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何為“千乘”? 在古時,“乘”可以做數詞,代表“四”這個數字,常用來記物,記“馬”的,如《詩·小雅·采菽(shū)》之“路車乘馬”。“乘”還可以做量詞,常用來代表“單位”,代表“兵車”的單位,如《詩·魯頌·閟(bì)宮》之“公車千乘”;代表“軍隊”的單位,如《左傳·哀公七年》之“且魯賦八百乘,君之貳也”。“乘”還可以做名詞,用以指“兵車”,如《左傳·隱公元年》之:“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在春秋的前期,國與國之間爭戰投入兵車的數量都是以“百乘”來計算的,如魯莊公二十八年,“楚,子元以車六百乘伐鄭”。只有盟國的軍隊才能達到“千乘”這個水平,如魯襄公十八年,晉平公率領諸候去討伐齊國時,“魯人、莒人皆請以車千乘自其鄉入”。而到春秋的后期,諸候國在顯示自已兵力的時候,就以“千乘”來計算了,如魯昭公十三年,平丘之盟前,晉昭公在邾國檢閱軍隊,“甲車四千乘”;再如魯昭公八年,魯在紅地檢閱軍隊,有“革車千乘”。所以,在夫子所處的時代,“千乘之國”可以稱得上是個大國了。
《論語》中還有兩處“千乘之國”,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千乘之國”,倒底是個怎么樣的“大國”。有趣的是,這兩處“千乘之國”都同子路有關。
一處是《待坐章》中,子路回答夫子的話,“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jiàn),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shěn)之,后來曾皙就問夫子:“夫子何哂由也?”夫子回答:“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哂”這里是動詞,“西”的本義是“鳥在巢上”,“口+西”的本義是“言止”,閉嘴的意思。夫子是說:“口口聲聲說‘以禮治國’,說話都不讓一讓師弟們,所以我讓子路閉嘴。”只因子路性子直,快言快語,夫子是在教育他。曾皙想不明白,子路的回答都是夫子平時所講的,也是標準答案,為什么還會受到阻止呢?故曾皙有這么一問。夫子責備子路,只因子路不懂謙讓,并不是因為子路說了什么。子路的話是很有趣的,細品別有味道。理解子路的話,有幾個“坎兒”,那就是“攝”、“間”、“勇”。“ 攝,引持也”,攝的本義是挾持。“間,隙也。隙者,壁際也”,間的本義是墻上開裂的裂縫;也就是“親密無間”的“間”,引申后的意思是矛盾、隔閡。“勇,氣也。左傳曰:‘共用之謂勇’”,勇的本義是為國家效忠。子路說:“千乘之國挾持著大諸侯國之間的矛盾,用戰爭和災荒的手段來加深這種矛盾;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千乘之國,三年的時間,我就可以讓他為周國效忠,懂得遵守周國的禮法。”子路的言外之意是說:“那些‘千乘之國’,不為周朝效忠,不遵守周朝的禮法,就知道用戰爭和災荒的手段來挑起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明顯可以體會到,這“千乘之國”指的是春秋時稱霸的國家。大家可能會想到那個“春秋五霸”,其實“春秋”何止這五個霸主呢?這五個是相對來說做的比較守規矩,還有多少提不起來的?大家可以翻翻《左傳》查一查。
另一處是在《孟武章》中,孟武伯兩次問夫子“子路仁乎”,夫子回答道:“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夫子說:“子路啊,千乘之國可以用他來治理軍隊,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夫子的言外之意是說:“孟武伯不配問關于‘仁’的問題,‘千乘之國’有幾個符合‘仁’的標準的呢?”大家可以到《左傳》中查一查,看看孟武伯都做了什么“好事”?
我們再總結一下:在春秋時期,擁有“千乘”的國家,是一個大國,這種大國總是要凌駕于周朝之上,總是要稱霸于諸侯。
《左傳》中也有一處“千乘之國”。我們常說什么“不是冤家不聚頭”,這里“千乘之國”又同子路狹路相逢了,這回“千乘之國”不僅讓子路騎虎難下,也使我們很糾結。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左傳》中的“千乘之國”。
“千乘之國”在《左傳》中只出現一次,原文如下: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使子路,子路辭。季康子使冉有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對曰:“魯有事于小邾,不敢問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濟其言,是義之也。由弗能。”這里的“來奔”是外交辭令,俗稱美其名曰,因為是魯史,不得不照顧魯國的顏面。“來奔”一詞,原本是因躲避戰亂或災禍而投靠或投奔到魯國,如《左傳·莊公七年》:“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來奔(魯)。”既然小邾都來投靠魯國了,還要什么“盟”有什么用呢?結盟還開出了一個不是條件的條件,“使季路要我”,把季康子都甩到一邊,有這樣結盟的嗎?這“來奔”一詞用的,給足了魯國“面子”。“小邾“也非等閑之輩,在《左傳》的結盟事件中,屢見身影。“句繹”是地名,結盟之地。從 其后魯國的態度看,魯國對這次結盟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魯國主動邀請“小邾”在“句繹”結盟,“小邾”派人給魯國捎來話兒:“不用結盟了,有事你派季路(子路)來找我,我們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季康子一聽高興了,就傳令“派季路出使小邾”,可季路卻把這份美差給辭掉了。季康子隨后派季路的師弟冉有來勸說他:“小邾這樣的千乘之國,都不相信自己的盟約,而相信你的一句話,你為什么要有辱季康子的命令,而吝嗇自己的一句話呢?”季路說:“魯國因戰事有求于小邾,小邾不問戰爭的原因,死在敵人的城下都可以。小邾背叛盟約不守臣節,來幫助魯國,從而兌現他們的諾言,這就是‘義’,然而,我如果讓小邾這樣去做(死其城下),就是‘不義’,所以我不能執行季康子的命令。”我再說點題外話,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子路心中有“義”,他的所作所為,才不會授到任何人的驅使,就是統治者也不可以。這才是真正的“儒者”,后來怎么樣呢?這樣的“儒者”被世人稱之為“腐儒”,離“臭豆腐”不遠了。這樣的“腐儒”,心存仁,行有義,有余力,則學文,很容易被“統治”,也不容易被“統治”;這樣的“腐儒”為下不趨言附事,為上好威武不曲,自律以天下為先。統治者能喜歡這樣的人嗎?歷史給我們做了多少次回答。被統治者統治的教育,能教育出這樣的人嗎?累世都不可能教育出樣的人來。不用遠說,民國教育的輝煌,足可以讓我們引以為鑒。教育的自由遠遠要勝于民主的自由。說的有點遠了,再回來說我們的“千乘之國”,這里的“千乘之國”指的是“小邾”。問題來了,“小邾”能稱得上是“千乘之國”嗎?“小邾”不是很“小”嗎?能找到的關于“小邾國”的資料真的很少,只能在這里存疑了。直覺告訴我,“小邾”并不小。
足見“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句話不是說給你我之輩聽的,是夫子說給“千乘之國”的統治者聽的。不知道哪個國家又出現問題了,引出夫子這樣的感慨。我們再說一說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說文》是這樣解釋“道”的——“道,所行道也。”道的本義是指供行走的路。看看夫子給“千乘之國”指了什么路?一是“敬事”,二是“節用”,三是“使民”。“道”是名詞,做主語;“千乘之國”是“道”的定語,這里是定語后置;“道”引申的意思是“方法”。
何為“敬事”?“ 敬,肅也,肅者持事振敬也” 。“事,職也”。以上是《說文》的解釋。《書·立政》云:“以敬事上帝,立民長伯。”統治者為什么要“以敬事上帝”呢?是因為統治者是上帝的臣子,“治理天下”是上帝賦予的職責,所以要恭敬謹慎的執行。
何為“節用”?《說文》云:“節,竹約也。”《說文解字注》云:“約,纏束也。竹節如纏束之狀,引伸爲節省,節制。”《說文》云:“用,可施行也”。“節用”的意思就是有節制的施行。
何為“使民”? 《說文解字注》云:“使,令也。令者,發號也。”《穀梁傳·成元年》曰:“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穀梁傳註》云: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使民”的意思是對國人發號使令,驅使民眾。
何為“愛人”?《說文》云:“愛,行皃(mào)。皃,頌儀也。”《說文解字注》云:“頌者今之容字。必言儀者,謂頌之儀度可皃象也。凡容言其內,皃言其外。引伸之,凡得其狀曰兒。”《說文解字注》又云:“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愛人”的意思是:看起來符合天地之德的標準。
現在對整句進行解釋:治理“賦則千乘”的大國的方法,國君就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恭敬地執行上天賦予的職責,就能使國人對你產生信任。其次有節制地施行上天賦予的權力,國人就會認為你的所作所為是符合天地之德的標準,是稱職的。三是在號召國人去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選擇時機,不要違背上天的規律。
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人在做,天在看。”“天”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早已淡化,當我們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抬頭看看“天”,會不會給我們相映的報應。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解釋夫子的這句話是這樣的:我們的政府要想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一是恭敬地履行政府的職責,才能夠使國民對政府產生信任;二是有節制地行使政府的權力,才能夠提升政府在國民心中的地位;三是號召國民去做任何事情,不能不擇時機,要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
關于“千乘之國”的討論,從《論語集注》中可以體會到,是很激烈的,這里暫且不再贅述。希望我的理解能對大家重新認識《論語》能有所幫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