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的創造,改革開放前后雖有重大區別,但相互聯系,本質是黨對社會主義發展的探索,二者并非割裂,更非對立,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要正確評價,這是一個重大的政治理論問題。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講話中進一步明確,兩個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改革是對前三十年的繼承和發展。
一、評價的根本分岐
全面否定“文革”、三七開毛主席,是改革開放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起點,在改革實踐中形成的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包含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毛澤東思想不在其中,而且在前后三十年社會實踐中,也存在著明顯的、重大的差別,故一般情況下認為,改革某種意義上就是對之前歷史的否定,是歷史轉折,也是理論實踐的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當代社會歷史條件的具體形態,往往將二者對立起來,尤其是“文革”。
實際上,前后三十年的對立與否定,根本分岐正是在于對“文革”的認識和判斷。雖然歷史的實踐邏輯是連續的、無法分割的,但理論邏輯卻是相互矛盾、對立的,對文革的否定實質就是對毛澤東建國后在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基礎上形成的新思想----無產階級繼續革命理論的完全否定,這正是毛澤東所謂“三分錯誤”,卻是毛主席人生自我評價的兩件大事之一。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雖指出前后不能否定,這是個重大政治問題,尤其是以蘇聯歷史為鑒,否定斯大林的蘇共二十大造成意識形態的混亂,最終釀成歷史悲劇,但基礎和原則卻仍是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主導形成《歷史決議》(1984年),也就是改革開放的理論和實踐起點,實際上仍然堅持這一歷史基準。鄧小平當年曾提出“解放思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現在三十余年改革實踐檢驗出了什么呢?這是否也是一種刻舟求劍呢?
當然,這也深刻反映了對“文革”認識上的困境!可以亮明觀點和態度,但理論上和實踐上檢驗出什么認識的論據太過于單薄,甚至無法改變事實上否定的現狀。
二、存在的對立統一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是陰陽對立統一的存在,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正是陰陽互動推動了事物進步和發展。
西方有辯證法思想,馬克思將其歸結為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被概括為三大定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并運用到政治經濟歷史研究中提出辯證歷史唯物主義。
毛澤東基于我國傳統文化,將其中西融合、中國化為矛盾論,認為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正是對立性形成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而統一性或同一性形成相互轉化的可能性和現實性,且內因根據,外因是條件,矛盾會隨著外在條件變化而變化,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之分。
黑格爾有句最著名的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馬克思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即社會生方式決定社會存在狀態。任何事物陰陽或矛盾的對立統一的動態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甚至相互轉化也是現實的,只有承認這一點,才是真正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態度。
文革、改革的歷史存在,都有其深刻的社會合理性,其差別只是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中,其內在社會矛盾的不同表現方式而已。
完全否定“文革”,在政治上一直以來都是正確的,不容置疑,但哲學上卻無法立足,無法闡釋,即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觀,也不符合傳統哲學思想的認知,而神化、圣化改革,事實上也是行不通的。
無論“文革”,還是改革,對于當代來講,做為曾經的歷史存在都是客觀的,否定也好、回避也罷、批評也可,其做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是不會再改變的,實際變化的只是人的理解和認識差別,其關鍵是如何真正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直面,去重新發現:“文革”究竟錯在何處,可借鑒之處是什么,而改革失誤又在什么地方?
(未完待續)
(不足之處,敬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