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批林批孔時期,我們也認識了很多歷史名人,其中就有那位明朝的李贄。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李贄是被當作尊法反儒的英雄,加以推崇,他的著作被劃歸“法家”。如今很多人對批林批孔存有疑慮,對批林還可以理解,但對批孔十分不理解。批孔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后來新中國在1970年代又有一次批林批孔運動。到底能不能批孔?這是一個不能簡單回答的問題。關鍵要從不同角度認識一下孔子。李贄批歷代文人盲從惡習的文章《題孔子像芝佛院》,今天對我們認識為什么批孔,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批林批孔的必要性再認識
如今很多人對批林批孔存有疑慮,對批林還可以理解,但對批孔十分不理解。批孔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后來新中國在1970年代又有一次批林批孔運動。到底能不能批孔?這是一個不能簡單回答的問題。關鍵要從不同角度認識一下孔子。
學者李幼蒸提出了一個觀點——兩個對立的“孔子”:
作為《論語》百分之80內容文本之作者的孔子,和作為漢代儒教教主的孔子,根本是“兩個人”。國人兩千年來對此混淆不清。在國學研究現代化時期,我們首先應當把作為仁學理念創造者的孔子,和作為封建專制王朝意識形態神話之象征的孔子,嚴加區別。前者相通于人類普適人本主義倫理學,后者相通于特定歷史過程中的封建統治技術。不僅“孔子”人名,而且許多其它儒學觀念名詞,都是涵義歧異的,甚至是自我對立的。生于今日太空時代的儒學研究者,能夠滿足于再照抄前科學時代的詞語系統來進行思考嗎?孔曰“察其所安”。察動機之安于何處,為仁者首要之務。今日首應深察:何謂孔子?符號學,就是辨語義含混之技術學。由于兩千年來“孔子”主要被儒教當做護佑帝業的人形神祉,孔子其名的意思遂極其含混。因此,用“仁學”比用“儒學”準確些;用《論語》又比用“仁學”準確些。簡言之,我們說的孔子不是作為儒教教主的孔子,而是作為仁學倡導者和《論語》作者的孔子。《論語》和《五經》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先秦君子個人的倫理動機學,后者是后秦歷史過程中的帝王道德說教。
從批孔的歷史看,主要批的就是李幼蒸講的“作為封建專制王朝意識形態神話之象征的孔子”。
魯迅在《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講過這樣的兩段十分有名的話:孔夫子到死了以后,我以為可以說是運氣比較的好一點。因為他不會嚕蘇了,種種的權勢者便用種種的白粉給他來化妝,一直抬到嚇人的高度。……
……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們捧起來的,是那些權勢者或想做權勢者們的圣人,和一般的民眾并無什么關系。……在三四十年前,凡有企圖獲得權勢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讀《四書》和《五經》,做“八股”,別一些人就將這些書籍和文章,統名之為“敲門磚”。這就是說,文官考試一及第,這些東西也就同時被忘卻,恰如敲門時所用的磚頭一樣,門一開,這磚頭也就被拋掉了。孔子這人,其實是自從死了以后,也總是當著“敲門磚”的差使的。
我們現在需要更多了解歷史,包括歷史中的孔子,從而注意哪些人,為什么那么尊崇孔子,同時也注意哪些人,為什么要批孔,也許這就更明白一些事情了。
二、李贄何許人也?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毛主席對葉劍英元帥的評價:“諸葛一生為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毛主席引用的話就是出自李贄。
李贄于嘉靖六年(1527年)農歷十月廿六出生于福建泉州市南門外。原名叫林載贄 ,因家族泉州清源瀛洲林李同宗兩姓分派的緣故,效曾祖父從本姓改為李姓,嘉靖三十五年為避穆宗載垕(同“厚”)諱,取名贄。李贄一生曾用過的名號眾多,還有篤吾、百居士、宏父、思齋、龍湖叟、禿翁等。
李贄自幼倔強難化,“不信道,不信仙、釋,故見道人則惡,見僧則惡,見道學先生則尤惡。”
12歲開始作文,反對孔子把種田人看成“小人”。關于李贄青少年時候的治學情況,《李氏文集卷一一易因小序》有如下記述:“余自幼治易,復改治禮,以禮經少決科之利也。至年十四,又改治尚書,竟以尚書竊祿。然好易,歲取易讀之。”
可見李贄小時候也是飽讀經書的,這是他以后批判經書的前提,這也是古今中外那些有真學問的真學者的共同特征。
李贄還不僅如此,他的反叛精神,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批判性思維十分出眾。
李贄有過20多年的宦游生活,他深感受人管束之苦。
他這樣總結多年居官生活處處與上司抵觸的情況:“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此磨難,一生坎坷,將大地為墨,難盡寫也。為縣博士,即與縣令、提學觸。為太學博士,即與祭酒、司業觸。……司禮曹務,即與高尚書、殷尚書、王侍郎、萬侍郎盡觸也。……最苦者為員外郎,不得尚書謝、大理卿董并汪意。……又最苦而遇尚書趙。趙于道學有名。孰知道學益有名,而我之觸益又甚也。最后為郡守,即與巡撫王觸,與守道駱觸。……此余平生之大略也。”
這種抵觸,實質上是李贄的反封建思想的實踐。
他解官以后,并不回鄉,攜妻女往湖北黃安依耿定理。自稱:“我老矣,得一二勝友,終日晤言,以遣余日,即為至快,何必故鄉也?”
李贄就是當和尚也會別具一格。
萬歷16年(1588年)夏天,李贄剃頭以示和鄙俗斷絕,雖身入空門,卻不受戒、不參加僧眾的唪經祈禱。
這對傳統思想造成了強烈的沖擊,被當地的保守勢力視為“異端”、“邪說”,群起圍攻,要把他驅逐出境。
李贄旗幟鮮明宣稱自己的著作是“離經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殺不可去,頭可斷而身不可辱”,毫不畏縮。
他喜愛清潔成癖,衣服一塵不染,經常掃地,以至“數人縛帚不給”。“與僧無念、周友山、丘坦之、楊定見聚,閉門下鍵,日以讀書為事。衿裾浣洗,極其鮮潔。拭面拂身,有同水淫。不喜俗客,客不獲辭而至,但一交手,即令其遠坐,嫌其臭穢。其忻賞者,鎮日言笑。意所不契,寂無一言。滑稽排調,沖口而發,既能解頤,亦可刺骨。所讀書皆抄寫為善本,東國之秘語,西方之靈文,離騷、馬、班之篇,陶、謝、柳、杜之詩,下至稗官小說之奇,宋、元名人之曲,雪藤丹筆,逐字雙校,肌擘理分,時出新意。其為文不阡不陌,攄其胸中之獨見,精光凜凜,不可迫視。詩不多作,大有神境。”
有意思的是這個搞學術的老和尚,得到大眾的認可,李贄火了!
舉國上下,滿城盡是李贄“粉絲”。工部尚書劉東星親自接他去山東寫作;歷史學家焦竑替他主持新書發布會;文壇巨子袁氏三兄弟跑到龍湖陪他一住三個月;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和他進行了三次友好的宗教交流;全國各大城市輪流邀請他去做訪問學者。李贄一開壇講學,管你是哪座寺廟,在什么深山老林,和尚、樵夫、農民、甚至連女子也勇敢地推開羞答答的閨門,幾乎滿城空巷,都跑來聽李贄講課。這下子,李贄成了橫掃儒、釋、民的學術明星,明朝竟出了個前所未有的大眾偶像。
李贄學說,哪來如此魅力?
很值得研究。
三、李贄批歷代文人盲從惡習:《題孔子像芝佛院》
中國的應試教育是有淵源的,歷代培養了大批盲從的文人。雖然歷朝歷代都有向這樣的惡習開戰的勇士,但是他們往往都是勢單力薄,不是被搞得同流合污,就是被除掉。李贄屬于后者。他的《題孔子像芝佛院》,旗幟鮮明向文人盲從的惡習開炮,有理有據。
《題孔子像芝佛院》是選自《續焚書》卷四中的一段,原文:
人皆以孔子為大圣,吾亦以為大圣;皆以老、佛為異端,吾亦以為異端。人人非真知大圣與異端也,以所聞于父師之教者熟也;父師非真知大圣與異端也,以所聞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與異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則吾不能”,是居謙也。其曰“攻乎異端”,是必為老與佛也。
儒先億度而言之,父師沿襲而誦之,小子聾而聽之。萬口一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誦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強不知以為知”,而曰“知之為知之”。至今日,雖有目,無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謂有目?亦從眾耳。既從眾而圣之,亦從眾而事之,是故吾從眾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李贄的意思可這樣理解:
人們都以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以為他是大圣人;人們都把道教、佛教當作異端邪說,我也認為它們是異端邪說。人們并非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異端,只是將在父母老師那里聽到的教導作為成熟的看法而已;父母和老師也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異端,只是將在儒家前輩那里聽到的教導作為成熟的看法而已;儒家前輩也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異端,只是因為孔子說過這樣的話。人們這么說“圣人的境界我達不到”,是站在謙虛角度說的。人們說“打擊異端邪說”,一定是指的道教和佛教。
儒家前輩通過主觀猜測這么說,父母老師沿襲他們的教導也這么說,后生糊里糊涂的接受。眾口一詞,就不能打破了;上千年都一律這么做,人們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了。不說“學生們誦讀他(孔子)的話”,而說“已經懂得了他”;不說“把自己不知道的強說成自己知道”,而說“知道就是知道”。到了現在,就算有明眼人,也打破不了這個風氣了。
我是什么人,敢說自己是明眼人?我也跟大家一樣。既跟隨眾人認為孔子是大圣人,也跟隨眾人學習他,這就是我跟隨眾人在芝佛院學習孔子的學說的緣故。
李贄揭示的歷史景象,難道不是事實嗎?
四、李贄的第二故鄉麻城1927年爆發黃麻起義[2011-06-18 14:02]
了解品味李贄的魅力,當然是讀他的文章了,同時也要了解他行文的時代背景。他寫的《題孔子像于芝佛院》,痛批文人不獨立思考,人云亦云的惡習。
而李贄寫這篇文章的地點就是在湖北麻城,正是在這里爆發過黃麻起義。1927年11月由中共鄂東特委領導的黃安、麻城兩縣人民發動的起義。黃麻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大別山地區舉行的首次武裝斗爭。可見李贄的反叛精神作為一種文化在麻城是有影響的。
1552年,李贄26歲中舉,歷任河南輝縣教諭、北京國子監博士、云南姚安知府。
萬歷12年(1584)十月,李贄從黃安移居麻城,因無館住宿而返。第二年三月才定居于麻城龍潭湖上的芝佛院。龍潭距城三十里,一般人不易走到。他從此安靜地讀書著作,與一二相知者講學。
移居麻城的時候,李贄將妻女送回福建,自己孑身居麻城龍潭湖芝佛院。
這里介紹一下芝佛書院,原稱“芝佛院”,是李贄好友、麻城一名僧修建的寺廟。龍潭湖旁有釣魚臺,釣魚臺上建有“寒碧樓”。這些都是李贄寓居麻城著書講學、生活休息的地方。
其實,芝佛書院僅是私人佛堂,但規模宏大,院中有正殿、左右廂房,還有僧人宿舍和客人招待所。從公元1588至1600年,李贄寓居龍潭著書講學前后達12年。
他在此著述立說,傳經布道,提出了許多進步思想,向封建禮教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討。他潛心研究儒、佛、道學,完成《初潭集》、《焚書》等著作。收入《童心說》、《贊劉諧》、《何心隱論》及與道學家耿定向反復論辯而撰寫《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書答、雜述、讀史短文和詩共6卷。
李贄成為我國歷史上反對封建桎梏、崇尚人性自由的第一人;不僅如此,他還對許多小說、戲劇如《水滸傳》、《西廂記》、《琵琶記》等進行了點評,影響深遠。
李贄倡導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人人平等,反對封建禮教,揭露道學家們的偽善面目,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為是非標準,批判的鋒芒直指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程顥、張載、朱熹。李贄倡導絕假還真、真情實感的“童心說”。
李贄充分展示了民本思想和人生態度,向幾千年的封建權威發起挑戰,猛烈抨擊了宋明程朱理學,顯示了他逆潮流而動,追求光明自由的大無畏精神。
李贄在麻城還多次講學,抨擊時政,針砭時弊,聽任各界男女前往聽講,并受到熱烈的歡迎。
李贄的言行引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驚慌和仇視。他們以“異端思想”、“亂道行為”、“惑世言論”等罪名對其進行了殘酷的迫害。最終,李贄被逐出麻城,在通州逮捕入獄。1602年,李贄乘獄吏為其理發不備,奪過剃刀割喉,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向封建衛道士表示了不屈的抗爭。
麻城是李贄的第二故鄉,甚至是他選擇的身后地。李贄為麻城帶來了豐富的文化積淀。他的純真品德,豐富的學識,求實的精神和生動的講學,致使龍潭芝佛書院名聲大振,各地求學者絡繹不絕。在他的影響下,黃梅汪可受、“公安三袁”、紅安耿定理、麻城周思久、梅國楨、楊定見等學者經常慕名而來;在鼎盛時期,芝佛書院有僧人40余人,門徒眾多,香火不斷。麻城崇文重教之風盛行,著書講學之士不斷,一度成為晚明社會的文化中心之一。
因其聲名,使芝佛書院、釣魚臺成為麻城著名的風景名勝;因為他的言行和著述廣受民眾歡迎,使麻城之名得以傳揚;更重要的是,他的革命思想在麻城影響深遠,自明朝之后均有麻城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奮起反抗,追求民主自由,使麻城這方熱土聲名卓著。
1927年11月13日,中國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三萬余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 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正式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組建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史稱“黃麻起義”。
黃麻起義是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之后,在長江以北地區首次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農民武裝起義,是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黨領導的武裝起義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揭開了鄂豫皖地區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蘇維埃政權建設的序幕,為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起了先導作用,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從此,這一地區黨領導的武裝斗爭連綿不斷,直至全國解放。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后,留下的革命力量重建紅二十五軍,堅持戰斗在大別山區。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后,重組的紅二十八軍和地方游擊隊、便衣隊,堅持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又是新四軍第五師開展抗日游擊的主要區域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主要立足地。
黃麻起義及其后的革命斗爭,開辟了一塊堅實的革命基地。黃麻起義奠定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初始基礎,也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起點。
黃麻起義及其后的革命斗爭,造就了一大批杰出革命人才。其中從黃麻起義走出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4位,開國將軍25位(含大將2位、上將6位、中將6位、少將11位);而作為黃麻起義策源地的紅安縣,則不僅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和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而且產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共和國主席和61位將軍(其中上將8名、中將10名、少將43名),捐軀的革命群眾10多萬,犧牲的有記載的烈士2.2萬,因而是全國第一“將軍縣”和著名“烈士縣”。
黃麻起義不僅用鮮血和生命燃起了大別山工農武裝革命的烽火,也在起義及其后的斗爭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麻起義革命精神。這就是:緊跟黨走,信念堅定;不畏強敵,拼搏圖存;求真務實,勇于創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無私奉獻,艱苦奮斗。
五、結論。
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李贄是被當作尊法反儒的英雄,加以推崇,他的著作被劃歸“法家”。
李贄對統治階級所極力推崇的孔孟之學也大加鞭撻。在《焚書·贊劉諧》及《續焚書》的《圣教小引》、《題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戲謔嘲諷的筆調貶低孔子,這在尊孔子為至圣先師的古代,真是一種大膽的舉動。他認為孔子并非圣人,“雖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焚書·答周柳塘》)。孔子沒什么了不起的,“耕稼陶漁之人即無不可取,則千圣萬賢之善,獨不可取乎?又何必專門學孔子而后為正脈也”(《焚書·答耿司寇》)。人人都是圣人,又何必一定要去學孔子呢?這就把孔子從至高無上的圣人地位上拉下來了。如果一定要將孔子奉為偶像,言行舉動都學孔子,那就是“丑婦之賤態”(《焚書·何心隱論》)了。李贄否認儒家的正統地位,否定孔孟學說是“道冠古今”的“萬世至論”,認為不能將其當作教條而隨便套用。《六經》、《論語》、《孟子》“乃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焚書·童心說》)。
李贄對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確已達到了“非圣無法”的地步,難怪統治階級對他要恨之入骨了。
我們對于當年的那場批林批孔運動,決不能簡單化理解。通過認識那位明朝名人李贄,讀他的《題孔子像芝佛院》,也許會進一步認識發動批林批孔運動的毛主席的深謀遠慮。
鏈接:[建黨90周年]毛主席要尼克松來訪的決策基礎到底是什么?
[建黨90周年]毛主席讀《共產黨宣言》超過100遍[2011-06-29 19:23]
潘光旦的思想境界:真學者真學問3[2011-02-01 08:3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2FE386FDAD.html
學術番薯地,前人挑大的后人撿小的[2011-01-21 15:0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2AE9DDFDA5.html
歡迎交流:歷史印證了毛澤東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原文地址:批林批孔讓這位明朝名人更有名[2011-06-18 09:22]
李贄的第二故鄉麻城1927年爆發黃麻起義[2011-06-18 14:0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