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2011為何發生由形式邏輯向數理辯證邏輯的歷史轉向?!

劉浩鋒 · 2011-10-2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2011為何發生由形式邏輯向數理辯證邏輯的歷史轉向?!  

——兼論天道辯證邏輯破解“李約瑟世題”與悖論成因  

劉浩鋒 20111026 北京  

目錄  

一、天道辯證邏輯原理  

二、傳統科學的數理邏輯基礎與局限  

三、“太極圖天道原理”破解數學與邏輯悖論陷阱  

四、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反證天道的宇宙圓滿與中華復興  

五、天道辯證邏輯的自然實證基礎與東西思維之比較  

六、歷史螺旋型運動中的遞歸與對稱原則:破解李約瑟難題  

                             

  前          言  

   http://www.godteachart.com/hf/show.asp?id=197  

   長期以來,搞形式邏輯的不承認辯證邏輯作為一種邏輯工具的存在。但這個狀況,在2011年的中國邏輯學界發生了逆轉!為何發生逆轉了呢?形式邏輯為何走向了接納承認辯證邏輯,并將之作為邏輯學歷史發展的主流方向!?要理解邏輯學轉向,就必須先了解傳統數學邏輯學的局限或者說自性危機在哪里!其實,西方數學與形式邏輯,哥德爾性不完備性定理就對其自身的局限性作出了完整的數學證明。  

排斥矛盾的數學與邏輯學都是局限與局部性有效。如果按照排斥矛盾的傳統數學語言與邏輯工具,數無窮大與數無窮小不能辯證統一,那么,這個宇宙是永遠膨脹成長不會消亡的,人肉身是永遠成長不會衰敗消亡的,樹永遠是成長不會消亡的,人的呼吸是不能循環的,是永遠呼出去的或者永遠吸進來的!而事實上,宇宙天地萬物都在矛盾陰陽的循環轉化之中。  

在2011年5月的中山大學舉行的第十三次全國辯證邏輯學會議期間,公開向與會專家征集關于數無窮問題的何華燦老師,在交談以上內容后,似乎明白過來傳統數無窮與客觀世界之間的差距;同年7月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行的全國智能信息邏輯學術高級研討會上,正式提出數無窮關于“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辯證思想。事實上,正是這次會議,邏輯學泰斗黃順基教授根據會議中的學術成果,最后總結指出:數理辯證邏輯是整個邏輯學界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方向!這樣,就結束了以往邏輯學在形式邏輯偏執領控的局面,向辯證邏輯的提升轉向,代表了中華文化復興在數學邏輯上的自性覺醒,與尋求普遍性有效意義上的宇宙科學的發軔!  

邏輯學歷史在轉向,辯證邏輯被學術界不得不接受,并確認為邏輯學發展演進的主流方向!從而,天道辯證邏輯學論證的學術成果:“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反證中華天道太極圖具有普遍性有效的原理乃宇宙科學”是成立的!它指出:接納矛盾的數學與邏輯學才是宇宙普遍性有效的,這是東方文化文明的主流精神與價值,中華文化諸子百家陰陽或天道兩字就可以概括。一切來于此,一切歸于此。那些不愿意相信天道陰陽太極圖是普遍有效的宇宙科學的人們!是因為不懂得西方數學與邏輯學以及整個西方主流學術的根基性自性缺陷所在。  

其實古希臘文化的辯證法與邏各斯中心主義思想都是接納矛盾的邏輯方式。黑格爾是西方辯證思想的集大成者,卻得不到主流學術界的接納承認,以致才有今日你們停留在局限性有效的數學邏輯里面,各領更騷一些年,永無出路!  

 中國古語:井底之蛙。是說只看得見自己所知曉的那片天空。對世界的認知,是以自己局限的認知當作理性原則并上升為普遍性有效,不愿意看到或正視其他形式截然相反的科學形式,更不愿意和宇宙間一切正在發生的各種事物尋求有機的邏輯貫通,一旦發現就邊緣化或者直接的毀滅之,而不是透過形式看到表象背后的“一”,知一見萬,抱一而為天下式實現人類文化的多樣統一的平等融合!  

 ——劉浩鋒答復海外獨立評論幾個數學問題的提問者2011、10、26  

一、天道辯證邏輯原理  

1、形式邏輯的偉大   

   

辭海對邏輯學傳統的定義是,研究思維的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又稱形式邏輯(formal logic)、經典邏輯。由康德首先使用形式邏輯術語。  

形式邏輯包括對于詞項和命題形式的邏輯性質研究、思維結構研究與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檢驗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標準。它自稱總結了人類思維的經驗教訓,保持思維確定性為核心,用系列規則、方法幫助人們正確地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認為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類認識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思維方法。  

   形式邏輯的研究方法一般認為:推理中前提和結論之間的關系,是由作為前提和結論的命題的邏輯形式決定,而命題的邏輯形式(簡稱命題形式)的邏輯性質則由邏輯常項決定。要弄清邏輯常項的性質,系統地揭示推理規律,就要通過建立邏輯演算,進行元邏輯研究。研究元邏輯的方法是通過形式化的公理方法所確立。  

  形式邏輯的規則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這四條規律要求思維必須具備確定性、無矛盾性、一貫性和論證性。  

形式邏輯在不考慮思維內容情況下欲通過把握思維的形式來了解思維全貌。  

   

形式邏輯首次被這樣稱呼得益于18世紀到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的研究和稱謂。

而究形式邏輯之本質而言,形式邏輯最早形成于二千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在后人所編《工具論》一書中有系統的論述。此外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學》中明確表述了矛盾律和排中律,同時也涉及同一律的問題。

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占據著統治地位,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被變成了論證上帝存在的工具。到了17世紀,隨著經驗自然科學產生和發展,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了歸納法,奠定了歸納邏輯的基礎。培根主要代表作《新工具》在批評亞里士多德邏輯的基礎上提出了“三表法”和“排除法”。“三表”指“存在和具有表”、“差異表”、“程度表”。通過這“三表”把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加以排列和整理。“排除”,就是把那些不相干的性質舍棄進而找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規律。培根將此認為是真正的歸納法。

此后英國哲學家約翰·穆勒對培根的歸納法的真理性表示懷疑,在他所著的《邏輯體系:歸納和演繹》(嚴復譯為《穆勒名學》)中提出了求現象因果關系的五種方法,即契合法、差異法、契合差異法、共變法和剩余法,俗稱“穆勒五法”,在形式上豐富了形式邏輯。

無論是亞里士多德將經典形式邏輯應用于一切學科的建立,并融入了西方文化傳統。還是現代形式邏輯的開創發展,繼承文化傳統,推進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這一歷史的運動過程可以說,是以形式邏輯為主其間有隱藏著辯證邏輯為輔的思維形式,主導了西方文明從古至今的演繹發展兩千多年;形式邏輯作為一種顯赫的思維工具,它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從而形成了西方分析文明的特征。

然而,形式邏輯一路走來自我制造的無窮無盡的困境,恰恰又表明了它遺忘了辯證邏輯的文化寶貴遺產,沒有很好的總結人類思維的經驗,更談不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訓。  

形式邏輯判斷事物,不是肯定就是否定,在肯定與否定這對矛盾辯證關系之中,總是選擇一端。要么肯定或要么否定,這實質是矛盾事物的兩個極端。沿著一端進行的思維判斷,累積所形成的思維軌跡實質導致更大范圍的極端事物出現,從而出現自己無法解釋的悖論和各種個體的與社會的災難。

形式邏輯依賴歸納與演繹兩者的交互使用,實質上也是一個不斷整合擴散又整合的辯證運動過程。其軌跡是螺旋型的不斷擴大運動。

形式邏輯依賴數學公理構成的數理邏輯則是近代科學飛速發展的最基礎的支撐。正是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受益于形式邏輯發展的基礎上,人們對形式邏輯的崇拜才得以綿延和深信不疑。毫無疑問,形式邏輯對人類的貢獻是偉大的,同時破壞和消極的因素也是空前的。形式邏輯在發展中,屢屢爆發出了它片面與極端思維導致的致命缺陷。不懂形式邏輯的人們依然熱情飽滿對形式邏輯的真理性堅持捍衛,而真正透徹懂得形式邏輯的邏輯學家、哲學家、學者們則對形式邏輯路途越來越局限表示嚴重憂慮。

以致,人們一邊宣稱“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是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在人們思維中的反映,也是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思維活動的概括和總結,是人們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以后,才在思維中固定下來的,因此它不是先驗,也不是主觀臆造的。”  

同時面對形式邏輯在層出不窮的各種事物中解釋應用越來越局限的事實又不得不表示,“我們不能把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混同于客觀事物的基本規律。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是思維規律,它的形式離不開客觀事物,但它不等同于客觀事物。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不是客觀事物本身的規律,它在思維領域里起作用,而客觀事物本身并不存在是否要遵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問題。”(田亮石寶麗主編:《形式邏輯學》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73)  

總之,形式邏輯的同一律與矛盾是一條規律的兩個方向,同一律是一種肯定形式,而矛盾律為否定形式;排中律則是同一律和矛盾律發展和引申;充足理由律是客觀時間中因果關系的反映,是兩種現象的內在聯系。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這四條形式邏輯的主要基本規律,彼此互為聯系,在數學論證和推理中往往需要同時使用。

   

傳統的邏輯學只能作簡單判斷推理,其依據是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法。

現代邏輯學則把命題(及其各種成分)、判斷及推理符號化,用數學方法來研究推理的規律,這就是數理邏輯。

    早在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提出了用數學方法處理演繹邏輯、把推理變成邏輯演算的基本思想,因而他成為數理邏輯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00多年后,英國數學家布爾建立了布爾代數即“邏輯代數”,使萊布尼茲理想實現,成為數理邏輯的早期形式。20世紀初,羅素和懷德海在弗雷格等人工作的基礎上使數理邏輯進一步獲得豐富發展。

 數理邏輯也稱符號邏輯。是用形式系統吸收了數學高度形式化和精確化特點來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學科。任何學科都要進行推理與證明,而推理都有有效或無效之分。如何確保推理有效就是邏輯學的任務。廣義上它是一門邊緣性學科,包括:邏輯演算、證明論、公理集合論、遞歸論和模型論。邏輯演算屬邏輯學,證明論等“四論”則屬數學。數理邏輯的邏輯內容和數學內容彼此交織,邏輯演算中的一階邏輯演算,包括命題邏輯和一階謂詞邏輯兩個演算是數理邏輯的基礎內容。從狹義上它就是邏輯演算。其中一階邏輯演算又稱經典邏輯,對經典邏輯的擴充、修改就構成了非經典的邏輯演算。

如模態邏輯乃非經典邏輯的分支,它是在經典的一階邏輯基礎上進行擴充,通過引入“必然、可能”等模態詞,來研究模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邏輯系統。

而構造性邏輯又稱直覺主義邏輯,亦為非經典邏輯的分支,它是對經典的一階邏輯進行修正或變異,來研究構造性推理或證明有效性的邏輯系統。

構造性邏輯認為邏輯基礎是數學,推理有效性依賴于數學的可構造性推理,進行證明時必須是構造性證明;運用構造性證明,經典邏輯中的某些推演規則和邏輯規律是無效的。如要判定或證明一個命題A為真,就必須給出A的構造性怔明。

邏輯被認為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科學。數理邏輯是運用形式系統的方法來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科學。推理形式有效性或稱推理有效性,它是指推理中前提和結論之間的真值關系或形式關系。這種形式關系是由作為前提和結論的命題的邏輯形式(簡稱命題形式)決定的。當推理中表示前提和結論的命題形式時,再加上表示推理的聯結詞“因為、所以”便得出推理形式。如果這種關系是確定的,則能確定該推理有效,如果這種關系是不確定的,則不能確定該推理是否有效。推理中前提和結論之間確定的真值關系,一般表現為有效的推理形式。因此傳統邏輯學界認為,邏輯學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學科。

換個角度看,要確定一個推理的結論必須是真的,就得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前提是真的;二是推理形式有效。傳統邏輯學認為,確定前提為真,是具體科學研究的對象;確定有效性推理,則是邏輯學特殊職責。邏輯學把真的命題抽象為命題形式,以討論命題形式之間是否存在真值關系,從而區別有效的推理形式與無效的推理形式。

    邏輯規律被認為是邏輯學家在無數次具體的思維實踐中,從每一個有效的推理形式總結或抽象出來的。邏輯學家發現命題的結構具有不同層次性,這些層次性之間一旦連接往往充滿自身無法解決的悖論,因此在對命題的結構作分析時,將同一個命題分析成不同的命題形式,就需要把握將命題分析到何種層次的命題形式是恰當的問題。傳統邏輯學介定的方法原則是:對命題形式的分析不能影響它在推理形式中有效性。以免自砸招牌,出現無法解釋的前后矛盾悖論形式。

    傳統邏輯學認為由形式系統和形式證明的定義自證形式系統是純形式,系統中所處理的是符號、公式以及它們的變形等等,不涉及內容與意義,因此,也是無意義的符號推演。這種純符號推演不依賴需要對符號和公式的解釋,是為了保證公式證明的嚴謹性和可靠性。

    形式系統構造完成時本身就成為研究的對象,成為對象理論,而它所使用的形式語言,被稱為對象語言。傳統邏輯學將以形式系統為對象理論的理論稱為元理論或元邏輯,由于它所使用的語言是自然語言加特定的符號語言,被稱為元語言。元理論從語法和語義兩個角度來研究形式系統的性質。

 所謂語法是對形式系統的構造以及對形式系統的語法性質進行刻畫的理論,前者是用形式化方法構造出形式系統,例如,依次給出字母表、形成規則、公理、變形規則,最后根據變形規則從公理推出定理。而后者是研究已構造的形式系統一系列的語法特性,例如語法一致性問題,即一系統內的任一合式公式是否都在該系統內可證;一系統內的任一合式公式是否都在該系統內可證或不可證,或者把一系統中不可證的公式加到公理中,該系統是否導致矛盾。(參見孫明湘著《數理邏輯》, 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P9)

傳統邏輯學認為,語法研究要使用語法元語言,通常語法概念是指“合式公式”、“證明”、“可證”、“定理”、“推演”等,用語法語言陳述的定理稱為語法定理。

語義則被定義為是對形式系統的解釋與對系統的語義性質進行刻畫的理論。解釋是把形式系統與一定對象域聯系起來,賦予形式系統內的初始符號和公式以一定的意義,系統中的某些符號則成為概念,合式公式則成為有意義的命題或命題函項,變形規則則成為具有保真性的推理規則,定理則成為有效的推理形式等;而解釋后的形式系統則被稱為形式系統的模型;對系統的語義性質進行刻畫;所謂語義可靠性就是指一系統內所有可證的公式是否都是邏輯真的公式或有效的推理形式;而所謂語義完全性,是指一系統內所有與真命題相應的公式是否都是系統內可證的公式。

語義研究要使用語義語言確立語義概念,如“真、假、重言式、滿足、有效、解釋、模型”等,用語義語言陳述的定理被稱為語義定理;與元定理相對應,用對象語言陳述的系統內的定理被稱為內定理。

而對象理論和元理論,對象語言和元語言,是屬于不同層次的兩種理論或層次,如不注意把握恰當給予區分,則會導致邏輯悖論。

 

數理邏輯學認為,在現代科學中,它使人們的每個推理更嚴格、更精確,也更有普遍性,從而成為計算機科學、哲學、語言學、經濟學、統計學等其他諸學科應用的精良有效的工具。同時,數理邏輯也培訓相關專業人士更嚴格敏捷準確思維的必要工具。

數理邏輯在計算機科學中的應用研究包括用時序邏輯作工具研制軟件工程環境系統日的工作;以及oare邏輯的研究由此而發展出的關于程序語義描述、程序檢驗的新技術等等;此外,數理邏輯學認為,思維的不嚴密、不精確在日常思維與專業思維中都是常態。因此,倍顯數理邏輯知識的顯赫價值。

   

   

2、形式邏輯不朽的殘缺:宇宙全息論的數學證明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形式邏輯會出現這種局面呢?下面就來解開形式邏輯殘缺千古之謎。

現代經典邏輯中由于排斥矛盾律,違背了宇宙天道,必然不斷遭遇悖論問題,使得人們開始重視認同黑格爾辯證邏輯。如羅素(Russell)悖論。也有人為解決邏輯矛盾問題,而提出了“弗協調邏輯”,又稱“次協調邏輯”。  

集合論作為被公認的數學基礎,集合論悖論的出現,導致了整個數學基礎的動搖。1903年,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羅素發現集合論悖論,史稱“羅素悖論”。  

在涉及無限集合時,整體與部分同樣多。如自然數集合(1,2,3,4,……)它包含了偶數集合(2,4,……)與奇數集合(1,3,……)。可事實上有多少自然數就有多少偶數,同時也有多少奇數。部分與整體同樣多。  

     然而,這個邏輯結論,對于排斥矛盾辯證關系存在的經典形式邏輯以及在這基礎上建立的現代形式邏輯即數理邏輯乃及各種文化大廈來說都是一種釜底抽薪式的災難。  

這一數學上著名的集合論悖論現象,卻導致了數學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即第三次數學危機。這一危機不僅震撼了數學體系的真理基礎,引發了關于數學邏輯基礎可靠性的問題,而且震撼了傳統經典邏輯關于思維不矛盾的基本信念。  

創建集合論的Cantor曾1899年給Dedekind的一封信中指出,人們要想不陷于矛盾,就不能談論由一切集合所成的集合。這也就是羅素悖論的內容(《數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1903,P.101。)。  

此問題至今并未解決,如果不接受天道辯證邏輯,此問題永遠不能解決。而僅僅遵循經典形式邏輯規則繼續演繹分支的各種邏輯分支,永遠是殘缺不全自欺欺人的,其內部充滿無法自我解脫的困境。如去研究集合論的無矛盾性問題,從而產生的數理邏輯的一個重要分支——公理集合論。  

為了研究數學系統的無矛盾性問題,需要以數學理論體系的概念、命題、證明等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數學系統的邏輯結構和證明的規律,而產生的數理邏輯的另一個分支——證明論。  

抑或研究可計算性理論,和計算機的發展應用有密切關系的遞歸論,還是主要是研究形式系統和數學模型之間的關系的模型論等,都是一種遠離宇宙天道應有的和諧秩序,形成一種低級瑣碎越來越狹窄的文明形式。因為和諧的根基來自于對立面根本上的一體性,也即老子所說的陰陽相沖為和。  

    為何不能解決?因為經典形式邏輯排中律違背了宇宙層面最究竟的天道法則;宇宙一切都源自于此真理,因而是永遠不可能獲得真正解決。   

   

對此,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哲學教授普里斯特(Priest)教授指出,“我們通常總是假定,我們的推理并不在悖論的處境中進行,而當遇到矛盾之時,總以為這標志著出了什么差錯,而不想繼續思考下去” 。(張建軍:《邏輯悖論研究引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P325)  

“幾乎所有已知的對悖論的解決都未能成功,從而我們斷言,還沒有發現任何解決 辦法。”(趙總寬主編:《邏輯學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P353)  

“通常的見解是矛盾即假,即不可接受,即破壞推理,這種假設必須要推翻。”(楊煕齡:《奇異的循環——邏輯悖論探析》,P219-220)  

而中國辯證邏輯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武金則認為,要真正解決悖論問題,用常規的辦法是無法達到的,要解決悖論問題,必須要改變思維方式。  

人們在對待悖論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悖論是遵守經典形式邏輯推理規則合法地推導出來的,這恰恰說明了它遵守著邏輯的基本規律,而不是違反了邏輯的基本規律。我們沒有理由不接受它。(參見楊武金著:《辯證法的邏輯基礎》,商務印書館2008版,P108)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鐘義信教授指出“智能科學的研究對象通常是一個復雜系統,經典邏輯難以適應,因此,為了適應智能科學,邏輯學需要變革。”(鐘義信:《智能科學與邏輯理論》,2005年3月2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的邏輯與科學發展報告會上所作的主題報告。)

盡管古往今來諸多有識之士在察覺到形式邏輯不朽的殘缺問題,并慎重思考一再謀求出路。然而,幾千年以來,更多的人們沉浸在這種形式邏輯思維的泥沼里而不自知。

而今人類文明被這種片面的邏輯思維將自身整體命運都陷入了面臨毀滅的危局,人們必須正確看待形式邏輯形成的過程與實質,辯證對待形式邏輯的功過,才有益于人類邏輯思維的提升與完整,從而推動人類自身內在的覺悟,全面改造人類現有違背天道的各種事物與規則秩序,實現人類文明的提升與轉型。

形式邏輯學認為,人們是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來進行思維活動及論證思想。同客觀世界一樣,人頭腦中的思維活動也具有規律性,即按照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形式邏輯基本規律進行的。認為思維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因此思維具有客觀基礎。列寧指出:“邏輯規律就是客觀事物在人的主觀意識中的反映。”雖然思維規律采用了主觀形式,但思維內容卻反映了客觀世界物質之間本質必然的聯系;形式邏輯思維基本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的客觀性是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的反映。如互相矛盾的兩個判斷,不管人們在主觀上是否承認,這兩個判斷都不可能同真或同假,必有一真一假。  

這種說法來自于亞里士多德的“萬物或者是肯定或者是否定”、“事物不可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由此我們證明了它是所有本原中最為確實的”、“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許有以同樣方式與自身相對立的東西”、“所有的事物在現在或將來的時間里都或者必然存在,或者不存在;或者必然地產生,或者不產生。”

我們知道萬物都是運動的。事物靜止是相對的。一個運動物體,不是簡單僵硬的或者是肯定或者是否定的關系,而是肯定與否定同時存在的關系。也即矛盾構成事物的運動。運動的物體,這一秒鐘的位置被下一秒鐘所否定,如此循環構成了運動。而如果遵照形式邏輯或者是肯定或者是否定的判定,那么這個事物只能是絕對靜止的狀態。

而事實上,即使是看起來事物是靜止的狀態,事實上它無時無刻不存在內外的變化。我們所看到的某事物是絕對靜止的狀態,其實這是一種真實的假象。

亞里士多德說,“事物不可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由此我們證明了它是所有本原中最為確實的”。一塊石頭,遵照形式邏輯思維會判斷,這塊石頭不可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而事實上,這塊石頭確實是存在又不存在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微觀粒子構成物質的事實。組成這塊石頭里面的分子原子電子乃及更微觀的粒子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異者。因此,從石頭自身真實的狀態來說,當下一秒鐘的石頭,還是下一秒鐘的石頭嗎?如果這是一個科學已經證明的事實,那么,亞里士多德確定的“事物不可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的說法是違背事物真相的。而人們認定這塊石頭依然還是那塊石頭,是忽略了組成石頭的內在各種層面的粒子和時空處于不斷的運動狀態所致。

不僅如此,當下一秒鐘石頭的狀態,這是和地球、太陽、銀河系、整個天體的運轉是同步的。下一秒鐘的石頭的狀態,同樣已經不是原來的石頭。而人們認定這塊石頭依然還是那塊石頭,是忽略了石頭是構成地球和宇宙事物的一份子而和外在的運動狀態融為一體所致。

也就是說,形式邏輯之所以成立,是將事物從宇宙中與內在雙重割離開來的一種違背宇宙事物真相的判斷形成的結果。它的成立是根本上建立在一廂情愿的假設和背離事物真相基礎上的。導致對事物的判斷停留在構成事物辯證關系中的極端,這種思維的演繹形成的軌跡,是一個極端接連又一個極端,人們被蒙在假象里而不自知,最終形成了各種層面事物的畸形格局,出現了分裂失衡。它在社會事物中的表征,最明顯的莫過于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越演越烈;(詳細論述參見劉浩鋒著:《極度分裂的改革陷阱:21世紀中國經濟高度發展與極度分裂危局》www.boxun.com/hero/liuhf

但是,就是這種假設和背離事物真相的邏輯形式,通過對其歷史發展的軌跡分析,形式邏輯文化自身發展亦遵循天道辯證運動。也即是說,形式邏輯從誕生到如今,本身的流變過程是人類認識宇宙事物一個客觀發展演化的過程。本身的邏輯形式與傳統的辯證邏輯構成了一種更高層面上的辯證關系。由于事物存在相對的穩定性,假設和背離事物真相并非毫無意義,它在某一個階段總是將危機隱藏而呈現某種活潑的生機,如片面的市場經濟之于中國的改革開放;而由于這種生機的不斷發展必然導致危機的不斷擴大,最后形成極端分裂的畸形格局而災難收場,如中國現今面臨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狀況。

于是,所有在此基礎上構建的邏輯大廈和各種學科,是一種缺乏根基存在巨大殘缺的誤導人類的學問。因而,人類總是自以為科學技術發展,將功勞幾乎全部給予了形式邏輯尤其是現代形式邏輯,實質上,形式邏輯是沾了辯證邏輯和數學公理的光,它們本身構成了一種辯證關系;我們知道,計算機的關鍵在于陰陽辯證邏輯形成的二進制原理。還有就是,數理邏輯中,引入了數學公理和形式邏輯組合才導致產生了在某些層面的相對有效性。如果離開了數學公理與陰陽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這種相輔相成,現代科學技術都不可能誕生發展。而上面已經論述了數學本身也是符合陰陽辯證規律的科學。

但是,由于形式邏輯思維的顯要主導性與根深蒂固,沒有發現辯證邏輯在其間的關鍵作用,根本上不能依循天道法則辯證看待處理問題,人類依然生活在各種背離宇宙事物真相和天道法則的各種事務當中。

這種殘缺表現在,一方面因為它不符合天道演繹宇宙事物的真理,即使形式邏輯融合了辯證邏輯和數學公理的營養,但由于其根深蒂固的形式邏輯片面思維主導,從而所構建的科學技術相對于外星文明來說是非常低級粗糙的科技。另一方面,由其基礎上形成的人文思想是人類自我走向毀滅的深刻根由。

這種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形式邏輯思維在政治倫理、社會倫理和市場倫理、文化倫理等各個領域中的后果,就是人類文明以來各種戰爭、獨裁、專制、仇恨、貧富懸殊、文化沖突、個人崇拜的深刻由來。  

之于個體與個體、社會之間,它導致了個人主義思想與極端利己主義思想;從而將個體與他人在宇宙層面本有親密一體、互為依靠依存的關系割裂開來。  

之于個體與集體之間,它導致了損公肥私,貪腐橫行,徇私枉法等罪行;  

之于政黨與政黨之間,它導致了一黨專制,黨權凌駕在國家與法律主體之上;即使在這種思維主導下的民主社會,也導致了互相貶損的攻伐與可能出現的一黨長期獨大,形成民主時代的黑暗腐敗政治,如日本自民黨長期執政導致的政治黑幕;而不是在共贏中獲取成功競選與彼此的提升,形成互促互進的良性循環;  

之于種族與種族,民族國家與民族國家之間,它導致了軍事沙文主義、導致恐怖主義襲擊,形成戰爭肆虐,對眾生自身進行屠殺;人類兩次世界大戰耗費的財富足夠解決全人類所有的環保、義務教育、貧窮問題、福利社會化問題;而死亡的人數導致新的惡果將在宇宙中流轉。  

之于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政府與國民,它導致市場畸形和市場疲軟,特權橫行,民權衰弱無以平衡權力,導致社會不公、貧富懸殊等;而社會不公、貧富懸殊又導致各種犯罪行為;  

之于政府和企業間,它導致政府作為強勢者管得過多,與企爭利,與民爭利;乃至不得不形成官商勾結,形成腐爛的政府,腐爛的政府必然形成黑暗社會與畸形的社會,乃至引發各種天災人禍;  

之于文明和文明之間,它導致文明的大規模沖突,傳統宗教文明的沖突,如中東戰亂等;  

之于政黨、宗教等集團內部,它導致個人崇拜、專制意志、獨裁作風、排斥異己;  

之于人類社會而言,這是所有追求自由、民主、博愛、世界大同等一切美好普世價值的人們不得不警醒的。正是這種片面邏輯思維,必然將人類的各種美好追求最后推入與自身最初的追求目標恰好相反的尷尬境地,這就是人間各種悲劇深淵形成的根由。  

所有社會丑惡的現象都能從這里找到它們的邏輯起點。因為,這是違背了誕生宇宙萬有的母體——宇宙天道的緣故。

而亞里士多德根據這個基本道理推演出了很多違背了宇宙天道,卻又占據中外大學講臺的所謂學問,如“在各種對立中,矛盾沒有居間者”、“一切意見中最為確實的是,矛盾的陳述不能同時為真”、“矛盾的陳述不能同時對同一事物為真”、“關于同一事物的相矛盾的命題不能同時為真,相反對的命題也不能如此”、“兩個矛盾的命題,兩個反對的命題,以及一個肯定命題和一個否定命題決不可能籠統地屬于同一事物。” “在互相矛盾的陳述之間不允許有任何居間者,而對于同一事物必須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其某一方面。”

在這種思維主導下,它們開創并形成了以這種思維為顯要特征的西方文化與文明模式。與西方相反,有著陰陽辯證邏輯思維開創并形成的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亦由于父權私有占有制的出現,而失道久已。中華文明作為東方文明的代表,中華文明自身歷史的運動過程與西方文明又剛好構成了辯證關系。中華文明是以陰陽辯證邏輯為主其間有隱藏著形式邏輯為輔的思維形式,主導了中華文明從原始氏族共產主義結束進入夏朝至今數千余年的演繹發展;陰陽辯證邏輯作為一種顯赫的思維工具,它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從而形成了中華圓融文明的特征。

縱觀東西方整個人類文明史,實質是一部人類一邊不斷發展進步,同時又自相殘殺不斷深化墮落的歷史。這個過程,在全球未能幸免。地球時空的信息在地球大生命來說是整體展現而非孤立存在的。所以,佛陀稱地球時空為五濁惡世。就這么一個道理,除了少數圣人悟道教導世人之外,人類萬千年至今依然處于迷障輪轉而樂此不疲。

   

    因而,一些哲學家如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艾思奇等稱形式邏輯是片面的低級的邏輯形式。然而,這些哲人亦將辯證邏輯進行了束縛,停留在唯心或唯物的片面層次上,形成了人類意識形態最大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意識對峙,導致了全球性的戰爭。其本身運動的過程就是“天道與歷史”篇中分析的,依然是遵循天道輪轉。只不過,這些輪轉都是呈現惡性循環,將人類推向共同毀滅的危局。人類如果還不清醒過來,遵循宇宙天道辯證邏輯,從宇宙層面來思考問題,那么,等待的將是無窮無盡的苦難。

   

3、天道與《心經》、《金剛經》、《道德經》、上帝  

   

形式邏輯學的這種對事物判斷的誤覺導致認為,“思維的確定性是由客觀事物的確定性決定的,客觀事物運動發展總是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它還引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佐證:事物在其發展的每一階段上,由于受其自身質的規定性的制約,都有著相對的穩定性。這種相對的穩定性決定著思維的確定性。思維的確定性要求一個思想自身同一,這就是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思想前后一貫,不自相矛盾,這就是矛盾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在兩個相互否定的思想之間排除中間可能性,這就是排中律。” (田亮石寶麗主編《形式邏輯學》,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73)

宇宙萬物都在輪轉之中。客觀事物既有形式邏輯所確定的穩定性、確定性,亦非有形式邏輯所確定的穩定性、確定性。故人們言相對穩定性與確定性。而相對穩定性、確定性實質就是以參照物而設定的,就事物在宇宙中的無不處于輪轉運動的真實狀態。這種運動形式本身就是矛盾雙方互相否定又互相肯定的過程,互相否定為對立形式,互相肯定為統一整體。

以上,形式邏輯學為了自圓其說,不得不引用自己一直排斥的和自己對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是體制內學者不得已的苦衷。既然不得不接受形式邏輯,又要在辯證唯物主義的準繩內研究學術,不得不依附,求得兩者的結合。而由于受唯物的繩索,辯證法只能在物質第一和物質決定一切的高度上進行運行,因而,這樣結合的邏輯學是無法等同于宇宙萬有運動真相的。即便如此,這種階段性的局限理論亦是事物本身發展變化呈現輪轉運動的過程,它推動歷史往前一步的同時,又繼續誤人子弟,將人們的精神繼續深化退入一座背離宇宙真相的迷宮。

對確定性的追求早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那里就開始了,至近代以來成為決定性的思維方式。海德格爾認為:“邏輯在今天也還統治著我們的思想和說話,而且從早期開始,邏輯就從根本上附帶規定著語言的語法結構以及西方人對一般語言的基本態度。”  

如果說,形式邏輯決定了語言文法和語言觀,那么,人類永遠也無法揣摩出古圣人的諸多經典與思想的要義,永遠也無法獲得對宇宙真相真理的洞見,從而獲得智性的提升與覺悟。因為覺悟的圣人必然是洞察宇宙輪轉運動真相,從而一定是從宇宙層面來辯證思考問題的。所以,他們的論述所運用的語言觀恰恰是運動的、辯證的。  

因而,在這樣的形式邏輯思維片面主導一切的學術研究中,無論煌煌學者還是巍巍專家,對這些古老經典的各種解釋都只能是自欺欺人與誤人子弟的。而人類至今都堅持,對思想追求進行形式邏輯的規范化與固定化,使得人們可以按部就班的在前人諸多的博士論文基礎上,繼續得出各種驚人的文化結論。  

   

明白了宇宙萬有存在的辯證輪轉運動過程,人們就不難明白佛陀開示世人的《心經》、《金剛經》等各種佛家典籍所展示的宇宙真相,也不難理解各古易包括《易經》、《道德經》以及《圣經》、《古蘭經》所闡釋的核心教義上帝,從而獲得提升乃至大覺悟。

   

《心經》是佛教中最基礎、最核心的一部。六百部的般若經可以濃縮為一部五千字《金剛經》;五千字《金剛經》可以濃縮為一部二百六十字《心經》。

也就是說,整個佛教的中心就是《大般若經》,《大般若經》的中心乃《金剛經》,而《金剛經》的中心則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56個字的心經就可代表宏大圓滿的佛法,覺悟者能成就無上佛道。這部《心經》確實是佛陀在那個時代開啟布道的精華。

那么,《心經》究竟談了什么內容呢?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縱觀全經內容,整個一部《心經》就是一部告訴世人宇宙萬有是一個整體,處于看得見的宇宙與看不見的宇宙彼此不斷輪轉互為依靠的運動過程。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而,人們想問題做事情,要去遵照宇宙輪轉的規律,辯證看待處理一切事物;

因而,以佛陀所預言的當世正處末法時期,失道已久而致群魔亂舞的時空特征,傳統各宗教與各法門陷于法運不濟時期,無以自救與救度世人,應該順天應時而接受新法門;天道使然,在傳統宗教衰竭之時,宇宙輪轉亦開啟新法門來維持宇宙大生命新陳代謝平衡運行。以新法門來平等融合佛陀、基督、老子、穆罕默德、孔子等古圣人布授的傳統思想,貫通宗教、哲學、科學、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藝術、物理、化學、數學、邏輯學、計算機學、信息學、歷史學、心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等一切人文與自然萬有領域,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之:天道轉輪。

天道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精髓。轉輪是佛家語義,拋開形式之別,實質這都是對宇宙天道陰陽交易旋轉運動形象化的描述。各古易包括《易經》就是遵循天道演繹而來。這已在“天道與中華文化”中論證。至于為何開啟領銜人類文明轉型使命落在中華,這是中華文化具有圓融蘊化內外氣質使然,它的崛起必定是平等博愛對待世界各兄弟民族與世界諸文化文明,從而為一切人類與眾生謀取廣大自由與安全的福祉,實現世界大同社會。

因為宇宙萬有處于輪轉之中,故佛陀教導人們不要執著相上,不要停留在各種事物的假象上面,其語義呈現不斷否定的過程就是老子所言“眾妙之門”的“玄之又玄”的螺旋型過程。將這個道理用于社會事物與生活實踐和心靈修煉,實質就是教導人們要用天道辯證思維來看待處理一切事物和守護心靈的方向。而宇宙轉輪法門的真正開啟者,必將各傳統主流宗教提升至返璞歸真,不再具有神秘面孔,從而回歸到日常生活當中來,和科學與哲學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都能融為一體,開創全新的學術思想,正本清源度化眾生。佛家稱此為宇宙間大覺者降世,出世出家則成佛,入世在家則為轉輪圣王,宇宙間萬王之王,將掌末法時期天盤。道家則言為紫微大天帝。圣經則言基督再世,伊斯蘭則稱爾薩圣人,所指皆一也。

故不難明白《金剛經》記載,佛陀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又言“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最后這句,振聾發聵,尤為警示末法時期的人們。“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明白了宇宙萬有存在的辯證輪轉運動過程,人們也就不難理解《老子》五千言。人們要用天道辯證思維去解讀就能獲得對宇宙事物真相的了解,從而獲得覺悟。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而如果違背天道辯證思維,則就出現《老子》第四十二章“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當然老子經典描述的是原始氏族共產主義社會的小國寡民社會,然其內涵天道昭昭,可以度人。  

    明白了宇宙萬有存在的辯證輪轉運動過程,人們也就不難理解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共同的上帝(阿拉伯文叫 Allah “安拉”)其真實的涵義與開啟救度世人的法門。人們要學會用天道辯證思維去解讀就能獲得對宇宙事物真相的了解,從而獲得覺悟。

《圣經》是由舊約三十九卷和新約二十七卷組合成的,是由數十位作者經過一千六百年的時間寫成。《古蘭經》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  

千百年來,人們對《圣經》、《古蘭經》進行了各種形式邏輯或唯心辯證邏輯或唯物辯證邏輯或感性思維的萬般解讀,由于不能從宇宙層面來辯證思考問題,導致紛爭流派不斷。《圣經》牽涉到幾個宗教的創立如,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而每個宗教又因對《圣經》的理解不同而分成不同的派系。伊斯蘭教分為遜尼和什葉兩大派系,兩派互相爭斗不休,什葉系又分諸多派系。佛教、道教等世界所有宗教皆是如此。  

這種流變混亂本身就是圣人開啟法門不斷衰竭的過程。故要恢復古圣人們布授的真理,廓清宇宙大生命真相,眾生必須學會從宇宙層面遵循宇宙法則來動心發念與思考處理問題,通過返璞歸真,學會從文化源頭與諸多派系共性的核心價值來構建普世價值。  

遵循天道辯證邏輯,從地球時空整體層面即地球大生命來解讀,西方文化和東方中華文化彼此是一對辯證運動關系。兩者的文化在核心要義上是天然的互相佐證互為解釋,從而開示宇宙與上帝的真相。  

《圣經約翰福音》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2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1:3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中華文化亦言天道化生宇宙萬物。由此,即可知兩者所指皆是同一之“道”了。  

而《圣經》則對這個“道”進行了非常具體的說明。基督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約一四:6)  

基督這里不僅告訴了宇宙法則就是天道,是真理,遵循天道是人們通往生命永恒,回歸上帝懷抱的光明大道啊。  

這里非常透明地對生成宇宙萬有這一辯證輪轉運動過程論述為“道”,也就是貫穿宇宙實體的法則。從宇宙大生命真實的精神層面來說,這個“道”實質就是宇宙大生命意志的展現。故天道也就是英文The Word of God。(詳細見“天道與宇宙大生命意志”篇)

   

   

4、羅素悖論:宇宙全息的數學邏輯證明  

   

羅素(Russell)悖論在西方文化中的出現,導致了西方整個數學根基的動搖,這是因為西方一直擅長以形式邏輯形成的片面思維與偏執狀態在假象中作學問所致,無法洞察到羅素悖論說蘊含的文化價值。而如果從宇宙整體層面來進行思考,羅素悖論剛好是對宇宙全息的數學邏輯證明。  

上文中已經論及羅素悖論在涉及無限集合時,發生部分與整體同樣多的現象。在宇宙中,任何部分都是一個相對的個體或整體,任何整體或個體都是相對的部分,地球是一個龐大的整體或個體,由無數可見生命與不可見生命構成,而在天體系統中,相對是部分。人是一個小宇宙整體或個體,內在由千億的細胞生命與看不見的生命體組成,而相對于家庭與人類則是部分。這就是宇宙全息論的數學邏輯證明。正是依據宇宙全息的客觀規律得出,宇宙間的一切眾生的生命運動形式都是一切宇宙眾生運動關系的總和。人是宇宙眾生運動關系的總和,無論是宇宙天體大生命形式與小到螞蟻、細菌,乃及人類尚未可見的餓鬼、地獄一切生命形式概莫能外都是如此。  

故大覺者佛陀向世人開示教導一顆塵埃包涵有整個宇宙信息。而也就明白了,為何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 Thales,B.C.625~B.C.547)認為,萬物都是有靈的。從而開啟了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心理學眾多的思想源流。  

這個道理在現代的量子物理學、生物學上都已經得到了證明。  

全像攝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種三度空間立體攝影相片。要制作一張全像攝影相片,物體首先必須用一道激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激光束與第一道光束的反射產生繞射的圖案(兩道光束交集的地區),被記錄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來像是無意義的光圈與條紋組合。但當底片被另一道激光束照射時,一個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就會出現在底片中。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兩半,然后用雷射照射,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玫瑰的影像。即使把這一半再無窮分下去,每一小塊底片中都會包含著一個較小的、但完整的原來影像。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體的資料。  

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也互相得到了證明。生物身體里面的每一個細胞都是整個生物的全息。脫氧核糖核酸即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就是這種全息載體,稱為“遺傳微粒”。人體的每個細胞都包含了這人全部遺傳信息,所以克隆技術才得以用一個細胞復制出人來。而且,這僅僅是現在科學已經發現的秘密,事實上每個細胞都包含有整個宇宙生成的秘密,只是人類的技術還實現不了發現潛藏的奧秘,但根據宇宙全息律可以得出這種判斷。  

生活中,將一根磁棒折成幾段,每棒段南北極特性依然不變,每個小段是它原來整根棒的全息縮影。一面鏡子碎了,每小片鏡片依然具有鏡子功能。  

這意味著什么呢? 1982年,巴黎大學物理學家Alain Aspect領導的一個研究組織,發現在特定的情況下次原子的粒子們,例如電子,同時向相反方向發射后,在運動時能夠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距離多遠,是相隔十尺或十億里遠,它們似乎總是知道相對一方的運動方式,在一方被影響而改變方向時,雙方會同時改變方向。這個現象違反了愛因斯坦沒有任何通訊能夠超過光速的理論。由于超過了光速就等于是打破時間界線。這就是非常明確的證明了,宇宙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是具有生命意志的整體。光速作為宇宙物質終極運動速度的設定只是人們以形式邏輯思維界定的一種不可超越的假象,就如人們對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推理,以形式邏輯思維確立奇點一樣,這是一種自我假設的現象,而沒有反應出奇點是運動的狀態,以及宇宙各種客觀運動狀態。可由于人們陷入形式邏輯思維范式之中,無法用邏輯推理出大爆炸的能量來源,因此,乃致發生自我否認懷疑宇宙大爆炸學說。

其實,遵循天道辯證邏輯分析就明白,宇宙的生成與毀滅是一個宇宙輪轉辯證運動過程,而宇宙誕生的大爆炸就是這個輪轉過程一部分,是宇宙毀滅之后重新孕育再一輪生成的開始。

《老子》第六章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揭示的就是宇宙天地來源的奧秘。人體包含有整個宇宙生成的全部信息啊。這是為何古今中外的文化源頭,都一致強調天或宇宙自然與人合一的道理。這是告誡后人,人和宇宙是完全全息相通的。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就是非可見的宇宙大靈魂也即上帝自身的分娩。大量高能生命光子將光子本身內在的信息逐漸在輪轉中形成相應的各種時空與事物,這個過程就是陰陽化生宇宙萬物。

這個能量的來源正是上一輪宇宙毀滅回歸上帝自身,也即是自然數學系統中所有正數與對應的負數相沖和為零,宇宙大靈魂在天道輪轉之中,又重新孕育誕生宇宙萬物的能量循環過程。從宇宙整體來看,不管在哪一個部位和時空里面,局部個體與宇宙其他部分都是互為關聯圓融的,并非人類在狹窄的地球時空確立三維空間這種過程性空間。

地球這個三維空間在宇宙大生命的輪轉中就如一個氣泡,瞬息就滅。而人體里面的細胞時空,對于人這個大生命來說就如一個氣泡,瞬息即滅,人存活一天要死天文數字的細胞。而這些細胞里面有無數低能量的隱態的生命形式。不斷在新的細胞里反反復復接受各種苦罪。這些生命和人在宇宙本源上是完全平等的,他們只是在宇宙輪轉中不求利益他人與社會眾生,不為自己積累福德,而是損人利己過多,累世福德享受干凈后在輪轉中必然跌落下去的生命光子。是因為違背宇宙天道,不斷墮落沉淪的惡果。這些細胞以及無窮更低的粒子時空里面,對于這些低能量的生命來說就是各種地獄。這個道理佛陀早就開示教導過。  

就如人體的任何部分和其他部分都是互為關聯的有機整體一樣,中華《黃帝內經》就是遵循人體全息與陰陽天道運行道理來探診治病的。  

Alain Aspect發現的這個道理,證明了宇宙大生命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宇宙大生命也即上帝的意志或曰道,在影響支配著宇宙的輪轉運行。人和宇宙眾生都是宇宙大生命的組成部分,都具有宇宙大生命全部的信息,彼此之間是全息的互為辯證運動的關系。也就是說,人和宇宙眾生的心理意識活動不僅影響自己,同時也會對宇宙眾生產生相應的影響,這種影響同時又會反作用到自己身上。(詳細見“天道心理學”篇)這是在全息的宇宙輪轉中的因果運動關系。故古人一再告誡世人:舉頭三尺有神明,叫人莫做虧心事。這是因為任何眾生的心理意識都會作用到全息的宇宙當中形成辯證運動的后果。這個道理在后面的“天道與倫理”諸篇中詳細論述。  

正因為存在超光速的運動,故人們確實可以通過恰當的途徑發現過去時空之中的事物運動狀態。這就是為何民間社會大量出功能的修行者或者被高能量靈附體的人們能夠判斷人過去時空的生命狀態與現今之間的因果聯系。他們的判斷是以圖像形式傳輸顯現的。  

對此,量子物理學家戴維·玻姆(David Bohm)以形式邏輯片面思維判斷,Aspect的發現意味著客觀現實并不存在,盡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其實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一個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像攝影相片(Hologram)。事實上,宇宙即是真實的,同時也是幻象,這是辯證關系。之所以真實,我們生活在其間,之所以是幻象,從宇宙層面來看,宇宙間的一切都是有軌跡可循的輪轉過程。正如老子、佛陀教導的,宇宙萬有呈現盈消虛長、成住敗空一樣,都是一個運動的生命現象與過程,并不是永恒的實體。就如人出生必然意味死亡。宇宙作為上帝意志所化生的事物,只是組成宇宙大靈魂的宇宙生命光子演變成各種物質時空狀態與精神意識的運行形式。  

   

5、天道宇宙觀與天道辯證邏輯  

   

自20世紀之初,邏輯學被引入中國,邏輯研究領域就開展了學術爭論,半個多世紀來爭論延續不斷與時俱進,在20世紀90年代后爭論深入最根本性的方面。其一,對中國邏輯史研究中使用的中西邏輯學比照研究出現了不同評價。有學者認為這可能研究一開始就走錯方向,誤導了研究。其二,關干中國先秦名辯是不是邏輯的問題。有些學者認為它只是名學和辯學,實質是辯術而非邏輯。這兩個問題的提出在中國邏輯史界引起強烈反響和震蕩。  

中國20世紀邏輯界爭論分歧都涉及邏輯觀。即人們依然是以形式邏輯片面思維來界定邏輯是什么?它研究什么?它是什么性質的科學?它的作用是什么?  

國內多數邏輯學者依照形式邏輯思維的范式與標準,認為辯證邏輯還是一門不成熟學科,辯證邏輯可以是一個研究領域,但它成為一門邏輯學科須嚴格認定;由于自身思維的局限,不能從宇宙層面來思考問題,沒有了解宇宙全息的真相,因而認為有些辯證邏輯學者所說的辯證思維形式和辯證維規律人為性很大,將之作為研究對象可能會入誤區。  

   

天道即陰陽的矛盾同一,或曰辯證統一。矛盾或辯證關系構成了事物之間或事物內在運動演化的推動力。因而,天道是宇宙中最根本的唯一不變的抽象關系,是一切運動的力源。天道是變異的不變這一辯證關系的統一。同一,是指對立雙方首先是平等的位置,相依相靠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整體又叫統一體。以整體存在為根本,對立矛盾的運轉才有存在基礎與實質意義。運轉遵循“盈消虛長、成敗住空”導致的僅僅是對立事物形式上的改變。  

陰陽天道化生宇宙萬物,這在數學上是完全可以證明的。如果選定用“0”代表陰,“1”代表陽,此兩者可以邏輯推理出任何構成代表宇宙萬物的數字。而此規律也是奠定計算機科技與信息時代至為根本的理論基礎。“0”和“1”兩個數代表開和關兩種狀態,開和關這一對陰陽辯證關系,可以通過繼電器用來表示二進制計數。現代信息產業的基礎首先來自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實質就是在一定媒介上實施現代數字信號的傳輸,以達到交換信息的目的。實質上是一系列的電脈沖,如計算機的計算結果、數字儀表的測量結果等,它用恒定正電壓和負電壓直接表示二進制的1和0。這種電脈沖可以按照不同速率在有線介質上傳輸具體的數據形式,數據通過介質傳送時,又必須轉換為一定形式的信號。從而,通信歸根到底是在一定傳輸媒體上傳送電信號。  

   

既然天道化生宇宙萬物,也就是確立了天道宇宙觀。那么,邏輯學上是否可為證明呢?中世紀邏輯學家鄧斯·司各脫(Duns Scotus1266—1308)規則指出:從矛盾能夠推出一切。實質上是證明了中華傳統文化核心思想關于陰陽即天道,天道化生萬物的宇宙一體辯證思維。  

   

中世紀邏輯學家鄧斯·司各脫(Duns Scotus1266—1308)規則,從矛盾能夠推出一切。在經典邏輯看來,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必假,包含著矛盾的系統必然是有問題的。經典邏輯還把推理關系看成是一種充分條件關系,又把充分條件關系看成是一種蘊涵關系。即一個充分條件的命題只有當其前件為真并且后件為假時才是假的,否則都是真的。一個推理只有當前提真實并且結論虛假時才是不成立的,否則都是正確的推理。所以,一個充分條件命題當其前提為假時必然是真的,一個推理當其前提虛假時也必然是正確的。既然矛盾必假,所以從互相矛盾的兩個命題A和﹃A,可以推出一切命題B。用公式來表示就是:{A, ﹃A}︱=pB,也可表示為:A∧﹃A→B。此規則經盧卡西維茨證明乃鄧斯·司各脫發現。(參見楊武金著《辯證法的邏輯基礎》2008商務印書館,P13)  

互相矛盾的兩個前提可以演繹出任何一個結論來,換句話說就是,陰陽矛盾能夠推出一切。  

然而,由于經典邏輯排斥矛盾,認為矛盾必假。即認為鄧斯規則是沒有意義的,即不足道的,這是一種經典形式邏輯思維必然產生的誤判。  

不僅如此,受形式邏輯片面思維根深蒂固的影響,西方現代持“無矛盾原理”的代表人物波普爾認為,矛盾是不可能被容納的。因為,“如果承認了兩個互相矛盾的陳述,那就一定要承認任何一個陳述;因為從一對矛盾陳述中可以有效地推導出任何一個陳述來。”(波普爾:《猜想與反駁》P453。)  

然而,事實上,鄧斯規則證明了中華傳統文化核心思想關于陰陽即天道,天道化生萬物的宇宙一體辯證思維。易經預測,就是建立在陰陽矛盾關系這一最為根本的基礎上的推理。因而,鄧斯規則實質上就是周易的邏輯證明。  

   

天道的實質是陰陽互為運轉依靠的辯證抽象關系。陰陽本為一體,對立運轉為表現形式。  

天道化生萬物的數學自然邏輯論證表明,天道是萬物之源,天道化生萬物將正反宇宙間各種時空事物圓滿貫通起來。天道辯證邏輯就是反映宇宙間萬有客觀運行過程與根本規律的。根據宇宙全息律,這種客觀規律必然能夠反映到人的思維當中來。因而,天道辯證邏輯研究的宇宙大生命整體與組成宇宙大生命自身的萬有的運行規律,包括思維主體的思維規律;因而也是宇宙觀本體論、邏輯方法論與認識論的統一。

它是宇宙性質的科學;它的作用是解密宇宙萬有運行真相,給宇宙眾生解惑指引一條符合宇宙天道的光明大道,引導六道眾生自救得度、離苦得樂,成就宇宙一切眾生的不斷成長與獲得大自由大圓滿,從而維護宇宙大生命整體的平衡輪轉運行,成就自在的和諧光明。因為宇宙眾生組成了宇宙整體,宇宙眾生遵循天道辯證邏輯,而處于各種不同時空狀態中流轉不已,每個宇宙眾生在流轉中都將平等獲得圓滿覺悟,乃至宇宙的毀滅與重生的輪轉,故度化六道乃及宇宙一切眾生,而實無宇宙眾生可度。

   

對天道辯證邏輯的定義,我們可以由此延伸認為:以人的思維作為基點,該邏輯就是人們遵循宇宙大道,推理、認識、判斷宇宙間各種事物運動發展的規律,主動駕馭事物運動,使之符合宇宙法則的思維模式。它既是人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同時又是宇宙事物在人思維中的反映。  

天道辯證邏輯之所以能夠成為邏輯,其本質是要能夠反映宇宙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從而能夠實現對事物運行的正反辯證推理演算,實現對事物前后運動狀態的預測。  

而通過符號語言或抽象形式來反映宇宙事物之間真實的因果聯系規律的系統,就是天道辯證邏輯系統。于是,人們不難理解中國文化的瑰寶八卦易理,是以心念溝通宇宙,遵循天道演繹而成的“活”的數理邏輯模式,現代計算機技術取其二進制只是形而上的點滴而已。  

天道即是宇宙觀與宇宙邏輯工具;由于是化生整個宇宙的源頭,具有宇宙的最一般性也即最特殊性,因而勉強形容,又可稱為宇宙“元邏輯”也即“終邏輯”,也是宇宙最大又是最小的全息的邏輯。宇宙一切事物的生發死亡輪轉都在此邏輯考慮之間。  

天道是至為簡單又無窮盡的宇宙邏輯形式。它有幾大特征:  

天道辯證邏輯是以宇宙整體觀、宇宙全息觀來看待萬事萬物的運行;  

天道辯證邏輯是以宇宙大生命系統觀、各個時空生命系統觀、生命全息觀來處理萬事萬物;  

天道辯證邏輯是可以用心念意識溝通宇宙萬物,并依循宇宙天道輪轉陰陽辯證運行思維規律來進行推演演算;全人類唯有中華文化具有這樣宇宙性的邏輯系統,也即易理運算系統。  

因而,任何以形式邏輯思維像對待形式邏輯的系統構建一樣,企圖來限定天道辯證邏輯模式,都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宇宙全息的天道辯證邏輯。正因為宇宙的全息規律,所以,天道辯證邏輯是活的、運動的、自我實現的宇宙邏輯;任何固定、假設的、僵硬的形式邏輯思維方式都是合理的、必要的、過程性的,但同時也都是對它的叛逆與傷害。這是一個辯證運動過程。因此,人們在運用形式邏輯思維探索問題的同時,不要停留在形式邏輯的過程與結論上,而要同時以辯證邏輯來全面審視問題。此兩者互為辯證一體的關系,就是天道辯證邏輯的具體實踐與應用。  

從而,我們依照天道辯證邏輯這一宇宙法則,對于任何一種真正可經得起悠久歷史檢驗的科學理論的產生,關鍵在于其推理研究方式是否從宇宙整體層面來思考推理問題,是否依自覺應用陰陽天道辯證邏輯觀,是否符合宇宙天道輪轉運行。只有從宇宙層面自覺運用天道辯證邏輯來思考問題,事物才會圓滿圓融。  

否則,任何得到實驗確認的物理規律,對其適用范圍,人類都要對之持有保留意見。因為,這只是瞎子摸象似的局部事物的運動現象或者特征,在宇宙輪轉中皆屬于過程性的,只是各領風騷一些年而已。  

這個現象不僅在物理學史等諸多的自然科學史上,也在人類諸多的人文科學史上最為有力得到應證。而伴隨著這種現象相應的是,人類的社會必然反復出現開放與保守交替出現的各種學術權威誕生又衰竭等各種文化社會現象。  

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近代化學之父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1766-1844)提出原子論,用原子的化合與化分來說明各種化學現象和化學定律間的內在聯系,標志近代化學發展的開始。原子論建立以后,道爾頓名震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各種榮譽紛至沓來,法國科學院院士、曼徹斯特文學哲學會會長、英國政府授予他金質科學勛章、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柏林科學院名譽院士、慕尼黑科學院名譽院士、莫斯科科學協會名譽會員、牛津大學授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法學博士稱號。這些榮譽構成了道爾頓學術的煌煌權威性,然而,他不能覺悟到天道輪轉的宇宙規律,正是這種權威開始瓦解自己的權威,走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法國化學家、物理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于1808年在原子論的影響下發現了氣體反應的體積定律,實際上這一定律是對道爾頓原子論的一次論證,后來也得到其他科學家的證實,并應用于測量氣體元素的原子量。但遭到了道爾頓本人的拒絕和反對,還利用自己的權威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抨擊;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佛加德羅(Amedeo Avogadro 1776~1856)1811年建立了分子論,使道爾頓的原子論與呂薩克定律在新的理論基礎上統一起來,也遭到了道爾頓無情地反駁。瑞典化學家貝齊里烏斯(Berzelius,Jons Jakob 1779~1848)1813年創立了用字母表示元素的新方法,這種易寫易記的新方法被大多數科學家接受,而道爾頓一直到死都是新元素符號的反對派。  

“道爾頓現象”作為一種人類文化社會現象,不是特例,而是所有學術領域都已經發生,并正在發生的普遍現象。每個學術權威由當初未獲理解成就之前總是遭遇過人們的反對質疑批判,最后獲得成就成為新的權威后,自身亦會逐漸走向自身的反面,而變得像當初人們反對質疑批判他自身一樣,亦會去用所謂的權威去對待新的事物;于是,這實質是等同于瓦解自己的權威。這個現象的根由,是由于人們普遍陷入了形式邏輯片面思維的局限所致,不能從宇宙整體層面,自覺運用天道辯證邏輯看待問題,不能發現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輪轉運動過程自我否定的真相,也就不能與時俱進。紛紛由最初的冷靜的、謙虛人格,逐漸變得驕傲、保守,最終走向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人格悲劇;抑或紛紛由最初舍身追求自由民主、公平正義的社會與價值訴求,一旦得勢之后就不可避免地逐漸出現專制的、喪失公平正義的兩極分化的政治與社會生態,最終淪落為背離民心、阻礙時代進步的腐朽落后力量而被掃除出歷史的舞臺;  

這些悲劇的集合又構成了文化的社會的歷史的乃及整個人類的與宇宙眾生惡性輪轉的悲劇。  

為何存在歷史的局限性,馬克思恩格斯與古往今來諸多學界思想家都沒有清晰闡釋開來。因為,人們已經喪失天道遠久矣,除了少數覺悟宇宙天道獲得圓滿智慧的古圣人之外,都不能自覺從宇宙層面來辯證思考問題。故人們不難明白佛陀為何臨終遺言,布道49年,實一字未說。這是佛陀智慧獲得宇宙性圓滿,以致能破除“法執”的緣故。以觀人類諸多知識分子紛紛著書立說一時功名成就,畢生都在捍衛自己的學說與權威,不能覺悟宇宙輪轉運動的天道規律,也就不能學習佛陀破除法執,最后紛紛又只能充當過程性的歷史文件資料而已,乃至被當作歷史文化的垃圾遭受后人的不斷揚棄。  

這個現象,馬克思恩格斯獲得了高度的認知,卻由于自身的歷史局限,不能從宇宙整體層面來思考看待問題,而將之確認為歷史的局限性。以致馬克思和恩格斯學說作為研究現實的哲學方法的辯證唯物主義,與研究歷史的歷史唯物主義,兩者本身作為觀察理解歷史運動的當下的橫向的運動現實,與研究探明縱向的運動的歷史過程互為歷史的整體被自己所局限了。

   

如果以宇宙生命作為基點,天道辯證邏輯就是遵循宇宙天道進行思維的模式,它既是宇宙生命個體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同時又是宇宙事物在宇宙生命個體中的反映。宇宙生命無以數計,每個生命都包涵有整個宇宙的信息,具有不同的邏輯思維能力。它包括宇宙間一切存在的各種層次的生命時空及各種生命現象,無論是地外文明還是地球文明,無論是隱態文明還是顯態文明,無論是大生命體的思維還是人類個體甚至是無窮小的小生命體的思維。  

現在,人類必須結束傳統的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長久以來之論爭了。  

形式邏輯的偉大作用與實用價值,恰恰在于形式邏輯的片面思維與“視覺假象”前提,是屬于將事物從宇宙中或大系統中隔離開來的相對系統內過程性階段的邏輯方式;它的優點在于能從一個相對系統內,從某一個層面進入研究發現該層面的相對確定性與相對規則性;也就能夠給人們平常賴以判斷事物狀態所謂的“精確性”與“穩定性”。  

它的不足在于,形式邏輯的片面思維與“視覺假象”前提,使得它的研究無法超越自身整體內在的矛盾辯證關系,無法與外系統乃至宇宙大系統構成有機的邏輯聯系整體。  

也就是說,形式邏輯本身具有的優點與偉大作用,也導致了它自身的缺點與不朽殘缺;  

因而,在人類思維與文明趨向全面轉型提升的21世紀,判斷一個事物是否是科學的,就看是否從宇宙整體層面,自覺運遵循宇宙天道,以天道辯證邏輯把握事物整體運動方向,根據研究對象所具有的內外一體的陰陽矛盾性,通過運用形式邏輯分析在系統內構建相對穩定的規則,來不斷發現系統的矛盾性辯證關系,從而不斷超越螺旋型上升,尋找趨向動態平衡又隱藏混沌因子的辯證運行之路。  

    用天道辯證邏輯來解讀宇宙模式,那么宇宙由可見宇宙與隱態宇宙互為旋轉構成的。它不能用形式邏輯思維來界定宇宙有邊還是無邊的片面解說。宇宙由于生生不息的處于輪轉之中,即為有邊有界,同時又無邊無界,這是互為轉化狀態中的圓滿的辯證關系。  

   

   

6、天道與邏各斯及邏輯  

   

邏各斯(Logos)取自希臘文圣經開首語,在西方普遍解釋為“上帝說的話”。  

邏輯,《辭海》解釋為 :“英文logic一詞的音譯(始自近代嚴復),亦源于希臘文logoc,原義為思想、思維、理性、言語。邏各斯與邏輯無論在詞源同為希臘文,還是語義上極為接近。

西方文化源頭思想巨人赫拉克利特把“邏各斯”視為“神”、“命運”的同義語;一切都遵照命運而來,命運就是必然性。……命運的本質就是那貫穿宇宙實體的“邏各斯”。“邏各斯”是……創生世界的神子,也是確定了周期的尺度。(《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7頁)

而柏拉圖則申明他整個學說都基于邏各斯,凡與之相符合為真,無論一切;凡與之不相符合為不真。邏各斯不僅是判斷真與不真的根本標準尺度,成而與“理念”相關,這是建立邏輯推理工具的基礎。由此可知,“邏各斯”本意就是代表宇宙萬有運行的規律,也就是與中華文化的“天道”完全一致。故近代中國學者嚴復將“邏各斯”翻譯為“道”。人們長久以來忽略了一個巨大的事實,那就是這個代表宇宙萬有運行的規律既然是判斷真與不真的根本標準尺度,那么,也就能成為建立宇宙邏輯的推理基礎。而這個宇宙邏輯,以中華天道文化觀之,則將之命名為“中華天道邏輯或天道辯證邏輯”。以西方邏各斯文化觀之,不妨命名為“西方邏各斯邏輯”。兩者皆一也。

對于是否邏各斯與邏輯存在歷史性的聯系,海德格爾極為關注。海德格爾展示了邏各斯的本來含義及其各種演歷。認為邏各斯到邏輯存在歷史性的、思想不斷地與存在相分離的過程,表明哲學與形而上學興旺的同時,思想卻步入了衰落之辯證運動歷程。這種歷史性變化發生在思想的一切領域,而形而上學的歷史就是其重要方面。而海德格爾看到,把邏各斯的意義理解為命題,但命題又被翻譯、領會為判斷,這判斷卻與邏各斯的本意相差甚遠。堅信思想自身的任務在于思想回到自身,回到存在。

西方文明早期是沿著“邏各斯”薪火相傳的,從畢達哥拉斯到赫拉克利特到德謨克利特,構成了西方的天道辯證邏輯,也即“理性”路線。然東西方文化一樣,文化自身皆處于天道的消長辯證流轉之中。

被認為邏輯學之父的亞里士多德創造的形式邏輯系統作為天道辯證邏輯系統范疇內子系統的邏輯系統形式出現,反而遮住了天道辯證邏輯的光輝,遮住了真正的理性,而流變成了形式邏輯主導的偽理性。這一錯誤即是必然的流變過程,直到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誕生,才將理性重新定義為:運用辯證思維來看待處理一切事物。但西方世界一直醉心于貌似全功于形式邏輯的器物層面的科技進步,未能根本在邏輯領域給予糾正過來。  

尼采也發現了形式邏輯概念根基的虛假性,認為“同一律是以具有相同之物這一‘視覺假象’為基礎的。”(《強力意志》第520節,第355、356頁。)“把相似物當作相同物處理這種占優勢的癖好,這種非邏輯的癖好——因為本來并無相同之物——最初創造了邏輯的全部基礎。”(《快樂的科學》第111節。《尼采全集校勘學習版》,第3卷,第471、472頁。)  

     馬克思主義發現了形式邏輯的缺憾,而提出了唯物辯證主義思想。可是這些基于對形式邏輯批判基礎上建立的新的邏輯思想由于自身的局限并沒有全面應用于科學領域中,沒有被數學、邏輯學等基礎科學與人文、自然科學大膽接受與推進應用。  

而邏各斯淪落為于哲學語言意義上說辭而已,并沒有發展成為判斷事物運行規律,實際指導人類生活生產的邏輯工具。

對于邏各斯,亞里土多德只是在哲學語言意義上使用。他創立的形式邏輯系統則開創了西方文化偏于形式邏輯片面思維至今的工具理性支撐。

    以致邏輯稱謂在西方一經誕生便已成為形式邏輯的代名詞。因為,人們無法想象還能從宇宙層面來判斷事物的真假與運行規律。世界上還存在形式邏輯之外的更為可靠的邏輯工具。人們紛紛相信眼見的生活、經驗的事實遠比古老的文化智慧來得可靠。于是,通過對視角觀察到的、經驗的事實,通過歸納法然后綜合起來,進行演繹推理的方法則成為人們認識事物與客觀規律乃及真理的唯一合理性科學來源。  

對此,在論及“邏輯”來歷時,尼采認為邏輯來自生命活動的需要,即來自非邏輯。“我們頭腦中的邏輯從何而來?當然來自非邏輯,這非邏輯的范圍本來必定是極其廣闊的。”(《快樂的科學》第111節。《尼采全集校勘學習版》,第3卷,第471頁。)  

    為生存寧肯決定而不必正確,寧肯錯誤而不愿等待,如此習慣而終于演為邏輯。 “邏輯一開始被看作化難為易,被看作表達手段,——而不是被看作真理……后來它才作為真理起作用……”(《強力意志》第538節,第368頁。)尼采認為,對事物作簡化處理的習慣形成邏輯,化難為易的主要手段是運用概念、范疇去整理感性材料,“把現象排列在確定的范疇上”。(《強力意志》第517節,第354頁。)  

尼采認為邏輯來源于“圖像”。基爾西霍夫解釋“圖像”是指“相對不變性的視覺印象”(J 基爾西霍夫:《尼采哲學中的認識問題》)。尼采認為“首先有圖像……然后有語詞,它們被運用于圖像。最后有概念,有了語詞才可能有它們——它們是用某種可聞而不可見的東西(詞)來概括許多圖像。”(《強力意志》第506節,第347頁。)“我們的知性不是用來把握生成的,它致力于證明普遍靜止,因為它來源于圖像。”(《尼采全集》,第12卷,第23頁。)  

尼采認識到邏輯同一律這個邏輯公理、被視之為全部邏輯的基礎其發生史存在偽造邏輯前提的巨大漏洞。  

  同一律規定每一個概念或事物與它自身同一,即(A=A)。這個規定作為全部邏輯思維的前提和基礎。因為按照傳統的形而上思維,若舍棄這個規定,那么概念就不成其為概念,從而思維陷入自相矛盾中。所有概念自身須是與自我同一的A,以便確立規定性。概念的誕生往往是從眾多個體中抽象出相同的一般性。于是,當運用概念判斷、推理時,也就確認在不同的個別場合遇到了相同的東西。 因而“邏輯離不開這一前提:假定有完全相同的事態。事實上,為了邏輯地思考和推理,就必須假定這一前提已得實現。”《強力意志》第512節,第349、350頁。  

就像我已經在前篇中所指出的,宇宙萬有皆在輪轉辯證運動之中,所謂同一律這種僵硬的思維違背了宇宙天道與事物真相。  

尼采洞察到邏輯推演中這個前提是偽造的,現實中并不存在自我同一的A。在人們對“自我”的信念中,已習慣把內心世界種種相異狀態在感覺和思維兩個層次上削齊拉平,從而獲得虛假同一性的觀念,最后又將之應用對外部世界的判斷認識。   

尼采說,“我們的感官知覺已經是把我們身上一切過去經驗加以相似化和等同化的結果”(《強力意志》第500節,第345頁。)  

 “在我們的思維中,本質的東西是把新材料納入舊框架(=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是把新東西拉平。”(《強力意志》第499節,第345頁。)“一切思想、判斷、知覺,作為比較,都以一種等量齊觀為前提,更早些以一種削齊拉平為前提。”(《強力意志》第501節,第345頁。)  

    概念形成首先要有圖像,而圖像自身已是“視覺假象”,是把變異運動的對象刻意靜止化,把相似的對象野蠻等同化的產物。把一些相似圖像也如法炮制等同化,以便用一個詞輕松概括制造出概念。

    雖然,形式邏輯的前提本來就是存在尼采的“視覺假象”,可是,尼采亦不能從宇宙層面來思考問題,從而也無法超越。

    相反,尼采將發生于感覺和思維中的這種同化作用,用于原生質、有機體同化所占有的物質是一回事的互相論證。也就是說,尼采觀察到自然界存在的原生質、有機體同化過程占有的方式,也就是自然界社會中的強者主導秩序規則的現象,從而建立了自己的強力意志理論。  

尼采認為,人類在生命活動中為了彼此傳達和支配周圍世界,就必須在一定限度內把事物削齊拉平,等量齊觀。“這里起作用的不是一種先在的‘理念’,而是這種需要:如果我們粗略地、平均化地看事物,它們對于我們就會變得容易估算,便于使用……”(《強力意志》第515節,第351頁。)  

正是這種需要,尼采從功用功利的角度,認同同一律的現實意義,“我們需要為自己整理出一個世界,使我們的生存在其中成為可能:——我們藉此創造了一個世界,它對于我們是可計算的,簡化的,可理解的,如此等等。”(《強力意志》第521節,第357頁。)  

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尼采思想的局限與悲哀。“如果思維不是首先替自己把世界這樣改造為‘物’、自我同一的東西,就決不會有所謂認識。是思維能力首先造成了不真。”(《強力意志》第574節,第391頁。)  

尼采的悲哀在于自己不能從假象中超越,自己也陷入形式邏輯片面思維,認為認識與生成必互相排斥,一個生成著的世界嚴格說來是不可能被認識的。從而,為了認識就必須相對地否定生成,接受“視覺假象”,建立 “存在”、“物”等不變實體這些新的假象與概念。   

如此的演變,邏輯逐漸成為狹窄的一門邏輯學專業,用以探求違背宇宙事物真相的思想形式的規律。由于和其他形式邏輯主導的文化領域思維要求相符合,邏輯學便冠上了科學稱謂。成為科學工具,隨科學一道向著數學化、形式化與符號化方向發展。邏輯學雖然還是哲學框架內的學科,但是,它的參與導致世界不斷全面的走向支離破碎,乃至一個極端邁向另一個極端。  

這種思維被引用哲學的分析,必然導致將各種概念推向離宇宙事物真實越來越遙遠的狀態,乃至最后形成對人類核心道德價值的懷疑,并不斷上升為對一切傳統事物與權威中心的懷疑解構,歡欣鼓舞于肢解現時代以前的一切概念與價值中心,滿足于一時的樹立后現代各種花樣層出又異常短命的稱謂,被一波又一波后起的由形式邏輯思維導致的片面災患,將人類的文化最終引入了虛無主義的黑暗現狀與深淵。  

如此,一種被稱為價值相對主義的后結構主義(又稱新結構主義)是必然伴隨形式邏輯的片面極端發展而出現了。隨之以新結構主義作為哲學基礎的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文藝也在60年代的美國與法國等西方社會興起,并逐漸蔓延整個西方文化系統。新結構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弗郎索瓦•利奧塔把“后現代”理解為“形而上學死亡后的狀況”。正是這種狀況導致了對歐洲現存的一切,包括宗教信仰、理性、哲學乃至整個資產階級社會合法化基礎的動搖。  

然而,尼采更是偉大的。  

尼采雖然接受了同一律和同化作用的功用性,但斷然否認其真理性。  

尼采認為,一般人由于日常生活的逼迫不得不接受同一律,可哲學家的使命卻是要打破同一律的束縛,如此才能對世界有真正哲學性的洞察。  

可以這樣說,要實現海德格爾主張的思想回到自身,回到存在;實現尼采的打破同一律的束縛,開創對世界真正哲學性的洞察;乃至建立一種思維規律完全符合宇宙萬物運行規律的普遍的邏輯形式出來,人類的心智如果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形式邏輯水平是永遠實現不了的。因為宇宙是運動的鮮活的大生命體。而我們企圖用由視覺假象作為前提的形式邏輯包括數理邏輯去探索,歷史業已證明那是南轅北轍,只會將人類引入越走越窄的懸崖乃至必然最后喪失可持續發展之途。  

思想、理智在拉丁文里乃intelligere,意即“事物之間的連接”,“ligere”指“連接”,因此思想、理智原意是宇宙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奧秘與規律。可是,人們用形式邏輯思維將之引入了背離宇宙事物普遍聯系與規律的片面的嚴密性和確定性深淵。無論尼采還是萊布尼茲、康德和黑格爾、恩格斯等人在克服傳統邏輯方面都作出了極大努力,然而,由于自身并未能從宇宙層面來思考問題,將邏各斯或天道辯證法則用于邏輯工具的研究與應用,都置于必然的局限之中。  

乃致對因果辯證運動法則,尼采得出結論:“既沒有原因,也沒有結果”,“因果性解釋是一種欺騙”。(《強力意志》第551節,第374頁。)尼采認為作為一種公式和符號,因果辯證范疇不能說明事物,僅僅能描述、標記事物,有認識論上的效用。因果辯證關系如同一切“真理”一樣,是作為獲得安全感的手段,和“一種業已成為生存條件的信念”。(《強力意志》第532節,第366頁。)  

面對今日形式邏輯學所主導的人類文明陷入自相殘害和難以為繼乃至自我毀滅性的困境,人類必須重新建立事物之間的普遍連接,恢復宇宙事物真相與真理的本來面目,而要達到此目標,非得首先來再認識形式邏輯片面思維的巨大作用和不朽殘缺這一辯證關系,以致到了如今非改變這種片面的邏輯形式主導一切文化領域的事實,就不足以拯救人類自身脫離各種危險的境地。  

正是在世界文化輪轉的進入到這樣關鍵的時期,天道辯證邏輯的誕生就是一種歷史的承續與提升。它旨在恢復與世界觀內在的關聯,真正實現宇宙觀、方法論、本體論、邏輯、數學等與萬物有機的統一。  

而個體思維如何和宇宙大生命整體溝通呢?這對于西方早期文化來說是一個神學玄學問題。在佛陀開示心即佛這一局部包含整體的宇宙全息論數千后的21世紀初,心和宇宙之間的邏輯關系已經得到了數學上的全息論的證明。中華的易經六十四卦,實質上就是一部從宇宙層面來思考推理宇宙萬物運行規律的高級科學體系。它的高級在于它是活的,運動的,宇宙層面的,是個體和宇宙互為息息相通的整體。  

    

7、天道辯證邏輯與唯心辯證邏輯  

   

西方邏輯史上,除了上述的形式邏輯傳統之外,還存在與之根本對立的邏輯傳統: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傳統,通常又稱為辯證法傳統,使用流變范疇,在邏輯中允許有意義的真矛盾。他說“我們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又不存在。”(苗力田主編:《古希臘哲學》,中國人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P43)“組合是整體又不是整體,是聚集又是分散,是協調又相抵觸。一出于萬物,萬物出于一。”(同上,P41)  

   

此外還有存在二元論的康德哲學中的先驗邏輯,認為它是綜合能夠提供真理的邏輯。康德的先驗邏輯由分析論和辯證論兩部分構成。分析論是關于知性的學說;辯證論是關于理性的學說。理性按其本性來說是辯證的,它有認識物自體的要求,卻又無力加以認識。當理性把世界作為整體進行考察時出現無法解決的“二律背反”,這種“二律背反”雙方都不能被駁倒,從而實際上涉及到思維如何把握世界的有限與無限、簡單與復雜、自由與必然等辯證矛盾的問題。但康德哲學存在二元論的不可知論的缺陷,沒有解決這類問題。   

事實上,康德沒有看到,雖然理性按其本性來說就是辯證的,知性按其本質來說卻是形式邏輯的,但分析論和辯證論兩者本身構成了辯證關系。之于不能解決“二律背反”問題,完全是自身又陷入了形式邏輯思維,不能從更高層面來看到宇宙運動存在的辯證關系所致。  

辯證邏輯則有黑格爾的辯證邏輯與恩格斯的辯證邏輯。前者被冠以唯心主義辯證法。  

黑格爾在客觀唯心主義一元論的基礎上,把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加以統一,把辯證法運用于人的邏輯思維與認識過程, 解決了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問題,揭示了思維形式、規律和方法研究的新方面和方向。并第一個明確地提出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闡述了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存在的辯證關系。黑格爾認為,概念、范疇是流動和相互轉化的,概念的展開是一個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人的認識發展與這個過程是相一致的。因此,必須結合思維形式中所貫穿的內容、結合人的認識過程,考察思維形式,建立不同于形式邏輯的理性邏輯。  

后者則相反是唯物主義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基礎上,也同樣把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加以統一。但不同之處在于,把客觀世界的運動及其反映在人的認識中的思維運動看作為自然歷史過程,闡明了思維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思維規律與人的認識發展歷史的關系,指出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乃是客觀外界到處盛行著的辯證運動的反映。強調只有以對概念的辯證本性研究為前提的邏輯,才能正確把握外部世界的運動和變化。具體概念的展開,就是判斷的肯定和否定的矛盾運動;判斷從肯定到否定,再從否定到肯定,以至最后得出結論的統一運動過程,就是判斷展開為推理和論證的運動。(參見羅森塔爾著,馬兵等譯:《辯證邏輯原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1962)  

   

以上這些邏輯都沒有認識到宇宙大生命自身整體性亦處于辯證關系的流轉運動之中。公元2500多年,巴門尼德提出了“思想與存在是同一的”命題。但這個命題,并沒有看到思想與存在的辯證統一關系,而是認為沒有矛盾的協調性一致性。與之相反,中華文化以陰陽天道化生宇宙萬物原理來解釋心物關系,即是“心物圓融”互為轉化一體。

或者換個角度而言,心是陰的物,物是陽的心。唯心主義是陰性的唯物主義。唯物主義是陽性的唯心主義。原本合一,就看你從哪個視角層面審視。以整體辯證而言,心物圓融一體,不可分割。一切分割都是背離宇宙真相的方便之門。

正如佛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形物質陽性能量色與無形精神性陰性信息能量空同樣處于辯證關系的流轉之中。有形陽性宇宙必然有無形陰性宇宙,正宇宙必有反宇宙構成互相依存流轉的辯證關系過程。  

不是根深蒂固的形式邏輯思維在辯證思維之余制約自己,就是將辯證邏輯局限于狹隘的客觀歷史環境下的認識,不能徹底運用辯證邏輯上升為從宇宙全局的高度來觀照宇宙一切事物,也就必然出現各種各樣畸形的邏輯形式。  

   

天道辯證邏輯實質就是將天道確立為整個宇宙的法則。  

深度解讀辯證關系的構成發現,構成辯證關系不可或缺的否定因素,也即對立因素,一般存在兩種否定形式。一是泛否定,此物以外的一切他物都是對于它的否定。同樣,此物也對一切他物構成了否定。一是單否定。即否定只對一部分他物甚至某個他物起作用。這兩個概念的解讀,其實包含了佛家深刻的思想。泛否定思想明確表明,個體與個體之外的整個宇宙兩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這種辯證關系首先是一體的關系,兩者存在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之中。這種辯證關系,在接下的“天道與經濟學”一節中,也得到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完全證明。  

這種互動關系,佛家強調無我為人,就是一種修心的法門。因為當你為宇宙的利益貢獻自己的時候,這種給宇宙的作用力,必然導致宇宙給你一個反作用力,從而使得靈魂內在的得到提升與不斷強大。這就是佛家《心經》的核心密碼。  

同樣,運用天道辯證思維去閱讀《金剛經》,就會很容易理解了佛陀教義,佛陀為人類指出了救度人們脫離苦海的真理與宇宙大道。  

而單否定,則為人們的交往確立了一種倫理關系。因為,個體與個體或一部分群體之間存在的這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儒家為此提出了仁愛之說,仁愛之最高境界乃大愛,也就是基督提倡的博愛之理,實質上都是出于陰陽辯證宇宙天道一理。  

   

天道辯證邏輯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不僅包括形式邏輯的方法,也包含傳統的辯證邏輯的方法。它不僅可以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歸納與演繹的統一,分析與綜合的統一,以及邏輯的與歷史的統一。還可以推演看不見的世界與看得見的世界的統一,微觀與宏觀的統一,個體與宇宙全體的統一,個體心靈與宇宙大靈魂的統一,宇宙各個時空中的生命與宇宙大生命的統一,它是多維時空的,宇宙全息的。  

天道辯證邏輯徹底兼容矛盾:無限與有限良性系統的對立統一——逆時間方向循環與順時間方向循環的對立統一——競爭社會與博愛社會的對立統一——心靈與宇宙大靈魂的對立統一——個體與宇宙全體的全息性對立統一——強調對立的統一為根本,對立為形式,即是良性循環系統,事物必然和諧統一。辯證與非辯證仍然是辯證關系。此理即《老子》第四十章所言:反者道之動;  

天道辯證邏輯,是包含宇宙各個層面所有邏輯規律的大邏輯,因為其無處不在,又稱為真正的元邏輯。  

有整個宇宙物質的生滅,必有整個宇宙靈魂的不滅,雖然,宇宙靈魂在無量劫中受因果辯證關系影響,當舊宇宙死亡不斷回歸流轉入反宇宙,反宇宙積蓄足夠能量重新誕生新宇宙,在宇宙這種圓滿自足的新陳代謝中,宇宙爆炸與塌縮,形式上出現能量的流轉,但宇宙法身的本身存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而宇宙自身處于不斷往復的循環流轉之中,因而說此兩者構成辯證關系。  

   

8、天道辯證邏輯與唯物辯證法  

   

天道是至為簡單又無窮盡的邏輯形式。天道的實質是陰陽互為運轉依靠的辯證抽象關系。陰陽本為一體,對立運轉為表現形式。陰陽天道這一簡單的關系化生演繹宇宙萬物,從而,也就告訴人們陰陽天道即是宇宙邏輯,由于具有宇宙的最一般性,因而又叫元邏輯。也是認識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社會與人類思維規律的邏輯、方法論與認識論的統一。  

由于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徹底的遵照辯證法,推理發現在宇宙的最高層面,宇宙不僅存在正宇宙與反宇宙的辯證關系,在傳統的物質存在與精神意識層面,兩者在宇宙中亦處于辯證關系互為流轉依靠的轉化之中。當科學家證明宇宙存在反物質的時候,按照辯證法早就應該推理而出,不僅物質存在反物質,宇宙也存在與之構成辯證關系的反宇宙。  

因而,馬克思恩格斯將辯證法用唯物主義繩索套在了宇宙性的辯證法頭上,成為了辯證唯物主義,從而偏離了宇宙大道,束縛了自身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采取形式邏輯思維,判定宇宙的物質性為第一性,意識為從屬的第二性,沒有發現物質與意識之間在宇宙中處于平等流轉的辯證關系,以唯物主義掛帥,又發明了歷史唯物主義,并將兩者合并確定為一種新的世界觀。在此世界觀的觀照下,1847年創建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共產主義者同盟;由于排斥了生命具有靈魂的永恒性,唯物主義者們目光過多的停留在器物層面,活在靈魂遺失的當下,對當時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導致的嚴重社會不公進行了尖銳的叢林規則斗爭,開創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內部殘殺血腥斗爭史。  

正因為這種歷史的局限,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將辯證法上升為宇宙整體法則。正因為馬恩認為黑格爾的思想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所建立起的理性邏輯體系是頭足倒置的辯證唯心主義,認為費爾巴哈的思想是采取形式邏輯建立的機械唯物主義,在批判唯心主義與機械唯物主義之余,將自己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一端。  

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留下關于辯證邏輯的系統研究與學術專著,他們只是在自己的研究和著述中,自稱運用了辯證邏輯。因而,他們的系列著述,不可避免的停留在問題的階段性上得出錯誤的結論。  

比如,馬克思主義者稱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實際運用辯證邏輯的典范。原因在于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抽象形成各種概念、范疇,并再把概念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進程中,再現了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規律。從而,使復雜的經濟現象簡明、清晰地表現為概念、范疇的理論體系,揭示出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滅亡的必然性。(見《資本論》的邏輯)然而,歷史證明,資本主義不僅沒有滅亡,相反資本主義出現了遠比共產主義活躍的勢頭。資本主義在運動中調整了勞工關系避免了自由競爭與壟斷競爭的深重危機。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的傳統不平衡的規則中,隱藏了非資本主義的平衡的因子,這一辯證關系運動的過程,最終這種因子逐漸成長,使得資本主義出現內在的不平衡中的平衡這一螺旋型軌跡發展。從而,勞工由受壓榨的地位開始上升為自由工會,并逐漸提高為享有普遍的民主自由權益。社會由不公正的狀態過渡到了社會相對公正的狀態。羅斯福新政以后的美國就是明證。  

從而,《資本論》的價值僅僅是作為一段歷史時期的產物。而并非是辯證邏輯的典范。如果真正徹底依照辯證邏輯,《資本論》就不會得出資本主義一定滅亡的荒謬結論。相反,以追求社會公正與無產階級專政為核心價值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規則中,隱藏了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不公正因子,這一辯證關系的運動,卻導致最后走向了極權專制主義的歷史倒退的漩渦之中。執政黨由追求公正的狀態,過渡到了事實上維護社會極度不公正的墮落狀態。如前東歐國家與蘇聯及毛澤東主政的中國。  

此兩者都走向了自身的矛盾對立面形式。  

鑒于此,我們說現在西方發達民主國家還只是一種歷史辯證運動過程中,在形式邏輯思維主導下的被動過程和文明形式。還不是個體覺悟了宇宙天道基礎上,社會主動建立的文明形式。所謂文明的轉型,就是人類能正確領悟宇宙天道辯證規律,無論個體、家庭,還是社團、政黨與國家民族或者區域聯盟組織,都要學會在任何事物的處理過程中遵循天道辯證邏輯,注意維護自己與對立面的同一的平等立場與價值,從而謀取共同發展。而不是采取叢林規則,消滅俘虜損害對立面的個體、家庭、社團、政黨、國家民族或區域聯盟組織。  

而傳統的社會主義國家由于背棄了追求社會公正的初衷,異常尷尬,不得不走向改革的道路。如果說東歐和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選擇了一步到位的休克療法,選擇了憲政民主,那么,作為大國的中國則不能步此后塵。雖然在社會政治制度層面上一個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保持了辯證的運動關系,表面符合了宇宙天道。然而,由于個體、家庭、社團、政黨民族仍然無明,遠離覺悟,習慣采取形式邏輯片面思維處理各種事物,從而加重了休克療法的硬傷,至今在這些國家很大層面上使得民主憲政大打折扣。  

中國自鄧小平時代開始由極權社會主義邁向改革,這一新歷程是以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探索的,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和路徑選擇。但并不是說,中共沒有確定的方向和路徑選擇,中國與中華民族乃及整個人類歷史的演進也沒有了方向和路徑選擇。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本身是整個宇宙運轉因果關系的必然過程。人類歷史自身運動也存在著樸實而深刻的辯證關系。如果翻開歷史時間表,中國由公元前21世紀左右的時代,正是禪讓制結束與夏朝開始的時期。中國史書記載,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國家治理是分封制。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夏朝之前是中國古圣人治世的典范,采取的不是世襲制,而是高風亮節的以傳賢為宗旨的注重民心的禪讓制。而夏朝本身是一種聯盟形式。人們的自由福祉相對往后的社會也是空前的。(詳細見“天道歷史學篇”)  

21世紀的中國,對應著21世紀前的中國,兩者之間不是一種僵硬的平衡,而是平衡中的不平衡狀態,有一定程度的時間距離,但整體上必然是大致對應的構成歷史的辯證運動關系過程。  

正是從歷史辯證的生命運動過程中發現,21世紀的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時期。同時,中國與整個人類歷史正面臨向更高文明的轉型,也就是逐漸向更為廣闊的全球禪讓政治過渡。如果說,古代帝王與現代總統兩者處于辯證關系。古之分封制與當今地方省治又處于辯證關系。然而,這個過程只是過渡階段。由遠古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方式與圣賢禪讓制到即將來臨的共產主義生活方式與現代禪讓制,剛好經歷了一個歷史辯證的大圓形上升轉型軌跡。 因此,可以預言2012代表的是舊文明的結束與新型文明的開始。新型文明的開始必然以道德的高度覺悟為基礎。人們的宇宙觀事業觀財富觀人生觀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人追逐一種奉獻的自覺提升自己靈魂的生活方式。  

   

盡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等著作中,對辯證邏輯的許多重要原理作了專門的論述,以及后來者列寧又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辯證邏輯的思想。如他在《哲學筆記》中,在闡述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的同時,論述了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三者相一致的思想。  

在這里,辯證法被高度頌揚,闡釋為:作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既是研究外部世界運動發展的學說,又是研究認識與思維運動發展的學說。可是,讓人遺憾的是,為何就不能發現唯物與唯心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呢?  

為何不能徹底反省,對唯物主義片面機械的教條繩索進行開解,還辯證邏輯這一靈活的宇宙自由自身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于,人類的精神文化運動亦遵循天道辯證邏輯,處于這種不斷辯證運動的過程之中。(參見“天道與西方啟蒙運動及世界兩極秩序”)  

這個例子也是人們在解決悖論過程中,經常犯的毛病。不是在理論的一開始就異常武斷的違背辯證邏輯,而采取形式邏輯或超驗思維,確立一個對自身理論進行束縛的框架;就是在一定程度采取辯證邏輯思維后,隨即又陷入了形式邏輯思維的局限之中。  

馬克思主義將唯物信條掛帥就是犯了第一個錯誤,然而,此亦是宇宙流轉人類精神辯證運動的必然過程,又是正確的合理的。而弗協調邏輯的出現就是第二種情況不徹底的辯證邏輯必然形成的邏輯形式。  

兩者都沒有發現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之間本身又構成了辯證邏輯關系。兩者關系都屬于天道辯證邏輯。  

   

   

   

9、天道辯證邏輯與經典形式邏輯   

   

   

西方邏輯學傳統中,首要的是開創形式邏輯的亞里士多德傳統,最早可追溯到巴門尼德(Parmenides)認為“世界是協調的,關于世界的知識也必須相應地一致,所有矛盾都必須加以排除”(Rescher N .and Brandon R.,The Logic of Inconsistency,Basil Blackwell,1980.p.1),通常成為無矛盾原理,使用固定范疇,在邏輯中禁止矛盾,認為矛盾律是一切原理中最為根本的原理。  

亞里士多德說“一切意見中最為確實的是,對立的陳述不能同時為真”( 苗力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P106)這一思想在整個現代經典邏輯中普遍得到了認可,認為邏輯就是協調的,一致的,不矛盾的,而包含矛盾的邏輯是不可能的。亞里士多德傳統后來基本上成為整個西方思想的主流,滲透在政治經濟倫理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之中。  

在現代,堅持無矛盾原理最為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波普爾(Popper),他說“科學是按照矛盾不能被允許和可以避免這一假設而推進的,因而發現矛盾就會迫使科學家盡一切努力去消除它;不錯,一旦承認了矛盾,所有的科學就必然瓦解。(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第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版,P80)“千萬不要認可一種矛盾。”“如果我們準備容忍矛盾,那么批判以及一切人類智力進步都必定同歸于盡。”(波普爾:《猜想與反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P452)他說“如果承認了兩個互相矛盾的陳述,那就一定要承認任何一個陳述;因為從一對矛盾陳述中可以有效地的推導出任何一個陳述來。”(同上,P453)    

固守從矛盾能夠推出一切這個鄧斯司各斯規則,是波普爾否定矛盾存在甚至否定辯證法的科學性的根本性論據。也就是說,波普爾理解的科學,乃錯誤的將經典形式邏輯取代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對理性的定義,從而將科學理性僅僅確立為形式邏輯為支撐的內容,這種錯誤背離了宇宙天道和西方的辯證法傳統,直接將科學推向狹隘偏執乃至異常緩慢發展的困境。  

   

經典形式邏輯它是不容忍矛盾,追求線性的發展,最后又逃不出矛盾,又存在矛盾;  

什么是矛盾律呢?從對象語言的角度看,矛盾律是指同一個對象不能同時既是又不是,不能既具有又不具有某個性質。從元語言的角度看,矛盾律是指相互否定的兩個命題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個是假的。根據矛盾律,如果同時對互相否定的兩個命題加以肯定,沒有從中否定一個,就會出現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這在經典邏輯看來是不可能的,必須從邏輯系統中排除出去。所以,一個經典邏輯系統必然具有協調性即不矛盾性。協調性即不矛盾性定理是經典邏輯系統的一個基本元定理。  

   

經典形式邏輯雖然出現了悖論危機,但其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人類僅僅掌握形式邏輯,并作為唯一的研究手段,而不知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兩者亦是辯證關系,統一于宇宙天道辯證邏輯。  

陰陽辯證處于動態互轉的過程當中,即看到陰陽互動的差異有看到根本的統一整體是為辯證邏輯。  

而只看到差異的線性運動關系,而無視陰陽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的事實,則是形式邏輯。  

形式邏輯以直線運動的推理方式,隱藏著非直線運動,這種變異會在運功過程中最終不可避免的形成圓型的辯證軌跡,羅素悖論就是明證;  

人們已經發現,雖然形式邏輯主要從形式結構上研究思維形式和規律。它是由固定范疇建立起來的體系,是對既成的、凝固的、間斷的認識成果進行概括與總結,只是反映客觀對象間最普通、最簡單的關系。推理的環節每一個都是完全確定與界限分明的,它用邏輯符號來指稱對象,建立一套嚴密的邏輯規則進行精確的邏輯演算。  

   

經典形式邏輯排斥矛盾:線性的運動方式,最后又陷入悖論圓圈之中——惡性循環系統中的對立——順時間方向循環——斗爭社會——排斥對立的統一,最后永遠無法統一。此理即達爾文的弱肉強食的叢林規則。  

而要由階級斗爭社會轉向真正和諧社會的關鍵,在于人們心理意識的改變,從萬物生成住滅的運動軌跡中,由對立面上升而看到宇宙萬物之間最為根本的統一性,也就是相互相關性,將對立方作為自己的依存方,動心做事要學會從雙方利益乃及各方利益角度去考慮問題,改變純粹利己的思維才會有和諧社會。  

傳統的辯證邏輯最接近天道辯證邏輯,是天道辯證邏輯的的組成部分。天道辯證邏輯是宇宙的終極與普遍的邏輯。而傳統的辯證邏輯受到唯物與唯心的局限與制約。  

而天道辯證邏輯以半圓或整圓或數個、無數個整圓等運動的推理方式,在事物的單極層面上卻走的是直線的軌跡;但由這種無數單極層面構成的系統里面,同樣隱含著非直線的運動這一混沌因子,在一定運動層面還是不斷反復呈現出圓型的辯證軌跡。這種變異關系,就是中華文化幾千年前就所闡釋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層層更進,無窮盡也。整個事物發展運動的過程是呈現螺旋型的軌跡。  

最好的例證就是宇宙天體運轉了。在太陽系中,各大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型圓周運動。由于地球環繞太陽做周期性橢圓型圓周運動,但同時因為太陽深處銀河系而圍繞銀河系中心亦作同樣的運動,因而,地球和太陽所作的看似周期性的橢圓型圓周運動,其實質包含著混沌效應。也即每次運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重復性軌跡,而是存在偏差。這種偏差在人類短暫的生命周期看來,是難以發現或者認為可以忽略的。以致牛頓沒有注意到在陰暗處隱藏的不確定性,存在于牛頓方程組同一核心處。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854-1912)在研究“三體問題”,即“一個天體的軌道受到兩個其他天體的引力影響的問題”時發現,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已經解決了的二體問題,無法簡單的用在解決三體、四體或更多天體問題上。原因在于發現了牛頓方程組不僅含有規則性和預見性,而且也隱含著不規則性和不可預見性。也就是說,牛頓方程組在起始時就包含著混沌。牛頓和開普勒所珍重的宇宙和諧和有序中,包含有混沌。或者說,牛頓力學存在兩面性,表露面是和諧面,其隱藏面卻是無序面。(參見:法國鄭春順著,《混沌與和諧》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P111)辯證關系無處不存在的體現。  

   

當人們運用形式邏輯經歷千辛萬苦的進行直線運動推理,最后陷入悖論的圓形軌跡困境不知所措之時,其實,此一階段的形式邏輯已經完成了使命,獲得了杰出的成功而不自知。此時,如果遵循宇宙天道邏輯進行研究,必然能使之得到不斷超越與提升。  

   

可是,人類雖然對形式邏輯發生了懷疑,但由于既有傳統的辯證邏輯又局限于客觀歷史環境,無人有力的將之整體性的應用于宗教、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數學、經濟學、物理、化學等神學與人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各門學科的研究中,人們無法從中獲益,最終還是無法脫離整個經典形式邏輯支配幾千年的整個人類文化體系的巨大影響。  

   

經典邏輯的狹隘在于只能靜止的看到矛盾對立的方面,而徹底否定了矛盾雙方之間中間環節的存在。去掉了中間環節,看不到彼此之間的整體性,也就失去了相互否定容忍的可能性,對立的狀態不是一種互為依靠互補的關系,而是一種非此即彼,此存彼亡的結局。人類幾千年來的歷史,與其說文明史,不如說是一部深受此經典邏輯影響,從而在叢林規則中互相殘殺踐踏的歷史。如果說,以往人類由局部的原始武器到鐵器到冷兵器時代,還不足以導致對人類整體的自我毀滅的話,那么現代熱武器尤其是核武器的普及,如果人們還不及時糾正片面的以經典邏輯為主導的傳統思維,回歸到古圣人教導的價值立場,正確掌握天道辯證邏輯,推動中國文化的當下復興,積極參予構建和諧社會,從而帶動人類整體文明的轉型當中來,那么,等待人類和地球的,必將是徹底的毀滅。  

   

從歷史角度來說,縱觀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早期人類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氏族部落,在歷史運動過程中,逐漸上升為大部落形成小國家,然后不斷擴大,形成民族國家,最后形成了歐盟和如今的聯合國;這個不斷擴大的螺旋型過程的運動軌跡,完全按照天道辯證邏輯玄之又玄的過程運動的。從這個過程,人類不僅可以研究過去,也同時可以推導出未來人類文明秩序的演繹導向,從而減除人類走很多彎路,避免付出巨大的自我殘殺乃至共同毀滅的代價。  

從物理光學史上,也曾因為受經典形式邏輯的根深蒂固的影響,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提出光的波動說,可是與之爭鋒相對的則是牛頓的微粒說,這種互相對立抵啎論爭了很長時間。經過幾代科學家之后,愛因斯坦也改變了最初以形式邏輯思維不能接受波粒二項性的觀點,終于接受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可是,當時大多數人不同意愛因斯坦的正確觀點,因為波粒是一對矛盾狀態,按照形式邏輯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立的。這就說明,經典形式邏輯為理論基礎的經典物理學已經不能把握微觀粒子所呈現出來的物理現象,需要一種全新可以接受矛盾存在的邏輯理論為基礎的不同于經典物理學的新理論來解釋。  

隨后,20世紀20年代中期量子力學的崛起就為作了最為明白的注腳。玻恩、海森堡、玻爾分別提出了量子的幾率解釋、微觀粒子測不準原理和互補性原理,從不同層面對波粒二象這種矛盾性共同體的存在做出了詮釋。這證明了經典物理學上的矛盾,在量子力學中看來不是矛盾,而是可以接受的存在。其實,這兩者間的存在已經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天道所展示的陰陽辯證關系,也即真理,此為宇宙大道。如果我們掌握了天道辯證邏輯思維,那么,人類科技發展又要少走多少彎路呢?  

   

我們的問題在于,當發現矛盾的合理性,構建了弗協調邏輯后,又立即陷入了經典邏輯的思維,將之禁止繼續推理,以免陷入無意義。  

有無意義?是我們思維局限的判斷結果。  

因為我們忘記了古圣人所教導世人宇宙乃一個有機的大生命整體。而將事物采取假設的條件下進行孤立研究,企圖將個體從宇宙宏大的整體中剝離開來,作為我們判斷事物的客觀依據。這種做法正是人類將自身陷入了短視又頑固的深淵而不自知。  

而這種邏輯系統不同層面出現的這種矛盾狀況,恰恰證明了事物運動過程中的螺旋型規律。老子說,一陰一陽為道,道化生萬物,這個過程實質就是螺旋型的數學模型。這些無窮的不同層次的邏輯演繹所形成的邏輯系統內部與系統之間的矛盾關聯一體就證明了陰陽對立辯證統一的運動過程。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強調“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0、天道辯證邏輯與弗協調邏輯  

   

傳統邏輯學將弗協調邏輯paraconsistent logic定為弗協調邏輯是容忍矛盾,卻又限制矛盾,自身內部就處于辯證關系之中。在某一階段的事物上兼容矛盾,最后又走入經典形式邏輯的懷抱。  

弗協調邏輯是介于經典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之間的一種折中方式。即它能接受部分矛盾,又不能全部接受。是揉合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于一體的中間不徹底狀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中間狀態。  

   

弗協調邏輯不徹底的兼容矛盾:矛盾律不普遍有效;從矛盾不能推出一切——有時逆時針方向循環,最后又順時間方向循環,處于搖擺狀態——欠缺社會實踐基礎——既是對經典形式邏輯的否定與進步,又同時部分的對經典形式邏輯的保留。  

就現在經典形式邏輯與弗協調邏輯來說,彼此存在連續發展的關系。形式邏輯推理在肯定矛盾采取排斥矛盾的同時,自己又陷入了悖論的矛盾里面;如數理邏輯中的悖論。  

         而弗協調邏輯能夠容納矛盾的同時,又陷入了經典形式邏輯判斷的誤區,即它不同意容納導致經典形式邏輯所說的擴散性、無意義的矛盾。這兩者其實就是人類文明幾千年來所陷入的惡性循環怪圈。而所謂人類文明的轉型,則必然首先是人類邏輯與思維的轉型,使之能符合宇宙大道。   

事物的自身演繹過程當中必然走向自己的對立面。如出生到死亡,這本身證明事物存在辯證關系這一辯證邏輯的成立。與肉體構成辯證關系的就必然存在非肉體的靈魂體。肉體可以消亡,則靈魂不滅,只是靈魂的能量可以無窮提升可以無窮縮小。大至可以擁抱宇宙修成佛果,小至不斷萎縮乃至跌入地獄承受漫漫無期的苦痛煎熬。  

弗協調邏輯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消解,而是把矛盾當作真理保留在理論中。另外一方面,弗協調邏輯又陷入了經典形式邏輯的推理,為了不使理論變得經典形式邏輯思維判斷所得的無意義,系統就必須禁止從矛盾推出一切的定理和規則。這就限制了弗協調邏輯的普世構建。  

因為,任何意義在更高的層面也許就是無意義,而無意義,在更高層面就是有意義,這本身就是一個辯證關系。可我們總是將自己的思維在解放一小步之后,隨即又給套上了傳統的帽子而不自知。這樣建立起來的系統是局部的,附加很多條件的,它使得人們永遠無法獲得更多關于宇宙的真相,從而也限制了科學的發展。  

有時經典形式邏輯里面的矛盾,從弗協調邏輯來看,就不是矛盾,弗協調邏輯出的真矛盾,在更高層次的邏輯系統中,也不是矛盾,這個過程是螺旋型狀態。也就是說,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每一個邏輯系統在更高層面都存在自己的對立面。而這可統之于天道辯證邏輯。    

   

就像當初,人們從來就沒有真正掌握天道辯證邏輯思維運用于生活當中,最早發現細胞乃至原子的時候,人們都以為這可能是宇宙的最小的粒子,后來逐漸發現了電子質子等,又開始定論這可能是宇宙的最小基本粒子了,再后來又發現了夸克等,接繼又發現反粒子等。現在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幾百種微觀粒子都存在與自身相反的反粒子存在。這個緩慢發現的過程,其實遵循天道辯證邏輯思維推導,完全可以避免那多曲折過程。  

   

二、傳統科學的數理邏輯基礎與局限  

   

不管人們如何對科學進行狹義地或廣義的理解,任何定義本身即是對科學概念的局限。宇宙無垠,科學無限,但科學規律應該也必須在宇宙真理的光中,科學發現必須和廣義性文明存在邏輯與價值的統一,如果彼此不能互依互證,我們的科學也許是井底之蛙,不知走向何方?而我們的真理是值得深刻懷疑的!正如現在的人們已經普遍不崇尚真理,因為在井底迷失數千年,失道太久了!以致否定真理的存在成為一種科學旗幟下的深刻偏執。

   

一般認為狹義科學就是指建立在邏輯-數學基礎之上的一種精確認知模式,是指精密科學。廣義科學包括實驗科學,科學的核心是邏輯數學結構。邏輯是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科學的極限,即科學認知所能達到的精確程度的極限。

   

   

人們將邏輯理解為對事物的分析、分類,即把觀察到經驗事物與事件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進行分類,并用概念命名。否則就不是科學的分類方式與研究模式。

科學精神的核心被認為要把人們對世界的經驗認識轉變為一種邏輯-數學結構。科學的任務是必須努力消除矛盾。當一個邏輯分類體系同時滿足上述三個邏輯規律時,這個理論體系是一個精密科學體系,因為它自身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人們對科學理論和非科學理論提出分界標準:認為一個科學理論的基本概念是無矛盾歧義的、演繹性的。

數學通常認為是數量化。邏輯主義者認為是邏輯推導出數學,數學分析就是在邏輯分類基礎之上的數量化,當邏輯分析確定一個理論體系的基本概念后,接著對這些概念數量化,最后確定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而建立起一個數學模型。數學分析被視為是邏輯分析后更進一步的精確化。微積分的發明使得近代數學的相對精確計算能夠滿足理論與技術的要求,但對于運動著的事物來說,永遠不可能完全精確,完全符合世界運動著的真實狀態。盡管一些概念是很難或不可能進行數量化,而要求理論能做到嚴密的邏輯分析也就夠了。而直覺主義者認為是數學推導出邏輯,彼此截然相反。事實上數學與邏輯就其內在的關聯來說是一個辯證關系互為圓融支撐的整體,不僅如此,數學、邏輯和宇宙萬物之間的關系也是一個互為關聯的整體。可正是因為這種根深蒂固排斥矛盾的思維認識,在數學與邏輯關系之間,也是各執一端,而不能互為印證圓融一體,乃至將接納陰陽矛盾關系的周易象數、辯證邏輯、宇宙全息論之類的理論視為偽科學。

   

   

M•克萊因曾在《數學:確定性的喪失》中說科學追求精確化,但它的基礎是不確定的。于是,傳統形式科學被認為并不是真理,而是追求真理、接近真理的一種方式;不少學者認為,現代邏輯學與數學發展趨向過度分支與抽象化,缺乏整體的構建與符合真實運動的世界完整的狀態。現代科學的“籠子”越做越復雜、精致、微奧,同時與人們經驗認識的距離也越來越大。

   

所謂“籠子”,即是科學被認為做一個邏輯-數學的模型,能把觀察到的現象經驗全部裝進去,用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  1902-1994年)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理論是我們的發明,……不是實在的世界,而是我們自己試圖捕捉這個實在世界的網。”(卡爾•波普爾:《無窮的探索:思想自傳》,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頁) “籠子”被邏輯分類成很多個“盒子”,每個“盒子”都通過數量關系滾軸相聯結,它能裝進全部已經觀察到的現象但卻不會出現矛盾“卡殼”;這個“籠子”里可能還有一些“空盒子”,一個新的科學發現在于發現了某個新現象恰好能被其中某個“空盒子”裝進去。如果“卡殼”裝不進去,就得重新做“籠子”調整內外結構;因此,科學經常做大量沒有用的“籠子”。科學理論本質上就是做這么一個并非真實的模型“籠子”。霍金(Stephen Hawking)在《環球科學》上撰文指出:從人們的角度去理解,圓形魚缸里的金魚觀察到的世界是扭曲變形的、失真的,其實人類的處境與這條金魚并無根本區別,現代物理學的各種數學模型不能說哪一種更“真實”,這就是“取決于模型的唯實論(model-dependent realism)”。

   

   

所謂科學的精確性,也只是基于模型“籠子”的精確性程度,而并非完全百分百的真實性或真理。英國數學家哈代(G.H.Hardy,1877-1947)不無諷刺地說過的那樣:“嚴格說起來,根本沒有所謂的數學證明;……歸根到底,我們只是指出一些要點;……李德伍德和我都把證明稱之為廢話,它是為打動某些人所編造的一堆華麗詞藻,是講演時用來演示的圖片,是激發小學生想象力的工具。”(參見M•克萊因:《數學:確定性的喪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頁)數學證明無非是數學家編排的一套證明程序,嚴格地講,沒有幾個數學定理的證明是完全靠得住的。數學的嚴密性,本質上都是一套描述現實世界過程的程序編碼系統,或者說,我們把模型“籠子”做得非常精致,并把要裝的東西都裝進去,而且哪件東西放在哪個“盒子”里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三、“太極圖天道原理”破解數學與邏輯悖論陷阱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如上所述去理解科學的內涵與精神。而對經典形式邏輯思維為何總是周期性的出現邏輯悖論,總是束手無策,最后通過擴大規范的內涵,從而在更高層面形成悖論的被動局面。

人們用形式邏輯推理以為消除了事物的陰陽矛盾的時候,事實上,只是人們將矛盾擴散到了更大的層面,螺旋型上升形成各種悖論,并最終在更大層面互為割裂,爆發危機,陷入大起大落惡性循環的窠巢。這種惡性循環將導致人類不斷自相殘殺,將人間制造成大地獄,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共同毀滅的黑暗深淵。

   

當萊布尼茨認為傳統經典邏輯與常量數學遠離事物客觀狀態、沒有抓住客觀事物的本質必須改造和發展,為便于精確演算更加符合事物的客觀狀態,可以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系統。而歐氏幾何、上古和中世紀的代數學都是一種常量數學,只能反映僵硬靜止的片面事物或簡單運動的事物,對于趨向于無窮運動的宇宙客觀事實是無能為力的;換句話說,代數無法處理“無限”概念。用數學來描述無窮運動的微積分的發明才真正結束了經典形式邏輯的局限,通過變量數學來研究邏輯推理,以線性化的方法解決非線性問題,邏輯工具趨向于符合事物自身的矛盾構成的運動狀態,這是數學中的大革命。

   

   

數學領域中既有數學規范中無法解決的認識矛盾,都通過擴大數學規范的內涵外延,形成新的數學規范中得到解決。數學發展中危及整個理論體系的邏輯基礎的根本矛盾,暴露一定發展階段上數學體系邏輯基礎的局限性,促使人們克服這種局限性,從而促使數學的大發展。數學本身是由各種層次的大小矛盾構成的運動的整體。比如正與負、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微分與積分、有理數與無理數、實數與虛數、有窮與無窮,連續與離散、存在與構造、具體對象與抽象對象、概念與計算、邏輯與混沌直觀等等。數學中有許多著名的悖論,如伽利略悖論、貝克萊悖論、羅素集合論悖論、康托爾最大基數悖論、布拉利—福爾蒂悖論最大序數悖論、理查德悖論、希帕索斯悖論等。其實,數學中這種陰陽矛盾構成的運動軌跡是數學的根本規律,可是這對于傳統科學自身的概念內涵來說,這是顛覆性的結論不可能接受。

   

   

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們對這個客觀呈現的“玄之又玄”(《道德經》語)的螺旋型運動事物,并沒有揭示其乃“眾妙之門”(同上),無視其巨大的足改變人類思維現有局限,提升人類思維境界,使人類思維心靈解放獲得空前自由,促進科學跨越式大發展巨大科學價值。

   

在西方文化的思維格局中,由于根深蒂固的排斥矛盾傳統,導致事物總是出現周期性的彼此割裂互為悖論的狀態。這種狀態對于形式邏輯思維立基的科學原則來說是無法兼容接受的。而化解這種割裂的辦法是不斷將這些矛盾引導入更大范圍中,通過秩序的延伸擴容暫時消解,但不久新的割裂互為悖論事物又重復出現,并且更為巨大,如是這樣在惡性循環中不斷前進。

   

為何形式邏輯的直線推理卻形成了非線性的弧型軌跡,最后反而構成一個圓型軌跡的悖論狀態呢?  

數學家與邏輯學家、哲學家們對于西方文化各個層面的周期性的互為割裂的悖論危機,以及映射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等自身的周期性互為邏輯割裂的危機束手無策,人類幾千年來對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關系論爭一直未有勝負,彼此都有存在的價值,但彼此為何不能統一起來呢?  

   

事實上,當我們來考察形式邏輯推理的過程時,非此即彼本身是一對構成圓圈軌跡的矛盾。選擇其一個極端,這是一個線性運動軌跡同時也是非線性圓形的辯證運動軌跡,故此構成了悖論。  

這種看似直線的推理運動實際同時也是非線性運動,最后總是又繞了一圈,陷入惡性循環紛紛走向自身對立面構成悖論,隨即將這種危機通過擴大領域升級到更高的層面;  

也即是說任何一條線性運動的事物同時是非線性的,形式邏輯推理本身同時也構成辯證邏輯推理,線性推理同時也是圓形辯證運動。從而得出,形式邏輯排斥矛盾的定義僅僅是片面理解的虛設性存在。  

   

   

于是,如果堅持以虛設性的排斥矛盾的形式邏輯看待問題,那么,互為割裂的尖銳矛盾形成悖論是永遠存在的。邏輯互為割裂的危機與禍害形成惡性循環畸形循環、多元對立、虛無主義的黑暗陷阱永遠無法消除;而包含接受矛盾的邏輯,包括接受形式邏輯與陰陽邏輯的辯證關系,就能實現邏輯的統一,跳出互為隔裂惡性循環的陷阱,實現陰陽矛盾的均衡良性循環多元共和、樹立全球價值,實現一體共榮。  

   

   

形式邏輯的直線推理卻形成了非線性的弧型軌跡,最后反而構成一個圓型軌跡的悖論狀態其實可以通過通俗的運動模型描述來闡釋。  

從人類文化大生命整體來說,西方排斥矛盾的形式邏輯與東方接受矛盾的陰陽邏輯在形式上本身是一對辯證關系,不妨將之統稱為“天道辯證邏輯”。

   

   

西方形式邏輯對于天道辯證邏輯的關系,可以這樣來表述,恰如地球上任何一點,沿著直線行駛,卻在無形之中繞地球一圈回到起點銜接。形式邏輯運動最后構成悖論就是這樣的一個運動過程。也即是說,直線運動的同時也是圓形螺旋型的辯證運動,其物理證明即是光線本身作為波粒陰陽矛盾辯證體在宇宙中直線運動最后卷入黑洞彎曲呈現辯證運動。看似化解矛盾的直線運動,卻將矛盾擴大到更大層面構成了悖論。如果說形式邏輯以直線運動形式作圓形的悖論運動,那么,傳統的陰陽邏輯即是以圓形運動做直線運動,觀彼此運動軌跡,最后都是呈現螺旋型運動。故老子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又言“物壯則老,是為不道,不道早已。”!前者大起大落,成之也急,亡之也乎,故世界非中華的幾大古文明都中途夭亡;后者四平八穩,成之也緩,亡之也長,故唯有中華文明能氣脈長存五千年至今。循此理,老子而言小國寡民、無為、混沌兮如嬰兒之未孩、柔弱、哀兵、慈、儉、不為天下先等貫一以致用也。老子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之于地球大生命來說,中華就是其玄牝,之于地球生命之樹來說,中國就是其根!故古人言中國者,中國乃世界中央之國。  

   

   

之于地球人類文明如此,之于宇宙世界亦如此。太極圖天道原理昭示,從宇宙層面即為陰陽兩大世界互為輪轉依靠周行不殆。形式邏輯一度推動器物文明的發達而道德教化不足、邏輯上互為割裂(如經濟學上的斯密悖論),以制度為主支配世俗生活秩序,極大活躍了陽性物質世界的創造演化,因為他如一把螺旋型運動的利劍直抵宇宙物質的本源奧秘深處;陰陽邏輯一度推動心靈禮教文明的發達而形式研究不足、邏輯上互為圓融,以道德為主支配著世俗生活秩序,極大活躍了陰性非物質世界的創造演化;而事實上,無論東西方一切文化文明皆來自于人心與自身內部或外在事物眾生之間互為辯證運動關系中的創造,將心靈內本具有的對宇宙真理的知見通過思維運動逐漸引導出來。由此,陽性世界與陰性世界本來即是天然的整體,互為依靠互為轉化。而銜接此陽性世界與陰性世界的共同體是什么呢?  

   

   

西方愛因斯坦發明的“質能轉化守恒定律”實現了將物質轉化為能量的循環,核能的發明能毀滅整個地球;東方佛陀、陸象山運心闡明的“心即是佛、心即是宇宙”的“心能轉化守恒定律”實現了將能量轉化為宇宙的循環,也即是宇宙大生命作為整體即是一心,組成宇宙的萬物各個形式的眾生即是萬心,萬心即是一心,故物是物、心是心、物里有心,心里有物,物即是心,心即是物,天道、佛理的闡明能拯救人類建設整個世界;此兩者形式陰陽互補,互為天道輪轉循環,本質一也。

   

   

也即世界之始,世界之末,是純粹能量的光生命體。一切源于此,一切終回歸于此。用數學標準就是0。0即是1也是萬,0是最大也是最小;0即是上帝大靈,即是天道、邏各斯。而宇宙大小眾生唯一能夠直接溝通上帝的即是自己的心。故一切主流宗教其核心都是教導人們警惕發心動念,倡行大愛博愛大善大慈悲之宇宙胸襟,努力行善積德提升自己覺悟成長為大靈魂大生命獲得宇宙大自由。

   

   

如果說形式邏輯運動在器物發明與陽性世界中功勞顯赫,則傳統陰陽邏輯運動在心靈建設與陰性世界中彪炳千古;陽性世界中隱藏著陰性世界,陰性世界中隱藏著陽性世界;陽性世界即是陰性世界,陰性世界即是陽性世界,如是循環輪轉;宇宙之陰陽,陰是陰,陽是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即是陽,陽即是陰,無窮盡也。宇宙本源無有分別,宇宙萬物即宇宙眾生,心物一體兩面的辯證關系,心物圓融互為轉化;

而天道辯證邏輯即是站立在東西方文化文明兩巨人的肩膀上,包含宇宙陽性世界與陰性世界互為輪轉變異,展現宇宙運行總規律。

   

   

另一方面,人們普遍忽視的就是,宇宙中一切都處于不斷變異運動著的事實。任何精神活動與抽象的推理,任何信息的產生與傳播,整個宇宙都處于能量的變異交換之中;但人們排斥矛盾,從矛盾事物中選擇一端的同時,滿以為是確定無疑的直線運動的過程,實際上因為客觀事物自身的運動狀態,已經發生了必然的偏離;而這種在某個層面看來細微的偏離,其重要價值一直未被邏輯學數學家們所重視。人們的推理設定的規范中,是建立在一種假設基礎上,并未完全合乎事物客觀運動著的真實基礎上,于是,這種假設本身即是構成了一種對自身的局限,同時,邏輯數學的推理一開始,就陷入了對這種偏離的不斷擴大積累運動中,偏離的軌跡在運動中逐漸成長為真正主導力量,使推理繞了一個圓圈,也陷入自身的對立面互為割裂無法實現邏輯上的統一。

   

   

恰如地球真實的狀態是無時無刻不處于自身的地球板塊運動之中。當地球上任何一點沿著直線行駛,如果回到原來的起點之時,實質上地理上已經發生了微小的變異,也就是如果考察運動軌跡會發現,不僅直線同時也是弧線,并最終構成圓形,圓形也非圓形,并且因為地球板塊非均衡的運動,和原來預計的理論值產生偏差;就是這個偏差,人們往往是完全忽略的。但放在時間長河來考量,從地球生命的周期演進來看,正是這個偏差才導致地球整體的原始板塊分散成為世界如今幾大洲的地理格局,才導致共同祖宗的人類卻演化出如今不同膚色不同語言文化的民族國家,而從地球物理和生物學或人類學、基因學來審視,人類原本就是一家人,擁有共同的祖宗;從更大的生命體來審視,人類即是一個整體,擁有與其他宇宙眾生共同的對上帝對大道的熱愛與敬畏!

   

   

其實這個過程,中華文化早就有非常清晰抽象的稱述。所謂陰即是陽,陽既是陰,陰中含陽,陽中含陰,就是指出了形式邏輯推理過程中毅然隱藏著和形式邏輯線性推理自身構成矛盾的非線性規則,推理過程總是遵循盈消虛長的規律,最后隱藏的對立面總是會逐漸成長,而顯像的自身最后總是走向衰竭消亡,最后構成整個推理的悖論。數理邏輯所謂要求實現推理的精確性,這是從可以接受或滿足需求的層面來審視得出的近似值而已,從截然相反的層面來審視同一個近似值卻是相差懸殊。對于人們的視眼來說,事物相差一個毫米不算什么,但用顯微鏡從細胞乃至分子來看就相差巨大了。

   

   

這個跡象可以從生物學上的進化獲得證明,達爾文指出:“決不可以用幾個品種已經固定的現在價值標準,去判斷以前同一物種諸個體的輕微差異所表現的價值。”因為這些個體輕微的差異往往將會在與舊價值的互為消盈的運動中創造形成新的價值標準,最后發展、提升、取代原有的價值標準。

總之,形式邏輯推理中存在的這個普遍的推理現象,不斷呈現螺旋型辯證運動,陷入惡性循環的原理,我們不妨稱之為“線性循環原理”。

   

   

四、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反證天道的宇宙圓滿與中華復興  

   

   

曾經有以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 (David Hilbert1862~1943) 為代表的形式主義派,企圖通過形式邏輯的方法,構造一個有關數論(自然數)的有限的公理集合,推出所有數論原理即完備性,且無矛盾的相容性,并以此出發構造整個形式主義的數學邏輯體系。

當法國數學家、天體力學家、數學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亨利•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ré  1854—1912)于1900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數學家會議上夸耀說:“現在可以說,(數學)絕對的嚴密性是已經達到了”。然而,一年后,1901年英國著名數理邏輯學家和哲學家羅素(1872—1970)即宣布了一條驚人消息:集合論是自相矛盾的,并不存在什么絕對的嚴密性!史稱“羅素悖論”。這個發現“剝掉了數學技術性的細節”,使其中的矛盾顯赫地暴露出來!作為對“集合論悖論”即“羅素悖論”研究直接成果的“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就直接徹底地粉碎了這一設想。

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說明,任何一個形式邏輯分類系統都不可能做到絕對的精密,只能做到相對的精密,任何形式邏輯-數學結構都是不完備的。

這個定理告訴人們,任何依照形式邏輯思維想要為數學找到絕對可靠的基礎就必然喪失基礎,形成矛盾的悖論狀態,哥德爾定理是數理邏輯、計算機與人工智能、集合論的基石,被認為是數學史上迄今以來最為巨大的里程碑。

   

由于人們普遍陷入西方文化中心主義制造的對事物的片面理解之中,不能從全球東西方整體的文化視角來辯證思考,更不能發現東西方文化文明彼此的辯證運行關系,東西方學人不約而同地的停留在排斥矛盾的習慣思維。既使一些科學家一直在探求完全接受陰陽矛盾的邏輯推理與數學語言,最后也是因為自身的局限僅僅能實現某種程度上的折中。如創建弗協調邏輯。

   

   

數學傳統自身探索表明:一方面,公理系統排斥矛盾去尋求相容性是徒勞的,必陷入彼此割裂的畸形悖論狀態,而事實上,排斥矛盾的線性推理同時也是辯證推理的過程;證明了形式邏輯系統主導的器物制度文明在宇宙中的巨大局限性,正是這種局限性制約了人類心智的解放,將宇宙真理的另一半與世相隔起來,以致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很多的自然現象,如果不能覺醒超越之,就阻礙了人類追求宇宙真理的進程。

   

   

另一方面反證出,公理系統只有主動涵蓋接受矛盾才能實現邏輯的統一與事物的圓滿。這個道理也證明了中華文化核心智慧“太極圖”天道陰陽轉輪與“天道陰陽化生宇宙萬物”的宇宙法則,告訴人們宇宙是陰陽矛盾運行的圓滿系統。從而為人類從普遍陷入器物制度文明的舊窠巢跳出,走向重新認知心靈文明,探知宇宙間與器物制度文明形式截然相反、實質互為一體的世界打開了窗口。

   

   

證明了東方陰陽邏輯推理主導的心靈道德文明在宇宙中的圓滿性,解釋了為何任何侵入中華文化的外來文明必然被同化兼容掉的歷史現象形成的原因;如果說,宋朝湖南的周敦頤首開儒釋道三教合一之歷史先河,成為中華文化繼往開來的旗幟領袖,成功完成了接納外來文化,兼容并蓄最終實現融合,擴延中華文化的內涵,那么,自20世紀末世界之東西方文化文明大交媾開始至今21世紀,人類在全球一體化基礎上形成的全球文化與共同的普世價值必然在中國誕生。換個說法,就是中華文化一定會在西方文化的打擊中獲得復興。而這是孫中山強調的文化道統與蔣介石所說的中國百年國民革命所追求的唯一最高精神指標。

   

   

也預示了,全球一體化的地球村政治亟待人類的文化價值實現“和而不同”即“多元共和統一”;預示了人類文化傳統格局中的儒、釋、道、基督、伊斯蘭五教即世界之陰陽東西方宗教文明的必然合一、宗教返璞歸真和科學的統一、數學邏輯基礎科學與自然科學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社會科學等必然在21世紀初的中華文化復興中完成大融合;而重煥“太極圖”天道智慧光芒,重建天道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思想學說即中華文化復興思想體系為全人類乃及迎接外星文明共創和諧星際、天下大同鋪就了豐厚完整的文化基礎,從而托舉起中華文化復興作為人類文化文明演進提升與宇宙進化中的導師身份!(參見劉浩鋒:《“太極圖天道轉輪”原理破解形式邏輯悖論陷阱》,摘自《中華天道轉輪:結束百年文化自卑復興中華引領人類文明轉型》,2011年1月31日)

   

   

五、天道辯證邏輯的自然實證基礎與東西思維之比較  

   

天道辯證邏輯,來自于中華文化對宇宙真理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闡釋“天道陰陽化生宇宙萬物”的宇宙法則在思維邏輯領域的直接演化推理應用,本身即是與宇宙本體論、方法論、價值論等構成四位一體;天道辯證邏輯本身即是陰陽邏輯,是徹底的從宇宙整體層面圓滿運行的辯證邏輯。也即是說,天道辯證邏輯是包含東西方形式邏輯推理與陰陽辯證推理,包含形式邏輯史與西方文化體系自身,也包含陰陽邏輯史與東方文化體系自身,包含人類一切精神存在與宇宙色與空、物與心、陰與陽、0與非0之間的周行循環。  

   

   

天道辯證邏輯來審視西方形式邏輯文明是從人類文化整體層面分析,指出東西方兩種思維邏輯的形式差異與互補又統一的辯證關系,西方形式邏輯推動器物制度文明高度發達,但形成邏輯互為割裂的悖論狀態陷入大起大落消極的惡性循環之中,亟待東方發達的心靈禮教文明互補平衡,實現彼此邏輯的辯證統一,開啟人類文化文明大轉型,從心拯治人類由惡向善運動,乃至大善大愛博愛大慈悲,實現生命超越于善惡的大圓滿。  

   

   

現代物理學與天體宇宙學,通過技術觀察到,宇宙物質性即是由無數的原子電子光子等各種層面的各種形態的粒子螺旋型運動而組成。從微觀層面非常直接的觀察到了宇宙運行在不同層級由各種物質粒子組成并輪轉運動著。

而浩瀚渺渺的宇宙星空,拉近看即是由各種星云星河組成,每個星云星河都是有無數螺旋型運動的天體組成,每個天體最終都是由各種微觀粒子組成,而這些微觀粒子都來自于光能量的演化。這些自然科學發現,非常直接證明了天道陰陽化生宇宙萬物的宇宙真理性原則。直接證明了中華文化核心智慧“太極圖”天道陰陽輪轉原理作為宇宙總規律的真理性。

   

   

人類的政治、經濟、文藝、社會等各個中觀領域,也都處于螺旋型運動的軌跡中,展現著天道輪轉規律。現代科技計算機的運算也是遵循天道陰陽法則,用電子元件的陰陽“開、閉”和電信號的傳遞來體現。

從微觀到中觀、宏觀,宇宙運行皆是遵循天道輪轉規律運行,這即是對中華文化文明的陰陽邏輯推理的科學實證,也是對西方文化源頭邏各斯、辯證法的科學實證。從而確認東方天道陰陽思維與西方邏各斯、辯證法之間的圓滿合一。天道的現代化與全球化思想建設,即是中華文化復興的具體體現,也成為東西方共同的世界文化文明振興的唯一光明出路。

   

   

宇宙間普遍存在的這種互為陰陽矛盾辯證關系構成輪轉運動的宇宙性原理,同樣體現于人類東西方思維與文化文明之中。

中國人的思維與西方科學思維形式上截然相反,功用趨向差異大,但本質上是相通的。有學者用這樣一個經典的邏輯命題來說明東西方思維的差異:一杯糖、水比例各半,濃度為50%的糖水,是糖還是水?依中國人的思維,肯定回答:“既是糖又是水。”但按形式邏輯的思維卻是:“非糖非水。”

   

   

  形式邏輯思維做出答案是以糖和水兩個概念為標準,認為假設它是糖或水都會導致矛盾,因而“糖水”就是一個創造出來的“非糖非水”的新概念,認為它與初始概念糖、水無關,從而做出“非糖非水”的答案。

而事實上,從糖、水,到非糖非水,兩者本身是一對矛盾關系。因為沒有糖、水,就沒有糖水,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怎么可能與初始概念糖、水無關呢?之所以認為無關,是以靜止的思維看待事物所致,而無視糖和水融合在一起這個運動著的過程,由此可見形式邏輯推理的片面。當事物發展不再是原來的糖和原來的水假設中的固定狀態時候,也就是發生了運動變異矛盾的時候,就構成了自我否認的悖論,得出“非糖非水”的答案;從而證明出,形式邏輯線性推理運動本身也是陰陽辯證邏輯,“恰如地球上任何一點,沿著直線行駛,卻在無形之中繞地球一圈回到起點銜接。形式邏輯運動最后構成悖論就是這樣的一個運動過程。也即是說,直線運動的同時也是圓形螺旋型的辯證運動,”(參見劉浩鋒:《“太極圖天道轉輪”原理破解形式邏輯悖論陷阱》,摘自《中華天道轉輪:結束百年文化自卑復興中華引領人類文明轉型》,2011年1月31日)彼此構成了陰陽辯證關系形成螺旋型輪轉的運動軌跡,仍然遵循著“太極圖”天道原理。

   

   

這些學者對中國人的思維存在這樣深刻的偏見理解,自近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西學中心主義甚囂塵上,一直以不可一世的高傲蔑視打擊中國文化,各種學者教授否定中國文化的現代科學價值,以致中國文化在現代學術與現代化科技生活中地位全無,文化自卑通過大學課堂深深奴役了整個民族的思想活力,也窒息了世界的創新能力。

   

   

由于這些受西方文化灌輸陷入西學陷阱無法跳出的學者們,對母土文化的局促理解,以致輕易地得出這樣狹隘的理解:按照陰陽邏輯做出答案是以原來的糖和原來的水發展變異,彼此擴大了新的內容,改變了原有的狀態,糖和水兩者陰陽交媾沖和又是對彼此各自的繼承基礎上的發展,變成了“既是糖又是水”的新的共同狀態。

這個答案其實與形式邏輯做出的“非糖非水”的答案截然相反。

   

而天道辯證邏輯推理給出的答案是:既是糖又是水,亦非糖非水;從邏輯上說,是形式邏輯與人們傳統對陰陽邏輯的狹隘理解的兩者辯證統一關系。對這種辯證關系的確認,即是確認了東西方思維與文化之間互補為辯證關系整體的確認;然而,作為宇宙整體的一部分,這樣的認識仍然是局限而未能圓滿,并未能全面理解天道辯證邏輯的終極圓滿狀態。  

   

不僅如此,糖與水,本身也是人們所認定的一種偏執的假設中的概念。糖之前是由何而來,水之前又由何來?如是追究,從已有的量子物理層面獲知,最后宇宙萬物都可以推至光能量。宇宙萬物一切在這里實現大轉型大循環,一切物質正反沖和為光能量,光能量亦可以轉化為各種物質形式,不僅如此,光能量具有陰陽矛盾功用,即具有粒子性可以通過能量的躍遷構成物質,又具有波動性,具有生命的靈性空性,與宇宙萬物連接成一個巨大的信息磁場;故宇宙萬物有靈,大至宇宙、星云、星河、星系、恒星、行星、衛星、彗星,中至山脈、大海、江河、山林樹木、動物,小至細胞、分子、原子、電子、光子等各種微觀粒子,看從哪個層次去審視各種宇宙生命形式,去理解各種大小生命的功用,彼此互為獨立又互為關聯的辯證形式,如螺旋型層層包裹交織,又是共同構成了宇宙大生命本身;故宇宙至大亦至小,一切來自于此,一切歸于此,數學表達就是0。0和一切阿拉伯數字之間的循環關系,即是佛家的色空循環關系。每個非0的阿拉伯數字,不管是無限大無限小、正數還是負數、有理數還是無理數,實數還是虛數,都是此岸世界色的表現,本質上具有0 的空性,也終將在宇宙循環中歸于彼岸世界0;

如 此推理,宇宙萬物皆為一體,互為和合轉化而生而滅,而宇宙萬物與一切知見都是“色的空”與“空的色”,也即《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心靈覺悟運行圓滿,靈魂凈化為高生命能量回歸宇宙本源,直抵宇宙生命之光了,也即一即是萬,萬即是一(宇宙全息原理),心即是宇宙(理學原理),心即是佛(佛理),宇宙即是心,佛即是心,心無有分別而無心、無有掛礙而脫離生死、究竟清凈無為矣。  

既然糖、水,只是人們自我假想的方便之法給予的命名,并不是事物本來的狀貌而處于流變中,現代科學表明,糖在一定壓力條件下可以轉變為鉆石。故天道辯證邏輯言:“亦非是糖是水,亦非非糖非水……”如是推理循環。

造成人們對中國人思維的狹隘理解所得的片面答案“即是糖又是水”,這是一種并未全然深切理解中國文化核心智慧“太極圖”天道陰陽邏輯,未能在更高層次上來辯證看待東西方文化文明,亦未能辯證看待東西方思維形式上的辯證關系,對中國天道文化作為“宇宙總規律”懷有深刻的偏見與狹隘理解。以致先入為主將自身陷入一種可怕的誤區中。

     檢驗中華太極圖天道原理是不是真理,就是將之無限放大,融入到人類整體事物中去,也放諸整個運動著的宇宙事物中去,是否具有寬廣的詮釋與對宇宙事物的推演能力,是否可以得到自然與科學印證,是否可以提升宗教使之返璞歸真回歸生活,是否可以轉化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等各種事物互為割裂畸形陷入周期性惡性循環的狀態,為支離破碎的世界文化創新出一種完整的符合宇宙自身運動規律基礎上的世界文化與相應的全球乃及宇宙性普世價值。任何存在都在宇宙事物之間的因果辯證關系之中,任何存在都可以得到一以貫通的解釋,這才是宇宙真理“最高與最低、無限與唯一”的圓滿標準。

   

六、歷史螺旋型運動中的遞歸與對稱原則:破解李約瑟難題  

宇宙萬物都是呈現著太極圖展現的天道陰陽輪轉原理,得到了微觀與宏觀的自然科學實證,人類文化作為大生命整體同樣如此遵循著天道原理,駕馭著東西方兩條螺旋型運動互為辯證關系的文化軌跡。

   

西方文藝復興與近現代西歐高度發展的器物制度文明,正是在結束中世紀藩籬之后與東方中華文化文明的交媾才誕生的。“李約瑟難題”之所以提出,是因為李約瑟沒有從人類文化大生命整體運用天道辯證邏輯來審視文化發展歷史所致。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15卷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樣,那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呢?為什么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為什么直到中世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后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呢?怎么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呢?”這個難題不能破解,就不能理解為何21世紀是中華文化復興結束百年文化自卑重振民族精神、領導人類文化文明大轉型大提升的中華世紀。

   

當我們來考證傳統科學的研究方法與總結科學研究時發現,科學總是遵循“太極圖”天道陰陽螺旋型輪轉原理在作功。

一般學者都知道,科學的創造性,在于發現人們經驗思維所不能發現的隱蔽自然現象?譬如預設“空盒子”,科學就是遵照對稱性、遞歸性等基本結構原則設計能裝東西的“籠子”,新概念往往是這樣創造出來:假設做了某個“盒子”能把一個觀察到的現象裝進去,根據對稱性原則,就必然存在一個尚未觀察到的相反現象裝在另一個對應的“空盒子”里,這就是科學發現。元素周期律和基本粒子譜系無不遵循這種遞歸、對稱原則。  

   

    而這個所謂的遞歸與對稱原理,其實就是統一于“太極圖”天道陰陽螺旋型輪轉原理的經典闡釋。陰陽即是矛盾的對應性,量子物理學完全證明所有的粒子,都有與其質量、壽命、自旋、同位旋相同,但電荷、重子數、輕子數、奇異數等量子數異號的粒子存在,稱為該種粒子的反粒子。現在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幾百種微觀粒子都存在與自身相反的反粒子存在。  

   

   

螺旋型輪轉即是遞歸性。自然科學從最早發現細胞乃至原子的時候,人們都以為這可能是宇宙中的最小粒子,后來逐漸發現了原子核與電子質子等,又開始定論這可能是宇宙的最小基本粒子了,再后來又發現了夸克等,接繼又發現反粒子等。這種歷史演進過程,不僅體現在元素周期律自身,也體現在人類的科學研究與歷史的天體的宇宙自身演進中,其本身也是遞歸性,呈現陰陽矛盾辯證關系運行的螺旋型軌跡。(參見劉浩鋒:《“太極圖”天道的自然數學邏輯證明與中華文化復興》,摘自《中華天道轉輪:結束百年文化自卑復興中華引領人類文明轉型》,2011年1月29日)此兩者合二為一不可分割。

   

由此可見,天道作為宇宙事物的總規律,在宇宙間各個層面上都展現了陰陽、正負也即矛盾辯證邏輯運行關系的普遍性原理。  

   

而如果人們不理解太極圖天道陰陽輪轉原理作為宇宙總規律,就不能理解真正理解中華文化自身。很多學者、教授正之于自身知識結構的片面與盲目乃至得出井底之蛙的見解,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中國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劉鈍說:“楊振寧從《易經》的角度來討論,認為《易經》至少是阻礙中國科學發展的原因之一,這也可以說是對李約瑟問題的一個回應。” 認為“拿《易經》算卦,那顯然是文化中的一種糟粕,《易經》里面的預測方法跟科學的邏輯概念顯然相差甚遠。”(《楊振寧稱易經阻礙中國科學誕生眾多專家回應》,中國新聞周刊,2004年11月15日)  

   

   

這是典型的站在“西方文化之井”的言論。中國人不缺乏抽象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西方人也不缺乏如中國所具有的陰陽辯證思維能力,任何人與宇宙一切眾生本身即包含有對一切真理的知見。西方近現代器物制度文明發達得益于形式邏輯本身也是辯證邏輯,不斷構成矛盾循環;東方陰陽邏輯本身也同時包含有線性推理;形式邏輯運動沿著直線行駛,卻在無形之中繞地球一圈回到起點銜接,看似化解矛盾的直線運動,卻將矛盾擴大到更大層面構成了悖論,就是這樣的一個大起大落消極平衡的運動過程。傳統的陰陽邏輯即是以圓形運動做線性運動又構成更大的圓形運動,始終注意均衡運行,四平八穩;觀彼此運動軌跡,最后都是呈現螺旋型運動,從人類歷史演進與文化整體層面來審視,彼此組成一對互為辯證關聯的雙螺旋運動整體,實為世界文化之陰陽圖。故老子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理即是太極圖天道原理。而易經預測推理和形式科學的邏輯概念,不同層面上展現不同形式而已,彼此互為印證,本質上都是同一的天道原理。  

   

   

對于中華文明歷史來說,每次文明與版圖的擴張都是因為外來民族與文化的入侵之后在朝代更替的波浪推蕩中前進。一切外族入侵最后只會被同化后實現復興崛起。元朝后明代實現東方文藝復興;清朝后至今21世紀,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融合一統,通過中華文化復興思想建設領導世界文藝復興,實現中國對外族的文化包容與創新世界文化形式、全球價值領導人類文化文明大提升大轉型。而西方文化文明如果不轉型提升,不來中國謙卑的學習中華天道智慧改變惡性循環的文化文明舊格局,必如古羅馬一樣迅速衰竭。

   

   

所謂中華世紀,就是徹底結束百年文化自卑,重塑民族尊嚴,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文化教化世界、領導世界、贏得世界的偉大世紀,就是中華民族實現真正偉大復興,與世界人民的利益高度和諧一致,共同開辟世界和諧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紀;

   

   

恰如東西方兩種思維文化所展現的只是在人類文化這一個更高層面彼此處于形式互補互為整體的辯證關系,而人類文化的高峰都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的陰陽交媾作為根本的運動形式產生。那么,為何近現代中國未能發展出西歐文化文明呢?這正如西歐文化文明未能發展出如中華一樣的心靈禮教文明一樣,彼此處于自身相對獨立的文化文明發展的歷史慣性之中。  

   

   

如果說,明代中國處于中國歷史以來發展的最高峰,自元滅宋后,實現了東方文藝復興,完成了儒釋道合流理學的系統構建與世界最大的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編撰,實現了國力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軍事、科技、醫藥、造船、數學、冶煉等方面的大建樹,雄踞世界第一;如果說明代中國實現了東方文藝復興,隨著鄭和下西洋“和平”的將中國文化文明散播,東學西漸的文明過程,給西方輸送了東方的文化精子,實現了東西文化陰陽交媾,直接刺激了西方文藝復興與近現代科學的誕生發展。那么,百年至今的西學東漸,同樣是以當時世界第一俗稱“日不落”的英國,以堅船利炮的“武力”帶來的西學東漸過程,給東方輸送了西方的文化精子,一定會導致世界文藝復興在東方中國發生。(參見劉浩鋒:天道歷史學)

   

   

而唯有東西方文化文明的交媾才能將內心所具有的各種思維能力引導出來,實現彼此的共同提升與均衡運行,創新更高層面統一的思維運動形式,創建真正的世界文化與全球價值。恰如陰陽交媾才會創造新生命一樣,此天地萬物生化之理。  

   

   

由于文化眼界與智慧境地的高低不同,國內學者陷入百年至今崇洋媚外的西學陷阱里面,科學院研究所、大學課堂與傳媒出版片面推波助瀾,盲目熱衷套用西方學術范式與理論術語來肢解中華文化,否定中華文化,只會誤己誤人誤國誤民。在這樣由西方文化中心主義支配下的國民教育,尤其是大學以上教育,只會導致中華民族不斷喪失之所以為中國的中國性,而徹底淪落為西方文化的附庸。世界文明終將在西方文明惡性循環的互斗格局中走向毀滅。  

   

   

因此,現在開始,中國在科學研究上,就應該站立在人類文化整體層面上,從沿著西方科學家開辟出來片面停留在形式邏輯基礎上的器物制度層面實現歷史性方向大轉型,邁向以天道辯證邏輯基礎上的以心靈禮教文明拯治人心為本,與器物制度文明兩者互為均衡辯證運行、標本兼治,實現天道宇宙法則指引人類不斷走向光明道路的明燈,引導星際文明建設和諧宇宙秩序的北斗明星。  

   

   

當人們接受陰陽矛盾,處處遵循天道陰陽轉輪辯證運行宇宙原理,實現各個層面的均衡運行,就一定在各個層面實現良性循環;人類社會與六道眾生乃及宇宙世界,若要求得各個時空個體的、集體的、星際宇宙的和諧與各種生命形式的不斷成長乃至獲得與宇宙大生命圓融合一的大圓滿境地,唯有領悟遵循天道宇宙總規律,將之融入到思維心靈運動與生活生產事業中,成為一種扎扎實實的品質品格。這是世界末法時期,各種宇宙間生命形式的靈魂獲得大覺悟成就大生命大靈魂的不二途徑;也是實現人類和諧世界天下大同的光明道路;更是維護宇宙天盤均衡運行的基礎與保證。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7.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8.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9.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10.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