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左派看到有人誤讀勞動價值論,這讓我十分的不舒服。有時我真的在想,難道就沒有人懂真正的勞動價值論么?這么多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確沒有讀懂馬克思老人家真正的邏輯,這完全辱沒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資本論》這樣天才的著作。
真正的勞動價值論,不是什么“勞動創造價值的相對價格理論”,而是說“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它代表了支配人的權力”。馬克思把價值定義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實際上按我說馬克思對價值(交換價值)的定義對資本主義還算客氣,實際上價值更應該定義為:價值是被資本奴役的流通人類勞動。
既然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那么它代表的就是人支配人的權力,非具體財富。而“勞動創造價值”的相對價格理論者中,他們潛意識把價值默認為一種“有用性”,這種植根于人類社會關系形成的語言習慣根深地固,然而先入為主的想當然的認為勞動價值論,就是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實際上是把“勞動”作為一個概念,價值作為一個概念,表述兩個概念的相對關系,即是一種相對價格理論。他們就不思考價值是什么,完全心安理得的遵從于植根于社會語言習慣形成的潛意識。在勞動創造價值的相對價格理論中根本找不到一點價值原子。
在這里將用邏輯來說服人,而不是用枯燥引章摘句,盡管引章摘句在討論嚴肅的問題時非常重要,但出于說服的目的,這是強調以理服人,而不是權威壓人。
這個問題先從市場經濟中人們時常談起的消費說起。消費實際上是某種勞動與某種勞動交換的過程。在這里乞丐是不能消費的,因為他沒有錢。在這里勞動者必須先用自身的勞動時間與資本家的貨幣進行交換,得到工資后才能消費。在這里勞動者(雇員)作為消費者時,很明顯需要超出生產商品的時間才能交換回商品進行消費。也就是說假如:雇員為資本家生產1塊蛋糕需要1小時,當雇員作為消費者時就需要超出1小時的工作時間才能交換回蛋糕,在這里超出的1小時就是剩余價值。在這里剩余價值代表的是支配勞動者剩余勞動的時間的權力,很明顯資本家是不會留著具體的商品或者說蛋糕來腐爛發臭的,他們自身,一天不可能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他們必須脫手轉化成利潤。自然利潤(剩余價值的某種形態)代表的并不是具體財富,而是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雖然資本家不可能一天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但無疑他們可以通過利潤支配成千上萬人的勞動(行為)。除少數剩余勞動形式的權力為資本家生產奢侈品外,絕大多數的剩余勞動則變成資本用來吞噬更多的勞動,而根本不涉及具體財富的增加或者減少,對于普通人來說,則是需要用更多的勞動時間來交換衣、食、住、行以及受教育,看病就業的服務。當他們用大量的時間去交換時,自然就失去了個人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市場經濟違背真正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自由交換的前提是,自身獲取的消耗高于交換獲取的消耗時,這才可能是真正自由交換。但市場經濟中,由于多數人不占有生產資料,他們就不可能自給自足或者等勞動時間交換,而必須受迫于這種不公平交換。同樣,占有一定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也不可能不交換,金融資本控制的政府或者政府控制下的金融資本的貨幣稅也逼迫他們必須交換。因此市場經濟不存在所謂的自發社會秩序,它實際上是被金融資本支配的政府或者政府支配的金融資本強力計劃出來的。
并且對于資本家而言,他們必須有一定的金錢(資本)積累速度,如果低于社會平均的積累速度,對于資本家而言就有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這使我想起一些人可笑的言論,這些人還以商量的口氣來商討資本家如何榨取工人多少剩余價值(剩余勞動)才不算剝削,而沒有發現資本家只要低于社會的平均的剝削率,那么他們隨時都有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這種競爭導致每個人不是為對物質的滿足而交換,而是為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而交換。對市場經濟中的多數人而言為了生存,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接受這種不公平的交換,這種邪惡的游戲植根于整個制度。可搞笑的是,一些市場教還認為,市場能給個人帶來自由。正如他們鼓吹妓女有選擇給誰賣的自由,但對于國營企業的下崗婦女來說,她不可能不賣淫,資本主義的游戲規則逼迫著她們必須賣淫。難道說給誰交換就是自由?從真正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角度,個人應該有不交換的權力。
又如:以一套住房來說,只要其不損毀,其“有用性”(使用價值)就是一定的,但以前普通人需要用5年工資(勞動時間)交換(購買)的住房,現在需要10年或者20年的時間,金錢(價值量)增長,帶來的是更多的勞動時間被資本吞噬,被奴役成邪惡的價值(GDP)而根本不涉及具體財富的增長加或減少,因而他們越來越累,而且不管將來科技如何發達,只要市場經濟不消亡,他們也將更累,生活節湊更快,自然對于多數勞動時而言,他們沒有自由時間,自然就是沒有個人自由。
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給資本主義追求的“價值”一個總結或者下個定義了。即,“價值是被資本奴役的流通人類勞動”,它代表的是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而非具體財富,很顯然馬克思對價值的定義對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太客氣了(馬克思把價值定義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關別的人類勞動”)。
真正的勞動價值論就在此,它是說價值是一種勞動,而不是“勞動”與“有用性”的相對關系,“有用性”實際上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而是物質在那種形態或者運動下的客觀屬性,自然力(包括人類勞動)只是改變物質外形,而不可能憑空“創造”屬性。不可能說你幻想敵人的槍炮打不死你,敵人的槍炮就打不死你。某種意義上說“創造”是一個植根于社會關系的可惡語言習慣,它掩蓋了真像。對于人與人來說,價值代表的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顯然個人不需要交換直接能獲取的“有用性”,是不涉及金錢,不涉及這種意義上的價值的,正如人們呼吸空氣,享受陽光,不需要花錢,不需要交換,空氣、陽光中不包含任何價值原子(雇傭勞動)。可見“有用性”不是價值,某種活勞動本身才是價值。它代表的是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非具體財富。資本主義是為支配人行為的權力,即金錢游戲而生產,并非為人的最大化的物質滿足而生產。
又如:教育、醫療私有市場化,就是逼迫人們用更多的勞動時間(工作時間或者說工資)來交換,價值(交換價值)量增加帶來的是人們越來越累,就教育、醫療本身而言,其直接的服務根本消耗不了多少勞動時間的,但資本就是要人們那么累,只有資本家這樣才能賺到錢,價值量(GDP)才能增加。可見價值量增加帶來的是更多的勞動被逼迫與資本發交換,被奴役成價值。
同樣正如所謂的炸橋帶動經濟,也就是要把公眾的橋梁一定時間變向私有化,逼迫人們用更多的勞動時間去交換。正如,學生需要受教育時,父母需要用更多的勞動時間去交換。當一份工作不行就兩份、多份的工作時間去交換。如果父母不負責,作為年青人來說,還得貸款,他們必須用更多的工作時間去償還借貸,自然失去的就是個人自由。
價值(交換價值)就如同汽車以一定速度行駛一定公里數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樣,消耗越高罪過越過越大,使用價值一定的前提下,產生價值不是功勞,而是罪過,資本因吞噬勞動,把其奴役成價值,因此資本有罪。資本只能生產出資本這種可怕的怪獸,它代表的是一種社會支配關系,而不是生產資料。
對于消費者(勞動者),價值量增加代表的是他們用更多的勞動去交換消費品。在這里所謂的“GDP”(生產總值),它本身是一個價值量的概念,而價值既然代表的是一種人支配人的社會關系,那么它真正的名稱,應該就應該叫做“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總和”,代表的是一種社會支配關系,而不是反映的具體財富(像生產涵數一樣的東西)。實際上“生產總值”是一個壓根不存在的概念,是一個邏輯錯誤。正如凱恩斯在1930年在《貨幣論》中,對GDP含義提出的質疑。如:異質的蘋果和梨都增長10%,你可以說經濟增長10%,但一個增長15%,一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指數的,同樣所謂的物價CPI也是如此,說經濟增長5%,還不如說卡車的載重量從過去的5噸增加到10噸更為準確。 因為蘋果和梨的“有用性”(屬性)是不同的,因此怎么能加總在起,實際上加總在一起的,只能是人支配人勞動的社會關系。你不可能說,作為商品的 1磅 牛肉的價值等于作為商品的1噸牛屎的價值,就讓某個每天需要吃 1磅 牛肉的人不去吃 1磅 牛肉而去吃1噸牛屎。兩者價值量相同,是因為這兩種商品中,有人支配人的勞動這種關系的存在。對于參與生產的人來說,他的勞動是為另人服務的,因此社會消費只不過是勞動與勞動相互交換。很明顯,價值代表的是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非具體財富。
商品(貨幣)拜物教者,把人對人的這種支配關系,用商品的物質外殼把其掩蓋,把“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GDP),說成是生產總值,認為它代表具體財富,完全無視人對人的支配關系。他們根本不會理解,完全軍管的社會或者完全自發社會秩序的社會,所謂的GDP將為零。
正如馬克思所說,“貨幣拜物教之謎就是商品拜物教之謎。”
金錢所計量的價值量,實際上代表的是權力,是人支配人的社會關系,而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就是為金錢而運轉的。價值量兌現的實際上是人的勞動,而不是具體財富。
如:30年前你的父母為你存錢,30年后你確取錢出來夠買MP4、手機、個人電腦等,作為30年前的你的父母是根本預料不到會出現這些新興科技品的,可見金錢所計量的價值代表的不是具體財富,而是支配人勞動(行為)的權力。
在市場經濟中,為什么物價會上漲?假如每個人都有100萬人民幣,都有一套住房,假設物價不上漲會怎么樣?很顯然很多人就沒有必要去工作,去勞動,自然社會上的商品要不了幾個月就會兌現光。實際上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不可能不漲價,漲價是逼迫人們用更多勞動時間去與資本相交換。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如租房子、借貸買房子,現金買房子,假如是相同類型的房子,對于這三種人純粹在消費上而言沒有什么差別,唯一的差別是產權關系,產權關系與房子的“有用性”無關,人生命之前,生命之后房子的有用性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屬性。但問題在于產權關系涉及的是勞動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無疑租房子的人最累,其勞動被資本支配,被奴役的現像最嚴重,借貸買房子的人次之。
可見資本主義追求的是以金錢形式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而非具體財富。用馬克思的話說,“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財富,而是以價值(交換價值)為目的的權力。由于企業追求的是以剩余價值為目的權力,而不是具體物質的使用價值,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斗爭。在這里利潤顯然與具體財富無關,某些人引證利潤有利于科技進步,那么好罷,在這里進一步的在邏輯上進行反駁。
在新古典(西方主漢經濟學)生產涵數關系的理論中,多數企業的懂事長或者說經理都不是工業師、技術人員和財務總監,都不可能按工程師或者技術人才知道的技術況態來確定工資。在新古典的理論中,固定成本是一堆機器和廠房,它們在短期是不變的,再把作為可變成本的工人逐漸加到機器上去考察產量的變動,由此得到一條U型的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線,還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去考察長期成本和規模收益的變動,這在實物成本的核算是是對的,但確不是資本主義的實際成本和實際變量。
如需要多大廠房或者多少工人開工,實物生產上最優這是工程師來確定的。然而企業的實際成本是花多少錢或用多少錢,
雇員(包括工程師)的工資是預先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俗約的天、周、月來確定,而不是一種技術狀況。機器、土地的價格也不是按其磨損程度和缺失程度來確定的,而是按資本市場上的價格來確定的。現實中預付工人的工資和原料購進,都是依據契約的事先約定來決定。而社會中貨幣增發的速度和流通速度也與技術毫不相關。打個比方:夫妻兩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在產出的供獻上,與分割財產是兩回事,分割財富分按法律原則平均分配。如果真按邊際效用的相對價格理論,我們就會發現現實中企業無法做出企業的財務預算。
即便這些假設都成立,金融資本也根本不可能按物質生產效率向各行業供給貨幣。因為資本家之間存在著馬克思所揭示的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為競爭,而不是新古典鼓吹的技術競爭,技術為競爭完全把積累式競爭完全排除。
積累式競爭導致馬克思所說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均衡,馬克思正是通過平均利潤率,把利潤與技術的關系完全排除。對于資本家來,如果他不能有更高的利潤率快速擴張,那么他隨時都有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只要發展某種領域利潤率較高,他就出售利潤率較低行業的資產,而夠買較高利潤率的資產,從而改變貨幣(資本)與勞動力交換的比例,達到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均衡,這是一種社會支配秩序的均衡,與優化配置資源無關,它不是新古典的瓦爾拉斯均衡——技術與個人選擇的均衡。如你可以1秒鐘之內把上千億資金轉帳到幾千公里以外,確不可能1秒鐘之內生產出上萬臺機器,更不可能運輸到上千里以外。積累式為主競爭在資本主義中普遍存在,如:一兩百年前如果有1萬英磅絕對是一個中等以上的資本家,而現在只能是出賣自身勞動力的雇員。
因此,價值與技術存在反比關系,是在某個行業的總產值不變的前提下(或者假設各個行業之間的物質生產效率是同比例提高的)。但在統一市場下,某個行業的總產值則不是由技術因素決定的,而是由各行業之間的平均利潤率,即是由資本的積累率來決定的。
因此試圖建立價值與技術的生產涵數關系,思路上就錯了。已經忽視了貨幣供給量的制約,也就是忽視了“價值原子”的制約,把商品看成了產品,產品數量等同于其產值。
也就是說,統一自由市場下,行業之間的利潤率與技術不存在關系。資本主義形成以來,平均利潤率一致下降,是單位勞動力下,資本積累率增加的結果,是社會關系,是制度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利潤與真正的物質最大化使用的效率一點關系也沒有。很明顯,私有產權能促進更能利潤增加,但要說其有效率,那只能說更有剝削效率,而不是物質最大化使用的效率。這一點“新制經濟學”社會關分析與“新古典”的生產涵數關系攪拌在一起,可見它就是最純粹的宣揚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學派。
相對價格理論,是試圖建立一種,某種要素(包括勞動)與使用價值的相對關系,即生產涵數關系。相對價格理論,只能在單一產品模型的實物核算中成立,而這種實物成本是不是企業的實際成本呢?肯定不是,因為資本主義不是實物經濟,而是貨幣經濟。使用價值轉化率不是資本主義的實際變量,交換價值(價值)才是資本主義企業的實際變量。因此在解釋市場經濟的問題上,勞動價值論是一切相對價格理論的死敵,包括左派中流行的“勞動創造價值”的勞動相對價格理論,真正的勞動價值論也是它的死敵。因此,想建立價值與技術的生產涵數關系,已經偏離了勞動價值論學說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在這里不得不佩服馬克思強大而可怕的整體思維。(人大的某些教授也只不過是想搞商品拜物教式的相對價格理論罷了,以便為歪曲勞動價值論的目的服務。像中央黨校的校長,更是亂說 與人爭論哪些要素創造價值,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 某種要素 與 使用價值 的相對關系上。而不提價值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不是物質的有用性?還是支配人勞動的權力?)
試圖從生產涵數關系來否,商品的價值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實際上是腦袋殘廢的表現。如:假設中國的化纖產量增加了1倍,如果其他行業不增加雇傭勞動,即收入(雇傭勞動或者說有效需求)不增加,那么發生交換時,化纖行業的產值是會不變的。
某些人亂舉例,用純粹的物質生產效率來反駁馬克思的商品的價值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如從貨幣供應量的角度來解釋,他們完全忽視了金融資本不是按物質生產效率來向此行業增加貨幣供給的。也就是說把價值原子,或者說量的原子制約忽視了!
又如1噸大米交換1臺電視,農業的物質生產效率,幾乎長期是不變的。假始電視機物質生產效率提高1倍。可實際交換中,則會變成1噸大米交換2臺電視。作為電視機生產行業的產值,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假設農業領域是生產1噸大米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500元的可變資本相交換,而工業領域就算產量提高1倍,這些產品最終必須交換出去,才能實現交換價值。而社會上只有農民500元的有效需求可與其交換,因此電視領域的產值會不變。
因為金融資本向電視機行業供給的貨幣量是不會按物質生產效率來供給的,資本之間存在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這種競爭會導致行業之間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均衡,自然物質生產效率不能影響行業之間的利潤率。那些亂舉例子通過物質生產效率批評馬克思的商品的價值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實際上正好沒有考慮供求平衡,根本沒有考慮行業之間的貨幣供給量不是按物質生產效率來確定的,他們把商品當成了產品,根本沒有馬克思強大的整體思維。
再舉一個例子,為什么麥當勞、肯得基在中國那么貴,這些傳統行業的物質生效率或者勞動服務,中國與美國的效率是一樣的。但是麥當勞、肯得基這些行業,在美國國內市場,這個統一市場的前提下,與美國的高科技行業是存在平均利潤率的。也就是麥當勞、肯得基的雇員夠買美國本國的高科產品相對中國很便宜。而中國又不能生產這些高科技品,這樣很多行業,同樣的物質生產效率,在相同的工作時間內,中國幾乎需要用8個勞動力的工作時間去交換美國的1個勞動力的工作時間。
國與國之間,不是統一自由市場,因為勞動力不能在各國自由流動,形成統一工種、服務的勞動力價格。這樣,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GDP(雇傭勞動總和)對比,實際上代表的不是生產能力對比,而是支配勞動力的權力對比。很明顯越是開放,那么這種所謂GDP(雇傭勞動總和)代表的國力對比,即權力支配關系的力量對比就越真實。
但封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如某些人推算在平 壤修建一幛摩天大樓需要占其GDP的十分之一,實際上修這樣的一幢大樓, 平 壤方面只動援了幾千勞動力就能完成。
可見價值代表的是支配勞動的權力,而與具體財富無關。在行業內部,當這個行業總產值不變的情況下,價值與技術存在反比關系,但行業的總產值則不是由技術來決定的,而是由平均利潤率來決定,或者說資本的積累率來決定的,認為行業之間利潤與技術存在關系則是一個錯誤,他們忽視了行業之間的貨幣供給量。
這很自然解釋資本主義形成以來利潤率為什么總是在下降。如發達國家GDP(生產了資本的雇傭勞動總和)增加放慢,90年代以來美國的IT產業興起,它的物質效率提高,明顯是高于所謂的GDP(雇傭勞動總和)增長的。GDP(雇傭勞動總和)增加在于資本能對外擴張,吞噬交換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如中國的開放,蘇聯東歐陣營的瓦解都為其提供了,更多可用于交換的勞動。在勞動力不增加,不能對外擴張的前提下,這樣 利潤率 實際上與單位勞動力下的資本積累率 有關,單位資本積累越高行業之間的平均利潤率就越低。當資本的平均利潤率越來越低的時間,必須像馬克思一百多年前預言的那樣會出現借貸消費,這些現像對于多數勞動者來說,他們越來越多失去個人自由,當他們無法在時間上透支,那么經濟危機就開始了。
因此無論從追求個人自由或者真正公平的角度,都應該根除追求利潤的生產方式,即消滅市場經濟,消滅商品生產。當交換的勞動產品不再有利潤時,這時它們就不再是商品而是產品,而個人也不再需要用更多超額勞動時間去交換,個人對物質的滿足,完全取決于個人按自身需要,按需分配勞動時間,自然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絕大多數時間不上班,個人個性化發揮自身的個性也就得以實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