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追求的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財富,而是追求的以價值(交換價值)為目的權力。
價值(交換價值)就如同汽車以一定速度行駛一定距離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樣,使用價值一定的前提下消耗越高罪過越大,資本因吞噬勞動把其奴役成價值,因此資本有罪,且極端邪惡!
如:以一套住房來說,只要其不損毀,其“有用性”(使用價值)就是一定的,但以前普通人需要用5年工資(勞動時間)交換(購買)的住房,現在需要10年或者20年的時間,金錢(價值量)增長,帶來的是更多的勞動時間被資本吞噬,被奴役成邪惡的價值(GDP)而根本不涉及具體財富的增長加或減少,因而他們越來越累,而且不管將來科技如何發達,只要市場經濟不消亡,他們也將更累,生活節湊更快,自然對于多數勞動時而言,他們沒有自由時間,自然就是沒有個人自由。
消費實際上是某種勞動與某種勞動交換的過程。在這里乞丐是不能消費的,因為他沒有錢。在這里勞動者必須先用自身的勞動時間與資本家的貨幣進行交換,得到工資后才能消費。在這里勞動者(雇員)作為消費者時,很明顯需要超出生產商品的時間才能交換回商品進行消費。也就是說假如:雇員為資本家生產1塊蛋糕需要1小時,當雇員作為消費者時就需要超出1小時的工作時間才能交換回蛋糕,在這里超出的1小時就是剩余價值。在這里剩余價值代表的是支配勞動者剩余勞動的時間的權力,很明顯資本家是不會留著具體的商品或者說蛋糕來腐爛發臭的,他們自身,一天不可能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他們必須脫手轉化成利潤。自然利潤(剩余價值的某種形態)代表的并不是具體財富,而是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雖然資本家不可能一天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但無疑他們可以通過利潤支配成千上萬人的勞動(行為)。除少數剩余勞動形式的權力為資本家生產奢侈品外,絕大多數的剩余勞動則變成資本用來吞噬更多的勞動,而根本不涉及具體財富的增加或者減少,對于普通人來說,則是需要用更多的勞動時間來交換衣、食、住、行以及受教育,看病就業的服務。當他們用大量的時間去交換時,自然就失去了個人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市場經濟違背真正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自由交換的前提是,自身獲取的消耗高于交換獲取的消耗時,這才可能是真正自由交換。但市場經濟中,由于多數人不占有生產資料,他們就不可能自給自足或者等勞動時間交換,而必須受迫于這種不公平交換。同樣,占有一定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也不可能不交換,金融資本控制的ZF或者ZF控制下的金融資本的貨幣稅也逼迫他們必須交換。因此市場經濟不存在所謂的自發社會秩序,它實際上是被金融資本支配的ZF或者ZF支配的金融資本強力計劃出來的。
并且對于資本家而言,他們必須有一定的金錢(資本)積累速度,如果低于社會平均的積累速度,對于資本家而言就有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這使我想起一些人可笑的言論,這些人還以商量的口氣來商討資本家如何榨取工人多少剩余價值(剩余勞動)才不算剝削,而沒有發現資本家只要低于社會的平均的剝削率,那么他們隨時都有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這種競爭導致每個人不是為對物質的滿足而交換,而是為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而交換。對市場經濟中的多數人而言為了生存,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接受這種不公平的交換,這種邪惡的游戲植根于整個制度。可搞笑的是,一些市場教還認為,市場能給個人帶來自由。正如他們鼓吹妓女有選擇給誰賣的自由,但對于國營企業的下崗婦女來說,她不可能不賣淫,資本主義的游戲規則逼迫著她們必須賣淫。
很顯然馬克思對價值的定義對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太客氣了(馬克思把價值定義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關別的人類勞動”)。價值更應該定義為:“價值是被資本奴役的流通人類勞動。”
又如:教育、醫療私有市場化,就是逼迫人們用更多的勞動時間(工作時間或者說工資)來交換,價值(交換價值)量增加帶來的是人們越來越累,就教育、醫療本身而言,其直接的服務根本消耗不了多少勞動時間的,但資本就是要人們那么累,只有資本家這樣才能賺到錢,價值量(GDP)才能增加。可見價值量增加帶來的是更多的勞動被逼迫與資本發交換,被奴役成價值。
同樣正如所謂的炸橋帶動經濟,也就是要把公眾的橋梁一定時間變向私有化,逼迫人們用更多的勞動時間去交換。正如,學生需要受教育時,父母需要用更多的勞動時間去交換。當一份工作不行就兩份、多份的工作時間去交換。如果父母不負責,作為年青人來說,還得貸款,他們必須用更多的工作時間去償還借貸,自然失去的就是個人自由。
價值(交換價值)就如同汽車以一定速度行駛一定公里數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樣,消耗越高罪過越過越大,使用價值一定的前提下,產生價值不是功勞,而是罪過,資本因吞噬勞動,把其奴役成價值,因此資本有罪。資本只能生產出資本這種可怕的怪獸,它代表的是一種社會支配關系,而不是生產資料。
對于消費者(勞動者),價值量增加代表的是他們用更多的勞動去交換消費品。在這里所謂的“GDP”(生產總值),它本身是一個價值量的概念,而價值既然代表的是一種人支配人的社會關系,那么它真正的名稱,應該就應該叫做“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總和”,代表的是一種社會支配關系,而不是反映的具體財富(像生產涵數一樣的東西)。實際上“生產總值”是一個壓根不存在的概念,是一個邏輯錯誤。
。如:異質的蘋果和梨都增長10%,你可以說經濟增長10%,但一個增長15%,一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指數的,同樣所謂的物價CPI也是如此,說經濟增長5%,還不如說卡車的載重量從過去的5噸增加到10噸更為準確。 因為蘋果和梨的“有用性”(屬性)是不同的,因此怎么能加總在起,實際上加總在一起的,只能是人支配人勞動的社會關系。你不可能說,作為商品的1磅牛肉的價值等于作為商品的1噸牛屎的價值,就讓某個每天需要吃1磅牛肉的人不去吃1磅牛肉而去吃1噸牛屎。兩者價值量相同,是因為這兩種商品中,有人支配人的勞動這種關系的存在。對于參與生產的人來說,他的勞動是為另人服務的,因此社會消費只不過是勞動與勞動相互交換。很明顯,價值代表的是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非具體財富。
商品(貨幣)拜物教者,把人對人的這種支配關系,用商品的物質外殼把其掩蓋,把“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GDP),說成是生產總值,認為它代表具體財富,完全無視人對人的支配關系。他們根本不會理解,完全軍管的社會或者完全自發社會秩序的社會,所謂的GDP將為零。
正如馬克思所說,“貨幣拜物教之謎就是商品拜物教之謎。”
金錢所計量的價值量,實際上代表的是權力,是人支配人的社會關系,而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就是為金錢而運轉的。價值量兌現的實際上是人的勞動,而不是具體財富。
如:30年前你的父母為你存錢,30年后你確取錢出來夠買MP4、手機、個人電腦等,作為30年前的你的父母是根本預料不到會出現這些新興科技品的,可見金錢所計量的價值代表的不是具體財富,而是支配人勞動(行為)的權力。
在市場經濟中,為什么物價會上漲?假如每個人都有100萬人民幣,都有一套住房,假設物價不上漲會怎么樣?很顯然很多人就沒有必要去工作,去勞動,自然社會上的商品要不了幾個月就會兌現光。實際上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不可能不漲價,漲價是逼迫人們用更多勞動時間去與資本相交換。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如租房子、借貸買房子,現金買房子,假如是相同類型的房子,對于這三種人純粹在消費上而言沒有什么差別,唯一的差別是產權關系,產權關系與房子的“有用性”無關,人生命之前,生命之后房子的有用性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屬性。但問題在于產權關系涉及的是勞動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無疑租房子的人最累,其勞動被資本支配,被奴役的現像最嚴重,借貸買房子的人次之。
可見資本主義追求的是以金錢形式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而非具體財富。用馬克思的話說,“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財富,而是以價值(交換價值)為目的的權力。由于企業追求的是以剩余價值為目的權力,而不是具體物質的使用價值,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斗爭。在這里利潤顯然與具體財富無關,某些人引證利潤有利于科技進步,那么好罷,在這里進一步的在邏輯上進行反駁。
在新古典(西方主漢經濟學)生產涵數關系的理論中,多數企業的懂事長或者說經理都不是工業師、技術人員和財務總監,都不可能按工程師或者技術人才知道的技術況態來確定工資。在新古典的理論中,固定成本是一堆機器和廠房,它們在短期是不變的,再把作為可變成本的工人逐漸加到機器上去考察產量的變動,由此得到一條U型的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線,還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去考察長期成本和規模收益的變動,這在實物成本的核算是是對的,但確不是資本主義的實際成本和實際變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