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版“小悅悅”事件路人何止十八
提要:今天看到的一則被稱為英版“小悅悅”事件的報道,可能觸發“小悅悅”事件留在國人心中的痛。出于對高尚道德的向往,人們總是希望道德高尚的事件能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推動整個社會道德更進一步、理上一層樓;人們又總是希望發生道德低下的事件后,不要以點代面,把整個社會道德全抹黑。
說到“小悅悅”事件,至今仍是國人的心痛,那場景是永遠不會忘記。
兩歲的佛山被碾女童小悅悅,在家門附近被一輛面包車撞倒并兩次碾壓,肇事車逃逸一分鐘后,一輛貨柜車再次碾過血泊中小悅悅幼小的身軀……在事故發生后短短六分鐘里,女孩遭輪番輾壓,先后有18名路人從小悅悅身邊經過,無一人出手相助,甚至無一人撥打求救電話!直至6分27秒,一位拾荒阿姨才把小悅悅抱起。
那時候,電視里反復播放著這個悲劇場景。
現在想想,這么個播放法,這么個渲染,好像有點殘忍,甚至有點不道德。
現在想想,那18個路人成為輿論抨擊的靶子,其中肯定有被冤枉的,因為誰也不能保證在這么昏暗的路上,所有過路人都一定會發現地上的小悅悅。
現在想想,“小悅悅”事件引發的社會道德大思考還是十分有意義的。但是,即使這18人的道德全需要拯救,也不能因此得出全社會道德已經崩潰的結論。
引發這番感嘆的是,今天看到的一則被稱為英版“小悅悅”事件的報道。
據香港明報報道,中國內地去年發生小悅悅見死不救風波,惹來人情涼薄道德爭議,類似情況現在也在英國發生。英國一名14歲男生上周上學途中,在電車站暈倒,倒臥在月臺上10分鐘之久,在早上繁忙時間的電車站內,竟然無人施以援手,男童母親怒轟途人,控訴社會涼薄。
英國14歲男生蒂普萊迪上周早上8時在柴郡奧爾特靈厄姆電車站感到暈眩,一頭撞上月臺后暈倒。當時是早上繁忙時段,途人眾多,但在他倒臥月臺的10分鐘內,無人施以援手,亦無人按動月臺上的緊急按鈕,有人甚至踏過蒂普萊迪的身軀。
蒂普萊迪的母親蘇姍周日晚怒轟:“要叫停這個視而不見的社會風氣,我們要反思。人們怎能不理一名孩子,或任何倒臥在地上的人?在早上8時15分,電車月臺有這么多人經過,他們怎能全都不理他?他們肯定缺少任何基本人性和對小孩沒有同情心。我可以想象經過我兒身旁的途人中有當父母的,如果這是他們的兒女倒在地上,他們會有何感覺?近來人們冷漠和只顧自己。如果倒臥地上的是醉酒漢而不是14歲身穿校服男童,我能接受人們不去幫他。蒂普萊迪當時很需要協助。”
蘇姍的兒子在月臺上暈倒約10分鐘后醒轉過來,他回校后告訴老師揭發事件。但英國網民對此事反應不一,有罹患偏頭痛網民便稱,多次在街上暈倒都沒人施以援手,認為事件“見怪不怪”。有網民則表示,現今社會要懂得自保,男生可能醉酒或吸毒而暈倒,幫他可能他在醒過來后反以刀指嚇。亦有網民表示,途人當時可能趕上班、假定已有人施以援手等,“但無論理由如何,我們都要謹記協助有需要的人的責任”。電車公司發言人則表示,月臺上有緊急按鈕,而且如果職員在現場的話會提供協助。
看了這則英版“小悅悅”事件的經過以及英國網民的反響,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把這起事件稱為英版“小悅悅”事件,對中國是不公平的,因為大白天,在上班上學的高峰時段,路經14歲男生蒂普萊迪暈倒的月臺的人,看到蒂普萊迪暈倒的人,何止十七八人,不但沒人停下關注,而且“有人甚至踏過蒂普萊迪的身軀”,這是中國“小悅悅”事件能比擬的嗎?我的第二個反映,以紳士風度著稱的英國,社會道德不過如此,不比中國高尚到哪里。我知道這么得出結論有點以偏蓋全,不足以說明整個社會的基本狀況。
兩起事件在道德層面都是一起孤立事件, 放在一起觀察思考,有利于我們對中國社會道德的狀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可以說在任何國家,每天都會道德高尚或道德低下的事件的發生,出于對道德的崇尚,人們總是希望道德高尚的事件能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推動整個社會道德更進一步、理上一層樓;人們又總是希望發生道德低下的事件后,不要以點代面,把整個社會道德全抹黑。這個兩個希望是對道德高尚向往,同樣也是道德高尚的體現。
2012年2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