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圖譜假說——揭秘西醫之九
(潘德孚:《病理假說是現代西醫的臨床依據》之九)
(一)基因圖譜誕生了
“2000年6月26日,美國白宮正式宣布基因圖譜誕生,會場像加冕典禮一樣,又是焚香又是管風琴演奏,還有樂隊表演。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透過衛星聯網,和遠在倫敦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共同出現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圍繞在他們身旁的盡是科學界顯要。克林頓宣布,從此以后,人類手上握了一張新圖譜,保證是人類所繪制的最重要、最神奇的一張;這張圖譜有望讓我們了解上帝創造生命時所用的語言。
他指的是人類的基因組,也就是所有基因的總稱。組成基因組序列的30億個堿基對,絕大部分都在這一天公之于世。人類基因組計劃當初之所以提出,并花費數十億稅收完成,是因為研究人員向政客和人民保證,基因測序必能改善人類的健康。他們還說,有關遺傳疾病和許多受基因影響的疾病,DNA編碼蘊藏著新療法的依據。”([德]耶爾格•布勒希著,張志成譯《藥品真相大揭密》137頁,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月)
基因如果是生命,它當然帶有生命的一切屬性。生命是動態的,那么它也應該是動態的,即處在不斷的改變之中。基因如果是生命,基因組序列也應當是動態的,也就是說,這個序列不是死板的序列,而是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這種變化,也必然是有序的。生病,是這種變化的失序;健康,是這種變化的有序。這個圖譜破費了美國人的十多億稅收,是因為研究人員向政客和人民保證“基因測序必能改善人類的健康”。我認為,以一張靜態的基因圖譜,來確定檢測說誰能生什么遺傳病等于是癡人說夢,無稽之談,沒一點意義。拿癌癥來說,從家族曾患癌癥的人身體上抽血驗基因,再以此對照另一些人會不會得癌癥是毫無作用的。根據葉輝《支點》里寫的浙江省農業廳長孫萬鵬的父母,均在1985患肝癌,住院治療治療到一年去世;1986年他妹妹患肝癌,也是住院治療不到一年去世。1987年孫先生自己患肝癌,而且被判斷為晚期。他不愿意住院治療,其妻子購草藥膠股蘭給他服用,肝痛劇時他就嚼生辣椒止痛,在家寫他的灰學理論,每年出版著作一冊,1994年他去檢查,肝癌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一事例說明,肝癌不是絕癥,而是治療錯誤。孫先生的父母妹妹,不是死于癌癥,而是死于治療。如果孫先生也住院,結果也只能與其父母妹妹一樣。
別以為美國的總統也如是說,就以為掌握了真理,其實,克林頓也受到了蠱惑,不自覺地做了現代市場醫學的應聲蟲。
人們為健康少不了設定假說,以后再用實踐來證實。當時“克林頓向布萊爾道賀他剛出生的兒子在這天多了25年的壽命。克林頓還預言,未來幾年有望治愈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氏癥、糖尿病和癌癥,公開基因組將改善全人類的生活。”想象力多么豐富!衰老是任何生命不可避免的現象,人類能因為基因序列的發現而改變嗎?假設我們能將一碗的長江水研究個遍,知道它所有的成分和結構,能阻止長江東流嗎?
基因序列圖譜確實是科學生物學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但為這一進步制造醫學治療效果的神話卻是市場的圈套。因為,市場的目的不是為了治療,而是通過治療的手段發財。克林頓提出的“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氏癥、糖尿病和癌癥”等,幾乎全是衰老帶來的疾病,這些疾病都是一個人長期生活(環境、性格、飲食,以及他因治療所用過的藥物和治療、診斷等儀器制造的傷害)造成的結果,當然也包括他所攜帶的基因。
(二)基因圖譜首先看中檢測賺錢
市場與醫學是兩個絕對相悖的概念,醫學投入市場懷抱的結果是醫學背離目的,變成了一個怪物:正面是白衣天使,背面是吃人魔鬼。基因序列圖譜被公開并沒有像克林頓所說的“改善人類的健康”,而是被一些好利之徒利用起來制造出基因檢測儀器,預測人們將會發生什么疾病。“柏林有個大學畢業的女工程師開了一家這種類型的網絡公司……他們聲稱,通過檢測基因型可以透露出患上阿茨爾海默癥、乳腺癌、大腸癌、骨質疏松癥、血栓性疾病,以及各種新陳代謝問題的風險有多高。位于法蘭克福的個體診斷中心則自稱能查出得心肌梗塞、肥胖癥、上癮行為、更年期疾病和高血壓的基因天性;做一次抗老風險概貌基因診斷要價653.61歐元‘只要得知風險,就能預防。’”這是一種多么美妙動聽的動員語言。“該公司巧妙傳達了這樣一種印象:基因檢測是一種預防措施,就像戒煙一樣。”“美國的紐洛馬克檢驗公司,該公司公司目前正在搜尋和毒癮、抑郁癥、暴食癥、恐懼癥和多動癥有關的基因,并表示最后會針對20~50個關鍵基因,進行可預測人類行為的健康檢查。若真有這樣的生物技術水晶球,那就將造成天大的轟動效應,但實際只是高科技江湖騙術。原因就在于,人類行為牽涉的層面太廣、太復雜,光憑基因芯片是無法預知的。”“西歐納公司提供提供服務也令人懷疑。這項服務的理論基礎在于,每個人的基因構造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大約每千對堿基對中,就有一個與別人不同,也就是說,在總共30億基因組件中,就有300萬個屬于異常變體。這種基因多樣性是進化留下的有用遺產,確保了人類的生存機會,例如在對抗狡猾的病原體時就能派上用場。人類基因中潛藏著許多這類差異,生物學家稱之為基因多樣性,它們可能涉及人體的各種不同過程,例如某特定多樣性能使部分人以非常特殊的方式消化蘆筍,所產生的氣味會在就餐后散發出來——一股如同尿液一樣的沖鼻味道。顧客的基因概貌一旦出爐,西歐納的員工就隨便做個八股檢查報告來搪塞顧客。借由基因分析結果,報告給顧客一些特殊的飽含建議;但仔細察看,報告內容只是扳上科學外衣的廢話……”
波恩大學基因專家普洛平批評:“外傳檢驗結果顯示基因多樣性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這絕大部分未經證實。”英國鄧迪大學科學家伍爾夫表示:“我們根本不不清楚基因與飲食有何關聯。”
2002年春,英國的人類遺傳學委員會組成一個代表團,考察了新啟用的西歐納實驗室,他們在報告里評斷:“我們從未聽說任何充分的科學研究可指出,根據一個人的基因構造來調整飲食,能對健康有所影響。”德國專家警告人們應該避免接受類似的檢查。例如普洛平認為:“廢話連篇,根本說明不了什么。如果自由市場供應這種基因檢測,后果將不堪設想。”
商人們知道,利用基因檢測可以大把大把地賺錢,而且毫無風險。道理就是他們預售的只是幾十年后發生的預測。預測準不準,那是以后的事,但今天卻可以把錢弄到手。
(三)每個人都不健康暴露了西醫醫學的目的
“基因檢測只有助于都弄清部分疾病的真相。目前大約有280種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診斷出來,數量也正在快速增加。檢查基因有助于對許多基因疾病作出可靠的診斷,尤其是單一基因損壞所引起的疾病:看似微不足道的缺損,可能導致嚴重的癥狀甚至致死。針對這種所謂的‘單基因疾病’,基因檢測可以確定誰患病、誰健康,因此不僅可以預知個人未來患病的風險,通過產前檢查篩選性墮胎也會影響后代的患病風險。據估計,單基因疾病大約有5000種,幸運的是,患這些疾病的人不多,漢堡大學醫學社會學者弗爾斯泰因和克雷格說:‘只占整體疾病負擔的2%~3%。’
在研究人員越深入探究人類基因組同時,也越加擴大使用基因診斷于影響微弱的疾病上,例如癌癥和心血管疾病。影響這些常見的疾病,除了環境因素,還有多得令人困惑的基因,所以這些病又稱‘多基因病’。例如,1982年以后研究人員陸續發現,脂肪通過血液運輸時,參與的基因超過20種,因此這些基因相互作用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病態血管硬化。腫瘤疾病的情況更加復雜,研究人員已經發現60多種以上所謂的‘原癌基因’,這些基因若發生突變,就有可能將健康細胞轉化成惡性增生的癌細胞。
……
基因檢測尚無法具體告知多基因疾病何時爆發,以及發病過程如何——但私人基因檢測公司如西歐納和Gentest 24卻作出反向暗示。由于多數人有多基因變體,所以商機無限。像羅氏和諾華等大藥廠就找小生物技術公司,合作開支新型的檢測服務。”
檢測是一種包賺不虧的事業,因為它不用負擔治療的風險。制藥公司看中它是因為它可以告訴健康的人你生了病,這個病必在幾十年后發生。天啊,這豈不像巫卜!巫卜還可以告訴你以前發生了什么,如果說得不中的話你可以不給錢;但這種巫卜卻是要先付錢的。制藥公司看中了它還有一種好處,病人越來越多了,賺錢的前景更廣闊了。
“基因檢測若真能告知致病風險,也只是純統計數字,人們只是在玩弄所謂的可能性。這很復雜,因為一方面我們幾乎無法知道呈陽性反應代表了什么,另一方面陽性反應卻有類似于信號的作用。風行美國的商業基因檢測——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基因檢測,即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明顯事例。提供該服務的美國公司萬種基因實驗室用廣告直接向婦女對話:‘你的家族中有人得乳腺癌或卵巢癌嗎?你有機會降低個人風險,我們能幫你。’花費大約2500歐元做該公司的基因檢查,婦女雖然可以確定自己是否有致癌基因BRCA1或BRCA2,但并沒有辦法斷定其中一個致癌基因是否真會發病。陽性反應受測者必須決定是否為了預防而切除卵巢和乳房,不少美國婦女以及部分德國婦女就這樣挨了刀。盡管帶有上述致癌基因的女性大概有40%~50%沒得乳腺癌,80%沒得卵巢癌。”
可見,許多人是經不得嚇的。婦女測得只存在50%乳房癌風險和20%卵巢癌風險,卻要去挨刀割掉乳房或卵巢。這不是個笑話嗎?即使真的得了乳房癌或卵巢癌的,又有多少一定會送命的?這里還是有個比例。如果按哈克報告所說的,“不治療者比治療者生存的希望要大”,活下來的比例更多,人們為什么這樣喜歡挨刀子呢?當然不是人們喜歡挨刀,而是醫生喜歡動刀。做醫生的必然要尋找一個動刀的理由——用語言恐嚇病人,使他自己要求動刀子。
“人類基因組圖譜將有助于看清上千種基因變體。有些醫生極想讓人這些基因變異是異常的、病理性的、不受歡迎的標記,這等于疾病發明者開拓了夢幻愿景。”這就圓了制藥公司老板們的夢:所有的人都將成為不健康的人了。
(四)基因檢測像曇花般燦爛
基因致病風險,主要是靠檢測到發病的特征標記。然而,這種有了特征標記能否發病卻又是另外一碼事。“有些遺傳疾病即使研究得很透徹,相關基因還是可能騙人。像中歐最常見的遺傳疾病纖維囊腫,符合該疾病特征標記的人中3%~5%沒有發病。”
“劍橋大學衛生專家梅爾策和齊默爾警告,不要按基因標記將人列入‘健康’或‘生病’的條框里。‘基因科學顯示,基因組人人各不相同,大家從某方面來看全都‘異常’;我們因此返回最基本的層次,深思‘正常’這個概念本身是什么意思。”答案只能是:生命是動態的、特異的:每個生命都在不停地變化,每個生命都不一樣。基因的研究只是證實了我曾經說過的生命特性的兩種。
“所謂‘吉伯氏綜合征’就是一例:只要壓力一來,患者的肝酶素就升高。人類的基因組當中,很多變體像吉伯氏綜合征一樣,或許有學術研究價值,但對健康毫無影響。”只有人類才會感受“壓力”,就是思想情緒的波動,它也會影響基因,使其產生某種改變。這好比我的一個朋友,到醫院里量血壓就很高,回家再量卻完全正常。血壓的迅速改變,當然是內分泌的改變,某種激素突然升高了,另一種激素卻突然降低了。這里,理所當然地又影響基因的變化。“加拿大醫生拉里莎•天普在《科學》雜志里提出警告,別光憑基因概貌就把伸手的人判為病人:‘每一種突變只要還未證實隱藏著特定的有害風險,就不該把具有該突變的個體視為病人。’”
“研究人類基因組的科學家將發現大量的小型基因變異;確定這種變異是否有害,以及適當評估其風險,是一項超大任務或許也是不可能的任務。”我認為,科學家們還將發現,基因變異與不同的時空變化有關,與性格變化有關,這里面蘊藏的是我們永遠解不開的密碼。基因童話之花,曾經開得像曇花般地絢麗,隨著它的風險檢測大規模地展開,當人們發現,花錢買來的不是疾病風險降低,而只是一種疾病猜測的標簽,就不再愿意干了。這種檢測,也將像曇花般地迅速消失。
人們迄今為止,并不知道西醫學制造的病名是一個陷阱,不知有多少人的生命在這個陷阱毀滅。疾病與生命一樣是動態的。什么叫動態呢?疾病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但病名卻固定不變。固定不變的病名,就有了固定不變的藥物。病名的固定性違反了生命的規律,利用它來治病就錯了。利用西醫學賺錢的人卻可以制造恐嚇,制造藥物,制造醫學研究等假象,證明自己的“科學性”。他們把發燒連同上呼吸道感染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癥狀稱為感冒,有沒有感冒這個病呢?其實沒有。也可以說,感冒這個病名是無中生有的。因為,這種發熱初期的發展趨勢不可預料,它隨著時間的延續可以變為肺炎、腦炎、腦膜炎、百日咳、麻疹、白喉……等所有前期能發熱的疾病(讀者切莫誤解,我這里只是按西醫的認識講病名,并不是承認這些病名)。現在有西醫稱它為前驅期發熱,我國相信西醫的人,把這種發熱能治好的,叫做感冒;如果治不好,就寄希望于東查西檢,找出個病名來。偏偏定病名有個條件,就是必須找到病灶或病因。而很多發熱即使長期住院,把所有的檢查項目都做光,卻什么也找不到。有的人檢查多了,偶然找到一個病灶或某種病因,其實是不是真的沒知道。因為,日子過去了,這個病灶或病因誰能知道是什么時候生起來的?筆者治好過很多腰痛、臂痛的患者,但他們到醫院里,醫生就會叫他們去做脊椎檢查,X光、CT,拍片都會認為頸椎或腰椎病,他們服了幾帖中藥后,或針灸后,沒多久卻好了,然而,頸椎、腰椎病依然存在,這不是“冤假錯案”嗎?其實,有些醫生所謂的腰頸椎病,乃是人體正常的退化,根本不是病,醫生自己不會治腰臂痛,只好假作內行,抓個理由罷了。
現代醫學制造很多的“不治之癥”,例如癌癥、紅斑狼瘡、類風濕、乙肝、各種偏頭痛和頭痛等等,目的是為西醫學治不好病制造理由,也是用來掩蓋西方醫學的無能。但是,這些病如果用中醫的辨證論治,大多數都會好的。我毫不懷疑西方有許多醫學家有著高尚的道德,以及非常佩服他們的敬業精神,但他們做著的,卻是一種一點也不自知的欺騙行為。因此,我認為這不是醫生的問題,而是醫學的問題,而醫生自己也是被欺騙者,只不過,他們是一些虔誠西方醫學教徒。
所以,門德爾松說:“如果沒有信仰,現代醫學就不能生存。現代醫學既非藝術也非科學,它是一種宗教。”100年前,法國科學院院長、醫師、生理學家弗朗科伊斯•馬根迪教授說:“先生們,醫學是一個高明是騙子。我知道它無與倫比的科學。醫生若不是騙子就是經驗主義者。我們的無知依然如故。在世界上, 有誰通曉與醫學有關的知識?!先生們,你們來這里聽我的演講,我感到莫大的榮幸,因此,我現在必須坦率地告訴大家,首先,我對世界上的醫學一無所知,我也不知道有誰真正通曉醫學……再重復一遍,無人通曉任何醫學知識……”。這時候,西醫正傳入中國,中國的上層文化界捧著它,讓它戴上科學的光環,叫中國人頂禮膜拜。這里又大罵中醫不科學,要中醫科學化。馬根迪先生如果在世,而且他又看見日本在立法取締中醫一個世紀之后,重新給中醫平反,而且讓全國的西醫,人人都要過中醫基本知識的關,他會怎樣說呢?
注:本節中所引俱來自《藥品真相大揭密》(耶爾格•布勒希著,張志成譯,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