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禁止即可入”,對于經濟領域很重要,可以最大限度保證交易自由,最大程度發揮經濟活力。但這句話不能推向極端。這是因為,在經濟生活領域,法律僅僅是劃了一條底線。在這條底線之上,還有一大片“灰色地帶”,在這個地帶,人們的行為可能不違反法律,但卻可能違背道德。而違背道德的經濟行為,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經濟學家有一個估算。以2004年為例,在美國,由于搶劫、入室盜竊等違法行為造成的現金損失約為160億美元,而由于經濟領域中夠不上違法的有意誤導以及不誠實行為,造成的損失高達6000億美元。盡管后者是道德問題,但無論發生的概率還是造成的經濟損失都遠超過前者。
實際上,在制度經濟學家眼中,道德盡管沒有寫在紙面上,但也是一種行為規范,必須遵守。與法律作為“成文法”一樣,道德作為“非成文法”同樣調節人們的社會行為。因此,在法律之外,我們還必須給道德留下余地。
不過,與法律是他律不一樣,道德靠的是自律。于是,這里出現了一個悖論:自律常常是靠不住的,否則就不會發生那么多違背道德的不誠實行為。因此,自律也需要有外在的力量來牽引或約束,以激發起人們心中的道德律。
行為經濟學家通過實驗提出了若干解決之道。
此系列實驗是在美國一所著名商學院進行的。實驗主持者準備了10道題,由兩組學生進行答題,時間是5分鐘。每答對一道題,學生就得到10美元獎勵。
第一組學生在嚴格控制條件下進行答題。由老師根據標準答案比對進行判分,按判分結果給予獎賞。結果,這組學生平均答對3.1道題。
第二組學生自由答題,5分鐘后,老師公布標準答案,由學生自己判分。判分完畢,學生自行把答卷用碎紙機銷毀,然后向老師報告自己答對了幾道題,老師按學生自行報告答對的題目數量給予獎賞。結果,按照這組學生自己報告的數量,平均答對了4.1道題。
由于實驗進行了多次,學生是進行隨機抽樣,因此,經濟學家得出結論: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33%的學生有不誠實虛報答對題目數量的現象!換言之,靠自我約束有時還真靠不住。
經濟學家修改條件再次進行實驗。這一次,第一組學生仍然是在嚴格比對標準答案情況下進行答題;而第二組學生仍然是自我判卷并自由報告答對題目數量。不同的是,對第二組實驗者,在開始答題前,要求他們每個人抄一遍《圣經》中著名的“摩西十誡”,其中有“不得欺詐”的內容。結果非常有意思:嚴格控制條件下,學生平均答對的題目仍然為3.1道;而第二組自我判卷并自由申報答對題目數量者,平均答對題目數量竟然也為3.1道,而非此前實驗中的4.1道。
因此,這一實驗結果表明,激發起人們內心的信仰時,人們將變得誠實而有道德。
經濟學家又一次改變實驗條件。第一組學生仍然是在嚴格控制下答題。第二組學生也仍然是自由答題、自我判分并自我申報答對題目數量。不同的是,這一次,第二組學生在自由申報答對題目數量去領取獎賞前,被要求在一張紙上寫上這樣一句話:“我是某某商學院學生,我知曉這次測試將考驗我的道德規范。”最后的實驗結果是:第二組學生自由申報的平均答對題目數量,與第一組嚴格控制下進行實驗的學生平均答對題目數量完全一樣,也為3.1道!
此次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羞恥感。如果我們能以某種方式喚醒人們內心的這種自尊與知恥心,那么,人們將變得誠實而有道德。
今天的中國社會,相當程度上面臨誠信和道德缺失的問題。上述行為經濟學成果告訴我們,要使中國的市場與社會道德水平提高,就必須重建人們的信仰,就必須時刻提醒人們知榮辱,就必須重視身邊榜樣的力量。盧周來(經濟學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