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很多做領導工作的人常常說(抱怨)時間不夠用,其中不乏以此作為借口不做那些該做的事情。可是想一想毛主席,在延安時期那可是要日理萬機的,可他竟然寫了那么多經典著作,他時間哪里來的?
毛主席和江青結婚以后,生活上得到了比較好的科學安排,例如江青用老式點唱機,播放她自己收藏的京劇唱片,這樣對緩解毛主席緊張的身心起到了很好調節作用。
毛主席在延安時期寫的著作,在《毛澤東選集》(1—4卷)里占到70%。延安窯洞,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
如果毛主席不善于安排時間,那么寫出那么多著作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的時間哪里來呢?
我們都知道雷鋒讀書學習有個“釘子精神”,其含義就是學習要像釘釘子那樣,靠釘子的“擠”和“鉆”勁來把有限的時間“放大”。
實際上,早在雷鋒之前,毛主席就在用“釘子精神”了,正如在見到錢學森之前就用過“工程控制原理”一樣,只不過沒有那么說而已。
01
毛主席在延安寫的著作多且經典
根據《毛澤東著作版本編年紀事》等相關材料,有學者統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主席撰寫(包括以毛主席主導撰寫)的批語、題詞、詩詞、電文、書信、講話、文章等著作總計約3100篇,延安時期著作僅收入《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軍事文集》《毛澤東書信集》的就達1578篇,占比超過了50%。
收入《毛澤東選集》1—4卷的159篇著作中,在延安時期撰寫的就有112篇。
紅軍到達陜北(延安)以后毛主席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有:
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的有:
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的有:
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有: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陜西吳堡縣川口村乘船東渡黃河,離開了陜北,延安時期告一段落。
02
延安時期:
毛主席奠定了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根基
延安時期,毛主席曾經提出看一個青年是否革命的標準問題。
“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標準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結合的,是革命的,否則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結合于工農群眾,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結合了,或者反過來壓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
原文參見:《青年運動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五五四頁
毛主席講的是實踐問題。
這個實踐是根源性的,也就是道器變通之根與道器變通之源的結合,這樣構成道器變通之基,才使得革命的實踐推而行之謂之通——道器變通。
毛主席的寫作事業,是屬于革命實踐范疇的。
我們要繼承和發展毛主席開創的中國共產主義事業(包括寫作事業),不能不特別注意毛澤東文化里:
毛澤東文化里馬列毛路線的根本,道為道器變通之根;
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根基——道器變通之根與道器變通之基(器為道器變通之基),除了繼承馬列主義外,還有其它的思想理論和文化體系,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里的精髓部分,也可以說毛主席貫通了諸子百家的精華,完成了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重點是中國革命的實際)的結合;
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根源——道器變通之根與道器變通之源(變為道器變通之源),是毛主席帶領黨、軍隊、國家和人民在堅持馬列主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展開的波瀾壯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與社會主義革命實踐。
所謂實踐標準,這個實踐約定俗成指的是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的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這樣的社會實踐才有靠譜的根本、根基、根源。
少數人的“實踐”肯定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延安時期時間并不長,但毛主席寫就了一系列經典著作,那是與中國革命實際不可分的,那也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在當時就成了全黨全軍和解放區和其它區域的人們爭相閱讀的著作,毛澤東文化的影響就可以說是全國性的了。
從理論與實踐,從道與器看,毛主席奠定了中國馬克思列主義理論的根基(根與基)。
李克勤后記:延安時期,毛主席的系統想法說法做法(三法),逐漸成了全黨全軍的共識,形成了強大的全國趨勢,最終形成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的革命洪流,從而證明那“三法”是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的道器變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