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十章辨、析、讀、淺探
內容提要:八十章是《老子》全書中最為完整的章節之一,結構嚴謹,邏輯性極強,論證簡明,清晰透徹。通過“使人復結繩”的遠古傳說的事跡,要統治者學習遠古祖宗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然而,對此章的誤解、曲解盡是,充斥在幾乎所有愿意解老、注老、釋老、讀老的人們之中。本文力求符合老子本意,重新辨、析、讀一讀《老子》,以達到還《老子》本來面目的目的。
關鍵詞: 小國寡民、什佰之器、重死、遠徙、往來。
長期以來人們言及老子復古倒退,依據是《老子》的八十章。此章有句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被理解為老子要人們回復到結繩記事的時代。其代表為任繼愈先生,他在《老子新譯》八十章眉批中說:“這一章集中表達了老子的復古的社會歷史觀。當時已出現了萬乘之國,有了幾十萬人口的大城市,有了高度發達的文化、科學、藝術。老子對這些不但看不慣,還堅決反對,他認為文化給人們帶來了災難,要回到遠古蒙昧時期結繩而用的時代去”。另外,較為含蓄地從另一個角度去歪曲老子的有陳鼓應先生,他則認為這一章描繪的是老子所“構幻出來的‘桃花源’式的烏托邦。”正是源于上述兩先生的認識,近現代人們都在這樣的認識之中,不斷給我們自己的祖宗臉上抹黑。
這樣的認識,都是因為對《老子》八十章誤讀、誤解所造成的,大家斷章取義、人云亦云、想當然地附和,這已遠離《老子》文義。應予澄清。
《老子》八十章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小國寡民”這四個字言簡意明,誰都知道,這是指國家小、人民少的意思。《老子》全文的教育對象是周天子,是周天下的最高統治者。周天子不是國君,國君是周天子下屬諸侯國的國君,是隸屬于周天子管轄的。《老子》文中,以前那么多篇幅(章節)中說了那么多教育周天子的話,這里進一步勸誡:前面我說了那么多,做為最高統治者的你應該怎樣呢?你不防在你的下屬一個諸侯國內,挑選國土較小,人民較少的地方做政治試點:去掉不應該使用的“東西”, 用其應該必用而最古老的傳統,從而滿足人民的需求。(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真正傳統是什么、我們大家卻一無所知。)
2、“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這九個字后面是冒號。“使什佰之器而不用”做到了就有三個必然結果。什么是“什佰之器”呢?在西周和東周之際“什佰”是軍事組織的基層單位,如現在的班、連形式一樣。當時五人為伍,二伍為什,五伍為元卒,四卒為佰,十佰為仟。故武王伐紂時有“百夫長、千夫長”[《尚書·牧誓》]的稱謂。此為其一(或“什佰”為“十佰”所誤,是“仟”的基層軍事單位,相當于現代的團的軍事基層編制)。其二這里的“之器”的“器”字與《老子·三十一章》中的“兵者不祥之器”的“器”字用法一致。其三這句話的后面是冒號,其所涵蓋的內容當是與軍事有關的問題。所以才是“使什佰之器而不用”,態度鮮明的提出了“去兵”主張。(這可是老子偉哉的重大認識,也是中國人遠在二千七百多年前人類史的進程之中就率先提出了“裁軍或消滅軍隊”的思想。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世界范圍內,有識之士不也是正興起這樣的思潮嗎?)
3、“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重死:看重人民的生死避免老百姓的人為死亡。遠徙:背井離鄉,指遠征參戰。
那時候的老百姓,能夠遠徙嗎?老百姓的遠徙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征戰,二是勞役。然而勞役僅限于本諸侯國內,離家不會太遠(國土較小);征戰才使民眾背井離鄉而遠徙達千里之外,參戰就不可避免的有死亡不斷發生。所以重死不遠徙是“去兵”的直接結果,是沒有戰爭而帶來的安逸。顯然重視民眾生死是合格統治者的第一件大事,置民眾生死于不顧則是暴君之所為。(關于長沙的馬王堆甲、乙兩種抄本中,此句沒有“不”字,是因為它們畢竟是手抄本,其中抄脫一“不”字,是正常的。)
4、“雖有舟輿無所乘之”。舟者大船也,輿者戰車也。那時候的舟輿是干什么用的?是老百姓自愿乘坐舟輿游玩或旅游嗎?非也。只有征戰強迫老百姓穿上“軍裝”才有坐上舟輿之可能。如果舍棄軍事組織而不用,舟輿便只能作為古董陳列或展覽,而無人“乘之”了。
5、“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甲:頭盔、鎧甲;兵:指武器,如戈、斧之類;陳:通陣。在這樣的小國內,沒有軍事組織,老百姓也不擔心背井離鄉,不乘坐車船,所以甲兵之類也只能入庫而收檢,無需乎陳列而布陣。
6、“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乍一看,誠如大家所說就像是要恢復到結繩記事時代。然而大家僅停留于此,是不能理解老子的本意的。真的是老子要人們拋棄現實的一切,恢復到結繩記事的時代而生存生活嗎?非也。此句之前那四句只有一個意思,就是統治者必須“去兵”,去兵則是因為統治者應重視人民的生死,重視人民的生存生活,把避免非自然性的死亡,當作統治者的頭等大事。
要弄清老子本意先須弄清 “結繩”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那是比黃帝、堯、舜更早的時代,是傳說中的伏羲、神農時代。伏羲、神農是那時候的人民的當然領袖、統治者,他們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前赴后繼一代又一代的首領,伏羲時代長達二萬年乃至百萬年以上,神農時代則是黃帝之前的一萬八千年。伏羲又可稱伏犧、伏戲。顧名思義也可知道:羲乃日乃火,這是人類中最早認識火的英雄,是熟食的先祖。是教人用火的“科學工作者,”是巢居、穴居的先行者、是教民娛樂的始祖。神農,則是教人刀耕火種開始務農的祖宗,嘗百草四處奔走為民眾服務效勞而力圖醫治民眾百病的“醫師”。在伏羲、神農時代,我們看不到戰爭的痕跡,看不到不顧民眾死活的爾虞我詐動刀動槍;看到的只是為人民生存生活而服務的忠實公仆,看到的只是民眾生存生活的帶頭人。而這才是老子提出“復結繩而用之”的真實含義。離開了伏羲、神農時代則大道已廢也。黃帝殺蚩尤戰炎帝建立了新型的統治秩序。《史記》記他“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顯然黃帝是要人民臣服他。血腥地置人民生死于不顧的統治時期就始于他了,余下的一切統治者,日甚一日繼承發揚他的衣缽,不自覺地尊他為自己的始祖。
不難分辨老子所說的“復結繩而用之”的意思是什么。正因為他看到了統治者們不顧民眾的死活,從而提出你們必須重視民眾的生死,去掉對民眾不利的戰爭,這樣你們才能夠考慮民眾的生存生活的基本保證,不斷完善、改進民眾的生存生活環境,所以老子接著就提出了下面的四個最低綱領,也是統治者為民眾服務的內容或人類理想的檢驗指標。
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人們對這句話也加以曲解。居然說老子是以上古時代的食物為香甜,以上古時代的獸皮、樹葉的服裝為美麗,以上古時代的巢居、穴居為安逸,以上古時代的風俗為歡樂。可是這些食、服、居、俗已經離老子生存的時代很遠了。老子那時怎么會提出這樣一些十分幼稚的問題呢?怎么會放棄他所在當時的食、服、居、俗已經達到了的水準而去“返祖”呢?另外人們讀《老子》總是忘記了一個根本問題,《老子》全文的宗旨是教育統治者的,是教育圣人的,它的每句話都有這一必然不能忽視的前提。所以,他在這里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是統治者管理國家的基本任務,是統治者治理國家后,人民的基本生活狀況。同時,也是圣人之治的自我約束的四項標準,看似簡單,觸及到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然而無論是在古代或者是現代,做到這四項卻難上加難。即若當今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也不能達到讓自己國家內的每一個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原因何在?他們的統治者只是把“為人民效勞(服務)”當成一句說說而已的空話!
我們的老祖宗老子在那樣的年代(《老子》成書于公元前776年)就給那時的最高統治者周天子(周幽王)制定了四項人民生活生存的硬指標,然而一直被所謂的有識之士或別有用心的人誤解、曲解至今,豈不令人痛哉,祖國的傳統何在?縱觀當今世界,在各國政治家的施政綱領之中,或隱諱或明確,都表示保證發展、完善其該國人民的衣食住行的問題,因為這四項指標是任何國家人民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根本內容。
8、“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十八個字,是一句話,是《老子》八十章這個章節的收尾部分,是本章的總結。然而,人們把最后的兩個字“往來”僅望文生義地認為是“往來”;不往來就是不走動、不交往。這就麻煩了,不走動不交往成了什么,能有這樣的民風、民俗?貿易(物物交換)、聯姻、親朋走動、“文化”交流等等活動一概杜絕。老子是這樣的意思嗎?從八十章的全文來看,開頭說的就是該諸侯國舍棄軍事組織不用,故此,人民就不會遠徙而背井離鄉去征戰;同理,別的諸侯國的人民 也不會背井離鄉遠徙,到該小諸侯國來,征服而作戰,因為這將是在周天子統一領導治理之下所作的試點(各諸侯在西周時,基本是聽從周天子的統一安排、調遣的。況且本文一開頭,就是建議周天子在其治下選的是“小國寡民”,這就是文章的規定情景)。所以,本章最后的“往來”兩個字,指的是戰爭,指的是人民的不背井離鄉、不遠徙,鄰國卻能彼此相望、雞犬之聲都相互聽得見,人民卻不會因為有戰爭而擔心遠離家鄉了。從生到老死,只浸沉在周天子的治下而安居樂業。
綜合上面的辨析,現對《老子》八十章就有較為進一步的了解,譯文如次:
前面我說了那么多,做為統治者的你應該怎樣呢?不妨先在你所轄的諸侯國內,選其國土較小、人口較少的地方做一個試點。首先去掉“什”、“佰”之類的軍事組織,保證他們不會打仗了:使民眾不會再擔心自己的生死而參加戰爭、遠離家鄉;雖然有原來造就的大船、戰車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就讓它們閑置擺著:雖然有原來制造的頭盔、鎧甲,也只有收入庫中去,再也不會因為有布陣打仗而需要它們。那么,這小國的官員們將要干什么呢?要他們恢復我們自己老祖宗結繩記事的時代所具有的工作作風,要他們的諸侯國的首腦頭頭們,像當年伏羲、神農兩位老祖宗一樣,處處為人民的生存生活著想。你看老祖宗們當時只是教人民用火、熟食、馴獸、游牧、刀耕火種、務農、儲存糧食、以備饑荒,嘗百草,教民自己治病或為他人治病,等等。他們是在干什么,他們是在為人民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而努力工作,以百萬年、十萬年、萬年的歷史進程來默默無聲的為人民效勞。
作為當代統治者的你,不是應該和我們的老祖宗一樣嗎?不該效仿他們為人民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而大干特干的光榮傳統嗎?如果所有的官員們都能夠這樣,你不僅能把一個地區治好,而且天下全部也能夠治好。那時候,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人民世代和睦友好,又哪來的爭斗和戰爭呢?
讀八十章后所應該思考的幾個問題的淺探。
1、“小國寡民”四個字就鮮明地交待了《老子》這本書的成書時代,是西周而不是以后的春秋或戰國時代。原因很簡單,只有西周時才能由“天子”指定一個“小國”作為試點。周天子所轄幾乎有八百諸侯國,由是各諸侯國都得聽命于周天子。顯然小國在周天子轄內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周幽王的兒戲之舉“烽火戲諸侯”則正是周天子的權力象征。然而到東周(春秋、戰國)后,周天子卻喪失了這種能力,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再也不服從周天子,誰也不能再去提“小國寡民”的舉措和建議。故此“小國寡民”四個字,不僅是老子的點題,且是歷史的寫照,更是本章特定的伏筆。
2、八十章是《老子》書中又一完整的章節。結構嚴謹,邏輯性極強,論證簡明,表達清晰透徹。從“小國寡民”這個規定的情景出發,提出了應該去掉軍事組織,這是互為因果關系的兩個手段。只有周天子才有權力選擇自己轄內的“小國”,只有周天子才能保證該“小國”再不會去侵害別人,也不允許別人(諸侯國)侵害該“小國”。所以,在當時提出去掉該小國的軍事組織(機構、編制),且不用舟車盔甲,顯然是為了避免戰爭,受益的當然是在周天子控制下的小國人民。他們不會背井離鄉而遠徙參戰,當然就不會非自然死亡。那么將要干什么呢?老子這時接著教育周天子,那就是“復結繩而用之。”該小國的“官員”們該干什么?(當時的各諸侯國,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都把武裝建設擺在首位)。周天子必須讓小國民眾中的官員不能妄為,他們(在《老子》全文中,不難知道,他們只是老子提到的“眾人”、“智者”)只能上服務于周天子的德治,下服務于小國民眾的民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樣必然會是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園和諧美麗生活的圖畫,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沒有戰爭的煩惱和災難,無憂無慮,世代永享。所以,此章是極完整的章節,絕不能斷章取義,歪曲老子。
3、“使民復結繩而用之”這一句與《老子》十四章中的“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為道紀”是一個意思。真正能理解老子當時所表述的思想,必將能融會貫通得到老子的真諦,這就不至于胡鬧地給老子戴上莫須有復古倒退的帽子,也不會對老子不恭而出現揶揄、褻瀆的言詞。
另外,“使民復結繩而用之”還揭示出“諸子百家”的幾個重要代表人物的發展輪廓,乃至于崇拜的脈絡,如嗣后的孔丘抬出周公;墨翟抬出大禹;莊周抬出黃帝等無非是提出自己理論的“依據”而想欺騙視聽。就此問題列出一《秦漢前幾個代表性人物的中華文化淺探比較表》附于文后。
4、重視“民得”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可惜的是,人們不屑一顧,老子提出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是民得的硬指標。凡是能為人民真正辦事的政府,都不能回避這四項指標。能夠真正理解這一問題才有讀懂、讀通《老子》一書之可能。否則,只能游離在《老子》之外而背誦他的支言片語,招搖過市。
5、通過“去兵”的問題,將使我們想到:唐憲宗時王真的《道德經論兵要義述》。王真尖銳地提出了“去兵”思想,他說“夫爭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盈野。”“十萬之師在于野,則百萬人(民)流離于道路矣。”“兵革不興,則天下自然無事矣。”誰知王真卻是一位擁有極大兵權的大將軍,打了一輩子仗,并且戰功赫赫(時任“威勝將軍”),然而,他控訴戰爭是“涂萬姓之肝腦,決一人忿欲,毒痛海內,災流天下”之禍魁。這卻使我聯想到:老子并不是所謂的“史官”,而是打了一輩子仗的赳赳武夫,然而卻又是一位與民同心的老人。只有這樣的老人才能寫出三十章、三十一章、八十章這樣的好文章(絕唱)。
6、八十章的章序問題,這是在三十一年前(1973)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揭示出來的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由于帛書的兩種抄本都把通行本上的80章排在67章的位置,故此個人當時就判定戰國時期的《老子》文本,就將至少有兩種版本。后來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楚簡《老子》摘抄,又間接的證明了我的猜測且擴展了至少有三種版本。因為楚簡抄者所接觸的《老子》原件僅為66章前面的。其另外兩種當是以通行本的章序為序排列的是《老子》社會本,以漢帛書抄本章序排列的當是《老子》的官方本。關于這一問題可參見附表后的注⑥。
感謝關心此文的各位朋友,另外也誠望各位識者惠賜指教,以求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