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就靈。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不妨讓新中國歷年糧食總產量統計數據來說話。
從統計表中不難看出,1959年至1961年,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這三年糧食出現大幅度減產,而1962至1964年則連續三年大幅增長,由于這三年是相較于三年自然災害的恢復性增長,所以不具有參考性,因此,我們就從1965年至1979年這個時間段來分析。
從統計數據可知,196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945億噸,197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3.321億噸,15年間,全國糧食增產約1.4億噸,增幅約70%,年均增幅約4.7%。
再看1980年至1989年整個八十年代。198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是3.2億噸,比1979年下降了3.6個百分點,198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是4.07億噸,比1979年增加不到0.8億噸,10間,增幅約23%,年均增幅約2.3%。
通過兩組數據對比,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1965年至1979年這15年間的糧食年均增長速度是整個八十年代年均增長速度的2倍多。
從1965年至197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情況來看,如果1979年以前的生產形式能夠繼續下去,那年均5%的增幅肯定會得到延續。這就好比一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只要不遇到障礙物,肯定會一直高速往前行駛,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戛然而止。
而如果整個八十年代我國的糧食產量增長速度能夠延續前十五年年均5%的增長水平,那么到198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就能夠達到5億噸。但事實上我國糧食總產量穩居5億噸大關,已經是2007年以后的事了。
也就是說,整個八十年代的生產方式在糧食增產方面,還不如以前。
再來說吃飽飯的事。
前面之所以拿整個八十年跟之前比較,是因為農村分田單干并非全國統一哪一年進行的。那個"急先鋒”是1978年就分了,后面有1980年分的,也有1981年分的,還有1982年、1983年分的。
因為1984年徹底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所以我們確認1984年為全國農村全部分田單干。
198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是4.0731億噸,僅比1983 年增加了 0.2003億噸,增幅并不大。
1984年,全國人口為 10.4357 億人,僅比1983年增加了 0.1349 億人,增長也不多。
我們來看人均口糧:1983 年人均口糧為 376 公斤,1984 年人均口糧為 390 公斤。
就是說,分田到戶的第一年,人均口糧只增加了 14 公斤,平均到每一個月是 1.17 公斤,平均到每一天是0.039公斤,平均到每一餐是0.013公斤,也就是13克。
13克,相當于一兩酒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呷一小口的事。
問題來了:少吃一筷子飯就是大集體挨餓,多吃一筷子飯就是大包干吃飽,莫非那些說分田單干就吃飽飯的一個個全都是貓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