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歲的法國女孩席琳·拉斐爾獲得德國埃特林根國際青年鋼琴比賽第三名,也是那一年,12歲的中國男孩郎朗技驚四座,是該次比賽的冠軍,開啟了鋼琴界超級明星之路。席琳·拉斐爾看上去很有前途,兩年后她獲得施坦威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冠軍。音樂家告訴人們,音樂陶冶人的情操,洗滌人的靈魂。但對于席琳·拉斐爾來說,音樂和鋼琴固然美好,卻成為她的噩夢生活的來源。
相信席琳·拉斐爾所著的《愛或奴役:過度教育下逝去的鋼琴家》,其中很多情節是中國讀者所熟悉的,盡管筆者相信多數送孩子學鋼琴、守護孩子練鋼琴的中國父母不會像她的父親那樣極端粗暴。席琳·拉斐爾的父親在她兩歲半時就購置了一臺鋼琴,在鋼琴老師告知他說,孩子很有鋼琴天分后,就開始篤行“責罰,是將有天分的人引領至成功的唯一方法”的信條。席琳·拉斐爾未滿五歲,就因為彈錯了某個小節,而被父親扒去褲子用皮帶狠抽; 要是再彈不好,不能讓父親滿意,就不能上桌吃飯……等到餓上了較長時間,父親又會將家里的殘羹冷炙弄上一大盤,要求她一次性吃下去。
折磨還不僅僅在家里。席琳·拉斐爾每次鋼琴課,父親都要陪同,一旦評分不高,就會被拽到理發店剃成光頭。父親是間公司的總裁,她的同學一直把她看成一個富二代,但她卻時常以光頭的形象出現在學校,還有什么比得上如此的侮辱嗎?
皮帶、鞋底、拳腳毆打,一直持續到14歲,長期的折磨讓她開始在法國音樂界嶄露頭角,但另一方面,她已經沉浸在劇烈的精神折磨之中,罹患厭食癥。學校的護工獲悉她的遭遇,報警并使她獲得救助機構的隔離保護。在面臨警方的聆訊時,她的父親一概否認多份驗傷報告及她本人、她的母親的陳述所指稱的家暴事實,后來被法庭處以緩刑及強制治療。
席琳·拉斐爾事實上在后來是以放棄了鋼琴演奏這樣一個職業方向為代價,并與父親等家人持續了多年的“冷戰”,才從童年的創傷中走出。曾是法國音樂界的明日之星的她,而今投身醫療和心理咨詢事業,致力于解決兒童虐待問題,為的是不讓在她有過的遭遇,更多地加諸給其他孩子。
但很多家長確實認同郎朗父親,以及席琳·拉斐爾的父親等的訓練邏輯——那是一種從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借鑒而來的邏輯,即確立很高的業績標準,以科學化、標準化的訓練方式逼迫訓練對象最大限度地激發潛能,并積累高度熟練的操作技能(表演技能)。毫無疑問,訓練對象所有表現出對訓練的排斥,都會被認定為道德品質上不夠堅定,可以通過更大強度的訓練來迫使其服從,工廠里的工人吃不消了,可以辭工(但也有人已經沒有了哪怕是辭職離開的一點動力,而是選擇了自殺),但孩子能“辭”掉父母嗎?
同樣毫無疑問,父母用最嚴厲和高壓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幾乎都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希望孩子過得好,希望孩子獲得(自己沒能獲得的)成功,父母們只愿意選擇挑選郎朗和他的父親的案例,來激勵自己和孩子,沒有意識到或不敢意識到自己的“愛”,事實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奴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