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地萬物
楊連旭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一句應該是文通字順一目了然。因為“天地”、“萬物”、這兩個詞至今也是普通常用的。其余“無”、“有”、“始”、“母”的字義更是顯而易見的。
即便如此,也還是出現了問題。
(一)
以往,通常的注解,
林語堂先生的《圣哲的智慧》和東方橋教授的《老子現代讀》是:“無,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萬物創生的根源。”
陳鼓應先生的《老子注譯及評價》是:“無,是天地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根源。”
顯然,這不是把“名”給丟了,就是將“名”取義為“是”了。若是將原文中的“名”字取義為“是”,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原文的句式本身就是省略了“是”。
于是,就又有注解將“名”取義為動詞“認識。這樣,就成了:
“無,是認識天地的本始;有,是認識天地的根源。”
但事實上,古文中的“名”字取義為“認識”,至今也未曾見到有人如此作文。
之所以出現如此結果,是因為這些注解都將“無”與“有”在此分別作為獨立的概念,與“名”分離開。由此,他們自然也就很難妥善處理這“名”字了。
因此,另有注釋是:
“沒有名稱是天地的開端,有名稱是區別萬物的根本。”
這樣,字義雖然比較完整,可是句義卻是不順,令人費解:沒有名稱怎么會是天地的開端呢?
為此,我們還是有必要將原文中的幾個字,在今天意義上的含義進行列舉:
1.無(會意,據甲骨文字形,象一個人持把在跳舞;卜辭、金文中“無、舞”同字;本義:樂舞),連詞,“無論、不論,即使”;副詞“相當于不,相當于否,反問詞”;動詞“沒有”:《論語·八佾》“君子無所爭。”
2.天(會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個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頭,小篆變成一橫;本義:人的頭頂),名詞“墨刑,某一空間,時間單位,季節,天氣,天命,命運,天神,自然,本性”;名詞“天空”:《孫子·謀攻篇》“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3.地(形聲,從土,也聲;本義:大地),副詞“通第”;助詞;名詞“底子、質地,地位,處境,處所,地方,領土、地域,土地,田地,地形”;名詞“大地”:《呂氏春秋·孟春紀·去私》“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也。”
4.始(形聲,從女,臺聲;本義:開頭,開始),副詞“曾經,方才,才,當初,最初”;動詞“開始”:《孟子·梁惠王(上)》“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5.有(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助詞“名詞和形容詞的詞頭”;連詞“又”;動詞“占有”;動詞“與‘無’相對的‘有’:《呂氏春秋·仲春記·情欲》“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
6.萬(形聲,“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義:蝎),副詞“絕對”;數詞“十千”;數詞“極多”:《周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7.物(形聲,從牛,勿聲;“勿”是一種雜色旗,表示雜色;本義:萬物),量詞“件”;動詞“觀察,選擇”;名詞“說話和文章的實際內容,標記,類,類別,人,眾人,物產,形狀、顏色,雜色的牛或帛”;名詞“事物,東西”:《荀子·勸學》“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8.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親有乳之形;本義:母親),形容詞“雌性的”;名詞“老年婦女,女性長輩”;名詞“母親”:《呂氏春秋·季春·論人》“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二)
從字義上分析,“無名”與“有名”,分別是獨立的詞,而原文為了強調其意義,特地在句式上將其提前到句首,以強調語氣。
由此,綜合判斷,原句的現代語表述就是:
沒有名稱,是天地的開始;
有了名稱,是區分萬物的根本所在。
什么意思呢?
我們理解:《老子》是以“天地”代表自然界,以“萬物”代表各種自然事物,說明自然界在形成之初,各種事物并沒有名稱;自從人類產生后,由于認識自然的需要,才開始為各種事物進行分門別類的命名活動。而這種區分自然事物的分類命名活動,又仿佛是在重新創生了各種事物一樣。
也就是說,原文的完整現代表述應該是:
自然界在形成的初期是沒有名稱分類的。
通過對自然事物本質的認識,
人類對自然事物進行了分類命名活動,
從而使自然事物區分出了各種各類,
這就象母親一樣重新塑造了自然界的事物。
對此,或許有人認為,“無中生有”這是科學界很重要的思想,現今棄而不用卻采用什么分類命名活動之說,這豈不是小看了《老子》思想之深邃嗎?
可是我們必須實事求是,以《老子》之本意為第一,不可望文生義,更不好為了《老子》的偉大就牽強附會、以求證明。事實上,《老子》的偉大只在于《老子》的本意,決不在后人的曲解。更何況,《老子》在第四十章中還明確的提出了“無中生有”的思想了呢?
不僅如此,諸位可也千萬不可小覷了為各種事物進行分類命名活動,這可是自古至今仍在研究中的重大科學活動!
分類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對事物的種群劃分,是概念發生的起點,是一切理性思維的前提。近代的新生物科學體系,是從對自然界各種生物的系統分類,作為起點而建立的。
《論語·陽貨》記載: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同學們,為什么不學詩呢?學詩可以激發熱情,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團結群眾,可以抒發不滿。近可以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王;還可以多知道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這說明,在那時“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是很有社會意義的事和很重要的教學內容。
生物分類學是研究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學分支。分類就是遵循分類學原理和方法,對生物的各種類群進行命名和等級劃分。
地球上現生的物種以百萬計,千變萬化,各不相同,如果不予分類,不立系統,便無從認識,難以研究利用。分類的對象是形形色色的種類,都是進化的產物。所以,分類學既是對生物進化的本質認識,又是對生物進化的歷史總結。
人類認識生命第一個碰到的問題就是給生命起名字,以區分他們。可人類剛剛誕生時,還缺少抽象和概括的本領,只知道一個個具體的動物和植物名字。為了生存,他們首先學會了辨別哪些動植物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能吃的或是有毒的,這可能就是最早的分類。于是就有了“神農嘗百草,日遇70毒,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的傳說。
隨著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根據各種動物、植物外部形態的相同與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的類別。河南安陽殷墟中發現的甲骨卜辭表明,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殷商時代,中國人已經開始給生命分門別類了。
甲骨卜辭中提到了許多動物、植物的名字,從代表它們的象形文字來看,人們已經把許多外觀相似的動物歸為一個類群。比如犬、狼、狐等字都從犬形;鹿、麝、麂、麋等字都從鹿形;雉、雞、雀、鳳等文字都從佳形,表示這些動物都有羽翼,即都屬鳥類; 甲骨文中還有一些動物名字從蟲形,表示它們同屬蟲類;甲骨文中也有魚字,不過沒有各種魚的名字,說明那時人類對魚類的認識還比較少。
甲骨文中的禾像一個成熟下垂的禾穗,稻、秫、麥、黍等都從禾形;從木形的有松、柏、桑、栗等,分別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草木植物和木本植物。這說明,殷商時對植物也分成了不同類型。
我國春秋末年記述手工業生產技術知識的著作《考工記》,把動物分成大獸和小蟲。與此差不多同期的《周禮》、《管子》及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和西漢初年的《淮南子》等書中,也有了關于羽、毛、鱗、介、贏五類大獸的記載。分別是指鳥、獸、魚、龜、人,五類大獸相當于現在的脊椎動物。而小蟲則相當于無脊椎動物。可見,我們的祖先那時候對動物的分類已經具有相當的科學性了。
我國最早的辭書《爾雅》中已有非常明確的動植物分類了。在這部從戰國時期開始匯集,到西漢初葉完成的辭書中,分為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等篇,共收集了1000多種動植物的名稱,不僅把生物分成了草、木、蟲、魚、鳥、獸,而且增加了畜,把飼養動物與野生動物區分開來。在每一個大類中,又有精細的分類,如植物中的桃李類、松柏類、桑類、榆類等,動物中的甲蟲類、蟻類、蜂類、蠶類、貝類、雉類等等。蟲包括大部分無脊椎動物;魚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低級脊椎動物及鯨和蝦、蟹、貝類等,鳥是鳥類;獸是哺乳動物。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動物分類。這個分類,和林奈的六綱系統比較,只少了兩棲和蠕蟲兩個綱。
明朝偉大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辭去太醫院的官不當,翻山越嶺,冒著生命危險,四處采藥。他虛心向藥農、民間醫生請教,閱讀古代醫書800余冊,與成了《本草綱目》,共收錄了1892種藥物,并且附有1160幅藥物的形態圖。
李時珍把動物藥品分為蟲、鱗、介、禽、獸、人等類,體現了動物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順序,不但為醫藥學,也為生物學作出了貢獻。
(三)
西方最早提出系統分類法的人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總結了泰勒斯以來古希臘哲學發展的結果,首次將哲學和其他科學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倫理學、政治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他的學術思想對西方文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集上古知識于一身,死后幾百年中,沒有一個人象他那樣對知識有過系統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恩格斯稱他是“最博學的人”〕。
在亞里士多德之前,西方人常把動物按陸棲和水生,有翅和無翅等分成兩種對立的門類。亞里士多德認為這樣的分類很容易把關系很近的動物分在兩個不同門類里,如有翅蟻和無翅蟻;相反,又會反蝙蝠和鳥、魚和鯨這些根本不同的動物劃作一類。
亞里士多德以性狀對比的方法區分物類,以沒有紅色的血液為標準,把動物分成了有血液動物和無血液動物兩大類。實際上動物的血液并不都是紅色的,而一些低等蠕蟲血也是紅的。但這種分法基本相當于我們今天分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亞里士多德把動物按構造的完善程度依次排列分,布在由低等到高等動物組成的"生物階梯"上,給人以自然階梯的概念。哺乳類處于階梯頂端,它們是兩性繁殖,生下來的幼體是完善的。往下是鳥類、爬行動物,它們產下完全的卵。 再低等是青蛙、魚,產出不完全的卵。最低等的是虱子、跳蚤等,它們是自然發生的。他的生物階梯觀點,包含了生物進化論的萌芽。
亞里士多德一共對近500種動物進行了描述和分類,被人們譽為動物學之父。
亞里士多德的弟子德奧弗拉斯特〔Theophrastus,公元前371-287年〕在植物學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德奧弗拉斯特這個名字是他的導師亞里士多德贈與他的綽號,意為“非凡的演講”。他的真名是蒂爾塔默斯。
德奧弗拉斯特一共收集和描述了約500種植物,將它們分為喬木、灌木、草本三類;又根據植物生長地區的不同,把它們分成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陸地植物又分成落葉植物和常綠植物,水生植物分成淡水植物和咸水植物。
德奧弗拉斯特所記述的植物學知識大大超出了前人的范圍,他所提到的植物也不局限于希臘和地中海沿岸,還包括歐洲、亞洲其他一些地區。
據說,德奧弗拉斯特寫有200多種論著。但至今大都失傳了,只存有《植物志》和《植物因由》兩書。他還創造了許多專有名詞,如果實、果殼等,至今還在植物學中沿用。
亞里士多德和德奧弗拉斯特影響了此后近1900年生物學家的工作,一直到16世紀以前,還很少有人能超出他們的水平。
16、17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新貿易路線的開辟,航海業空前發展,西歐人到達了過去不曾到達的許多地方,新發現的動物、植物也讓他們應接不暇。
亞里士多德和奧弗拉斯特描述了大約500種動物、500種植物;到1600年時歐洲人知道的植物已經達到6000種,到1700年時已經有12000個新種需要植物學派們進行分類;動物學家們也面臨著要為4000多種動物分類、起名。這樣,對生物準確命名和分類就成為當務之急。
16世紀德國神學家和植物學家O.布龍費爾斯、德國植物學家H.T.博克及L.福克斯等對植物分類都作出了貢獻。他們對植物進行了觀察和生動逼真的描述并試圖編寫地方植物志,由此在中歐發現了許多植物的新種。O.布龍費爾斯描述了 260種植物。H.T.博克和L.福克斯描述了 500多種植物。但他們缺少比較一致的分類系統,而且不甚關注屬以上的較高分類階元。O.布龍費爾斯關于屬的順序是隨意的,L.福克斯主要按字母排列,只有H.T.博克按植物營養部分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提出了比較符合自然的系統。
可見,當時分類和命名的方法是很混亂的,毫無規律可循。同時,在前人留下的著作中還充斥了一些實際不存在的物種。如羅馬時代普林尼寫的《自然史》中,列舉了“單眼人”、“吐火女怪”等古怪神奇的生物。中世紀以訛傳訛的情況更多,什么九頭蛇、樹鵝、飛龍等等。就連16世紀“最偉大百科全書派的博物學家”格斯納,在他的《植物學》中,也列舉了不少稀奇古怪的動物名稱,盡管他對這些7個頭的水蛇、公雞蛋中孵出來的蜥蜴狀蛇怪、獨角獸等并不相信,但還是把它們寫進了《動物學》中。
那時候,植物學家要命名一種植物,常常要用好多描述性的語言,如古代學者是怎樣描述的,作者對它是怎樣判斷的,它有怎樣的醫療效果等,一種植物命名寫出來常常是一大串文字,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由于沒有統一的命名辦法,同物異名和異物同名的現象經常出現,有時學者們在學術討論會上爭論了半天,才發現他們說的根本不是一碼事。
進行科學分類已成為擺在生物學家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7世紀,物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自然規律所結合起來的有秩序的世界,生物學家們也不甘落后,他們要找出紛繁復雜的生命世界的秩序。
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切沙爾比諾根據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植物具有生死靈魂的思想,提出應當用根和花作為植物分類的標準,根吸收營養,花進行繁殖,因此根和花,特別是花是反映植物等級的重要標志。
后來,英國植物學家格魯、德國植物學家卡邁拉留先后發現了花的雄蕊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雌蕊是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就使得這種以花來分類的方法應用得更廣泛了。
意大利醫生兼解剖學家馬爾比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不僅將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改制為顯微鏡用于醫學上,觀察到毛細血管的存在,證實了哈維血液循環理論的正確性,而且還提出了以呼吸器官的完善程度作為動植物分類的標準。植物遍體都是小氣孔,呼吸器官最不完善,因此是比較低等的生物。昆蟲全身有許多氣體通道,排在植物之上。魚又比昆蟲高等,它的呼吸器官集中在頭部,不過鰓絲仍比較多,表明它的呼吸器官還不夠完善。高等動物和人排在最上邊,他們都只有一對肺。
這些以生物的幾個帶有本質的特征,按照人為選定的標準,將生物分成不同類群的分類方法,就是我們稱人為分類法。這樣,由于選擇的分類標準不同,就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分類系統,形成了混亂。
(四)
17世紀后期的博物學家依然期望科學研究能和基督教協調起來。他們堅持物種固定不變的概念,堅持認為每一個物種產生出與自己的類型相同的后代,他們希望通過對自然類型變異的詳細了解,會有助于加強物種是神的智慧產物的信念。
其中的自然神學學派認為,每一個生命結構都有其適應目的。這個學派的最昌盛期是在1700年左右,而且一直延續到19世紀。英國博物學家約翰·雷〔1627-1705年〕的《上帝在創世中的智慧》(Ray,1691)是這種觀點最為人知的代表作。
約翰·雷把當時所知的植物種類,作了屬和種的描述,根據分類原理進行植物與動物的分類,認為通過種子可以產生相同后代的植物應歸為一個種即物種。他比前人更透徹地討論了種的概念,這種概念在其后150年內仍被廣泛采用。
他根據植物胚胎中子葉是一枚還是兩枚,把被子植物分成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然后再用果、花、葉的其他特點,把植物分成許多天然系統,這種分類方法至今還被植物學家廣泛使用。
他對動物分類既采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傳統分類原理,也采用新的以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為基礎的分類標準。他對兩棲類、爬行類、昆蟲的分類,做了許多工作,較前人更重視以結構(如齒、趾的排列)為依據,而較少采用顏色、大小、習性等。因此,他提出的動植物界的某些大類,是較為符合自然分類的。
雷是第一個把物種作為分類單位的,也是雙名法的創始人之一,所著《植物研究的新方法》是林奈以前的一本最全面的植物分類總結,雷還提出“雜交不育”作為區分物種的標準,為分類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代分類學誕生于18世紀。瑞典博物學家林耐〔C.von Linne, 1707-1778年〕為分類學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
第一是創立了簡便實用的拉丁文“雙名制”命名法。林耐繼承和發展了人為分類法,把植物分為綱、目、屬、種。在此基礎上,林耐創立了簡便的拉丁文“雙名制”命名法,又稱雙名法,即每種植物均用屬名和種名的結合來命名,每一物種都給以一個學名,由兩個拉丁化名詞所組成,第一個代表屬名,第二個代表種名。后來,林耐的雙名法被國際植物學會采納,作為全世界統一采用的命名法。
第二是確立了階元系統。林奈把自然界分為植物、動物和礦物三界,在動植物界下,又設有綱、目、屬、種四個級別,從而確立了分類的階元系統。每一物種都隸屬于一定的分類系統,占有一定的分類地位,可以按階元查對檢索。
這樣,就使過去紊亂的植物名稱歸于統一,結束了世界上自古以來動植物分類命名中的混亂狀況,使分類學成為了一門科學。
林耐因此獲得了很高的榮譽,他的同代人中有人贊譽他:上帝創造了世界,林耐對世界進行了整理分類。
這正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選自即將出版的《老子之道》:河北大學出版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