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游記》散記
余畫洋
初稿寫于2009年10月31日
一
《西游記》第一回的題目叫“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西游記》,吳承恩著,鳳凰出版社,2006年)上半藏了“靈源”二字,下半含了“大道”二字,合起來就是“靈源大道”。《靈源大道歌》的作者為曹文逸,她生當宋徽宗時代,作了這首七言詩。
《管子.內業》和《靈源大道歌》的主旨與布局非常相似,我們可以通過相互比較,來理解后者的內容。《內業》的開頭說“氣,物之精,此則為生”,《靈源》則說“命蒂從來在真息”。《靈源》說“神水難言識者稀,資生一切由真氣”,《內業》則說“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靈源”產生“神水”,即“大道”生成“真氣”,《內業》也說“氣,道乃生”,即“氣必得道而始生”(張舜徽《管子四篇疏證》)。那么,究竟什么是“道”?
《內業》說:“道滿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在于心安。......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這里的心中之心是什么意思?《靈源》說“無心心即是真心”,所以《內業》、《靈源》里的“道”應釋為無心之心。敦煌遺文《無心論》中言“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又言“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即以“無心”為大道。所以《西游記》的一個主題便是《靈源大道歌》所說的“無心”。
二
菩提老祖說孫字“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第8頁)《靈源大道歌》說“但看嬰兒處胎時,豈解有心潛算計”,因此嬰兒比喻“無心”。《靈源大道歌》還說“解養嬰兒須藉母”,《西游記》里的“嬰兒”是孫悟空,在關鍵時刻幫助他的是觀音菩薩。在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觀音說“我這凈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191頁),故《西游記》以凈瓶暗喻靈源大道。凈瓶本空,空即“無心”,悟空是悟得“無心”之意。
觀音的對立面是太上老君(如42、191頁)。觀音借太上老君的看爐童子考驗唐僧師徒(262頁),讓兩童子在平頂山蓮花洞(237頁)作怪,稱為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牛魔王曾號稱“平天大圣”(28頁),因此平頂山暗示了牛魔王;而蓮花洞暗示了觀音。故牛魔王為老君所化。芭蕉扇(如262、395頁)是一條重要線索。太上老君說“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395頁),所以芭蕉扇是他最厲害的法寶;而羅剎亦恃此以逞能。故老君與牛魔王似二而實一。扇息了火焰山上的火之后,“三藏解燥除煩,清心了意”(463頁),故芭蕉扇的寓意應是“屏除邪欲得清涼”(11頁)。
明室佞道,政治腐惡,吳承恩有鑒于此,黜道而揚佛。因而以牛魔王暗指太上老君,其子“乳名叫做紅孩兒”(301頁),“紅”指朱明王朝。作者還把朱元璋的后代比作豬八戒,如八戒叫“老朱的買賣到了!”(637頁)同一回里孫悟空還說“我也有些兒羞明”,不齒于腐敗的時政。
三
《西游記》寫及淮河有“水猿大圣”(497頁),魯迅先生說孫悟空的原型為淮水水神巫支祈,這個觀點是對的。但淮水水神還有更早的根源。良渚玉器上的神人獸面紋(見《中國文化史綱要》,吳小如主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37頁)很可能就是所謂巫支祈。又《莊子.胠篋》中講到了“容成氏”,疑“容成”的合音即猿,巫支祈為容成氏之音變。那么,良渚文化所代表的驩頭族群(參考《祝融和后羿》一文)奉祀容成氏,或曰巫支祈。
補記(2010年7月8日)
《西游記》對佛教亦多嘲諷之辭,故虛云和尚曾說這是謗佛之書。但綜觀全書,有二佛吳承恩心存敬意,那就是彌勒佛和燃燈佛。二佛見于《華嚴經》與《金剛經》,《西游記》第九十八回唐僧取得的經卷中,列有《華嚴經》八十一卷和《金剛經》一卷。實際上武則天時所譯《華嚴經》是八十卷,《西游記》說八十一卷似乎是要把《華嚴經》與《金剛經》聯系起來。第九十九回里“九九歸真”,引生第八十一難者為八大金剛,隱喻讀完八十卷《華嚴經》再讀一卷《金剛經》,也就是會通華嚴宗和禪宗的兩部根本經典。
這一回窮舉了唐僧師徒的八十劫難,其中第五十三難是“小雷音遇難”(對應于第六十六回“諸神遭毒手彌勒縛妖魔”),暗示了《華嚴經.入法界品》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并且認為彌勒在善財參訪的“善知識”中最值得尊敬。所以在第一百回也就是最后一回,作者特意稱之為“彌勒尊佛”。
《華嚴經》第七十八卷中彌勒說“菩提心者,猶如金剛,悉能穿徹一切法故”,還有多處(十處)闡釋“菩提心金剛”。作者是以此來理解《金剛經》題旨的。這一卷還說“如金剛杵,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羅延力”,這不就是金箍棒的來歷嗎?所謂“持菩提心金剛之杵,摧伏一切諸魔外道”,不就是孫悟空降妖捉怪的形象嗎?
“行者”、“悟空”,正是《華嚴經》、《金剛經》的精煉寓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