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在央視熱播,引起廣大觀眾和網友的熱議,其中不乏批評之聲,批評主要針對該劇在諸多歷史問題上造假和對主人公“高大全”的美化,這讓人們對該劇的認同感大打折扣。其實經歷這個歷史轉折的并非鄧小平一人,還有全國人民,其中既有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也有人微言輕的小百姓。他們雖然地位不同,環境有異,但歷史是共同的,即大的背景,政治氛圍,社會風氣,價值取向都是相同的。譬如,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盛行的“一切向錢看”的不良風氣,就成為社會各階層人們的共識。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本來中國的社會是風清氣正的,也正是從那個“歷史”時期開始“轉折”的。筆者是過來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變化深有感觸,對發生的一些人和事記憶猶新,特別是對“平反昭雪”過程中大肆弄虛作假現象印象深刻。我們應該尊重歷史,而不是編造歷史,雖然我們沒有能力編導劇本,但我們有責任還原真相。因此,我也將“歷史轉折中的”自己親自見聞的幾個小故事,講出來,供大家分享,也讓年輕人了解一下“歷史轉折中的”另一面。
一、80年代初,發生一件奇事。
一天忽然聽說馬龍山當了潢川縣長,乍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事們也無不感到驚訝。馬龍山何許人也?原來他就是震驚中外的“信陽事件”的大罪人,時任光山縣縣委書記。因為這次事件給黨和人民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和重大的損失,加之他指使打死縣委副書記,所以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他的兒子外號馬大頭,平時仗勢欺人,也被同學們活活打死,雖然殘酷,但老百姓都說罪有應得。馬龍山這個死有余辜的人,為何刑期未滿就突然從勞改農場官復原級,坐上了縣長這把交椅呢?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要說是平反冤假錯案吧,他的案子一不冤二不假,要說錯還有點,就是不應判死緩應立即槍斃。要說是啟用反毛人士吧,啟用地富子弟和右派分子還可以理解,而馬龍山據說是執行極左路線的人,他在光山縣積極配合地委書記路憲文、省委書記吳芝圃,大刮浮夸風,大反瞞產,大辦公共食堂,是省地的先進典型,以致釀成大禍。這個事讓我糊涂了幾十年。
二、某縣也出過一件怪事。
75年一名城關完小的校長,因強奸未滿十四周歲的女學生被判處徒刑。到了78年判他刑時的一名縣委副書記和一名常委,因“四人幫”死黨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說來也巧,他們三人竟分到一個勞改農場。一天原校長邀了幾個受他鼓動的犯人,把原縣委副書記打的滿地打滾,門牙也打落幾顆。原縣委常委聽到消息正在發抖,原校長便找了過來,他對原常委說:你不用害怕,我不打你,但你不要學那個家伙,太不識相,你必須給我出個證明材料,就說我的事是你們造反派陷害的。原常委面有難色,忽見幾個犯人圍了過來,忙說:好,好,我寫。寫罷,問,我寫的能管用?原校長一笑說,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果然很快原校長被平反,又坐上了校長的交椅,不過換了一個學校。
三、還有一件滑稽事。
大概是76年吧,縣某局局長,曾在文革初期受到過沖擊,雖然官帽依舊,但對毛主席心懷不敬。一次他在基層工地上蹲點,見到一名女話務員,是個姑娘長的年輕漂亮,局長年近五旬偏偏老牛想吃嫩草,對姑娘動了歪念,為套近乎三天兩頭沒事就往機房里鉆,跟人家談天說地。一次為了引誘人家,竟拿江青當噱頭,大談其道聽途說來的“緋聞”。姑娘涉世未深便將局長說的話到處傳播,被領導追問下來,于是老局長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判了刑。后來也給平反了,說當時他是在跟江青“四人幫”進行堅決斗爭。為此不僅官復原職還很快得到了升遷。此事被當做笑話傳唱一時。
在那個“歷史轉折中”,象以上顛倒黑白、弄虛作假的事情層出不窮,譬如,有的人不是右傾的冒充右傾,是右傾的冒充右派,被提拔重用,還有盜牛犯被任命為鎮企業經理,地痞被“選”上縣人大代表等。至今想起這些往事,還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依然痛心。
毛主席說:“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改革是件大事業,用什么樣的人對于這個事業的成敗至關重要。許多地方為了推進改革,不按黨的干部政策,大量啟用所謂“信得過”的人和所謂“能人”,以致于民間流傳一句順口溜:“地痞流氓勞改犯,放出來是政府的寶貝蛋”。這些人能干出什么好事?今天腐敗如此嚴重,看來是與當初選人用人不當密不可分的。
2014年9月5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