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會進步的動力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站在歷史中,面對紛繁的現實是很難看清歷史發展趨勢,只有極少數人有這種歷史直覺,但未在實踐中完全展示出來之前,也只是一種經驗直覺或理論判斷的結果,往往不可能為社會大眾接受。
只有當歷史的背影漸行漸遠,社會現實發展中矛盾漸次暴露無遺后,在現實教訓面前更多的人才能深刻、清醒的認識到這種變化,即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包含的深層意識,從社會或政治意義來講,是指社會大眾實踐,而絕非僅個體立場的情感,那么改革實踐檢驗出什么真理了呢?“文革”完全錯了嗎?
面對現實,恐怕很多人都會得出自己的結論!近年來出現的一浪高過一浪的紀念毛澤東熱潮,懷念的怕不止是開國領袖的文治武功,而更多的是對歷史認識的一種自覺!習總兩個不能相互否定的鮮明、堅決的立場和態度,其實不也包含著對“文革十年”的重新認識的伏筆嗎?畢竟鄧小平的觀點和《歷史決議》是基于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今天還能完全正確嗎?
馬克思主義包含三大內容,即辯證歷史唯物主義、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分析的政治經濟學和以階級斗爭為核心的科學社會主義。概括而言,即人類社會進步中社會制度形態的更替由社會生產方式決定,其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對立統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上層建筑會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資本主義制度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決定,其中包含著一對基本的根本矛盾:資產階級為資本利潤的生產而推動生產力進步的無限性,和無產階級貧困的再生產而導致市場消費能力的有限性,會使資本再生產難以為繼,表現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最終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推動社會進步,走向更高形式的生產方式,即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共產主義。
從無產階級立場來看,生產力進步導致生產關系的革命不會自發產生,需要無產階級主動去改造和爭取,階級斗爭是基本方式,且只有用哲學思想武裝、才能將自發的階級斗爭變成自覺實踐,最終獲得自身和全人類的解放。
在馬克思所構建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體系中,他以“哲學不只是用來解釋世界,更在于如何改造世界”的思想為指導,找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能動的改造力量---無產階級,并將社會的進步歸結為兩大動力:
一是社會自然的、自發的經濟(生產)動力,即生產力的進步不斷突破原有的或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而推動社會進步,如文字發明、四大發明、工業革命、電力使用、微電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創造、新能源革命、核武器的發明等,無一不深刻的改變著人類社會面貌,改變著人類對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思想認識,深深的影響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甚至主宰著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二是自覺的、主動的階級斗爭的政治動力,即通過人的意識、能動性來加速改變或調整生產關系,來調整階級間或階級內的利益分配而實現社會進步。如中外歷史上的農民農奴起義、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新民主義革命、二次世界大戰等,無不深刻打擊了社會守舊勢力,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社會基本結構,不斷解放著人的思想和人身自由,也極大的推動了大國崛起、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甚至有時直接改變了全球政治戰略格局。
事實上,任何民族社會都是有機的整體存在,這兩大動力同時存在、相互影響、共同作用,而在具體社會歷史條件下,則存在何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蘇聯和中國,在建立新社會的暴力革命過程中,都將階級斗爭作為推動社會變革的主要動力,毛澤東將其總結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而在建設時代則往往強調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如列寧提出“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毛澤東講“抓革命、促生產”,改革后鄧小平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
社會是現實的、變化的、發展的、動態的。馬克思主義需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更需中國化,但其核心在于和具體歷史條件相結合。
毛澤東做到了,自覺運用階級斗爭的力量推動了革命和建設的成功;鄧小平做到了,順應自發資本力量推動了經濟革命,實現社會生產方式的質變。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為具體歷史和實踐的產物,雖然沒有包括毛澤東思想、沒有將階級斗爭顯性化為理論基礎,但其中不僅包含著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道路、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等內容,還隱含著階級斗爭的合法性。
故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來講,文革、改革雖形式上對立、有著重大的區別,卻存在內在的統一,即在具體歷史條件下,在自覺推動社會歷史進步中,對兩大力量的重視程度不同、各有側重而已,二者不只是歷史邏輯連續,也是理論邏輯的統一。
(未完待續)
(不足之處,敬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