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青年的兩大使命
南懷瑾
·
2009-02-10
·
來源:烏有之鄉
從歷史哲學的立場來看,人類真是可憐的一群,雖然累積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多少人的才智與能力,如何如何地為某一地、某一國,甚之全世界的和平康樂,竭盡心力去努力。但是人類的歷史,始終還是在擾攘和變亂之中,好像除了擾攘變亂以外,便無歷史的內容似的。可是,也正因為如此,才不斷地產生了東方的圣人、西方的哲人,隨時隨地,在種種艱困的環境中,為人類、為國家、為民族而尋求學術思想的方案。地不分南北,人不論東西,大致都不外于此例。
我們要想努力為國家、為世界追求新的思想的前途,首先就必須要了解現代世界局勢的戰爭,歸根究底,它是一個文化思想的戰爭。無論是西方或東方;無論是工商業進步或落后的地區,總而言之,仍如過去歷史一樣,依然為了物質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的出路而困擾。換言之,就是為人類經濟生活的平均與分配問題,以及人們心理的安詳與精神的歸宿問題而煩惱。因此我們現代的知識青年,讀書求學,除了為學習基本的謀生技能,以及為救亡圖強以外,現在和未來,便有兩大課題,急需產生新的千秋人物來完成繳卷的:
一、是如何為全人類著想,建立新的經濟哲學思想。
二、是如何溝通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綜合科學的思想。
同時,更需要了解,這種屬于人文思想的事業,是一個人的千秋事業,需要好學深思,由博返約去努力。絕不是急功好利,只圖一時之快的工作。也許這與現實的環境有一大段很長的距離,但是“功名畢竟屬書生”。拿這句話來針對這種從事人文文化學術思想的千秋大業而言,應該可以令人深省。如果只圖目前個人的出路與個人現實生活的需要,歷史上有無數當前的榮耀,也都成為過去了。以眼前的現實,換取永遠的現實;以個人的生命,換取歷史的生命。這在現代青少年的觀念中,實在需要有重新的估價。我們不能讓六十年后的學術思想史上,留下一頁真空的白紙,貽笑于后人。
(上述為南懷瑾先生的文章,摘錄不詳,待查,或有知情者請指教!)
關聯文章:人類文明正在【四個東西】里面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d91410100ceoo.html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