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高中時,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名言警句”,作為激勵學子斗志的成功學話語,它們就貼在教室的外墻上。不諳世事,只顧埋頭背書的年輕人,大多沒有時間去對它們進行嚴肅思考。偶爾,有時候也會有語文老師心血來潮,出一作文題目,題目就是某句名言警句,不過結果也總是敷衍了事,不了了之的。學生們要么找另外一些名言警句加以佐證,要么找一些故事背景加以堆砌,沒有幾個人會對它們做任何的批判性思考。長年累月,離開了校園,有了時間回顧過往匆忙的學生生活,慶幸自己可以不再看見這些丑陋的警句。之所以不愿再見,不僅僅是因為它們莫名其妙,給人的啟示、鼓勵、導向不正確,還在于它們讓整個校園像一個傳銷機構,所有人每天就活在這些像打了嗎啡一樣的亢奮環境里。
我想起來當時流行的幾個詞,概括當時的教育理念,至今還讓我毛骨悚然,所謂的“封閉式教育”、“集訓”、“題海戰術”,等等。實際上,這些警句只是這些教育理念下面的某些微小的零部件而已。為這架膨大的機器服務的,還有灰白的教室,監獄一樣的宿舍外墻,漠然沒有表情的老師,以及乏味的運動進行曲,等等。
對于最近出現所謂的“吊瓶班”,我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很多人覺得,沒有獨立自由的批判性的思維,是這種教育帶給學生最大的危害。而我認為,它真正的危害還不止于此,最恐怖的,某過于它給學生灌輸的功利、世故的成功學觀念。在一種競爭性的、你死我活的考試制度中,產生這些功利性的觀念也是必然的。學生們比較的不是學習成績,更談不上學術上的突破,而是“我比你多了一分”、“我比你更是‘人上人’”,是人與人之間公開的、赤裸裸的相互攀比——它會讓人確信人與人之間存在智力的、社會的等級,讓人自覺地膜拜,讓人自覺屈服,形成奴性或者趾高氣揚的性格。
警句只是畸形教育的一個側面,除了出現在外墻上,多少年之后,翻開過去的筆記本和書本,你可能還會發現,它們原來還被我們抄寫在書本的扉頁上,或者筆記本的封面上,又或者它們還被我們鄭重其事地引用于各種作文里。千萬別低估這些警句的危害,以及它們深入人心的程度。年少無知的少年最容易受其鼓動。新聞里經常報道各種無知少年,甚至有高學歷的青年人受到各種傳銷組織的鼓動,如果大家想想這些年輕人就曾經活在類似的世界里,你就一點也不會感到奇怪了。
即使工作了這么些年,我還是經常會發現身邊大量存在這樣的年輕人:滿口全是各種亢奮、激進的警句,像發了瘋,一種想要把所有人都比下去,惟我獨尊的樣子。他們喜歡看的書籍也是各種厚黑、各種成功學。急功近利、對于作息、身體的極端控制,是他們的共有特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