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孔孟的“仁義”是“使民”、“奪民”、“殺民”、“食民”的“善術”
探索者
(接上)
二、 孔孟的“仁義”是反動統治階級的軟刀子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1·2》)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12·1》)
孟子曰:“仁者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13·14》)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孟子·盡心上·13·12》)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3·3》)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4·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4·3》)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4·4》)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9·29》)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論語·衛靈公·15·35》)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17·6》)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孟子·離婁上·7·3》)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矣。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茍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孟子·離婁上·7·9》)
有子說“孝”、“弟”是“仁之本”。“孝”就是“親親”,“弟”就是“敬上”,亦就是“貴貴”。“孝”、“弟”所產生的巨大的社會效果是“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孔子認為“仁”,則天下太平。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人”“不仁”不知“禮”、不知“樂”,“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仁者不憂”,“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孟子則認為“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善政”、“善教”,也即“仁政”、“仁教”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既要可“得民財”,又要可得“民心”;“使民”既要“民親之”,“殺民”又要“民”“不怨殺者”。讓被剝削被壓迫階級甘心情愿地服從剝削壓迫階級的剝削、壓迫和屠殺。稱“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孔孟把“仁”說得很重要。是的,“仁”,無論對于統治階級,或是對于被統治階級都很重要。不過對于統治階級,“仁”就是其“天下”,對于被統治階級,“仁”卻是“軟刀子”、洪水猛獸,并非日用所需之“水火”。“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這純屬孟子強奸民意的胡說八道。既然如此,焉有其“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焉有孔子的“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4·6》)?!
然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卻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孝弟”并沒有如此大的作用。被孔子稱“至孝”的武王、周公就不但是兩個“好犯上者”,也是兩個“好作亂者”,紂王就是被其所殺,商的天下就是被其所奪。孔子稱“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論語·公冶長·5·7》)的那個子路,就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身菹于衛東門之上”(《莊子·盜跖》)!而孔子本身就是一個“深慮同謀以奉賊,勞思盡知以邪行,勸下亂上,教臣殺君”、“入人之國,而與人之賊”、“知人不忠,趣之為亂”(《墨子·非儒下》)、“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論語·陽貨·17·5》)、“佛肸[以中牟畔]召,子欲往”(《論語·陽貨·17·7》)等嗜謀反“好作亂者”!孟子則到處鼓吹“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1·5》),鼓動、唆使諸侯學“文武之道”,取代周王朝。
三代,夏、商、周。“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克己復禮為仁。”據此,若“仁”,就不會有“三代”。夏是啟奪益之天下,商是湯奪桀之天下,周是文武奪紂之天下。“奪”“不仁”也!
孔子給“仁”及其“利”開出的清單是:“仁”具體包括“恭、寬、信、敏、惠”五者。恭,對上裝出一副恭順的奴才樣;寬,對下擺出一副寬厚的老爺架;信,對上裝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實心另有打算;敏,對上投其所好,報喜不報憂;惠,對下施舍小恩小惠,籠絡人心。其利分別是“不侮”、“得眾”、“人任”、“有功”、“使人”,總之不僅主子的利益得到維護,自己亦可以獲得主子的重用,仗勢欺壓掠奪民眾,贏得富貴名利,豈不悠哉!
孟子給“仁”及其“利”開出的清單是:“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天子”的“仁”,與“保四海”之“利”掛起鉤來;“諸侯”的“仁”,與“保社稷”之“利”掛起鉤來;“卿大夫”的“仁”,與“保宗廟”之“利”掛起鉤來;“士庶人”的“仁”,與“保四體”之“利”掛起鉤來。
你看:在“仁”的名義下,“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孔孟等“君子”都分別使自己與其“利”掛上了鉤,諸如“保四海”、“保社稷”、“保宗廟”和“不侮”、“得眾”、“人任”、“有功”、“使人”,獲得了實際的利益;“天子”是“天下”,“諸侯”是“社稷”,“大夫”是“宗廟”,然而,“士庶民”勞作終生,到頭來卻除了“四體”之外,一無所有!《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是宇宙的一部分,它是一物理的自然存在,并非具有人類般的好惡之情、仁虐之心。天地對待萬物就猶如人們視用草扎成用作祭祀的“芻狗”一樣,棄之如敝屣。圣人(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并非儒術的“圣人”)對百姓也是這樣,他效法“天地之道”,對百姓也不施什么所謂的“仁愛”之心,而是像對待“芻狗”那樣,讓其自生自息。天地對萬物不仁,萬物卻衍生并作,欣欣向榮;圣人對百姓不仁,百姓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現君王對百姓施以“仁政”(也就是孔孟所鼓吹的“仁政”)的恩惠,而使百姓“饑”、“爭”、“盜”、“心亂”、“輕死”。由此可見,君王的“仁”政究竟是什么貨色了!
同時,既然王權神授,那么若上帝把天下授予一個不“仁者”,不是上帝的失職嗎?社會實際卻是“彼竊鉤者誅,竊國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莊子·胠篋》)“仁”與“不仁”皆人事,非“天命”也。既然“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那么也就否定了“天下神授”的胡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此皆人事也,與上天無關。因此天下神授之說,純屬胡說八道。“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惡醉而強酒。”此乃因“有國有家者”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7·4》)、“反身而誠”(《孟子·盡心上·13·4》)的功夫太差的緣故。“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好人”,好好人,親近好人;“惡人”,惡惡人,厭棄惡人。所謂的“好人”、“惡人”。恩格斯說:“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反杜林論》)孔子的所謂“仁”者“愛人”(《論語·顏淵·12·22》),并非是“愛一切人”,而是“仁者”的愛憎更加分明,更有鮮明的階級性。“仁者”所愛的是統治階級和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人”,所憎的是那些不滿于被其統治和對其統治有所反抗的“人”。奴隸主貴族是有明確的善惡標準的:“仁”,克制自己服從其統治壓迫者為“善”,否則為“惡”,故“仁”者無“惡”。
“仁者愛人”,千萬不要照字面上理解為“仁者愛一切人”。“仁者僅愛人中的親者上者”。否則孟子為何大罵“墨氏兼愛,是無父也。……是禽獸也。”孟子既然把墨子的“兼愛”咒罵為是“無父也……是禽獸也”,也就說明孔孟的“愛人”,絕非“兼愛”,當然也非“博愛”,而是與“兼愛”、“博愛”極端對立者。當然也不是“楊氏”的疏者下者的“為我”,愛自己,“楊氏為我,是無君也!……是禽獸也!”而“君”又大于、重于“父”,故“仁”就是“親”、“愛”、“忠”、“順”于“長上”,“親”、“愛”、“忠”、“順”于“君”;所謂“仁政”也就是“親”、“愛”、“忠”、“順”于“長上”,“親”、“愛”、“忠”、“順”于“君”的政治。在當時,“人”,指統治階級,社會地位高者——奴隸主貴族。被統治階級,社會地位低者謂“民”。《論語·泰伯·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愛人”,就是愛奴隸主貴族。熱愛奴隸主就是“仁”。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7·1》)。孔子的“愛人”,是讓統治階級奴隸主貴族內部之間互相親愛,使被統治階級對統治階級熱愛及貧窮卑賤者對富有高貴者熱愛。這是孔孟“仁”說和“仁政”的本質!當然,在此所指,是孔孟之“仁”和“仁政”,并非指一般意義上的“仁”和“仁政”。這是該書需要特別強調的。所謂“仁教”也就是“親”、“愛”、“忠”、“順”于長上的教育。孔孟的“仁義”,實際上就是“下者”對“上者”“以順為正者”(《孟子·滕文公下·6·2》)的“妾婦之道”,讓“下者”,被統治階級皆成為“上者”,統治階級的“妾婦”!毛澤東說:“在階級社會中,每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實踐論》)“仁”屬思想意識形態范疇,當然也不能例外。例如,墨子的“仁”之含義與孔孟之“仁”的含義絕然不同。墨子認為“仁人之事者,必務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愛下》)。提出“兼相愛,交相利”(同上)的原則。主張互助互利互愛,“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尚賢下》)。反對儒家的愛有差等。斥責世卿世祿的親親制度,提出“官無常貴而民無常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尚同上》)。他的“仁”指的卻是“愛”“天下的一切人”。對于被統治階級,還要特別指出的是:孔孟的“仁”“愛親者”,并不是指“愛”自己和“愛”自己的親人,而是愛統治階級。否則孟子為何大罵“楊氏為我,是無君也!……是禽獸也!”楊朱又稱陽子居,大概出生在墨子之后,是孟子的前輩,其事跡已少有可考,其思想言論散見于《莊子》、《荀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及《淮南子》等中。主張“貴生”、“重己”(《呂氏春秋》)、“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淮南子·泛論訓》),被孟子污蔑為“為我”,即為自己。他喚起人民的覺醒,要為自己的利益去奮斗,而不要為統治階級的利益去充當炮灰!因此,孟子對其恨之入骨。然而,統治階級不僅他們為自己,而且還為自己的私利,甚至于自己的一時好惡,讓千萬百姓為其送死。對此,滿口仁義道德的孟子卻連個屁也不放!可見其仁義道德的虛偽性、欺騙性和殘酷性!這純屬孟子對楊墨的誹謗,天子是不惜天下之民,以養其自身的私欲!!這要比楊朱的以“我”為宗旨,不知要惡到哪里去了!楊朱的為“我”宗旨,只不過是要告訴人們個人的重要,不要去為天子等的私欲送命,要覺悟、覺醒,要求自身的解放!!孟子既然把墨子楊子的“兼愛”、“為我”咒罵成是“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也說明孔孟的“愛人”,絕非“兼愛”、“為我”,而是與“兼愛”、“為我”極端對立者,則其所謂“仁”究竟是什么貨色也就可想而知了。何以“為我”,就“是無君也”?何以“兼愛”,就“是無父也”?何以“無君無父”,就“是禽獸也”?毫無道理可言,只是霸道而已。孔孟口頭上主張“王道”,其實行為“霸道”得很!墨子卻很大度。《墨子·公孟》:“程子曰:‘非儒,何故稱于孔子也?’子墨子曰:‘是亦當而不可易者也,今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當此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也矣。鳥魚可謂愚矣,禹、湯猶云因焉。今翟曾無稱于孔子乎?’”魯迅說:“現在的官僚和土紳士或洋紳士,只要不合自意的,便說是赤化,是共產;民國元年以前稍不同,先是說康黨,后是說革黨,甚至于到官里去告密,一面固然在保全自己的尊榮,但也未始沒有那時所謂‘以人血染紅頂子’之意。”(《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君”是社會的統治者,“父”是家庭的統治者。孟子把自己的政治和學術上的對手“楊”、“墨”推到統治者的對立面,也就是借助于統治者的勢力來扼殺他們。借刀殺人,其用心是非常險惡的。孔孟把異己之說皆誣之為“邪說”、“淫辭”,借助于當權者的勢力搞學術思想專制。《呂氏春秋·不二》:“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pián)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倪良貴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承認諸子都是天下出類拔萃的人物,各有所長。主張對諸子進行綜合思考。撰寫該書者是秦宰相呂不韋。由此看來,儒者所稱的秦之文化專制要遠遠遜色于儒者的文化獨裁。“廚房里有肥肉,廄棚中有駿馬,卻讓百姓臉有饑色,郊野中有餓殍。此乃率野獸而食人也。”是誰“廚房里有肥肉,廄棚中有駿馬,卻讓百姓臉有饑色,郊野中有餓殍”?是誰“率野獸食人”是楊墨嗎?非也!是天子率諸侯、大夫和諸如孔孟等“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5·4》)者“食人”也。野獸是誰?是諸侯、大夫和孔孟等“食于人”者。“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楊墨之道不息”,楊墨學說的深得人心,說明楊墨學說的人民性和時代性;孔子之道不著,孔子學說的不得人心,說明孔子學說的反人民性和反時代性。孔孟與楊墨的敵對,說明孔孟,即仁義之根本不是什么人民的!時代的!其與人民、時代之道水火不相容!孔孟之道是反人民的!反時代的!同時它也從反面告戒人們:孔孟之道不息,就沒有民主科學之道。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老子認為“仁義”是“大道”湮沒的產物。《莊子·徐無鬼》:“嚙(niè)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后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乎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piē)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嚙缺在路上遇到許由,問:“您到哪里去?”許由答:“躲避堯的糾纏。”嚙缺奇怪地問:“為什么?”許由答:“堯,畜畜然憐憫百姓,力行‘仁義’,我恐其為天下所笑。他這樣做,會讓后世變得人人相食的。讓百姓聚集在您周圍是不困難的。愛護他們,他們就親近您;利益他們,他們就依附您;稱譽他們,他們就勤勉其業。但要把他們所厭惡的東西加給他們,傷害他們,那么他們就會離開您而散去。愛和利出于‘仁義’,然而獻身于‘仁義’者稀少,而想從‘仁義’中得到好處的人卻眾多。在那些高喊‘仁義’者當中,真正行‘仁義’者雖可能有,但其大多數對之卻并無誠心實意。‘仁義’會變成陰險、貪婪如禽獸之人,愚弄人心、巧取豪奪所借用的工具、武器、外衣、偽飾和大旗。因此,要想依靠幾個大善人的專制獨裁來造福于天下,猶如不問何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切下去,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險的、可怕的。天下賢人少,而不肖人多;真‘仁義’行善者少,而假‘仁義’為惡者多。堯只知‘仁義’對天下之利益,而不知‘仁義’對天下之禍害!這個道理,只有站在賢人之外者,才看得清楚。”[魏晉]嵇康說:“及至人不存,大道凌遲,乃始作文墨,……造立仁義。……故六經紛錯,百家繁熾,開榮利之涂,奔鶩不覺。”(《難自然好學論》)認為社會上所以有虛偽和欺詐都是造立“仁義”的結果。魯迅說:“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世界現在常為受機關槍擁護的仁義所治理,……”(《<塵影>題辭》)
還是以孔孟自己的言論,來評說“仁義”究竟是何物吧!既然“殺人以梃與刃”,“無以異也”,那么“殺人”以“善政”、“善教”“與刃”,亦“無以異也。”孔孟乃教統治者以“仁義”“使民”、“奪民”、“殺民”也!孔孟乃以“仁義”教君王“率獸而食人”也!孔孟的“仁義”,是教君王“率獸而食人”,又“遠庖廚”(《孟子·梁惠王上·1·7》)的一種“仁術”——善術也。孔孟的“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8·28》),就是魯迅所說的“吃人”!(待續)
(請進入《研讀四書 評說孔孟》,其網址:http://blog.sina.com.cn/juerenqiyiminfuxiaoti)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