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滅太極拳的“科學方法”
二兩撥千金 2010-10-25
晚上10點剛看完中央4頻道的一個關于太極拳的節目,浮想聯翩,說道說道。
這個節目的主要用意,是試圖用科學手段來解讀太極拳,即用布滿全身的傳感器來記錄拳手的運動軌跡,然后再對這些軌跡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主持這項實驗的是國家體育總局下屬的體科所體育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祥晨,上網一查,該人還掛著體育系統仿真實驗室主任、中國系統仿真學會體育系統仿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的頭銜,果然是教授、專家。
既然是“解讀”太極拳,首先就得解。
這個解,在李主任看來,就是肢解的解,即把一個動作肢解成各個片段,再用牛頓力學和三角幾何加以合理推導,似乎并不復雜。
肢解太極拳是容易的。問題是,解完之后,還得讀。
讀,就是綜合提煉,比較麻煩。因為,太極拳和其他武術一樣,都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每一個反應動作,一個動作里面除了表象——運動軌跡之外,往往還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如真偽、輕重、虛實、變化等等,這些東西累壞了專家們——以現有的技術手段,一個人的意圖的真偽就夠他們讀一輩子。我估計,最最急切的盼望著我國“云計算”迅猛發展的,就是體育總局的這些專家們。
顯然,直到節目結束,這些專家們既沒用牛頓微積分讀出太極拳,也沒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讀出太極拳——他們把太極拳的功夫高低解讀為——符合牛頓力學原理的、掌握技戰術的“熟練程度”。 專家們想必是感激牛頓的,要是沒有牛頓,太極拳險些成了無號的草鞋,無名的野雞。
人吃飯的時候,舌頭和牙齒極少打架,咀嚼與攪拌自然而然。不知道這些專家吃飯是他自己學的,還是他媽教的,還是牛頓教的?總不會是掌握了舌頭、牙齒和食物的科學運動規律、讀完博士后才學會吃飯的吧?太極拳就像吃飯一樣,從來都是自然而然的,楊露蟬要是生活在今天,肯定進不了體育總局。
太極拳創立至今,少說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如果算上文化淵源,那與中華民族的生存時間是等長的。不過,現在情況很糟,那群廢物專家一不尋師訪友練點兒功夫,二不下基層推廣群眾運動,整天為了寫幾篇論文,評幾個職稱,拉點兒經費,就可以隨意舞動科學手術刀肢解中國文化。更糟的是,他們占據了公眾的視聽,陶醉于給公眾展示那些血淋淋的“科學碎片”,毀人不倦。
好在,太極拳是不怕肢解的。因為,不懂它的人,不知道如何解;懂它的人,根本不需要解。解和讀,在中國人看來是互通的,解就是讀,讀就是解;解中有讀,讀中有解。這哪里是西方人的對立思維所能了解的?拿著手術刀,能找到任督二脈嗎?
科學的手術刀當道,太極拳肯定會沉默。
沉默,不等于消失。太極拳是中國文化的反照,它從來都與中華民族共榮辱、共存亡,它會綿綿不斷的流傳下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倒是要提醒那些迷信科學能解決一切的專家們,萬一科學飯吃太狠您哪天便秘了,千萬別用熱力學定律去研究大便的能量轉換,也別去中科院找“云計算”來發現肛門肌肉的運動規律——就算你取得謝亞龍的“叉腰肌”那樣重大成果,超過了牛頓或愛因斯坦,人也會憋成屎殼郎。所以簡單點,找點金銀花,下下火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