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老子與“唯道主義”即“道之為物”的意義
探索者
內容:一、“道之為物”和“道法自然”
(一)、“道之為物”和道的特性:
(二)、“道生萬物”和“道法自然”:
二、“道”在科學中的意義
(一)、“道”的分析和綜合:
(二)、“物質”的科學意義:
(三)、“道”與“物質”的比較:
寫在前面:“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讀者聽到過“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卻不一定聽到過什么“唯道主義”的“奇談怪論”!其實老子就是一個“唯道主義”者,而筆者可能是他的第一個發現者和鼓吹者。何謂“唯道主義”,為何說老子是一個“唯道主義”者?請讀者詳看下文:
一、“道之為物”和“道法自然”
(一)、“道之為物”和道的特性:
開章明意,老子在《老子》的第一章中就明確地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他在其頭二句中說,關于“道”,只要是“可道”說者,皆非“常道”;關于“名”,只要是“可名”說者,皆非“常名”。常道不可道說,常名不可名說。接著又說,若用“無”字,來命名“天地之始”;用“有”字,來命名“萬物之母”。那么,當你要觀察“道”的混沌時,就得要觀察“無”,即“天地之始”,及其之前的“常無”;當你要觀察“道”的清明時,就得要觀察“有”,既“萬物之母”,及其之后的“常有”。最后他又強調說,“常無”、“常有”兩者,同源而異名,皆無比玄妙。無比玄妙的“常有”,出于更無比玄妙的“常無”;更無比的“常無”,出于更更無比玄妙的“常道”,它是一切玄妙的產門,一切奧秘的來源。 在這一章中,他告訴我們,“道”分“常道”和“非常道”;常道是非常道之源,非常道指萬物;非常道可以言說,常道不可以言說;非常道有名卻不常,常道無名而常;非常道有形有象,常道無形無象;非常道可以通過感官感知,常道不能通過感官感知。其道在文中是指常道還是指非常道,得視具體情況而定。
他又說,“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之。”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首先,由上所引,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道”,是一種“物”,“道之為物”。其形態則是:“有物混成”,如“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它雖然是“物”,但又不是某種具體的物。之所以稱它為“道”,是因為不知道應該對其如何稱謂,為了說明問題,姑且如此稱之而已。還可以根據它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稱它為“大”;根據宇宙、天地、萬物等都來源于它,又可以稱它為“一”和“樸”等。實際上,老子的“道”,就是指今天宇宙、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原始者,或原始形態者,宇宙、天地、萬物之“樸”。他的“道之為物”,就確立了“道”的“物質”的“實有”性質。
老子把它“字之為道”,是非常巧妙和恰當的,是他的天才所然。“道”者,“道路”也;“道”者,“道理”也。“路”是具體的、實在的,而“理”卻是抽象的、觀念的。“道”就兼有這兩者的含意、內涵。由此及彼,無路則不可通達;由彼及此,無理也不可逾越。宇宙間,人世上,充滿了各種事物的各種形態的運動、變化、發展,都是通過其中各種形態和形式的“路”和“理”實現的。都是“道”自身的演變和進化。“道”的規律與“道”的本體一體。
唯心主義的弊病、錯誤在于它認為“有無物質的規律”。而唯物主義不但認為“無無物質的規律”,也認為“無無規律的物質”,“物質和規律一體”。“道”既是物質的,也是規律的。物質和規律是統一的。老子的哲學主張和強調了物質和規律的統一。
在這里還必須著重指出的幾點是:
其一,老子所說的“道,沖”、“不盈”、“恍惚”,是“道”自身的屬性。“道”的這些屬性當然不會脫離“道”的本體而獨立存在。他是說“道”,既具有“實”的性質,又具有“虛”的性質,但絕對不是說“道”是由“實”和“虛”兩種屬性的什么東西組成的、合成的。這就堵塞了通往唯心主義的道路。
其二,“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說人們雖然不能用其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去感知“道”的存在,但卻可以通過它所表現出來的真實可信的行為,確認它的存在。“道”是一種有無物之象的物,可以用參驗證實其確實存在。 其三,它是“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似萬物之宗”,“是謂天地根”,“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說“道”是超越天地、萬物和上帝的。“道”是天地的根源,萬物之宗祖。這就徹底否定了“神造說”。
其四,“神谷不死”,“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說“道”,無處不在,無所不包,是超越時空,不死不滅的,它有自己的規律,而且不可改變。它按自己的規律,周而復始,進化不停,運動不止。
“道”,除了它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惚兮恍兮”,“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等性質外,它還有其它一些重要特性,其主要是:
其一,“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正因為“道,沖”,所以它才會像“谷神”、“玄牝”和巨“橐龠”那樣,具有無窮無盡的潛在出納量和創造力,才能“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其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動”。“道”的“反向”運動的傾向,不但形成萬物的“歸根”、“復命”,也形成了萬物的否定之否定的對立統一規律。這是一切事物對立統一法則的根源所在。“反者,道之動”,使它“周行而不殆”,運動而不止。
“弱者,道之用”。“柔弱”不僅是“道”的一種“無為”的外在表象,也是它“無不為”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所不能為的潛在易變力和韌力。正因為它至柔、至弱,才使它無堅不摧、無剛不克,“無有入無間”;正因為它的至柔、至弱,才使它呈現“無為”,“隱”而“無名”,才使它“善貸且成”,“無不為”;正因為它至柔、至弱,才使它易變而生(成)天、生(成)地、生(成)萬物、生(成)人,才使它變化、發展、進化而無窮。
此外,“道”也總是利用事物“弱”的部分,來實現轉變其性質之目的的。
“道”的“反”和“弱”的兩種特性共同綜合作用的結果,就使它產生螺旋式發展的運動。
它“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者,“眾妙之門”矣!
老子為了讓人們對“道”有個形象的概念,便于理解,還列舉了一些實物作比喻。他認為下列幾種具體事物的性質似“道”:
1.水。水的柔弱,居下,“處眾人之所惡”,“ 汜(fàn)兮”似道。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
2.谷、江海。谷、江海的低下,生物、容物似“道”。他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3.張弓。張弓射箭的“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的原則似“道”。他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二)、“道生萬物”和“道法自然”: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進化,而形成天地;天地進化,而生育萬物;萬物進化,而產生了人類。天地,萬物、人類,都是“道”由低級向高級的已經發生了的四個不同層次的進化,人類也只是“道”進化中的一個層次而已。人類僅是“道”的一個驕子,宇宙間的一種精靈,還可能有更高層次的進化。當然從大地上進化而產生的人類,要效法大地了,人類要受大地規律的制約。而大地又屬于天的一部分,當然大地要效法天了;而天是由“道”進化來的,當然天要效法“道”了;而“道”是以“自然”,即自己為法則的。因此,人類也必須效法“道”,以“道的法則”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盡管在人類、萬物、天地之間各有不同、差別,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屬性和規律,但由于它們都是“道”的某種進化體、演化物。因此,除了它們有各自的屬性、規律外,還必然也具有它們的母體“道”的基本屬性,即必須遵循“道”的以“自然”為法則的特性。
人類也必須效法“道”的“自然”法則。在其行為中,則表現為使自己的行為完全符合于“道”,不“走樣”,不執著,不別出心裁,而“唯道是從”,“無為”。
老子又認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即如果人類也能效法“道”的“無為”,那么人類也會如同“道”那樣神通廣大無邊而“無不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大“道”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現存世界中,不論是人與社會間的,還是人與環境間的災禍,往往都是因人類不遵循“道”的“自然”法則,硬去強為而招致的結果。同時“道法自然”也否定了“天”有意志和好惡,否定了“天命觀”。
“道”不僅是生養天地、萬物、人類之母,它還是人類的“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老子說,自古以來,人們之所以尊崇“道”的原因,就在于“以求得,有罪以免”,避禍而趨福,除害而就利。
他又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先以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對身負國家重任的君王來說,掌握了“道”,則是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治國而安民。
二、“道”在科學中的意義
下面,我們在以上關于“道”的物質性的一般論述的基礎上,再把它與現代科學中的“物質”的概念相比較,進而看看它在科學中的意義。
(一)、“道”的分析和綜合:
對于老子的“道”,我們可以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綜合:
1.在本性上:“道之為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2.在時空性上:“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谷神不死”。
3.在客觀性上:“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4.在可感知性上:“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5.在與天地、萬物、人類的關系上:“似萬物之宗”,“可以為天下母”,“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道”,它絕對不是某種具體,通常意義上的物,但它又確實是一種物。它不是在一般情況下能為人所感知、看見、言說之物,而是物物之物,形成萬物之物的物。《莊子·在宥》:“物物者之非物也。”如果我們把現在宇宙的一切稱之為“物”,那么進化成“物”者的,是“非物”。對于這“非物”,老子就稱其為“道”。它在空間上,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它在時間上,終古常新,不生不滅。它是天地、萬物、人類的宗祖、根、母。它獨立于人類的意識之外而客觀存在。它處于不斷地運動、變化、發展、進化之中,萬物就是在它的“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善貸且成”中,源源不斷地生化出來。
人類在對“道”的感知上,一般是不能用眼、耳、手,即通常意義上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來感知它的存在和其性狀的。但卻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感知它。“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老子說,他是在接受了先人的學說,并且又通過他自己對宇宙萬物起源和進化的研究和考察中得知“道”的樣子是:“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狀,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雖然是“惚恍”之象,但絕對不是幻覺和妄說,而確確實實、實實在在;在惚恍中,有象、有物;在其象和物中,還有更精細的結構;這些更精細的結構,也是真實的、可信的。因“道”在其結構上的隱顯、虛實、微大、精信,故其外在表現的特性則是“負陰而抱陽”,一分為二,對立統一。
(二)、“物質”的科學意義:
1.自然科學中的“物質”概念:在自然科學中,認為固體,如金屬和煤;液體,如水和油;氣體,如氫和氧,即凡是占有空間的東西,就是“物質”。而關于物質的組成、結構問題,則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其的認識,從古代的原子學說到現代的原子論等,也不斷地深化。
據現有史料可知:最早的原子論者,公元前440年的琉息帕斯和公元前420年的德謨克利圖,他們相信宇宙間萬物都是由人的肉眼看不見的極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構成的,并認為原子在本質上是不可分割的,無限數目的原子在無限的空間中不斷地運動,并且不生不滅。構成不同物的原子的形狀和重量均不相同。原子在空間的運動是呈漩渦形的。原子所構成的物質因原子的數量、形狀、大小、排列的不同而異。在一種物質的各原子之間,是空虛無物的空間。他們認為,使原子運動的動力在于原子本身之中,萬物的發生和發展都是必然的。原子學說雖然發源很早,其后又經伊壁鳩魯(公元前342-前270年)和佐桑狄等人的改進,但直到二千多年后的道爾頓的原子論出現,才成為近代科學的基石。
約翰·道爾頓(公元1766-1844年),發展了古代原子學說,他認為不同的物體,是由不同的元素組成,而每一種元素都有其自己的原子,一種特定元素的所有原子都具有相同的重量。每一種化合物都有其自己的“復合原子”。
阿梅多·阿伏伽德羅(公元1776-1856年),發展了道爾頓的學說,他認為“復合原子”,通常由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是可以分開的。他把這些“復合原子”重新命名為“分子”。英文molecule——分子,這個詞的原意就是“微小集團”。
約瑟夫·約翰·湯姆孫爵士(公元1856-1940年),首先發現,有跡象說明一個原子是可以碎裂成更微小的碎粒。他發現,原子有時會發出一些更微小的帶電粒子,例如在電火花中。這些粒子都相同,且帶有陰電荷,他稱之為電子。他的原子模型是,一群帶陰電荷的電子流動于一個帶陽電荷的小球之內。
1904年,日本物理學家長崗半太郎(公元1865-1950年)提出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模型,他設想原子看上去好象土星那樣(土星由九個衛星或月亮環繞著),帶陰電荷的電子圍繞著一個帶陽電荷的中心粒子旋轉。
1909年,芝加哥大學的密立根測量了電子的電荷,計算出電子質量約是氫原子質量的兩千分之一,以原子量為單位,電子的質量是0.00055。
盧瑟福勛爵(公元1871-1937年),在1910年發現了關于上述中心粒子的更多事實。陽電荷密集在一個極小的空間里,并且似乎集中了原子的絕大部分質量。他把它稱為原子核。在原子中,若干個電子圍繞著一個帶陽電荷的重核不斷地旋轉。他測定了核的直徑約為原子直徑的10-4,而原子直徑的數量級為10-8厘米。原子是極其微小的,而且呈一種“空虛”的極精細的結構。
1914年,丹麥科學家尼爾斯·玻爾,發現繞核運轉的電子僅能在某些一定的軌道內運動,并可以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但卻不能在這些一定軌道之間運行。
此后關于原子模型的理論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致于今天的許多科學家又用數學更準確地描述它。原子的數學模型開始于1925年,它是與德國的魏爾納·海森伯、奧地利的艾溫·薛定諤和英國的保羅·狄拉克等這些著名科學家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他們指出,原子沒有一定的形狀,電子也沒有精確的軌道。所有能夠確定的,只是一個電子處于某處的概率。它們的存在,即實有如“粒子”,又虛無似“波動”。并且還發現,越是想知道有關某個特定原子的情況,對它的測量就越不準確。例如,要想精確地測定其位置,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反之,要想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位置;總之,同時精確地測定其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對亞原子離子中的這種現象,科學家們稱之為“測不準原理”。他們認為,這是因為人們觀察它的行動的企圖,影響了它,改變了它的運動,是人的意念、行為所致。這說明原子也有某種“感覺”、“意識”存在。科學已證明,原子也是可分的,它也是一個由一些更微小的“基本粒子”所組成的、其結構非常復雜精細的系統。
所有普通化學的變化,僅涉及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的排列和運動。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和數目,決定著原子的化學特性。
雖然人們用肉眼看不到一個一個的原子,但分子存在的真實性,卻可以通過“布朗運動”,很明顯地表現出來。現在還可以借助于一種叫作場離子顯微鏡的儀器,看到它們的影象。
在上述關于物質結構問題中的發現與老子的“道,沖”、“不盈”、“虛”、“微”、“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等描述是相似的。
2.哲學中的“物質”概念: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按照恩格斯的論述,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誰為第一性的問題,即誰決定誰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反映存在問題,世界可知不可知的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這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回答第二個問題的出發點、前提和基礎;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又是第一個問題的原則的貫徹和展開。
根據其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所有哲學派別分成兩個思想體系。凡是斷定“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的,屬于唯物主義。反者,屬于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不依賴于人們意識而客觀存在的,而人的意識則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
所有的唯物主義者都承認世界是物質的,但對物質的觀點卻并不一樣,科學的哲學物質觀是經歷了很長的歷史過程才形成。
其它古代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常把“物質”理解為自然科學中具體的物質形態。例如古代希臘,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古代的波斯,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木;而中國古代的五行說,則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世界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的。雖然其中的金、木、水、土,可以看作是四種物質,但其火卻不能看作是一種物質。顯然,把“火”看成是一種物質,是一個絕對的錯誤。“火”,只是物質“氧化反應”的一種發光發熱現象。“火”不僅不是一種物質,更不是一種元素。數千年以來,對其錯誤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特別是中國的“文人”!整天只知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之乎者也”,而謀求“十年寒窗苦,一朝登廟堂”!滿腦子是“天命神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根本就沒有“科學”二字的概念!
近代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者,則認為世界本原是原子,原子就是他們所理解的物質。原子是當時科學認識已經達到的關于物質結構的最深層次。因此,人們認為,原子是構成萬物的最小物質單位,它是不可分的。這種物質觀,以當時自然科學所提供的材料為根據,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猜測性,但仍然把物質歸結為某種實物,即歸結為物質的具體結構(原子)和屬性(不可分性)。這種物質觀的缺陷在于,它不了解具體的物質之結構和屬性其本身不是不變的,而是可變的,發展的;不了解人們對于物質結構和屬性的認識也不是不變的,而是可變的、發展的;不了解特殊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辯證關系,而把自然科學中關于物質結構和屬性的學說與哲學上的物質范疇混為一談。而老子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沒有這種缺陷。
馬克思主義哲學總結了哲學和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克服了以前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缺陷,提出了科學的物質觀。這集中地體現在列寧給物質下的定義中,他說:“如果你們認為人感知是客觀實在,那么就需要有一個關于這種客觀實在的哲學概念,而這個概念很早以前就制定出來了,它就是物質。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在這里,“物質”是一個哲學范疇,它是一個概括性最高、普遍性最大的概念,而不是具體的自然科學中的概念。它既不是指物質的某種具體形態,也不是指物質結構的某種層次或成分,而是指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質和基礎,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觀實在”,它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外,但又可以為人們的意識所反映。
(三)、“道”與“物質”的比較:
老子的“道”,因為它的“客觀實在”和“占有空間”的屬性,不僅使它屬于自然科學中的“物質”范疇,也使它屬于哲學中的“物質”范疇。并且與自然科學范疇的“物質”概念相比較,“道”不是老子的某種猜測,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它又不是某種具體的物,老子明確指出,他的“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因此,老子的“道”既沒有古代自然科學中關于“物質”概念的猜測性缺陷,也沒有近代形而上學唯物哲學中把“物質”概念和物質的某種具體形態、結構混淆的缺陷。他的“道之為物”,“有物混成”,“惚兮恍兮”,乃是為了說明“道”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客觀性;而他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卻正揭示了哲學中關于“物質”的對立統一的基本屬性。
根據老子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似萬物之宗”,“象帝之先”,“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論述來看,“道”其實際上指的是在現在的宇宙誕生之前,無天,無地,沒有星辰、日月、地球,更沒有萬物、人類時的那個“客觀實在”的原始宇宙。因此,“道” 與哲學中的“物質”相比,它不僅是一個哲學概念,而且還是一種物理實體。現在的天、地、萬物、人類,雖是“物質”,卻不是“道”,而是“道”的“子孫”,演化、進化體。因此,如果以宇宙誕生之前的原始物質的概念為球心,以時間為半徑畫一個球來表示關于哲學中的“物質”,則隨著時間的流逝,客觀世界的發展和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進步,半徑增大,哲學中的“物質”也隨之擴展,球的體積增長。根據老子所講,球內各點代表萬物,球心代表“道”。萬物的進化層次與其所在點的方位和與球心的距離有關,進化層次越高,與球心的距離越大。“物質”只在球心處與“道”相重合。從這個意義上講,“道”的內涵要比現代哲學中“物質”的概念小得多。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倘若我們把球內的各點所代表的萬物后面加上“原始”二字,“萬物原始”,那么它們都就返回到球心去了,而與“道”相重合;反之,倘若把“道”后加上“進化”二字,則“道”就由球心散開而成球內的萬物。從這個意義上講,“道”又比“物質”的概念,在時間軸上,更深刻地揭示了萬物之間的關系,即它們有共同的“根”、“母”,這就是“道”。萬物是“道”的“枝”和“葉”,“子”和“孫”、進化體。這樣,在萬物和“道”之間,就有個性質上的繼承和遺傳問題,而在萬物之間,也有個相似性或共性問題。從這個意義上看,“道”又比“物質”的概念,更深刻地揭示了萬物的共性的起因。萬物的共性源于其對“道”,其母體的特性的繼承。這是物質特性的來源之根本所在。
綜上所述:“道”不僅僅是一個哲學概念,而且還是一種物理實體。實際上是指現在宇宙誕生之前的原始宇宙(姑且這樣稱之)。“道”的概念要比哲學中“物質”的概念的內涵小,但“道”的概念與“物質”的概念相比,“道”的概念卻比“物質”的概念,更深刻地揭示了萬物之間的內在親緣性和統一性。道是它們共同的“根”。因此,如果說“物質”的概念,揭示了萬物外在的“客觀實在”性,則“道”的概念,不僅揭示了萬物外在的“客觀實在”性,而且還深刻地揭示了萬物內在的“親緣性”和“統一性”。
老子的哲學是“唯道主義”哲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