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明的最后輝煌-簡述大明援朝抗日戰爭,淺析代表性的戰役
作者:銀舞飛狐
【序言】
時間進入到公元一千五百九十二年,自1368年太祖朱元璋創立帝國以來,大明已經歷了十四帝二百二十四年的時光,此時的帝國正處在一個大動蕩年代的緊要關頭。大明的屬國朝鮮突然發生的一場戰爭,把沒有任何準備的大明朝生生的拖入其間,風雨飄搖前夕的大明朝被迫傾全國之力參戰,而大明朝的軍人們為了信守帝國承諾,為了維護帝國的尊嚴,匆匆收拾行囊慷慨赴朝,浴血奮戰七年,譜寫了一曲帝國夕陽中最后的輝煌篇章......
【戰爭序幕】
大明援朝抗日戰爭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也是中、日、朝三國首次大規模的沖突。中國稱之為萬歷朝鮮戰爭,朝鮮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而日本史書則把這次戰爭分為兩次來說,分別叫作文祿之役(文祿元年)和慶長之役(日本在慶長2年發動了第二次戰爭)。整個戰爭從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開始一直到至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結束,歷時七年。這場戰爭,史書記載大明朝是“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后共計消耗銀近八百萬兩,出兵數十萬,反復與日軍拉鋸戰,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戰爭的慘烈,局勢的復雜和多變,過程的曲折,常常讓人唏噓不已,為之動容!這也是大明朝歷史上有名的萬歷三大征之一。
這場戰爭按明朝軍隊大規模出兵朝鮮的次數可分為第一次和第二次援朝,若按照戰爭的進程又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軍戰略進攻階段,在短短的時間日軍迅速占領朝鮮全境;第二階段是明軍的反攻階段,明軍通過一系列戰役,最終收復了平壤、王京、開城等地;第三階段是相持和議和階段;第四階段是日軍再次入侵,明軍第二次大規模入朝,展開戰略總反攻,最終日本軍隊被全部趕出了朝鮮。
還在公元四世紀時,日本的大和政權就在朝鮮半島的任那地區建立了最早的一塊殖民地,而到了大和倭五王時期甚至先后向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宋派遣了幾批使節,要求南朝的宋封其為朝鮮和日本的總督。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時進時退,最盛時也曾一度攻到平壤附近。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孤懸海外,要向大陸發展只有朝鮮最便捷,所以說歷來日本的侵朝包括豐臣秀吉,固有個人野心的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傳統的因素。
豐臣秀吉還在日本戰國時代征討毛利時,就曾寫信給織田信長說待到大軍平定本州后就要進發九州,然后圖朝鮮以窺大明。到了征服高野寺以后,在給一柳末安的信中豐臣秀吉更是說“日本國之事自不待言,尚欲號令唐國。” 為了備戰甚至他還曾委托歐洲傳教士購買了兩艘歐洲戰艦,準備加以仿造。
1590年(明萬歷十八年),豐臣秀吉致書朝鮮國王李昖,要求假道朝鮮進攻明朝,并要朝鮮國王率兵作為前導,書中說道:“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予入大明之日,將士卒臨軍營,則彌可修鄰盟也,予無愿也,只顯佳名于三國。” “秀吉入明之日,王其率士卒,會軍營為我前導。” 其意圖建立“三國為一”的大帝國的夢想昭然天下。 視大明為父國的朝鮮國王宣祖李昖斷然拒絕。
1591年在征服了奧羽的諸大名后終于完成了日本統一的關白(宰相)豐臣秀吉,親自坐鎮在肥前新修筑的名護屋城,并將其作為侵朝日軍的總指揮部,不顧黑田如水等人的強烈反對著手備戰。他還把關白一職交給了那個日后的殺生關白秀次以備不測。在戰略上豐臣秀吉采用了德川家康“陸海并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的提案,九鬼嘉隆的水軍保證陸軍的戰略物資供應,陸軍分三路齊頭并進,短時間內一舉占領全朝鮮。在將領和軍隊的配備方面,秀吉共調動了近五十萬人,其中三十萬用于作戰,十五萬人是先遣隊。先遣隊分為八個軍,宇喜多秀家為總司令官,小西行長率第1軍,加藤清正率第2軍,黑田長政率第3軍,同時還有號稱“海賊大名”九鬼嘉隆的四萬水軍和七百艘艦船。另外還有德川家康、蒲生氏鄉、前田利家、伊達正宗、上衫景勝統帥的十萬人馬駐在名護屋做為預備隊。一時間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這可都是日本戰國混戰出來的精英集團,是日本當時的最豪華陣容。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后,豐臣秀吉正式開始了侵略朝鮮的戰爭。
【戰爭過程】
1592年(明萬歷二十年)4月12日,豐臣秀吉命宇喜多秀家率小西行長的第1軍(1萬8千人)、加藤清正第2軍(2萬2千人)、黑田長政的第3軍(1萬1千人)以及九鬼嘉隆的戰艦七百余艘,入侵朝鮮,攻破釜山,日軍后續主力(8萬人)和其余艦隊相繼入朝,日本舉國之力意在短時間內控制全朝鮮。日軍進展順利兩個月就占領了王京(漢城)、開城、平壤三大城市,“朝鮮八道幾盡沒,旦暮且渡鴨綠江”,這就是朝鮮稱之的“壬辰倭亂”,天皇還特別做詩給豐臣秀吉以表慶祝。
明軍進入朝鮮前,朝鮮軍隊同日軍已在烏嶺天險、忠州、臨津江一線進行了多次激烈的戰斗,最激烈一仗是臨津江之戰,基本都是全軍覆滅。臨津江之戰是朝鮮軍隊同日軍的一次最大的決戰,參戰兵力為日軍主力15萬,統率為宇喜多秀家,其他將領有小西行長、加騰清正、黑田長政等,朝鮮軍共計集結了王軍和臨時拼湊的義軍近18萬,主將為朝鮮都體察使柳成龍和備邊使李溢,日軍以大軍團強攻,結果朝鮮軍大敗。
朝鮮軍連戰連敗的原因很多,朝鮮在李朝所統治下,一向重文輕武,在東人黨和西人黨的爭斗以及號稱南、北、老、少四黨激烈的爭權奪利中,屢次發生政變。造成國內武備松弛,元末以后“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君臣上下對日本的虎視耽耽和精心戰備一無所知,可以說是毫無反應。明朝獲悉了日本將要入侵朝鮮的情報,特意派使臣去提醒朝鮮國王李昖,李昖竟然置若罔聞。
日軍能夠迅速獲勝的原因在自身方面主要有三點:
1. 武器裝備優于朝鮮軍。日軍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器,主火繩槍射程能達到一百米左右,作戰時采用三排輪換射擊方式,排與排的射擊間隔很短(有資料說是7、8秒左右),臨陣時給朝鮮軍帶來很大的殺傷力,同時日軍少量配備的火炮的射程雖然也不超過一二百米,但對此時還是以冷兵器為主朝鮮軍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
2. 戰略戰術的運用上遠遠高于朝鮮軍。日軍習慣以偷襲、強攻等閃電式戰術打的朝鮮軍猝不及防、暈頭轉向;并且日軍在與朝鮮軍相遇時盡量打殲滅戰,可以起到徹底殲滅朝鮮正規軍的作用,也達到了迅速瓦解朝鮮軍隊斗志的目的。
戰斗中,朝鮮軍隊雖然也表現的很英勇,無奈的是無論在裝備,陣法和單兵格斗能力等各個方面都遠遠不如在日本延續百年的戰國混戰中磨練出來的日軍,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水軍連連的受挫。日本水軍統帥九鬼嘉隆其實也是一位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被譽為“海賊大名”,但是他和他的水軍不幸遇上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不世出的天才-李舜臣,此人時任朝鮮全羅道水軍節度使。大家如果玩過有關日本戰國的游戲,一定知道九鬼嘉隆在海戰中的屬性一般都是S,那么李舜臣如果出場的話,最少也是S+++的等級,可以說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能力和指揮藝術上差距太大,在日本威風八面的九鬼嘉隆遇上李舜臣只能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正是由于李舜臣所率領的被擊潰后重新編組的水軍的游擊戰,嚴重打擊了豐臣秀吉“水陸并進”的企圖,日本陸軍的補給開始出現危機。李舜臣的龜船艦隊一個多月的時間先在玉埔海面擊沉擊傷了日本水軍戰船近50艘,朝鮮水軍僅僅一人輕傷;隨后又轉戰露梁海面連破日軍龜井茲矩的補給艦隊,擊斃龜井茲矩,并將九鬼嘉隆水軍的主力艦隊黑島艦隊完全催毀。這樣的戰果令狂妄自大的九鬼嘉隆顏面盡失,更令戎馬一生的豐臣秀吉目瞪口呆,制海權又回到了朝鮮手中,但水軍的勝利并不能挽回整個大局。
日本陸軍在占領王京后兵分兩路:加藤清正的第2軍攻打咸鏡道,直撲中朝交界的會寧;小西行長的第1軍經開城向平安道進發。釜山登陸不到兩個月,日軍就已經控制了除平壤以北,全羅道沿海以外的全部朝鮮半島。正是因為水軍的慘敗造成的補給缺乏,無法擴大戰果,恐怕朝鮮不等明朝出兵就已經滅亡了(其實和亡國也沒什么區別了)。
朝鮮國王李昖逃到鴨綠江邊的義州,派遣使臣向明朝求援,大明神宗皇帝朱翊鈞深知:“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于泰山矣”“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應朝鮮國王的請求,決定立即派兵援朝。大明朝出兵馳援即將亡國的朝鮮,拉開了起于1592年結束于至1598年長達七年的援朝抗日的戰幕。
至1598年戰爭結束,明軍聯合朝鮮軍同日軍進行了大大小小許多戰役戰斗,其中陸戰海戰都有,大家一般對露梁海戰等海戰的映象更深,了解的更多一些。但我認為海戰的最終勝利是明軍在陸戰中不斷戰勝日軍的必然結果,陸戰才是決定明軍援朝戰爭勝利的根本,因此我想著重簡述一下一些著名的陸戰,并談談我對這些戰役以及這場戰爭的一些看法。
我個人認為明軍援朝戰爭中有八次陸戰和一次海戰,無論從規模和影響,還是在戰術技法上來說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真實反映那個年代大明朝軍隊戰斗力的以及朝鮮軍、日軍的水平。他們分別是:第一次平壤攻防戰、第二次平壤攻防戰、碧蹄館遭遇戰、王京戰役、南原保衛戰、稷城和舒川阻擊戰、蔚山會戰、順天攻防戰、露梁海戰,我就重點談談這九次戰役。并不是說譬如閑山島海戰、青山之戰、鳴梁海戰以及晉州、泗川拉鋸戰等這些戰役就沒有什么可談的,只是根據戰役在戰爭中影響力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代表性而定,還有一點就是明軍在戰役中是否具有主導地位。
【明軍第一次入朝作戰(第一次平壤攻防戰、第二次平壤攻防戰、碧蹄館遭遇戰、王京戰役)】
由于日本陸軍給養的不足,宇喜多秀家連連向豐臣秀吉告急,被李舜臣打急了的九鬼嘉隆硬著頭皮又派出了三支艦隊同時增援。李舜臣利用閑山島海域有利于朝鮮水軍的有力環境,制定出了誘敵深入的計策,一開始朝軍就利用小規模攻勢誘使增援的一支日本水軍進入到包圍圈中,待日軍全部進入后,隱藏在閑山島北的朝鮮水軍主力立即以鶴翼陣迎敵,同時從正面和側面展開進攻,一舉殲滅日本水軍的59艘敵艦、數千日軍,這就是被寫入馬漢《海權論》里的著名戰例閑山島海戰,之后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滅了這一支增援日軍的殘余部隊,打亂了日軍的補給計劃。
一開始,明朝廷對敵情的估計過低,1592年6月2日只是命令遼東撫鎮發精兵兩萬援助朝鮮。6月15日,游擊將軍史儒和戴朝棄率先頭部隊渡過鴨綠江,6月16日進駐朝鮮國王李昖所在的義州,6月21日副總兵祖承訓(關寧鐵騎名將祖大壽的父親)、游擊王守官率本部也進入朝鮮。
7月,游擊將軍史儒率本部親兵2000人的偏師為先鋒首先出征,游擊戴朝棄緊隨其后,副總兵祖承訓率3000騎兵跟進。7月17日拂曉,明軍和日軍終于開始發生沖突......
【第一次平壤攻防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7000余人
主帥:祖承訓
副將:史儒、戴朝棄、王守官
日軍:主力為第1軍 2萬5千余人(號稱3萬,日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主帥:小西行長(軍團長)
副將:大村純忠、遠藤有次郎、如藤安等
戰役結果:明軍失利,傷亡近5000余人,日軍傷亡不到1000人。
明軍陣亡將領:史儒、戴朝棄
戰役分析: 明軍進到平壤附近,道路不熟又遇見夏季暴雨,史儒部和戴朝棄部先后進入了日軍埋伏,史儒和戴朝棄力戰犧牲,所率本部全軍覆滅,祖承訓率領3000騎兵一路急進乘日軍不備,快速急進攻入了平壤城,隨即陷入巷戰,遼東鐵騎很難施展身手,騎兵和火統的威力無法發揮出來,被日軍火繩槍手連番伏擊,結果3000騎兵大多數陣亡,只有祖承訓等寥寥幾人逃回,余部在祖承訓率領下一天之內退過大定江,然后全部撤回國內。
小西行長充分發揮日軍火器在巷戰中的威力,巧妙避開明軍的野戰的優勢,揚長避短,而明軍主帥祖承訓戰前的自大(祖承訓認為日軍“蠻夷野人,安能于天朝大軍抗衡哉?”),連最起碼的偵察都沒有就輕率地發動進攻,加之正值夏季,連續降雨道路泥濘,日軍獲勝明軍失利在所難免!
而此時,雖然增援的日軍島津義弘部到達了朝鮮,但日軍卻并未抓住有利的戰機乘勝進軍義州。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李舜臣所率領的朝鮮水軍對海路補給線的打擊;二是散落各地的朝鮮官軍和各地蜂擁而起的義軍逐漸形成抗日的主力(包括由各寺廟和尚組成的僧兵),不斷騷擾日軍,截擊日軍逐漸拉長的補給線,打擊小股日軍,使得日軍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和精力疲于應付。可以說日軍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只能怪自己預先估計不足,導致不足的兵力還要分散使用,喪失了絕佳的機會,浪費了近三個月的時間。
戰役后續: 初戰失利,明廷朝野震動,經過一番朝野辯論后,10月17日,神宗命宋應昌為經略、正在寧夏平叛的陜西討逆軍務總兵李如松為薊遼保定山東等處防海御倭總兵官提督,調兵4萬3千人東征。李如松是名將李成梁的兒子,從小就隨父生活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對兵機韜略極為精通,加之又非常熟悉朝鮮情況。讓他做東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個英明決斷。于是明朝的大軍渡過鴨綠江,開始大舉援助朝鮮,1593年1月3日進駐肅川。
明軍這4萬3千人的部隊都是從全國范圍調集的精銳之師。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是:遼東精騎1萬人;宣府精騎8000人;大同精騎8000人;江浙步兵3000人;薊鎮精銳步兵5000人;保定府精銳步兵5000人;后續部隊為四川副總兵劉鋌率領的川軍5000人。遼東、宣府和大同共2萬多輕騎兵主要是用來突擊,備有輕甲、馬刀和長矛,同時也備有火統。薊鎮、保定的步兵則來自明軍的神機營,以火統、鳥槍和火炮為主要武器,錢世楨率領的江浙兵是原戚繼光抗倭時訓練出來的部隊,擁有豐富的抗倭經驗,劉鋌的川軍多年來一直與西南少數民族作戰,山地作戰經驗豐富。可以說這些部隊全是神宗在位前期練兵的精華。
【第二次平壤攻防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4萬余人
主帥:李如松
副將:楊元
偏將:吳惟忠、查大受、祖承訓、張世爵、李如柏(李成梁另一子)、錢世楨、李芳春等
日軍:主力為第1軍 2萬5千余人(號稱3萬,日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主帥:小西行長(軍團長)
副將:大村純忠、遠藤有次郎、如藤安等
戰役結果: 明軍獲勝,前后斃傷俘日軍1萬2千余人,“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余,燒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根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長部減員一萬一千三百余名,只余六千六百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其中在平壤城被擊斃的有1646人,燒死近5000人,生擒5人;而明軍共計傷亡1200余人,其中進攻平壤城傷亡796人。
明軍陣亡將領:吳惟忠
日軍陣亡將領:后藤加義
戰役分析: 此戰前,小西行長曾佯裝與大明朝廷和談,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為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為條件同明朝談判。李如松認為日軍的這樣的行為必定有詐,況且如此劃界,讓他們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領土也是不能容忍的,在隨軍參謀李應試的提醒下,李如松決定將計就計,出奇兵偷襲。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1月6日(正月初六),當明軍來到平壤城下時,小西行長的部將看出破綻,登城據守,決戰在所難免。李如松決定強攻,李如松豎起一面大白旗,上書“朝鮮軍民自投旗下者免死”。
正月初八天剛亮,明軍開始進攻。李如松命游擊將軍吳惟忠的精銳步兵在前,副總兵查大受的遼東鐵騎居后進攻牡丹亭;副總兵祖承訓、副總兵錢世楨、游擊駱尚志、朝鮮備邊使李鎰、防御使金應瑞攻含毬門和南蘆門;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攻七星門;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攻普通門;明軍主力進攻平壤的南、西、北三個方向,東面給日軍留出退軍路線。李如松率領親兵百余騎進逼城下,指揮戰斗。(其中祖承訓率領的明軍喬裝為朝鮮軍以麻痹日軍,力攻城南蘆門,日軍也一直以為蘆門方向的是戰斗力很弱的朝鮮軍,因而沒有重點防范。錢世楨率領的江浙兵也正是率先突破城南的蘆門,奪取了日軍旗幟攻入平壤城的。)
此戰是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局的一戰,戰爭形勢就此逆轉。明軍上上下下都表現出了天朝軍隊的風采,主帥李如松親率敢死隊沖鋒陷陣,參戰明軍充分發揮了明軍中火器的巨大優勢,而明軍的火器是明軍中的王牌武器虎蹲炮(虎蹲炮是明軍將軍炮之一,明軍將一些較大的炮封為將軍),創制于嘉靖年間,炮長2尺重36斤,上加鐵箍配備鐵爪、鐵絆,發射前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好,每發裝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1個重30兩的大石子或大鉛子壓住)、大將軍炮和佛郎機炮,其中威力最大的大將軍炮就超過了一百門,此炮射程遠,威力大,可見明軍的火器編制已占到明軍中很大的比例。
明軍攻城時,日軍將領大友義統率領一支部隊來增援平壤,結果被明軍震天動地的炮聲所嚇倒不戰而退。平壤城地勢易守難攻,小西行長占有地利,明軍憑借數量優勢強攻,大炮猛轟并輔以火攻,日軍防不勝防被燒死在各堡壘中不計其數,日軍退縮到平壤城練光亭一帶的土窟中用火槍不斷射擊。雙方均傷亡慘重,連李如松坐騎都中彈而死,強攻一天明軍疲勞過度,被迫撤退,小西行長元氣大傷無力再戰。當晚李如松寫信給小西行長勸其撤退“以我兵力,足以將你殲滅。但不忍多殺人命,姑為退舍,開你先路”,小西行長回信說“情愿退兵,請不要半路攔截。”日軍連夜跨過冰封的大同江向南逃去。李如松撤去半路埋伏的李錳,并命明軍追擊,同時大炮猛轟冰封的大同江,大同江冰面被炸開,淹死的日軍就有近5000余人。殘存日軍向開城方向逃竄。
日軍在日本戰國時代基本上沒有見過什么真正意義的大炮,日軍的火器還是以火繩槍為主,為什么日本沒有裝備火炮了?按理說日本很早就從西方引進了火槍,這是因為日本天皇明令禁止所有使用車輪的運輸方式,人人步行、騎馬、乘轎成為了日本社會的獨特現象,同時火炮由于沒有裝置車輪的合適炮架,幾乎不可能(而且很明顯不切實際的)在野外移動,日軍沒有裝備火炮就不難理解了。(可笑的日本天皇!!!)所以打了無數戰爭的日軍完全不了解火炮的厲害,日軍的將領和士兵由于沒有應對火炮的經驗,不會躲避炮彈。據守平壤的雖然是日軍中最精銳的小西行長第1軍的部隊,非常強悍,死了一批又沖上一批,呵呵,日軍的敢死隊精神,但日軍戰國時代神勇的武士依然成為了明軍大炮的活靶子。隨軍的明朝醫生在書中記載:“每落炮一發,倭兵輒死傷數百,然毫不在意,仍蟻聚而突之,直至中炮仆地乃止。”(我大明神武啊!)
火炮在冷兵器時代屬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明軍由于駐守的邊防要塞常年要受到蒙古騎兵的襲擾,所以火炮成了明軍據守城池要塞的利器。當然火炮的機動性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在朝鮮多山的環境下,而且一遇到雨天威力就驟減,比如蔚山會戰中明軍失利的原因中的一條就是火炮的威力未發揮作用,此戰后面我還要講到。
講到這里就多說說明軍中火器狀況和編制的情況。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明軍就已首創火銃與冷兵器配合作戰的戰術,各地衛所駐軍已有10% 裝備火銃。永樂八年,明成祖在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是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創造性的制定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后”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逐漸成為軍隊的一個重要兵種。到了戚繼光北疆練兵時,編練的水軍營、步營、騎營、車營、輜重營,使用槍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編制總數的50% 左右,
其中車營編制:官兵3100余名,鳥銃512枝,佛朗機炮256門,大將軍8門(火器手共計1320人,占戰斗兵的65%),戰車128輛,每輛戰車配有佛郎機2門、鳥銃4桿、火箭手4人;
步營編制:官兵2700余名,鳥銃1080枝(火器手共1080人,占戰斗兵的50%),火箭共6480支(216名黨耙手);
到了后期明軍一個標準的車營兵力在6600多人(步兵3200人,騎兵2400人),裝備有:大將軍炮16門,虎蹲炮80門,佛朗機256門,鳥銃256枝,3眼槍1728枝,弓箭1273副,大弩256張,火箭7680枝,腰刀5888口,藤牌256面,長槍、長刀、長斧1280件等;另外在甲胄方面一般只有軍官、騎兵、少量步兵和隸屬中軍的傳令兵及親兵衛隊才配備輕型鎧甲。
明軍的一些精銳火器部隊,一名士兵一般配備一把長銃一把短銃外加腰刀,我還曾在一份些資料看到有的騎兵一人就配備6把火銃,沒有考證過,不好確定。
所以明軍的火器裝備、質量和使用水平就大大高于日軍。當時明軍士兵很多連盔甲都沒有同日軍和朝鮮軍的甲胄齊全形成鮮明對比,朝鮮軍和日軍一開始還沒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以為明軍強悍,其實這主要是在火器的時代,盔甲基本起不到保護作用反而成為累贅的原因。
戰役后續: 李如松就憑此平壤一戰,威名大振,成就其名將的稱號。明軍在平壤修整十天后,乘勝進軍,加藤清正第2軍不敢迎戰,將開城屠掠一空焚城后南逃,2月19日,明軍進駐開城,繼而收復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明軍繼續向南迅速開進,直迫王京(漢城)。萬歷二十一年(1593 年)正月二十四日,明軍的先頭部隊查大受部共3000精騎在王京郊區的碧蹄館遭遇日軍加藤光泰部,雙方不期而遇的展開了一場大戰......
【碧蹄館遭遇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查大受3000騎兵加援軍2000人,一共是5000余人
主帥:李如松
副將:李如柏、李如梅(李成梁另一子)、祖承訓、查大受、楊元
日軍:第3軍、第6軍、第9軍 共計3萬6千余人
主帥: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勝、立花宗茂
副將:加藤光泰、久野重勝、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邊永晟、小川成重、安東幸貞等
戰役結果: 日軍失利,傷亡超過7000人,明軍傷亡2500余人
明軍陣亡將領:游擊將軍李有異(殺死日將小川成重后被日軍士兵用鉤子鉤落馬下,慘死于幾十名日軍士兵的亂矛下)(《明史 李成梁傳》中則記載,當時有一武藝高強的金甲倭將拍馬直取李如松,李如松力戰不支,裨將李有升急忙拍馬上前護主,被打下馬來,一擁而上的日軍武士將其砍作數段。緊要關頭金甲倭將被李如松的兄弟李如梅一箭射于馬下,此倭將可能就是日本關西悍將十時連久。)
日軍陣亡將領:小川成重(被李有升擊斃)、十時連久(被李如梅擊斃)、久野重勝(被祖承訓斬落馬下)、池邊永晟(被祖承訓斬落馬下)、安東常久(被查大受斬落馬下)、安東幸貞(被查大受斬落馬下)
戰役分析: 李如松派出的祖承訓和查大受率3000明軍騎兵原本只是要搜索撤退中的日軍主力的位置,日軍第1軍在后撤中得到第3軍,第6軍,第9軍的增援后停下,也派出加藤光泰部2000人的先頭部隊搜索警戒,與明軍不期而遇,明軍3000騎兵可是大名鼎鼎的李如松一手帶出的遼東鐵騎(和后來的關寧鐵騎很有淵源!)迅速消滅了日軍的這2000人的先頭部隊后,與隨后趕到的大部隊小早川隆景第6軍的2萬日軍遭遇,祖承訓和查大受部反被包圍在碧蹄館。碧蹄館之戰其實是一場遭遇戰,明軍和日軍都沒有大戰的思想準備。
祖承訓和查大受被圍后,立即令明軍騎兵依托佛郎機火炮戰車做為工事死戰,訓練有素的明軍依賴火炮優勢,向逼近的日軍不斷開炮及施射火箭,使得日軍始終無法沖破防線,李如松獲悉戰況后親率1000精騎趕來增援,戰至當夜,楊元也率領1000精騎連夜前來救援,日軍無力攻破明軍防線,加之以為明軍主力趕到,急忙撤軍退回王京。碧蹄館之戰歷時一天一夜,明軍精騎死傷過半,日軍在明軍火炮的打擊下,也付出了超過7000人傷亡的代價。
明軍勝利最大的原因主要是發揮了遼東鐵騎巨大的沖擊威力和佛郎機火炮戰車和連發多管型近戰火槍的殺傷力。明軍騎兵裝備火器比例達到 50%左右,明軍騎兵裝備的主要是連發多管型近戰火槍-3眼槍,明朝末年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已裝備了5眼槍,其火力突擊能力在當時天下無敵。 (明軍中的佛郎機炮分為5號,其中3號和4號是屬于輕型的。3號長四五尺,裝鉛子每個重5兩9錢,用藥6兩;4號長二三尺,裝鉛子每個重3兩,用藥3兩半;1號和2號是屬于重型的,1號長八九尺,裝鉛子每個重1斤,用藥1斤;2號長六七尺,裝鉛子每個重10兩,用藥11兩。各式佛郎機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達五六里。1、2號佛郎機炮也可用于水戰。佛郎機炮身中略大并留有長口,炮身外面用木包裹,并加以防炸裂的鐵箍,另有子銃5個--子銃又稱提心炮,相當于火炮的藥室部分--在子銃內裝填彈藥,輪流安入中部的長口內發射。佛郎機的特點是母炮和子銃分離,它是后裝炮的一種形式,可算作后膛炮的鼻祖,但又不同于現代的后裝炮。前有準星后有照門,可從照門孔內進行瞄準,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轉動。)
碧蹄館遭遇戰歷來史學界就有很多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李如松是冒進,而且此戰是失利的。我個人認為這是個極大的誤解,冒進被圍的是不聽李如松命令的祖承訓和查大受。他們率部去偵察敵情,李如松并未要他們前進的太深,祖承訓不聽查大受勸告,一直深入到漢城附近三十里的地方,被日本軍包圍。如果李如松不是憑著統帥的責任心和極大的勇氣去迎救的話,這3000遼東騎兵肯定會被日軍消滅。那么今天我們看這段歷史,肯定就會有人大罵李如松是飯桶,明軍是飯桶了。
李如松率輕騎縱橫馳騁,不僅救出了祖承訓和查大受等人,而且還大量殺傷了日軍,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手下相當于明軍游擊、把總的將領被殺了十幾人,而明軍戰將只死了一個游擊李有異,這樣精彩的戰役我們怎么能說是失利的呢?而且此戰過后,日軍坐擁五萬大軍不敢出城和三萬明軍決戰,這本身就說明了碧蹄一戰已經殺破了日軍的膽氣,使的他們不敢出戰。
日軍2000人的先頭部隊全是步兵,后面上來的大部隊也以步兵為主,日軍本來騎兵就很少,更缺乏同大批騎兵集團作戰的經驗。另外就是日本一向缺少鐵器,當時日軍士兵的盔甲基本是以竹制的各類盔甲為主要防身裝備,只有少量的武士才可以穿鐵制的盔甲,大部分的武士和輕裝步兵(足輕)還是竹制盔甲甚至沒有盔甲(很好笑啊)。
日軍最普遍的裝備是武士刀和長柄大刀,但質量參差不齊,明軍裝備的單兵武器大刀質量上平均水平也大大超過日軍,(不否認日軍一些武士刀的質量是非常高的,但數量太少)加上騎兵的沖擊力,所以在大明軍的遼東鐵騎兵面前日軍無論是在裝備上和單兵格斗上都遠遠不是對手,呵呵!更何況這幾千明軍騎兵可都是常年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戰的遼東精銳士兵。
說到這里,我再多談談關于明軍騎兵的一些情況。明朝初期為了與蒙古作戰,就十分重視騎兵的建設,極力加強騎兵實力。尤其是到了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5),永樂帝多次親自率軍遠征漠北,每次都出動大量騎兵。1409年邱福率10萬騎兵奔襲韃靼本雅失里,結果邱福陣亡全軍覆沒。明朝廷立即重新動員全國,只用了半年多時間就重新建立起三十萬騎兵,可見當時明朝強大的騎兵后備力量。
轉折發生在1449年“土木之變”后,明朝廷直接掌握的北京及附近禁軍幾乎被全部消滅,尤其是騎兵損失后再也沒有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從此明軍騎兵力量逐步倒退,加上大力發展火器部隊,騎兵在軍隊編制中所占比例越來越低,到了明朝后期已不到十之一二,但這很少的騎兵力量都是明軍中的精銳,主要駐防在北京附近和遼東,陜甘,宣府,大同等地,而且當時這些地方的馬匹供應能夠保障。比如:萬歷二年宣府山西大同交易馬匹合計兩萬七千匹以上,上等蒙古馬八兩多銀子,中等七兩余,下等六兩余。
補充一點,戰國時代的日軍兵種就是以步兵為主,主力步兵是雙手持長刀的武士和長柄大刀的普通士兵,其他諸如騎兵和火槍兵少之又少,日軍火繩槍雖然略優于明軍步兵火統(3眼槍只配備明軍騎兵),但日軍也沒有明軍威力強大的火炮,根本不可能談什么協同作戰,這在戰術上就和明軍差了一大截,雖然日軍十分勇猛,但在實戰中是非常吃虧的。最后奇怪的就是日軍在此戰中竟然沒有一人統一指揮???
戰役后續: 碧蹄館遭遇戰后李如松不再輕易冒進,主要就是因為當時日軍在王京及周邊地區集結了5萬多人的重兵集團,兵力上日軍有絕對的優勢,跟隨李如松的明軍只有3萬多人了,加上高彥伯統領的朝鮮軍1萬人,明軍退回開城修整。
龍山糧倉位于王京以東,在日軍防線后方,原本就是貯有朝鮮數十年的糧食的朝鮮國倉,日軍占領后,龍山糧倉成為日軍的軍糧庫,后來日軍運來的糧食都存于此地,李如松深知軍糧對戰局的影響,決定采取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效法官渡之戰曹操夜襲烏巢的計謀,密令查大受和自己的兄弟李如梅率領一支明軍敢死隊在朝鮮向導的引導下深夜奇襲龍山糧倉!戰局由此打開。
【王京戰役】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3萬余人 朝鮮軍:將近1萬余人 共計近4萬
主帥:李如松
副將: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訓、高彥伯(朝鮮軍統帥)等
日軍:4萬余人
主帥:宇喜多秀家
副將:加藤光泰、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等
戰役結果: 日軍主要糧倉龍山倉庫被明軍敢死隊燒毀,日軍請求議和。日軍傷亡300余人的精銳忍者兵,明軍傷亡50余人。戰果不大,影響很深遠。
朝鮮軍陣亡將領:高彥伯(營救被日軍圍困的明軍將領查大受而被日軍偷襲,中槍身亡)
日軍陣亡將領:本多重葵(龍山倉庫守備官,戰敗后自殺)
戰役分析: 這是一場帶有很大偶然因素的戰役。日軍明軍進入朝鮮以后,經過同明軍的數次交戰,特別是在經過平壤和碧蹄館大戰之后,對明軍的戰斗力的強大感到了極大的驚恐,絕對人數和明軍相當的日軍躲在城中不敢出戰,日軍統帥宇喜多秀家同手下將領更是天天吵吵鬧鬧,不知該如何作戰時,膽大心細的明軍主帥李如松卻派出幾百人的明軍敢死隊深入到了日軍防線腹地龍山的糧倉,燒毀了龍山倉庫,日軍人心惶惶,更加不敢再戰。可見明軍主帥李如松不但是勇將,還是一員智將!
戰役后續: 就在李如松整頓朝中聯軍準備率軍乘機大舉進攻王京之際,明朝廷主和派的代表兵部尚書石星再次力主議和。而日軍方面連連受挫加之補給不順,官兵厭戰,豐田秀吉十分悵然:“先令兩萬赴援,即無兵可征”“吾不幸生于小國,兵力不足,使我不克遂耀武八表之志,奈何!奈何!悵然久之”。還有一點就是,實際上日本國內對于侵朝戰爭的意見是不統一的,很多封建領主其實并未從戰爭中獲得好處,但卻又要分攤征兵納糧的任務,所以對支援并不熱心。豐臣秀吉在內憂外困下只好打算撤兵,雙方不謀而和。(雖然朝鮮國王極力要求復仇,但明朝廷還是決定和談,國家弱小就是這樣,沒辦法!) 萬歷皇帝遂指定石星遣使與宇喜多秀家談判。
3月22日,神機營游擊將軍沈惟敬(實為一賣國的商人)被派往王京與日軍談判,日方代表小西行長出身商人家庭,精于商業詐術,二人爾虞我詐,演出一場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個大鬧劇,兩個人不但互相欺騙,對本國政府也隱瞞真相,沈惟敬回報明朝廷,謊稱日本同意稱臣撤軍,以求封貢;小西行長則向豐臣秀吉報告說,明朝愿意遣使謝罪求和。之后,雙方軍隊后撤,脫離戰爭狀態。沈惟敬與小西行長達成了四點協議:1、明派使節去名古屋會見豐臣秀吉;2、日軍4月19日退出王京,明軍進駐;3、明軍撤出朝鮮;4、交還被俘的朝鮮二位王子及其被俘官吏。為了監督日軍南撤,宋應昌派參將謝用鋅、游擊徐一貫等帶百余隨從,同沈惟敬組成明朝使團與日軍一道南撤。日方有此使團通行,自然也再不擔心明軍和朝鮮軍的追擊。隨著日軍的全線后撤,明軍乘勝收復朝鮮首都,隨后又渡漢江進至慶州,殘敗日軍退據釜山一帶,在慶尚、全羅道修了18座城堡。至此,除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為日軍占領外,其余朝鮮各地全部收復。
明軍的第一次入朝作戰結束,李如松除留下1萬7千人的一支明軍由麻貴統領和據守朝鮮半島的日軍對峙外,其余部隊于8月全部撤回國。明朝和日本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打打停停的“和談”時期。
豐臣秀吉的使節小西行長的親信小西如安(小西飛)持偽造的豐臣秀吉“降表”到達北京,還蒙在鼓里的萬歷皇帝立即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同時派遣使節楊方亨抵達日本名護屋城,1596年9月舉行冊封儀式。豐臣秀吉到此時終于發現,明朝不是謝罪求和。惱羞成怒的豐臣秀吉把詔書摔在地上,轟走中、朝的專使,和談終于破裂。沈惟敬欺上瞞下,欺騙雙方的事情敗露后,萬歷皇帝下命駐朝明軍捉拿沈惟敬,并同石星一道就地正法。
其實豐臣秀吉本來就是假意和談,回到日本只是要休整,準備卷土重來。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豐臣秀吉決定第二次發兵侵略朝鮮,此前利用反間計(豐臣秀吉秘授小西行長,派人在漢城四處散布謠言,結果李舜臣被捕入獄,押送到京城),使朝鮮名將李舜臣蒙冤被解職。2月21日起日軍開始總動員,到全部集結準備完畢共花費5個月時間,7月底豐臣秀吉正式下達進軍朝鮮的命令,九鬼嘉隆率領龐大的日本艦隊,偷襲了朝鮮海軍,毫無防備的朝鮮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日軍共14萬人(陸軍11萬,水師約3萬余人),陸軍分為兩路。一路以毛利輝元為主帥,加藤清正為先鋒,率軍6萬4千,沿密陽、大丘一線,向全羅道挺進,攻取全州。一路以宇喜多秀家為主帥,小西行長為先鋒,率軍4萬9千,沿宜寧、晉州一線,向全羅道挺進,首先攻取南原。根據原計劃,這兩路軍應在王京會師,一舉拿下王京。
萬歷皇帝調動了遼、薊、陜、川、浙的陸軍和福建、吳凇的水師共計7萬5千人的兵力,由兵部尚書邢玠率領再度入援朝鮮。(李如松此時正與遼東韃靼作戰,無法脫身,后來李如松在作戰中,中伏擊戰死!可嘆一代名將!) 1597年底,麻貴、劉鋌、董一元、陳嶙率領中國水路大軍,分四路入朝作戰。先期開赴朝鮮的明軍共約1萬3千余人,會同總兵麻貴所統領1萬7千人明軍共計3萬。此時明軍的部署是麻貴的1萬7千人駐守漢城;陳愚忠的騎兵3000人屯兵全州;楊元率遼東騎兵3000人駐守南原;吳惟忠率4000人進至忠州,與南原軍互相呼應;游擊將軍茅國器率河南步兵3000人駐守星州,控制島嶺、秋風嶺。明軍的戰略部署是,上述各軍據守本部要塞,等待邢玠率領的4萬大軍一到,明軍和朝鮮軍即轉入戰略反攻,由南原、忠州發動鉗形攻勢,直搗釜山之敵。
七月底八月初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長率領的日軍連克泗川、南海、光州,8月1日,小西行長的第1軍1萬4千日軍迅速逼近南原,馳援南原的明軍遼東騎兵3000人在楊元的率領下剛剛抵達,明軍第二次援朝的作戰首先在南原打響。
【明軍第二次入朝作戰(南原保衛戰、稷城和舒川阻擊戰、蔚山會戰、順天攻防戰、露梁海戰)】
【南原保衛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3000人(遼東騎兵) 朝鮮軍:3000人
主帥:楊元
副將:方時輝、鄭文圖
日軍:共計5萬余人(包括日軍的后續部隊)
主帥:宇喜多秀家
副將:小西行長
戰役結果: 南原失守。中朝聯軍除了2000人突圍成功,其余4000余人全部陣亡(明軍陣亡2700余人,朝鮮軍陣亡1300余人),日軍損失7000余人。
明軍陣亡將領:方時輝,鄭文圖
戰役分析: 楊元率領的遼東騎兵3000人由于是緊急馳援南原,所以火炮并未攜行,整個南原守軍只有原明軍留給朝鮮軍的為數很少的火炮,加之遼東騎兵的優勢在野戰而并非城防戰,而且留給明軍備戰的時間幾乎沒有。
此戰前在朝鮮明軍總兵力只有3萬,連日軍的一半都不到,在南原的明軍及朝鮮軍總和也只有日軍總兵力的九分之一,但由于火炮的威力,據守設防陣地,日軍人數的優勢被抵消,如果加上及時的援軍,明軍還是能夠擋住日軍進攻的,可惜明軍兵力過于分散。
但明軍在戰術上往往都是成功的,對日軍占有壓倒性的優勢。當然明軍和朝鮮軍在這次保衛戰中的表現還是可歌可泣的,擋住了小西行長的第1軍1萬4千日軍的猛攻,只是在日軍大部隊趕到后,城池才告是失守。明軍和朝鮮軍在火炮彈藥用盡,箭石和糧食全部都消耗完的情況下,以區區6000余人的兵力抗衡日軍5萬大軍,除負傷的楊元率一部突圍出去的以外,無一個投降,全部英勇戰死,其頑強勇猛的精神令與之交手的日軍極為震撼,實乃可歌可泣!
戰役后續: 南原一失,全州失去呼應,陳愚忠立即率本部騎兵3000人撤退,日軍加藤清正部順利進占全州,日軍又分別攻陷了除稷山(朝鮮軍3000人守衛稷山)外的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全羅道全部地區,漢城的屏障盡失,再一次瀕臨險境,朝鮮局勢再度危若累卵。
此時麻貴正率明軍駐守在王京,作為守備官的麻貴是山西名將,勇智過人,得知南原和全州失守后急忙命部將副總兵解生率明軍2000人,緊急趕赴稷山北部,會同原駐防的朝鮮軍鞏固稷城和舒川一線的漢城前沿陣地,等待正急行軍趕來的邢玠率領的明軍主力。
【稷城和舒川阻擊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5000人(解生 2000人,楊登山 3000人) 朝鮮軍:3000人
主帥:解生
副將:楊登山、塞擺等
日軍:第3軍 1萬4千人
主帥:黑田長政
副將:伊達政宗、后藤基次、林道利等
戰役結果: 明軍朝鮮軍獲勝,擊斃日軍近6000余人,明軍朝鮮軍傷亡2500余人。
戰役分析: 9月7日,黑田長政和伊達政宗率領的日軍第3軍主力在解生率部趕到稷山和舒川的第二天也趕到了,日軍分兩路進攻稷山和舒川,雙方隨即展開激烈的拉鋸攻防戰,正當雙方都精疲力盡之時,楊登山率領的3000援軍也趕到了稷山。解生提議楊登山的生力軍立即繞到日軍后方發動進攻。突然出現在日軍后方的明軍,使黑田長政大為恐慌,日軍陣線動搖,以為明軍大舉增援,黑田長政急忙率軍全部退守稷城,據城死守,閉門不出。
首先:戰術上解生和楊登山采取了避實擊虛的計策,在堅決擋住黑田長政猛攻的同時,以生力軍避開日軍正面而從后面突然出現的包夾戰法,令日軍措手不及,陣線動搖;(這和適時出現在滑鐵盧戰場的威靈頓的英軍援軍,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其次:參戰的明軍一大部分參加過當年戚繼光在北方的練兵,常年守備邊塞,戰斗力及意志力都很強;第三就是,明軍在火器的編制中開始大量使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3眼火槍,這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出現的連發火槍,這是日軍裝備的火繩槍所不能比的;加上明軍火炮的威力,日軍豈有不敗之理。
此戰更進一步證實了一點,面對嚴密布防彈藥充足的明軍陣地,日軍很難得手,如果明軍的援軍能及時趕到很容易取得勝利。
戰役后續: 稷城和舒川阻擊戰的同時,另一路攻打青山的日軍也被麻貴手下的參將彭友德率兵包圍,死傷慘重,彭友德一舉攻克青山要塞。重新被朝鮮國王起用的名將李舜臣率海軍在鳴梁海戰中再一次擊敗日本海軍。稷城和舒川阻擊戰、青山和鳴梁的勝利,使日軍失去了繼續北上的信心。同時邢玠率領的明軍主力和麻貴會師,七萬明軍和權粟元帥的朝鮮軍組成中朝聯軍,大舉南進。日軍連連敗退,小西行長被擊退到朝鮮南部井邑,加藤清正也退守慶州。麻貴不給日軍喘息的機會,親率手下明軍出擊,日軍招架不住,全部南撤至沿海一帶,小西行長退守順天,加藤清正退往蔚山,黑田長政退往梁山,島津義弘退守泅川,建筑營壘工事,待機反撲,戰爭局勢一時進入相持階段。
明軍主力進入朝鮮之后,邢玠就將明軍分為三路,準備進攻日軍盤踞的三座要塞:蔚山、粟林、泗川。提督董一元、副總兵張榜率領的中路軍,再次分兵四路向朝鮮半島南部晉州、永春、泗川、昆陽等地的日軍發起進攻,另兩路明軍也是如此。這樣整個明軍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對據點守備的日軍各個擊破,而當任何一處明軍進攻受阻或日軍集結兵力進攻明軍守備的據點,明軍需要支援時,其他地方的明軍無法也沒有能力增援。蔚山大會戰的失利就是這個因素。
集中優勢兵力,穩扎穩打,猛攻日軍,這本來就是李如松在第一次入朝作戰中經過實戰檢驗正確的戰略,可惜可嘆邢玠卻棄置不用。整個戰略上的失誤就是造成明軍在第二次援朝抗日中損失過大的主因。
邢玠也深知中日這種相持狀態對明軍是不利的,日軍休整完畢后必將發動反攻,決不能讓日軍有時間休整,于是明軍計劃的重頭戲就是奪取蔚山。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11月,明軍分兵三路:左路由楊鎬、李如梅率明軍1萬2千人,朝鮮軍4千人(此路是明軍的主力,李如梅所率領的遼東鐵騎,戰斗力最強);中路由高策率明軍1萬1千人,一方面向南挺進,一方面采用打援戰術,阻止小西行長部支援加藤清正。右路由麻貴、李芳春率明軍1萬1千人,朝鮮軍3千人。左右路大軍圍攻據守蔚山的加藤清正。不難看出,這是個頗為周密的進攻計劃。進攻蔚山的中朝軍隊總計三萬余人,日本加藤清正率部6000人(按:一說1萬6千人)于蔚山城和蔚山南部的島山據險扎營,嚴陣以待。
【蔚山會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3萬6千人 朝鮮軍:近1萬人
主帥:楊鎬(無能之將,后來指揮了導致明軍喪失主動,決定大明命運的薩爾滸之戰!)
副將:麻貴(副主帥)、高策、李芳春、李如梅、盧繼忠、董正誼、王問、許國威、柳如龍(朝鮮軍統帥)
日軍:第1軍,第3軍,第5軍,第6軍,第9軍,總共6萬4千余人
主帥:加藤清正、黑田長政、島津義弘、小早川秀秋(小早川隆景之子)、羽柴秀勝(其實就是五個軍團長)
副將:淺野長政、淺野幸長、森本儀太夫、竹森義盛、九鬼四郎、飯田角等
戰役結果: 明軍和朝鮮軍連續苦戰猛攻蔚山,最終失利,明軍朝鮮軍共計傷亡傷亡1萬5千余人(明軍陣亡7000余人,傷4000余人,朝鮮軍傷亡4000余人);日軍傷亡1萬2千余人。只能說明朝和朝鮮聯軍慘敗,日軍慘勝。
明軍陣亡將領:盧繼忠(被日軍火槍擊中陣亡)
日軍陣亡將領:森本儀太夫,竹森義盛
戰役分析: 12月23日,天剛放亮,黎明前明軍由游擊將軍擺寨為先鋒,率精銳步兵1000人首先開始進攻,參將楊登山為后援,率騎兵3000人突襲蔚山城。隨后柳如龍的朝鮮軍也開始進攻。城內駐守的日軍是加藤清正的第2軍一部,準備不足且人心惶惶,無法抵擋4000精銳明軍的突襲,一線防守的日軍大半被殲,殘存的日軍逃往第2軍指揮部所在地島山。蔚山城一失,島山失去屏障,加藤清正命日軍主力出擊,擺寨兵力不足假裝后退,引誘日軍進入包圍圈,埋伏的明軍殺出,楊登山率騎兵從兩側沖出,消滅了五百余日軍,日軍抵擋不住逃回島山,堅守待援。明軍首戰告捷。
24日明軍開始進攻島山外圍,游擊將軍茅國器率領2000河南步兵,連續攻擊日軍在島山外圍新筑的三條防線。加藤清正率殘存的幾千日軍只能退到最后的防線,堅壁據守。明軍繼續猛攻,楊鎬把裨將陳寅率領的江浙生力軍調往第一線加強進攻,明軍終于攻到島山大營主柵門,陳寅率領的江浙常年駐守海防,對海防工事的構造頗有心得,江浙兵以藤牌護身,日軍的火槍無法擊穿,江浙兵連破島山寨二重柵門,就在將要攻擊最后一重柵門時,楊鎬忽然命令停止進攻。這是非常令人疑惑不解之處,明軍攻勢的戲劇性停止,挽救了即將全軍覆滅的加藤清正第2軍。關于這個停頓,后人爭論不休,至今也沒有一個標準意見。不管怎么樣,作為明軍統帥的楊鎬難辭其就!(此戰后,楊鎬被萬歷皇帝下令撤職查辦) 可嘆,又一次平壤大捷般的勝利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葬送了!唉!
還在第一次侵朝之戰后,日軍已深知明軍在戰場上所占據的優勢,在野戰能力上日軍步兵遠不是明軍騎兵的對手,加上令日軍膽寒的明軍火炮。在遭到了重大傷亡后加藤清正放棄了與明軍打野戰的想法,而采取了堅守城池的做法,日軍節節阻擊撤退到島山-這個最后也是最堅固的陣地,這是加藤清正無奈但也是明智之舉。
楊鎬指揮明軍連續四天猛攻,仍舊沒有攻下,加藤清正感到難以支撐,向明軍乞求講和,被楊鎬拒絕。隨后的戰局,由于明軍傷亡逐漸增多,彈藥供應也漸漸捉襟見肘,雖然加藤清正部也已是彈盡糧絕,瀕臨絕境,但在求和遭到拒絕后更頑強抗擊明軍。并且由于明軍的分散,已無援軍可調,而近五萬日軍增援部隊,陸續沖破明軍和朝鮮軍的攔阻趕到了蔚山附近,西生浦的1萬3千多日軍首先趕到,戰場形勢立刻發生變化,明軍由攻勢轉為守勢,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1598年2月9日,楊鎬慌忙決定撤軍。明軍撤退過程中組織調度完全失控,楊鎬的統帥部同各軍之間的聯系中斷,根本不能指揮部隊,上上下下一片混亂。日軍全面轉守為攻,明軍、朝鮮軍一路潰敗,傷亡慘重!
明朝和朝鮮聯軍失利的原因,歸結起來我認為,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1點. 明軍丟掉了自己的優勢-火炮,由于行軍太急,道路不好走,明軍在火炮不足的情況下,貿然發動進攻,損失太大。首戰后,傷亡增多,又無火炮的支援,明軍已很難再發動有威脅的進攻,形成了僵持;
第2點. 陳磷率領的明朝水師主力,未能趕到蔚山附近,封鎖海面,切斷日軍的補給線,使得加藤清正始終能從海上得到充足的糧彈補充(當年君士坦丁堡圍城戰,就是在海面補給被切斷后陷落的);
第3點. 楊鎬指揮能力的嚴重不足,剛愎自用又不聽手下將領的建議,一意孤行。(郁悶!為什么此人后來又被重用,還讓其指揮薩爾滸之戰?)
戰役后續: 此戰后雙方又恢復了戰前的態勢,雙方都元氣大傷,半年內都無力再戰。但明軍雖經蔚山慘敗,主力并未受到損失,同時明軍雄厚的補給能力開始顯現出來,同時日本國家小,資源貧乏,持久戰能力不足也明白的表露出來。
發動戰爭的豐臣秀吉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8年8月18日在伏見城中郁郁寡歡的死去。(明軍主帥楊鎬曾寫信給豐臣秀吉,連損帶罵地:“你都六十多歲了,還能有幾年好活?你的兒子還不到十歲,將來靠誰呢?聽說,日本各地酋長都等著鉆你的空子,好來報復你。你看你不如息兵散眾的好,否則,悍將擁兵在外,一旦你們國內有個風吹草動,你的手下豈能久居人下,將來又豈能居于你兒子之下?以形勢、情理來說,你還是罷兵回國,與朝鮮和好吧!”) 豐臣秀吉一死,大臣們決定:密不發喪,日軍全部自朝鮮撤回,并以豐臣秀吉的名義,指示在朝各軍“爭取最體面的議和”。
兵部侍郎邢玠全權指揮的明軍(楊鎬下獄)在經過八個月的休整補充后,重新開始集結,準備進攻。邢玠吸取上次進攻失利的教訓,決定水陸兩軍集中重兵集團對日軍主要的據點分割包圍,切斷聯系,并對日軍不斷施壓,同時加強參戰明軍的火力,從國內新調入一批火炮。明軍仍然是兵分四路:東路由麻貴率領明軍和朝鮮軍共計3萬,主攻攻打據守蔚山的加藤清正第2軍;西路則由勇將劉鋌率明軍及朝鮮軍共計2萬(其中明軍1萬5千),進攻順天和釜山的小西行長第1軍;中路李如梅(臨時趕回國內去接替遼東防務,由董一元接替)率明軍2萬朝鮮軍1萬,進攻盤踞泗川的日本戰國名將“鬼石曼子”島津義弘的第5軍;水路則有陳璘率大明水師聯合李舜臣的朝鮮艦隊,控制朝鮮海面。參戰總兵力達到8萬人(中朝聯軍總兵力已達11萬,在朝日軍只有6萬人),略強于第一次蔚山會戰,但各路明軍和朝鮮軍都得到加強,火力配備更充足,職責劃分的更清楚。
9月下旬,陸上的三路明朝聯軍在麻貴、劉鋌、董一元的統領下,同時向日軍的三大據點蔚山、順天、泗州發動攻勢。三路的攻守過程各有不同:
蔚山前線,麻貴在猛攻一陣未得手后,和補充了大量兵員的加藤清正部展開了拉鋸戰,雙方都很謹慎,互有勝負;
晉州和泗州一線的董一元部一開始進展還是很順利,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明軍迅速奪取了晉州,并順勢攻克泗川,島津義弘部臨海設防,背水一戰,此時外海已被大明水師封鎖,日軍抵抗十分頑強,明軍的大將軍炮對日軍猛烈開炮,激烈戰斗中,不知何故明軍大營的彈藥庫發生爆炸(據記載是明軍一門炮炸膛引發連鎖爆炸),日軍乘明軍混亂之際出擊,明軍朝鮮軍大敗退回到晉州,聯軍傷亡高達8000多人,泗川又重被日軍奪回,雙方也在泗州一線形成對峙(大好局面如此喪失,扼腕嘆息啊!)。
泗川之戰明軍的失利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這一路明軍主要是由遼東兵組成,原先的統帥李如梅因為兄長李如松戰死,臨時趕回國內去接替遼東防務,而由董一元接替他的軍隊,董一元雖然領軍打仗也還行,但由于對李如梅的這支遼東軍并不了解,兵和將相互間沒有一種長期相處所形成的默契,而這在古代戰爭中是很重要的,所以打勝仗時還好說,而當遇到突發事件時,董一元根本無法及時的應對,無法根據部將的不同特點去指揮他們應對危機,所以此仗的失利雖然有偶然的因素,但也有必然的成分。
同樣的道理,當麻貴和劉鋌在戰斗初期遇到了日軍頑強抵抗時,由于他們指揮的人馬都是自己的老班底,所以能從容應對,并最終反敗為勝。
在順天和釜山一線,劉鋌面對日軍第一精銳小西行長的第1軍一開始進展并不順利,一直相持到10月2日順天仍未被攻破,但后來劉鋌抓住了有力戰機,勇猛出擊,反而取得勝利......
【順天攻防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2萬余人(含朝鮮軍)
主帥:劉鋌
副將:李應軾、吳廣、王士琦、吳宗道
日軍:第1軍 1萬4千人
主帥:小西行長
副將:松浦鎮信、遠藤又次郎、馬晴信、內藤如安、大村喜前、后藤信康
戰役結果: 明軍勝利。斃傷日軍7500余人,明軍傷亡3500余人
日軍陣亡將領:大村喜前
戰役分析: 順天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加上面對的是日軍的主力,劉鋌并未采取猛攻,想智取。戰前小西行長曾再次提出和談,劉鋌假意要同小西行長談判,引誘其出城,準備活捉,可惜被商人出生的小西行長識破,小西行長率日軍主力突然沖出城來,劉鋌的明軍防備不及時,抵擋不住不支敗退下來,隨后小西行長集中日軍騎兵沖擊明軍左翼,后面日軍主力稱勢也壓向明軍左翼。左翼明軍在吳廣率領下拼死抵抗,劉鋌指揮部隊反沖鋒,結果出擊的日軍騎兵反被明軍包圍,全軍覆沒,小西行長部日軍在傷亡慘重后,只能堅守城堡,等待援軍。
這次戰役,只是一次普通的攻防作戰而已,但相對于其他兩路明軍來說,還可以算作一場珍貴的勝利。劉鋌的勇猛在此戰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可惜此人的謀略還是不足,薩爾滸之戰孤軍深入,中了后金軍的埋伏,身中十幾箭壯烈而亡。
戰役后續: 陳璘率領的1萬3千人的大明水師終于抵達朝鮮海域,前鋒也進入對馬海峽,大明水師大營設在莞島郡古今島。陳嶙的水師主力是廣東水師和江浙舟師,十分精熟水戰,副將鄧子龍、陳蠶也是明軍水師中屈指可數的海軍將領。此時的日軍已完全失去進攻的能力,全部收縮在海邊的幾個孤立據點里,大明水師和朝鮮水軍配合全面封鎖了慶尚、全羅、忠清三道的出海口。
進入11月以后,日軍的補給基本中斷,心理承受能力也已經達到極限,盤踞在朝鮮的各路日軍經商議后,確定于1598年11月15日全線撤軍。順天的小西行長第1軍首先準備撤退,由于水陸道路都已被封鎖,進退不能的小西行長派部下攜帶厚禮厚禮到大明朝水師提督陳璘和朝鮮水軍節度使李舜臣營中,再次希望和談,但再度遭到拒絕。小西行長只有組織敢死隊,編組了一支沖鋒艦隊,連續向明朝水師發起攻擊,均未能奏效。小西行長只有向盤踞在泗川一帶的島津義弘求救,島津義弘集結戰船,準備前來營救,明軍和朝鮮水師被吸引過去,乘雙方展開露梁海戰之際,小西行長部偷偷躲過大明水師的監視,成功的從海上撤退回國,這也是日軍在整個撤退行動中唯一一次成功的,但其精華部隊已經消耗殆盡,能夠回到日本的,也都是老弱病殘之輩。其他各路日軍就沒有這么順利了,麻貴發現日軍開始撤退后,攻入島山、西浦,猛烈追擊潰退的加藤清正部,斬殺日軍2000余人。駐守順天和釜山一線的劉鋌一軍也乘機發動進攻,連續攻克栗林、曳橋,斬獲日軍3000余名。
董一元和副總兵張榜率領明軍分四路向盤踞在晉州、泗川一帶的日軍第5軍發起進攻,連克晉州、昆陽、永春等地,島津義弘率領一部分日軍先行逃往巨濟島,被圍在泗川城里的日軍企圖奪路逃竄,明軍攻進泗川城,日軍守將川上忠實身中36箭而死,留守的2000日軍全部被殲。
此時的日軍,除已先期撤退外,尚有兵力4萬6千余人,其撤退部署是:東部駐西生浦、梁山、竹島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結,候船返國;中部居昌之軍,就地上船返回本國;西部駐順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軍,待東部日軍撤離后,分頭到巨濟島集結,再乘船回國。
各路潰逃的日軍,紛紛趕往巨濟島集結,等候日本水軍船只的接應。當時明軍和朝鮮水師封鎖了各條出海口,加藤清正部無法撤走。島津義弘率領日軍主力逃出晉州、泗川后與從南海開過來的日軍水師之宗智義的船隊60艘船會合,共有兵力1萬6千余人,戰船五百余艘,想乘黑夜悄悄通過露梁海峽......關于露梁海戰大家都了解的比較詳細了,我在這里只簡單概述一下。
【露梁海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水師:1萬3千人 朝鮮水軍:1萬3千人 共計戰船800多艘
聯軍主帥:陳璘
副主帥:李舜臣
副將:鄧子龍、宋希立、陳蠶、季金
日軍:陸軍 第5軍主力 水師 戰船500余艘 共計1萬6千人
主帥:島津義弘
副將:之宗智義、九鬼四郎、飯田角
戰役結果: 明軍水師和朝鮮水軍大勝,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余人,明朝聯軍傷亡3500余人
明軍陣亡將領:鄧子龍
朝鮮軍陣亡將領:李舜臣
日軍陣亡將領:九鬼四郎,飯田角
戰役分析: 明軍水師和朝鮮水軍戰前商定:明軍由老將軍副將鄧子龍親率近衛親兵1000人乘三艘大福船為前鋒,埋伏于露梁海北側;陳磷率大明水師主力埋伏在昆竹島與水門洞港灣內正面阻擊日軍船隊;李舜臣的朝鮮水師埋伏在南海海面的觀音浦,準備與大明水師夾擊日軍。11月18日午夜,島津義弘發現中了埋伏后,第一個反應就是回撤,這時把守在海峽出口的副將鄧子龍所部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鄧子龍首先發現了突圍的日軍船隊,率三艘大福船沖入日軍艦隊,在戰機出現的第一個時間—也是戰場的關鍵點—擋住了島津義弘的船隊,居功至偉,戰后,他被萬歷皇帝“贈都督僉事,世蔭一子”,而且還“廟祀朝鮮”。在鄧子龍危急的時刻,陳嶙派陳蠶率軍前去增援,島津義弘在回撤無望的情況下,只能作困獸之斗,與明軍水師和朝鮮水軍決一死戰。明軍水師主力和朝鮮水軍兩面夾攻,日軍船隊三面被圍。
福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之一,吃水約3.5米,排水量在數百噸(有一號、二號之分)規模,每門福船配備:包括大發虎蹲炮1門,大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噴筒60具,鳥銃10支,煙罐100個,火箭300支,火磚100塊,震天雷20個,灰罐100個;粗火藥400斤,鳥銃火藥100斤,弩藥1瓶,大小鉛子300斤,火繩60條;藥弩10張,鉤鐮10把,砍刀10把,過船釘槍20支,標槍100支,鐵蒺藜1000個,寧波弓5張,鐵箭300支,弩箭500支,藤牌24面,篾盔、釘槍、腰刀每人一副。可以說福船的戰斗力在當時的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日軍只能靠“大筒”和鳥銃來還擊,日本當時制造鳥銃的工藝還是較為精良,有效射程可以達到30至50米,雖然這種武器對明軍福船和朝軍龜船不起什么作用,但是在距離合適及光線足夠的情況下,日軍可以比較準確地用鳥銃射擊對方船上人員,這對聯軍船上人員的威脅還是較大的,也就是在天亮后,李舜臣胸部中彈,這同英法特拉法加海戰中英軍統帥納爾遜的遭遇極為相似。
激戰一夜,日軍損失了40多艘戰船后,乘黑夜勉強突出包圍逃走。明朝水師主力和朝鮮水軍緊緊追擊,天亮不久追上日軍艦隊,重新將其包圍。激戰中鄧子龍和李舜臣雙雙犧牲!雙方鏖戰之時,明軍副將陳蠶和游擊將軍季金率領的分艦隊趕到了戰場,至此日軍完全喪失斗志,一艘接一艘的戰船被焚毀。到19日下午,海戰結束,島津義弘只帶著50余艘戰船突圍回國,負責斷后掩護的日軍戰船在九鬼四郎的率領下,拼死頑抗,全部戰死,整個海戰共有450艘日軍戰船被焚毀和擊沉,日軍傾注全國之力興建的海軍艦隊在露梁海戰中幾乎被全殲。僥幸登岸的日軍殘兵敗將連同沒有登船的日軍退守乙山要塞,憑借乙山天險負隅頑抗,明軍水師也在陳璘指揮下登岸,在大明陸軍的配合下,發動夜襲攻克乙山要塞,消滅了日軍殘部,島津義弘所率的第5軍主力幾乎完全被消滅。
戰役后續: 露梁海戰后,幸虧日本國內派出援兵,殘存日軍終于大部分勉強撤回了日本,朝鮮半島殘余日軍也基本都被消滅,這次戰役給侵朝日軍以殲滅性重大打擊,日本既無能力再組建如此規模的大軍已無力再建立如此龐大的艦隊。
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日本國內各派政治力量的對比,維護豐臣家統治的主要力量小西行長和島津義弘等人的西軍被徹底削弱,大“忍”者德川家康的東軍因為沒參加戰爭而絲毫未損。1600年,關原會戰爆發,德川家康成為了日本新的統治者,開始了德川幕府時代。此后有史為鑒的德川幕府,再未動侵朝的念頭,一直持續到明治維新以后。此戰也確立了朝鮮200年和平的局面。不久明軍全部撤出朝鮮,大明朝的援朝抗日戰爭終于落下帷幕。
朝鮮國王在漢城建了“大報壇”以感謝父國大明朝的恩德,還為李如松、吳惟忠、查大受、祖承訓、李如柏、邢玠、陳磷、鄧子龍等明軍將領建立了廟宇,供后人瞻仰。朝鮮對明的感激之情一直持續到明亡后的清朝。明神宗朱翊鈞則下令大獎三軍。
【戰爭總結】
先來說說日本:
首先:日軍士兵的單兵素質明顯要高于朝鮮軍和大部分明軍(明軍中的鐵騎例外,一般明軍騎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強于日軍),日軍的頑強有目共睹,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還能取勝(比如蔚山會戰、泗川之戰)。這就正好說明長期處在和平時期的軍隊同戰爭中磨練出來的軍隊戰斗水平是不能相提并論的,最明顯的就是兩百年沒有參加戰爭的朝鮮軍同百年戰國征戰出來的日軍的差距。
其次:日本戰略上犯得最大問題就是在錯誤得時間發動了戰爭。經過戰國混亂后的日本就如同中國西漢初年的情況類似,國家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需要的是穩定。而同期的明朝雖然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了,但是經過張居正、戚繼光等人勵精圖治的改革,中興過后的明朝無論在那個方面都不是日本能比的,戰爭中后期面對海陸同時補給,且恢復能力幾乎等于無限的明軍,日軍只有招架之力也就不奇怪了。國力的大小戰前就已決定了戰爭的結局。另外日軍在如此困難的補給還能堅持,說明亂世還真是能夠鍛煉軍隊的,戰國混戰出來的日軍。戰斗力由于在亂世中得到鍛煉還是強大的,所以在戰場上往往能有一些精彩之筆。但從長期來說,自不量力野心太大的日軍失敗是必然的。正所謂:蚍蜉豈能撼動大樹!!!
第三:這種大規模的戰爭,一定是要在戰略上講究大局觀,戰術上講究計劃和兵種配合的,而日軍在這兩方面恰恰都做的差強人意。日軍將領們雖然都是戰國混戰出來得“名將”,但都只是相對于日本這個封閉得小環境而言,日本戰國其實絕大多數的戰役都只能算是部落小城邦之間的爭斗,比拼的是人數的多少和實力的大小,真正象川中島合戰、桶狹間之戰、耳川合戰、長筱合戰等能夠稱得上經典戰役的屈指可數。一個國家的戰爭指揮藝術這種東西不是朝夕就能學會的,即使學到了,融會貫通也是需要時間和文化沉淀作鋪墊的。
而日本國是怎樣的一種情況了?本身就是孤懸海外的一個海島小國,完全是一種封閉狀態,日本文化底蘊十分薄弱,僅有的一點還是學的我大唐帝國的皮毛,沒有濃厚的沉淀,是不可能產生偉大武學的!大家看看我華夏五千年產生了多少兵書寶典,而日本小小一島國,地域狹小,思想閉塞,同時又不思虛心學習,盲目的狂妄自大,怎么可能理解的了這些了。即使在戰爭中也能取得一些局部的勝利,最終的結局還是一個失敗。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的表現:戰局判斷的連連失誤,戰術變化的貧乏,戰爭進展的失控等等都是一個很好的明證。到了今天日本人對二戰的態度還是在不停的爭論假如這樣打,假如那樣打的所謂“反思”,不能從深層次看待一次次失敗的歷史,不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反思......
舉個例子,大家回頭再看看上面我剛介紹過的碧蹄館遭遇戰,日本人在《日本戰史—朝鮮之役》(日本參謀總部編)一書中卻是這樣記載的:
“漢城攻略を目指し南下する明軍2萬を宇喜多秀家(1572~1655)を総大將とする日本軍4萬1000が漢城城外の碧蹄館で迎撃した。この戦いで騎馬を主力とする明軍は日本軍の鉄炮隊の前に大敗を喫した。碧蹄館の敗戦以後、李如松は戦意を失い積極的な攻勢に出ようとはしなくなる。一方の日本軍も1593年2月12日に幸州山城の攻略に失敗し、また兵站の不足にも悩まされていた。そのため、明軍と日本軍の間で講和が締結され、1593年4月18日に日本軍は漢城から撤退した。”
--- 大致意思就是:日軍擊潰數萬明軍,李如松自此怯戰,失去了進攻作戰的決心,雙方自此開始議和。
看看日本人多自卑,連這么不大的遭遇戰都不敢承認,大家也就不難理解其對侵華戰爭罪行的遮遮掩掩了!我只能這樣說:日本民族真是一個可憐可悲的民族!!!
再來說說朝鮮:
朝鮮方面可以談談的就是其水軍。
我個人不否認李舜臣的龜船艦隊對日本水軍的戰績和貢獻,龜船的確是天才戰將李舜臣的一個偉大創舉,英國的海軍史也稱:“十六世紀末,朝鮮的龜船為世界鐵甲船之始祖。” 那么龜船是怎樣的呢?朝鮮史書所載:“其形狀似龜,船背上蓋有厚板,板上有十字細路可以通行。背上全部布列錐刀,使四邊不能立足。船的前、后、左、右,各設六個銃口,用以施放火彈。船內設有軍士休息所。”明朝官員華鈺也在《海防議》一文中記載:“布帆堅固,操縱自如,遇風逆潮落,均可行船。”
但龜船一般也就只能和日本戰船有一比,日本水軍的主力是關船,上面裝備“大筒”(不是大炮,威力僅能和明軍的佛郎機相比),而且三艘關船裝備的“大筒”數量還沒有一艘明朝水師的福船上的佛郎機多。不論是朝鮮的龜船還是日本水軍關船,如果和明朝水師的一、二號福船相比,差距就有了。首先噸位就沒法比,其次裝備上,明朝水師的戰船上一般都是配備有大炮、佛郎機和炸藥桶的。日本人用關船上的那種裝備根本是對付不了龜船,何況日本的關船噸位也不大,最大的船也只有福船的四五分之一大小。但是換了明軍福船上的大炮和炸藥桶試試看?而且龜船噸位太小,只相當于明朝水師的大海蒼船,順風時,根本不需開炮,只要開過去一撞,就能把龜船撞翻。
戰后直到今日朝鮮、韓國方面對李舜臣的龜船依然推崇備至,這本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但朝鮮、韓國兩國對明朝水師的貢獻卻故意掩飾和誤導。比如:露梁海戰的主角是中國水師主帥陳璘,從聯軍的組成就可以看出,李舜臣也只是一個副帥,只不過四百多年過去之后,朝韓為了夸大自己的民族英雄,有意顛倒事實,說李是露梁海戰的主角,真是有些太牽強了,好象這么大的一場海戰,全是朝鮮水軍的功勞,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明軍的450多艘戰船,僅憑李舜臣的水師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擋住日軍的500余艘戰船的,還談何大捷了?日軍主力艦隊如果大部逃回本國,就依然可以保持對朝鮮的侵略能力。
有時覺得這個高麗民族也是一個很要面子很自大的民族,這或許是這個民族的特性。其實大家只要看看這場萬歷援朝戰爭和后來的抗美援朝戰爭,看看朝韓兩國在中國幫助所起作用的這段歷史上所采取的淡化就能洞悉一二了。
我郁悶的是為何中國總和這樣的國家為鄰,環顧一周,日本就不提了,朝韓兩國,越南,印尼,菲律賓,印度...... 唉!難道我們中國自身的這種處事的作法就沒有問題嗎?或許就是源于我們有時太慷慨,太軟弱,太看重某種東西的緣故吧......
最后說說大明朝:
大明援朝抗日戰爭是明軍在明朝中后期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出彩的表演,雖然在后來的抗金,抗清及平叛戰爭中,也偶有上佳的表現,但都只是曇花一現,明朝國力也已不可能支持大規模的戰爭了。這場戰爭明軍雖然也有失誤,但總體表現還是名副其實的。戰爭中明軍的戰斗力和戚繼光北鎮練兵時相比已大大落后也是不爭的事實。總的來說,這場戰爭的勝利主要是依靠明朝綜合國力上的絕對優勢得來的。戰爭的意義深遠,連清朝時十分看不起大明朝的軍機大臣大學士張廷玉在其編撰的《明史》中也稱這場戰事為“東洋之捷,萬世大功”,贊許有加。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明朝正是因這場戰爭耗盡了神宗年間張居正,戚繼光等人勵精圖治囤積的財富和建立起來的國防力量,為以后的平叛及與后金作戰埋下隱患,特別是作為明軍主力之一的遼東軍損失很大,直接導致了對后金鎮壓能力的衰減,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崩潰。可嘆,大明朝在世界舞臺上的輝煌開始拉起帷幕!!!
僅從戰爭中明軍所展現出來的威威帝國的風范來說,鐵與血的大明朝為中華民族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都應為后人所敬仰和銘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