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期以來,“不可避免”論甚囂塵上,“貧富懸殊不可避免”“剝削不可避免”“腐敗不可避免”“丑惡現象不可避免”,人類社會所有邪惡的東西,在他們眼里都成了“不可避免”。他們中更有樊綱之流拋出 “不要擔心兩極分化,財富分配以老百姓不造反為底線”的 驚世駭俗言論。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里,如此奇談怪論居然可以大行其道而且沒有受到任何懲戒和處罰,不覺得很奇怪嗎?
誰都清楚,貧富懸殊、剝削、腐敗和丑惡現象,都不是什么好東西,即使在西方社會都不會得到認同,你見過哪個西方政客或經濟學家向自己的國民宣揚這些東西是不可避免?如果敢宣揚這些東西,他們一定會像當年的希特勒那樣,遭到批判和唾棄。試問:那些鼓吹“不可避免”論的經濟公知,敢到西方國家宣揚自己的這種主張嗎?
當代中國有沒有奸佞之徒?有,而且不少,其中一部分,就是這幫“不可避免”論的鼓吹者、賣弄者。他們的突出特點,一是不信馬列信鬼神,他們所信的鬼神,就是西方自由經濟理論,崇洋媚外,只會賣弄從西方學來的那點垃圾東西;二是自私狹隘,“屁股坐歪”,總是站在少數既得利益者的立場上,維護少數人的利益,與人民作對。人民反對什么,他們就鼓吹什么;三是不學無術,“品行不端”,媚上欺下,做奸犯科,毫無底線,視憲法如無物。用茨威格的話來說,他們就是“天生的叛徒、卑鄙的陰謀家、油滑的爬行動物、賣主求榮的能手、無恥下流的探子、道德淪喪的小丑”。
他們的奸佞,突出表現在耍“學術流氓”,一張嘴就流露出一種“學術痞子”的做派。稍微懂點新中國歷史的人都清楚,新中國前30年已經徹底解決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存在的貧富懸殊、剝削腐敗、丑惡現象等問題,如果是一個嚴謹、具有科學態度的學者,要講“不可避免”論,起碼得先了解點新中國前30年的歷史,看看這些東西究竟是否“不可避免”,然后再做結論,而這幫“學術痞子”連起碼的歷史常識都懶得去了解,罔顧歷史,信口開河,妄下斷語,這跟社會上那些蠻橫不講理的痞子有什么區別?
鼓吹“不可避免”論的人,跟歷史上的奸佞之徒相同之處,還在于自私狹隘,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民族大義,拼命維護他們那個小集團的利益。在四十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國社會出現了普遍的貧富懸殊、貪污腐敗、剝削壓迫,社會風氣敗壞、丑陋現象盛行。這些現象的出現令人扼腕,但是少數人卻為它唱贊歌,“不可避免”論的鼓吹者就是其中之一。從正常的邏輯出發,如果他們能夠從中大受其益,以他們那種自私的品性,會如此賣命地鼓吹、賣弄嗎?因此,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凡是鼓吹“不可避免”的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受益者,凡是反對“不可避免”的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受害者。在中國14億人口中,受益者是極少數的權貴買辦及其附庸,受害者則是占人口百分之90以上的工人、農民和普通知識分子。
鼓吹“不可避免”論的人,都具有貪婪的本性。他們已經不滿足三十多年來,中國普通老百姓被掏空六個腰包了,他們不把老百姓再扒幾層皮,甚至敲骨吸髓,是不罷休的。按照他們的邏輯,只要老百姓“不造反”,就有繼續扒皮、吸髓的空間。難不成他們真想把老百姓逼到起來“造反”的程度?這是什么樣的蛇蝎心腸才會如此想事情?答案只有一個:只有對人民極端仇視的人。可見,鼓吹“不可避免”,就是在反人民,是人民的敵人。
“褒后四十年貶前三十年”,一直中國政界和學界的一股暗流。鼓吹“不可避免”論的人,就是想迎合一些政治人物的口味,繼續玩弄的把戲,欺騙中國人民。 然而正如魯迅所說:“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他們曾經拿來欺騙中國人民的東西,已經被中國老百姓所識破。如何識破的呢?對比。這個對比,不僅要跟前三十年對比,同樣要跟改開當初的設想對比。
1983年3月2日,鄧小平曾經說過:“現在,蘇州市工農業總產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我問江蘇的同志,達到這樣的水平,社會上是一個什么面貌?發展前景是什么樣子?他們說,在這樣的水平上,下面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問題解決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解決了,人均達到二十平方米,因為土地不足,向空中發展,小城鎮和農村蓋二三層樓房的已經不少;第三,就業解決了,城鎮基本上沒有待業勞動者了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農村的人總想往大城市跑的情況已經改變;第五,中小學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體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業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民的精神面貌變化了,犯罪行為大大減少”(《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4頁)。
四十多年過去,今天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1.2萬美元。按照當年鄧小平的標準,中國人民的住房、教育、醫療、就業問題早就應該解決了,人民的精神面貌早就應該幸福指數很高,犯罪行為早就應該大大減少,然而,現實很殘酷,殘酷到什么程度?對于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就是“生不起、養不起、學不起、病不起、住不起、老不起、死不起”,以至于不得不選擇“躺平”;對于社會面貌來說,就是風氣敗壞,道德崩塌、金錢至上,個人主義膨脹;而對于少數權貴富豪來說,就是紙醉金迷、生活腐爛、奢靡無度,他們攫取的天價財富自己家里已經裝不下,還要大量地轉移到國外。
面對鄧小平的當年的標準,面對今天的現實,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有充足的理由質問,你們所說的“不可避免”,難道是鄧小平的本意嗎?如果是,又置“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于何地?如果不是,又是什么人把事情辦壞了,搞砸了?我們相信,今天這個狀況,不是鄧小平當年設想的狀況,所謂“不可避免”,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胡言亂語,完全是為了繼續欺騙中國人民。
實際上,“不可避免”論鼓吹的東西,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可避免”不僅沒有理論依據,更沒有歷史依據。人類社會,從來沒有把貧富懸殊、貪污腐敗、剝削壓迫、丑陋現象等邪惡的東西作為追求的目標,而是恰恰相反。從這個意義上說,鼓吹“不可避免”,就是反人類、反社會、反人民,他們注定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