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屠刀下的文明——漢服的非正常消亡史

godishxs · 2011-09-30 · 來源:百度明朝吧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都蕩漾著濃烈的諷刺意味。

“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shù)都認為自己是漢族,可是他們畢生都沒見過自己的民族服裝。甚至,在許多國人的心目中,漢族從來就沒有民族服裝,穿民族服裝是少數(shù)民族的特色。”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卻不多。中國56 個民族中,藏族、蒙族、維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唯獨漢族卻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

——編者語



《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漢族,這個又被稱華夏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華”便是來自她美麗的肌膚——服飾。然而,時至今日,就是創(chuàng)造這個服飾的民族,卻成了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

其實,漢族并非原本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從上古時代開始,自成一系的漢族服飾,就伴隨著華夏人民的生活點滴,構(gòu)成華夏民族延續(xù)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成為古典中國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創(chuàng)世傳說中,她贊頌著先祖炎黃的豐功偉績,在歷史長河中,她記錄著華夏民族的演化軌跡。禮儀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國的工藝使她華美,天漢的雄威使他莊嚴,盛唐的光環(huán)使她絢麗,她豐富,她悠遠,她高潔,她遠播四海。然而,就在她綻放比耀眼的光芒的時候,卻突然從神州大地上消失了,僅留下一片廢墟瓦礫,長伴殘陽如血。

張少炎寫道:“1644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李自成派唐通招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吳三桂經(jīng)過考慮,決定歸順新朝,并回京朝見“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因聽聞家產(chǎn)被抄,愛妾被虜,所以改變初衷,回師山海關,襲擊唐通部。李自成聞訊,決定征剿吳三桂,21日,雙方激戰(zhàn)山海關,22日晨,吳三桂情勢危急,帶隨從沖出重圍,至關外向駐扎在關外覬覦已久的多爾滾部剃發(fā)稱臣,歸降滿洲軍,雙方合兵。26日,李自成敗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軍入關,“定鼎燕京”。

隨著滿洲入關而來的就是剃發(fā)易服令

此前,遼東漢民早已深受剃頭之荼。早在滿洲建國時期,滿洲統(tǒng)治者就強令投降的漢人效法滿洲人的發(fā)式,把剃發(fā)作為歸順的標志,如天聰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勝利時令“歸降將士等剃發(fā)”,崇德三年(1638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國衣帽及令婦人束發(fā)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國。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

清軍入關,繼續(xù)推行這個政策。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五月初一日,攝政王多爾滾率領清軍過通州,知州迎降,多爾滾“諭令剃發(fā)”。初二進北京,次日多爾滾給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別發(fā)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撫,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fā),衣冠悉遵本朝制度”。這是清朝進入北京后正式下達剃發(fā)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這一政策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在朝漢族官員遵令剃發(fā)的為數(shù)寥寥,不過孫之獬等最無恥的幾個人。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發(fā)南逃,畿輔地區(qū)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多爾滾見滿洲貴族的統(tǒng)治還不穩(wěn)固,自知操之過急,被迫宣布收回成命。順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諭旨中說:“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fā)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茲以后,天下臣民照舊束發(fā),悉從其便。”所以清軍入關后,剃發(fā)、易衣冠的政策只實行了一個月。

然而,這一政策并未就此完結(jié)。當滿洲統(tǒng)治者認為天下大定之時,立刻以民族征服者的姿態(tài),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發(fā)。

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報之時,多爾滾即遣使諭給在江南前線的總指揮豫親王多鐸命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fā),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十五日諭禮部道:“向來剃發(fā)之制,不即令畫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要求禮部通告全國軍民剃發(fā)。規(guī)定實行期限,自布告之日起,京城內(nèi)外限于十日內(nèi),各地方,亦是在通令到達后的十日內(nèi)“盡行剃發(fā)”。規(guī)定懲治辦法:“……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內(nèi)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發(fā)。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guī)避惜發(fā),巧辭爭辯,決不輕貸。”這是對民眾的。同時要求地方官員嚴厲執(zhí)行,更不許疏請維持束發(fā)舊制,否則“殺無赦。”這是一道嚴令,只能執(zhí)行,不許違抗。很多文章都指出,滿清的辮子絕不僅僅是一個頭發(fā)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滿洲統(tǒng)治者其實把辮子作為的“良民證”使用!多爾滾在順治元年五月講到剃發(fā)令時,就明它的功能是“以別順逆”:“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fā),以別順逆”!

剃發(fā)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反抗以至于大規(guī)模的武裝斗爭幾乎遍及全國,導致了長期的政局不穩(wěn),以至生靈涂炭。

時人陳確記:“去秋新令:不剃發(fā)者以違制論斬。令發(fā)后,吏诇不剃發(fā)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許多地方的抗清斗爭不是始于清廷接管之時,而起于剃發(fā)令頒布之日。江陰人民壯烈的據(jù)城抗清就是在清朝委派的知縣宣布剃發(fā)之后,相率“拜且哭曰:頭可斷,發(fā)不可剃”的情況下爆發(fā)的。從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兩個多月期間,清軍對江陰屢攻不下,喪亡“三位王爺和十八員大將”,而江陰城中糧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戰(zhàn)士們卻士氣越發(fā)的激昂,高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雄壯軍歌。清軍又調(diào)來西洋大炮轟城,八月二十日,江陰城被清軍攻破。清軍攻進江陰后,十分痛恨江陰人民的頑強抵抗,就下令屠城,“滿城屠凈,然后封刀”。全城人民“咸以先死為幸,無一人順從者。”大砍大殺了三天,被屠殺者達17萬兩千人,未死的老小僅有53人。江陰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達80多天之久,打敗了清軍二三十萬的大軍,殺死了七萬五千多清兵,使?jié)M清侵略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中國通史》,丁文主編)。在嘉定三屠后,當滿清統(tǒng)治者“如愿以嘗”的將“削發(fā)令已行”的旗幡插上城頭的時候,滿城已是白骨累累,史載:在滿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內(nèi)民眾無一投降者。

在此之前,滿清自入關到占領南京,其間無論是揮戈西征還是舉兵南伐無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許多地方甚至是兵不血刃傳檄而定,沒有受到十分頑強的抵抗。為何如漢人的抵抗態(tài)度會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轉(zhuǎn)變呢?明末朝庭吏治腐敗、貪瀆橫行,官貴殷實卻國庫空虛。為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和抵御女真南下,明毅宗不斷向民眾加派三餉(剿餉、練餉、遼餉),民不堪命怨聲載道。咸認明庭橫征暴斂不恤民艱。孟子所言:“君視民如草介,民視君如寇仇”就是這個道理。更早的詩經(jīng)則有民眾的怒斥:“時日曷喪,吾及汝皆亡”!故無論毅宗自縊煤山或弘光被擒蕪湖民眾都不以為意。因風傳滿清輕徭薄賦,漢人反而對于滿清則翹首以望,只要這傳聞屬實,漢民并不介意胡人帝于中華。在華夏民眾看來,雖然金鑾殿的皇帝變了,但只要自己不受干擾地照舊生活,中國仍然是中國,漢民照樣是漢民。賦稅反正總是要交的,如果滿人皇帝輕徭薄賦豈不更好?待滿清剃頭令嚴厲重頒之時,民眾如夢大醒,遂怒不可遏。原來滿人皇帝不僅是要自交稅服役,還要變我風俗習慣,毀我文化傳統(tǒng)。按此胡服垂辮,華夏將成胡虜,中國將不再是中國(“言語、風俗、歷史,三者喪一,其植不萌(就可認為是亡國)。”而衣冠屬于風俗一項,所以當時百姓認為如果剃發(fā)易服,則中國就不能再稱為中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熱血者振臂一呼,應者云集。一夕之間竟成燎原之勢。

明儒顧炎武很明確地把“亡國”和“亡天下”兩個概念區(qū)別開。他的《日知錄》中有一段話很值得注意:“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認為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易姓改號,謂之亡國”,如滿清那樣使“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他還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這就是后人總結(jié)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換言之,歷史上的“易姓改號”的“亡國”就是“亡朝代”,“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的“亡天下”就是“亡國家”。我國現(xiàn)代著名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jié)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被發(fā)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

從滿清入關到平定三藩,三十七年之多的屠殺,全國南北皆成廢墟,直隸是“一望極目,田地荒涼”(衛(wèi)周元,痛陳民苦疏,皇清湊議,卷1),河南是“滿目榛荒,人丁稀少”(李人龍,墾荒宜寬民力疏,皇清湊議,卷4),湖廣是“彌望千里,絕無人煙”(劉余謨,墾荒興屯疏,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34),素稱“天府”的四川更是“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民國溫江縣,民政,戶口),即使抗戰(zhàn)時期日寇實行“三光”政策最慘烈的華北地區(qū)也未出現(xiàn)過這種凄慘的景象。許多繁華的大都市盡毀于清軍之手,著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幾乎殺絕之后才下令“封刀”。整個中國“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據(jù)張善余主編的《中國人口地理》記載:明朝人口高峰為一億五千萬人,清軍入關第二年(1645年)為八千萬人(當時全國籠罩在血腥恐怖之下,筆者認為此數(shù)據(jù)不準。明末統(tǒng)計人口數(shù)量就有六千萬,當時實行的是按人口繳稅政策,所以民間隱瞞了大量的人口,專家一般認為當時明朝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還有學者認為人口在1.5億左。),三十七年的野蠻屠殺,使全國總?cè)丝诠烙嫓p少了近一半。歷史上其他外族大規(guī)模入侵造成的人口損失為:蒙古滅金、宋人口減少四成,約五千萬人;靖康之難減三成,約三千六百萬人;八年安史之亂劇減二至三成,約二千萬;五胡亂華(含侯景之亂)在低谷中波動并幾度顯著減少;日寇侵華二千五百萬人慘遭屠殺,但總?cè)丝谖礈p少。可見,清寇的野蠻兇殘連國人切齒痛恨的日寇也望塵莫及!除漢族外,滿清也對其它民族進行屠殺,其中殺苗民一百萬,在西南成村的苗民被清軍消滅,殺回民數(shù)百萬,還把漠北蒙古的準葛爾部落殺到最后一個幼童!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殘忍!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問題中國的解決》一文中,懷著強烈的民族義憤,列舉滿清政府的種種殺人罪行,控訴滿清統(tǒng)治者“貪殘無道,實為古僅所未有!”

剃發(fā)、屠戮總是和奴役并行。

滿清入關前后除了對漢族和中國各族人民的剃發(fā)易服和血腥屠戮外,還進行了圈地、投充、文字獄、保甲連坐制等等一系列民族壓迫政策。史籍記載,1644年5月滿清政權入關,把燕京確定為首都后,便在京城實行了旗、民分城居住的措施,相當于今日東城、西城的內(nèi)城,只許滿、蒙、漢三個八旗的將士及其家眷居住,而原來住在內(nèi)城的漢、回等其他民族的百姓,則全部被迫遷移至京師外城——即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崇文、宣武兩區(qū)。另外,多爾滾以安置滿洲“東來諸王、勛臣、兵丁人等”為由,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漢民“投充”旗下,強制實行落后的農(nóng)奴制,原來的小農(nóng)變成了奴隸。奴隸逃亡,即實行重治“窩主”的“逃人法”。容留逃人做工的,甚至住宿的均算“窩主”,加之連坐,不知有多少人為此喪家亡身。滿清將被圈土地分給皇室、王公、八旗官員和旗丁,又稱旗地。名義上是圈占無主荒地或明朝貴族的官莊,其實在圈占過程中常常是把民地硬指為官莊,把熟地硬說是荒地,把私田硬說成無主的荒地。同時,“凡圈田所到,田主登時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圈一室,則廬舍場圃,悉皆屯有”,往往造成人民傾家蕩產(chǎn),無以生計。結(jié)果大量漢人淪為滿人的莊客,成為供他們奴役、剝削的農(nóng)奴。圈地運動持續(xù)了25年,到康熙八年才下令停止。(《世界史》近代卷,吳于廑,齊世榮主編)多爾滾不顧人民的死活,還一意孤行的下令:“凡有為剃頭、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牽連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17世紀,在通向長城關口的大道上,經(jīng)常可見數(shù)萬成群衣衫襤褸的漢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漢奸兵在揮舞鞭子驅(qū)趕。馬上的滿洲兵,用滿語不斷歡呼大叫,狂飲搶來的美酒,盤算著今天“收獲”的財寶。這些磕頭求饒、保住小命、被迫“謝恩”留活口的漢人,只好去當野蠻人的奴隸,沒有價值的老頭老太小孩子早已就地殺死。男丁押去莊園做農(nóng)奴苦工,女的分配給滿人奴隸主淫樂。被滿清殺害的新建人徐世溥,著有《江變紀略》,僅有抄本傳世,該書于乾隆四十四年被滿清禁毀。而今在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書中對清兵攻破南昌城的暴行進行了詳細的記載,特別是清兵將婦女抓來“各旗分取之,同營者迭嬲無晝夜”輪奸的獸性,更是人間罕見。

注:事實上,滿清發(fā)式從明代到清末是一直變化的。

明代女真男性的發(fā)式,與清末那樣的前剃后辮有很大距離,剃發(fā)數(shù)量與結(jié)辮粗細差別很大。在1595年,即明朝萬歷二十三年,朝鮮派往赫圖阿拉的使者申忠一,在《建州紀程圖記》一書中詳細記述了赴使在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的營壘里所見到的各方面情況。其中關于發(fā)式這樣寫道:女真習俗都剃發(fā),只留腦后少許,上下二條結(jié)辮以垂。除上唇胡須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鑷去。女真男性的發(fā)式,即其剃發(fā)的習俗,是將大部分頭發(fā)剃掉,只留腦后很少的一點頭發(fā),結(jié)成辮子下垂。如此得到了女真發(fā)式的全貌:腦后留下小手指細的頭發(fā),擰成繩索一樣下垂,余發(fā)全部剃掉。配合這樣的發(fā)式,胡須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

而1644年日本商人竹內(nèi)藤因海難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一書。書中這樣描寫清人的發(fā)式:“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發(fā)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胡須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對于滿洲“留頭不留發(fā)”的標準發(fā)式“金錢鼠尾”,當時人也都有描述。1648年七峰道人《七峰遺編》敘明末常熟福山陷落前后事,記載滿人發(fā)式,是所謂“金錢小頂”。

1799年,日本寬政十一年,偽嘉慶四年,中川忠英于長崎訪談清國商人,出版了一本專門輯錄清國人習俗的書《清俗紀聞》一書,其中《冠禮》卷的繪畫中,一側(cè)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發(fā),編一長辮垂于后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發(fā)帶系結(jié)。從這張實圖上看,頭頂蓄發(fā),部位沒有變,但面積已遠不止于一個金錢大,而是足有4個金錢大,相當于一掌心的面積。按照圖上的式樣同清初金錢鼠尾的情況相比,蓄發(fā)從一個金錢變成四或五個金錢,數(shù)量比清初增多是明顯的,但是如果將剃發(fā)與蓄發(fā)相比較,剃發(fā)還是主要的,也就是說剃發(fā)占大部分,蓄發(fā)仍然屬于少部分。而再過100年,即在揚州十日200年后,清人的辮子變粗了,剃頭面積變小了,由初期的金錢鼠尾式變成了今人所熟知的“陰陽頭—半瓢”式。陳登原《國史舊聞》中描述得:剃發(fā),就是把額角兩端,引一直線,依此直線剃去直線以外之發(fā)。現(xiàn)將清末發(fā)式與剃發(fā)令發(fā)式比較一下,結(jié)果令人吃驚地發(fā)現(xiàn),兩者雖是繼承演變關系,但差別較大。前者幾乎將全部頭發(fā)剃掉,只留腦后小手指細的結(jié)辮下垂。而清末則將大部分頭發(fā)保留下來,結(jié)辮下垂,僅剃掉極少一部分頭發(fā)。都是又剃又辮的發(fā)式,卻給人以判若兩人的印象。辮子和剃頭是成反比的,這時的辮子已經(jīng)簡直比一條小蛇還粗!為什么會長粗?遺老張鈁《清末社會鱗爪》記載:清軍“在打交手白刃戰(zhàn)時,將辮子纏于脖項,借以避刀砍。所以軍人的辮子較大,如發(fā)少則搭以假發(fā),或加黑絲線,以壯其形態(tài)。”就這樣,滿清的辮子,經(jīng)歷了:鼠尾——豬尾——蛇尾的發(fā)展過程,才發(fā)展到我們今天認識的陰陽頭的形態(tài)。

孔子后人,原任陜西河西道孔聞謤聞聽剃發(fā)令奏言:近奉剃頭之例,四氏子孫又告廟遵旨剃發(fā),以明歸順之誠,豈敢再有妄議。但念孔子為典禮之宗,顏、曾、孟三大賢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禮之大莫要于冠服。……惟臣祖當年自為物身者無非斟酌古制所載章甫之冠,所衣縫掖之服,遂為萬世不易之程,子孫世世守之。自漢、唐、宋、金、元以迄明時,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誠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遺規(guī),不忍令其湮沒也。即剃頭之例,當時原未議及四氏子孫,自四家剃發(fā)后,章甫縫掖不變于三千年者未免至臣家今日而變,使天下雖知臣家之能盡忠,又惜臣家未能盡孝,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備也。……應否蓄發(fā),以復本等衣冠,統(tǒng)惟圣裁。”孔聞謤搬出孔子這塊大招牌,又引金、元二代為例,滿以為可以為孔家抵擋一陣,保住先世蓄發(fā)衣冠。不料卻碰了個大釘子,“得旨:剃發(fā)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發(fā),已犯不赦之條,姑念圣裔免死。況孔子圣之時,似此違制,有玷伊祖時中之道。著革職永不敘用”,連孔子的面子也不給。這就揭穿了滿洲統(tǒng)治者所謂尊崇孔子的真面目:“奉行儒術,崇飾觀聽。”只不過是“南面之術,愚民之計”罷了。

這種“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的極端殘暴的民族壓迫政策,使外國人也無比震驚:“至今為止,用如此殘忍的手段迫使一個民族放棄自己的風俗習慣,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例子。”(祖甫江孝男《文化人類學入門》)。

剃發(fā)易衣冠成了順治年間社會矛盾的焦點。不僅激起了強烈新統(tǒng)區(qū)人民士紳的反抗,就連己然剃發(fā)的滿洲忠順之臣、甚至滿洲貴族中也對此政策提出了疑議。然而滿洲最高統(tǒng)治者推行剃發(fā)易服決心之大,態(tài)度之堅決,絲毫沒有通融的余地。

順治十一年(1654),自順治元年冬降清后,一直受到清廷最高統(tǒng)治者多爾滾、福臨的信任,官居吏部尚書、內(nèi)院大學士陳名夏,因私下議論“只須留頭發(fā)、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而被處以絞刑。彈劾陳名夏的是早在滿洲還沒入關就已降清此刻已官居清廷內(nèi)院大學士的寧完我,寧完我在奏疏中說:“臣思我國臣民之眾,不敵明朝十分之一,而能統(tǒng)一天下者,以衣服便于騎射,士馬精強故也。今名夏欲寬衣博帶,變清為明,是計弱我國也”。然而這里,陳名夏很明顯只是出于對愛新覺羅皇室的一片忠心,但他的私下議論卻觸犯了清廷的忌諱,所以被斬殺也在預料之中。

滿洲統(tǒng)治者的全國的統(tǒng)治確立之后,在滿洲貴族內(nèi)部,也有人就冠服問題提出疑義,要求考慮恢復華夏衣冠,但滿清統(tǒng)治集團對內(nèi)部的異議也堅決予肅整,文才極高曾甚受皇太極信任的滿族文臣庫爾纏因主張漢化終見惡于皇太極,被借故處死。順治說:“寬服大袖,以待人宰割乎?” 可見其警惕之心,時時刻刻!同時,“衣服騎射,不可輕變”這也是皇太極早在入關之前就告戒過滿洲貴族們的“祖訓”。皇太極總結(jié)以前遼、金、元的教訓認為:游牧貴族一旦從馬背上下來,就很快淹沒在漢化的潮流中。所以,為避免自己的民族被“同化”他們的裝束絕不能改變,同時,滿洲胡服也是保證騎射的必要。

滿洲統(tǒng)治者的心愿:誓死也要剃掉最后一個漢人的頭發(fā),誓死也要換下最后一件漢族的服裝!

清廷在招降鄭成功、鄭經(jīng)父子時,總提出以剃發(fā)、登陸為前提條件,鄭方則堅持相反的意見,雙方議論不決。1662年,鄭成功病故,鄭經(jīng)嗣立,向清廷提出仿朝鮮舊例的臣服方式,“不登岸,不辮發(fā)易衣冠”,清廷不許。到1680年,清王朝在中國大陸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完全確立下來,“反清復明” 也成了一句空話,清、鄭雙方還在為臣服的方式、辮子衣冠的問題爭執(zhí)不下。最后,鄭經(jīng)提出,臺灣全島皆可剃發(fā)、換裝,只有他一人不剃不換,清廷也仍不許。鄭家軍最終沒能保住衣冠,1683年,清軍入臺灣,消滅了鄭氏余部,滿洲貴族的剃掉最后一個漢人頭發(fā)的鴻愿也終于“大功告成”!

在屠殺與抗爭了三十七年之后,漢服最后從華夏的土地上消失。滿服的長袍、馬褂、瓜皮帽,再加一條金錢鼠尾的裝束,就這么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下來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6.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wǎng)絡大V的不同看法
  7.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nèi),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8.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9.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10.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lián)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xiāng)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wèi)茂華文章:“聯(lián)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jié)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10. 房地產(chǎn)崩盤,對經(jīng)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xiàn)!面對發(fā)燒我們怎么辦?
  8.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xiāng)關于推出紙質(zhì)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