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包含歷史景觀與未來理想
2008-6-12
中國的歷史文化長達五千年,所謂“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
《漢書•藝文志》把當時全國所有的圖書分為六類,第一是六藝,第二是諸子,第三是詩賦,第四是兵書,第五是術數,第六是方技。六藝就是六經,包括《易》、《書》、《詩》、《禮》、《樂》、《春秋》。其中《易》為六藝之原,群經之首,研究六藝的學問叫做經學。諸子共有十家,包括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研究諸子的學問叫做子學。詩賦屬于文學。兵書屬于兵法之學。術數包括天文、歷法、五行、占卜之學。方技主要是醫學。隋唐以后,經史子集四部的分類成為定式,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按照這種分類編排了一套洋洋大觀的《四庫全書》,所謂四庫就是經史子集四部。由于明清以來,西學東漸,逐漸融合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來,所以《四庫全書》也收錄了艾儒略、南懷仁、利瑪竇等人所寫的一些有關西學的著作。
有人把中國的學問區分為義理之學、考據之學、詞章之學、經世之學、科技之學。有人著眼于學術思潮的演變,按照朝代的更替,區分為先秦子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有人著眼于文學的體裁,區分為先秦詩騷、漢魏樂府、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有人根據漢唐以后的歷史情況,把中國傳統文化歸結為儒、佛、道三教的鼎立與合流。總起來看,包括了中國歷代一切的學問(見余敦康《當代視野下的國學 一種文化的復興》)。這樣的國學范疇終究是龐雜、混亂的。因為它沒有明白國學的精髓。
我認為國學的精要在于三點: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的人生價值觀,天人合一、陰陽調和的世界觀,發奮圖強、文化革命的理想發展觀。若論國學,可謂博大精深,但從主要觀念上看則以當代新文化運動即毛澤東思想為新的高峰,這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毛澤東革命思想: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共產主義運動。共產主義與中國人樸實的胸懷是相通的。
中國的文化既有北方的豪放,又有南國的雅韻;對各種事務的認識形成了中國觀念,五行學說貫徹醫學、意理、術數,天文地理、朝代更替自然在其中。詩詞歌賦表達了人們七情六欲、愛恨情仇,也表達了中國人的性情、胸懷和理想。屈原、杜甫、李白,就是中國三位一體的情懷。唐宋元明各有盛世,對于西方啟蒙運動大師,中國是他們的老師。
國學不同于西學,由于現代的資產階級功利意識,使得很多中國人,特別是現代知識分子,對于中醫、中藥以至于中國傳統的智慧全盤否定。這是很不幸的事情。毛澤東就不那么迷信西方的學說,而是各種功利為“我”所用。科學、民主、自由不過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匕首、武器,不能只聽他們的鼓吹,更要看他們的本質。帝國主義的核威懾建不成樂園。
中國的根毒就是帝王思想與奴才意識,缺乏毛澤東那樣偉大道義下的“統一”只會產生“跳蚤”。種下的是龍種,長出的是跳蚤,說得就是中國。秦始皇統一開創了中國的一統思想,但漢武、唐宗,洪武、康熙終究沒有創造出“萬代”盛世。都是胸懷犯的錯。
中國的儒佛道合流是封建專制下的怪胎,是帝王思想的奴才塑造;只有歷代人民起義才真正代表了中國農民的平等胸懷,可惜農民義軍缺少文化、缺乏真正圣賢“逸者”的智慧。
中國的國粹是四大名著,是屈原、李白、杜甫的理想,是諸子的精神與智慧,是執兩端位中央的平衡思想。現代思想家任繼愈說,“一個墨子大于或等于整個希臘”。設想一下,如果從春秋戰國開始,中華文明不選擇儒家為主流文化,而是選擇了墨子為主流,中華文明可能從秦漢時代開始就進入科學、民主、自由時代了。
國學的高峰在現代,毛澤東才是真正“汲取過去,開創未來”的中國代表。拘泥于過去,是腐儒;拘泥于章句是呆子。必須從歷史到未來,建立起中國真正的文化內涵,發揮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建立超越“美帝國主義”的新時代。國學的本質是實現理想:對理想的實踐。中國精神是垂范千古、挺立天地的盤古精神,是“孫子兵法”全盤戰略,是毛澤東思想。「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