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1000年,無人讀懂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代畫家張擇端的杰作,距今已近1000年。據稱屬世界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我國一級國寶文物,價值連城。它是長卷式展開的水墨風俗畫,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它是作者進獻宋朝皇帝宋徽宗的最精心作品。據稱張擇端用了七年時間才畫完成的。現藏于北京故宮。在近1000年間,《清明上河圖》曾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歷經劫難,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它曾在去年(1910)“上海世博會”中國展館展出,它的長寬尺寸被拓展30多倍,畫中的人等、景物都是會動的,趕路的腳夫邊走邊吆喝、河邊的纖夫拉著船索唱號子,繪聲繪色,栩栩如生,成為全館乃至全世博會最燦爛、最壯觀、對觀眾最給力的靚麗點,嘆為觀止。
但是,據知自它問世以來,至當代近1000年間,比較確切的評語卻不曾有過。
根據“百度百科”搜索到的權威評語,只說:“《清明上河圖》全長525厘米,高25.5厘米,對北宋晚期的都市生活作了詳盡而生動的描繪,廣闊而詳盡地展示了當時各階層人物的生活和動態,包括經濟狀況、城鄉關系、民俗風情等等。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宋朝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情況的形象史料。”并提到關于“清明”、“上河”兩詞的含義的理解,近1000年來始終是個謎。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對它的文化解讀,本應該是最具深意的了,也仍然只是說:這幅畫描繪了宋朝首都汴京城中人們的日常生活,主題側重于渲染清明節的節日氣氛和喧鬧景象。畫面上主要描繪了社會各階層人物的活動,以及鄉村城市間不同的經濟生活。這幅畫以其對船只、橋梁、商店和風景的精確描繪而成名,被稱為中國的蒙娜麗莎。本屆世博會以城市生活為主題,展出這樣一幅表現古代城市風光的名畫,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這些評語都是大不得要領的。
所以有學者提出,要重新評價《清明上河圖》,要與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史相聯系
最近看到當代著名文化批評論家朱大可的博客《我們需要另一次新文化運動》,他在文中提到:“我們看了中國世博館,里面主體是清明上河圖的電子模擬圖,我覺得做的很聰明,實際上不知道放一些什么東西,2千多年乃至5千年的歷史,而我們卻不了解它,也不知道應該怎么盤點,最后找了一個討巧的辦法,就是清明上河圖,它成功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城市的基本風貌。關于中國的歷史,我們還能說些什么呢?圖畫里的那些富商、官員和美女,都早已化成了黃土,沒有人提過他們的姓名,也沒有人想要知道他們。只有這個叫做張擇端的畫家和他的畫作,被我們牢牢地記住了”。
學者的話在說:世博會把它入選參展,在表明我們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了解太少,只能盤點出《清明上河圖》搪塞展館;對圖畫的觀賞、領會又極不到位,無法解說它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等方面有怎樣的意義,觀賞后只讓人記住有張擇端這畫家和他的畫作。
學者的提示往往是非常深刻的。
有文化探索者因此大受啟發,認為:《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清明盛世圖”。
作者張擇端,怎么會生如此美妙的構思呢?顯然他是在領略了《老子》第80章的“小國寡民”意境之后,才全神貫注而成的,是他的智慧和理想的最高藝術表達:《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清明盛世圖”。“清明” 并不指季節, 更不限指清明節或其他節日,“清明”系指政治清明,社會清明;“上河”亦不限指汴河與京城;“上河”含有“清明時世,源遠流長”的意蘊,還有“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的意思,所以只畫一河兩岸的人文景觀,繁華商市,而不畫森林公園、花果山、流水行云、風花雪月;整軸畫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淡雅而鮮活,繁榮而不喧囂,自然有序而不紊;民眾生活,都食甘、服美、安居、樂俗。這些全都是道學哲人老子的“小國寡民”的意境。畫作是作者專為貢獻給宋朝皇帝宋徽宗的,非等閑隨筆,必須是自己思想的最深度的表達。當時宋徽宗是極力奉行道教、道學的,他既是個皇帝,也是一個大學者,張擇端要進獻皇帝的東西,一定要迎合皇帝的志趣,必然含有歌頌皇帝豐功偉績的寓意。張擇端,他的字叫“正道”,可見他也確實是熱衷道學研究的,才會有這樣的成就。
所以,最合適的解說詞應該說:《清明上河圖》表達和演繹的,是2500年前《老子》第80章關于“小國寡民”的意境,是一幅飽含人類美好感情的太平盛世圖,是人世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等整體協調的,最理想的和諧社會。
《老子》第80章“小國寡民”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小國寡民:
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音相聞,
使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全章按原文意譯則是:
國家可以小些(不要侵略擴張),民眾可以少些(如節制人口生育):可以使得,有各種百倍功效的器物不必常用;可以使得,民眾熱愛生活,樂生重死而少出遠門;雖有車船,但少人乘坐而無所派用場;雖有甲兵,但少戰爭而無需陳兵疆場;(可以使得,民眾生活)飲食甘甜,衣著華美,家居安定,樂于禮俗,那怕“復結繩而用之”也情愿(誠信風氣好)。可以使得,各國之間恒久相安,永無往來征戰之憂患,“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從政治學角度可以認為:這是老子寫完《五千言》之后的結束語。是他在充分表述了“道”的6種情態10大功用之后,在充分表述了他的政治建言(大道政治25原理)之后,在表述了道德的三重境界之后,在他的腦際間悠然閃耀的一幅國家自然狀態效果圖。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的最佳政治效果,是“以無事取天下” 的國泰民安的最優秀人文景觀。它涵蓋了幾乎近于“國家體系”的全域,是絕對高遠的意境,具有國家政治最佳范式的意義。
這樣的一幅社會人文景觀,在原始公社社會階段,是一種決不可能有過、決不可能到達的社會狀態。老子表述的決不是“過去時”, 只能是“未來時”。那么,這樣美侖美奐的人間,在后世的漫長社會歷程中,乃至當代,到達了嗎?實現了嗎?或者是超越了呢?我們不清楚。
但知道,自先秦歷史而下至宋朝1500余年,才見過第一幅《清明上河圖》。
這是畫家的大智慧。然而繼往來的近1000年間,它并不獲得后世學者、鑒賞者的有思想深度的精彩解讀,也不再有這樣卓越的作品現世。顯然這一片區的人類智慧早已經被荒廢了,沙漠化了。
深度解讀《清明上河圖》,可以提起我們的很多反思:自秦、漢、隋、唐以來2000多年間,是否曾經真有過近似的社會呢?譬如“貞觀之治”、“大唐盛世”什么的。
試想,如果《清明上河圖》不是被歷代皇家、權貴者們秘藏于深宮,而是像法國盧浮宮里的《蒙娜麗莎》可供百姓共賞的話,如果人們看著這幅畫作而同時又能聯想到《老子》第80章的“小國寡民”意景的話,它對人類心靈的啟迪,對人類智慧的滋養,感悟中華文化的偉大和美,會不會非常具有文化促進意義呢?可能不會亞于汗牛充棟的儒家書本。
再可以聯想到:《圣經》里的“伊甸園”、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穆爾的“烏托邦” 等又是怎么樣的呢?都比老子的“寡民小國”更真實、更和諧、更美善嗎?
還有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我國當前的“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等,都能表述得像老子的“寡民小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這樣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憾動民心與靈魂嗎?這些都是曉有風趣的命題。
特別有意思的是,近幾年來的重慶人,他們正在建設“五個重慶”, 正在走“共同富裕”路,是否他行正想以“小國寡民”為范式,以《清明上河圖》為標準呢?或者一定要如何超越呢?有趣啊。顯然,重慶人的智慧認知和行動即是對《清明上河圖》智慧的典型復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