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一樣也是科學,我反對社會科學只重想象,可以輕視或不顧邏輯的說法,就像愛因斯坦反對那種認為自然科學里應該只重視邏輯不重視想象一樣。這是對社科純粹的誤解。但我同意歐洲重視自然科學,中國更重視社會科學的說法。要實事求是地看到各自的長短處,這才是正確的態度。軍事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等,更多的是具有社科屬性,而在這方面中國達到的高度許多是西方至今無法企及的。拿本文來說吧,它就是嚴格按照邏輯說服的,如果它邏輯上有漏洞,請您毫不客氣指出來。
一、真理是具體的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每個國家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指導我們事業取得成功一定必須研究這個國家的社會、文化、歷史、人心,還要考察時代和世情的變化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這是理論創新的前提。
一方面,人有理想是可貴的,人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動物,另一方面,人還必須生存在地面上,人不能掂著自己的頭發讓自己離開地面。
既要胸懷藍天,又要腳踏實地,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
在第二次國內戰爭中,犯左傾教條錯誤的其實不光是王明們,蔡和森等留學生們也都程度不同的有此傾向。所以,我看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人和領導人也一定是像毛澤東一樣沒出過國的人。
在我黨內,洋學生最容易犯教條主義的錯誤。而沒有一點知識的革命者又最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
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也算是打打預防針吧,下面進入第二點。
二、北京做為首都的理由及其喪失
1、中國定都原理
中央是守門員,國都要處于國家大門口處,當期內外患焦點前沿,內憂之末端,它是中國定都原理。大陸時代首都有點像“狼逮小羊”中“牧羊人”的角色,當今時代則類似“老鷹抓小雞”中“老母雞”的角色。
古代中國威脅主要來自于北方草原騎兵部落,只能修城墻抵御,但長城有東和西兩個缺口,早期騎兵在西北方,東北不是爭奪焦點與重心,加上向內有函谷關阻擋,所以此時國門在西北方西安一帶,而此時在西安建都的朝代——秦、漢、隋、唐都既擋住了外患,又躲開了內憂,創建了偉大帝國,而且都亡于內部階級矛盾尖銳化而非外敵之手。
西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不像后來的八王之亂打到首都附近,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吳楚叛軍進不了函谷關。
武帝時期漢匈第三戰里,匈奴本想通過襲取漢都長安戰勝漢朝。為調開漢軍,故意先派兵襲擾北京一帶,但漢軍將計就計,明里支援東北方北京一帶,暗里中途折返,回馬奪取河套地區,并移民加固之,這一招使攻守形勢發生真正逆轉。河套于西安是屏障,于攻擊匈奴則是跳板,漢朝攻守自如,長安安全了;第四戰則把匈奴瓦解,趕到大漠以北以西去了。淮南王與匈奴勾結但沒成大器也與進不去函谷關有關。
唐初有一次突厥兵突臨長安城下,彼時長安城又無兵可調,李建成就鼓動李淵遷都內地以避禍,李世民認為那樣會一退不可收,江山不失去也得丟大半。遂率數騎退敵大軍,歷史證明這一次行動對唐長命三百年并廣闊江山至關重要。
安史之亂沒有成功,也與初期叛軍一時進不去函谷關從而使唐軍獲得寶貴的喘息之機有關!
后期騎兵核心勢力東遷,五代是個轉折點,轉移至東北一帶。更具體是:公元前260—公元740年,在西安一帶。公元740—1740年,在北京一帶。1740年—2740年,在江蘇鹽城一帶。乾隆時期就該遷到鹽城了!
所以,千年大計,首都為先!這話是對的,加上河套地區早已被奪,騎兵較難突破,東北方成重心焦點,所以此時國門可說在東北北京一帶,在此建都的朝代廣闊長遠而且不可能直接亡于騎兵者,明清是也。明朝也有動搖,那就是北京保衛戰時,當蒙古兵到北京城下時,朝中多數大臣主張首都南遷避禍,只有于謙說不可,并組織戰斗,那知騎兵不善巷戰,當明朝各路救兵源源而來時,北京之圍自解,以后才有大明二百年全壁江山。按當時形勢,不如此,也許二十年都成問題。
相反的,其他地方做首都最終無一例外地亡于騎兵。
西晉繼曹魏建立后按說把首都遷到長安才對,在洛陽怎能擋得了它騎兵呢?果然,不僅自己是亡于匈奴,而且五胡亂華就此開始。
北宋呢?因為這時候東北方成外患焦點,所以沒拿下北京做首都,其半壁衰弱命運遂已注定。
所幸西晉建都洛陽、北宋建都開封,對其國土而言也算是靠北了,依賴中國第二防線第二長城——長江天險,東晉南宋各自的建都也算半符合上述原則,總比建在云貴川、嶺南強,二者的建都對這兩朝雖半壁但時間久長要說是有貢獻的。
近代以來,克星槍炮及軍艦出現,金戈鐵馬、輝煌一時的騎兵霎時掃下歷史舞臺,海洋成為決勝的關鍵,所以有“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了世界”的海權論之說,事實也的確是無海不強,從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到英國相繼稱霸,威脅主要來自于海上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近代的威脅也主要來自于沿海西方的軍艦大炮。
這是原理,并不與技術相關。因為目前是可說是陸地時代已過,天空時代未到,海洋仍占主宰的時代。就像大陸時代隋唐時船舶也能很先進而海軍并不決定勝敗一樣,如今雖有航空工具但并非海洋時代。再者筆者認為核武器不遠的將來會被徹底銷毀的(因為1、它是雙刃劍,用它等于自殺,2、即使使用我們有地下城可防護)。當然新首都規模應控制在一百萬人以內。即使不銷毀東部人口和海洋資源也要保護。
2、其他好處
(1)、拉經濟保就業并為避免世界性戰爭做貢獻
再造新都及完成海洋化,對于水泥、鋼筋等建筑鋼鐵行業有拉動作用,這不言而喻。而中國就業本來就不妙,加上目前的金融危機,更是雪上加霜,就業已成大問題。遷都可解近期燃眉之急。
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惡性出路為:發展武器拉經濟、擴展軍隊保就業,一戰二戰都是先這樣,以后逐步發展形成軍備競賽,都在危機六年左右之后打了起來。而金融危機的良性出路一為產業升級,二是投資拉動經濟,遷都海洋化,不僅可強力拉動中國經濟好幾年,而且對世界經濟也有拉動效果。這對避免大戰有好處。
(2)、利于中國完成海洋化,并利于控制臺灣
中國在完成工業化這一歷史任務的同時,要盡早補海洋化這一課,并且訓練海洋感覺,由傳統的大陸國家變為現代的海洋國家,否則即使有再先進的艦艇,也不過是水上靶子,甲午海戰就是明證。國情決定,要補上海洋這條短板,走向蔚藍,走進海洋時代,開發海洋資源,從觀念及意識把大陸國變為海洋國,遷都的示范帶頭作用很重要。俄國成為海洋強國與彼得遷都彼得堡有關,何況我國!除開內政不談,現在中國要是海洋強國,也不會在東海、臺灣、南海受列強列弱氣了!
另外,歷史上中國很少向外侵略他國的,不像有的小國,很少人口都以劫掠為生。你說是國民性也好,中國占據了肥土沃壤也好。總之即使強盛的時候也僅僅是反擊而已。這一點是極難改變的,所以我們要建立海上流動新長城——強大的海軍,再遷都門口保護之。
歷史上,清朝收復臺灣像現在一樣起初也希望使用和平方法,但政府的和平誠意只是把臺灣養的更肥,臺灣總拿和平總拿“和平”為自己牟利,卻無回歸真心,所以清政府不得不武力收回。
目前亦然,普通的和平總是“和而不平”,臺灣對此一推二拖打太極,食其利不做其事,軟硬不吃,再收買也收買不住。遷都鹽城和實現海洋化,天平將發生微妙的改變,利于在臺海問題上奪回主動權,且長期有效的控制臺灣。
當然這一次不一定是簡單的收回了事,可以把它作為中美之間的通道而保留下來,就像五十到七十年代的香港澳門的作用一樣。能有效地控制它而不收回它,這才是下一階段在臺灣問題上對中國最有利的做法。
(3)、利于緩解國內各種矛盾,可用于討回外債
遷都有利于促進人民團結,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國際聲望,增加國家軟實力和道義分值。還可作為討回外債正大光明、名正言順的理由,沒現錢折換成艦船也行。如果美國敢再耍無賴,打擊的是它的“世界信譽”軟實力!要知道道義制高點的爭奪也是十分重要的。
結論,這一個重大的社科發現,是一條重要的原理。具體運用于現在,就是無論哪里做首都,也不是北京。這要是選擇題的話,用排除法就排除了一個城市。這與當年毛主席論述的中國不同于其他國家,農村根據地能夠長期存在并會向前發展的預斷預判是一樣的。這是中國特有而別的國家沒有的現象。
這一條中國定都原理,是中國解決外患的方法和建都原則,也是長期不亡于外又對外主動的充要條件。
三、為什么向東遷?為什么是鹽城?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毛主席當年重視根據地的做法,一部分來源于中國歷史上劉邦、李世民、朱元璋,黃巢、李自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一部分來源于他自身的革命實踐。我認為說的很對。
重視歷史上同類的成敗做法,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就結合分析當年提出“北上抗日”口號為什么是正確的來論證一下現在首都向哪個方向遷?
紅一方面軍長征到四川西部,與紅四方面軍回合后,關于紅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口號問題,毛主席與張國燾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毛主席認為紅軍要向東或向北發展,口號是“北上抗日”,或“東進抗日”。張國燾認為紅軍應該南下或西退,這樣才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領導和推進全國的抗戰和革命。毛主席認為向南向西是絕路,不僅不能領導和推進全國的抗戰和革命,而且只能自生自滅。只有向東或向北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前線地區去抗戰,才能發展自己。結果證明,北上抗日,中央安置在延安,這里是全國的前線,前面有山西幾個山的八路軍擋住,又是前線中的后方,戰略上危險,戰術上安全。不僅保存了自己,而且紅軍像傳銷一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壯大,到抗戰結束,由二萬發展到二百萬。
現在的形勢是,美帝是世界富翁和腐朽勢力的總后臺,因為種種因素中國是第三世界和全世界窮人的總靠山,中國就是不打這桿大旗也不行了。已經被逼到死角里了,該到出山的時候了,既然這樣,何如大干一場呢?
現在我們的敵人是誰?朋友又是誰?敵人是美日韓澳,朋友是除了這四國以外的所有國家。
那么向北嗎?去找俄羅斯的事嗎?當然不行的。
或者向南去找印度東南亞的事嗎?也不是。
那么向西嗎?西邊有誰啊?去找伊斯蘭兄弟,歐洲,或者非洲嗎?更不行!當然西邊看似是最安全的,但危機危機,危險里面有機會,安全了反而沒機會了。當時北上去和日本人做鄰居,硬碰硬,的確是危險的,但也有機會壯大,往西退或南下,遠離日本人,自身是安全了,但機會和人心也丟了。別說讓自己壯大,保住老本也難乎其難,別人信不信不好說,反正張國燾應該是信的。不信現實會開導他!明白了這段歷史,就知道向哪里發展了,當然這段歷史對現在還有縱向的直接現實繼承性,這一點又與那些僅有橫向的啟發性的歷史經驗不同。
所以從中國主要人口,臺灣位置,海洋國土資源,以及亞太將成為世界焦點幾方面,特別是主要敵人的位置看,都只能向東。
鹽城陸路交通,海洋交通,地表水,地下水等等優越條件,向海洋左可以控制朝鮮半島,右可以控制長江口這兩個敵人海路進犯口,可以為都。至于中國南部因為多山多川,不是敵人從海路登陸的地方。也許等到2740年后,中國國門會到廈門或潮州?那是幾百年以后的事,不必妄議。
四、美帝為什么必敗?或者說為什么中國必勝?
邏輯地看,不僅美帝自己是腐朽的公開鼓勵兩極分化的國家,有私有制和市場經濟的弊端,社會道德的敗壞,民心的離散,種族等問題。而且在國際范圍內,它是富人的總后臺,是國際范圍內的國民黨。與之相反的,中國天然的是世界上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總靠山,被打壓的文化,社會主義等等不是都在中國嗎?這里作者可以大膽預計,當中美沖突不可避免地到來時,不僅中國的大多數,世界的大多數窮人會站在我們一邊,就是連美國人民的大多數也會站在我們一邊的。當然中國和各國的“漢奸”貪官們會站在米帝一邊。這是國際范圍內百分之九十九對百分之一的斗爭。當全世界人民組織起來行動起來時,米帝的失敗還有疑問嗎?
而歷史地看,美國二戰中混進革命隊伍摘桃子,這時候它與共產世界有個短暫的聯合,但戰后面目暴露,公開反共,庇護邪惡國家,為之撐腰,進行冷戰,剝削壓榨全世界!美國本質上壞透了,因為它接受了反動的日德法西斯,與之沆瀣一氣,是歷史腐朽勢力在今天的接收者和保護者,它的非正義及必敗的原因也在這里,雖然它斗垮了蘇聯,但那是暫時的勝利。就像唐朝韋皇后集團繼承了太平公主集團,與唐玄宗集團斗爭一樣,他們代表的是當時的腐朽反動力量。米帝才是真正繼承法西斯衣缽的。
聯合一切抗美力量,組成抗美統一陣線,包括阿拉伯伊斯蘭勢力、歐洲、非洲、東南亞、拉美、印度及俄羅斯。尤其是俄羅斯,它關乎中國西線北線安全及整個戰略。是抗美統一陣線的基石和支柱。這類似于抗日戰爭中的國民黨,只是各方稍有變化罷了,但各方的本性決定,和國共聯合抗日是沒有區別的。如果說第一次國共合作是第二次合作的預演,那么現在,蘇美兩極對抗就是中美對決的預演。它們的共同點是:第一次因為主客觀原因都失敗了,第二次吸取教訓后都會成功。這是總思路總原則,相比于第一次,這次更需要大氣魄、大手筆。這次也可以看做是前一次的延續和展開,其間有明顯的繼承性。而這一次即使不是總解決也是個大解決。
可以預計,中華文化、共產主義、中國三者的共同崛起是同步的,美國、西方文化、資本主義三者的沒落也是同步的,這一點上美國感嘆“既生瑜何生亮”,“既生美何生中”,會像當年“既生毛何生蔣”“既生國何生共”一樣的。等徹底斗敗美國,再斗歐俄,讓它們一直維持其二流地位。這個戰略的方法對中國不是駕輕就熟嗎?
所以我們一定要牢記人民立場,看到人民的力量,一切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這樣一定會無往而不勝的。因為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是不會失敗的!
這一條也可以說是給我們打氣,給敵人泄氣的。讓他們過個泄氣年!
五、遷都的前提
對內共富強軍,對外封閉強硬。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作者也解釋論證很多很多了,它們是一切包括遷都的前提,不再解釋了。只簡單說下韜光養晦,這個政策不是讓我們當一輩子孫子,十年已夠長,一百年不可能,因為中國都不存在了,還咋去搗光養穢?掏光養賄?套光養毀呢?呵呵。這也不是有人說的像望星空一樣屬吃飽了撐的消食之舉,其實相反,它是饑寒奴隸最后的吼聲,謂予不信,請聽把!
附一:仿主席詩詞三首。
清平樂·東進抗美
天黃云暗,原是西風漸。
不達共富真那看,執政六十有年。
天安門前廣場,紅旗仍舊飄揚。
如今鋼索在握,何日捆緊米國?
沁園春·出渤海
東海景物,千頃綠波,萬頃油飄。
望軍艦左右,唯余溝槽,
海島前后,不見滔滔。
礁上青蔥,陸展蒼茫,思與天際一竟遙。
看巨浪滔天,怒水萬丈,須強風。
藍疆如此富饒,引海上列強爭撕咬。
惜日本德國,少事文德,
荷英西蘇,不練武刀。
米利堅國,就知掠刮塞腰包。
將去了,看偉光正國,是我共朝!
七律·遷都
我黨不懼把都遷,千里搬家國門看。
北邊去敵俄羅斯?西面結怨伊斯蘭?
南方印度東南亞,將來也是咱后院。
保護海土及臺灣,唯有東抗美日韓!
附二:
毛澤東根據地建設思想與歷史經驗的契合
鹽城工學院 倉林忠
在我國古代戰爭史上,無論是劉邦、劉秀、劉備,還是李淵、朱元璋,這些開國的政治家在創業初期,都重視并致力于根據地的創立和建設,從而奠定了他們事業發展的基礎。而黃巢、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之所以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流動作戰,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毛澤東同志熟讀中國史籍,對歷史上那些開國創業者與歷代農民起義成敗的原因,有廣泛深入的研究。正鑒于此,他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一貫重視根據地的創立和建設。現就此作一點探討,以就教于通家。
一、毛澤東對建立革命根據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理性探討
1、批判流寇主義,強調建立根據地的必要性 戰爭是人力、物力的較量。人力、物力資源離不開后方根據地源源不斷的補給。因此,無論在哪朝哪代,是否建立一個強大鞏固的戰略根據地,是關系到每一個政治軍事集團,能否在紛繁復雜的政治軍事斗爭中站穩腳跟,在強大的敵人或群雄割據勢力包圍下立于不敗之地,獲得生存發展并最終消滅各路對手贏得勝利的根本所在。黃巢是唐末農民軍領袖。他采取“避實擊虛”方針,兩次出山東展開流動作戰,長途轉戰,初期也取得了很大勝利,一度占領唐都長安。但因長期“流動作戰,沒有建立穩定的根據地。當唐軍圍攻長安時,農民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加上朱溫叛變等原因,終于失敗。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軍領袖。他“被推為闖王后,率部入川,折回陜南,經湖北又入河南,旋占湖北襄陽,再經河南攻陜占西安,于1644年經山西攻入北京。”“總是東流西竄”,“不久為明將吳三桂勾引清兵聯合進攻而失敗。”毛澤東對黃巢、李自成的失敗,印象極其深刻,并將他們起義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流寇主義。他說:“歷史上存在過許多流寇主義的農民戰爭,都沒有成功。”還指出:“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境所不許可。”鑒此,秋收起義一失敗,毛澤東立即產生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帶領紅軍上井岡山,并戲稱“當革命的山大王”。全面抗戰開始后,毛澤東發報給劉伯承、鄧小平,說:“太行山就全交給你們了,由你們來當山大王。”毛澤東將工農武裝割據或建立敵后抗日解放區戲稱做當山大王,其主旨就是學習歷史上的農民軍,依托山林川澤,建立革命根據地。
針對紅軍中游民成份占很大比重,存在嚴重輕視根據地建設的流寇主義傾向,毛澤東在《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專列“關于流寇思想”一節,列舉流寇主義三種表現,明確指出流寇主義的危害是“極大地妨礙著紅軍去執行正確的任務”。他強調要將肅清流寇思想作為“紅軍黨內思想斗爭的一個重要目標。”還提供了糾正流寇主義的四個方法。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評只贊成流動作戰而缺乏在游擊區域建立紅色政權的觀點,肯定“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并提出:“單純的流動游擊政策,不能完成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任務,而朱德毛澤東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據地的,有計劃地建設政權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擴大人民武裝的路線是經由鄉赤衛隊、區赤衛大隊、縣赤衛總隊、地方紅軍直至正規紅軍這樣一套辦法的,政權發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擴大的,等等的政策,無疑義地是正確的。”“并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他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根據地,是游擊戰爭賴以執行自己的戰略任務,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之目的的戰略基地。沒有這種戰略基地,一切戰略任務的執行和戰爭目的的實現就失掉了依托……沒有根據地,游擊戰爭是不能夠長期地生存和發展的”。
2、充分認識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可能性 在井岡山,毛澤東就對紅色根據地能否在白區包圍下長期存在作了理論性探討。他提出了以下幾個根據地存在和發展的有力依據:一是“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導致白色政權長期分裂,軍閥間戰爭連續不斷,必然造成若干統治階級力量薄弱地區。這些薄弱區域極有利于紅色根據地的存在和發展二是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三是有紅色政權的存在。四是有相當力量的紅軍存在。經過分析論證,毛澤東對革命根據地的存在和發展充滿了信心,認為它不僅能在白區包圍下長期存在,隨著中國革命不斷前進,“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于全國政權的取得。”
毛澤東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批判流寇主義是被歷史證明失敗了的革命方式;充分肯定根據地在革命戰爭中戰略后方基地的依托作用。他對于根據地建設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探討和論證,端正了我黨我軍指戰員的認識,幫助他們克服了流寇主義傾向,提高了對于根據地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正是在毛澤東根據地建設思想指導下,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黨和紅軍先后在全國建立中央蘇區、鄂豫皖、閩浙贛等十多個根據地;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十九個解放區;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不斷發展擴大,并以之為依托,最終解放了全中國。
二、毛澤東根據地建設理論與歷史經驗的完美契合
1、選擇有利地區,即敵人勢力薄弱而又地形優越、有群眾基礎的地方 歷史上成功的開國者,在創業時期,多依托山川形勝,建立起鞏固的根據地。如巴蜀地區以山川盆地為主,道路崎嶇難行。 “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劉邦同項羽爭天下,依托的巴蜀、關中根據地,都是形勢險要、人力、物產資源相當豐富的地區。諸葛亮《隆中對》,建議劉備“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漢末年王匡、王鳳起義,聚集于綠林山。北宋宋江起義,憑藉梁山泊。南宋鐘相、楊么起義,依憑于洞庭湖。這些農民義軍即所謂“山大王”,在舉義之初力量不很強大的時候,都聚集于遠離封建統治中心的山林川澤,憑借險要地理地形,反抗統治階級的鎮壓并與之展開疾風驟雨的斗爭。
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毛澤東冷靜地分析了在井岡山開展工農武裝割據的有利條件。他認為井岡山位于湘贛兩省交界軍閥力量相對薄弱的地區。大小五井地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便于作戰。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有足夠給養的經濟力”從毛澤東當山大王的戲言,他對井岡山周邊政治環境、地理、經濟條件的分析和把根據地建立在井岡山的決定,顯然對歷代開國者與農民起義的經驗是有所借鑒汲取的。而他重視并考慮到該地區曾受過北伐戰爭民主革命影響,有過農民割據經驗,有當地民眾很好的政治思想基礎,則往往為前人所欠于考慮的。應該說,這是毛澤東獨自在革命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和創見。
2、建立和發展根據地黨組織、政權和武裝力量 歷史上的開國者在根據地建設上,都很重視根據地政權建設和軍隊建設。楚漢戰爭期間,蕭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在后方根據地“鎮國家”,“侍太子,治櫟陽。”“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加強中央政權和各級地方政權建設。“計戶口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漢中卒,輒補缺。”蕭何不斷向前方輸送兵員、軍糧,證明他在后方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注重召募訓練軍隊,制造軍械,積聚戰略物資,為支持前方長期戰爭提供充足的兵員糧餉,補給線安全也得到有效的武力保障。東漢締造者劉秀 “至河北,所過郡縣,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復漢官名”,選拔賢能官員,加強政權建設,治理地方。他要求鎮守河內的寇恂“給足軍糧,率厲士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寇恂按劉秀指示,不僅穩定了后方根據地的社會秩序,加強了防務,而且還從根據地“調糇糧、治器械以供軍,軍雖遠征,未嘗乏絕。”。諸葛亮隆中對策,建議劉備在占領荊益后,首要任務不是進攻曹操,而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即對內加強政權、法制等建設,對外搞好民族和邦交關系。朱元璋占據應天后,廢除元朝苛政,錄用賢能,讓民眾安居樂業。而北宋王小波、李順起義,南宋鐘相、楊么起義,元末劉福通起義,在摧毀封建統治者地方政權、捕殺貪官污吏的同時,都曾在其根據地建立過農民政權。縱觀歷史上這些革故鼎新的英豪們,在破壞舊世界的同時,都能加強根據地新政權建設,嚴明法紀,穩定或建立新秩序,安撫百姓,訓練軍隊,加強戰備,為將事業做大做強建設穩固的戰略大后方。
毛澤東重視根據地建設,尤為重視根據地的黨組織建設、政權建設和地方武裝建設。在黨的建設上,毛澤東在井岡山實行“軍隊的黨幫助地方黨的發展”,建立健全地方黨的各級組織:黨的高級指導機關是“湖南省委任命的前敵委員會”。“寧岡、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黨的縣委,酃縣有了特別區委,蓮花亦開始建立了黨的組織。”在政權建設上,“區鄉政權普遍建立。寧岡、永新、蓮花、遂川都有縣政府,并成立了邊界政府。”“民眾政權一天一天推廣”。在軍事建設上,一是建立和擴大武裝力量,“紅軍和赤衛隊一天一天擴大”。二是改造舊式軍隊管理體制,“黨的支部建設在連上”;“廢除了雇傭制”;“軍中組織了士兵委員會”,實行一定程度的軍內民主。“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三是紅軍支持幫助赤衛隊、暴動隊發展訓練;作戰繳獲的槍,“盡量武裝地方”。赤衛隊、暴動隊平時維護治安,打擊土豪劣紳;戰時配合紅軍作戰,并為紅軍補充兵員。四是加強戰備,黨與群眾一齊軍事化。抓緊軍事訓練,修筑工事,儲備充足糧食,建立被服廠、軍械處、紅軍醫院等。五在策略上,軍閥混戰時“可以比較地冒進”,通過對外作戰迅速地擴展根據地。軍閥政權比較穩定時,“我們的戰略必須是逐漸地推進”。“對統治力量比較強大的湖南取守勢,對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江西取攻勢……布置長期斗爭;集中紅軍相機迎擊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割據地區的擴大采取波浪式的推進政策”抗戰時期,在毛澤東的指導下,我黨在根據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在“保證共產黨員在政權中占領導地位”的前提下,實行共產黨員、非黨左派進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名額的原則。在軍事建設上,八路軍、新四軍從抗戰初三、四萬人,發展到抗戰勝利時的120萬正規軍和200萬民兵、游擊隊。在解放戰爭初期,毛澤東制訂解放區工作方針,在地方政權的建設上,提出以充分的熱情和善意,愛護、識別、培養和提拔本地干部。認為“只有這樣,我黨在解放區都能生根。”提出擁政愛民和擁軍優屬。軍事上,在粉碎國民黨軍進攻的同時,“利用作戰間隙著重練兵”;“盡一切可能建立和擴充各地的炮兵和工兵”;開辦軍事學校等。毛澤東在根據地建設上,重視政權建設和軍隊建設,同歷史上的開國者和農民軍盡管有性質的不同,卻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妙。而他加強根據地的黨組織建設,強化對軍隊的政治教育、民主化管理和開辦軍事學校等,則是基于一個時代基礎上的創造。
3、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加強經濟建設,以爭取最廣大民眾的擁護 劉邦的丞相蕭何留守于巴蜀、關中根據地,“填撫諭告”“給饋餉,不絕糧道”,能注意嚴明法紀,穩定秩序,安撫人民,發展生產,以支援前線。劉秀在河北“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安置轉移就食的流民,發展生產,“吏民喜悅,爭持牛酒迎勞。”明朝創建者朱元璋為改變缺糧現狀,支持長期戰爭,任命康茂才為都水營田使,負責根據地水利興修。制訂“且耕且戰”(即屯田)制度,下令各部隊在駐地墾荒種糧,并以產量多少明定賞罰。北宋王小波提出“均貧富”口號,“李順命令地主呈報所有財產糧食,除留給他們生活需要外,多余的全部沒收,分給貧民。”鐘相宣布“凡參加起義的,一律免除賦稅徭役,不受南宋法律束縛。”元末農民軍“廢除租稅徭役,開倉救濟貧民。廣大的貧苦農民,從地主手里奪回了土地。大量的驅口、匠戶,重新獲得了人身自由。”太平天國更在天京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這些史實表明,歷代開國人物和農民軍都重視根據地的民生問題和經濟建設,大力發展生產,改善民生,以贏得民心,壯大自身力量。
毛澤東認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他極端重視發展生產,改善民生,抓住這兩項來開始經濟工作。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認為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減租和生產兩大任務是否完成,將最后地決定解放區政治軍事斗爭的勝負。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在根據地,毛澤東加強經濟建設、改善民生的方法一是“領導農民的土地斗爭,分土地給農民;提高農民的勞動熱情,增加農業生產;保障工人的利益”。二是“建立合作社;發展對外貿易;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婚姻問題。總之,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三是軍隊、機關直接參加生產活動。1941年,面對日偽軍的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三光政策、鐵壁合圍和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蔣介石對解放區的軍事包圍與經濟封鎖,毛主席與朱德提出學習諸葛亮渭水屯田,號召解放區軍民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自己動手,豐衣足食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在各解放區開展大生產運動。在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發展生產,保障供給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四是厲行節約,提出節約與生產并重。五是減輕民眾負擔,救濟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災民、難民、失業者和半失業者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專講土地改革的文章就有五篇,另外還有專講工商業政策的文章。土改與工商業政策在形式上屬政治斗爭或政治策略,其內容卻主要是涉及國計民生的生產和經濟。可以說,毛澤東對根據地經濟建設和經濟斗爭的重視,與歷史上歷代開國創業者和農民軍所采取的方針政策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但歷代開國者其發展生產,安撫民眾,多為爭奪天下的政治手段,從階級本質上他們根本不會關心民眾的死活;即使采取某些有利人民生產生活的政策,多流于形式,也很不徹底。而且一旦他們鞏固統治,就會原形畢露,殘酷地剝削和壓迫人民。至于農民起義軍,由于其革命多遭失敗,其一系列有利于生產與民生的措施多未及實行。毛澤東從井岡山就堅持剝奪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的農民,此后又一再實行土地改革,不僅使農民獲得了土地,而且使他們從政治上真正翻身解放,真正成為根據地的主人,這是歷代政治家與農民義軍所無法比擬的。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
三、紅色根據地在中國革命中的巨大作用
在長期革命戰爭中,毛澤東一貫堅持根據地的創立和建設,使我黨組織的規模不斷擴大,政權機構日益健全,我軍數量質量不斷提高。根據地通過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廣大農民獲得了土地,改善了經濟政治地位,他們從內心擁護共產黨和紅色政權,思想政治覺悟日益提高,積極投入生產,踴躍參加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勝利果實,保衛和擴大革命根據地。根據地建設為我黨我軍對敵斗爭提供了強大的后方基地、人力物力上的后勤保障和軍事上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粉碎敵人封鎖、包圍的回旋余地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支持了長期的革命戰爭。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體" lang=EN-US>1928年7月,國民黨第八軍吳尚侵入井岡山,求戰不得,畏我群眾,倉卒地退回茶陵。我軍在群眾掩護下,在永新以一個團兵力,用四面游擊方式,將敵11個團圍困了25天。由于根據地有武裝起來了的人民,敵人視為畏途。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打退了國民黨反動派連續四次大規模圍剿。抗戰期間,根據地軍民粉碎了日偽軍和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掃蕩、圍困或進攻,抗擊了半數以上的日軍和90%以上的偽軍,“解放人口一億多人,解放區的面積達104萬平方公里”,終于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我解放軍不斷發展和擴大解放區,有力地支撐支持了解放全國的大規模戰爭。
總之,毛澤東關于根據地建設的策略思想,對于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起了巨大的指導作用。他的關于建立根據地,根據地政權建設和軍隊建設、發展生產、爭取民眾等一系列方針政策,有些直接來自于歷史的經驗教訓,有些則是在革命實踐中獲得的真理性認識同某些歷史經驗自然完美的契合,自覺或不自覺地繼承了歷史經驗。而他關于加強地方和軍隊黨組織建設、實行軍內民主、黨軍民軍事一體化等方略,都是他在革命實踐中的偉大創造。應該相信,毛澤東建立建設根據地的戰略思想和實踐,對于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也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