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精神必將使得國謠及其制造者無地自容
鐵人精神對于70歲以上的老人們來說,無疑都是光輝無比、力量無窮、難以忘懷的。但可惜的是,事實上,曾經光輝榜樣的鐵人精神,卻被特色給黑掉了。而所幸的是,趙劍斌網友所寫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工人階級的主人公地位》一文,能夠讓如今的青年人重睹鐵人精神的風采,故摘錄幾段如下:
【他反復說:“黨把我們當主人,主人不能像長工那樣磨磨蹭蹭,被動地干活”?!?span lang="EN-US">
【有一次礦上領料,工友們遲遲看不到拉料的車,只能坐下來等。王進喜心想,這樣等下去,豈不是耽誤了進度,于是他動員工友們用手搬,他說:“咱們等什么呢,現在是給國家干,給自己干,咋能用對付工頭那一套呢?都是大老爺們,有的是勁,這點東西還能把咱們難住不成,大家動手搬吧!”說完,他找來繩子和扁擔,把鉆頭綁在身上,把卡瓦、分接頭等器件一一綁好,扛著就走。大家一看,紛紛站了起來,也扛上了器件往井上搬,有些部件太沉,工友們就把它綁在扁擔上,抬著走,就這樣,隊友們抬的抬、扛的扛,一路喊著號子、相互鼓勁,不一會兒,就把工料搬到了井上。】
【為了實現自己提出的目標,王進喜回家搬上行李直接住到井上,24小時“全天滾”,把自己“釘”在鉆臺上。餓了,吃幾口工人們從食堂帶來的飯;困了,就蓋上羊皮襖打個盹。王進喜事事親力親為,大到地下情況、打井方案、泥漿配制、鉆頭使用,小到鉆桿擺放、絲扣抹油,全盯全管全跟蹤,要井位、領材料、催供水、抓協調、做匯報,里里外外不放松一絲一扣。就連維修設備,他也親自領著工人到大修廠,告訴修理人員哪里有毛病,并守在一旁幫忙修理,修完后立馬拉回井場,投入生產,不耽誤鉆井進度。】
【王進喜的工作作風給工人形成了一種巨大的沖擊力,隊長拼命干,全隊學隊長,幾十只眼睛盯在進尺上。在王進喜的帶領下,1957年9月30日12點,貝烏5隊全月累計進尺5009.47米。10月19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玉門王進喜鉆井隊9月份進尺5009.47米,創世界少有的紀錄。”】
【1959年,王進喜出席了全國群英會,還參加了國慶10周年觀禮。第一次來到首都北京,第一次看見天安門,第一次見到毛主席,王進喜的心情無比激動。然而,這種喜悅心情很快就被一個“煤氣包”驅趕得無影無蹤。王進喜在首都北京,看見公共汽車背著煤氣包在馬路上穿行,一打聽才知道,公交車沒有油,不背煤氣包就不能行駛。他這才意識到全國各條戰線都非常缺油,玉門產出那么多的油,還不足全國實際需要的五分之一。作為石油開采工作者,還有什么臉面參加會議、受表揚?“煤氣包”在他的心頭壓得越來越重,王進喜一邊想,一邊流下自責的眼淚。從此,拿掉“煤氣包”成為他奮斗的新目標。王進喜相信只要意志堅定,敢闖敢拼,不懈努力,目標就能實現。正因為有了這股闖勁,他在之后的大慶會戰中毅然喊出“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鏗鏘誓言?!?span lang="EN-US">
誰都明白,王進喜的鐵人精神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大慶會戰過程中的。而這里,特別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是:在巨大的成績、巨大的榮譽面前,鐵人王進喜為什么竟然會因為小小的“煤氣包”而流下自責的眼淚?這難道不是因為他階級覺悟空前提高的必然?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使得王進喜們的階級覺悟空前提高了呢?請問,這難道不是因為毛澤東思想教育的必然?請問,在毛澤東思想使得工人、農民階級覺悟空前提高的情況下,在當年舉國上下都在切切實實地“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的情況下,社會的生產力是不是得到了無與倫比的空前解放了呢?
至此,自然會引出這樣一個問題:在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無與倫比的空前解放的情況下,這個社會還能夠產生“使得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這種結果嗎?既然絕對不能,那么,“使得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句話,就絕對毫無疑問是一個謠言了。
值得大家特別注意的是:倘若這個謠言是利用作為國家機器之一的主流媒體傳播出來的,那么,這樣的謠言是不是可以稱之為“國謠”呢?(筆者特注:關于這個“國謠”,我在這兩三天之內,將用一組絕大多數人從未見過的鐵的歷史數據給以揭露,但愿這“國謠”二字不被敏感了去)
這里,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竟然有人能夠利用作為國家機器之一的主流媒體傳播進行造謠呢?對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既然指鹿為馬、貍貓換太子、竊國者侯竊鉤者誅,都能夠在孔孟之道治理之下的中國接二連三的發生,那么,這利用作為國家機器之一的主流媒體傳播謠言,又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呢?特別是,在特色的情況下,這個問題還能夠讓大家進行充分討論嗎?
至此,自然有人會問:你為什么要說“鐵人精神必將使得國謠及其制造者無地自容”呢?對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這個國謠的制造者,其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周總理在四屆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向全世界所宣布的“我國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這樣輝煌的業績,說成是“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其目的就在于誘導、乃至強迫人們接受他們“毛澤東時代的的公有制束縛了生產力,從而才導致了貧窮,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種觀點。于是,他們一面叫喊著“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一面假借著“解放生產力”的口號,不僅不惜利用權力修改憲法來撬開私有化的閘門,并且,還利用行政命令來強制私有化的實行。
關于用行政命令來強制私有化的實行這一點,讓我們來看看人民網最近又重新發表了的題為《中共改革八賢: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文章。這篇文章中有這樣一些內容:【1980年深秋,中央決定派遣項南主政福建。此時的福建,雖同廣東一樣是先行改革開放的兩個省份之一,但舊觀念依然頑固。
一個注腳是,當安徽開始搞“包產到戶”時,反對最堅決的幾個省份中,就有福建,使得中央不得不決心“換將”?!?span lang="EN-US">
這些內容中的【當安徽開始搞“包產到戶”時,反對最堅決的幾個省份中,就有福建,使得中央不得不決心“換將”】,就是用行政命令來強制實行私有化的鐵證。
然而,究竟是私有化能夠解放生產力呢?還是在公有制或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由黨員干部起模范帶頭作用的像大慶、大寨那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解放生產力呢?這兩個問題,用幾千年來的歷史、最近幾十年來的社會現實,與毛澤東時代的“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的精神風貌進行對比,豈不是非常清楚了么?
至于說到如今與毛澤東時代人們的富裕程度對比,我想說的是:
①把在積弱積貧、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毛澤東時代人們的富裕程度,與如今人們的富裕程度做對比,這如果不是無知,就一定是別有用心。②恰恰就是在被造謠為“使得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的文革之中,我國在包括13個省市和自治區的中西部地區,投入了至今全世界任何國家都難以做到的巨資(請見我在這兩三天之內將寫的“戳穿國謠”),實施了大規模的、艱苦卓絕的三線戰略建設。③如今,工農群眾雖然不愁吃穿(這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已經達到),但工農群眾卻感受到了毛澤東時代從未有過的,對上學、住房、看病、有毒食品、官民對立等等的擔憂。④誠然,如今有了《中國日均新增400個千萬富豪 158萬人擁165萬億財富》的新聞報道,但是,數千萬的人口卻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以下。
僅憑以上這四個方面,加上別有用心的“國謠”,再加上某些人荒唐的“解放生產力”的鬧劇,你難道不覺得鐵人精神必將使得國謠及其制造者們越來越無地自容了么?自古以來,普通百姓只聽說過團結起來力量大,從未聽說過單干起來力量大。這單干起來解放生產力,大約只是特色的創新吧!
當然,倘若國謠及其制造者們抱著那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無癩心態,那就另當別論了。
秦川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