海市蜃樓的幻覺而已。
    大同社會既然是以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的正確處理為基礎的,那么大同社會就不是一勞永逸的。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是與人的存在和發展過程共始終的,我們只有在人存在的整個過程中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大同社會才能得到持續的維持;相反,如果我們對人的群形態矛盾的處理是錯誤的,人的群形態矛盾必然將以對立的形態存在,即使是已經實現的大同社會也會離我們遠去,而使社會陷入動蕩。因此,大同社會是一個動態平衡社會,它的存在和維持要求我們必須每時每刻都能夠正確地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君子無愧于屋漏”,“天下有常,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調的都是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的連續性和持久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維持大同社會的存在。經常有網友說中國大同了幾千年了,怎么還沒有實現呢?當你明白了大同社會動態性后,或許也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疑問了。

        由于大同社會是以人的群形態矛盾為基礎的社會構思,因此大同社會所言說的對象也不一定是整個人類,大同社會言說的對象是我們所關心的、指認的“是”——某一個人群。雖然,儒學肯定整個人類社會最終實現大同社會的必然,但它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有局部到整體的過程,是肯定“發端處”和“漸”。“君子之道,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所以作為大同社會所言說的人的群形態不必然指整個人類社會,只有我們立足于大同社會的“發端處”,不斷地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大同社會才會最終擴展為整個人類社會。


  • 丁國嶺2007-07-16 08:35:06 [舉報]

    四     說說文革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革進行了定性,認為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論點,“明顯地脫離了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軌道,必須把它們同毛澤東思想完全區別開來。”這次會議對文革的定性,成為我們長期以來堅持的結論。這樣的結論,在今天看來,卻是不夠的妥當的。
    其一,把文化革命同“毛澤東思想”完全割裂開來進行說明和理解,潛在地割裂了毛澤東的人格。這樣的割裂潛在地承認毛澤東的一生有兩個“毛澤東”,一個是作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和中國革命事業鞠躬盡瘁的“毛澤東”,一個是狹隘的權力欲望犧牲品;一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高尚的、純粹的“毛澤東”,一個是心胸狹窄、老謀深算的老狐貍;一個是有著偉大政治建樹的政治家,一個是翻云覆雨的無賴政客。共產黨在進北京城時,主席把政權的建立比喻為上京趕考至今仍然對我們的建設有著重要警示意義,把毛澤東的人格進行割裂的理解沒有充分的資料支撐。
  • 丁國嶺2007-07-16 08:36:06 [舉報]

    主席說文革是革命成功后的繼續革命,因此要說清楚文革,也需要從對新中國建立的革命過程的理解說起。而要說清楚這個過程,自然需要將中國革命的過程放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沖撞、整合的歷史過程中理解。
    在中國傳統文明面對西方文明時,作為西方文明哲學思維中一支——馬克思主義,以其相比于其他西方哲學固有的理論優勢而被中國傳統哲學所接納。強調人的社會性,是馬克思主義區別與西方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特點。與馬克思主義強調人的社會性相一致,肯定人的社會性是中國傳統哲學展開對人的群形態矛盾思考的理論前提和基礎。“鳥獸不可與同群,非斯人之徒而誰與?”,“人生不能無群”,否定了人的社會性,“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就不可能看到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存在,中國哲學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馬克思對人的社會性的強調,使中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之間具有了對話和交流的基本基礎。在馬克思之前,人的群形態矛盾是西方哲學的思維盲區;與馬克思同時的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家們,脫離人的社會性,認為人是自由的存在物,也否認了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的客觀存在。馬克思在堅持人的社會性對人進行考察的過程中,以“階級矛盾”這個概念第一次將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引入了西方哲學的理論視野,馬克思對階級矛盾的認識又使中國傳統哲學具有了與馬克思主義進一步融合的可能。
  • 丁國嶺2007-07-16 08:37:28 [舉報]

    對人的社會性的強調是中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共同點,然而對人的社會性的理解,中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則呈現出差別。西方哲學是以人的自然形態矛盾運動為支撐而發展起來的,產生于西方文明的文明背景中的馬克思主義,雖然也強調人的社會性,但馬克思依然是從人的自然形態矛盾運動這個角度來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是把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看作人的主要矛盾而展開自己的思考的。馬克思把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看作人的主要矛盾展開思考,突出地體現在馬克思是把物質資料的生產看作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把人的社會性看作是人的物質資料生產的派生物,認為人的社會性存在的根源在于維持物質資料的生產,并從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變化中尋找社會形態變化的原因。與馬克思把人的社會性看作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派生物不同,中國傳統哲學則強調,人的群形態矛盾是人自身固有的矛盾作用,是與人的存在共始終的,是不能被人的其他矛盾作用所派生的。中國傳統哲學這樣的觀點可以從前面關于中國傳統哲學的介紹中非常清楚地看出來,這里不再重復。
    其次,由于對人的社會性理解的不同,在人的群形態矛盾的認識和理解上,馬克思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是人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才出現的,并也必將隨著人的發展而消亡,假定了沒有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原始社會和構思了沒有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共產主義。中國傳統哲學則認為,人的群形態矛盾是貫穿與人存在和發展過程的始末的,我們只有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使人的群形態矛盾存在形態以內在的形態存在,轉化為人在人與人的矛盾作用的自身自覺,而不可能消滅,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中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與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不同,中國哲學則認為是“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故宮室不可得而居。”,“天下之公患,亂傷之也。” 
  • 丁國嶺2007-07-16 08:37:56 [舉報]

     
    最后,同樣地由于對人的社會性理解的不同,馬克思在將人的群形態矛盾引入西方哲學的理論視野的時候,由于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局限性,錯誤地把階級矛盾這一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具體形態理解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全部,以具體替代為一般。馬克思以階級矛盾這個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具體替代人的群形態矛盾這個一般的理論錯誤在實踐上產生的危害,使主席第一次認識到馬克思用階級矛盾這個具體取代人的群形態矛盾的一般的不合適,在總結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人民內部矛盾”這個概念,與“階級矛盾”相互補充,避免了把階級矛盾等同于人的群形態矛盾的思維錯誤對中國革命實踐所產生的危害。 
  • 丁國嶺2007-07-16 08:38:42 [舉報]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所存在的差別,主席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轉化為依據進行了調和,提出:在有些時候生產關系也反過來決定生產力、上層建筑也反過來決定經濟基礎,再次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是人的主要矛盾,并以此為指導在中國落后的生產力基礎上,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國革命的過程,實際上是以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這個人的主要矛盾為目的的,因此中國革命的成功本質上說,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勝利。今天,我們對中國革命過程的本質理解與中國革命過程實際本質是不符合,導致否定中國社會主義的思潮泛濫,六四事件的發生深刻地說明了我們對中國革命本質的理解與中國革命實際本質的不一致。今天,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現困惑,實際上也是我們對中國革命本質的理解與中國革命實際本質不一致的理論表現。中國革命的本質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勝利,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是貫穿中國革命過程的主線,貫穿文革的主線同樣是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文革是中國革命成功的繼續革命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結論。當我們在理論上把“階級矛盾”看作人的群形態矛盾時,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文革發生就是毛澤東思想合乎邏輯的結果。
    我們為什么會把中國革命的勝利誤解為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而不能正確認識中國革命過程的本質呢?其一,馬克思主義確實具有與中國傳統哲學融合的理論基礎,也確實提供了中國傳統哲學發展值得借鑒的東西;其二,當時東、西方文明的沖突中,東、西方文明的力量對比中國傳統文明是明顯地劣勢。其三,中國傳統哲學不注重系統化和理論化建設,使中國傳統哲學內部無法統一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面貌出現在西方文明面前。由于哲學在各種社會意識中的核心地位,也使中國共產黨不得不借助于馬克思主義這面旗幟。隨著中國傳統哲學自身系統化、理論化建設的展開,隨著東、西方文明力量對比的變化和中國傳統哲學熔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進行,中國傳統哲學也必將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而撕掉罩在自己身上的這面旗幟。
  • 丁國嶺2007-07-16 08:39:11 [舉報]

    當然,對人的主要矛盾做一成不變的理解是不符合辯證法的,無論是中國傳統哲學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是人的主要矛盾,還是馬克思把人的自然形態矛盾看作人的主要矛盾,都是不符合人發展的實際情況的。馬克思主義對人的自然形態矛盾運動的強調,彌補了中國傳統哲學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人的主要矛盾、進而舍棄了對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思考所產生的弊端,彌補了中國歷史發展脫離人的自然形態矛盾片面強調人的群形態矛盾的不足。鄧公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雖然汲取了馬克思主義的長處,彌補了中國傳統哲學和歷史發展的不足,但由于對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發展的強調而否定對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對于人發展的重要性,否定了文革的意義則是我們必須糾正的。
  • 丁國嶺2007-07-16 08:39:43 [舉報]

    當我們明晰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這個問題時,文革無疑是主席試圖在和平環境下正確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一次嘗試和探索。正確地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就需要我們首先正確地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固有內容;而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固有內容,就需要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以對象性的形式、外在的形式表現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生產和階級斗爭”,人的群形態矛盾內容表現于人的實踐過程中是我們正確認識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前提和基礎。任何壓制、掩蓋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行為,不僅不利于我們對人的群形態矛盾問題的處理,由于人群形態矛盾內在與外在統一,反而會使人的群形態矛盾以更尖銳、更復雜的形式表現出來。文革,實際上是主席試圖建立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的系統機制、建立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對象性表達的系統機制的第一次嘗試。主席說,文革隔幾年就要來一次絕不是心血來潮,它包含著主席對建立這樣機制復雜性和艱巨性的深刻認識。在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中,荀子是第一個強調人的群形態矛盾對象性表達對于正確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重要意義的思想家,秦始皇推崇法家思想,韓非子是荀子的學生,主席說他是秦始皇加馬克思也就不難理解了。
  • 丁國嶺2007-07-16 08:40:26 [舉報]

    在儒學的發展中,孟子以性善說曾有力地應對了春秋戰國時期墨家、道家等其他思想流派對儒學思想的沖擊,維系了儒學的存在。孟子的性善說,存在否定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理論必然。莊子提出了否定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存在的思想,正是抓住了孟子思想中的這個缺陷而展開的對儒學的攻擊。莊子認為,如果人性是善的,人的群形態矛盾將根本不可能存在。“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耶?其亂而后治之與?天下均治之為愿,而何計以有虞氏為!”天下太平虞、舜才去治理呢?還是天下動亂才去治理呢?既然人性是善的,人與人就不會有矛盾,又何必需要虞、舜為國君呢?所以孟子主張的仁政說純粹是無稽之談,不僅不能夠治理好天下,反而會誤導人們對人性的認識、導致人性的迷失,給天下帶來災難,仁政是“夫子亂人之性也。”的根源。盡管莊子是以孔子和老子的對話來闡述仁義不是人的本性的,但這里的孔子是代指,是指孟子。因為孔子并沒有對人性是什么做過回答,而且莊子對孔子的崇敬多次在《莊子》中表漏出來,再加上莊子以“寓言”、“重言”說理的風格和人的意識的社會性,所以實際上莊子在這里批判的是孟子的思想。
    盡管莊子是針對孟子的思想而說的,但莊子的這個問題卻足以動搖儒學的存在。荀子以性惡論為基礎,在肯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存在的基礎,并對莊子的這個可能否定儒學的問題給予了回答,論證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以對象性的形式存在對于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重要意義。荀子認為,人本性惡,出現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是人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當某要素不能正確處理其固有的群形態矛盾作用時,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必然以對象性的形態存在,宏觀表現為社會的動亂。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以對象性的形態存在是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問題的活動存在的基礎,人的群形態矛盾處理的活動就是以消除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以對象性形態存在為目的的,“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去亂而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謂也,去污而易之以修。故去亂而非治亂也,去污而非修污也。治之為名,猶曰君子為治而不為亂,為修而不為污也。”
  • 丁國嶺2007-07-16 08:41:09 [舉報]

    荀子在論證了對人的群形態矛盾的處理是“去亂而披之以治”的結論后,進一步提出認識和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是以人的群形態矛盾以對象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前提的;如果人的群形態矛盾不能以對象性的形式表現出來,那么我們要正確處理彼、彼之間的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是不可能的,“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則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則亂。禮者,表也。非禮,昏世也;昏世,大亂也。”荀子把禮看作是人群形態矛盾內容的對象性表達和外在表現,認為社會矛盾尖銳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社會缺乏一套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作用的社會機制,“水行者表深,使人無陷;治民者表亂,使人無失。禮者,其表也,先王以禮表天下之亂,今廢禮者,是去其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禍患,此刑罰之所以繁也。”荀子進一步提出,“無國而不有治法,無國而不有亂法。。。。。。。兩者并行而國在。” 只有建立在人的群形態矛盾對象性表達基礎上的禮,才可能真正起到“持情而合危”的作用。需要強調一點,荀子強調“亂法”不是為亂而亂,而是為治而亂;不是為了消滅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它和要消滅“階級存在”的文革又有所不同。 
  • 丁國嶺2007-07-16 08:41:54 [舉報]

    荀子為了說明于“亂”中取治的設想,荀子又用“蠶理”做比喻進行了說明。在第一個段落中,荀子說于“亂”中取治,是“以暴為鄰”的;雖然它“以暴為鄰”,但本質上和暴并不一樣。
    “有物于此,(人蠡)(人蠡)兮其狀,屢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 ,貴賤以分,養老長幼,待之而后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鄰。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屬所利,飛鳥所害。臣愚不識,請占之五泰。”
    在第二個段落中,荀子用蠶的生活過程為比喻說明了于亂中取治的道理,荀子說:蠶生在夏天,但卻厭惡熱天,喜歡處于潮濕的地方但卻厭惡下雨;以蛹作為母親,以蛾作為父親,三次俯下身去,又三次抬其頭來,事情才最后取得了成功,這就是蠶理。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屢化而不壽者與?善壯而拙老者與?有父母而無牝牡者與?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后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
    在闡明了“蠶理”后,荀子又以“針理”說明禮只有正確地反映了人群形態矛盾的固有內容,才能夠起到于亂中取治的作用。“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無羽無翼,反復甚極。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為父 ,管以為母。既以縫表,又以連里:夫是之謂箴理。”
    荀子的于“亂”中取治的理論已經被中國歷史的發展所證實,綜觀中國歷史的發展,每一次經歷了社會動蕩的朝代更替之后,都會有一段相對清明的政治。那么中國為什么一直沒有進行過于“亂”中取治的社會嘗試呢?這一方面,有其理論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其歷史的原因。從理論上講,孟子的性善說從根本上說取消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的,而荀子的性惡論也不足以支撐于“亂”中取治的社會構思。在荀子看來,人性是惡的,否定了系統中要素系統規定的自身固有性,“禮”這個表是沒有“里”的。孟子的儒學思想一直占據中國歷史發展中的主流意識,和荀子的儒學思想又不足以支撐荀子的這個設想,導致中國歷史發展中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社會嘗試。另一方面,中國歷次的朝代更替是以家天下為主導而展開的,所建立的政權是以承認皇權的世襲為基礎的,于“亂”中取治是可能動搖皇權的世襲傳承的,所以中國歷史上并沒有這樣的社會嘗試。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馬克思以其普遍矛盾的思想為這樣的社會設想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支撐;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政權本質上又是和歷次的朝代更替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共產黨展開了文化的革命,主席才第一次進行了這樣的社會嘗試。當具體到歷史領域時,與荀子思想不同,馬克思對階級斗爭的強調是為了消滅階級的存在,是為了消滅人的群形態矛盾,而不是為了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人的群形態矛盾對于人的存在而言,是永恒的,是不可消滅的,因此也注定了主席這次嘗試失敗的結局。主席的嘗試雖然失敗了,但主席試圖建立人的群形態矛盾對象性表達的社會機制、并進而達到長治久安的社會效果的努力方向無疑卻是正確的。我們把文革和主席的思想割裂開來,導致了主席的努力方向被我們所否定,導致了我們無法繼承主席所建立的事業,也動搖了共產黨的立黨之基,出現了西方化的思潮泛濫。
  • 丁國嶺2007-07-16 08:43:14 [舉報]

    文革是我們的立國之基。在文革中,主席為我們確立了新中國建設的努力方向,從否定文革與主席思想之間的有機聯系始,我們就已經在一條修正主義的道路摸索前進,懸崖勒馬,有驚無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有建立一套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系統機制,建立一套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對象性表達機制,實事求是地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才會有堅實的基礎,人的群形態矛盾釋放這個核爆炸才會轉變為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核能,成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有力推動。“民主制度”的設想是以否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存在、以人是自由的認識為基礎的,走西方的“民主”道路是違背人的真實的,它必將把我們的民族帶進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的政治改革只有總結我黨在新中國建立過程中采用的有效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經驗,汲取文革中的教訓,探尋和建立一套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對象性表達的社會機制,中國才可能長治久安,主席才不會再上井岡山,烈士的鮮血才不會白流。

  • 文革是毛澤東思想的自然延伸
    ——中國需要一套“亂”法

    中國需要一套亂法,最早是有荀子提出的。

    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時期,孟子以性善說有力地回應了道家思想、楊墨思想以及其他各家思想對孔子儒學思想的沖擊,維系了儒學的存在。但孟子的性善說卻存在否定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存在的理論必然,在中國哲學發展中,莊子是第一個揭露孟子思想根本缺陷的人。莊子認為,如果人性是善的,人的群形態矛盾將根本不可能存在。“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耶?其亂而后治之與?天下均治之為愿,而何計以有虞氏為!”天下太平虞、舜才去治理呢?還是天下動亂才去治理呢?既然人性是善的,人與人就不會有矛盾,又何必需要虞、舜為國君呢?所以孟子主張的仁政說純粹是無稽之談,不僅不能夠治理好天下,反而會誤導人們對人性的認識、導致人性的迷失,給天下帶來災難,仁政是“夫子亂人之性也。”的根源。盡管莊子是以孔子和老子的對話來闡述仁義不是人的本性的,但這里的孔子是代指,是指孟子。因為孔子并沒有對人性是什么做過回答,而且莊子對孔子的崇敬多次在《莊子》中表漏出來,再加上莊子以“寓言”、“重言”說理的風格和人的意識的社會性,所以實際上莊子在這里批判的是孟子的思想。

    盡管莊子是針對孟子的思想而說的,但莊子的這個問題卻足以動搖儒學的存在。荀子以性惡論為基礎,肯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存在,并對莊子的這個可能否定儒學的問題給予了回答;在子思之后,經歷了孟、莊之爭,再次否定了道家思想和確立了儒學的地位。荀子認為,人本性惡,出現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是人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當某要素不能正確處理其固有的群形態矛盾作用時,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必然以對象性的形態存在,宏觀表現為社會的動亂。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以對象性的形態存在是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問題的活動存在的基礎,人的群形態矛盾處理的活動就是以消除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以對象性形態存在為目的的,“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去亂而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謂也,去污而易之以修。故去亂而非治亂也,去污而非修污也。治之為名,猶曰君子為治而不為亂,為修而不為污也。”正是因為荀子是把消除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以對象性的形態存在看作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處理活動的目的和歸宿的,所以荀子對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以對象性的形態存在深惡痛絕,“(人之有斗,)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將以為安邪,則危莫大焉。人之有斗,何哉?我欲屬之狂惑疾病邪,則不可,圣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等到人的群形態矛盾出現對象性的對立,再去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已經為時已晚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掛于患而欲謹,則無益矣。”系統中的要素自覺地接受自身系統規定的約束和糾正自身的發展,是消除這種現象的根本,“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那些“爭食”的“狗彘之勇”、“爭利”的“賈盜之勇”、“輕死而暴”的“小人之勇”是必須堅決予以否定的;勇于按照系統規定的要求自覺糾正自身發展中不符合系統規定的行為,“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于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撓”,才是真正的“士君子之勇。”,則是我們需要大力提倡的。

    荀子在論證了對人的群形態矛盾的處理是“去亂而披之以治”的結論后,進一步提出認識和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是以人的群形態矛盾以對象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前提的;如果人的群形態矛盾不能以對象性的形式表現出來,那么我們要正確處理彼、彼之間的人的群形態矛盾運動是不可能的,“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則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則亂。禮者,表也。非禮,昏世也;昏世,大亂也。”荀子把禮看作是人群形態矛盾內容的對象性表達和外在表現,認為社會矛盾尖銳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社會缺乏一套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對立作用的社會機制,“水行者表深,使人無陷;治民者表亂,使人無失。禮者,其表也,先王以禮表天下之亂,今廢禮者,是去其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禍患,此刑罰之所以繁也。”荀子進一步提出,“無國而不有治法,無國而不有亂法。。。。。。。兩者并行而國在。” 只有建立在人的群形態矛盾對象性表達基礎上的禮,才可能真正起到“持情而合危”的作用。需要強調一點,荀子強調“亂法”不是為亂而亂,而是為治而亂;不是為了消滅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它和要消滅“階級存在”的文革又有所不同。

    荀子為了說明于亂中取治的設想,荀子又用“蠶理”做比喻進行了說明。在第一個段落中,荀子說于亂中取治,是“以暴為鄰”的;雖然它“以暴為鄰”,但本質上和暴并不一樣。

    “有物于此,(人蠡)(人蠡)兮其狀,屢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 ,貴賤以分,養老長幼,待之而后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鄰。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屬所利,飛鳥所害。臣愚不識,請占之五泰。”

    在第二個段落中,荀子用蠶的生活過程為比喻說明了于亂中取治的道理,荀子說:蠶生在夏天,但卻厭惡熱天,喜歡處于潮濕的地方但卻厭惡下雨;以蛹作為母親,以蛾作為父親,三次俯下身去,又三次抬其頭來,事情才最后取得了成功,這就是蠶理。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屢化而不壽者與?善壯而拙老者與?有父母而無牝牡者與?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后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

    在闡明了“蠶理”后,荀子又以“針理”說明禮只有正確地反映了人群形態矛盾的固有內容,才能夠起到于亂中取治的作用。“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無羽無翼,反復甚極。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為父 ,管以為母。既以縫表,又以連里:夫是之謂箴理。”

    荀子的于亂中取治的理論已經被中國歷史的發展所證實,綜觀中國歷史的發展,每一次經歷了社會動蕩的朝代更替之后,都會有一段相對清明的政治。那么中國為什么一直沒有進行過于亂中取治的社會嘗試呢?這一方面,有其理論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其歷史的原因。從理論上講,孟子的性善說從根本上說取消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存在的,而荀子的性惡論也不足以支撐于亂中取治的社會構思。在荀子看來,人性是惡的,否定了系統中要素系統規定的自身固有性,“禮”這個表是沒有“里”的。孟子的儒學思想一直占據中國歷史發展中的主流意識,和荀子的儒學思想又不足以支撐荀子的這個設想,導致中國歷史發展中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社會嘗試。另一方面,中國歷次的朝代更替是以家天下為主導而展開的,所建立的政權是以承認皇權的世襲為基礎的,于亂中取治是可能動搖皇權的世襲傳承的,所以中國歷史上并沒有這樣的社會嘗試。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馬克思以其普遍矛盾的思想為這樣的社會設想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支撐;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政權本質上又是和歷次的朝代更替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共產黨展開了文化的革命,主席才第一次進行了這樣的社會嘗試。當具體到歷史領域時,與荀子思想不同,馬克思對階級斗爭的強調是為了消滅階級的存在,是為了消滅人的群形態矛盾,而不是為了正確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人的群形態矛盾對于人的存在而言,是永恒的,是不可消滅的,因此也注定了主席這次嘗試失敗的結局。主席的嘗試雖然失敗了,但主席試圖建立人的群形態矛盾對象性表達的社會機制、并進而達到長治久安的社會效果,主席的努力方向無疑卻是正確的。后來,我們把文革和主席的思想割裂開來,也導致了主席努力方向被我們所否定。否定文革與主席思想的關系,導致了我們無法繼承主席所建立的事業,也動搖了共產黨的立黨之基,出現了西方化的思潮泛濫。從否定了文革與主席思想之間的有機聯系始,我們就已經在一條修正主義的道路摸索前進,懸崖勒馬,有驚無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有建立一套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系統機制,建立一套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對象性表達機制,實事求是地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才會有堅實的基礎,人的群形態矛盾釋放這個核爆炸才會轉變為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核能,成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有力推動。“民主制度”的設想是以否定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存在、人是自由的認識為基礎,走西方的“民主”道路是違背人的真實的,它必將把我們的民族帶進萬劫不復的深淵。政治改革只有總結我黨在新中國建立過程中采用的有效釋放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經驗,汲取文革中我黨的教訓,探尋和建立一套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對象性表達的社會機制,中國才可能長治久安,主席才不會再上井岡山,烈士的鮮血才不會白流。
    此文行完,掩卷長息,何以我中華民族如此多難。。。。。。        文化革命的思想根源
         
          “文化革命”以其巨大的破壞性而以悲劇結束,但對文革的反思并沒有因為文革的結束而結束。在主席的一生中,最先接觸的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想認識,在后來的成長過程中,開始接觸了西方的思想;主席對中國文、史、哲研究之深入與廣博也是有目共睹的。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局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框架中理解主席的思想,從而也使我們無法理解被主席稱之為第二次革命的文化革命的歷史必然性,也無法找到與文革相伴隨的巨大破壞性的思想根源。主席生活的年代,是東、西方文明沖突與交匯的時代,放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從東、西方文明的沖突與交流的角度來看待文革,我們才可能真正看到文革發生的歷史必然性和與文革相伴隨的巨大破壞性的思想根源。

     


        中國近代史實際上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血淚史,中華民族是一個存在并延續了幾千年歷史的民族,看待這段歷史不能割裂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中國是在諸侯眾多、部落林立的歷史演變中逐步走向文明的,“禹之時,天下萬國,至于湯而三千余國。”,相對于優越的自然環境,人與人的矛盾作用(人的群形態矛盾)顯得尤為突出,“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蚩尤最為暴。”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黃帝統一各個部落的歷史實踐證明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可以得到正確處理,進而形成穩定的社會存在的歷史可能;大禹治理水患的成功,證明了人的群形態矛盾處理對于人發展的必須。以這樣的歷史實踐為基礎,中國在步入文明的初期,人的群形態矛盾相對于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而言,成為歷史實踐和理論思維的重心的。帶著“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序。”的迷茫,先民們對之進行了艱苦的理論探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到春秋時期,孔子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問題,并把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問題,看作儒學思考的重心,“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也?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樊遲請學稼、請學穡,孔子明言: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舍棄了對人與物的矛盾作用(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理論關注,突出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在理論思維中的重心。與儒學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人的主要矛盾、舍棄了對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關注同時,產生了把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看作人的主要矛盾、重視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墨家思想,“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地不可不立,用不可不節。”并把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看作是人的自然形態矛盾作用的派生物,“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兇,則民吝且惡。”由于墨子思想的理論支撐與中國當時的歷史脈動的不吻合,以及墨子思想自身無法克服的思維缺陷,最終形成了荀子“人生不能去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公室不可得而居。”的認識,論證了人的群形態矛盾是人的主要矛盾,從理論上確立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在中國哲學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得出了“道者,群道也,群道當則無所不當。”結論。自墨子之后,經告子與孟子、惠施與公孫龍、莊子,到荀子,中國文明最終確立了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人的主要矛盾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文明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墨家的思想漸漸淡出了中國哲學發展的歷史舞臺。

     


         在以人的群形態矛盾為主要矛盾的思維主導下,中國歷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在近代發生了與西方文明的沖突與交流。西方文明從整體上看可以分為資本主義陣營和馬克思主義陣營,兩大營壘。資本主義陣營中,“人是自由的”這個判定將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否定得蕩然無存,因此它本身并不具有與中國傳統文明交流、對撞的可能,而被中國的歷史發展所淘汰。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其對人的社會性的強調,從而具有了與中國傳統哲學交流與對話的基礎;馬克思又以“階級矛盾”這個概念第一次將人的群形態矛盾引入了西方哲學的理論視野,具有了與中國傳統哲學交流與對話的理論可能;馬克思主義哲學又以“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的認識,具有了與中國傳統哲學交流與對話的現實可能。在東、西方的文明沖突中,中國傳統哲學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為交流的方便,暫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范疇)之間的關系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盡管馬克思主義哲學并不否定“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但歸根結底來說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中國哲學看來,則是“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在中國上空的交鋒、這兩種既然相反的觀點在中國革命過程中的激蕩,最終產生了主席的《矛盾論》,以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之間的相互轉化為理論基礎,對之進行了調和,從理論上、從一般方法上說明了生產關系在有些時候反過來決定生產力、上層建筑在有些時候決定經濟基礎,說明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實際可能,而有別于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的個例認識,最終在這樣的思想認識指導下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

     

         在如何處理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這個問題上,以孟子儒學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中國傳統文明,片面強調人的自我約束在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過程中的作用,而忽視了對象性制約在解決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過程中的作用。孟子儒學的這個缺陷,使中國傳統文明無法從理論上找到制約權力的理論依據,導致了圣君賢相式的、缺乏對權力進行制約的現實政治,中國歷史在對象性制約機制缺位的巨大缺陷中緩緩流淌而來。與孟子儒學不同,荀子儒學以性惡論為基礎,強調對象性制約的必需和必要,“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是見耳。”主席洞察了中國傳統政治生活所存在的弊端和理論思維根源,大力批判孟子儒學而宣揚荀子儒學。馬克思主義以其對象性的實踐觀念的強調,切中了中國傳統哲學和歷史發展的現實弊端。以少奇主席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為對象和靶標,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荀子儒學為思想武器,披著馬克思外衣的文化革命就成為歷史的必然,拉開了批判孟子儒學的謬誤、消除孟子儒學的影響、建立對象性制約機制的聲勢浩大的文化革命。以往我們局限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框架來看主席的思想和文化革命,而不是放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的交流與沖撞的思維背景下看待主席思想和文化革命,這導致我們不能從思想上說明文革發生的原因,而歸之于政治斗爭。文化革命的產生是從思想分歧開始,而終于政治斗爭,認清這一點對于我們正確認識文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建立對象性制約機制,文革的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始終相伴著巨大的破壞性,并因為與之相伴隨的這種巨大破壞,而導致了文革的失敗。明晰了文革發生的歷史必然性,弄清楚文革破壞性的思想根源,對于反思文革則顯得更為重要。要說清楚這一點,我們仍然需要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之間的差別進行分析。在對于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理解上,馬克思是以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發展為基礎來理解和說明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把人的群形態矛盾看作是人的自然形態矛盾的派生物;不承認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相對于人的存在而言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把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看作是物質資料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附屬產品,并必將隨著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發展而最終消失,設定了沒有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原始社會,暢想了沒有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的共產主義社會。主席以矛盾的普遍性認識為基礎,受中國傳統哲學肯定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相對于人而言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影響,提出了“人民內部矛盾”這個范疇,克服了馬克思把階級矛盾這個具體等同于人的群形態矛盾的一般的錯誤。主席以人民內部矛盾與階級矛盾相互補充,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綱領,在這里主席思想的鐘擺擺向了中國傳統哲學。主席的思想盡管擺向了中國傳統哲學,但主席的思想并不徹底。因為無論是馬克思提出的階級矛盾這個概念,還是主席提出的人民內部矛盾這個概念,它們都是人的群形態矛盾作用中的一類具體矛盾,而不是人的群形態矛盾這個一般。

     


        在如何看待“人民內部矛盾”時,主席的思想鐘擺最終擺向了以消滅人的群形態矛盾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人的群形態矛盾的不可消滅和消滅人的群形態矛盾的實踐,最終導致了人的群形態矛盾得不到正確處理和“階級斗爭”的擴大化,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力,即使主席也坦言,他最想不通的就是:為什么工人與工人之間、農民與農民之間、工人和農民之間會斗得那么激烈,他們的矛盾為什么會那樣的不可調和。文化革命破壞性的思想根源,在于中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的對撞,而中國革命所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外衣卻掩蓋了文革破壞性的真正根源,這導致了我們后來對文化革命的錯誤定位。我們這個民族否定文革之后,盡管沒有了集體的瘋狂,但卻陷入了集體的迷茫,開始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產生了自由化泛濫的歷史運動和政治西化的思潮,試圖否定先烈們浴血奮戰才建立起來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這樣的思潮必將從根本上扼殺中國傳統文明的生命力,從根本上動搖中國繁榮昌盛的基礎。認清文革發生的歷史必然性,認清文革破壞性存在的根源,在今天已經越來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于文化革命思想根源的分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到我的文章《毛澤東思想與文化革命》一文中做客。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7.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8.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9.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10.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