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凰網站讀了邱立本先生《青春臺灣呼喚青春中國》一文后,很不以為是,甚至是反感。覺得先生說來說去還是被西方化的臺灣民主模式的那老一套,沒有別的新思想了。為此,撰此文以談談我自己的反感。
一
我是做工程設備生意的,在中國大陸的一些設計院里,有些貴為高級工程師,只知道照抄從國外引進來的圖紙,也不到設備引進單位去看一下放置設備廠房的實際情況和調查一下設備引進單位一直在使用的蒸汽溫度、壓力以及冷卻水的溫度等工況參數(utility conditions)。結果,設備制造出來拿到現場后,設備引進單位不得不改造原有的廠房和utility conditions,使得引進成本大大提高,而且設備在使用后,由于水土不服,經常出故障。這就是照抄照搬引進設備所帶來的惡果。一個好的工程師,看了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圖紙和資料后,會到設備引進單位那里去,調查一下那里的放置設備廠房的實際情況和一直在使用的utility conditions,然后對國外圖紙和資料進行修改和完善,以符合設備引進單位的實際情況。同樣,像老先生那樣有志于我們中國社會政治制度改革,力圖使我們的國家社會變得更加美好,這,我們當然贊同。但是,要改革我們中國社會政治制度,就必須對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在形成中所帶有的自身特點要有個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如果沒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就在中國大肆宣揚西方式的民主模式的思想,這不就等同于上述說的設計院里一些所謂的高級工程師不進行調查不了解設備使用單位的實際情況照抄照搬國外來的圖紙和資料,結果使設備引進單位的引進成本大幅增加,引進的設備也不能正常運轉這一情況了嗎?先生何不多讀一點中國歷史史書?多思考一下為什么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好幾次分裂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分裂的?尤其多讀一點中國近代史,多思考一下為什么在中國近代史上也采用過像西方那樣的民主政治模式,結果出現的是軍閥割據各自為政的現象?等到確實了解了中國實際情況之后,再做適合中國自身特點的民主模式的文章。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想先生的文章肯定會得到很多人的共鳴和贊同。
二
無論是社會的發展還是社會的改革,民主是必要的,是必須的,是必不可少的,離開了民主,無論做什么事業都不可能取得成功,關于這一點已經為歷史所證明了的。
但是,民主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民主模式不是唯一的,像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說民主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種。我們要探索、尋找的是適合我們中國自身特點的民主模式,而不是照搬像西方那樣的民主模式。像臺灣那樣巴掌大的一塊地方,照搬西方那樣的民主模式當然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而且適應起來也比較快。事實上,臺灣的民主模式也不是完全相同于西方的民主模式。更何況像中國大陸那樣的廣闊區域,在這個廣大區域里的各個地區,由于食物和氣候的不同以及歷史上的一些因素,形成了各地區在文化上相互緊密聯系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要尋找到一種能夠兼顧到在這個廣大區域里的各個地區的不同點,使之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的大家庭里的民主模式絕非易事,這個世界上也沒有這樣一個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在中國這快土地上,無論采有何種的民主政治模式,都必須以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不致中斷,國家的領土得以完整不致分裂為前提、為必要條件!否則,對我們國家和民族來講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我們堅信從我們堅守、發展著的本民族文化當中是能夠找到適合我們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民主政治模式!
現在的事實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欣欣向榮,一派繁榮景象;國防力量也有了顯著的增強,不再像過去那樣面對世界上最強大國家遇事一味退讓妥協,而是敢于與其說“No”了,以維護自身的利益;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還有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證明了,我們國家的現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體制是合理的,是適合我們社會發展的。盡管在發展過程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畢竟是可以通過局部改革來加以完善的,使得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由于美國的武力干涉,中國共產黨沒有能夠統一臺灣。在美國的武力的保衛下,臺灣走向了美國及西方國家的陣營。由于清朝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使得臺灣被日本統治了近50年之久。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戰敗,臺灣再次回歸祖國—中國大陸。在長達半個多世紀被這個東方的西方國家的統治,再加上受到美國的武力保護,使得在臺灣原有的傳統中華思想文化受得西方思想文化的很大的影響,政治制度和體制都趨向西方化,但是畢竟是中西思想文化碰撞的結果。試看臺灣民主,各黨派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斗爭,動輒游行示威,擾亂社會秩序,影響民眾正常生活;選舉時,擺開桌子請選民吃飯,并發放紅包進行賄選;通過像西方那樣民主模式選舉出來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且不說沒有什么行政執政經驗,無法將臺灣的經濟從低迷中引導出來,執政期限滿了之后,卻成了金額巨大的經濟貪污犯,這是對民主本意的絕大諷刺。相反,被你們“泛民主主義者”們認為不是民主社會的大陸卻在幫助和支撐著臺灣的經濟發展。這種能夠幫助和支撐臺灣民主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大陸社會難道不是一個良制社會嗎?用一國二制的模式來統一臺灣,說到底是考慮到臺灣的實際現狀由鄧小平提出來的,這只不過是權宜之策,隨著大陸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臺灣包括香港和澳門最終歸入大陸實行一國一制。
三
先生又道:“但大陸新一代很快就發現,臺灣的吸引力--------,也在它的生活方式││多元化、自由、容忍,彼此的尊重。”我不知道先生在說這個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在中國大陸有56個少數民族,他們(或者她們)與漢民族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的大家庭里?無論是民族的多樣性而呈現出的社會生活的多元性,還是自由內容的豐富性、彼此的容忍、尊重的程度豈是一個小小的面積、就這么一點人口的臺灣所能比擬的?現在在中國大陸包括回歸后的香港和澳門各族人民均享受著充分、寬暢、鮮明、明亮的自由,哪里有干擾或者妨害人們的自由的舉措和行為啊?
在世界范圍內,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絕對自由,人們只能在這個國家的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從哲學角度講,自由不能過了“度”;過了“度”了,便是放縱!因此,無論是言論的自由還是行為的自由,都不能過了“度”;過了“度”,就成了放縱了;言論的自由和行為的自由過了“度”、即放縱了,社會秩序就會發生混亂;社會秩序混亂了,就會發生暴力甚至戰爭,到那時,人們的個人權利、即人權倒過來會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到侵害。限制或者懲治過了“度”的自由、即放縱就是保障和維護人權。我想這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
四
先生開口一聲“民主”,閉口一聲也是“民主”,滿嘴掛著民主,那我們就討論一下什么是民主的實質。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這是一個普遍的說法。有個“泛民主主義者”認為:民主就是主權在民。那么這個“民”是指人民呢?還是指公民呢?這個“泛民主主義者”認為這個“民”是指公民而不是人民,民主是沒有階級性的。果真是這樣嗎?照他的邏輯推理,在抗日戰爭時期,這個主權也在汪精衛、陳公博等等這些漢奸那里了,這在國家政治理論學上說得過去嗎?顯然是說不過去的。同樣,在現在,主權也不在那些收取國外反華勢力的資金,妄圖在國內制造社會混亂,不惜犧牲國家和民族利益,以達到、獲得其個人在政治上的野心和利益的極少數人群。因此,主權在民的這個“民”當是指人民。
人民是個復數,是指一個群體,是一個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社會政治關系。在現在,凡是捍衛和維護我們自己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人群就屬于人民范疇;凡是收受國外反華勢力的資金,妄圖在國內制造社會混亂,不惜犧牲自己國家和民族利益,以達到和獲取其個人在政治上的野心和利益的極其少數人群就不能是屬于人民范疇,是人民的對立面。因此,民主是有階級性的,這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人民要為什么做主?要為什么行使主權?毫無疑問,要為人民自己的利益做主,要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行使主權;那么,人民的最大、最高利益是什么呢?毫無疑問,是人民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自自然界誕生人類以來,無論是抵抗自然災害還是抵抗同類人類的侵害,在最初的中國大陸,在相近周圍地域從事相同生產方式的人們相互結成團體,以應對、抵抗自然災害,乃至抵抗從事別的生產方式的同類人類的侵害。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是難以應對和抵抗自然災害和別的同類人類的侵害的。因此,個人離開了團體或者集體是難以生存的,更談不上發展了;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是以團體或者集體的生存和發展為前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體或者集體中出現了次序并分化出了階級,形成了社會,乃至國家和民族。因此,人民的最大、最高利益就是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即人民要為自己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作主和行使主權,亦即,凡是符合自己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事情就是符合人民意愿的。
既然人民要為自己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作主和行使主權,那么,對于我們來講,我們人民要對我們現在所承接的從歷史長河中形成的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我們這一代不致中斷,并繼續充實和發展它,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作主和行使主權;要對我們所承接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完整地交給我們的下一代而不致分裂作主和行使主權;換言之,任何不利于我們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的事情都將遭到我們人民的反對和否決。如前面所說的那樣,無論采有何種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都必須以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不致中斷,國家的領土得以完整不致分裂為前提、為必要條件。因此,民主的最終目的就是為自己國家和民族求生存謀發展,這也是民主的實質或者說本質。
五
人民為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作主和行使主權的表現形式一定要通過選舉來實現嗎?在中國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國人民通過支持、幫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推翻了中國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實現了自己國家的真正統一(除臺灣及其周圍島嶼以外),使得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執政地位。這種通過戰爭手段,通過人民自己作主和行使主權表達人民自己意愿難道不也是民主表現的又一種形式和模式嗎?
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的執政地位是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和行使主權的結果,即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結果,是中國民主的體現!亦即人民意愿的體現!
之所以說像美國及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說模式不適合中國,這是由中國的特殊情況所決定的。
我們中國是由以漢民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漢民族本身也是由歷史上無數個少數民族所組成的。從現代中國考古學來看,我國發現最早(考古學意義上的)的王朝故都殷墟在今天的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陽市,由此可以推斷,我們國家或者我們中華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就在這個地區,與其相接的周圍廣大地區在歷史上被稱之為中原。據《左傳》等早期史料記載,在商周時代,今天的我國山東地區被當時中原王朝稱為“夷”或者“東夷”。隨著歷史的演變,山東地區的人們接受了中原文化并融入了本地區的文化,在后來與中原人們一樣也稱為了漢民族,只是在文化上,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與山東地區的漢民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地區不斷受到北方游牧民的侵擾,有時,北方游牧民用武力征服中原的漢民族,這些北方游牧民在進入中原之后,也學習中原漢民族文化,用漢字取了自己的名字,并以講漢語和使用漢文為榮,將自己變成了漢民族,即在文化上,被中原漢民族所征服。當然在成為漢民族的過程中,將自己原有的文化也融入進來。由此,這些由原有的游牧民變成的漢民族與原來中原漢民族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時,中原漢民族的文化憑借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強大武力,將其推廣到中國大陸的更南邊,即今天的廣西、云南等地區,融合當地的文化,使得那里的人們也變成的漢民族。那里的漢民族顯然也與中原的漢民族存有一定的差異。這種在同一個漢民族之間的差異特點不但在我國學者撰寫的著作中有所論述,而且在國外如日本學者小澤正人氏等編撰的《中國考古學》中也有敘述。正因為以漢民族為主的我們國家有這樣一個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國家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來統治、管理這個廣大地區并調整各個地方漢民族之間的差異,使之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大家庭里。從歷史上看,一旦中央集權政府衰落了,國家就陷于分裂狀態;遠的漢代、西晉時代、唐代出現的分裂情況不說,就拿近代的清朝末期和民國初期來講,清政府一倒臺,各個地方實力派擁兵自重,各自為政。盡管在那時也出現過北洋政府,也出現過像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國會。但是,這個國會只不過是被一些實力派利用的政治工具罷了,根本起不到反映和體現人民意愿的作用,更談不上凝聚人民意志了。通過這個國會選舉產生了袁世凱大總統,但是這個大總統并不能統領各種政治勢力,也不能吸引各種政治勢力在自己周圍,以便利用這些政治勢力治理國家。于是,這位大總統和他周圍的幕僚就著手恢復帝制,以便更高度地集中權力。其間,當時著名的學者嚴復先生認為像西方那樣的民主政治模式不適合中國,縱容袁世凱恢復帝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嚴復先生當然不可能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的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因此,在袁世凱恢復帝制后,由于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的復辟遭到了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并在全國人民的一遍聲討聲中死去。之后,各軍閥、各實力派之間的斗爭更加愈演愈烈,人民處于深刻的戰爭災難之中。在那時,象征著民主表現形式的所謂國會如同擺設,等同于沒有存在。于是,孫中山、蔣介石在廣州起兵進行北伐,用武力實行中國統一。北伐戰爭是順應中國人民意愿的,是人民意愿的體現,是符合我們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這種用戰爭手段鏟除或者消滅各個軍閥勢力和各自為政的地方實力派勢力不也是一種民主的表現形式嗎?相反,像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并不能拯救中國,而是陷中國于分裂、混亂、使人民生活于倒懸、災難之中。讀一部中國近代史于此處,我們完全可以下這樣一個結論,即,像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是完全不適合中國的!
西方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是產生于西方的歷史土壤,而中國的歷史土壤與西方的歷史土壤是不同的。因此,將西方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的種子播散在我們中國土地上是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果實的!
在現在,假如像臺灣那樣也實行像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并開放黨禁,各個地方政治勢力完全有可能只顧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顧國家和民族利益,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和民族利益以謀求自己的最大政治利益,如上面所說的那樣,由于中國地域廣大,各地的漢民族之間有一定的差異,在加上在長期歷史中形成的很強的地緣血緣和宗族觀念,使得在選舉中形成像臺灣那樣的藍營派、綠營派甚至黃營派、紅營派等等,這些派別完全可以將這個國家撕裂成四分五裂,再現中國歷史上分裂局面。由于臺灣地域狹小,就那么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各個政治勢力再進行怎么政治角逐,都不會產生分裂;而大陸地域廣大,各個地域具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和地方文化特點,這些足以引起整個國家分裂。因此,像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在中國大陸是萬萬行不得的,這是出于對我們國家和民族利益考慮而得出的結論。
六
在這里,我們談談美國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美國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和西方國家一樣就是全民選舉,而選舉就需要選舉資金,選舉資金的來源就是各個財團。在美國,沒有財團的資金支持是不可能贏得選舉的,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因此,各個當選的政治家往往都是遵循財團的觀點和主張進行對內和對外國家政治活動的。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美國對中東的政策是一直偏向以色列的,其中的原因就是美國的一些參議員或者眾議員甚至總統在競選中都得到在美國的以色列財團的選舉資金的支持。眾所周知,在美國的以色列財團是很龐大的,資金也是相當雄厚的,有時,以色列財團的主張和觀點可以變成為美國國家的對內或者對外的政策。因此,美國的民主實際上是體現了一些財團的意愿而不是所有美國人民的意愿。
同樣,冷戰結束后,美國持劍四顧兩茫茫,找不到與它競爭的對手了,在世界范圍內,軍事裝備的需求量急劇下降,使得美國國內的軍事工業陷于資金短缺難以持久的困境。眾所周知,美國的軍工企業集團無論是對議員的選舉還是對總統的選舉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于是,美國政府在世界各地制造緊張甚至沖突,使得緊張和沖突地區的國家從美國購置大量的軍事裝備,使得美國軍工企業暫時擺攤了困境;與此同時,將決斗的白手套扔給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處處壓制、打壓、掣肘中國,并挑撥、唆使中國周圍與中國有領海爭議的的小國家與中國作對,并乘機推銷軍事裝備。美國在世界上如此行為,自然會遭到別人的暗算。于是,派出自己的軍隊直接顛覆他國的政權,建立、扶植親自己的政權,為此,使得成千上萬的自己將士戰死在他國戰場上。這些戰死在他國戰場上的將士與其說是為美國的自由而戰死的,還不如說是為這些財團的利益而戰死的。
再看看東邊的這個東方的西方國家吧,十年九相已經成為政治話題中的笑話了。小泉純一郎首相說過:“我無論說什么話或者做什么事情都會遭到在野黨的反對。”這種為反對而反對,只為本黨利益考慮,全不計國家利益的事情,在日本國內是司空見慣的。小泉純一郎卸職以后,安培晉三上臺接任,在野黨的反對,再加上黨內別的派別的掣肘,象征國家主要機器的國會根本無法操作、無法正常運轉。安培晉三身心疲憊,不堪工作重負,首相任職才一年就辭職不干了。好在過了一把當上首相的癮。以后的首相的任職時間均在一年左右,都是極其短命的首相。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野黨為了自己本黨的利益,為了反對而反對,再加上黨內別的派別為了本派別的利益而加以掣肘,使得政府的主張或者議案無法進入國會表決程序就中途夭折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菅直人任職期間,日本發生了特大地震和海嘯災害,在東北的福島第一核電站遭到破壞性的打擊。對于這樣的災害,無論是日本這個國家還是菅直人首相都沒有經歷過的,如何處置、處理這樣一個特大的災難,是一個極其難以決斷的事情。照理說,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應該緊緊地團結在菅直人首相周圍,共同應對這個國家級危機,哪怕菅直人首相在處理危機時有什么欠妥、不足的地方,無論是在野黨的政治家還是執政黨的政治家都應當挺身而出,以彌補菅直人首相的不足之處。然而,這個自詡為民主主義國家的在野黨政治家們利用執政黨黨內派別間的不和諧,居然在國會施行內閣不信任議案。由于菅直人在自己黨內作出妥協,取得別的派別的諒解,才使得議案沒有在國會上通過。假如,內閣不信任議案在國會通過的話,就意味著眾議院要解散,重新舉行全國大選。在當時,國家正處于嚴重危機的時刻,再舉行全國大選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然而這個民主主義國家的在野黨政治家們只顧自己本黨利益,試圖在大選中重新奪回失去的政權,根本沒有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來考慮,這,完全與民主的實質精神背道而馳的。還有,菅直人首相曾設想團結國內所有的在野黨共同應對國家的核電危機,并想任命最大在野黨的黨首為救災大臣。然而,被拒絕了。為此,小子就此事曾詢問過一位日本朋友,這位日本朋友告訴,假如接受了這個任命,由于救災的難度很大,決策時難免會出現差錯,到那是,不但個人的名譽受損,而且還會連累自己所在的政黨的政治利益。假如這位朋友所說的是事實的話,那么這樣一個最大在野黨的黨首的思想境界還不如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士大夫。這就是通過所謂的民主選舉產生的結果。在現在,縱觀日本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既不能擺脫美國的統治,取得完全獨立之地位,又不能擺脫經濟之衰退,這樣的民主模式有何用處?不要也罷!然而,這個國家自古以來都是奉行拿來主義的,諒他們也難以創造出既能擺脫當前的經濟衰退,又能適合并能促進自己經濟發展的新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只能再坐視失去三十年、四十年!
再放眼西歐吧,選舉是西方國家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環,為了贏得選舉,政治家們不切實際地向選民承諾超出國民收入的各種福利福祉,使得國民們寅吃卯糧,國家債務累積,形成了現在的國家債務危機。既然是國家民主政治制度原因造成了國家債務危機,那就必須改革當前的國家民主政治制度。如何改革?只有歐洲人自己去探索、嘗試、實踐了。在現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治理國家方面所呈現出的種種弊端,已經一目了然了,而且又不適合中國,然而先生卻對此視而不見,還在一昧地鼓吹、宣傳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思想,是何等的不妥啊!是何等的糊涂啊!
夫讀書者,當修身,當明志,身為中華民族一員,自當處處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斷不可為他人利用做有損于國家、民族利益的事情。先生有志于國家政治制度改革,使得國家變得更加美好,其心當然可嘉。然而,要想改革國家政治制度,就必須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特點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就同我要在某地設計一套化工裝置,必須知道此地的地質概況、年降雨量、風力狀況、水資源狀況、絕對氣溫等等參數一樣。否則,只拿美國及西方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做樣板來對本國做像西方那樣的民主思想的文章自然會被人們說不切合本國實際的話了,也就如同我仿照在新加坡使用的化工裝置,將其制造出來放在中國的新疆地區使用,結果是新疆地區冬天寒冷,造成材料內部的晶相組織發生變化,材料強度下降,承受不住內部的壓力,使得裝置發生泄漏乃至爆炸,把整個廠房都炸毀一樣。
有人說:民主不是說著玩的,那我可以告訴他:國家的政治制度改革不是開玩笑的,它關乎著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
七
一黨專政(執政)并不妨害民主的表現。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取得執政地位是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結果,也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結果,也是通過幾代先前先進分子為了拯救被國外帝國主義百般欺凌、受盡屈辱的中國命運所作出的艱苦卓絕奮斗的結果。毋庸諱言,共產黨在剛取得執政地位的時候,由于治理國家和恢復、發展經濟方面的經驗不足,犯了不少錯誤,栽了不少跟斗,但是,畢竟共產黨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國家對內對外政策,使得我們國家走到今天經濟繁榮、國防力量有了空前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的地步。這些事實,足以證明共產黨的領導能力和她所創造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正確性。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將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反映到政府的各個部門中,并監督政府各個部門根據人民的意見和要求付諸與他們的工作之中,這種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愿的政治制度還不夠民主嗎?
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特點都不盡相同,每個國家根據本民族的歷史和特點來制定適合自己國家特點的政治制度,其最終目的就是將自己國家的事情辦好,以求得生存和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司法獨立在中國是不可行的,原因就是根據我們國家、民族的特點,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來領導各個地方政府,而司法獨立只會影響和破壞中央集權政府領導的權威性。如上面所述,民主的實質精神就為自己國家和民族求生存謀發展,當司法獨立與其精神相悖時,我們當然選舉放棄,這并不妨害民主的表現。
幾代中央最高領導人和最高權力的平穩交接,以及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的連續性,都足以顯示共產黨內部的民主、對內執政和對外外交能力的提高、治理國家的經驗趨于成熟。老實說,如果通過像西方那樣的民主政治模式選舉出來的毫無從政經驗的政治家來做我們這個歷史悠久、各地方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對我們國家和民族來講,肯定是個災難!一個從政經驗豐富、且德才兼備政治家來做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符合我們國家和民族特點的,從根本上講,就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求生存謀發展所必需的、所必要的!
毋庸諱言,在當前社會,貪腐腐敗現象十分嚴重,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共產黨自身形象了,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共產黨自身的執政地位了,如何遏制貪腐腐敗的擴大勢頭,是當前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貪腐腐敗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歷朝歷代都有嚴重的貪腐腐敗現象,如同附在植物上蛀蟲一樣,隨著植物的生長而產生而發展。相信共產黨有智慧、有能力將貪腐腐敗抑制到最小范圍里。
八
順便說一下,鳳凰網站上,有位博主寫了這樣一條標語:祝愿中國民主法治,而不僅僅繁榮昌盛。
看了這條標語后,有點發愣,有點胸悶:博主言下之意現在的中國社會還不民主還不法治,是吧?那我倒要問問這位博主:你是誰啊?你算老幾啊?你說是民主就民主了?你說是不民主就不民主了?你說是法治就法治了?你說是不法制就不法治了?自以為是中國的民主改革家,誰承認了你是民主改革家?
政治制度和體制是支撐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礎,即合理、正確的國家政治制度和體制導致國家的繁榮昌盛;反過來,國家的繁榮昌盛證明了國家的政治制度和體制是合理、正確的,即國家的政治制度和體制的正確與否是能否導致國家繁榮昌盛的充分必要條件(什么叫充分必要條件,請到數學書中尋找答案)。今天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證明了我們國家的政治制度和體制是合理、正確的,這種合理、正確的政治制度和體制當然是民主的、是法治的。難道在今天不是民主的、法治的國家政治制度和體制能導致其國家繁榮昌盛嗎?
讀了這位博主的幾篇博文,總是以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為標準來看中國社會的政治現象,凡是與其不相符合的,就被其認為是不民主的、不法治的,似乎像美國及西方那樣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是唯一的、沒有別的表現形式似的,那我倒要問問,在新疆、內蒙地區的固體燒堿蒸發濃縮裝置是瑞士博特公司和意大利SET公司制造的,都是采用降膜式(falling film)的;而日本宇部公司制造的固體燒堿蒸發濃縮裝置是采用升膜式(rising film)的,這二種裝置都是同樣生產98%的固體燒堿,難道日本宇部公司的固體燒堿蒸發濃縮裝置就不是固體燒堿蒸發濃縮裝置了?上海汽輪機廠制造的12萬5千千瓦和30萬千瓦汽輪機的軸向尺寸要比同樣功率的美國西沃公司制造的汽輪機要長,徑向尺寸要比其小,難道上海汽輪機廠制造的12萬5千千瓦和30萬千瓦汽輪機就不叫汽輪機了?與機械設備一樣,難道民主的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就不能多種多樣的?只要找到能夠將本國的事情辦好,以求得等夠生存和發展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就可以了,根本沒有必要拘泥于他國的民主表現形式或者模式。
博主在博文中處處站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立場看待中國的問題和他國的問題,處處為美國及西方國家的行為進行辯護,處處贊美美國及西方國家在當今世界上所做的事情,儼然是美國及西方國家在中國的代言人了。既然是代言人,又何必將自己偽裝成什么中國民主改革家呢?完全沒有必要!既然做了婊子,做了就做了,就罷了,何苦還要謀求立牌坊?這,豈不讓人笑話嗎?告訴你:不成!
為反對而反對,為詆毀而詆毀,為此做出來的文章觀點如妖怪似的,使得本應追求真理的學術文章偏離了正確的方向,這就是一些“泛民主主義者”的文章特點。什么“亡秦者秦制也”一文就是一個例證。
試看此文的觀點:“因為,這個秦朝不是一般的‘朝’,它是中國集權專制主義的奠基者,是一個以暴政聞名于天下的“朝”,是一個出奇短命的“朝”,同時,還是一個讓后來人不斷評說的‘朝’。我關注的是后者,即最近幾十年來出現的對秦朝歷史功績進行評說的那些觀點。在林林總總的觀點中,有一種觀點似乎被廣泛認可(甚至成為官方歷史教科書的“定論”),這就是:秦始皇平定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華帝國,是對歷史的偉大貢獻。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觀點,原因很簡單:我們不能把歷史變成沒有人類活動的目的性工具,如果我們把人還原到歷史的過程之中,看到空前的暴政對于人民的殘酷壓榨和欺辱,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那個暴政的秦朝或者與此類似的其他什么朝,不是可以贊揚和歌頌的朝,不管那些朝有多么巨大,也不管它曾經多么強盛或者將來會如何強盛。相對于六國來說,秦的確是一個更大的朝,然而也僅此而已。滅六國是不是所有七國人民的愿望?如果六國未滅,七國人民是不是就生靈涂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或者換一句話說,滅六國,建立強大統一的秦朝,是不是七國人民的福分?看樣子不是,否則,陳勝、吳廣同志怎么就會造起反來了呢?為什么本應當熱愛自己的強大國家的人民,竟然就背叛了國家,跟上國家的敵人跑去了呢?”如此妖怪似的論點虧得此作者寫得出來。這完全是出于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詆毀而詆毀的心理驅使所致的。
試問:梁襄王問孟子曰:“天下惡乎定?”答:“定于一。”又問:“孰能一之?”答:“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秦始皇統一中國,天下歸“一”,結束了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使得人民擺脫戰爭的災害,這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不是一種歷史進步嗎?難道不值得我們現代人肯定嗎?
既然說秦朝是中國集權專制主義的奠基者,那么最初的集權專制制度是不那么完善的,而且制度的使用操作也是生疏不熟練的。如此,引起社會內部矛盾激化,最終導致秦王朝滅亡。但是,秦王朝的滅亡為漢王朝的集權專制的建立和國家統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通過完善集權專制,使得漢王朝能夠統治中國長達400年之久。秦王朝在滅亡的時候,將集權專制延續給了漢王朝,通過漢楚之爭,漢高祖劉邦統一了中國,將秦王朝統一中國的狀態繼續延續下去,同時也將秦王朝終結七國諸侯之間的頻繁戰爭,使得七國的人民擺脫諸侯之間的戰爭災害的成果繼續保持下去。這種由秦王朝開始的統一中國、結束七國諸侯之間的戰爭,使得人民擺脫諸侯國之間的頻繁戰爭災害,這難道不是由秦王朝給七國人民造成的福分嗎?如果秦國不統一六國,那么七國諸侯之間的戰爭不是一直要持續下去嗎?七國人民不是一直要深陷戰爭災難于不拔之中嗎?還有,如果否定了秦國統一六國是對中國歷史的偉大貢獻的話,那么我們的中國還會像今天那樣存在嗎?難道我們今天的中國不是從那里走過來的?由此可見,秦始皇統一六國在中國歷史上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是巨大的。
還有什么“我不否認歷史是由歷史事件組成的,人們考察歷史的時候,當然首先要考察歷史事件,因為歷史事件當中隱含著冰冷的邏輯關系,正是這種邏輯關系才使得歷史能夠被理解。但是,我們應當切記,歷史事件是無數人參與和創造出來的,所有的歷史,在一定意義上都應當是人的歷史,而不應當僅僅是事件的歷史,更不應當是僅僅是歷史的歷史。這是往回說。如果往前說,對歷史的走向做一種符合邏輯關系的預期,我們則更不能舍棄人,那應當是合乎人性、適宜人發展的歷史,人應當成為歷史的目的,而不應當成為歷史要達到某個目標的手段。合乎人性的歷史是好的歷史,不合乎人性的歷史不是好的歷史。秦朝就不是好的歷史。我絕不會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感到自豪,絕不會為大規模修筑長城感到自豪,理由也正在這里。長城目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創造的象征物,但是,當我們站在長城上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好漢”了的時候,請千萬不要忘記長城腳下那些尸骨,專制的創造當然也是一種創造,但是,你作為人必須意識到那里散發出的非人的氣息。往回說往前說都一樣。一個法國人登過長城以后,感慨說:“長城,你既偉大,又渺小。”我認為這是對長城最準確的評價。長城的修造者秦王朝以及后來的歷代封建王朝,也應當得到這個評價。他們當之無愧。”
那更是妖怪似的論點了。作者之所以這么說是心中有所指的。哼哼!是不是還要完全否定集權專制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你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是從哪里來的?
我們所說的歷史,當然是人或者人類的歷史,無論是說人類發展史也好,還是說人類的變遷史也好,都是人類從遠古時代走到今天的這一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主題就是人或者人類。至于地球的氣象變化史或者地質的演變史,那是氣象學家或者地質學家研究的范疇。歷史當然包括歷史事件,當然是由無數個歷史事件組成的;歷史事件當然是人的歷史事件,沒有沒有人的歷史事件。過去發生的歷史已經成為事實了,已經成為客觀存在了。無論你怎么說謀段歷史怎么不好那么不好,它總是是連接整個歷史鏈上的那一段。沒有了它,整個歷史鏈就斷了,它后面那一段的好歷史就不知道從哪里來了。如此,所謂的好的一段歷史就不存在是好還是壞了。因此,無論你再說秦王朝歷史怎么不好、那么殘暴,畢竟它統一了中國,這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是巨大的,是抹殺不了的。你要抹殺了它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的話,就等于抹殺了今天中國的存在,因為今天的中國就是從那里過來的。
至于將來的歷史走向,無論你做怎樣的展望,做怎么樣的符合邏輯關系的預期,只要國家、民族存在,為了利益,國家和國家之間,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博弈甚至是搏殺就會存在;無論這種國家和國家之間、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博弈甚至是搏殺被認為不是合乎人性的歷史也好,是合乎人性的歷史也罷,這樣的事情總是要發生的,是避免不了的;無論你說合乎人性的歷史是好歷史也好,不合乎人性的歷史是不好的歷史也罷,統統被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所淹沒、所覆蓋。不是嗎?美國支持伊朗巴列維國王重新掌權,以期在伊朗那里得到更大的利益。然而,不爭氣的巴列維國王由于缺乏治理國家的經驗,把國家搞得一團糟,結果,被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的伊斯蘭革命趕下了臺,美國原來的期望落空了。后來又倒過來縱容、支持伊拉克的薩達姆發動對伊朗的戰爭,引起兩伊戰爭爆發,使得成千上萬的伊朗和伊拉克軍民傷亡。曾經得到過美國的大力支持的伊拉克薩達姆后來又入侵科威特,侵占了科威特,由此,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于是,美國自己親自出兵,將薩達姆的軍隊趕出了科威特。后來,又出于反恐的需要,出兵入侵并占領了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并把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殺了薩達姆。為此,美國撈到了巨大的利益。我們這里有些“泛民主主義者”非常贊賞美國推翻了獨裁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贊揚美國為伊拉克國家建立了的民主政權,為伊拉克人民做了一件好事情,預期伊拉克人民從此可以過上了更好的日子了。然而,事實是:這個靠美國幫助、扶植起來的民主國家的人民的生活比薩達姆時代更為艱苦,國家的狀況比薩達姆時代更差、更危險。今后,這樣類似的歷史還會出現,因為,國家和國家之間、民族和民族之間始終存在著利益矛盾。如果有人要問:這段歷史是合乎人性的還是不合乎人性?那這個人肯定被人們說是書呆子、是神經病了。這樣的歷史怎么能用是否合乎人性來評論的?!
無論是“人應當成為歷史的目的”也好,還是“人不應當成為歷史要達到某個目標的手段”也罷。我們生于斯,長于斯,我們深愛我們的國家,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深刻記著我們國家在近代史上所受到的西方帝國主義的百般欺凌和侮辱,由此我們渴望我們國家變得更加強大,使得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來捍衛我們的核心利益,而不是滿足、停留在已經取得的現有經濟發展成果。為此我們非常愿意成為這個“歷史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尤其是對一個復雜的事物的認識更是需要一個更長的過程,在達到普遍共識之前,無論你“絕不會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感到自豪”也好,還是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感到自豪”也罷,統統都是一家之言。我們研究歷史事件時,總是站在當時的歷史節點上,分析當時歷史情況,由此看出這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必然性: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時,各個諸侯國為了兼并別國,或者稱霸,諸侯國之間頻繁發生戰爭,這也使得各個諸侯國的人民深陷于戰爭災難之中。于是,各個諸侯國中的文人為了幫助自己諸侯國的統治者稱霸,提出了為自己諸侯國的強國富民的學說,其中包含了各種各樣如何發展生產,使得國家變富、變強的學說;有的文人為了自己諸侯國兼并他國尋找合理合法的理論根據而著書立說,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制”學說;有的文人為了恢復“周禮” ,希望諸侯各國回到周朝時代的體制,為此,修《禮》、《樂》,著《春秋》;也有的文人不能目睹人民頻繁遭受戰爭災害而不顧,提出了各種愛民思想等等,凡此種種,一切都是源于各個諸侯國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希望自己在爭霸戰爭中取勝。為了達到成就霸業,各個諸侯國的統治者禮賢下士,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秦朝統一中國后,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百家仍然在爭論中,造成全國思想非常混亂,為了統一思想,便于統治,才發生了焚書坑儒的歷史事件。 客觀上講,這個事件或者講統一思想運動并沒有換回秦朝的長久統治。但是,這種用統一思想的方法來維護統治對中國的今后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統一了思想,才能在統一的思想中形成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到了漢代,董仲舒向漢武帝倡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中國的大一統思想正式形成,由此造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分裂最終又走向了統一。如果站在今天的時間節點和立場去分析當時的這個歷史事件,就會得出:秦始皇為了統一思想,所采用焚書坑儒的手段是太過于激烈,對待當時的儒生是太過于殘暴,而且還毀滅了很多古代典籍,使得中國文化史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今天的人們總是這么認為:思想文化的發達造成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和發達;思想文化的落后,造成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停滯和落后。因此,現在的人們完全有理由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中國的文化史上的重大損失,是對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阻礙作用。是的,這樣的認識是何等的正確和堂皇!然而,這樣的認識只有在今天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的高度,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落后的情況下,當時的人們的認識水平是達不到這樣高度的。如果當時坐視這種思想非常混亂的狀況繼續發展下去,對“克己復禮”思想的發展不加以制止的話,已經統一了的中國的秦朝就有可能返回到過去的周朝分封制,如此下去,整個中國又要重新回到戰國時代,又要重新陷入新的諸侯間的兼并戰爭,人民又要再度陷于戰爭災害,生產力又要再度遭到破壞。因此,無論你對這次歷史事件如何詆毀,但是它對今后的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長城,是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是反映了當時我們農耕圈中的中華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騎兵入侵的思想。在古代,由于生產力的低下,抵御北方強悍游牧民的騎兵入侵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筑城防御。盡管為了修建長城犧牲了很多人,但是,與讓強悍的游牧民的騎兵侵入農耕圈,并在農耕圈中形成戰場與其搏殺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相比,筑城所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盡管長城最終沒有抵御住北方游牧民的侵入,但是,她見證了農耕圈的中華民族和北方游牧民的融合,使得我們今天的人們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的來由。因此,無論從我們祖先所建筑的這個巨大工程中所凝聚的血汗和智慧,還是從長城中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來看,都是值得我們每位中國人驕傲的。我們從來沒有覺得過長城是“渺小”的。
該作者在另外《獨裁者自己選擇了滅亡》一文中,放著我們國家在利比亞的巨額投資的損失不看,卻在隔著大洋向美國和西方列強歡呼慶賀他們的武力干涉成功。這,哪里是我等族類所做的事情。干脆去了美國和西方算了!隔著大洋慶賀歡呼豈不是太累了嗎?
讀該作者諸文,知其“滅楚”之心之堅、之不可回。如此,子行之也!然而,面對廣大“吾必能存楚”的包胥,你又能奈何?最終只不過落得一個和企圖肢解、分裂中國的某個大國一樣,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還有,《〈毛澤東選集〉真相》一文,此文完全是無中生有、造謠惑眾,已經超出了言論自由的范圍。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在上,如此下去,必遭惡果。
2012-2-1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