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
劉仰
·
2011-10-04
·
來源:烏有之鄉
7月6日,中宣部長劉云山先生在“全國文明辦主任培訓班”上有一個講話,講話稿經整理后,取了一個醒目的名字《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很多媒體都轉載或報道了這篇文章。劉云山的這個講話及文章,主旨上延續中國共產黨的一貫主張,即群眾路線。文中提到毛澤東曾經指出的“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也提到胡錦濤主席在建黨90周年講話中“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內容。因此,從文章內容說,并不新鮮。但在現階段這樣明確地提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在時代背景下,的確有值得重新解讀的地方。
毛澤東當年寫《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就是為了分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在革命戰爭年代,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它關系到生死存亡,關系到你死我活。因而,在與廣大基層群眾建立魚水深情的同盟關系時,還需要與手握屠刀的敵人勢不兩立。這一革命戰爭、武裝斗爭年代形成的敵我關系,后來被雷鋒稱為“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我認為,武裝斗爭年代的群眾路線與和平時代并不一樣,不能簡單套用。在和平時代,“群眾路線”雖然同樣關系到政權的生死存亡,但是,對于“群眾”的理解應該有新的內涵。
戰爭年代的“群眾”基本上是指工農兵,群眾路線也大多是指占絕大多數的工農兵。能夠被統一戰線囊括的社會其他成員,也是同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則是敵人。和平年代的上述觀念應有所變化。鄧小平指出,知識分子也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雖然概念還是過去的概念,但已經把群眾的含義擴大了,這是對的。此后,私營業主也能入黨,同樣是群眾概念變化的體現。這一變化本身,我認為是和平年代的必然。畢竟,和平是人們的向往,戰爭不過是迫不得已的最終選擇。所以,當今中國強調“群眾路線”是正確的,但對于“群眾”的認定,要避免簡單沿用戰爭年代。
劉云山的講話中提到“服務大眾還是服務小眾、服務多數人還是服務少數人的問題”,這個提法應該引起重視。“大眾”和“多數人”就是民主的基礎,就是政權的生存之本,然而,在和平年代,“小眾”和“少數人”不能簡單認定為“敵人”,不能簡單采取“殘酷無情”的手段。另一方面,當知識分子、私營企業主也成為“群眾”的一部分,由于他們擁有話語權和資本的力量,政權也不能輕易地倒向他們,從而遠離基層普通群眾。在和平年代,除非顛覆國家政權,嚴格來說,應該沒有敵人,只有法律意義上罪犯。罪犯雖然要受到懲罰,但未必是敵人,這是需要注意的。毛澤東當年對于戰犯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和平年代“群眾”內涵發生變化的體現。
在提倡群眾路線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民主。“為了誰”的提法,往往會給人“替民做主”的聯想。一些信奉西方普世價值的人會說,民眾該自己做主,“民主”不需要別人代為做主。也就是說,我自己管,不用你代我管。這兩種觀點常常會產生對立。簡單說,“為了誰”是自上而下,民主是自下而上。但這種簡單理解容易造成錯覺,即把兩者對立起來。一些僵化的思維常常會認為,要么就是自下而上的“民主”,要么就是自上而下的“做主”,兩者不可融合,前者是善,后者是惡。我不得不說,這兩種極端都是不可取的,一個合理的社會,一定是是兩者的結合。
劉云山所言的“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其實包含了西方的所謂“民主”,“我是誰”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我們說“群眾路線”時,只有“我是誰”的答案是“來自群眾”,才能體現自下而上的精神。“為了誰”、“依靠誰”則更多體現自上而下。西方民主最突出的一點是,以選票的方式,在程序上體現自下而上,但同樣不能避免自上而下的決策。因此,如果以為借助自下而上的“程序正義”就能解決一切,那就大錯特錯。如果自下而上的程序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美國也不會發生占領花兒街的長期性群體性事件。雖然“占領”行動可以看成是自下而上,但真正解決問題,還要靠美國政府自上而下。否則,把花兒街的辦公室、計算機統統交給街頭群眾不就完了?
西方“民主”的幼稚在于,以為自下而上能解決一切,因而在理論和制度上缺乏對自上而下的約束,使得少數人能夠利用自下而上,為私利服務。中國政治的高明在于,2000多年來想了很多辦法,既兌現自下而上的實質,例如科舉,又不必過于強調自下而上的程序,而是要確保自上而下的正義性。如何確保此種正義?群眾路線、大多數人是一種表述方式。按照西方概念,還應該再加一句,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應該避免“多數人暴政”,讓少數人也有生存空間。在中國的政治概念中,還應再加一句,為了多數人的利益,也要避免政權像西方那樣被少數人綁架。換句話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都需要,這是一個平衡,是一個中庸。這一平衡和中庸的核心就是超越利益集團。
中國政治的復雜還在于,超越利益集團也需有所認定。我在《超越利益集團》一書中,結合宋朝政治的內涵指出,“義利之辨”中的“義”是整體利益,而非一部分人的利益。不管這部分人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某一部分人的“利”都不是“義”。所以,“群眾路線”從概念上說是正確的,要落到實處,還應該注意細節,避免簡單化,尤其要避免極端化。如何把握分寸,這需要智慧。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