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何以能罵死王朗?
鴻鵠在天
·
2011-10-22
·
來源:烏有之鄉
諸葛亮何以能罵死王朗?
《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朝中說:
孔明舉目見魏陣前三個麾蓋,旗上大書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軍師、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說詞,吾當隨機應之。"遂教推車出陣外,令護軍小校傳曰:"漢丞相與司徒會話。"王朗縱馬而出。孔明于車上拱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朗曰:"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汜繼虐;袁術僭號于壽春,袁紹稱雄于鄴土;劉表占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后,董卓、□、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于馬下。后人有詩贊孔明曰:
兵馬出西秦,
雄才敵萬人。
輕搖三寸舌,
罵死老奸臣。
筆者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可以罵死王朗有二: 其一自然,諸葛亮自覺自己的政治的道德有力量戰勝篡漢者的擁躉,而且正值壯年,血氣方剛,知識豐富,對待一個七十多歲的垂垂老者也是有優勢的。罵這個“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底氣很足。
第二,王朗是有廉恥心的,最起碼在心里知道自己是理虧的,有一點良心相應,故而可以一死成就漢丞相的威名。
但是要是遇到現代的貪官門、劣官,恐怕就不能做到如此奇功了,因為他們罵老百姓“吃飽了撐的”,說官員“帶套不算強奸”,書記“就是讓老百姓西北風的””領導就得騎馬坐轎,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臉“的官員,別說篡漢之類的大罪,他們不計較,就是常規的人常事理,都可以踐踏,完全是一堆沒有感情沒有天理良心的行尸走肉地痞惡棍。“7.23”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后,鐵道部新聞發言人“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再開冷漠之門,遭天下共討。
諸葛亮老先生要是活在當下,只能有望天長嘆,泣血而亡了!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