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金國議和之后,秦檜給南宋人民送了那些“禮物”?
在岳飛遇害之后,在秦檜的主持下,宋金于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年達成第二次紹興和議,南宋對金國稱臣納貢,還要割讓大片國土,而金國則答應放回宋高宗趙構那已經年逾六十的親媽韋太后,同時歸還南宋的還有趙構的老爸的棺材(注:棺材里面其實是一截朽木。宋徽宗于1135年在金國被糟蹋致死,之后按照金人的習俗,宋徽宗的尸體被扔到火坑里澆上油鍛煉成好燃料)。
而宋高宗趙構的幾個結發妻子,以及宋高宗趙構的兄弟姐妹和其他親人全都被金人扣著(注:宋高宗趙構的所有女性親人早已經被女真貴族們蹂躪了成百上千次,很多女的甚至被糟蹋致死)。
南宋自與金國達成和議之后,官府對人民的橫征暴斂不但沒有絲毫減輕,反而不斷加重。真正能夠享受和平的只有金國女真貴族和茍且偷安的南宋君臣,少數統治者的驕奢淫逸、貪污腐化與大多數人的貧困痛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當時的中國飽受南北分裂之苦,經濟文化慘遭摧殘,自黃河以南到長江以北的廣闊地區因為屬于宋金兩國交界區而長期處于荒涼狀態。
此外,根據紹興十一年(1141年)達成的宋金和議,南宋收三大將兵權,金國明確要求南宋不得罷免秦檜的相位。有了金國主子撐腰,秦檜當上了宋高宗趙構無法罷免的終身宰相,秦檜自此專權18年,權勢如日中天。秦檜“挾強虜以要君”,也就是憑借外國人的強大來要挾皇帝。用今天的話說,大致可以類比為“挾洋人以自重”。在專權期間,秦檜結黨營私、徇私舞弊、迫害異己、貪污受賄、貪贓枉法、賣官鬻爵,拼命榨取民脂民膏,還大興文字獄,進行嚴酷的輿論管制以粉飾“太平”,秦檜及其同黨就是一群禍國殃民的民族敗類,他們無惡不作,無所不為!
秦檜還是宋朝的特大貪污犯。據《宋史》卷473《秦檜傳》記載:『(秦檜)開門受賂,富敵于國,外國珍寶,死猶及門。人謂熺(秦檜養子秦熺)自檜秉政無日不鍛酒具,治書畫,特其細爾』。在和金國達成和議之后,為了刮盡民脂民膏以供奉給敵國,宋高宗、秦檜還下令各地官吏進行獻助。名義上是各地官吏以“羨余”獻助中央,實際上連宋高宗也知道,這是“監司郡守”“刻削苛細,進獻羨余”,這些財物除了供奉給金國女真人,剩下的主要就成了秦檜的私有財產。以至在秦檜臨死的時候,秦家“富敵于國”。
據南宋史學家李心傳所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記載,秦檜家里的府庫財富,超過了南宋朝廷的“左藏數倍”,當時凡是南宋宮廷所稀缺的物品,秦檜家都應有盡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還記載,由于秦檜“貪墨無厭”“喜贓吏,惡廉士”,故此在秦檜治理之下,南宋多是貪宮污吏。貪官污吏們為了媚事秦檜,便以盤剝壓榨百姓為急務,“涪斂以待過往,科率以奉權貴。”他們征收賦稅時,還強迫人民“合零就整錢,如綿一錢令納一兩,絹一寸令納一尺之類,是正稅一分,陰取其九”。甚至,當時各地都是“官收一歲之賦,而民輸兩倍之積。”
秦檜還實行特務統治,大興告訐之風。“察事之卒,布滿京城,小涉譏議,即捕治,中以深文”,“秦公方斥異己,大起告訐,此其勢欲殺賢者”。由于此風一起,一些貪瀆無恥之徒,“率為檜用”“爭以誣陷善類為功”,使得那些“善于其治”的官吏,“或遭誣訴,有司極其鍛煉”。此風一起,許多卑鄙小人紛紛依附秦檜,不斷向上告密,大肆誣告陷害無辜以求升官發財。當時,凡是“與秦檜異論者”,即使被罷官為閑職,“奉祠里居”,或“僑居他郡”,全都在劫難逃,“以次被罪”,終遭打擊迫害。在秦檜專政期間,“士大夫死于其手者甚多”。
秦檜在不遺余力地鏟除異己的同時,還極力扶植培養黨羽走狗,對“附己者立與擢用”,“凡齷齪委靡不振之徒,一言契合”,即授以爵官。當時的一些奸佞小人,如王次翁、范同、萬俟卨、孫近、韓肖胄、樓炤、程克俊、李文會、揚愿、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余堯弼、巫伋、章夏、宋樸、史才、魏師遜、施鉅、鄭仲熊等等,都因附會秦檜而相繼被秦檜任用提拔。
秦檜還以控制科舉的方式,惟其所欲,“引用州人,以為黨助”。當時的文士只要是秦檜的老鄉,同時具有眼、耳、口、鼻者,“皆登要途,更相攀援,其勢炎炎,日遷月擢,無復程度”。秦檜營私結黨、任人唯親,其結果是“非檜親黨, 則不得仕宦”。由于秦檜和他的親信,結成了狐群狗黨,控制著朝政大權,使南宋朝政極端黑暗腐敗。
秦檜及其黨羽還不遺余力地破壞南宋的國防力量。經過秦檜及其黨羽將近二十年的壓制和破壞,到了金國再次發起攻宋戰爭的紹興三十一年(秦檜當時已經死了),南宋軍備已廢弛多年,宋軍將士也早已失去紹興十年時的那種進取之心和雪恥之志,此時算得上是兵無精兵,將無良將。結果,在名將劉锜(已經六十多歲)的指揮下,雖然集中了江州、池州、建康、鎮江四支大軍,但宋軍在兩淮還是一敗再敗。毫無疑問,劉锜此時手中的兵馬,已非昔日驍勇善戰的八字軍,而是被秦檜之流腐化削弱后的軍隊。劉锜縱有千般能耐,此時也無濟于事了。
自從宋金達成和議,北方人民既要遭受金國女真貴族的殘酷奴役,忍受來自金國女真統治者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政策,又要承擔金國對蒙古戰爭引起的各種負擔,大批漢人壯丁被金國女真統治者強征戍邊,在金國與蒙古之間的戰爭中,充當炮灰,苦不堪言。(注:金國始終存在著很強烈的民族歧視政策,當時的金國把民眾分為五等,其中女真人是第一等,漢人是第四、第五等)
公元1140年岳飛北伐前后,金國內外交困。然而在達成宋金和議之后,經過將近二十年的休養,加上南宋每年進貢給金國的大量財富,金國的國力得以恢復,金軍將士也養得膘肥體壯。
而此時的南宋,經過秦檜及其黨羽將近二十年的折騰,已經國困民窮,“國之府庫,無旬刀之儲,千村萬落,生理蕭然”。宋金國力對比發生了顯著變化。(注:秦檜執政期間,是宋朝最黑暗、專制、腐敗的時期之一。南宋日后的繁榮,大半是建立在宋孝宗的勵精圖治之上,與秦檜趙構之流毫無關系。)
當初,在接連得到完顏亮加緊備戰的情報之后,南宋的一些臣僚開始上奏請求朝廷趕快備戰。秦檜雖然死掉了,但南宋的朝政大權還被秦檜過去扶植起來的黨羽們把持著。秦檜的黨羽們玩弄權術、壓榨百姓、作威作福十分在行,但是處理軍國大事卻是鼠目寸光。由秦檜黨羽把持的南宋朝廷不僅拒不接受備戰的建議,還處罰了一些上書言事的官員。宋高宗也認為自己的南宋王朝給了金人那么多好處,又向來畢恭畢敬地侍奉大金國,故大金國找不到借口來進攻南宋。
到了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聽說金主完顏亮率大軍氣勢洶洶地撲來,宋高宗趙構馬上嚇得尿褲子,趕緊備船,準備逃亡海上。多虧了臨危不懼的文臣虞允文指揮宋軍殘部憑借長江天險據守,加上金國后來發生內訌,南宋總算又逃過一場劫難。
想當初,早在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二月,當曾被岳家軍扁得滿地找牙的金軍再次進犯淮西之時,宋高宗頗不以為然地說:『中外議論紛然,以敵逼江為憂,殊不知今日之勢與建炎不同。建炎之間,我軍皆退保江南。杜充書生,遣偏將輕與敵戰,故敵得乘間猖撅。今韓世忠屯淮東,劉锜屯淮西,岳飛屯上流,張俊方自建康進兵,前渡江窺敵,則我兵皆乘其后。今虛鎮江一路,以檄呼敵渡江,亦不敢來』(《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9)
公元1161年,曾經親歷公元1140年宋金戰爭的金主完顏亮再次發起攻宋戰爭,當時金軍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岳飛不死,大金滅矣!”(原文『逆亮南渡,胡人自為「岳飛不死,大金滅矣!」之語』,相關記載可見于《浪語集》卷22《與汪參政明遠論岳侯恩數》)。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經過金主完顏亮的“提醒”,宋高宗趙構突然想起已經被他伙同秦檜冤殺了將近二十年的那位名將岳飛。為了激勵士氣,宋高宗趙構下令給岳飛和張憲的家屬解除拘禁,以開“生還”之路。然而,心胸狹隘的宋高宗趙構到底還是不愿承認自己害死岳飛的罪責,所以別有用心地把岳飛、張憲等愛國將領與蔡京、童貫等誤國權奸并列,以混淆視聽。
根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紹興三十一年,北虜犯邊,連年大舉,上(指宋高宗趙構)思曰:「岳飛若在,虜軍豈容至此。」即時下令修廟宇云。』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 六月,宋高宗趙構退位,趙眘(原名趙瑗)即位,是為宋孝宗。南宋帝位從此歸屬于宋太祖的后裔。
宋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是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他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改革內政,勤儉治國,為南宋日后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宋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史稱為『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在即位之初,宋孝宗胸懷大志,傾向抗金復國,即位僅一個月,在并未對岳飛冤案進行重新審查的情況下,就宣布給岳飛平反昭雪,追復原官,以禮改葬于臨安(今浙江杭州)棲霞嶺下。后來,宋孝宗召見岳飛三子岳霖,他對岳霖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然而,宋孝宗給岳飛的昭雪仍然是有限度的。宋孝宗對岳飛冤案雖已基本平反昭雪,但仍有所保留,并不徹底。宋孝宗對受岳飛冤案牽累者均予平反優恤,但對岳飛冤案本身則采取相對含糊、避諱的態度。而對岳飛的褒獎和尊崇也打了折扣。
在為岳飛昭雪之后,又過了十幾年,宋孝宗才按禮制來給岳飛定謚。淳熙五年(1178),南宋朝廷決定給岳飛賜謚。起初擬謚為“忠愍”,擬議官之所以選“愍”字,是因為『使民悲傷曰“愍”』。而使人民悲傷的原因,擬議文《忠愍謚議》中講得較清楚:『公(指岳飛)素志恢復,會和好已定,南北息肩,于是登廟堂,位樞弼。彼忌功嫉能者方相與謀孽厚誣,以媚權臣,乃罷本兵,興羅織,致坐事以沒。嗟乎!士患不遭時遇主,既遇而復不得其死』。基本上明確指出岳飛是因南宋朝廷的冤獄而死于非命。但宋孝宗拒不同意,『有旨,令別擬定』。議謚官立即領悟到宋孝宗的不滿之處,于是在擬議文中把岳飛冤獄大加淡化:『雋功未就,偉志莫伸,身隨以殞,有遺憾焉』,擬改謚“武穆”。而在《武穆覆議》中,對岳飛枉死朝廷冤獄之事竟只字不提。從南宋大臣顏度奏請給岳飛賜謚,經反復研究討論,到定謚頒布,歷時兩年,要害在于宋孝宗忌言岳飛死于冤獄。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病死。有官員奏請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俊為配饗功臣,但大臣們議論紛紛,認為不妥。很多大臣指出:張俊『晚附秦檜,力主和議,誣殺岳飛,不宜在預饗之列』。吏部侍郎章森建議讓張浚、岳飛“配享”廟庭,宋孝宗最終卻決定文官用主和派呂頤浩、趙鼎,武將用韓世忠、張俊,而不用抗戰派張浚、岳飛“配享”。
宋孝宗的謚號為“孝”,可見他對宋高宗趙構的孝心。而在禪位之后,宋高宗趙構(1107年-1187年)足足當二十五年的太上皇才死去,這期間宋高宗不僅生活安逸舒適,倍受尊崇,而且還與朝中主和的臣僚們聯合起來,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
對于選中自己繼承皇位的養父太上皇趙構,宋孝宗心存感激而刻意維護其體面,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宋孝宗對太上皇趙構還心存畏懼,對趙構長期提拔、培植的文官武將群體及其盤根錯節的關系網也多有顧忌。如果真要重新審查岳飛冤案,仔細追究冤獄制造者,追查兇手,徹底平反昭雪,勢必觸動宋高宗趙構和一大批文官武將后代的盤根錯節的龐大關系網,這是宋孝宗所不敢冒險妄動的。
在宋高宗和秦檜的長期打壓之下,抗戰派的人才凋零,而除了那些主和派,宋孝宗手下幾乎無人可用。主和派經過宋高宗和秦檜的多年培育扶植,根基牢厚,而他們背后的主子就是太上皇趙構。面對這種復雜的形勢,宋孝宗自然更加小心謹慎,以免事情不可收拾。于是,宋孝宗迫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和現實壓力,不得不與以太上皇趙構為首的南宋主和派君臣達成了某種妥協,而不敢公開宣傳岳飛當年北伐的戰績。此后二十多年,面對南宋朝廷中安于現狀的主流意識,以及南宋主和派的強大勢力,宋孝宗既痛心疾首又無可奈何,他恢復中原的遠大抱負無從施展,昔日的銳氣漸漸消磨下去,后來也變得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了。
隆興元年(1163)三月,宋孝宗即位還不到一年,金國就來索取貢賦以及被南宋占有的紹興和議時所定國界以外的地區,南宋則提出地位平等和重劃疆界的要求,雙方相互拒絕。四月,宋孝宗召見張浚,商議出師北伐。
經過秦檜及其黨羽二十多年的倒行逆施,南宋國困民窮,全國上下萎靡不振。隆興元年(1163年),在國無良將、庫無余糧的情況下,宋孝宗發起了一次北伐。隆興元年(1163年)五月,宋將李顯忠率軍先后攻占靈璧、虹縣,又與邵宏淵攻占宿州。金國左副元帥紇不列志寧反攻宿州,宋軍主帥李顯忠率部血戰,但副帥邵宏淵嫉妒李顯忠的戰功,不僅按兵不動,而且還造謠言來鼓惑軍心,邵宏淵的兒子帶頭率部南逃,這一連串的內亂導致宋軍軍心動搖。李顯忠不得已乘夜撤軍南歸,金軍也因傷亡過重而未追擊,宋軍移師守淮。宿州治符離縣,故史稱此戰為“符離之戰”,以宋軍的敗退而告終。
接著,南宋朝廷內部的主和派勢力再次占據上風。奸相秦檜的黨羽湯思退升任左相,竟然要挾宋孝宗“奏稟上皇(宋高宗趙構)而后從事”,盡管宋孝宗氣憤地指出:“今日敵勢非秦檜時,卿議論秦檜不若”,但卻不得不屈服于以太上皇趙構為首的南宋主和派君臣,宋孝宗說“朕以太上(宋高宗趙構)圣意,不敢重違”。
隆興二年(1164年)十二月以“正皇帝之稱,為叔侄之國,歲幣減十萬之數,地界如紹興之時”,南宋不再對金國稱臣,歲貢也改稱歲幣,訂立和議,史稱“隆興和議”。
“隆興和議”雖是宋金所有和議中屈辱最輕的和議,但畢竟不是平等的和議,在南宋皇帝接受金國國書時,要求平等的禮儀被金國拒絕后,宋孝宗決心通過武力以雪國恥。主張抗金的大臣張浚已于和議前去世,宋孝宗轉而依靠指揮采石之戰的文臣虞允文。
虞允文于乾道五年(1169年)升任右相兼樞密使,乾道八年升任左丞相。宋孝宗決定采取分別從江淮、四川東西兩路攻金的策略,因而任命虞允文為四川宣撫使。此前一年,宋孝宗還將三衙之一的侍衛馬軍司移屯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建康作為宋軍東路的前進基地。但是,虞允文到四川后,卻遲遲不愿確定出兵的日期,而且不久即于淳熙元年(1174年)病死,使得宋孝宗與虞允文相約東西兩路攻金的戰略落空。
此后,宋孝宗雖然也整軍練武,積極作好攻金的準備,又幾次以接受金朝國書儀式不平等而發難,企圖以之激化矛盾,引發軍事對抗,但他既受制于太上皇高宗,又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每次都以太上皇有旨而姑聽仍舊。『壽皇圣帝(孝宗)之志,未嘗一日而忘中原也,是以二十八年之間,練軍實、除戎器、選將帥、厲士卒,所以為武備者,無所不講』。號稱“小堯舜”的金世宗也『每戒群臣,積錢谷,謹武備,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終不可恃」,蓋亦忌帝(宋孝宗)之將有為也』。
但始終制約宋孝宗的太上皇宋高宗趙構,直到淳熙十四年(1187年),才以81 歲的高齡去世,宋孝宗已是年過60 的花甲老人。
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金世宗去世,皇太孫完顏璟(金章宗)即位。宋孝宗面臨著此前向金世宗稱侄,現在又要向其孫子金章宗稱侄的尷尬局面,否則就可能發生對抗。而年過花甲的宋孝宗也已經失去早年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決心將此局面留給“英武類己”的皇太子趙惇。
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二月,宋孝宗禪位為太上皇,皇太子趙惇即位,是為宋光宗。宋光宗卻被他那陰險歹毒的李皇后管制著,即位后不久就精神失常,而且十分不孝,宋孝宗于紹熙五年(1194)含悲逝世。
宋朝褒揚岳飛,卻又不能把宋高宗趙構置于冤殺岳飛的元兇和主犯的地位。宋亡以后,方無此禁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