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7日說,中方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實措施,及時解決國債上限爭執,防止美國國債違約,確保中國對美投資安全。他強調,一旦發生債務違約,美方應首先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
10月17日,美國將迎來提高債務上限的考驗。如果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本月無法償債,這將是其歷史上首次違約,將波及數以十億計的個人及企業, “這(如果美債違約)就像一顆核彈爆炸一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巴菲特上周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如是評價。
大家依稀記得2011年那場“財政懸崖”鬧劇,現在,這一幕重新上演了。2013年10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JacobLew表示,“國會需要在10月17日前提高美國的舉債上限(目前是16.7萬億美元),否則美國手上的現金將少到危險水平,且可能違約。”
如果美債真的違約了,后果是災難性的,美元將斷崖般下墜,利率則會像火箭般躥升,負面影響將波及全球,造成同2008年一樣或更為嚴重的經濟危機。首當其沖的將是企業和個人面臨借貸成本大增,同時伴隨美元大跌。回顧1979年,當時美債遭遇技術性違約,雖然美國財政部很快進行了支付,但仍令長期國債收益率暴漲50個基點,并在高位停留數月之久。相比之下,美國如果此次違約,將不算技術性違約,而是因談判破裂的“主動違約”,其結果將更糟糕。
受傷的一方還包括那些美國的大債主。彭博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1.3萬億美元美債;緊隨其后的是日本,持有額超過1.1萬億美元。第三,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是資本市場的定價基礎,美國是全球投資的基石,美國旦發生債務違約,將會給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帶來嚴重沖擊。惠譽等評級機構已經放言,如果美國債務違約將下調美國評級,這對全球金融市場將會帶來致命性打擊,從上次標普下調美國評級就可以略見斑。
哪些國家將被美國債務違約傷害最大?如果進行排序,那就是第一:借錢給美國最多的幾個國家;第二:對美國市場依賴最大的國家;第三:與美元掛鉤或者幣值聯動的國家;第四:與美國經濟成為事實上的共同體的國家;第五:對美元和美元投資依賴度很大的新興市場;第六:歐洲的高福利國家;第七:黃金儲備偏少的國家;第八:央行貨幣儲備中,美元權重過大的國家;第九:單一依賴能源出口,國家經濟結構單一的國家;
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經濟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美國在中國有大量直接投資,中國更持有巨額的美國國債。這次違約源自美國政府關門,從10月1日開始,由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未解決新財年的預算分歧,國會參眾兩院沒有批準聯邦政府新財年的臨時撥款議案,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被迫重蹈17年前關門的覆轍。
這次聯邦政府停擺期間,美國航天局、環境保護署、勞工部、內政部、財政部、能源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等部門所受沖擊最大,被迫停工的雇員都超過各自總雇員人數的50%。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受政府關門影響,這家軍工巨頭不得不給數千名員工放無薪假,多家依賴或部分依賴政府和軍方的美國軍工企業也做出類似舉動。奧巴馬甚至不得不取消前往亞洲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的計劃。甚至一直作為美國象征的“自由女神像”也關門了。
美國是否出現違約,取決于能否提高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自1960年以來,美國國會已經78次提高債務上限,平均每八個月提高一次,其中49次是在共和黨總統任期內,29次是在民主黨總統任期內。自奧巴馬2009年1月20日就任總統以來,國會已經三次提高債務上限,提高總額為2.979萬億美元。前任總統布什在兩屆任期內共七次提高債務上限。
嚴格來說,自1917年國債上限制度設立以來,美國曾有過兩次“疑似”違約。 一次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任期內。但這次違約有其特殊性,當時美國債券仍和黃金掛鉤,由于經濟危機政府無力繼續用黃金支付一戰債券,因此國會被迫立法規定以紙幣償付債務,此舉遭到債權人抗議。另一次在1979年,由于政府工作疏漏,導致一小部分債券利息支付發生延誤,造成短期“技術性”違約。
美國歷史上多次發生政府關門事件,最近一次是1995年底,由于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未達成一致,美國政府被迫先后兩次關門共計26天。但這種由于預算分歧導致的政府關門與債務違約有很大區別。政府關門僅僅是指非核心政府部門停止運轉,安全、社保等核心政府部門依然運轉,并且財政部也將如期支付債務利息,不存在債務違約風險。
美國在2011年曾發布一份數據指出,在美國14.34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總額中,美國國內及國外投資者持有的各類短中長期國債約9.74萬億美元,這部分被稱為“公共持有債務”;其余4.60萬億美元由美國政府管理的社保和信托基金持有,被稱為“政府內部持有債務”。
在9.74萬億美元公共債務里,約4.45萬億美元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單一債務持有國,持有額占美國公共債務的12%左右。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主體,持有額占美國公共債務的10%左右。由此可見,美國國債中,除外國投資者持有的4.45萬億美元外,近69%都是由美國政府或本國投資者持有。
在債務限額這一范疇內,“違約”一詞曾被用于表示多個含義。媒體常用來指在限期內未能提高債務上限,并稱這為一種形式的違約。與此同時,立法者有時用“違約”來指美國財政部無法向個人投資者或機構支付預定的債務付款,稱其為違約。在這兩個領域中,對“違約”定義更加狹隘的是評級機構和美國主權債務違約掉期(這些定義是彼此獨立的——評級機構眼中的違約并不等同于CDS(債務違約掉期)違約,反之亦然。
評級機構定義“違約”為無法承擔債務。當美國財政部無法支付預定債務利息或本金時,評級機構將把美國主權評級調降至“選擇性違約”或同級水平,直至美國財政部完全支付債務利息和償還本金。在主權違約解除后,評級機構對美國的主權評級應該會被降低,但具體的調降幅度將依具體情況而定。這種主權評級調降還會影響到其它依賴于美國聯邦政府的評級,比如市政府債務的評級。
如果美國財政部真的對債務違約,將潛在的觸發信貸違約掉期,但是這將取決于債務付款被延誤的時間長短。據國際掉期交易協會(ISDA)的定義,如果美國財政部出現債務違約或/與重組,美國CDS將被觸發。如果債務上限不能上調并且美國財政部無法找到其它途徑來支付到期債務,那么支付失敗在理論上是非常危險的。然而,美國主權CDS對償付失敗有一個為期三天的寬限期,這意味著,財政部仍可以在三天內進行債務償付,以避免觸發一次信用事件。
美國債務違約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做股票也要謹慎。美國國會正在播下災難的種子:如果議員不能及時提高國債上限,他們就將把國家推向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中。總體來說,說“違約”不只是技術性的金融概念,從更廣的角度來說,應該是指一個國家未能履行某些法律義務會使其信譽遭到質疑,其中最受質疑的應該是美國還沒有能力領導世界。
2013-10-0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