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朝閣老李鴻藻
甄巖
提到李鴻章,凡是中國人,沒有一個不對其心怨言詬的,因為他代表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幾十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國人唾罵為賣國賊。但是,有一個與李鴻章同朝為官卻始終堅持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尊嚴的重臣良相,其名字與李鴻章僅有一字之差。他,就是晚清三朝閣老李鴻藻。
李鴻藻,字季云、寄云,號石孫、蘭孫、硯齋。1820出生于河北省高陽縣龐口鎮。李鴻藻少年時代就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他17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一年后又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長達50余年的為官生涯。曾歷任清內閣大學士和兵、禮、工、吏部尚書,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等重要職務。他還是同治皇帝的老師,有“高陽相國”之稱。他經歷了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對清廷大政有過重要影響。
李鴻藻所處的時代正值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時期。當時,西方列強,包括日本和沙俄對我國領土、主權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在策劃著侵略中國的陰謀和行動。面對政情詭譎、風云變幻的局勢,
他不畏強暴,一身正氣,在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中,堅決主張抗戰,反對屈辱求和,始終堅持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的尊嚴,反對外國的干涉和侵略。在朝政更迭、政爭不斷的情況下,他以清流議政,主張嚴整綱紀,清明政治,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持躬儉約,獨守正,持大體,所薦多端士”。所以,他在朝廷內外,以其德高望重、愛國愛民、清正廉潔而名重京師。
從1868至1871年,同治皇帝和慈禧多次提出重修圓明園。當時國力日漸衰微,西方列強正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心存野心,隨時窺探時機以求一逞之時。李鴻藻念及國力日衰,百姓窮困,多次或“明疏”或“密諫”,明確提出“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竭盡全力阻止重修并多次直接勸阻同治皇帝。最后,終于迫使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收回成命。
此時,冀中河間等地又出現大災,災區餓殍遍野。李鴻藻和張之洞擬定了一份啟事,呼吁朝廷官員募捐助賑。據保留至今的啟事原稿及帳單記載,當時有29人響應。募捐多則白銀一百兩,少則十兩、二十兩。
李鴻藻身體力行捐銀五百兩,并將全部捐款送至災民手中。在當時朝廷日趨腐敗,國庫日漸空虛的情況下,能夠體恤黎民疾苦,并以己之所能解囊助賑者實為寥寥無幾。因此,李鴻藻之廉潔清正一直為后人稱道。我的家鄉至今還傳頌著他愛國愛民、清正廉潔的往事。
1871年,沙俄政府乘阿古柏侵占烏魯木齊并向東進犯之際,出兵強占我國伊犁地區。1877年,左宗棠率軍隊擊敗阿古柏。1878年,清政府派欽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國,就要求歸還伊犁等問題與俄方進行談判。然而,崇厚竟于次年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里瓦幾亞擅自與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爾斯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使中國喪失了伊犁城以外的大片領土,并使我國主權蒙受巨大恥辱。李鴻藻堅決反對該條約的簽訂。在朝廷,他慷慨陳詞,據理力爭,發動清流派彈劾李鴻章用人不當,奏請皇上治崇厚擅訂之罪,改派使節出使俄國修改上述條約。使該條約得以改訂,保住了上萬平方公里的祖國領土。在李鴻藻、張之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朝廷另派曾紀澤(曾國藩之子)赴俄。經過艱苦的談判,曾紀澤與俄國外交大臣吉爾斯和俄駐華公使布策于 1872年2月24日 在俄國圣彼得堡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終于爭回了《里瓦幾亞條約》失去的伊犁南境的大片領土以及諸多軍事要塞和關口,更正了許多有關分界及通商條款。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朝廷中妥協投降之風日盛。很多皇宮大臣、達官顯貴多取退讓求和的態度。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和既得利益,他們茍且偷安,置國家與民族的利益和黎民百姓的安危于不顧。當時,前方軍情緊急,鳳風、九蓮城相繼失陷。李鴻藻焦急萬分,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皇上,建議朝廷開源節流,動員全軍,重整士氣,保家衛國。然而,一些官僚依舊歌舞升平,忍辱求和,最終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這種情況下,李鴻藻與翁同龢再次重申反對簽訂《馬關條約》的立場,表示為官一任,上要無愧于祖宗社稷,下要對得起黎民百姓,但終于抵擋不住朝廷中妥協投降勢力,眼睜睜地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割讓給日本侵略者,廣大黎民百姓飽受侵略的欺凌和恥辱。從李鴻藻的日記中,人們可以了解到他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面前的奮力抗爭以及無力挽救民族危機的無奈和痛苦。
1897年7月31日 (清光緒二十三年),七十八歲的李鴻藻因病逝世,謚號“文正”,入賢良祠。李鴻藻生養了三個兒子,其中小兒子李石曾是國民黨元老,勤工儉學運動的最早倡導者,故宮博物院首任理事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